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住房反向抵押贷款_养老模式的精算模型构建与应用_沈志江

合集下载

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政策的回顾与展望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养老保险制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这一背景下,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政策应运而生,该政策旨在帮助老年人解决养老经济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政策进行回顾,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回顾我国的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政策最早可以追溯至2003年,当时中国政府发布了《关于开展住房反向抵押试点试验的通知》,标志着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政策的正式出台。

这一政策的核心内容是,老年人可以将自己的住房进行反向抵押,获得一定的养老金,同时保障其终身居住权。

这项政策的出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同时也为政府提供了一种新的养老保险制度探索途径。

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落地实施,我国的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政策也逐渐向全国范围推广。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已有数百家金融机构参与到了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业务中,涉及的老年人数以千万计。

这一政策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通过住房资产实现养老保障的新途径。

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政策也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问题。

由于我国的金融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一些金融机构在推行该政策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控制和服务能力方面的不足。

一些老年人对于这一政策的理解和认知还存在一定的偏差,需要加强宣传和培训。

政府在政策的监管和引导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展望未来,我国的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政策仍将会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发展。

我国的金融市场将会逐步健全,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将会得到提升,这将有助于更多老年人能够通过这一政策获得更合理的养老金,并更好地保障其终身居住权。

政府将会加大对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力度,并加强对老年人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他们对于这一政策的认知及理解程度。

政府还将会通过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出台,来进一步规范和引导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以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政策的回顾与展望1.政策概述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是指房主将自己的住房向养老保险机构抵押,获得一定金额的养老金,直到房主离世或房屋转让时,再由养老保险机构收回抵押房屋。

这种模式的养老保险适用于有自有住房的老年人,可以解决他们在养老生活中的经济困难。

2.政策实施情况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政策最早由上海市尝试推行,随后其他城市也陆续跟进。

截止目前,我国已有多个城市开展了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已有一部分老年人通过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政策获得了经济支持,改善了养老生活。

3.政策问题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由于政策推行时间较短,老年人对该政策的了解和认可程度不高,导致参与度不高。

部分地区在政策实施中存在着资金来源不明确、政策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

针对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政策层面进行完善。

应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老年人对该政策的了解和参与度。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政策的扶持力度,确保政策的实施顺利进行。

应当明确政策的资金来源和使用方式,以及养老保险机构的责任和义务,保障老年人的权益。

2.政策拓展除了在现有的政策基础上进行完善外,还应当积极拓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政策的适用范围。

可以考虑扩大政策试点城市范围,将该政策推广至更多的城市和地区。

可以适当放宽政策的申请条件,使更多的老年人能够受益于该政策。

可以探索将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政策与其他养老保险方式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养老保险体系。

在推行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政策的过程中,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该政策的监管,确保政策的执行情况符合要求。

应当建立健全政策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掌握政策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业务的可行性研究

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业务的可行性研究

换抵押贷款 H E C M( H o me E q u i t y C o n v e r s i o n M o r t g a g e ) ; 2 、 住
开发适合 国情的养老金 融产 品。住 房反 向抵 押养 老保 险是

房持有者贷款计 划 ( t h e H o me K e e p e r P r o g r a m) ; 3 、 财务 自由
C= C ( Y, Y , a , t ) 1 / L Y+( N—t ) / L 。 Y +1 / L 。 a ( 公 式 一1 )
住 房反 向抵 押养老保险是 源于荷兰 的反 向抵押 贷款的


