拗九节

合集下载

拗九节简单介绍

拗九节简单介绍

• 这一天恰好是农历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这年也正好二十九岁, 闽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称为“上九”,十九称为 “中九”,廿九称为 “后九”,所以此粥便称为“后九粥” 。 以后又以粥的颜色拗黑,叫“拗九粥”,以目连孝顺母亲,又 叫“孝九粥” 。这一天也被称为拗九节。[8]
返回目录

习俗
义 • 拗九节时要吃拗九粥,此外还要“过九”。


• 福州人传说佛教大罗汉目连的母亲平素蛮横,死后灵魂被罚没 有饭吃。目连每天送给母亲的饭,都会被阴间的无常鬼卒吃掉。
有一天,目连送一碗黑芝麻、糯米与花生、红枣、桂圆等加红
糖煮成的黑色甜粥,鬼卒以为这粥肮脏就不肯拿,目连他母亲
习 俗
才用到了餐。[7](另一种说法为:狱卒见到粥,问:“这是何 物?”目连答:“拗垢粥。”福州方言中“拗垢”就是肮脏的意 思,狱卒信以为真,目连的母亲才得以吃到粥。[6])
• 定义 • 来历 • 习俗

拗九节

• 拗九节是中国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区的本土
来 节日,日期是农历正月廿九。在这一天,
历 家家户户都要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者送给
习 俗
亲朋好友;已经出嫁的女子也要送拗九粥 回娘家孝敬父母。
返回目录

来历

• 关于拗九节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与《目连》戏中的目连救 母有关,一种与福州民俗中的数字“九”有关[6]。
• 拗九粥又称孝子粥、下九粥。[9] 拗九粥在福州的规范 来 煮法是,以糯米与花生、桂圆、红枣、芝麻、荸荠、
历 豇豆等混合煮成,然后加糖。闽侯、闽清、福清、罗
源、连江、长乐、平潭、古田、尤溪、霞浦等地也大
同小异。现在福州拗九粥做法花样更多,既有传统的

拗九节信息资料

拗九节信息资料

拗九节信息资料
拗九节是什么?
拗九节是一种具有丰富象征意义的节庆活动,源自中国传统文化。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是拗九节,也被称为中元节或鬼节。

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各类庆祝和祭祀活动,以纪念祖先和祭拜鬼魂。

拗九节的俗和活动
1. 祭祖
拗九节是人们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的重要时间。

许多人会前往祖先墓地或祠堂,献上鲜花、烛香和纸钱,祭拜祖先,并祈求祖先保佑和庇护。

2. 祭拜鬼魂
在拗九节这一天,人们相信鬼魂会出现在人间。

为了安抚和祭拜这些鬼魂,人们会在宅门口或庭院摆放各种食品和供品,供鬼魂享用。

同时,还有人会举办祭祀活动,以避免或驱除不幸和厄运。

3. 游魂
拗九节也是鬼魂活动的高峰期。

有许多人会在晚上参加游魂大巡游或游魂庙会。

他们会身着各种鬼魂装束,喜庆地游行街头,以寓教于乐,并增加节庆氛围。

4. 点灯放水
为了驱散邪灵和净化环境,人们会在拗九节这一天点亮许多彩灯,并举行放水仪式。

灯火和水的象征意义在于驱除厄运和邪恶,让祖先和鬼魂找到回家的路。

5. 观赏民间艺术表演
在拗九节期间,人们还会观赏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如龙舟赛、舞狮、杂技和地方剧目等。

这些表演以欢乐和热闹的氛围,为节日增添了许多乐趣和娱乐价值。

结束语
拗九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节庆活动之一,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社会意义。

通过祭祀祖先和祭拜鬼魂,人们表达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祝福。

这一节日也为人们提供了欢聚一堂、享受传统艺术表演的机会。

希望这份拗九节信息资料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体验这一独特的传统节日。

拗九节的风俗

拗九节的风俗

拗九节的风俗拗九节是彝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彝族最盛大的节日之一,它同时是彝族传统的盛会和民族文化的象征。

彝族的拗九节一般在农历的十月二十八日至十一月初十日之间举行,期间时间长达七天左右。

以下是关于拗九节的一些风俗及习俗:1. 祭祀祖先在拗九节期间,彝族人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他们会整装前往祖先的墓地,耗费大量时间和资金为祖先修整墓地、焚香拜祭。

