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充分性标准评估

合集下载

血液透析充分性及影响因素

血液透析充分性及影响因素
透析充分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透析 时间、透析频率、透析剂量、透析方式等。
透析充分性的评估方法
01
尿素清除指数(Kt/V):通过测 量尿素清除率来评估透析充分性
02
肌酐清除指数(Ccr):通过测 量肌酐清除率来评估透析充分性
0 3 透析液流量:通过测量透析液的 流量来评估透析充分性
0 4 透析时间:通过测量透析时间来 评估透析充分性
增加透析频率: 提高透析频率可 以更有效地清除 体内的毒素和水 分。
1
延长透析时间: 适当延长透析时 间可以提高透析 效果,减少毒素 和水分的积累。
2
调整透析液成分: 3 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调整透析液 的成分,可以提 高透析效果。
4
改善血管通路: 保持血管通路的 通畅,可以提高 透析效果,减少 并发症的发生。
0 5 透析液浓度:通过测量透析液的 浓度来评估透析充分性
0 6 患者症状: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 来评估透析充分性
透析充分性的临床意义
01
改善生活质量:透析充分性可以减轻 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02
延长生存期:透析充分性可以降低死 亡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03
降低并发症风险:透析充分性可以降 低心血管疾病、贫血等并发症风险
加强患者教育
01
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认识,了
解透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02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透析设备,掌
握透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03
教育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
Hale Waihona Puke 04鼓励患者参与透析治疗决策,提
高患者对治疗的参与度和依从性
监测透析充分性指标
尿素清除率(Kt/V):衡 量透析充分性的主要指标, 反映透析对尿素清除的效 果

血液透析充分性标准评估

血液透析充分性标准评估

血液透析充分性标准评估
1、患者自我感觉良好。

2、适当的肌肉组织,肌酐产生率至少125mmol/(kg.d)。

3、血压得到良好控制(<140/90mmHg)。

4、没有明显的液体负荷(<3%体重)。

5、轻微酸中毒(血HCO3—≥22mmol/L)。

6、血清白蛋白≥35g/L。

7、血红蛋白>100g/L,血细胞比容>30%。

8、轻微肾性骨病。

9、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脑电图正常。

10、Kt/V≥1.3, URR≥70%,nPCR>1.0/(kg.d)。

血标本采集方法:
1.透前:进针后立即从瘘管针采集血样本,针不要预冲,如瘘管针已预冲或通过留置导管透析,先抽出10ml血液,再采集血样本,以免影响结果.
2.透后:透析后血液被再循环或回血的生理盐水稀释,将过高估计透析剂量,应在透析结束时,将超滤率设置为零,血流量减至50--100ml/min,10秒钟后,从动脉端瘘管针采血.
3.测定:所有标本一起送检,同批测定.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1 / 1下载文档可编辑。

医学专题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评价与进展

医学专题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评价与进展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评价与进展
高质量血液透析的组成 血液透析充分性与生存率的相互关系 评价血液透析充分的参数 预期与实际血透剂量 影响透析充分性的相关因素 制订达到DOQI指南的透析处方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评价与进展
透析剂量的个体化
• 糖尿病者Kt/V1.4,URR 70% • 低体重者由于V值小,需要更高的Kt/V或URR处方剂量 • 高分解代谢者需要更高的透析处方剂量 • 营养不良致进行性体重下降,应按原体重设定透析处方剂
URR与死亡的相对危险性 RR=0.89/5 URR, % (P<0.01)
RR
1.40
1.5
P=0.01
0.97
1.00
1.0
P=0.77
(ref)
0.84
P=0.16
0.74
P=0.02
0.5
N=463 N=462 N=462 N=462 N=462
0.0 <53.4 53.4- 58.8U-RR 62.5- >67.0 58.7 62.4 67.0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评价与进展
保护残存肾功能的因素
• 避免肾毒性的药物,特别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非甾体消炎药、COX-2抑制药物及造影剂。
• 避免过渡超滤及治疗中低血压 • 常规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膜 • 常规使用碳酸盐透析液 • 积极治疗严重的高血压 • 使用ACEI及或ARB • 使用超纯透析液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评价与进展
Kt/V和URR与透析充分性
Kt/V和URR反映透析溶质清除效果,是评 估透析充分性常用的基本客观指标。
反映小分子毒素的清除 可间接反映分子量更大、更难测定、毒性更强
的氮源性尿毒症毒素的清除 多数研究表明,Kt/V和URR与预后呈正相关

