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桥式起重机机械事故及预防
起重机械的事故预防

卸方案对 起重 机械进 行拆卸 ,擅 自改 变程 序 ,私 自修 改 技术要求和安全措施 ; 六是起 重机械操作人员 素质低下 , 缺乏相应的教育和培训 。
安装 、制造 、设计过程中的主要 问题是 : 安装 、制造 、 缺陷造成 的事故只 占少数 。因此 , 加强起重机械相关设计 、 设计单位的领导和员工从思想上对安全不够重视 ,法制观 制造 、 检验 、 安装 、维护 、 使用人员的安全管理 十分必要 ,
lIll l lilIll l4lII幽 I lIjl
●
S。 。 0。。 。。 。 。 Ⅲ F
一
-
一
曲 富 曲 骊 陆
J
j
Il _
/
I 一
/
; /
1 \ ・ 1
.. ..
l l
|l l _ l ; i l
死 亡率 为 0 6人 / 台,形 势十 分严 峻。起重 机械 应用 . 7 万
重物坠落
件故 障损坏( 动器 失灵 、钢 丝绳 断裂 、安全 装置 失 制 效) 等都可能引发 吊运重物坠落的危险 ;处于高位嚣 的 无防护物体 以及起重机机 构和结构件破坏 、掉落也可
能 引发 重 物 坠 落 的 危 险 。
原 因分析
综合多起起重机机械事故 ,因使 用不当而引起 的事故 占整个 事故原 因 的 7 %,由于安装 、制造 、设 计过 程 的 5 问题 而引起 的事故 占 2 %。 5 使用过程的问题主要有 : 一是使用单位 的领导和员工 从 思想上对 安全 不够重 视 ,法 制观念不 强 ,安 全意识 淡 薄 ,起 重机械 的安 全管理 制度 不完善 ,执i 0 0 + 0 ■_ …纛
m瓣■ I 訇
施工现场起重机械常见的伤亡事故及预防措施

施工现场起重机械常见的伤亡事故及预防措施在建筑施工现场中,起重机械是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它能够大幅提升施工效率,协助工人完成吊装等重型作业。
然而,使用起重机械也伴随着不少安全隐患,施工现场常见的起重机械事故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几种情况:1. 翻车事故在一些施工现场,需要使用车载式的起重机械,如履带型和汽车型起重机械。
因为这些起重机械会进行长距离行驶,因此翻车事故风险较高,特别是在行驶过程中超载或行驶路面不平的情况下。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下列预防措施:-确定使用车载式起重机械的道路条件,对路面进行评估和检查;-采用GPS等定位设备实时监控起重机械的位置和运行状态; -对驾驶员进行培训,确保其掌握安全驾驶技巧; -提高工人对超载的认识并加强重量的监测。
2. 碰撞事故在施工现场中,起重机械的机动性很差,因此与其他设备和工业机器人的碰撞风险较高。
碰撞事故可能对起重机械、建筑工地和工人都产生影响,甚至会导致人员伤亡问题。
如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做如下的预防措施:-标记工地上出现危险碰撞的地方,并在地上绘制可见的警示标记;-训练操作员,提高其精细操作起重机械的技能; -规定在施工现场内行驶方向和速度限制; -定时检查机器人,以确保其正常运作和维护状态。
3. 车载斗运纵向滑动事故施工现场中的起重机械常常使用车载斗进行运输,但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车载斗滑落和滑动的情况。
这种事故会使货物受损,还可能危及机手和行人的安全。
因此,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行驶过程中,车载斗必须牢固地固定在车底; -在车载斗的底面上搭建起高度一致的边缘,以预防货物滑落; -加强工人的安全教育,确保他们意识到危险的存在,然后由操作员锁定斗的卸载档。
4. 着陆地基坍塌事故在起重机械手臂或其他工具伸展时,如果着陆地基松动或坍塌,前臂和握力可能会解开,导致起重机械滑落。
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可以施加下列预防措施:-在起重机器的工作范围内使用地质和地砖进行评估; -严格控制工程进度,以确保机器的稳定性; -检查并确定支撑工具的强度和承重极限; -尽可能避免在风雨等天气不好的时候进行起重作业。
桥式起重机安全事故案例