种。住房反 向抵押 养老保 险包括 以下基本要 素 : 投保人 、
其中 : C一当期 消 费 , Y 一当期 收 入 , Y 一预 期 收 人 , a一起 始

本文在 回顾抵押贷款的 内涵及 理论文献之后 , 以南方某
市为例 分析 了住房反 向抵押 养老保 险产品的经济敏 感性 , 结 果显示 : 老人退休后 办理反 向住 房抵押 养老保 险, 能获得很
高的年金 收入 , 能显著提 高退休后的所得替代率。 关键词 : 住房反 向抵 押 养老保 险; 可行性 研 究 ; 经 济敏
住房反 向抵押养老保险业务的可行性研究
沈 继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学院, 广东 珠海 5 1 9 0 1 0 )
摘要 : 我 国是 人 口大 国 , 也 是 人 口老 龄 化 最 严 重 的 国 家 之 一 。 加 速 的人 口老 龄 化 迫 切 要 求 借 鉴 发 达 国 家 经验 . 研 究 上 的住 房 反 向抵 押养 老保 险产 品主 要 有 三 种 : 1 、 房 产 价 值 转

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政策的回顾与展望回顾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政策的发展历程。

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2007年,当时上海市试点推出了“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项目。

该项目通过将老年人自有住房的产权转让给保险公司,以获取养老金的方式来解决养老问题。

此后,北京、深圳等城市也相继启动了类似的试点项目。

2018年,国务院联合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推进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发展方向和政策支持。

分析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政策的成效和问题。

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政策可以提供一种新的养老保障方式,帮助老年人通过将自己的住房用于养老金的获取,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

这也对缓解养老金短缺问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该政策的覆盖面较窄,只有少数城市实施,导致绝大多数老年人无法享受到相关的政策支持。

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所提供的养老金并不高,无法满足老年人足够的生活需求。

政策的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也亟待完善。

展望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政策的发展。

今后,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政策,扩大政策的覆盖范围,让更多的老年人受益于该项政策。

要加大对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提高老年群体对该政策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还需要制定相关的监管和风险防范措施,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和老年人的权益保护。

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政策在解决养老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推广,相信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将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养老保障选择,为构建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做出积极贡献。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研究的开题报告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研究的开题报告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由于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尚未完善,老年人在生活费用和医疗等方面面临较大的压力。

此外,老年人多有房产,而房屋价值较高,但往往无法变现。

因此,如何利用老年人所拥有的房产解决其养老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应运而生。

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即将老年人所拥有的房产作为抵押品,通过银行或资产管理公司发放的贷款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老年人可以在住房中度过晚年,同时也能从住房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这种养老模式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在我国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为我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的原理和特点,探讨其可行性和应用前景;2. 探究我国老年人养老问题的现状、主要矛盾和解决思路;3. 分析国外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的成功案例,总结其经验和启示;4. 分析国内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优化建议和具体实施方案;5.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探讨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

本研究的目标是:1. 深入分析和探究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2. 提出针对我国老年人养老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为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3. 为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提供实施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的具体指导和建议;4. 为老年人和其家庭提供一种新的养老保障方式,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收入。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和案例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 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包括国内外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的实践案例、政策法规、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等;2. 实施实地调研,深入了解老年人的养老现状和需求,探讨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的实际应用;3.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其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4. 结合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的结果,分析我国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和具体实施方案;5. 对本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适当推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为我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浅析我国开办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即“以房养老”的模式