彝族人认为祭祖可以使祖先的灵魂得到安宁,并且祖先的保佑可以给家庭带来好运和幸福。

2. 赛马竞技在拗九节期间,彝族人也会举行赛马竞技的活动。

赛马也是彝族文化的一大特色。

他们会选出最好最强壮的马匹在田野上比赛,观众们会欢呼着为心爱的选手打气。

赛马竞技的背后也反映出了彝族人勇敢、坚韧的精神。

3. 独舞演出独舞是拗九节的一项特色表演,它描绘的是自古以来彝族人的重要历史事件和生活场景。

独舞大多由女性表演,歌舞风情纯朴、动听。

他们舞蹈优美、动作独特,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彝族文化的独特性。

4. 灶王爷祭灶王爷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一位神。

在拗九节期间,彝族人会特别祭祀灶王爷。

他们会亲手制作花饼并放在门口,以示诚意并供养灶王爷。

锅炉中的食物也会在拗九节期间献给灶王爷,并希望灶王爷能保佑居民平安幸福。

5. 庆贺丰收在彝族人心目中,丰收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

因此,在拗九节期间,他们会举行一系列的庆贺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宴席、唱歌、跳舞等等。

彝族人相信,只有在庆贺丰收的时候,神灵才会认为他们表现良好,进而保佑居民。

在拗九节期间,彝族人会沐浴在民族文化与传统的氛围中,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

这也是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彝族文化及其风俗习惯的好时机。

拗九节new

拗九节new

“拗九节”演绎成为尊老敬老、崇尚孝 顺的社会风尚,在福州发扬光大。 “拗九节”里,福州仓山区城门镇胪 雷村就在陈氏祠堂里摆起了盛大的千 人“孝顺宴”:祠堂里里外外摆满了 一百九十五张桌子,近二千位年过半 百的老人安坐席上,一边悠闲聊天吃 着美食,一边欣赏着戏台上闽剧的精 彩表演;而村里年轻人忙里忙外,端 菜送茶。这一拗九敬老节的宴席风俗, 在当地已经沿袭二十多年。
“孝”风盛”
在福州著名的三坊七巷古街区内,以经营风味 佳肴、传统闽菜著称的“安泰楼酒家”,又在 店门口设置了“拗九节”送粥点,向市民免费 派发釆用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红糖与糯 米烹煮的“拗九粥”。 “拗九节”免费 派送“拗九粥”,成为了“安泰楼酒家”这家 老字号的传统活动。今年“拗九节”前,它还 特地邀请福州民俗专家为食客讲解“拗九节” 的来历。它的经营者说,希望藉此让这个福州 传统节日传承下去。
正月廿九日,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 日。 “拗九节”又称“后九节”、“孝顺 节”。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 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 桂圆等原料,煮 成甜粥,称为“拗九 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
这是一则关于拗九粥的新闻

农历正月二十九,是福州民间传统节日“拗九节”,“拗九节”又称 “孝顺节”、“送穷节”。每年的这个时候,福州人总会用独特的方 式——煮“拗九粥”给老人喝,为长辈敬孝。 “拗九节”,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源自“目连熬粥救母” 的传说。“拗九节”这天,福州人用糯米、红糖,加上花生、红枣、 荸荠、芝麻、桂圆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 赠亲友;特别是已出嫁的女儿,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回娘家,孝 敬父母,祝福平安、健康。 这天清早,福建义工俱乐部的志愿者们早早的就来到福州夕阳红 公寓,他们给老人们捶捶腿、揉揉肩,表演事先想好的节目,陪老人 聊天。此外,他们拎来了糯米、红糖、花生等原料熬煮成甜粥,送给 住在公寓里的老人们品尝。 公寓里一位吴姓大娘,今年已87岁高龄。她喝上甜甜的“拗九粥” 心里美滋滋的。吴大娘说,粥的原料并不齐全,却代表孩子们的一片 心意,这比什么都重要。

