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添加物与食品添加剂有本质区别
食品添加剂与非法食品添加物

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非法添加物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GDP的不断增长,国民对健康的生活品质加快了追逐的脚步。
食品安全问题逐渐被社会所关注。
为改善食品质量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需要的食品添加剂在工业生产上有着重要作用,因此,现代食品工业不能没有食品添加剂。
而如苏丹红、三聚氰胺等一杯卫生部列入食品非法添加物的行列。
是对人体有危害且不允许被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国民利益不受不法企业所侵害。
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故应加强管理监督工作。
平民生活也应学习些简单易操作的方法来鉴别某些非法添加物是否存在,来维护自身利益。
关键字:食品添加剂,食品非法添加物,苏丹红,三聚氰胺。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GDP的不断增长,国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多。
比起曾经的解决温饱,现在大多数家庭早已达到了小康水平,甚至是正向着更高的生活质量追求。
高蛋白,更健康等字眼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
为了迎合国人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近几年一些大打养生旗号的保健食品层出不穷。
然而,又有多少是真正安全的食品?有些所谓的保健养生食品不仅没有能够使身体健康的功效,反倒是为了达到海市蜃楼似的虚幻实时效果,给消费者造成“急速有效”的错觉,在产品中加入对人体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的非法添加物欺骗消费者。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在选购食品的时候一定要提高对非法食品添加物的警惕性!以免在身体受到侵害后才知真相,到头来只有追悔莫及。
为了保证我们能够正确辨别食品安全与否,分辨清楚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与非法食品添加物的区别是首要任务。
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食品添加剂即为改善食品质量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①在工业生产上有着重要作用,因此,现代食品工业不能没有食品添加剂。
然而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有着相当严格的规定。
项目六 食品中非法添加物检测

Part3:实验步骤
(四)样品处理
提取
称取2g (精确至0.01g)鲜乳于50mL具塞塑料离心管中,加入 15mL三氯乙 酸溶液 (1%)和5mL乙腈,超声提取10min,再 振荡提取10min。上清液乙酸溶液润湿的滤纸过滤后,用三氯 乙酸溶液定容至25mL,移取5mL滤液,加入5mL水混匀后做 待净化液。
判定一种物质是否属于非法添加物,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 规定,可以参考以下原则: 不属于传统上认为是食品原料的; 不属于批准使用的新资源食品的; 不属于卫生部公布的食药两用或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物质的; 未列入我国食品添加剂 (GB2760- 2014)(GB14880-2012)的; 其他我国法律法规允许使用物质之外的物质。
三聚氰胺的检测
Part3:实验步骤
基质匹配加标三聚氰胺的样品 HPLC色谱图参见 图6-1
三聚氰胺的检测
Part4:计算
4 结果计算
试样中三聚氰胺的含量由色谱数据处理软件或按式 (6-1)计算获得:
三聚氰胺的检测
(六)空白实验
Part5:其他
除不称取样品外,均按 (五)中的测定条件的步骤进行。
(二)长期毒性 长期摄取三聚氰胺可能造成生殖能力损害、膀胱炎、膀 胱上皮样增生、膀胱或肾结石、 膀胱癌、尿道恶性肿瘤等症状。经常饮 用水的成年人结晶易随尿液排出体外,但哺乳期婴儿 饮用水较少且肾脏 狭小,则较易形成结石。
三聚氰胺的检测
三、三聚氰胺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一)原理
试样用三氯乙酸溶液 乙腈提 取,经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 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外 标法定量。
定容至 刻度,混匀后备用。 氨化甲醇溶液(5%):准确量取5mL氨水和95mL甲醇,混匀后备用。 离子对试剂缓冲液:准确称取2.10g柠檬酸和2.16g辛烷磺酸钠,加入约
如何区分食品中的合法与非法添加物