浅析我国开办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即“以房养老”的模式

四 构建我国 “ 以房养老”模式的新思路
目前我 国不具备大规模推行 “ 以房养 老”的社会条件 , 但社 会各 方已积极投入 到反 向抵押贷款的建设当 中。借鉴美国的成 功 经验 , 综合考虑各方 面因素 , 以政府为主导 , 金融机构为运作主体 的模式应当是我国政府的适当选择。 政府 可 以尝 试和 商业银 行及 保 险公司合 作 , 开展 “ 以房养 老”新试点。政府 一方面在 政策、法规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 , 一 方面政府 也加大宣传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方面的相关知识 , 让居 民 全面认识 “ 以房养老”的 内涵 , 这有 利于兼顾效率和公平 , 提高贷 款水平和质量 , 更好地 实现服务于民的 目标 。与此同时, 金融机构
限定方面 , 政府部 门缺乏金融人才的引进 , 这会增加借贷双方的负 担, 政府承保的风险增大 , 最终造成难 以为继的被动局面。 ( 二) 银行 银行主办住 房反 向抵 押业务 的优势主要体 现在银行 雄厚 的 资金支持方 面 , 由于银 行有大量 长期且稳定 的现金流入 , 而且 长 期从事房地产方 面的金融 投资 活动 , 因而银行承办住房反 向抵押 贷款有 着得天独厚 的优势 。但 银行的储蓄存 款多数是 活期或短 期 固定存 款 , 这和 住房反 向抵押贷 款要 求 的长期资 金支持 不 匹 配, 势必会导致 “ 短存长贷”问题 的出现。 ( 三) 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资产规模和流动性 方面 的优势可以保 障住房反 向抵 押贷款的 良好运作 ,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业务期限长 , 而且需要长期大 量的资金支持, 保险公司的资金实力能够满足其要求, 而且保险公司 在产 品设计和定价方面的优势也和反向抵押贷款相得益彰。 但我 国保 险公 司承办住房反 向抵押贷款面临着一些障碍 , 其 中最大的阻碍就是我 国的保险公司 尚不具备发放贷款的功能 , 这 会 阻碍 其反 向贷款业 务的拓展 。而且保险公司 制定贷款条 目时 会考虑盈利 因素 , 因而成 本较高 , 业务规模较小 , 这也不利于住 房 反 向抵押贷款 的发展 。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

