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地流转的黑龙江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探讨
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农村土地资源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展开回答写作,探讨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1. 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利用农业生产是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的最基本形式。
农村土地资源可以通过适当的耕作方式和合理的种植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量。
例如,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合理轮作休耕,优化农作物品种选择等,可以增加农产品产量,稳定供应。
2. 生态农业的土地资源利用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受到广泛关注。
生态农业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通过有机农业耕作和农业旅游等方式,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3. 乡村旅游的土地资源利用乡村旅游是一种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农村发展方式。
通过开发和利用农村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提供旅游服务和农事体验,可以有效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4. 农村土地资源的产权和流转农村土地资源的产权和流转问题一直是制约农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开发的难题。
通过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健全的土地产权制度,可以鼓励农民流转土地,促进大规模农业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5. 农村土地资源的非农化利用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农村土地资源也可以用于非农化利用。
例如,发展农村特色小镇、农产品加工业、农家乐等产业,可以将农村土地改造成非农用地,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6. 农村土地资源的生态修复部分农村土地由于过度利用或不当使用,出现土壤退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进行生态修复。
采取植被恢复、废弃土地治理、水土保持工程等措施,可恢复农村土地资源的生态功能,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7. 农村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也需要注重综合开发。
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

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农村土地资源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如何高效开发和利用农村土地资源,成为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土地资源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农村土地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方面,农村土地资源存在利用效率低下、空间分布不均等问题;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严重。
同时,土地承载力不断下降,土地资源保护愈发迫切。
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当前农村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通过制定精准扶贫计划,引导扶贫对象充分利用当地土地资源,实现增收致富。
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发展等方式,帮助贫困户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收入。
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方式是农业生产。
因此,农业产业发展是利用土地资源的关键。
可以通过培育特色农业产业、推广高效农业技术等方式,提升农业产值,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
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农村发展的新亮点,也是一种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
通过开发乡村风光、传统文化等资源,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效益。
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当前农业发展的趋势,也是农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推广有机农业、生态种植等方式,保护土地生态环境,提高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益。
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农村集聚发展农村集聚发展是近年来提倡的一种发展模式,可以有效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通过规划建设集镇,集中人口和产业,形成集聚效应,实现规模经济,提升土地资源的综合效益。
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农村土地整治农村土地整治是优化土地资源利用结构,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举措。
可以通过整合农村散片地块、改善农田水利等方式,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土地资源的产出效益。
