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弼为人,忠慎质直”阅读答案原文及翻译
石公弼,字国佐,越州新昌人阅读答案与翻译

石公弼,字国佐,越州新昌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石公弼,字国佐,越州新昌人阅读答案与翻译石公弼,字国佐,越州新昌人。
富弼传宋史阅读答案翻译

富弼传宋史阅读答案翻译富弼传宋史阅读答案翻译富弼,字彦国,河南人。
初,母韩有娠,梦旌旗鹤雁降其庭,云有天赦,已而生弼。
少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奇之,曰:“王佐才也。
”以其文示王曾、晏殊,殊妻以女。
仁宗复制科,仲淹谓弼:“子当以是进。
”举茂材异等,授将作监丞、签书河阳判官。
通判绛州,迁直集贤院。
康定元年,日食正旦,弼请罢宴彻乐,就馆赐北使酒食。
执政不可,弼曰:“万一契丹行之,为朝廷羞。
”后闻契丹果罢宴,帝深悔之。
时禁臣僚越职言事,弼因论日食,极言应天变莫若通下情,遂除其禁。
庆历二年,为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
会契丹屯兵境上,遣其臣萧英、刘六符来求关南地。
朝廷择报聘者,皆以其情叵测,莫敢行,夷简①因是荐弼。
欧阳修引颜真卿使李希烈事,请留之,不报。
弼即入对,叩头曰:“主忧臣辱,臣不敢爱其死。
”帝为动色,先以为接伴。
英等入境,中使迎劳之,英托疾不拜。
弼曰:“昔使北,病卧车中,闻命辄起。
今中使至而君不拜,何也?”英矍然起拜。
河朔大水,民流就食。
弼劝所部民出粟,益以官廪,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
官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
率五日,辄遣人持酒肉饭糗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
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
死者为大冢葬之,目曰“丛冢”。
明年,麦大熟,民各以远近受粮归,凡活五十余万人,募为兵者万计。
帝闻之,遣使褒劳,拜礼部侍郎。
弼曰:“此守臣职也。
”辞不受。
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
自弼立法简便周尽,天下传以为式。
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
当是时,百官任职,天下无事。
六年三月,以母忧去位,诏为罢春宴。
故事,执政遭丧皆起复。
帝虚位五起之,弼谓此金革变礼,不可施于平世,卒不从命。
英宗立,召为枢密使。
后请老,加拜司空,进封韩国公致仕。
元丰六年八月,薨,年八十。
胡威,字伯武,一名貔。淮南寿春人也。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胡威,字伯武,一名貔。
淮南寿春人也。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①胡威,字伯武,一名貔。
淮南寿春人也。
父质,以忠清著称,少与乡人蒋济、硃绩俱知名于江淮间,仕魏,至征东将军、荆州刺史。
威早厉志尚。
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定省,家贫,无车马僮仆,自驱驴单行。
每至客舍,躬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侣进道。
既至,见父,停厩中十余日。
告归,父赐绢一匹为装。
威曰:“大人清高,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以为汝粮耳。
”威受之,辞归。
质帐下都督先威未发,请假还家,阴资装于百余里,要威为伴,每事佐助。
行数百里,威疑而诱问之,既知,乃取所赐绢与都督,谢而遣之。
后因他信以白质,质杖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
于是名誉著闻。
拜侍御史,历南乡侯、安丰太守,迁徐州刺史。
勤于政术,风化大行。
②后入朝,武帝语及平生,因叹其父清,谓威曰:“卿孰与父清?”对曰:“臣不如也。
”帝曰:“卿父以何胜耶?”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及远也。
”帝以威言谦而顺。
累迁监豫州诸军事、右将军、豫州刺史,入为尚书,加奉车都尉。
③威尝谏时政之宽,帝曰:“尚书郎以下,吾无所假借。
”威曰:“臣之所陈,岂在丞郎令史,正谓如臣等辈,始可以肃化明法耳。
”拜前将军、监青州诸军事、青州刺史,以功封平春侯。
太康元年,卒于位。
(有删改)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躬放驴(2)阴资装于百余里(3)要威为伴(4)吾无所假借18.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以忠清著称具告以事B.谢而遣之羽化而登仙C.勤于政术而君幸于赵王D.威尝谏时政之宽为吾子之将行也19.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5分)20.武帝认为胡威“言谦而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1.根据文章内容,对胡威“清慎”的事例加以概括。
(3分)答案:17.(1)亲自(2)暗中(3)通“邀”,邀请(4)宽容18.D19.后来,(胡威)在其他信中把(此事)告诉胡质,胡质责打都督一百杖,除去他的吏名。
【高中文言文阅读】《富弼,字彦国》阅读答案及翻译

【高中文言文阅读】《富弼,字彦国》阅读答案及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题。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
初,母韩有娠,梦旌旗鹤雁降其庭,云有天赦,已而生弼。