福州传统节日拗九节

福州传统节日拗九节

拗九节(正月二十九日),是福州特有 的民间传统节日。“拗九节” 又称 “后 九节” 、“孝九节”和 “送穷节”。这 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煮甜粥,称为“拗九 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已出嫁的女 儿,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 ,有的 还要加上太平面、蛋、猪蹄等,送回娘家, 孝敬父母。此外,凡是人的岁数逢九,如 九岁、十九岁、二十九岁 (称“明九”), 或是九的倍数,如十八岁、二十七岁、三 十六岁 (称“暗九”),也要像过生日一样, 吃一碗太平面 ,以求平安、健康。
拗九节的文化价值
“拗九节”演绎成为尊老敬老、崇尚孝顺的社
会风尚,在福州发扬光大。“拗九节”里, 福州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就在陈氏祠堂里摆 起了盛大的千人“孝顺宴”:祠堂里里外外 摆满了一百九十五张桌子,近二千位年过半 百的老人安坐席上,一边悠闲聊天吃着美食, 一边欣赏着戏台上闽剧的精彩表演;而村里 年轻人忙里忙外,端菜送茶。这一拗九敬老 节的宴席风俗,在当地已经沿袭二十多年。
拗九节是哪个地方的节日? 福州地区 拗九节是什么时候的?
农历正月二十九日 拗九节吃什么? 拗九粥
煮拗九粥需要什么食材?
糯米
红枣
葡萄干
桂圆
莲子
花生
荸荠
红糖
煮拗九粥需要几道工序?
第一道工序:浸泡
第二道工序:蒸煮
第三道工序:加糖 第四道工序:搅拌
讨论:明天就是拗九节了,你 想做什么呢?
拗九节就是敬老节,在 平时生活中,大家要孝 敬老人,并把孝顺的美 德发扬光大。
第三道工序:加糖 待糯米开始呈现出黏性时,放入一 定数量的红糖板(红糖板放多少因人而 异),此时应使用慢火煮3分钟(如果 火太旺,糯米因黏性大容易烧焦)。 第四道工序:搅拌 红糖板在糯米饭中全部溶解后,用 饭勺轻轻搅拌,糯米饭颜色变红,即可 关火。这过程只需再用1分钟时间。这 样,一碗浓情孝顺粥就煮成了。

关于拗九节的资料

关于拗九节的资料

关于拗九节的资料
拗九节,又称为“九九消寒节”或“赛寒节”,是中国传统的农历腊月二十三日的节日。

在这一天,民间会进行一系列的寒气消除和祈求神灵保佑的活动。

以下是有关拗九节的资料:
1. 起源:拗九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有位叫赵胜的人在这一天击败了敌人,因此这一天被命名为“胜日”或“胜利日”。

2. 民俗活动:在拗九节这一天,人们会点燃火把、炮竹和放烟花等,以驱寒气。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会举办比赛,如赛龙舟、赛麻将、赛棋等。

3. 祭祀活动:在拗九节这一天,人们会祭祀神灵,以祈求平安和丰收。

在一些地方,还会有“蚂蚁大会”等信仰活动。

4. 饮食习俗:在拗九节这一天,人们会食用一种名为“酥油饼”的传统糕点,这是因为这种糕点能够增加人体热量,抵御严寒。

5. 地域分布:拗九节在中国的各个地方都有庆祝活动,如四川、云南、广东、湖南、安徽、河北等。

总之,拗九节是中国传统的一个重要节日,代表着人们对于寒冷天气的消除和对于神灵的祈求。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举办各种活动,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 1 -。

了解拗九节

了解拗九节

“拗九节”演绎成为尊老敬老、崇 尚孝顺的社会风尚,在福州发扬光大。 “拗九节”里,福州仓山区城门镇胪 雷村就在陈氏祠堂里摆起了盛大的千 人“孝顺宴”:祠堂里里外外摆满了 一百九十五张桌子,近二千位年过半 百的老人安坐席上,一边悠闲聊天吃 着美食,一边欣赏着戏台上闽剧的精 彩表演;而村里年轻人忙里忙外,端 菜送茶。这一拗九敬老节的宴席风俗, 在当地已经沿袭二十多年。
ǎo
niàn
niàn
正月廿九日,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 日。 “拗九节”又称“后九节”、“孝 顺节”。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 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 桂圆等原料,煮 成甜粥,称为“拗九 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
有谁知道拗九节的由 来???
拗九粥大家没少吃吧, 那请问,拗九粥内有什么料 呢?

制作方法
以荸荠、花生、红枣、桂圆为主,可加入 莲子、 白果等,与白米渗糯米加红糖同 煮至熟或烯烂 成粥即可食用。 这种习俗依然在福州盛行。一位喝上了 “拗九粥”的老母亲说,“拗九粥”里不 只是红糖、花生、红枣、桂圆等,更有着 儿女的一份孝心,甜到了心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孝”风盛”
在福州著名的三坊七巷古街区内,以经营 风味佳肴、传统闽菜著称的“安泰楼酒家”, 又在店门口设置了“拗九节”送粥点,向市民 免费派发釆用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红糖 与糯米烹煮的“拗九粥”。 “拗九节” 免费派送“拗九粥”,成为了“安泰楼酒家” 这家老字号的传统活动。今年“拗九节”前, 它还特地邀请福州民俗专家为食客讲解“拗九 节”的来历。它的经营者说,希望藉此让这个 福州传统节日传承下去。