案例对比分析与启示
国外实践案例
反向抵押贷款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政府 和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养 老选择。
案例对比分析
国内外反向抵押贷款的实践案例都表明,这种养 老模式可以帮助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但同时也 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政策支持不足、金融机构参 与度不高等问题。
国内实践案例
03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
养老模式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是一种养老模式,允许老年人将房产抵押给金融机构,以获取一定的贷款额度,用 于养老生活。
特点
该模式将老年人的房产转化为现金,为他们提供经济支持,同时保留了房屋的居住权。
养老模式的运作模式与流程
运作模式
金融机构根据房屋评估价值、老年人年 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贷款额度、 利率和期限。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是一种养老金融产品,老年人将自有房屋 抵押给金融机构,获得定期支付的贷款,以改善其老年生活 。
特点
借款人无需偿还本金,只需支付利息;贷款额度根据房屋价 值和借款人年龄等因素综合确定;贷款期限通常较长,与借 款人的预期寿命相关。
发展历程与现状
发展历程
运作模式与流程
• 运作模式: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运作模式主要包括三种类型: 保险型反向抵押贷款、投资型反向抵押贷款和银行型反向抵押 贷款。每种类型的运作模式和流程略有不同。
运作模式与流程
流程
1. 申请与评估:借款人向金融机构提交申请,并提供房屋所有权证明、身份证明等 材料。金融机构对房屋进行评估,确定贷款额度。
自2003年以来,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开始试点,如美国、英国 、加拿大等。在中国,2014年左右开始试点,主要是在一些发达城市如北京、上 海、广州等。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新探索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新探索
维普资讯
20 6年 9月 0
莱 阳农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unl f ayn gi l r o ee( oi cec o ra o iagA r ut a C l g Sca S i e) L c ul l l n
S pe e ,0 6 e tmb r 2 0
mo t a e l a r g o n” i r c s l a rs v l a l in v t n e t t e l n g s p e i y fe h au e n o ai t n a i p a .T i ril ma n y n l z d h e b o v h s t ce a i l a ay e t e i l me tt n o e h u i g r v re mo g g o n i u o n r . mp e n ai ft o sn e e r a e la n o rc u t o h s t y
t h v w elett,teh u i a l a yb cmetep vt po e yo jrf l s B sd o hs i o aeo nra s e h o s g h sa ed eo h r ae rp r fma a i . ae n ti, a n r i t o mie t
b c ms 0 sb l o c n c he p o to ft o ils c rt y t m fod a e a d t wn r h p o o s ha e 0 p s i ii t o ne tt r moi n o he s ca e u y s se o l g n he o e s i fh u e t t e i i h bia t a e le dy b a n d n r le e he e o ctz n f t e r a x ey f r c r .”Th h u i g e e s n a t n s h v ar a o t i e a d eiv t s nir iie o h i n it o a e e o sn r v r 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解析 2
“住 房 反 向 抵 押 贷 款 ”养 老 的 运 作 模 式 是 老 年 房 屋 拥 有
模型构建
构建思路 本 文 主 要 建 立 个 体 “住 房 反 向 抵 押 贷 款 ”精 算 模 型 和 家
者以自己已有的房屋作为抵押 , 从金融机构获得一笔或多笔 款 项 ,主 要 用 于 老 年 时 的 生 活 或 其 他 费 用 ,他 可 以 选 择 在 死 亡前通过出售房产或其他资金来源返还所借本息 , 或选择死 亡时将房屋的所有权转给金融机构 。 “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 的基本原理是 : (1 ) PVI=PVE 其 中 ,PVI 表 示 反 向 抵 押 贷 款 的 债 务 现 值 ;PVE 表 示 一 系列贷款支付额的现值 。 设 :L 表示 “ 住房反 向 抵 押 贷 款 ” 养 老 借 款 人 可 以 申 领 到 的 贷 款 基 数 ;V 表 示 住 房 即 期 的 评 估 价 值 ;λ 表 示 贷 款 的 限 额 ;v 表示贷款数额与贷款基数的比例 ;a 表 示 贷 款 的 名 义 利 率 ;h 表示房产价格波动率 ;γ 表示未 来 贷 款 的 时 间 起 点 ;S(t) 表示借款人在时间 0-t 内的存活概率 ;A(t) 表示在时间 0-t 领 到的贷款数额 ;g 表示通货膨胀率 。 则 :
2.2.3
年金按年领取假设 假设 “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 养老金给付中 , 使按年在借款
者生日当天领取 。 按月领取的情况可参照利息理论进一步讨 论 , 本文暂不涉及 。
2.2.4
“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 养老起始年龄假设 由于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是一种养老的模式 ,因此 ,它面
30
统计与决策 2008 年第 20 期 ( 总第 272 期 )
2.3.2
家庭 “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 精算模型构建 家 庭 “住 房 反 向 抵 押 贷 款 ”是 考 虑 到 夫 妇 双 方 的 生 存 期
限 , 只要一方存活就继续给付 。 现实中 , 房产是夫妻双方的共 同财产 , 因此 , 这种方式更具有现实可行性 。
咬 表示最后生存 设 :x 为男性的年龄 ;y 为女性的年龄 ; a xy
参照式 (6 ) 可得年金型精算模型 :
PMT=
LS ω
t = 0
(7 )
Σtpx(1+r)-t Σ V(1-α)(1-β) (1+r+g) (1+r+m)
t t -t t x x+t
进一步推导可得 :
Amax -x+1
pq
PMT=
t = 0
ω
t = 0
(8 )
t x -t
Σ p (1+r)
式 (6 ) 和式 (8 ) 即为个体情况下的趸领型和年金型 “ 住房 反向抵押贷款 ” 养老的精算模型 。
进一步推导可得 :
A max -x+1
(11 )
PMT =
t = 0
1+r+g Σ V(1- α )(1- β ) ( 1+r+m
t
) t ( tpxqx+ttqy+ tpytqxqy+t + tpxtpyqx+tqy+t ) 咬 a xy
(12 )
综上 , 个体 “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 的趸领精算模型和年金 精 算 模 型 为 式 (6 ) 和 式 (8 ), 式 (10 ) 和 式 (12 ) 为 家 庭 “ 住 房 反 向抵押贷款 ” 的趸领精算模型和年金精算模型 。
(1 ) 计算双方至少有一方存活的概率 p 。 p= tpxqx+ttqy+ tpytqxqy+t + tpxtpyqx+tqy+t (2 ) 将 p 带入到个体精算模型 。
理 论 新 探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养老模式 的精算模型构建与应用
沈志江
( 西安交通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西安 710049 )

