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度医疗质量检查情况通报
医疗质量检查情况的通报【范本模板】

医疗质量检查情况的通报为加强医院高质量发展,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我院组织各科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一、检查依据及内容根据《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版)》、《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四川省住院病历评定标准(2016版)》、《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国家卫计委医疗核心制度要点》等为依据,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医疗核心制度执行情况、病历质量、医疗重点工作落实情况、“三合理”规范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等.二、主要成绩从检查情况看,绝大多数科室对推进“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及医疗重点工作的积极性明显提升,针对前期明查暗访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做到认真梳理、及时整改,医疗质量和安全意识明显提高,医疗核心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临床路径、处方点评等重点工作进一步推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进一步提高,真正做到持续改进。
(一)医疗核心制度有力执行各科医务人员“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意识明显增强。
各科针对前期检查中部分核心制度执行不力的问题,加强医疗核心制度的培训考核工作,医务人员对医疗核心制度掌握与执行度有了显著提高。
1、医师值班与交接班制度所查科室都能实行24小时在岗的三级医师负责制,住院医师担任第一线的具体工作,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能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
部分科室努力克服值班人员不足的情况,医务人员主动加班,杜绝了由值班问题带来的医疗隐患。
值班医师能认真履行职责,重点病人床前交接,急诊病人及时诊查,病区病房认真巡视,交班报告认真书写等均基本到位。
药剂科、检验科、输血科、B超室、影像科等科室均建立了24小时备班制度。
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各科上级医师能做到患者入院48小时内首次查房,病危病人24小时查看,急、危抢救病例随到随看;对于手术病人,大多数手术者能于手术前一天和手术后三天内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
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对新入院、重危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计划能认真审查,由科主任或审定,同时,科主任能认真检查医疗、护理等工作质量及各种制度执行情况。
医疗质量检查情况通报模板范文

医疗质量检查情况通报模板范文1. 引言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医疗质量检查的情况。
听说过“细节决定成败”吗?在医疗行业,细节更是关系到病人生命的大事。
咱们这次检查,正是为了确保每个小细节都能做到位,让病人放心,让大家都能安心工作。
2. 检查目的2.1 提升医疗质量首先,咱们这次检查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医疗质量。
想象一下,如果病人在医院里看病,结果医生的诊断像买彩票一样,能不能让人安心呢?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每一位病人在这里感受到温暖与专业。
2.2 增强患者满意度其次,患者满意度也是我们非常看重的一环。
毕竟,患者是上帝嘛!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检查,让患者在我们医院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觉得舒心,像在自家沙发上看电视那样轻松。
检查完后,患者们能笑嘻嘻地说:“这家医院真不错!”3. 检查内容3.1 医疗设备这次检查,咱们从医疗设备开始。
设备就像厨师的刀,刀好才能做出好菜嘛!检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小问题,比如有几台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已经泛黄发霉,简直让人忍不住想问:“这是什么年代的资料?”我们决定,赶紧更新一下,不然谁敢用啊!3.2 医护人员服务态度接下来就是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了。