关于拗九节的资料

关于拗九节的资料

关于拗九节的资料拗九节,又称农历九月九日或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该节日一般在农历九月初九日举行,因此得名。

拗九节已被列入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华民族一个具有深远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的传统节日。

拗九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族文化中的巫蛊祭仪、道教仙仪和佛教斋戒等多个宗教、文化活动,是在众多文化元素相互碰撞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

在这些文化元素的基础上,拗九节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拗九节的主要庆祝活动包括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食重阳糕等。

登高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活动,一方面可以欣赏到秋天的美景,另一方面还可以锻炼身体。

插茱萸则是为了消灾辟邪,祈求吉祥平安。

喝菊花酒则是因为重阳节正值菊花盛开的季节,喝菊花酒可以预防感冒和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食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传统食品,它寓意着人生日日“升”,代表吉祥幸福。

在拗九节中,还有一些地方性的庆祝活动,例如祭祖、打踩秧、舞龙舞狮等。

在祭祖仪式中,人们会烧香、献花、焚纸钱,纪念祖先,表达对先辈的敬仰之情。

打踩秧和舞龙舞狮是一些地方的传统民间活动,人们在活动中表达团结、互助和勇气、智慧的精神。

随着时代发展和文化交流,拗九节的庆祝方式和习俗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如今,人们在拗九节期间的庆祝活动中加入了更多的现代元素,例如户外运动、民俗展览、文艺演出等,更加丰富多彩。

总的来说,拗九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节日之一,代表了中华民族珍视传统文化、强调家庭、尊敬老人及祭祖的传统价值,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由此看来,“拗九节”既是敬老爱老助老的孝 顺节,又是除病灭灾送穷奔小康的节,是值得提 倡并加以发扬光大的。
年级()班 2014.2.24
正月廿九日,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拗九节。 “拗九节”又称“后九节”、“孝顺节”。 是福 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
据传,古印度僧人目连之父常年经商,家中பைடு நூலகம்马 成群,财宝无数。其母青提则反之,她最恨出家 人。目连一心向往佛、法、僧。长大后,一次他 外出经商,临行时对其母说:“孩儿出外求财,母 亲在家要积德积善,对出家人要如同对孩儿一样。” 其母应允。谁料目连走后,其母依然如故,凶悍地 把登门化缘的僧尼全都赶走,吝啬到一顿饭也不肯 布施。半年后目连返家,听说其母对出家人极不友 好,遂向其母查问原因,其母一听大怒,斥道:“你 竟不信你母亲?我要是对出家人不好,七日之内不得 好死,死了坠入阿鼻地狱!”七天后其母果然暴死。
• 其母生前悍恶,死后被关在阴间牢房里,目连探 监时,经常送食物给母亲吃,但均被看守的狱卒 小鬼给吃掉了。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用荸荠 、花生、红枣、桂圆、 红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 ,煮成甜粥,盛上碗后,再洒一把黑芝麻送去给 母亲,看守狱卒见这稀饭黑乎乎的,问道:“ 这是什么?” 目连随口答道∶“这是拗垢”。(福 州话“九”与“垢”谐音)看守信以为真,认为 这粥很脏,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 目连母亲的手中。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连的 母亲这年也正好二十九岁。
• 正月廿九日,“拗九节” 这天清早,家家户户 都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 麻、桂圆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 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已出嫁的女儿,也必定要 送一碗“拗九粥”,有的还要加上太平面、蛋、 猪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
• 福州民间称正月初九为上九,十九为中九,廿九 为后九,故此节又称“拗九节”。福州方言中“ 后”与“拗”谐音。福州人认为,逢“九”不顺 利,因此每年这天,岁数逢九或九的倍数的人都 要过“九”。家里要为其煮“拗九粥”与太平面 ,以祈其逢凶化吉,除去晦气,羁上好运,平安 地跨过“九”的门槛。
“拗九节”又叫“送穷节”,意送走穷神。传说上 古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 中号为穷子,他后正月晦日(即正月初六)死, 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却穷子。旧时以阴历 正月晦日为送穷日,后不知如何演变,至明、 清改为正月廿九日。早年每逢这天,福州城总 是挨家挨户大扫除,清理家中破烂尘秽,并将 之作为垃圾倒掉,谓之送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