少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奇之,曰:王佐才也。
以其文示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
初,母韩有娠,梦旌旗鹤雁降其庭,云有天赦,已而生弼。
少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奇之,曰:“王佐才也。
”以其文示王曾、晏殊,殊妻以女。
仁宗复制科,仲淹谓弼:“子当以是进。
”举茂材异等,授将作监丞、签书河阳判官。
通判绛州,迁直集贤院。
康定元,日食正旦,弼请罢宴彻乐,就馆赐北使酒食。
执政不可,弼曰:“万一契丹行之,为朝廷羞。
”后闻契丹果罢宴,帝深悔之。
时禁臣僚越职言事,弼因论日食,极言应天变莫若通下情,遂除其禁。
庆历二,为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
会契丹屯兵境上,遣其臣萧英、刘六符来求关南地。
朝廷择报聘者,皆以其情叵测,莫敢行,夷简①因是荐弼。
欧阳修引颜真卿使李希烈事,请留之,不报。
弼即入对,叩头曰:“主忧臣辱,臣不敢爱其死。
”帝为动色,先以为接伴。
英等入境,中使迎劳之,英托疾不拜。
弼曰:“昔使北,病卧车中,闻命辄起。
今中使至而君不拜,何也?”英矍然起拜。
河朔大水,民流就食。
弼劝所部民出粟,益以官廪,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
官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
率五日,辄遣人持酒肉饭糗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
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
死者为大冢葬之,目曰“丛冢”。
明,麦大熟,民各以远近受粮归,凡活五十余万人,募为兵者万计。
帝闻之,遣使褒劳,拜礼部侍郎。
弼曰:“此守臣职也。
”辞不受。
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
自弼立法简便周尽,天下传以为式。
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
当是时,百官任职,天下无事。
富弼文言文阅读答案

富弼文言文阅读答案1. 富弼为相文言文答案【译文】富弼性格温和,为人宽厚,经常与他人交谈,好像没有不一样的。
但涉及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的时候,他就义正言辞,什么也不能让他屈服。
智谋与见识深远,比其他人强多了,但是大事小事,都反复考虑,必须万无一失之后才去做。
自唐朝以来,官员向宰相行礼,宰相可不用还礼,来拜见的人,无论老少都要行礼,宰相站立的时后,都有年轻侍从垂首扶着他;送客时,不用下台阶;如果客人坐得久了,旁边的侍从就喊“相公尊重”,客人就恭敬不安的起身退出。
但到了富弼做宰相,即使是小官或百姓来见他,都能一平等的礼节来对待,请他坐下,心平气和地与来见人说话,客人走时送到门口,看到客人上马,才回来。
自从卸任回到西都,十多年了,几乎不出门。
晚年的时候,有宾客来拜见的时候,常常称病谢绝。
亲人问他为何不见客,富弼说:对待他人,无论富贵贫贱贤达愚钝,都应一样的以礼相待。
我家几代人居住洛阳,亲戚好友成百上千,如果有的见有的不见,不是同等对待了。
如果人人都见,我病情会加重,受不了。
士大夫们都知道他的用意,没有怨言。
【原文】富公为人温良宽厚,泛与人语,若无所异同者。
及其临大节,正色慷慨,莫之能屈。
智识深远,过人远甚,而事无巨细,皆反复熟虑,必万全无失然后行之。
宰相,自唐以来谓之礼绝百僚,见者无长幼皆拜,宰相平立,少垂手扶之;送客,未尝下阶;客坐稍久,则吏从傍唱“相公尊重”,客踧踖起退。
及公为相,虽微官及布衣谒见,皆与之抗礼,引坐,语从容,送之及门,视其上马,乃还。
自是群公稍稍效之,自公始也。
自致仕归西都,十馀年,常深居不出。
晚年,宾客请见者亦多谢以疾。
所亲问其故,公曰:“凡待人,无贵贱贤愚,礼貌当如一。
吾累世居洛,亲旧盖以千百数,若有见有不见,是非均一之道。
若人人见之,吾衰疾,不能堪也。
”士大夫亦知其心,无怨也。
2. 文言文富弼传,这几题怎么做是这几题吗?宋史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史-富弼传》(附答案解析)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史·富弼传》(附答案解析)A.僧牒,僧尼出家,由官府发给的作为凭证的度牒。
有牒者得免地税、徭役。
B.岁币,两国议和后一方向另一方每年年交纳的钱币。
文中指宋辽和议之后,宋被迫每年向辽缴纳岁币。
C.元年,可指帝王即位的第一年,也可指帝王改换年号的第一年,“熙宁元年”采用了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D.致仕,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类似的设法还有“致事”“致政”等。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据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富弼为人坦荡,恪尽职守。
黄德和诬陷刘平向敌投降,富弼请求查办追究此案,黄德和被腰斩;富弼纠察京师刑事案件,因请求惩罚伪造僧牒的堂吏一事令品夷简不满。
B.富弼勇敢无畏,忠君爱国。
契丹索要关南土地,朝中大臣因情势难测不敢出使,吕夷简推荐后,富弼接受委任;他与萧英开怀畅谈,得知实情上报皇帝,最终没有割地给契丹。
C.富弼虑事周全,救民水火。
河朔水患,饥民遍野,高弼多方举措,救活五十余万人,招募流民为兵的数量可以万计;富弼立下的法则简便周详,天下相传作为准则。
D.富弼抵制新法,临终犹谏。
富弼认为王安石的青苗法,对朝廷上下都无益处而不执行,后以养病为由告老回乡;但朝廷有大事发生,他仍知无不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弼即入对,叩头曰:“主忧臣辱,臣不敢爱其死。
