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赤字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2020年以来美国财政刺激政策的效果及风险

2020年以来美国财政刺激政策的效果及风险

市场 I GLOBAL MARKET—个人转移支付收入:政府社会福利一个人消费支出:季调折年数(右轴)图2美国个人转移支付收入与消费支出(单位:10亿美元)资抖来源 W ind图1 2020年美国前四轮财政刺激计划资金投向资料来源美国围会2020年以来美国财政刺激政策的效果及风险文/赵雪情江艳编辑/张美思2020年以来,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对经济造成的冲击,美国先后推出了五轮 财政刺激方案,总额约3.7万亿美元(见附 表)。

其内容及效果如何?以下是笔者的简 要分析。

对比美国五轮救助法案的内容可以发 现,随着疫情及经济形势的变化,财政支持 的侧重点有所差异。

2020年3月,新冠肺 炎疫情在美国本土暴发并快速蔓延。

在此背 景下,第一轮政策措施緊焦于疫情的紧急情 况处理,主要用于支持医疗卫生部门抗疫。

随着疫情对于生产生活的负面效应逐渐发 酵,3月18曰推出的第二轮救助计划立足家 庭部门,用于弥补疫情给居民个人带来的 经济损失。

此后,3月27日推出面向居民、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第三轮救助计划,采取了 对个人直接支付、更强有力的失业保险、对 企业的贷款和补助,以及为医院、州和市政 厅提供更多医疗资源等更为直接的救助与刺 激形式。

在全面支持政策的基础上,4月24 曰公布的第四轮救助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受 疫情冲击严重的小企业提供支持,并随着疫 情愈演愈烈,进一步增加了医疗防疫支出。

2020年年末,经过两党反复博弈,第五轮 救助法案得以通过,主要为居民和企业延续 提供救济与支持。

整体而言> 从目前已基本实施完成的 前四轮财政救助计划看(见图1 ),美国财 政刺激关注的对象和内容主要有三方面:其 一,最主要关注的对象是居民个人,通过带薪休假及资金补助等方式,致力于纾困与对 居民个人需求端的刺激;其二,从关注企业 的类型看,美国财政刺激更加关注小企业, 并借助于美联储的政策工具,解决其信贷与 流动性问题;其三,注重医疗支出,直接用 于应对疫情。

我国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

我国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

我国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1. 财政赤字的定义及其影响2. 货币供给的定义及其影响3. 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4. 影响财政赤字和货币供给的因素5. 如何平衡财政赤字和货币供给财政赤字是指政府在一个财政年度中支出大于收入的情况,而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间内,国家中央银行向市场提供的货币量。

财政赤字和货币供给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它们相互制约,影响经济发展和稳定。

因此,探究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对于完善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财政赤字的定义及其影响财政赤字是政府在财政年度内支出超过收入,最终导致财政平衡状况不良的一种现象。

财政赤字的主要影响是对经济产生负担。

一方面,对于政府而言,财政赤字会导致政府借债增加,随之带来的利息支出加重了国民财政的负担;另一方面,国家的债务增加,会使得国际信用等级下降,进而影响外部投资和贸易流动,导致经济的不稳定。

二、货币供给的定义及其影响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间内,中央银行向市场提供的货币量。

货币供给的总量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

货币供给的变化会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如果货币供给增加超过了市场需要,通货膨胀就会出现。

反之,若货币供给减少,将会导致通货紧缩。

这些作用不仅是对商品价格有影响,同时也会对国内贷款利率和汇率产生影响。

三、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财政赤字和货币供给存在密切的联系。

财政赤字如果得不到合理控制,就会产生货币过多,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可以引起某些人减少存款,避免存款价值贬值的风险。

这将导致银行不得不提高存款利率,增加贷款利率,导致整个贷款市场的利率上升。

因此,财政赤字对货币供给影响很大。

四、影响财政赤字和货币供给的因素影响财政赤字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和个人行为特征等,这些因素的变化将影响财政赤字的大小。