如何区分食品中的合法与非法添加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各种各样的食品。
然而,食品中的添加物却常常让我们感到困惑和担忧,不知道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非法的。
这不仅关系到我们的饮食安全,也影响着我们的健康。
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地区分食品中的合法与非法添加物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食品添加物。
食品添加物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合法的食品添加物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和用量内,是经过严格的科学评估和审批程序,被认为是安全可靠的。
而非法添加物则是指那些未经国家批准,不允许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
要区分合法与非法添加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查看食品标签和说明书。
正规生产的食品都会有详细的标签和说明书,上面会标明所使用的添加物名称、用量和使用范围。
我们可以通过仔细阅读这些信息,了解食品中添加了哪些物质。
如果标签上没有明确标注添加物的相关信息,或者标注的内容模糊不清,那么这样的食品就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第二,了解常见的合法食品添加物。
常见的合法食品添加物包括防腐剂(如苯甲酸、山梨酸)、抗氧化剂(如维生素 C、维生素 E)、着色剂(如胭脂红、柠檬黄)、甜味剂(如蔗糖、木糖醇)、增稠剂(如明胶、卡拉胶)等。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常见的添加物,来判断食品中添加的物质是否属于合法范畴。
第三,关注国家相关部门的公告和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定期发布关于食品中非法添加物的公告和通知,告知公众哪些物质是不允许添加到食品中的。
我们可以通过关注这些信息,及时了解食品中非法添加物的情况。
第四,从食品的外观、气味和口感来判断。
一般来说,合法添加物使用得当,不会对食品的外观、气味和口感产生异常的影响。
如果食品的颜色过于鲜艳、气味过于浓烈、口感过于独特,超出了正常的范围,那么就有可能存在非法添加物的问题。
第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
正规的超市、商场和农贸市场等销售的食品,通常经过了严格的质量检测和监管,其安全性相对更有保障。
食品添加剂与非法添加物的研究报告

食品添加剂与非法添加物的研究报告食品添加剂与非法添加物的研究报告摘要食品安全是一个世界范围内广受关注的话题。
食品添加剂及其非法添加物对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了潜在威胁。
本篇报道所介绍的研究结果表明,食品添加剂如有机酸、防腐剂、人工色素等对人体健康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非法添加物则可能致癌、影响生殖健康等。
因此,监管部门应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和检测,确保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的合法使用和消费者的健康。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健康影响,监管介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食品。
然而,人类对食品及其成分的了解始终还存在不充分的情况。
这与食品及其制造过程的不透明以及监管不力等有关。
其中,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的使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
因此,本篇报告旨在概述研究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使用对健康的影响,并探究有效的监管手段。
食品添加剂的健康影响在食品制造过程中,一些添加剂被用以改变食品的色泽、口感、防腐等。
虽然这些添加剂的使用可以改善人们对食品的感官体验,但其中一些成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例如,有机酸和防腐剂等在过量使用时会对消化系统造成伤害,而人工色素则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心动过速等症状。
此外,一些食品添加剂也可能对儿童和孕妇的健康造成更大的威胁。
针对这些情况,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并限制过量或不必要的使用。
非法添加物的健康影响非法添加物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非法添加的化学物质。
这些物质在食品中的使用可能导致人类健康的长期或短期威胁。
例如,某些非法添加物的使用会导致食品中毒、肝损害、肠胃伤害等症状。
此外,一些非法添加物也可能具有致癌、影响生殖健康等潜在危害。
因此,监管机构应强制实施完善的检测系统以确保消费者购买的食品是安全无害的。
监管手段针对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的监管需求,有必要建立有效、高效的监管机制。
监管机构应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食品安全的监测。
这包括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的意识、制定更为严格的检测标准以及加强市场监管等方面。
食品添加剂滥用与非法添加物

黑色液体,黑色液体由墨汁、柠檬黄、果绿等勾兑而成。 再放进机器,红薯粉就压制出来。
用半立方水、一吨玉米淀粉、一小盖(墨水瓶盖)墨水、 一勺子果绿和一勺柠檬黄就能制造出一吨的红薯粉,“成 本价3250元,约卖5000元。”如果使用正规生产方法, 成本要四五千元。
➢2019年酱腌菜产品监督抽查中,17种不合格产品都是食品 添加剂超标。其中苯甲酸超标有7种,山梨酸超标有1种;甜 味剂糖精钠超标有4种,甜蜜素超标有11种。
➢ 2019年初,国家质检总局对葡萄酒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 共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等1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84家 企业生产的96种产品,由于超标使用食品添加剂而不合格的 产品占不合格产品总数的87.1%。
➢ 一些规模比较小的葡萄酒企业超标使用苋菜红、胭脂红、甜 蜜素等,还在发现超过允许使用范围在酒中添加糖精钠。
➢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胭脂红、苋菜红与甜蜜素 可用于配制酒,允许使用量标准分别是胭脂红≤0.05克/千 克、苋菜红≤0.05克/千克、甜蜜素≤0.65克/千克,糖精 钠则是不允许在酒类产品中使用的。
食品添加剂滥用与非法添加物
食品安全的概念
WHO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 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 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 领域。
广义
数量安全——足够的食物满足社会稳定的基本需求,要求既买的到又买 得起需要的基本食品 质量安全——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卫生健康 资源安全——食品的获取要注意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