”帝为动色,先以为接伴。
(2)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
5.在应对河朔水患时,富强有哪些成功的做法?请结合原文简要概括。
(5分)【参考答案】1. A2.C“熙宁元年”采用的是年号纪年法。
3.D“对朝廷上下都无益处”不正确,原文“财聚于上,人散于下”,即“财利聚集于朝廷,而人心分散”,并非对上对下都没有好处。
4.(1)富粥就入朝应对,叩头说:“君主担忧是臣下的耻辱,臣不敢吝借生命贪生怕死。
”皇帝为之动容,先让富弼接待陪伴契丹使者。
(关键词“忧”“爱”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2)富弼担任宰相,遵守典章制度,按照旧例行事,加上公众议论,其中不掺杂私心。
曹修古字述之建州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曹修古,字述之,建州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曹修古,字述之,建州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篇一」关于论语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四)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写出课文中的成语。
(至少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一句话的意思与课文中的哪句话意思相近?写下来并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示。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患:担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一)则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
2.(1)默默地记住它,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我有哪一样呢?(2)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选取他们(身上)好的东西加以学习,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如果自己身上也有)就加以改正。
《陈公弼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陈公弼传苏轼公讳希亮,字公弼。
天圣八年进士第。
始为长沙县。
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通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
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
去为雩都。
老吏曾腆侮法粥(粥,通“鬻”)狱,以公少年易之。
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愿自新。
公戒而舍之。
巫觋岁敛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
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
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盗起,知房州。
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
公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
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
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逐盗至竹山,甲不能戢士,所至为暴。
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
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士皆植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曰:“初不知公官军也。
”吏士请斩甲以徇。
公不可,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黩。
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
诏公乘传往代之。
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
米翔贵,民益饥。
公至则除之,且表其事,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
诏复以正民为鄂州。
徙知庐州。
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
士方自疑不安。
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
公笑曰:“此必醉耳。
