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的英语课程改革

合集下载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改革探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英语教学改革已成为教育界的焦点之一。

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改革意味着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非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单一的语言技能训练。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注重的是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记忆和翻译能力。

而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英语教学应该从“考试型”转变为“应用型”,注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转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实际的交流和表达,例如通过角色扮演、辩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英语的运用。

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改革还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通常是一方面讲解知识,学生是被动的听众。

而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发现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提供真实的语言材料等。

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学会主动地学习和掌握学习策略。

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语法和词汇的教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个技能的综合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个技能应该得到平衡地培养和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游戏、课外活动等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并且,教师还可以通过评价学生的各种能力来推动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改革的实施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教师应该通过课程研讨、教学观摩等活动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参加培训和进修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改革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

教师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新课标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浅析

新课标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浅析

新课标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浅析《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力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好基础,同时促进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感知、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必须从转变自身的课堂教学入手,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进行尝试,实现课堂教学的转变与创新,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英语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阵地,良好的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习兴趣。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转变与创新?一.教师精彩的导入,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精彩的课前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创造一个有趣、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持久的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比老师更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可以利用小组展示活动,让学生选择切入点来进入当天课程的学习。

二.恰当的课堂活动设计,促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教师应利用多媒体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并设置一系列的role play, pair work, group discussion 等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己总结内容、归纳方法,从而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灌输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如何掌握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

1.Group discussion (小组讨论法),有讨论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 "Beijing Is Great!"一课时,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分组讨论自己对北京的了解,各小组派代表在台上展示(presentation)。

这样去过北京的学生就可以讲述自己的旅行经历,没去过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了解畅所欲言,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很快进入到课文的情境当中,既学会了知识,锻炼了口语,也实现了学生的思维探究与创新,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热爱祖国的意识。

[浅谈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关键词〕英语教学;备课;作业布置;活动组织;文化渗透〔〕 G633.41〔〕 C 〔〕 1004―0463(xx)07(A)―0053―01英语新课改最大的特点就是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英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提高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英语教师除了要有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有钻研精神,能按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合理处理教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一、备好课备课包括三个方面: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

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

因此,教学方法一定要易于学生接受,教学内容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按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

教师可以根据新课的主要内容提出几个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在不懂的地方作记号。

根据奥苏伯尔的认知迁移理论,这样可以使学生通过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会有所提高。

这样,在教师教新课之前,学生就对教材有了不同程度的理解和掌握。

这就好比跑步之前所做的热身运动一样,身体活动开了,才能跑出好成绩。

教师可以采用实物、图片、多媒体等手段来达到教学目的。

情境教学最大的优点是能使学生把词汇的音、形、义联系起来,减少了母语这一中介环节,不仅有利于学生记忆词汇,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在备教法的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备时间,即划分课堂上学习新内容和练习的时间。

把练习和讲解结合起来,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二、作业要有典型性,量要适中“提质减负”是当今教育的要求。

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如何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前提下,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在英语教学中,作业能使教师和学生了解教与学的情况,能很好地检测和反馈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调节教学的进程和方法。

精品范文-浅谈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

精品范文-浅谈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

精品范文-浅谈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浅谈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既要关注教学的目标,而更要注重教学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是一个学生的活动过程,通过一定的活动方式来完成任务并实现教学目标。

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参与。

在参与式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将扮着演新的角色。

与单纯的讲授式相比,参与式教学更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关键词】新课标参与式教学听说读写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既要关注教学的目标,而更要注重教学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是一个学生的活动过程,通过一定的活动方式来完成任务并实现教学目标。

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参与。

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束缚,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审视教材,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去探索,寻找学生的知识结构,鼓励学生参与、探索、合作、交流,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快乐、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掌握知识、达到目标。

新英语教材对每一位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词汇量增加了,整个课文的选择与以往也大有不同。

现在选取的课文更具有代表性,有一些全新的领域,这就要求教师们不断的自我充电,原来老教材已经远远跟不上现代教材的步伐,比如一些社会文化背景得经过自己详细的二次备课才能有更好地了解。

对英语教师也同样要求博学多识,需要我们不仅是英语,还得有更广的知识面,懂一些其他领域的知识,要全面提升自己,这也真正体现了学科间的大综合观念。

再者就是由原先以知识点,语法结构模式为重点改变成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听、读、写的训练十分充分,尤其是培养学生在课堂上说的能力,以及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新教材的这一变化,英语老师应适时地转换在课堂上的师生角色,从表演者变成导演者、指挥者,放开手脚,给学生营造一个多思、多说、多练的氛围,真正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在轻松、热烈的环境中愉快地学好英语。