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流转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
乡村振兴背景下黑龙江省乡村旅游高

Focus聚焦乡村振兴背景下黑龙江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现状及建议孙 静 陈紫娟 张家境(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摘 要: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新时代乡村旅游要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无论是乡村旅游收入、乡村旅游人数,还是乡村旅游景区数量都取得了极大提升,然而在乡村旅游效率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效率问题。
本文以黑龙江省乡村旅游为研究对象,分析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基础现状、乡村旅游资源分布以及面临的问题,为黑龙江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出突出黑龙江特色、丰富产品供给,聚焦重点区域、促进集群发展,规范行业管理、提升服务水平这三点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黑龙江中图分类号:F592;F323 文献标识码:A引言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振兴乡村不仅迅速成为党的事业中的重中之重,更是当今中国的举国行动,其中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方面。
乡村旅游根植于广大乡村地区,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地域特色鲜明、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是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综合性产业。
从供给层面来看,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在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时也能促进乡村资源整合、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设施发展及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从需求层面看,城市居民价值观、安全观出现转变,期待返璞归真、亲近自然的乡村生活,乡村旅游正是对这种需求的积极响应[1]。
然而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也面临诸如生态保护力度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内涵缺失等问题,可见促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一、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它的高质量发展必然也会促进产业兴旺的高质量实现。
乡村旅游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的前提是明确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对此,诸多学者都对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进行过研究。
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的整合治理探讨

不可持 续的土地利用主要包 括经营者和旅 游者 、村 民等 的不合理利用行为 。经营 者和旅游者不负 责任 ,随意倾倒生 乡村 土地旅游化流 转的风险可以概括 为在 具有不确定性 活 生产垃圾和 排放 污水 ,这 些垃圾 造成对 生态环 境的破坏 , 的风险源 作用下 ,乡村集 体土地生 态系统 可能受到 的损 害 , 污 水得 不到充分的净化 ,增 加了河渠的负荷 ,造成对土壤和 以及 由此 而发生 的系统结 构和功 能的损 伤。在 乡村 旅游 中 ,
理 、不可持续 的土地利用 。
三 、土地 旅游 化 流转风 险 的整合 治理框 架
2 O 。 4 年9 月C O S O委 员会颁 布的 《 企业风 险管理 整合框
违 法用地包括地方政府 以租 代征 ;村 民未经审批 ,占地 C O S O — E R M)以一种全局的风险组合观来看待风 险。并 建房 ;村 民非法 买卖宅基地 ;乡村旅游经 营者擅 自改变土地 架 》( 从 内部环 境 、目标 制定 、事项识 别 、风 险评估 、风险应 对 、 农 用用途 ;借 乡村旅游之名 ,行建设房 地产之实等行为 。 控 制活动 、信息与沟通 和监 控等方面提 出了风险管理 的八个 非 粮化是指 出于经 济利益驱动 ,流转 后的土地多用于发
农业经济
2 0 1  ̄' 1
乡村 土地 旅游化 流转 风险 的整合治理探讨 水
◎吴 冠岑 牛 星 田伟 利 。
摘 要 :土地流转是 乡村旅 游开发 中使 用农村 集体 土地的一个有效途径 ,但 乡村 土地 的旅 游化 流转也会 对 乡村土地 生态
系统 的粮食安全 、收益 分配、土地利 用结构、 乡村 生态和 乡村特 色产生一些威胁。本文借鉴 COS O的风险管理框架对土地旅 游化流转风险的综合治理框架进行 了较 为系统的分析 ,以期为促进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和完善 土地流转政策提供借鉴。
黑龙江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一、黑龙江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乡村旅游是指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田园风光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兼带观光、度假、休闲性质的旅游活动。
作为农业大省的黑龙江省,农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城市郊区和农村有农业旅游示范点50余处,130多家乡村旅游目的地,并拟在“十一五”期间创建1000多个乡村旅游示范点。
在黑龙江省乡村旅游中,游客或登山踏青,或采摘野菜,或徜徉水边,或欣赏民族歌舞,品味农家炖菜、山珍野味、民族特色菜,体验农家土炕、少数民族帐篷或木屋,能够尽情享受世外桃源的放松和恬静,清新朴实的山野民舍风格,北方少数民族风格,边境异域风格,大森林山居风格,大湿地休闲小屋风格。