咱们说,态度决定一切!医生们在病人面前可得像个亲切的大哥哥或者大姐姐,而不是冷冰冰的机器。
检查中,有的护士小姐姐像阳光一样,把病人照得暖暖的;而有的医生则像个考生,满脸紧张。
于是,我们决定开展一些培训,让大家都能成为“服务小天使”,让患者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4. 检查结果4.1 优点好啦,话不多说,咱们来说说这次检查的结果吧。
总体来说,大家的表现还是不错的。
很多部门的工作做得相当扎实,设备管理、药品使用等都很到位。
尤其是在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反应速度那叫一个快,真是有“闻风而动”的气势!这样的表现,值得点赞!4.2 改进建议不过,也有一些小瑕疵需要改进。
比如,有的地方在清洁卫生上做得不够,像是没刷干净的碗,总让人觉得心里别扭。
我们建议,定期进行清洁培训,让每位员工都能意识到,干净整洁的环境是对患者的基本尊重。
《第二季度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会议纪要》

《第二季度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会议纪要》6月26日下午xxx院长主持召开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会议,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和医疗安全工作管理委员会成员参加会议。
会议汇总了第一季度工作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并提出了第二季度工作计划。
1、对第一季度急诊科两起医疗差错引发的纠纷做了处理,要求各临床医技科从中吸取教训。
要严格按照诊疗常规操作,要加强对未取得执业医师证书的医务人员指导带教,不得让其独立操作。
同时再次强调急(门)诊病历书写的重要性。
2、上半年的合理用药工作做得较好,临床药师做了大量的工作。
抗生素的使用、一类切口预防使用抗生素,比以往更规范,辅助性用药滥用现象也大量减少。
但门诊部抗生素使用率仍然居高不下,今后要加强门诊部合理用药的管理工作。
3、要认真贯彻医改工作相关规定精神,严格执行医保规章制度,但一切都必须以保证医疗质量安全为前提。
hs系统和电子病历系统还存在较多问题,在临床工作中带来一些不便,应加强同信息科沟通联系,解决问题。
对患者要耐心解释,请予谅解。
4、质控科要继续加强落实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督查,可做单项重点督查,特别是沟通告知签字工作必须做细,不能因为工作忙而松懈。
要通过科主任传达到每一位医务人员。
5、病历质量存在较大问题,不能及时完成病历,不能及时归档病历,已成为普遍现象,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客观上有因为病人多工作忙,主观上也有因为一些医生思想松懈工作作风涣散。
要求各科主任应引起重视,加强病历质量安全教育,对每天入住院病人适当调配给各住院医师,工作量合理分摊。
6、急诊科管理是第三季度的重要工作,新建急诊科是根据我院特殊情况设置,不妥当之处在所难免,相关管理人员要密切观察工作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解决问题。
1)、要建立完善的医疗管理规章制度;2)、要严格执行院部规定的一、二线值班制度;3)、要在近期举办一期医疗抢救技能、接诊技巧培训班。
切实保障医疗安全,防范不良安全事件发生。
医疗质量检查通报

****中心卫生院2020年06月医疗质量检查情况通报医务科对全院2020年6月合理用药和医疗质量管理进行了督查,现将存在的问题通报如下:一、医疗制度落实存在的主要问题1.危急值报告制度:个别科室(儿科、妇产科、内科、外科)存在危急值报告,医生处理后未在登记本上作记录。
2.交接班制度:交接班记录本中记录缺失较多,其中较明显的科室有妇产科、外科、骨伤科,个别科室交班流于形式,对危重病人和新收诊断不明确的病人未详细交接班,对科内医生转科或较长时间休息未进行病人详细交接班和书写交接班记录。
3.手术相关制度:①术前讨论制度:对病情较重或手术难度较大(手术准备、指征、方案、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应对措施),病历有记载,但实际组织讨论较少。
②手术审批制度:个别病人科室主任未查看病人,就审批签字。
③个别医生手术记录较简单,手术记录书写不及时。
④围手术期管理:手术前准备不充分(会诊、麻醉医师术前访视、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准备、备血等)、术后管理不到位(查房、换药、管道护理等)。
4.各种知情同意书的签订:授权委托书、离院责任书、手术同意书多叶时每页均需病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确认签订,重危病人的陪伴告知不充分。
5.病历书写:①普遍存在病历未书写或未及时书写,存在十多天都未书写的病历;②病历调用模板后未及时进行修改和删除首次病程后的病程记录,比较突出的科室有儿科、外科、妇产科和个别骨科医生;③部分病历主诉、诊断书写不规范(外科、妇产科);④普遍存在未按照要求及时打印入院记录及病史确认患方未签字,病程记录未及时打印。