货币供给的影响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分别是物价水平、债务负担和汇率等;影响货币供给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地位、国家税制、政府债券和外汇储备等。

美国经济发展概况

美国经济发展概况

3.混合所有制
三、政府在美国经济中的作用
• 政府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有四大方面: • 1.Direct Services: • postal system: federal system, servicing military need • Highways: construct and maintain by state governments • The public education: sponsor by state, county and city governments • Police and fire protection: local government’s responsibilities.
四、战后美国经济增长的原因
• 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是美国 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因 • 政府高效的宏观调控是美国经济增长和稳定的重 要保障 • 企业的高水平管理和动作 • 经济全球化让美国经济迅速向全球扩展 • 国际经济协调 • 战后总体和平环境 • 发展中国家廉价的资源 • 美国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第二节 美国经济运行机制
• 一、美国经济的基本要素 • 1. Natural Resources: rich in mineral resources; fertile farm soil; moderate climate • 2. Labor force: available labor force; immigrants . The quantity of labor is plentiful, the quality is high, work hard, skilled, educated. The united states has developed education system, including enormous university education net and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浅析美国双赤字及中美经济关系

浅析美国双赤字及中美经济关系
国际 金 融
浅析美国双赤字及中美经济关系
王继祖 李 敏 周召辉
30 007 1)
( 南开 大学 金融 系
天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市

要 2 005 年以来美国双赤字继续恶化, 如不解决则将会长期化, 可能引发金融危机。不少有识
之士感到形势危急, 进一步从理论和对策方面加以探索。2 005 年美国贸易逆差进一步恶化。由于中国 对美顺差很大, 因而美方认为中国是美国贸易赤字元凶, 在贸易和人民币汇率升值方 面施压。 本文认为 双赤字是美国内因造成的, 中国不应成为替罪羊。希望中美双方合作协调, 理智解决, 取得双赢。 关键词 双赤字; 美元贬值; 经常账户 � 中图分类号: 830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007 -4 3 2 ( 2 006) 07 -0062 -04
关于美元 贬值问题。美元实际有 效汇率以 2 0 00 年 指数 为 10 0, 自 2 00 2 年一 路 下滑 到 2 004
升 15 % , 因此进口增长较 快。 � 近 一、 二 年石 油价 格 年 10 月的 88. 1, 下 降 12 % 左 右。 2 00 0 年 1 欧元 飞速上涨, 美国又是世界石 油最 大进 口国, 也加 剧 � � 0. 305 美 元, 到 2 00 5 年 升为 1 欧 元 1. 2 4 4 了进口上升。据报道 2 00 4 年石 油进口 达 1800 亿 美元, 占美国贸易逆差 2 7% 。 美 国出 口方面 , 因为 欧、 日等国经济增长缓慢 , 加以 美元 持续 贬值 , 导 致从美国进口价上升,从而 未能 大量 吸引 美国 出 口。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 包 括中 国 ) 由 于美 国对 向 这些国家出口高科技产品加 以管 制, 且居 民收 入 水平比较低,从而未能 扩 大 由 美 国 进 口 高 档 商 品。以上这些因素形成美国 近年 的经 常账 户赤 字 和贸易赤字大增。 美

美国作为第一经济大国,为何在全世界贸易逆差最大?符合比较利益理论吗?

美国作为第一经济大国,为何在全世界贸易逆差最大?符合比较利益理论吗?