桥式起重机安全事故案例桥式起重机是一种常见的起重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等领域。
然而,由于操作不当、设备老化等原因,桥式起重机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下面列举一些桥式起重机安全事故案例,以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1. 2019年3月,江苏省南通市一家企业的桥式起重机在作业时突然倾覆,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
经调查,事故原因是起重机超载作业,导致起重机失稳倾覆。
2. 2018年8月,山东省淄博市一家企业的桥式起重机在作业时发生断电,起重机突然停止运转,导致吊钩和货物坠落,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
经调查,事故原因是起重机电气系统故障,未及时维修。
3. 2017年5月,广东省广州市一家企业的桥式起重机在作业时发生侧翻,导致吊钩和货物坠落,造成2人死亡、1人受伤。
经调查,事故原因是起重机超载作业,导致起重机失稳倾覆。
4. 2016年11月,江苏省南京市一家企业的桥式起重机在作业时发生断裂,导致吊钩和货物坠落,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
经调查,事故原因是起重机钢丝绳老化断裂,未及时更换。
5. 2015年7月,浙江省杭州市一家企业的桥式起重机在作业时发生侧翻,导致吊钩和货物坠落,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
经调查,事故原因是起重机超载作业,导致起重机失稳倾覆。
6. 2014年3月,河南省郑州市一家企业的桥式起重机在作业时发生断裂,导致吊钩和货物坠落,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
经调查,事故原因是起重机钢丝绳老化断裂,未及时更换。
7. 2013年9月,江苏省苏州市一家企业的桥式起重机在作业时发生断电,起重机突然停止运转,导致吊钩和货物坠落,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
经调查,事故原因是起重机电气系统故障,未及时维修。
8. 2012年5月,山东省青岛市一家企业的桥式起重机在作业时发生断裂,导致吊钩和货物坠落,造成2人死亡、1人受伤。
经调查,事故原因是起重机钢丝绳老化断裂,未及时更换。
9. 2011年1月,广东省深圳市一家企业的桥式起重机在作业时发生断电,起重机突然停止运转,导致吊钩和货物坠落,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
桥式起重机机械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桥式起重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机械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所有桥式起重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机械事故,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操作失误、超载等引起的机械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总指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全面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2)副总指挥: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负责协调各部门应急救援工作。
(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专家等。
2. 应急救援小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事故处置、人员救护、设备保护等工作。
(2)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供应等工作。
(3)信息联络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上报、发布等工作。
四、事故预防1. 定期对桥式起重机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禁超载、违规操作等行为。
4. 加强设备监控,确保安全限位装置、制动装置等关键部件正常工作。
五、事故应急响应1.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工作。
3. 现场救援组迅速赶到事故现场,采取以下措施:(1)切断事故设备电源,防止事故扩大。
(2)对被困人员实施紧急救护,尽快将其救出。
(3)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事故蔓延。
4. 物资保障组根据现场救援需要,及时调配应急救援物资。
5. 信息联络组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做好事故信息发布工作。
六、事故处理与调查1. 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部应组织事故调查组,查明事故原因。
2. 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3. 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七、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
2. 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起重机械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桥式 门式)

03
门式起重机械安全事故案 例
案例一:设备老化导致的事故
01
事故描述
某港口门式起重机因长期使用且缺乏维护,导致关键部件严重磨损和老
化,最终在操作过程中发生断裂,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严重损坏。
02 03
原因分析
设备老化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由于缺乏定期的维护和检查,关键部 件的磨损和老化问题未被及时发现和处理,使得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出现 故障。
起重机械安全事故案 例分析(桥式 门式)
目录
• 引言 • 桥式起重机械安全事故案例 • 门式起重机械安全事故案例 • 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 安全防范措施和建议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起重机械在各种工程建设和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操作不规范、维护不当等原因 ,起重机械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对起重机械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总结 经验教训,对于提高起重机械安全性能、减少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强化安全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 急预案,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确保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对未来安全生产的展望
推广智能化技术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 段,实现起重机械的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管 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效率。
借鉴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和技术成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起重机 械安全技术的发展。
06
结论
安全事故的教训和启示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在起重机械操作过程中,必须严 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禁止违章
操作和擅自改变安全设施。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
起重机械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防止因 设备故障导致安全事故。
施工现场起重机械常见的伤亡事故及预防

