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树爷爷画像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8课 给树爷爷画像|岭南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8课 给树爷爷画像|岭南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8课给树爷爷画像|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树爷爷的特点,学会用线条和颜色表现树爷爷的形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树爷爷的形象特点2. 线条和颜色的运用3. 给树爷爷画像的步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用线条和颜色表现树爷爷的形象。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树爷爷的特点,并运用到绘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树爷爷的图片、绘画工具、教材。

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树爷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树爷爷的特点。

2. 新课导入:讲解线条和颜色的运用,示范给树爷爷画像的步骤。

3.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动手给树爷爷画像。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老师给予点评。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树爷爷的特点和绘画技巧。

六、板书设计1. 给树爷爷画像2. 内容:树爷爷的特点、线条和颜色的运用、绘画步骤七、作业设计1. 画一棵自己喜欢的树,并用线条和颜色表现出树的特点。

2. 写一篇关于树的观察日记,描述树的外形、颜色等。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绘画,让学生了解树爷爷的特点,学会用线条和颜色表现树爷爷的形象。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树爷爷的细节,如树干的纹理、树叶的形状等,并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让他们在绘画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更加珍惜和保护环境。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特别是学生练习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树爷爷的特点,并运用所学的线条和颜色技巧进行绘画。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观察与描述在学生练习环节开始之前,教师应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树爷爷的图片。

可以提出问题,如“你们看到了什么?”“树爷爷有哪些特点?”等,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树爷爷的外形、颜色、纹理等特征。

《给树爷爷画像》教案

《给树爷爷画像》教案

《给树爷爷画像》教案第一篇:《给树爷爷画像》教案《给树爷爷画像》教案教学重点:运用线条表现大树纹理。

教学难点:运用线性感受,进行大树纹理的表达及画面的构图美。

学法指导:树爷爷的故事,想像中的树爷爷。

观察点:树的纹理产生的形式美感。

教具准备:各种树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知识迁移,导入新课。

1、说说自己的爷爷是什么样的,课题前面加个树字,树要有多大才会被称为爷爷?了解一些树的自然知识。

(树的年龄怎样算,树的寿命有多长)知识链接:把一棵树的树干锯断,就能看到树干横断面上有一圈一圈的年轮。

年轮一深一浅的两圈是树的“一岁”。

这样两圈两圈的数,数完的数字就是树的年龄。

寿命在百岁以上的树木有很多,杏树、柿树能活100岁,柳树、葡萄树能活150岁,苹果树能活一两百岁,梨树能活300岁,松树能活1000岁,银杏树能活3000岁,巨杉树能活4000岁,猴面包树能活5000岁,最长寿的世界树爷爷大概要算北非加得群岛的一科龙血树,活了8000岁。

2、感受树苍老、古朴等形态特征。

提供老树、小树图片进行比较:树爷爷的纹理有哪些特征?① 想像:树爷爷外皮像层层的鱼鳞、像长满瘤子的怪兽、像干裂的木地板、像爬行的小蛇。

像老人的胡子、像老人突出的筋骨、像老人饱经风霜的② 线的想象:找找树皮上的直线、弧线、波浪线、柔和的线、紧张的线、旋转的线、斜线、流畅的线、断断续续的线、网状的线。

二、课堂发展,画画树爷爷。

欣赏课本图片,你觉得哪幅画最能表现树爷爷的样子?运用什么线表现“和蔼的树爷爷“凶恶的树爷爷”“滑稽的树爷爷”如何排列、组织线条,才能使画面产生“形式美”?画一画:看谁的“树爷爷”画得最有趣?三、展示交流,相互评价。

自评与他评同学们的课堂作业:树干有粗细、纹理有变化、画面较饱满。

第二篇:《给树爷爷画像》教学设计第九课:《给树爷爷画像》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树木,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本教材通过画“树”,不但让学生学会观察、记忆与创作,更重要的是从小懂得注意保护树木,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本课的设计意图。

《给树爷爷画像》教案

《给树爷爷画像》教案

《给树爷爷画像》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粗、细、疏、密的线条表现树的纹理或想象中的树爷爷。

2.过程与方法:A.在欣赏中,感受画家优美,写实,细腻的艺术风格。

B。

在比较中,观察不同的线描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关注和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要点:1.重点:运用线条表现大树纹理。

2.难度:大树纹理的个性化表达及画面的构图美。

3.兴趣点:对大树的拟人化想象。

4.观察点:树的纹理产生的形式美感。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激趣:老师猜学生的年龄,学生猜老师的年龄。

师小结: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样子会有所改变。

在自然界中许多这样的例子,如动物、植物等。

2.创设情景,通过故事让学生进入课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述“树爷爷”的故事,欣赏“老树”图片。