美国作为第一经济大国,为何在全世界贸易逆差最大?符合比较利益理论吗?(你的理解)国贸10402班,01号,于云菊一、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原因1. 美国的经济政策与美国贸易逆差(1)低利率政策和财政赤字政策一方面,美国政府通过不断降低利率来刺激消费和投资。

另一方面,近几年美国政府不断加大财政赤字。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内部经济失衡必然要通过外部经济变化来调节以到达均衡。

总需求=C+I+C+X;总供给=C+S+T+M。

因而,国民收入均衡意味着:C+I+G+X=C+S+T+M。

该等式经过整理可得:(X-M)=(S-I)+(T-G)。

其中,I和G加大,及S和T减小后,这意味着等式右边的负值会加大。

为了保持等式两边平衡,等式左边也要呈现相应的负值。

而等式左边的负值就是贸易逆差。

(2)出口管制政策“9·11”事件以后,美国加强了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管制,使得2003年高技术产品出现268.22亿美元的逆差,2004年这一数额扩大到370.24亿美元,增加 38%。

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束缚了美国的出口能力。

如果放松出口管制,美国的出口额就会有很大的提高,而贸易逆差就会随之下降。

(3)贸易统计方法其一,美国衡量进口商品额与出口商品额的标准不一致。

美国对出口的统计按照FAS价来计算,而对进口则按照CIF价来计算。

对于同一笔商品交易来说,CIF价要比FAS高出许多。

美国对出口采用低额计算标准,对进口采用高额计算标准,这当然会加大贸易逆差。

其二,美国对进口采用CIF价来计算,不符合商品贸易统计的基本要求。

商品贸易统计要求反映商品贸易收支。

CIF价中包含的运费和保险费,并不是商品销售方的贸易收入。

2.美国的经济特点与美国贸易逆差(1)国内消费支出不断膨胀美国经济的2/3靠消费者支出来支撑,因而消费支出在美国经济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超出当期收入增长承受范围之内的消费,只能通过从国外借人资源的方式实现,表现在国际收支上,就是贸易逆差的增加。

美国上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的成因分析及采取的措施

美国上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的成因分析及采取的措施

美国上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的成因分析及采取的措施本文为您分析,美国上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的成因及采取的措施,美国政府为了扭转70年代经济滞涨采取了哪些措施?一、1970-1982年美国“滞胀”成因1、科技发展正处低潮、出口贸易份额下降、实体经济缺乏增长点是根本原因。

在“滞胀”阶段,美国共经历了4 次经济危机(分别为1970 年11 月,1975 年3 月,1980 年7 月,1982 年11 月)。

这几次经济危机期间,在生产下降和失业率猛增的同时,物价不但没有下跌反而普遍大幅度上涨,成为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和低经济增长并存的独特经济现象。

缺乏增长点的实体经济是“滞胀”的根本原因。

美国经济出现停滞始于1969 年,当时的通货膨胀率约在5%左右。

美国经济为什么会出现“停滞”?原因在于:其一,战争对美国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刺激正逐渐消失。

比如五、六十年代美国工业高涨,得益于世界大战积累起来的被抑制的对固定资产、住宅建筑、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以及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刺激。

这些因素在70 年代以后已经逐步消失。

其二、科技发展处于低潮。

20 世纪40 年代末,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率先掀起了以原子能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为先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五、六十年代以来推动了美国工业的高速增长。

但经过了近20 年的科技高潮后,到70 年代初,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力已经明显减弱。

直至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上,全世界范围内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宇航工程、海洋工程、核能技术等尖端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的新科技革命才再掀高潮。

其三、美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贸易额开始下降。

自1960 年代开始,由于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发展,商品和生产要素国际间流动的限制大大减少,世界市场竞争加剧。

1947 美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约三分之一,1948 年下降到23.5%,1960 年下降到18.2%,1970 年再降到15.5% 。

从美国历次减税政策效果分析特朗普税改法案的影响

从美国历次减税政策效果分析特朗普税改法案的影响

从美国历次减税政策效果分析特朗普税改法案的影响引言减税是各国经济政策中常用的手段之一,通过降低企业和个人税收,政府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并提高国家竞争力。

美国作为全球经济大国,减税政策的实施对全球经济格局和国际贸易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特朗普税改法案作为美国近年来的重要经济政策之一,在实施后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美国历次减税政策的效果进行分析,特别关注特朗普税改法案的影响。

一、美国历次减税政策效果分析1.里根减税里根减税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最重要的减税政策之一。

1981年,里根政府实施了规模庞大的减税计划,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多个领域的降税措施。