6.不良事件登记报告制度:个别科室不良事件未进行登记、报告或记录不全(内科)。
7.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个别科室执行较差,个别住院病人未进行三级医生查房,查房记录流于形式,未真实记录病人病情诊断、治疗分析(个别医生完全进行粘贴、复制)。
8.会诊和专科:绝大部分科室和医生对会诊按照医院规定进行了会诊(会诊申请、医嘱下达、收费、病历记载和会诊意见执行、会诊收费),个别科室和医生执行不好。
医疗质量检查工作总结及通报

医疗质量检查工作总结及通报一、引言近年来,医疗事故频发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为了确保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水平、降低医疗风险,在医疗机构内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对我院的医疗质量检查工作进行总结,并向相关人员通报。
二、质量检查内容及方法医疗质量检查的内容包括手术操作、临床路径、病历记录、药品使用、医疗设备维护等方面。
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进行质量检查,其中包括:1. 临床观察:通过观察临床操作过程,检查操作规范性和操作流程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医疗人员的操作技能达到标准。
2. 文件审查:对医疗记录进行细致审查,查看病历书写是否规范、完整,核对医嘱执行情况,以确保医疗过程合法、合规。
3. 专家评审:组织专家对我院的医疗质量进行评审,借鉴其它医疗机构的先进经验,对我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三、质量检查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通过本次质量检查,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1. 手术操作不规范:有部分医疗人员在手术操作中存在不规范、不严谨的情况,有时手术用具的消毒不充分,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不确定因素。
解决方案:加强手术技能培训,提高医疗人员的操作水平。
落实手术用具的消毒制度,确保消毒程序符合标准。
2. 药品使用不规范:有医疗人员在使用药品时存在剂量错误、使用错误的情况,给患者带来医疗风险。
解决方案:加强药品使用培训,提高医疗人员对药物使用的认识。
建立药品使用规范,完善药品使用记录,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3. 病历记录不完整:有部分病历记录存在不完整的情况,对医疗过程及疾病治疗的跟踪产生了障碍。
解决方案:加强病历记录培训,提高医疗人员对病历记录的认识。
建立完善的病历记录制度,规范医疗人员的病历记录行为。
四、质量检查工作的效果及成效通过本次质量检查,我们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下面是我们的工作效果及成效:1. 手术操作规范性得到提升:通过加强手术技能培训和手术室的消毒管理,手术操作规范性得到了明显提升,手术风险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2010年怀远二院第二季度医疗质量检查通报

第二季度医疗质量检查通报临床各科室:一、现病历抽查情况在医疗质量管理检查中,不定期随机抽取22份住院患者的现病历,能按规定完成的有10份,其余现病历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最为严重的是:胸外科住院号6894,患者已住院15日手术后第9日,无病程记录、无必要鉴别诊断、术前小结无上级医师审签。
五官科住院号7353患者住院已4日,无入院记录、无病程记录。
妇产科、儿科、脑外科能够按规定要求及时完成,在此提出表扬。
二、住院归档病案抽查情况医务科组织检查小组,随机抽出第二季度归档病例32份,未发现丙级病历,甲级病历27份,甲级病历率84%,有效病历率100%,现将临床科室存在问题通报如下:普内科:1、不能客观反映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表现在病程记录中缺副主任医师查房或主治医师查房标记;2、首页缺项较多,如地址不详细、缺各级医师签名;3、入院48小时临床诊断未注明时间;4、遗漏专科检查情况。
内1科:病案号59483 药物过敏是头孢哌酮舒巴坦首页却写成无药物过敏。
内2科:病案号5998 入院超过72小时以上无入院诊断。
骨科:1、不能客观反映三级医师查房;2、四史记录或描述不全;3、个别病例出院录无医师签名,无上级医师审签;4、术前小结内容不全;5、入院48小时临床诊断未注明时间。
普外科:1、少数病例无必要鉴别诊断;2、不能客观反映三级医师查房制度;3、四史缺一项记录或描述不全;4、术前小结内容不全。
普遍存在问题:1、入院记录中现病史:主要症状发生发展变化描述不清;2、病程记录应重点突出,缺乏分析、综合、判断,缺少上级医师分析指导意见及执行结果。
3、出院录没有上级医师审核签名,个别病例无医师签名。
4、不能客观反映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5、首页空项填写不全。