要 : 文章通过对 “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 的概念解析 , 构建了个 体 “ 住 房 反 向 抵 押 贷 款 ” 精 算 模
型和家庭 “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 精算模型 ; 利用两个模型 , 测算了固定 房 产 值 时 的 给 付 标 准 和 固 定 给 付标准时对房产值的要求 。 研究发现 , 实行 “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 养老的警戒线为房产净价值 136576 元 ; 当拥有房产价值 227627 元时 , 给付标准可达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 。 关键词 :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 养老 ; 精算模型 中图分类号 :F840.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6487 (2008 )20-0030-03 案设计都是由这两种组合而成 。
者状态下首付终身生存年金的精算现值 。
Y.K.Tse 提供了家庭 “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 精算 模 型 的 构
建思想 , 但他并未构建出这一模型 。 本文依据他的思想 , 加入 了费用和折旧因素 , 并充分考虑了夫妇双方的存货概率及其 组合 , 在个体精算模型的基础上 , 构建了家庭 “ 住房反向抵押 贷款 ” 精算模型 。
0 , 即收入的精算现值等于支出的精算现值 。 以此作为构建个
体精算模型和家庭精算模型的思路 。
2.2 前提假设 2.2.1 政策稳定性假设
“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 养老不仅涉及到借贷双方 , 而且与 资 本 市 场 、房 产 市 场 以 及 国 家 的 政 策 密 切 相 关 ,本 文 的 研 究 是基于我国现行政策稳定的基础之上的 。
LS=
t = 0
1+r+g Σ V(1-α)(1-β) ( 1+r+m
t
)ttpxqx+t
(6 )
拥 有 住 房 100m2, 且 面 临 急 切 的 养 老 压 力 , 有 “ 住 房 反 向 抵 押 贷款 ” 养老的需求 。 运用上述精算模型进行数据模拟 , 以对此 家庭的决策提供依据 。 具体参数设定如下 。
取金额 , 假设年金期初领取 。 以 x 岁借款人为例 , 依据 “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 的基本 原 理 , 参 考 Olivia S. Mitchell 和 John Piggott 提 出 的 “ 住 房 反 向
[6]
日及之后S 咬 a xy
γ S(t)A(t)e
-(a-g)t
款 ” 养老 , 尽管在此之后借款人可能因多种原因搬出住房 , 但
dt
(5 )
考虑到老年人口搬迁率较低的现实 , 以及搬迁对老年人生活 的影响 , 本文假设老年人一直居住实行 “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 的住房中 。
由式 (5 ) 可以解得 A(t) 的值 。 “住 房 反 向 抵 押 贷 款 ”养 老 的 运 作 模 式 按 照 保 障 对 象 的 不 同 ,可 以 分 为 个 体 “住 房 反 向 抵 押 贷 款 ”和 家 庭 “住 房 反 向 抵 押贷款 ”。 个体 “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 是指仅考虑户主的养老 保障问题 , 在户主的生存期限内按约定给付养老金 ; 家庭 “ 住 房反向抵押贷款 ” 是指以保障老年人口夫妇双方的生活为目 的 , 在夫妇双方任何一方生存的期限内给付养老金 。 同时 , 养 老金的给付方式可以分为趸领型和年金型 , 现实操作中的方
2.1