因此 ,家庭 用过的碗筷 ,应该在细 菌 还没有大量繁殖 的 4 个小 时以 内及时 清洗 。每次吃完饭收拾碗筷时 ,先用餐
巾纸 将餐 盘 上 的食 物 残渣 大致 清 理一 下 。洗碗 时 ,可以先将碗 内外 的油污清 洗掉 ,再用流水冲洗 。家庭成员 中有 幽 门螺杆菌阳性的 ,有身体抵抗力较弱 的 老 人 和 小 孩 的 ,建 议 洗 完 后 ,再 用
碗泡起来 ,攒两顿一块洗 。其实 ,这是
很不好的习惯 。
会影 响家庭 成员 的身体健康 ,在免疫力 和抵抗力下降时 ,引起肠道 系统感染 。
细菌繁殖有其规律性 ,在进人新环 境后 ,1 ~4 小 时 内是 它 的适应 期 ,体 积增大 ,但并不分裂 ,为今后 的繁殖 准 备必要 的条件 。在 8 一l 8 小时 内,细 菌 开始 以几何 级数 快速 增 殖 。如果 按 2 0
松剂 ) ,都是最 常见的食 品添加剂 。随
些不法商 家使用 “ 违法添 加物 ” 。三聚 氰胺 、苏 丹红 、吊 白块 、工业 明胶等 , 都是非食 用物质 ,不是国家批准使用的 食品添加 剂 。无论 中 国还是 其他 国家 , 都禁止 向食 品中添加这些物质。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着食品工业 的发展 ,科学家研发 了一些
新的食品添加剂 ,以满足食品加工和运
输 存储过程中防腐 、保鲜 、改善食品性 状 和风味等需求 。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有 严格规定
防腐剂 :食物很容易 因微生物滋 生
而腐败变质 ,威胁人们 的健康 ,这 曾是 很多重大食 品安全事件 的根源 。在 防腐 剂 出现之前 ,人们 主要 通 过糖 渍 、盐 腌 、晒干等方式保存食物 。防腐剂 的出 现 ,解决 了某些食品的保存和远距离运 输 的难 题 ,既极 大 地避 免 了食 物 的浪 费 ,也使人们可 以享用来 自其他 国家和
食品添加剂不等于“非法添加物”

2016年8月40真相Deep Investigation深度调查食品添加剂不等于“非法添加物”文/本刊记者 李颖当前,很多食品添加剂都被妖魔化,以至于许多人“闻之色变”。
其实,“错误解读科学结论”有时候比食物可能存在的危害更可怕,我们来看看这些被“伪专家”冤枉的食物都有啥:草莓用膨大剂无害消费者到市面上选购草莓,基本选不到重样的,不是畸形就是大小不一、红色不均,再加上味道不甜。
于是就有传言,说这一切,都是“膨大剂”惹的祸。
其实,膨大剂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除了可用于草莓,也可以用于西瓜、猕猴桃等水果,很常见,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并不会带来安全风险。
造成草莓的大小不一、畸形、不甜的原因有很多,与草莓的品种、生长状况都有关系。
如果去买草莓,挑新鲜好吃的就行了,用不着纠结“膨大剂”、“植物激素”之类的问题。
“打针西瓜”不存在这个季节,是西瓜的天下。
每逢西瓜上市季节,“打针西瓜”的传说就会占领朋友圈。
“打针”就是其中一个流毒很深的谣言。
然而,这点根本不用担心,因为事实上,通过打针无法让注射液在西瓜瓤中充分扩散,打过针的西瓜很快会坏掉。
试问哪有商家这么傻,故意弄坏自己的西瓜?另一个传闻是“西瓜爆炸”,导致西瓜开裂或者爆炸的因素有很多,与西瓜品种、天气情况、肥料等都有关系。
而与草莓相似,合理合法地使用膨大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并不会影响西瓜的营养与安全,西瓜的爆炸与膨大剂并无太大关系。
鳝鱼吃避孕药会死但凡看到肥美的鳝鱼,就有人说是喂了避孕药养出来的。
而事实是养殖的鳝鱼住得好、吃得好,理所应该长得又快又肥。
拿避孕药喂鳝鱼,会导致鳝鱼大量死亡。
当然,不排除有些不够聪明的养殖者轻信了这个传说,试图投机取巧去这么干。
不过,只要试过,发现“长鳝不成反蚀了避孕药”,等鳝鱼大批死亡,他们也就会清醒过来的。
人工催熟水果属正常你别说,“催熟”还真有其事。
用于“催熟”的物质叫“乙烯”。
乙烯怎么来的呢?乙烯是植物自己分泌出来的!植物自己在树上成熟的时候,会自己产生乙烯,让自己成熟。
食品添加剂不可怕 可怕的是非法和过量添加