这些乡村旅游点服务设施基础较好,吸引了大批游人参观游览,同时也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黑龙江乡村旅游已成为一些农村地区的特色产业。
二、黑龙江乡村旅游发展的困境分析(一)缺乏整体规划与管理近年来,黑龙江的县域乡村旅游发展较快,经营者纷纷扩大规模,但由于多数经营者凭借自己经验经营,单兵独战多,团结协作少,旅游点地域分布远近、组织线路的难度大小等都欠缺考虑,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最佳利用。
目前,黑龙江乡村旅游主要在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低层次、低水平的自发而粗放的模式上徘徊,而时下我国“旅游法”尚未出台,当地政府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进行管理和保护,这使得乡村旅游发展欠缺总体规划,造成在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论证、规划和策划的情况下就匆忙上马,开发旅游项目中只重视规模不讲质量,只考虑眼前不顾长远,粗制滥造,存在较大的盲目性。
(二)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不尽完善设施设备的不完善导致了客源的可进入性、安全、供水、农家卫生等方面的问题。
黑龙江省的大部分乡村旅游缺少必要的消防设施,一定区域范围内缺少必要的医疗点和医疗设施,游客多,用水量大时,自来水龙头数量明显不够,厨房、厕所的卫生条件与预期标准相差甚远。
村里对苍蝇、蚊子、老鼠等缺乏有效控制。
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乡村旅游研究综述引言乡村旅游是指游客在农村地区进行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等活动的旅游形式。
近年来,乡村旅游备受关注,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对乡村旅游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其发展现状、问题与挑战,探讨乡村旅游研究的发展方向。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1. 乡村旅游的兴起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于欧美国家,并逐渐传入其他发展中国家。
乡村旅游携带着对自然、农耕文化、乡村生活的向往,符合现代人对于放松、亲近大自然与追求缓慢生活的需求。
2. 乡村旅游的发展特点乡村旅游相对于传统旅游具有独特的特点,例如远离城市喧嚣、亲近大自然、体验乡村生活、享受乡村美食等。
乡村旅游注重游客与农民、民间艺术家等乡村居民的互动和交流,强调对乡村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二、乡村旅游研究的主要问题与挑战1.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平衡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对乡村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压力。
如何在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利用乡村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研究面临的重要问题。
2. 乡村旅游的市场定位和产品创新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需要定位自身的市场定位,确定目标客户群体,并开发创新的旅游产品。
此外,对于乡村旅游从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到农事体验、生态旅游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如何进行差异化的市场营销,也是乡村旅游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3. 乡村旅游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乡村旅游不仅能够为农村地区带来经济收益,也能推动当地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水平。
然而,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土地流转、土地利用转变等问题,也给乡村旅游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带来了挑战。
三、乡村旅游研究的发展方向1. 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通过整合不同乡村旅游资源,形成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时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2. 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的融合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密切,保护好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黑龙江乡村发展调研报告

黑龙江乡村发展调研报告黑龙江乡村发展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近年来,乡村发展一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为了进一步促进黑龙江省乡村发展,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
二、调研目的1.了解黑龙江乡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分析乡村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境;3.探讨促进乡村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三、调研方法1.实地考察:我们选择了黑龙江省的几个乡村进行了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当地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2.问卷调查:通过给当地居民和乡村干部发放问卷,收集相关的数据和意见;3.专家访谈: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听取他们的观点和建议。