)3.出示课题《给树爷爷画像》。

讲授新课:1.出示两幅图片让学生比较,感受并说出“树爷爷”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

2.课件出示问题和组图,让学生感受树爷爷的纹理特征。

问题1:大树爷爷的纹理像什么?问题2:纹理是由什么样的线条组成的?(让学生回忆学过的线条并板书)学生创作:1.欣赏学生范作,找画中的线条或基本形。

(启发学生联想到更多的纹理“元素”以便打开思路并板书)2.讲解步骤:(1)画出大树干(强调姿态和构图)。

(2)用线条或一些基本形来表现纹理。

3.创作。

(运用线条,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树爷爷。

)作业展示评价:1.将各小组的作品都展示出来,举行小展览。

2.评价。

如果你是小鸟,你最喜欢停在哪位树爷爷身上?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

3.教师小结。

拓展:树是人类的好朋友。

它不仅为我们遮风挡雨,还为我们输送新鲜的氧气。

平时我们在校园里或到外面活动都要爱护身边的树木。

《给树爷爷画像》教案》 罗常谨

《给树爷爷画像》教案》 罗常谨

第九课《给树爷爷画像》课题名称:《给树爷爷画像》学习领域:造型·表现学习年级:二年级第一学期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粗、细、疏、密的线条表现树的纹理或想象中的树爷爷。

在欣赏中感受画家优美、写实、细腻的艺术风格;在比较中观察不同的线描效果。

2、学会关注和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要点:1、重点:运用线条表现大树纹理。

2、难点:(1)线条的表现和运用,(2)画面的构图。

3、兴趣点:对大树的拟人化想象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今天,老师画线条,粗,细,疏,密四种线条想知道我们画的是什么吗?皱纹树人攻打艾辛格的战斗,并不是见到那些被砍伐的树桩后,疯狂而没有理智的突发行为。

树人在事先的会议中定下了策略,然后组织了森林大军来到了艾辛格的城堡外,先是细心观察了城堡中的情况,眼看着萨鲁曼把自己的一万半兽人大军派出去,见到艾辛格兵力空虚后,才乘机对艾辛格发起进攻的。

有着漫长生命的树人,也拥有自己的智慧,也许他们思绪缓慢,但有了决定后,他们的行动绝对是迅疾的。

树人派了一部分人尾随着离去的半兽人军团,去支援洛汗国,这些树人也就是后来在圣盔谷外见到的那片森林。

剩余的树人在树须的带领下,便开始进攻艾辛格,此时差不多就是萨鲁曼的军团第三次进攻圣盔谷城堡的时候。

对了,今天,老师要教大家画皱纹,在我们生活的自然界里,有一种植物他可以活3到5千年,所以他的皱纹也最多了,1、播放课件(幻灯2):“这树怎么了?”,吸引学生注意。

引入新课:树木,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

许多树木不仅姿态优美,而且各具特色,每棵树的枝干、纹理都不相同。

2、如何判断树木的年龄?(幻灯8)3、观察图片(幻灯9、10),用你想到的词形容一下这些树。

(古老、优美、粗糙、光滑、舒展)5、猜一猜:树爷爷有多大?注意观察这些树的枝干和纹理。

欣赏图片(幻灯11、12、13、14、15)三、讲授新课:1、想一想:大树爷爷的纹理像什么?想象:树爷爷外皮像层层的鱼鳞、像干裂的木地板、像爬行的小蛇……(幻灯16、17、18)2、线的想象:找找树皮上的直线、弧线、波浪线……看看它们的排列规律,注意线条的粗、细、疏、密变化(幻灯19、20、21)3、想象与表现:(演示)(1)、运用什么线表现树爷爷的温柔、滑稽或愤怒?(2)、如何排列、组织线条,才能使画面产生“形式美”?四、讲解绘画步骤:1、画出大树干(强调姿态和构图)。

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上册《8. 给树爷爷画像》教学设计4

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上册《8. 给树爷爷画像》教学设计4

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上册《8. 给树爷爷画像》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8. 给树爷爷画像》是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树爷爷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让他们在描绘树爷爷的过程中,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绘画基础,他们对于自己熟悉的事物有较强的表达欲望。

通过对树爷爷的描绘,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树爷爷的形象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树爷爷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通过描绘树爷爷,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树爷爷的形象特点,学会用线条和色彩描绘树爷爷。

2.难点:如何把握树爷爷的形象,用恰当的线条和色彩进行描绘。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树爷爷的形象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示范法:教师示范描绘树爷爷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描绘。

3.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描绘心得,提高绘画技巧。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树爷爷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树爷爷的图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2.学生准备绘画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树爷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树爷爷的形象特点,如树干、树枝、树叶等。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树爷爷的形象特点,展示描绘树爷爷的基本技巧,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

然后示范描绘树爷爷的过程,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描绘。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讲解和示范的方法,自行描绘树爷爷。