庭 “住 房 反 向 抵 押 贷 款 ”精 算 模 型 ,目 的 是 检 验 “住 房 反 向 抵 押贷款 ” 养老是否对供 、 需双方均具有吸引力 , 即是否能够通 过合理的风险回报率等假设, 一方面使得寿险公司有利可 图 , 另一方面使得领取金额对需方的生活质量会产生足够重 大 的 影 响 ;同 时 ,在 两 个 模 型 内 部 又 分 为 趸 领 精 算 模 型 和 年 金型精算模型 。 根 据 期 望 收 支 平 衡 的 原 则 ,金 融 机 构 在 “住 房 反 向 抵 押 贷款” 养老业务中未来可能发生的收付的精算现值之和为
理 论 新 探
向的对象是老龄人口 。 根据国家对退休年龄的规定 ,本文假设 男性、女性统一实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的年龄为 60 岁。
t xt y x+t y+t
(10 ) p pq q ) 对 x 岁 和 y 岁 的 两 人 在 参 加 “住 房 反 向 抵 押 贷 款 ”养 老
2.3 模型推导 2.3.1 个体 “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 精算模型构建 设 :x 表 示 借 款 者 年 龄 , 并 假 设 在 其 生 日 当 天 参 加 “ 住 房 反向抵押贷款 ” 养 老 ;r 表 示 无 风 险 投 资 回 报 率 ;g 表 示 房 产 投 资 风 险 回 报 率 ;m 表 示 反 向 抵 押 贷 款 风 险 利 率 ;V 表 示 房 产评估现值 ;tPx 表示 x 岁的人生 存 至 x+t 岁 的 概 率 ;qx+1 表 示 x+t 岁的人在 x+t+1 岁死亡的概率 ;Amax 表示生命表中人可能 生存的最大年龄 ;α 表示费用占房产现值的比例 ;β 表示房屋 的年折旧率 ;ω 表示 x 岁的人生存至 生 命 表 中 人 可 能 生 存 的 最大年龄所经过的年度 ;LS 表示趸领 金 额 ;PMT 表 示 年 金 领
(1)V:假设经权威机构评估,此住房的资产现值为 30 万元。 (2)r : 以银行利率为基准 , 在过去 20 年 里 , 银 行 定 期 存 款 的真实利率平均值为 0.32% , 在 未 来 20 年 的 时 间 尺 度 上 , 可 按照 1%来估计,再加上 1.5%的利差,无风险利率假定为 2.5%。 (3)g : 按宋国青 [7]从现在的情况推断 , 未来 20 年中国经济 还将保持比较高的增长率 , 平均增长率为 7%~8% , 比过 去 大 约低 2 个百分点 。 根据稳健性原则 , 本文假设平均增长率为 7% , 房价按同样的增长率上升 。 根 据 经 验 数 据 , 按 住 房 总 值 计算的折旧率每年不超过 2% 。 房价按 7% 的年率上升 , 减去 2% 的折旧率 , 即住房将以 5% 的年利率升值 。 (4)m : 考 虑 到 目 前 中 国 处 于 利 率 不 断 调 整 期 , 参 考 国 外 的数据 , 设定风险利率为 3.5% 。 (5)α : 费用包括发起费 、 第三方费用 、 服务费和保险费等 , 假设占房产现值的 10% 。 (6)β : 国内的房屋折旧率是比较低的 , 一般不超过 2% , 本 文假设为 2% 。 (7)t|uqx: 根 据 《 中 国 人 寿 保 险 业 经 验 生 命 表 (1990~1993 )》 计算生存概率和死亡概率 。 其中 ,t|uqx=t+uqx-tqx=tpxuqx+t。 咬 : 采用 《Actuarial Mathematics 》 中 的 计 算 方 法 , 根 据 (8)a xy 咬 的值 。 《 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 (1990~1993 )》 计算 a xy 3.2 测算结果 3.2.1 个体 “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 精算结果 根 据 公 式 (6 )、(8 ) 及 3.1 的 参 数 设 定 , 可 得 个 体 “ 住 房 反 向抵押贷款 ” 精算结果 ①, 见表 1 。 由 表 1 可 知 , 在 当 前 的 经 济 、 社 会 条 件 下 , 拥 有 价 值 30 万 元 房 产 的 60 岁 老 龄 男 性 , 如 果 办 理 “ 住 房 反 向 抵 押 贷 款 ” 养老 , 可以一次性得到 238871.74 元 , 或者每年得到 15497.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