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

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

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
凡是尿毒症的病人,经过透析之后,病人达到下面几个指征时可称为充分透析:
1、病人自我感觉良好,透析后一身轻松,心悸、呼吸不适者
转为通气平稳、食纳增加、步行轻快等,口中原有氨味消失。

2、
3、病人因水钠储留而体重增加者恢复至干体重。

一般评估充分性的标准包括
1、病人如正常人一样生活或工作;
3、尿素氮清除率每次透析达65 %以上,或K V 达1.3 以上。

评价透析充分性,还必须考虑到病人的蛋白质摄人量、残余肾功能情况、每周透析次数等。

有残余肾功能者,每次透析尿素氮清除率(uRR )比无残余肾功能者的URR 标准可以低一些;每周透析3 次者,URR 可以比透析2 次者的uRR 低一些。

如以BuN 评估,无残余肾功能者每日蛋白摄人1 . 2 g/kg , 每周透析3 次者,每次透析URR 达55 %即可达到充分透析。

(完整版)血液透析术评分标准

(完整版)血液透析术评分标准

(完整版)血液透析术评分标准血液透析术评分标准(完整版)引言血液透析术评分标准是用于评估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的情况和效果的工具。

该评分标准基于不同指标的评估,旨在帮助医生和护理人员确定患者的治疗进展和健康状况。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血液透析术评分标准的各个指标和评分方法。

指标一: 血清肌酐浓度血清肌酐浓度是衡量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患者的血清肌酐浓度,将其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A级:血清肌酐浓度≤1.5 mg/dL- B级:血清肌酐浓度1.6-2.5 mg/dL- C级:血清肌酐浓度2.6-3.5 mg/dL- D级:血清肌酐浓度>3.5 mg/dL指标二: 透析时长透析时长是衡量透析治疗效果的关键指标之一。

根据患者每次透析的时长,将其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A级:透析时长≥4小时- B级:透析时长3-4小时- C级:透析时长2-3小时- D级:透析时长<2小时指标三: 血红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是评估患者贫血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将其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A级:血红蛋白水平≥11 g/dL- B级:血红蛋白水平9-11 g/dL- C级:血红蛋白水平7-9 g/dL- D级:血红蛋白水平<7 g/dL指标四: 透析充分性透析充分性是评估透析治疗有效性的关键指标之一。

根据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将其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A级:透析充分性≥65%- B级:透析充分性50-65%- C级:透析充分性35-50%- D级:透析充分性<35%总结血液透析术评分标准是一个综合评估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状态和效果的工具。

通过对血清肌酐浓度、透析时长、血红蛋白水平和透析充分性等指标的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治疗进展。

医生和护理人员可以根据评分结果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在血液透析中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血液透析充分性介绍

血液透析充分性介绍

Kru< 2 不推荐 1.2 0.8 0.5
Kru> 2 2.0 0.9 0.6 0.4
一般不推荐每周2次透析,除非Kru> 3ml/min/1.73m2
死亡率与透析剂量(Kt/V)的关系
(日本1992年42341例HD患者统计资料)
Kt/V与死亡相对危险性
RR
1.5
1.0 1.20
P=0.11
RR
N=463
0.0
N=462
<53.4 53.458.7
N=462
58.862.4 URR
N=462 N=462
62.5- >67.0 67.0
Held et al, KI 1996
RR Mortality
平衡后Kt/V对血透死亡率的影响
2.0
X represents the mean Kt/V
①充分透析应该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合并症,帮 助患者保持生活和工作能力;
②透析充分性不仅仅是溶质清除率超过某个数值,而且不能仅 仅以溶质清除率为标志;
③最佳透析应该是治疗效果不能进一步改善的透析治疗;
④透析方案应个体化,并规律监测和评估。
血透充分性测定的重要性
● 我国尚未广泛开展血透充分性测定 ● 血透充分性测定是规范化透析治疗的重要组成
处方1.3, 实际1.2 , 处方70%, 实际65% DM1.4
欧洲血液透析指南推荐的Kt/V值
❖ 对于每周三次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每次治疗的最小透析 剂量应为: 尿素eKt/V≥1.40(spKt/V~1.4)
❖ 不推荐应用每周两次的透析治疗方案
加拿大肾脏协会指南Kt/V目标值
Kt/V≤ 1.3作为最低目标