四、调研结果1.乡村发展现状:我们发现黑龙江乡村发展整体上呈现出农业结构转型、农村产业多元化等趋势。
然而,乡村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一些乡村地区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农业产业结构仍然单一。
2.乡村发展问题:调研中我们发现,黑龙江乡村发展面临农民收入不稳定、农村医疗和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
此外,乡村环境污染、生态保护不到位也是存在的难题。
3.促进乡村发展的途径:调研中我们发现,加强政府支持、扶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乡村发展的有效途径。
同时,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和医疗条件,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五、建议1.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政策,鼓励农民参与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2.优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乡村公共服务水平。
3.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加大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4.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强乡村环境污染治理,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5.促进农村旅游发展:利用农村的自然、人文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提高农民收入。
六、结论通过对黑龙江乡村发展的调研,我们发现乡村发展面临多种问题和挑战,但也存在着很多机遇。
论黑龙江省旅游资源开发优势及存在问题

论黑龙江省旅游资源开发优势及存在问题 一、全省旅游资源优势黑龙江是一片神奇富饶的土地,在旅游资源上具有四大优势,即地理气候优势、生态景观优势、边境区位优势和地域文化优势。
一是冰雪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冰冻、降雪期达4个多月,冰雕、雪塑、冬泳、冬钓资源也十分丰富;二是森林旅游资源分布广。
境内有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完达山脉等林区,森林复被率达41.9%,可开发系列森林旅游产品;三是江河湖泊网络四布。
境内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牡丹江、兴凯湖、镜泊湖、五大连池、连环湖、扎龙、莲花湖等,极具开发价值;四是湿地类型多、面积大。
三江平源湿地达200万公顷,松嫩平原湿地达123万公顷,迎春湿地和扎龙湿地、兴凯湖和镜泊湖湿地。
五是西部和东部草原辽阔。
草原占全省土地总面积11.2%,达7600万亩,草种1000多种;六是农业观光旅游资源富集。
全省耕地辽阔、畜牧业较为发达,有洪河农场等现代化大农场,农业旅游发展潜力巨大;七是野生动植物区系繁多。
陆栖脊椎动物482种、两栖类13种、水栖类22科近百种。
共有高等植物183科737属2400多种,植被类型多样;八是历史人文资源特征明显。
古生物化石出土点88处,远古人类遗址12处,唐代渤海国,辽代、金代、清代“龙兴之地”遗址丰富,还有现代历史纪念地近50处,另有自古以来士人流入的文化遗产;九是民族文化风情浓郁。
黑龙江为满族世居之地,还有赫哲、鄂伦春等北方少数民族,构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十是对俄边境旅游拥有优势。
全省沿边共有35个市、县对俄开放,有20多个一类国际客货口岸;十一是城市观光富有特色。
哈尔滨的欧亚大陆风情、大庆石油文化、伊春林都风貌,以及黑河、绥芬河等口岸城市各具魅力。
加之我省是粮、木、煤、油、畜牧等生产基地和重工、军工地区,与内地对比鲜明,形成独特旅游资源和产品差异。
,丰富的旅游资源为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但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景区景点开发层次较低,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文化活力不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国内乡村旅 游资 源开 发 中几种 典型 的 土地 流转
模式
1 广 东省阳春市鱼梁坑村 土地入股分红模式 . 广东省 阳春市鱼梁坑村地处凌霄岩景 区 , 全村 18 9 人 只有 10 0 多亩 土地 且地 处 山区 , 业 产值不 高。20 , 农 06年 当地政府决定把“ 国家地 质公 园” 主景 区和地质博 物馆在
此建设 , 需征用 鱼梁坑村 农 民的 9 o多亩 土地 。经 阳春市
建成 了农业生 态旅 游观 光基 地 , 成为 该 区市郊 农业 观 光
的最大亮点 。 以上体 ”一般 征地 开发模 式 中双 方利 益互 相博弈 的关 系 , ,
地纠纷的 4%, 中由于 乡村旅 游开 发而 导致 的流 转纠 0 其 纷就 占到 7 , % 而且每年 还 以超过 1 %的速度 递增 , 0 流转
纠纷矛盾迫切需要解决 。
一
在江西省瑞金市政府鼓 励农 户大力 发展观 光旅游 业 的背景下 , 0 年 5月 , 2 7 0 将瑞 金市近 80多 亩农用 地流 转 0 到开发商手 中。该权限是在 村集 体土地对 外发包 的 流转 形式下获得 的 , 建 成瑞 金市 最大 的供 港蔬 菜 基 地—— 并 叶坪现代农业科技示 范园。实现 农业规 模化运 作 的同时
障农 民的基本 权 益 , 不 改变 现有农 村 土地 集体 制 的前 在
提下 , 针对黑龙江省可 以选择下面几种土地 流转方式 : 1土地置换方式— —主要针对农 家乐开发模 式 . 所谓 的地权置换 , 就是 指 国家 或企业 在 占用农 地 时 ,
梁坑村共有 l 户群众进 入景 区店铺 和摊 位 , 月收入 至 6 每 少达 30 元 , 民不仅从 中获利还解决 了就业问题。 00 使农
行研 究, 然后对黑龙 江省 乡村旅游 开发 中土地流转 的现状及 存在 的问题进行 剖析 。并针 对 问题 , 据 黑龙 江 根
省的 实际情 况, 设计 出了适合省情 的乡村旅游开发土地流转模式 , 以期解 决乡村旅 游建设与农 民争地 的矛盾。
[ 词]土地流转 ; 关键 黑龙江省 ; 村旅 游; 乡 开发模式 [ 中图分类号]F9. 527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1 2 28( 0)l 02 — 2 0 — 802 9O 一 09 0 0 0 村等典型特 色村镇 , 自家多余 的 良田、 园 、 塘等 土 将 果 鱼
2 浙 江 省 宁 波 市 梨洲 村 土 地 出租 模 式 .