”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为京西转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动汝洛间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致仕卒享年六十四为人仁恕故严而不残(选自《苏轼文集》,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以公少年易之易:更换B.一县大耸耸:震惊C.公自勒兵阻水拒之勒:统率 D.正民坐免坐:定罪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 公戒而舍之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 B. 吏士请斩甲以徇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C. 吾为公取彼一将臣为韩王送沛公 D. 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7.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公弼治事“严而不残”的一组是(3分)①公戒而舍之②公禁之,民不敢犯③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④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赎⑤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⑥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A.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②③⑤ D. ①④⑥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雩都当地的巫师,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以祭鬼免除火灾为借口,大肆搜刮百姓财物,陈公弼到任后,严令禁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古弼为人,忠慎质直”阅读答案原文及
翻译
古弼为人,忠慎质直。尝以上谷①苑囿太广,乞减太半以赐贫民,
入见魏主②,欲奏其事。帝方与给事中刘树围棋,志不在弼;弼待坐
良久,不获陈闻。忽起,捽树头,掣下床,搏其耳,殴其背,曰: 朝
廷不治,实尔之罪! 帝失容,舍棋曰: 不听奏事,朕之过也,树何
罪!置之! 弼具以状闻,帝皆可其奏。弼曰: 为人臣无礼至此,其
罪大矣。 出诣公车③,免冠徒跣请罪。帝召入谓曰: 吾闻筑社之役,
蹇蹶而筑之,端冕而事之,神降之福。然则卿有何罪!其冠履就职。
苟有可以利社稷,便百姓者,竭力为之,勿顾虑也。
魏主畋于河西,尚书令古弼留守。诏以肥马给猎骑,弼悉以弱者
给之。帝大怒曰: 笔头奴敢裁量朕!朕还台,先斩此奴! 弼头锐,
故帝常以笔目之。弼官属惶怖,恐并坐诛。弼曰: 吾为人臣,不使
人主盘于游畋,其罪小;不备不虞,乏军国之用,其罪大。今蠕蠕④
方强,南寇未灭,吾以肥马供军,弱马供猎,为国远虑,虽死何伤!
且吾自为之,非诸君之忧也! 帝闻之,叹曰: 有臣如此,国之宝也!
他日,魏主复畋于北山,获麋鹿数千头,诏尚书发车五百乘以运
之。诏使已去,魏主谓左右曰: 笔公必不我与,汝辈不如自以马运
之。 遂还。行百余里。得弼表曰: 今秋谷悬黄,麻菽布野,猪鹿窃
食,鸟雁侵费,风雨所耗,朝夕三倍。乞赐矜缓,使得收载。 帝曰:
2
果如吾言,笔公可谓社稷之臣矣!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四)
注:① 上谷:古地名。 ② 魏主:北朝魏太武帝拓跋焘。 ③ 公
车:官署名。 ④ 蠕蠕: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
13.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忽起,捽树头 捽:揪 B. 恐并坐诛 并坐:一同获罪
C. 不使人主盘于游畋 盘:盘桓 D. 乞赐矜缓 矜缓:怜悯宽限
1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尝以上谷苑囿太广 皆以美于徐公
B. 魏主畋于河西 得复见将军于此
C. 为国远虑,虽死何伤!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 且吾自为之,非诸君之忧也!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15. 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记述古弼为人忠慎质直的
一项是( )
① 悉以弱者给之 ② 为国远虑,虽死何伤!
③ 有臣如此,国之宝也! ④ 乞赐矜缓,使得收载。
⑤ 笔公必不我与,汝辈不如自以马运之。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②④
16.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弼责骂刘树,是因为刘树与魏主下棋,使魏主没有时间过
问朝政,刘树实在罪不可赦。
B. 古弼免冠徒跣请罪,表明他在忠于职守的同时,也能尽人臣
之礼。魏主勉励他努力为国为民办事,不要有什么顾虑。
3
C. 古弼不以肥马 给猎骑 ,不同意 发车五百乘以运麋鹿 ,表
现了他宁冒抗上不尊的风险,也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质。
D. 魏太武帝下诏发车运麋鹿,又预料古弼必不遵旨,表明他对
古弼行事的原则已十分了解,把古弼视为诤臣。
[参考答案]
13. C(盘:安乐,游乐。)
14. B(B都译为 在 ;A前句 以 译为 因为 ,后句 以 译为 认
为 ;C前句 为 译为 替 ,后句 为 译为 治理 ;D前句 且 译为
况且,后句 且 译为 尚且 。)
15. D(③⑤没有直接记述)
16. A(古弼奏事不成,无奈之下只能迁怒于刘树,并说出 朝廷
不治,实尔之罪 这样的话来对魏太武帝进行劝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