这一政策尤其强调降低高收入人群的税负,以刺激企业投资和就业。

经过多年的实施,里根减税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

美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企业利润和就业率明显提升,同时大量的外资也涌入美国市场。

这一政策为美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特朗普税改特朗普税改法案是特朗普政府上台后推出的一项重要税收改革政策。

2017年,特朗普政府通过国会,成功实施了这一政策,并将大幅度减税纳入了议程。

特朗普税改法案主要包括降低个人所得税率、调整企业所得税等多个方面的减税措施。

该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刺激企业投资、提高就业率,同时通过降税来吸引国际资金流入美国市场。

可是,特朗普税改法案的实施并未如愿取得预期的效果。

虽然一些大型企业受益,但是对中低收入阶层的减税效果有限,同时也加剧了美国的财政赤字问题。

特朗普税改法案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争议,相关研究也已经对其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

二、特朗普税改法案的影响1.对大型企业的影响特朗普税改法案对一些大型企业和富裕家庭产生了积极影响。

特别是企业所得税的大幅降低,使得一些跨国公司将部分生产和资金迁移至美国。

这一政策提高了大型企业的盈利能力,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一些富裕家庭也因为个人所得税的减少而受益,这也提高了他们的消费意愿和投资动力。

20世纪70年代美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20世纪70年代美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20世纪70年代美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历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期之一。

通货膨胀是一种病态的货币现象,它会导致物价水平不断上升,购买力不断下降,从而使经济体系出现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分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一、通货膨胀的原因1.1971年布瑞顿森林体系崩溃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放弃布瑞顿森林体系,并且取消了黄金兑换美元的政策。

这一举动导致美国的货币大量流入国际市场,加剧了通货膨胀的程度。

2.全球石油价格飙升1973年,阿拉伯国家联合组织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宣布石油禁运,导致全球原油价格飙升。

美国因为依赖进口石油,因此也受到了重创。

高昂的石油价格导致成本上升,物价水平也随之上涨。

3.政府财政政策美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采取了一系列财政政策,如扩大政府开支、削减税收等措施,以刺激经济增长。

但这些政策导致了财政赤字的出现,加重了通货膨胀的程度。

4.工会力量增强20世纪70年代,美国工会力量的增强使得劳资谈判中工会的要求有较大的发言权,因此工人的工资也随之上涨。

这也起到了推动物价上涨的作用。

1.购买力下降由于物价上涨,消费者的购买力也下降。

这使得人们的消费需求减弱,购买欲望降低,对经济发展不利。

2.生产成本上升成本上涨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同时,高昂的生产成本还会抑制企业的扩张和投资。

3.通货膨胀预期高通货膨胀使得市场上出现通货膨胀预期,这会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现象。

因为人们预期物价还会上涨,就会进行消费存货,催生通货膨胀。

4.资源分配失衡通货膨胀会导致资源分配的失衡,因为价格过高的产品和服务会得到更多的资源分配,这会导致其他的领域得不到足够的资源支持,妨碍了经济的均衡发展。

总之,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通货膨胀是由多个因素共同引起的,同时它也给美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教训是,货币政策必须稳健,财政政策也必须谨慎,避免通货膨胀现象再次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财政赤字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摘要
本文研究的时间段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美国的小布什时代。

研究标靶是这一段时期内的美国财政赤字情况。

并对现阶段即奥巴马时代美国的财政赤字趋势变化作出预测。

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写作的目的和背景,对国内外学者对美国财政赤字研究成果进行归纳,阐述了财政赤字政策的相关理论基础,然后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确定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主要将研究标靶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相关阐述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美国财政赤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财政赤字分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二十世纪末代美国财政赤字;二十一世纪初以来的美国财政赤字分析。

第三部分主要对美国当前财政赤字的现状分析即二十一世纪初布什年代。

主要是分析小布什时期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现状。

第四部分主要通过美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来预测美国的财政赤字发展。

关键词:财政政策财政赤字经济增长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美国是世界经济增长重要的发展动力,它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的模式一直被学者广泛的研究。