食品添加剂不可怕可怕的是非法和过量添加三聚氰胺这个词的家喻户晓,造成了中国奶制品行业信誉的急转直下,也大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的“食品添加剂恐慌”,人们把“食品添加剂”等同于“非法添加物”。
事实上,添加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加工工业中的程序之一,只要严格按照添加标准和剂量添加都能保证对人体无害甚至有益,食品添加剂之害关键在于“非法和过量添加”。
因食物掉色而产生的冤案有很多人担心,把黑米扔进沸水里,很快就掉色,是不是黑米有假?如果黑米扔进沸水还不掉色,那倒是真不敢吃了。
黑米、黑豆、黑芝麻、红米、红豆、紫薯、紫甘蓝… … 花青素这种色素易溶于水,浸泡后掉色是天经地义的,只有速度上的差异,种子的外皮越致密,掉色越慢;泡水的温度越高,掉色越快。
天然色素容易变色、掉色,无需害怕。
合成色素才不会变。
建立这个观念后,心里就会踏实了。
否则,无辜扔掉很多食品,浪费资源,浪费金钱,污染环境。
因为黑米、黑豆、黑芝麻浸泡后掉色而扔掉,因为黑米、黑豆内部不是黑色而扔掉,因为草莓、桑葚掉色而扔掉,因为菊花茶变色而扔掉… … 食品冤案太多了。
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丰富的食品种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认为,苏丹红让全国谈“红”色变的同时,也让人们闻食品添加剂而色变,一时间,更有食品企业在包装上贴出“不含食品添加剂”的标签。
而他认为,食品中只有“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和“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情况两者同时存在,才构成了一个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化学污染物(重金属、农药残留等)等无所不在。
不能一检测到有害物质,就说是食品安全问题,关键是看其含量。
陈君石坚持认为,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化的食品加工业,就没有丰富的食品种类。
有了食品添加剂,才能满足各种人对食品的不同需求。
食品添加剂的应用是现代食品工业不可缺少的,按照规定在食品工业中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
因此,在食品包装或宣传中标注“本品不含任何添加剂”其实是一种不正当商业竞争手段,误导消费者购买他们的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法添加物与食品添加剂有本质区别
民以食为天,从最早的苏丹红到三聚氰胺,再到近期发生的毒豆芽以及皮革奶等,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热点。
大多数不明真相的人,往往会把“问题食品”归咎于食品添加剂。
卫生部于近期也公布了47种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和22种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
其实,非法添加物与食品添加剂有本质区别,譬如在小麦粉里添加面粉处理剂(有漂白、增加面筋强度的作用)溴酸钾是非法添加物,而添加硫酸铝钾(膨松作用)是允许的,不过铝的残留量不得超过100mg/kg,过多添加就是滥用添加剂,也会对身体有害。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广泛使用,对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的发展,就没有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
但是现在有一部分人把食品添加剂当成有害物质来看待,这是对食品添加剂不公的看待。
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更多的是关心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有多高,或者说食品添加剂的危害程度到底有多大?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介绍一个标准,将于2011年6月20日实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这个标准内含了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及使用范畴(包括香料、香精、食品工业
用加工助剂和酶制剂),也包含了食品添加剂在不同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或最大残留量。
目前我国卫生部门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3类,2000多种。
每种允许使用的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都要经过动物毒性试验,确定最大无作用剂量,然后考虑动物和人体的差异,得出日允许摄入量(ADI)。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就是根据每个食品添加剂的日允许摄入量(ADI)、我国居民的平均体重和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来确定的。
因此,从目前来看,按照GB2760的规定来添加食品添加剂,其生产的食品是安全的。
可以说在市场上不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几乎没有,目前的确有部分食品存在食品添加剂超量超范围使用现象,这种现象明显增加了食品的风险性。
另外,由于小孩的体重与膳食结构与成人存在较大的差异,消费者在给小孩挑选食品时,应要慎重,挑选食品添加剂尽量少的食品。
这几年食品安全问题为啥备受大家关注,主要还是违法添加物惹的祸,要么添加非食用物质,要么随意使用食品添加剂,不管允许与否,例如:镉大米、瘦肉精、染色馒头等。
非法添加物与食品添加剂的本质区别在于非法添加物质没有经过动物毒性试验,其产生的危害性无法预知和控制,其使用所导致食品安全的风险性自然很高。
没有动物毒性试验数据,自然也不可能得到卫生部门的许可使用。
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食品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