参与式教学将教学贯穿于活动中。

这里所说的活动包含两部分,一是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室里所做的事情;二是户外活动,是在室外所做的事情。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改革探讨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革,教育体制也在不断更新与改革。

新《课程标准》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全面革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然要求。

在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学也面临着改革和创新的压力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一下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改革。

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改革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科的整合与跨学科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英语教学以语言知识为核心,注重词汇和语法的教授。

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将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英语知识应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在学习科学和数学的可以引入一些与科学和数学相关的英语课程,使学生能够使用英语进行科学实验和数学计算,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改革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的是语言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通过引入一些项目式学习、实践性任务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改革需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更应该成为学生的导师和指导者。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创新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教师还应该加强与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和探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推动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在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学需要改革和创新。

英语教学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科的整合和跨学科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英语人才。

浅谈新课改下的英语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英语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只有采用新课改理念,由此指导自己教和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和提高,才能有效减轻学生学习英语的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一、改进备课方法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英语教师的备课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备教材。

英语教师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材。

再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确定符合他们认知特点的教学目标。

这既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目标,也包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

教师应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确定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有效措施。

2.备学生。

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选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3.备方法。

就是要选择适合学生学情的学习方法、适合教师自身知识特点的教学方法。

4.备预案。

教师在写教案时,要预测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错误,并就此准备好应急方案,以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5.备教具。

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际需要,制作好必须的教具或课件等。

二、优化课堂结构课堂结构指组成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先后顺序及各教学环节在时间上的分配。

在新课改理念下,我们不必过分强调课堂教学的完整性,而更有必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灵活地安排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即对传统的教学环节进行合理调整甚至删减。

各个教学环节所用时间也要随之适当地进行调整,使课堂结构更合理,更科学。

1.调整教学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对教学环节进行合理取舍,从而使课堂教学更高效、更流畅。

如新知与旧知联系不太紧密,检查复习可有可无,复习的环节就可省去。

新知在复习旧知的过程中能很自然地引出来,那么,导入新知的环节就可以省去。

2.调整教学时间。

教学经验证明,学生有效学习的时间因人、年龄、课堂教学的精彩程度而异。

因此,我们要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分配时间进行合理而灵活的调整。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课堂转型浅谈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课堂转型浅谈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课堂转型浅谈新课标的出台,使英语教学重心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极大调整了中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和内容,因此,初中英语课堂也必须要深入探索实践,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转型改革。

First of all, we should an approach to teaching that focuses on actively involving andproviding students with an immer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so that they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language and develop their abilities to use the language naturally.Meanwhile, the traditional and new methods should be integrate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n the one hand, teachers should focus on the basic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carry out traditional drill teaching to protect the 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 using for fluency.On the other hand, teachers should focus on developing the student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by organizing different activities such as simulations and cooperative practices.Furthermore, in order to mak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more effective, multimedia equipment and computers and network exercises should be used to help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listening and speaking proficiency, to understand and remember the knowledge faster and better, and to develop their communicative abilities in a more targeted and innovative manner.新课标的出台,要求中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和内容能更好有效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的学习与探究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的学习与探究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的学习与探究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中小学教育不断推陈出新。

其目的是为了逐步满足各个学科的教学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新课改的开展,为我们打开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因此,初中英语教学需要探究,方法与技巧也需要不断地更新与改进。

一、英语教改的意义1. 加强语言思维技能新课程标准颠覆了之前的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语法知识的积累和运用,缺少对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

而新课改强调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探究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更加深入地理解英语。

2. 增强实用性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应该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增强学生的实用性。

传统的英语教学偏重应试教育,学生应付考试仅仅掌握了几个常用句型。

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并不能够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因此,新课程标准强调应该增加真实性的教学,构建学习场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实际运用。

3. 强调多元化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课程构建过程中强调多元化教学方法。

传统教育过度注重知识转移,缺乏针对学生个性化特点和需求的教学方法。

因此,新课程标准提供了多种教学方法和多种教学资源供教师选择,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1.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下实现学科目标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实践教学即是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实践学习。

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技能、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培养英语学习的自主性以及把所学英语知识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 项目教学项目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下的一种教育方式。