6、少数科室辅助检查报告单缺标记,部分病例缺必要辅助检查。
7、少数病例字迹潦草,难以辨认。
8、个别危重病例在归档病案中无病例讨论。
三、临床科室医疗质量管理记录检查情况检查发现存在主要问题如下:内1科:2010年第二季度医疗质量小组活动记录内容不全,缺年度医疗管理工作计划,无医疗质量安全教育活动记录、临床用血管理登记及单病种质量控制方案。
2014年第二季度护理质量检查通报

2014年第二季度护理质量检查通报2014年第二季度,我院护理工作依旧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医疗护理安全为主,加强患者安全管理。
为使我院护理质量工作得到持续改进,对存在问题希望引起各科室的重视,现将主要问题通报如下:妇产科:护理:存在病人无床头卡,出院病人没有及时收回被褥和床头卡,尿管和引流管无标识,留置针未用针头插入肝素帽等情况。
治疗盘无菌巾的铺盘时间超过有效时限(>4h),美洛西林皮试液配制时间超过使用期限;1ml注射器抽吸药物未注明名称、日期;体温单上记录不全,意识一栏写“清”,生命体征监测单无日期。
绘制体温的×看不清楚。
6月10日95251临时备用医嘱有2次没有标明是否执行;95448临时医嘱执行时间与医生为同一时间,96414 临时医嘱无页码。
临时医嘱无大夫签名护士已签名。
手术清点记录单病房护士未接班记录,护士交班本续页楣栏未填写。
床旁交接班本多出涂改健康教育不到位,病房脏、乱、臭。
有两名护士工作期间仪表不规范,有2人业务学习少1次。
科室业务学习和晨间提问少一次,无科室质控汇总。
有两名责任护士不能正确回答“十知道”。
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不分。
静脉留置针头皮针未妥善固定,输液贴倒置。
抽吸药液后的注射器未注明药物名称。
治疗室柜上有尘土,紫外线灯管无酒精擦拭记录,无累计时间;皮试液、棉签、碘伏杯、酒精、手消都超过有效期。
治疗盘内无肾上腺素。
临时医嘱护士签名有涂改急救药品交接班本无年份,记录错误。
护士长核对医嘱记录不全。
无医嘱情况下护士已让病人在皮试单上签字。
护士交班报告本未记录入院时间。
护士交班本内容陈述过于简单。
治疗盘内放置止血带,监护仪袖带脏。
出院后婴儿来打预防针,在其他病人床位等待,存在安全隐患。
产房:缺护士长跟班记录一次;缺本月业务学习一次。
急救药品交接本缺护士交接记录和护士长检查记录各一次。
护士长一日四查房记录少3次和晨会提问少1次;有2名护士缺业务学习记录2次。
关于对全市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检查情况的通报

关于对全市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检查情况的通报各区县卫生局、高新区卫生处,市属医疗单位、市管医院,各有关医疗单位:为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会议精神,落实2006年全市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方案,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就医安全,7月18日—8月9日,市卫生局抽调医疗、护理、感染、药剂、检验、管理等专业专家60余名,分七个组,采取听汇报、实地查看和现场反馈等办法,对全市85处区县以上医疗机构和民营医院进行了检查。
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今年全国、全省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会议召开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单位重视,在总结近几年开展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制订了2006年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方案,进一步突出重点,强化措施,落实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严格准入,医疗行为不断规范。
各医疗单位认真贯彻《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及《护士管理办法》等卫生管理法律、法规,严格医务人员及医疗服务要素的准入,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准的诊疗科目,提供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能力可及的医疗服务。
医护人员持证上岗,依法执业,积极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和“三基三严”训练,落实岗位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
市第四人民医院每月组织两次业务学习,科室每两周组织一次专题讲座,每年进行两次考核,并将考核成绩记入个人档案,强化了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依法执业意识。
(二)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