教师在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描绘心得,分享绘画过程中的收获。

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上册《8. 给树爷爷画像》教学设计1

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上册《8. 给树爷爷画像》教学设计1

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上册《8. 给树爷爷画像》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8. 给树爷爷画像》是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树爷爷的外形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材以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引导学生了解树爷爷的特点,并通过步骤图解的形式展示绘画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绘画基础,但树的形态多样,学生对树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此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描绘,深入了解树爷爷的特点,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到树爷爷的外形特征,并运用绘画技巧进行描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培养学生学会欣赏自然之美,提高绘画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到树爷爷的外形特征,并运用绘画技巧进行描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树爷爷的特点,并将其生动地表现出来。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树爷爷的外形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树爷爷特点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实践法:学生动手绘画,教师指导,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树爷爷的图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2.学生准备:绘画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树爷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树爷爷的外形特征,引发学生对树爷爷特点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树爷爷的特点,展示绘画步骤图解,让学生明确绘画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树爷爷特点的认识,然后进行绘画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绘画错误。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评价,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为树爷爷设计一个美好的家园,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上册《8. 给树爷爷画像》教学设计5

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上册《8. 给树爷爷画像》教学设计5

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上册《8. 给树爷爷画像》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8. 给树爷爷画像》是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树爷爷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材以树爷爷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爱环境,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他们善于观察,勇于表达,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但他们的绘画技巧和观察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指导学生的绘画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树爷爷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树爷爷的认识和情感。

3.培养学生关爱环境,尊重大自然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树爷爷的形象特点。

2.使用恰当的绘画技巧表达自己对树爷爷的认识和情感。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树爷爷的形象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技巧,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3.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绘画心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树爷爷的图片或者实物,用于引导学生观察。

2.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准备相关背景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树爷爷的图片或者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请大家看看这位树爷爷,它有什么特点?你们能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它的特点吗?”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优秀的树爷爷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并简要介绍绘画技巧。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学生在画纸上尝试绘制树爷爷,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相互展示作品,交流绘画心得。

教师点评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拓展任务:结合树爷爷的形象,创作一幅关爱环境的画作。

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环境的重要性。

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上册《8. 给树爷爷画像》教学设计2

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上册《8. 给树爷爷画像》教学设计2

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上册《8. 给树爷爷画像》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8. 给树爷爷画像》是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树爷爷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树爷爷的形象特征、绘画方法以及树爷爷的象征意义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树爷爷的代表性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但对树爷爷的认识和理解可能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树爷爷的形象特征和象征意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描绘树爷爷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树爷爷的形象特征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2.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描绘树爷爷。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树爷爷的形象特征,培养学生观察和审美能力。

2.讲解法:讲解树爷爷的象征意义和绘画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描绘树爷爷,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

4.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绘画心得和环保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树爷爷的图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2.制作PPT,展示树爷爷的形象特征和绘画方法。

3.准备环保相关的故事或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树爷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树爷爷的形象特征,如树干、树叶、树枝等。

教师简要介绍树爷爷的象征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树爷爷的绘画方法,包括线条、色彩的运用。

展示优秀的树爷爷绘画作品,让学生了解绘画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到的树爷爷形象特征,动手描绘树爷爷。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树爷爷画像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对象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好问、善于大胆想象,但仔细观察意识和能力尚且不足,因此教师要借用图片等资源,以其丰富的纹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大胆想象,为造型表现打下基础。

通过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对“树爷爷”的记忆,培养形象记忆能力,引导学生观察树干上纵横交错的根茎纹理,并展开联想。

让学生自由选择图片说说树爷爷的纹理像什么,由哪些线条和图形组合而成的。

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积极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这样能更好的调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

2、教材分析:
“点线色,你我他”,是本单元的主题。

《给树爷爷画像》更提倡结合人文情感来运用点线色,恰好是本单元点线色技巧练习的一个升华。

树木,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本课通过画“树”,让学生学会观察、记忆与创作,并让他们从小懂得注意保护树木,保护好生态环境。

线描是本课的主要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线的不同表现方法。

教材把树拟人化,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线性感觉认知的启发,让学生展开联想。

并通过欣赏、感受画家及同龄人作品的构图和物体质感的“形式美”。

3、教学策略分析
运用点、线构成的方法,表现树干形态与纹理特征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时,抓住“观察-探究-尝试-表现”这一主线,把学习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起引导作用。

先借助实物与图片的欣赏,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认识树的纹理特征,然后通过对图片和作品的细致分析,探究树纹的点、线构成美,鼓励学生尝试描绘,学习表现的方法,最后拓展思路,围绕“树爷爷”展开联想,创作大树作品,并斟酌画面构图的美感,突出作品的视觉效果。

任课教师教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