美国的财政赤字一直在全球一体化的模式中影响着其他国家,因而也受到了世人的瞩目。

美国财政赤字已经不单纯的关系到美国自身的发展,更与其他国家国际收支平衡、全球资源配置和全球资本配置紧密结合,受到各个经济体的关注。

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在全球的经济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美国也在这段时期中推行谨慎的财政政策,扭转了长达28年的财政赤字。

在一九九八年美国的财政盈余占美国GDP的0.8%,达到六百九十二亿美元。

这个阶段,美国的生产力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拉动了美国投资者的热情,从而导致了美国外部赤字的扩大。

从本世纪初开始,美国经济受到了公司丑闻频发所导致的投资者热情变低,失业率增加;911恐怖事件的袭击等一些的影响。

导致了美国政府得不得增加财政支出,形成了新了一轮的财政赤字。

到二零零四年,美国的财政赤字的比重已经占到了美国GDP的3.6%,达到了4255亿美元。

为此刚上任的美国政府表示,为了使美国经济继续良好发展,政府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同时,在经济领域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在二零零九年要将美国财政赤字削减一半。

经过政府一列的措施,在二零零六年,美国政府基本上完成了承诺,财政赤字已经下降到了2477元。

美国政府的这些措施使美国摆脱了经济衰退,对其他国家的需求扩张和产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开始稳步发展的时候,美国又出现新一轮的财政赤字,威胁世界经济,不得不引起世界其他国家的再次关注。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最先系统性的提出了赤字财政政策。

他在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理论》一书中,系统性的阐述了在有效需求原理基础上的赤字财
政政策理论及其主张。

标志了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的诞生。

他指出:消费和投资的有效需求不足是由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流动偏好、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这三个心理规律引发的。

而有效需求不足又会引起经济危机的出现。

如果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已经不能有效的调节市场,那么政府就应该运用赤字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增支这些手段来调节供求,扩大有效需求促使经济继续发展1。

在凯恩斯以后,美国学者迈克康拿提出可选择和非可选择性的财政政策。

通过财政政策来实现国家的经济职能,利用财政的盈余或是赤字来实现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

美国学者汉森也对财政赤字研究理论做了深入的研究。

在四十年代美国经济的大背景下,汉森指出:在经济发展缓慢时,实行赤字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迅速时期,实行盈余性的财政政策。

这样就会使财政出现收支平衡2。

美国另一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林在经济萧条时,政府降低税率,增加支出
实行财政赤字政策;在经济繁荣时候,政府提高税率、增加税收,实行盈余的财政政策3。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赤字财政研究在西方掀起一轮新的浪潮。

这个时期西方的经济开始出现了滞涨,由此产生了供给学派。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针对经济滞涨原因分析,对赤字财政政策给予屏蔽。

他们主张,要解决经济发展缓慢这一问题,必须降低边际税率,通过降低税费,促使人们工作,从而使投资和个储蓄增加,刺激经济的增加,抑制通过膨胀。

他们认为一九二九年到一九三三年这四年中的世界经济危机并不是有效需求导致的。

而是因为政府错误的经济政策导致的供给不足。

他们对财政赤字持有怀疑的看法,认为因为降低税率不仅不会使财政收入减少,反而会使财政收入增加。

即便因为的税收减少而导致了政府财政赤字,也可以通过经济的增长而解决。

供给学派的赤字财政政策的主张被里根政府所接受,但是财政政策却一直影响着美国的经济发展。

克林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抑制财政赤字的出现,到了布什政府时期,美国经济新一轮的衰退又导致了赤字政策的出现。

2、国内研究综述
针对美国财政赤字的研究,国内学者的起步比较晚。

二零零五年十二月十二日,由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举办的“全球经济失衡及其对中国的影
1陈共.财政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0页
2约翰·M·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09--110页
3傅殷才.凯恩斯主义经济学[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版.第139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