各医疗单位认真执行诊疗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落实首诊医师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疑难、危重、死亡病人讨论制、术前讨论制、知情同意制、病历书写制、医师会诊制等各项医疗规章制度。
市中心医院细化医师会诊制度,分别制定了《上级来院会诊制度》、《本院医师外出会诊制度》、《本院科室之间会诊制度》。
市妇幼保健院编写了《病历书写指导手册》、《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医师必读》,人手一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川市妇幼保健院
第二季度医疗质量检查通报
临床各科室:
我院于五月二十八日下午由医务科、护理部组织相关人员对我院临床科室进行第二季度医疗质量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在医疗管理和日常医疗活动存在着不少问题;为了使临床各科对存在的不足得以及时整改,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成绩及亮点:在这次检查中,1.儿科住院部、麻醉科、药房等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各项记录齐全、认真、比较符合管理规定基本要求;2.护理管理中各类登记齐全,如质控本、缺陷本、医嘱查对本、急救登记本、业务学习笔记本等;3.病房管理:病区环境及床铺整洁干净;4.工作区域的各种药物、物品摆设整齐、标识清楚。
二、存在的共性问题:
1、科内质量控制不到位:全院大多数科室质控小组名存实亡,没有活动。
有的科室虽有质控记录,但内容虚假,不是实际操作以后的记录,没有对科室内的医疗质量进行监督、控制,科内质控小组职责未发挥作用。
2、各种登记不全:医疗差错登记不全,抢救会诊记录不全,重点临床科室未落实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对危重、疑难、死亡病例讨
论记录不祥,很多危重、疑难、死亡病例讨论流于形式,最后讨论结果总结性不强,有的内容和病历中记录不符合,还有部分未讨论。
3、科内业务学习不到位:有些科室完全没有开展业务学习,医护有些基本操作不熟炼,说明医务人员对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不够,难以提高业务技术水平能力。
4、门诊儿科、门诊妇产科无门诊病历,大部分的处方金额过大,书写不合格,门诊儿科开具限制使用抗生素(两种药品:夫西地酸钠、黑黄素成为普遍应用现象)。
5、病历书写存在的问题:⑴、主管医师对病历把关不严,不认真修改,大部分都是学习医生所写,故病历的质量比较差。
⑵、病历及病程书写不及时,病程记录中病情及辅助检查结果不进行分析。
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执行差,大多数病历未体现出三级医师查房,查房记录太简单,查房所讲内容没有进行认真记录(主要指疑难、危重病人),没有反映出科主任查房的意义和价值,有的病历中没有科主任查房记录。
⑷、医患沟通不到位,医患沟通书填写不全。
⑸、知情谈话不规范,病历书写字迹不清,辅检缺项,有涂改等。
三、建议与要求:
1、医务科、护理部要进一步加强临床各科的检查、指导和督导;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布置、有检查、有兑现、有落实。
2、各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要经常督促和检查科内医护基础质量管理、环节质量管理、和终未质量管理,按“二优”标准要求落实。
3、各科室要速成立以科为单位的质控小组,把质控工作做到平
时;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4、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责任意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的教育;不断强调各种医疗登记的重要性,促进和完善各种登记及痕迹管理资料。
5、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学习,特别是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处方书写基本规范的训练,不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总之,通过检查不难看出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由于科主任及相关负责人没有高度重视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在医疗质量管理活动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包括一些老问题),得不到及时整改纠正,为今后临床工作带来极大安全隐患;请科主任护士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落实医疗质量的各项管理工作,切实提高我院医疗质量质量和服务水平。
医务科、护理部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