20 年第 1 09 期 总第 15期 7
黑 龙 江 对 外 经 贸
HL oeg cn mi eain JF rinE o o cR lt s& Ta e o rd
No. 2 9 1。00
S r lN . 7 ei o 1 5 a
[ 龙江 商务 ]
基 于土地流转 的黑龙 江省 乡村 旅 游 资 源 开发 模 式探 讨
委决定 : 毗邻 霄凌岩景区的 9 多亩 土地 集体 入股 , 将 o 由玛 琪公 司建设地 质博 物 馆 、 滑草 场、 葵花 园、 游 购物 及服 旅
务配套设施等项 目。 土地 入股期 限 5 。双方协议 规定 0年
玛琪公司从 20 06年 6月起 , 从凌霄岩景 区 门票 收入 中 , 每
元 。在开发公 司流转 的有 效土 地上 , 修建 相应 的旅 游 餐
饮接待设施 , 土地 出租 给游客 , 或将 游客 自己种植 或委 托 农 民种植 , 收获的农作 物 由游 客支 配 , 可 以由村 合作 社 也 代卖 , 全部 归给 游客 所有 。在农 村 土地 的 有效 流 转 收入
下, 成功建成 了农 家乐 示范点 和特 色生态农 庄 , 为宁波 发 展乡村旅游业提供 了有力 的支撑 。
3 江 西 省 瑞金 市 叶 坪 的 土 地 转 包模 式 .
端的夏季养生别 墅 , 建房 侵 占了耕 地 , 致 了区域 内 3 但 导
家农 户失地 , 同时开发商每户赔偿 6 万元 的做法未得认 同 而导致法律 纠纷 。据 统计 , 土地 流转 纠纷 已 占到农 村土
地通过 出租 的方式流转给旅 游开发 公司发 展 “ 农家乐 ” 旅
游 。到 2c 年底 , 现 土地 流转 80亩 , 0r 7 实 3 补助 金 额 2 6万
黑 龙江 省近 年来 , 包地 、 地 、 租 换地 等情况 在农 村十
分普 遍 。随着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 20 到 07年底 , 以典型 旅游 区域 牡丹 江市 为例 , 三个 试点 城 市完成 土地 流转 在 37 0 , 18 亩 比去年同期增加 4 . %。但是 土地流转 大多是 03 在村民间 自发进行 。 土地 纠纷 屡屡 发生 。如牡丹 江 的林 口县 , 由于该县 风景 秀丽 ,0 7年已有开 发商有 意兴建高 20
黄 华 王杜春
(. 1东北农 业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 , 黑龙江 哈尔滨 103 ; 500
2东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 院, 江 哈尔滨 1 0 ) . 黑龙 5 3 00 [ 要]乡 摘 村旅 游开发过程 中导致农 民的失地现 象十分普遍 。对 于如何在 不改变农村 现有 土地集体 所 有制的前提 下, 来满足 乡村旅游开发用地的规模 需 求, 文先对 国 内乡村旅 游开发 中的土地 流转 典型模 式进 本
被一种利益休戚与共 的关 系所取代 。
二、 黑龙江省 乡村旅 游 资源 开发 中的 土地 流 转模 式
设 想
为解决 乡村 旅游 建设 与农 民争 地 的矛 盾 , 理地 保 合
张门票收益提取 15 . 元给村 集体 。同时玛琪 公 司还优先
安排村 民在 景 区就业 。20 0 6年底 , 梁坑 村 土地入 股仅 鱼 半年 , 由玛琪公 司支付的门票红利就达 1 . 万 。最 终 , 36 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