其优势在于以团队协作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项目教学通常包含读写、口语、听力和文化元素的学习,通过小组协作、规划、实施学生探究活动,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将所学英语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 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一种适用于英语教学的教学方式,也是新课程标准下的重要教育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标下的英语课程改革
发表时间:
2010-12-21T10:47:16.730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10月下全文供稿 作者: 霍云峰
[导读] 新课程改革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霍云峰(河北省肥乡县第二中学,河北
邯郸057550)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0-076-01
摘要:新课程改革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次难得的机遇。面对挑战,如何把握机遇,认真搞好新课程改革,是教育一线的老师们要认真思
考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标;课程改革;兴趣;教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新课程改革成了摆在老师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对老师们来说这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
机会。我们应怎样把握住这次机会,认真搞好新课程改革呢?我有以下体会:
一、明确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
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英语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放在教学首位。同时还
要以
“口语交际”为主,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口说英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另外,国际交往的增多使文化的流
动与沟通日益明显,所以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增强世界意识也是很必要的。
二、改变英语教学方法 “教育就是学习,教育是主
体性的学习,教育是终身性的学习,学习将由维持性学习变为创造性学习。
”由此看出,新课标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重要作用。所以我
们应该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改变过去在英语教学中总是老师讲,学生记。教师是主角,学生是听众的现象。我是
这样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促进英语课改的。

(一)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学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交流的过程,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浓,学习积极性就高,课堂效果就好。教
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活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在授课时努力创设各种情境,发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努
力使学生在一个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丰富多彩的学习,并争取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学生在诸如打电话
(make a telephone
call)
、购物(go shopping)、问路(ask the way)、就餐(have a meal)、看病(see the doctor)等情景中,通过身临其境的表演,把对话式的课
文模拟得更接近于实际生活。这样课堂被激活了,学生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学生们在实践中锻炼了他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当然,也有学生在英语课上不说、不读、不问,怕读得不好、出错,让老师同学看不起。因此,我在教学中,激励学生的话从不吝
啬,尤其是对后进生,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适当降低给他们发言话题的难度,并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让
他们在
“You can. ”、“Just try.”、“ Never mind .” 、“Well done”、“Thank you .”等鼓励和赞扬声中慢慢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帮助学生逐
渐消除心理障碍,使他们大胆地开口说是英语课改成功的关键。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学习是否有主动性主要在老师的调动方法是否适当。在学生消除心理障
碍后,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设计模仿、会话、口头操练、问答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
维,激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教学活动中。虽然在我们农村的教学条件有限,但我们可以根据实际运用实物、自制教
具来使课堂形象生动。

(三)通览教材,活教活用。

在具体教学中,要对教材统筹兼顾,动态地处理教材——即动态地分析教材、研究教材,借助教材这个载体及时地、科学地把新知
识、新信息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真实的英语语境中学英语,用英语。同时,也不局限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完全可以根据教材的知识内
容和学生实际进行有效整合,把有关的内容放在一起教学。如:我在上初二课本
Unit16时,把Lesson61和Lesson63这两课有关“问路

Asking the way)”的知识内容放在一起教,结果证明,效果还是不错的。 (四)把课堂变“活”,让学生“动”起来。??要想激发学生兴
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通过
“动”,使学生在精神、心理和身体活动等方面积极参
与到课堂中来。发动学生我想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准备阶段。老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设计教法。同时也
要要求学生参与。如在准备教具时,可以让学生也去准备。比方说学习字母时让学生自己制作字母卡片;学习
0——10数字时,让学生准
备一些电话号码、门牌号、车牌号等卡片。
2.
导入新课阶段。一方面通过值日报告来导入,既锻炼学生的口语,又训练其他学生的听力;另一方面教师要能增加一些新花样,改
变一下方式使学生时刻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如可以通过做游戏、讲笑话等等来导入新课。
3.
课堂教学中。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不但要学生动口,还应让学生动脑、动手、动表情,甚至可以把教室当作舞台让
学生去表演。这样学生可以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下轻松、愉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三、善于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并保持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想学英语,乐学英语。初一学生大都
学习英语时间不长,对英语充满了好奇,对英语课也饱含热情。这是培养和巩固他们对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阶段。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用
来交际的。因此要为学生创造机会练习英语,体现语言交际的功能。平时在课堂上尽可能多说英语,用英语与学生交流。课下我遇见学生
时也尽量跟他们用英语打招呼,他们也用所学的英语回答。我还要求要求学生之间课下要多说英语。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说英语的胆量,同
时也提高了他们学英语的兴趣。当然对学生及时的鼓励与赞扬也会让他们保持兴趣,满怀信心。因此我从不吝啬表扬的话语和赞许的目
光,好让他们在愉悦的心境和期待的目光中一步一步变得更出色。

总之,新课程改革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会尽我所能,牢牢把握和抓住至此机会,为初中英语教
学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