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及影响因素PPT

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及影响因素PPT

影响Kt/V和URR的因素
• 病人的体重 • 透析器的复用情况 • 超滤量 • 血液通路再循环 • 透析后尿素的再分布 • 透析后血标本采集时机 • 透析相关因素
血液通路再循环量对尿素清除的影响
Delta K, %
25
20 16
15
10
8
5
0
10
20
再循环 %
25
30
Santoro, KI, 2000
总结
达到充分透析 1.患者溶质清除 KT/V URR 基本达标
不达标 → 处方 时间 血流速 透析液 透析器 2.达标还应 评估容量 干体重 血压 基 本正常 3.定期评价营养、电解质、心脏。出现情况 及时调整。
充分透析
• 充分透析 ✓减少并发症 ✓提高生存质量 ✓延长生存时间
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及影响因素 doctor
Kt/V不达标处理流程
透析后血标本采集时机对BUN和Kt/V的影响(NKF-K/DOQI)
透析结束后 的时间
(min)
0
0.25-0.50
2-3 5-10
30
对BUN 的影 响
较大 (降低) 很小
增加 增加更多 增加最多
对Kt/v或 URR的影响
生理学
评价
明显升高 很小 降低
降低更多 降低最多
血管通路中仍有再循环血液, BUN假性降低
血标本采取
2.透后抽血 为排除透析及透后尿素反弹等因素影响血尿素水平,要求在透析将结
束时,首先设定超滤速度为0,然后减慢血流速度至50 ml/min 维持10 s, 停止血泵,于20 s 内从动脉端抽取血标本。或首先设定超滤速度为0,然 后减慢血流速度至100 ml/min,15 ~ 30 s 后从动脉端抽取血标本。

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

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

Kt/V
K是透析器的尿素清除率,单位是L/min 它是单位面积的清除率(K0A)和血流速
与透析液流速的函数 T是透析时间,单位min V是尿素分布容积(体重x0.58),单位L Kt/V是无单位的比值,反映每次透析的尿素清 除分数,也叫尿素清除指数
Kt/V与死亡相对危险性
R R
RR=0.89/5,%(P)
腹膜透析、血滤、灌流可提高中分子物质清除 目前未明确中分子毒素的确切组份 维生素B12和β2-GM清除率可以间接反映中分子毒素
清除
如何更多的清除尿毒症患者中、大分子毒素?
高通量透析?? 血液滤过?? 血液灌流吸附??
HD患者血循环中积累2-MG的原因
影响Kt/V和URR因素
病人的体重、营养状态 透析器复用 残余肾功能 治疗频次、时间 超滤量
血管通路再循环 透析后尿素再分布 透析后血标本采集时机 透析相关因素
体重对Kt/V和URR因素
相同的透析剂量(Kt),不同体重者Kt/V值不同 体型小、体重低,其V值小,Kt/V值高 体重大,其V值大,Kt/V值低
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
血液透析充分性定义
在良好的营养摄入情况下: 通过透析有效的清除体内毒素和水分 消除尿毒症症状和体征 维持血压正常水平 避免心脑血管和神经系统并发症 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血液透析充分性目标
血液透析充分性认识过程
80年代初期,美国透析协作组(NCDS)首先提出 采用平均尿素浓度评价血液透析充分性
1.art Kt/Vequil=art Kt/Vsp-(0.6×art Kt/Vsp/T)+0.03(适用于动静 脉内瘘) 2.ven Kt/Vequil=ven Kt/Vsp-(0.47 × venKt/Vsp/T)+0.02(适用于 静脉插管) 目前,临床上尚不清楚Kt/V和eKt/V那个更有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透析充分性标准评估
1、患者自我感觉良好。

2、适当的肌肉组织,肌酐产生率至少125mmol/(kg.d)。

3、血压得到良好控制(<140/90mmHg)。

4、没有明显的液体负荷(<3%体重)。

5、轻微酸中毒(血HCO3—≥22mmol/L)。

6、血清白蛋白≥35g/L。

7、血红蛋白>100g/L,血细胞比容>30%。

8、轻微肾性骨病。

9、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脑电图正常。

10、Kt/V≥1.3, URR≥70%,nPCR>1.0/(kg.d)。

血标本采集方法:
1.透前:进针后立即从瘘管针采集血样本,针不要预冲,如瘘管针已预冲或通过留置导管透析,先抽出10ml血液,再采集血样本,以免影响结果.
2.透后:透析后血液被再循环或回血的生理盐水稀释,将过高估计透析剂量,应在透析结束时,将超滤率设置为零,血流量减至50--100ml/min,10秒钟后,从动脉端瘘管针采血.
3.测定:所有标本一起送检,同批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