施工现场起重机械常见的伤亡事故及预防在施工现场,起重机械的作用非常重要,但是如果不注意安全措施,常常会发生伤亡事故。
本文将介绍施工现场起重机械常见的伤亡事故及预防方法。
事故一:起重机臂断裂起重机臂断裂是起重机械的一种常见事故,发生的原因可能是使用不当、质量问题或使用寿命过长等原因引起。
一旦发生起重机臂断裂的事故,会给工人带来重大的伤害和经济损失。
预防方法1.在使用起重机械前要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机械的质量和使用性能符合标准。
2.遵守施工现场安全规定,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防止使用不当导致事故发生。
3.定期对起重机械进行保养,及时更换老化的部件,确保机械的使用寿命。
事故二:起重机滑车卡滞起重机滑车是起重机械中的关键部件,如果滑车不正常,会影响机械的正常运转,造成意外事故。
滑车卡滞的原因可能是机械松动、使用不当或零部件老化等原因引起。
预防方法1.定期对起重机械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机械的使用性能符合标准。
2.严格遵守起重机械的维护保养规定,及时对起重机械进行保养与更换老化的零部件。
3.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认真遵守相关规定,避免使用不当导致机械卡滞。
事故三:积尘引发机械故障施工现场处于开放状态,可能会受到风沙等影响,导致机械器件积尘。
如果起重机械积尘严重,会导致机械故障,甚至给工人带来伤害。
预防方法1.在施工现场使用的起重机械使用前,要进行全面的清洁,确保机械器件干净。
2.定期对机械进行清洗与保养,特别是在强风、沙尘天气下,要注意对机械进行防护。
3.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及时认识到积尘对机械的危害性。
在施工现场起重机械常见的伤亡事故及预防方法被介绍在上文中。
为了避免这些事故,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安全意识,进行全面的检查、保养、清洁和维护,遵守施工规定,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这样能够提供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有助于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常见桥式起重机机械事故及预防

桥式起重机常见机械事故及其预防对桥式起重机的几个能引起机械故障的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预防起重机发生机械故障的措施及建议。
桥式起重机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带来高效、方便、快捷的同时,因机械的不安全因素,频频发生事故,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机械本身存在着机械故障及误操作。
研究机械故障,分析原因,制定预防措施是减少桥式起重机机械事故的主要措施,这就要求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在规范操作人员的操作的同时,重视起重机机械故障的隐患,根据起重机状况制定出周密可行的预防措施,确保起重机的安全运行。
通过生产实践,桥式起重机在运行过程中的机械故障和预防措施分析如下。
一、一根钢丝绳1故障分析一根钢丝绳在运行过程中,每根一根钢丝绳的受力情况非常复杂,因各钢丝在绳中的位置不同,有的在外层,有的在内层。
即使受最简单的拉伸力,每根一根钢丝绳之间受力分布也不同,此外一根钢丝绳绕过卷简、滑轮时产生弯曲应力、钢丝与钢丝之间的挤压力等,因此精确计算其受力比较困难,一般采用静力计算法。
一根钢丝绳的最大静态张力应满足以下公式的要求:Pmax≤Pd/n式中:Pmax——一根钢丝绳在运行过程中能承受的最大静应力;Pd——一根钢丝绳断裂应力;n——安全系数。
Pmax=(Qq)/(aη)式中:Q——起重机额定起重量;q——钩子组重量;a——滑轮组承载的绳索分支总数;η——滑轮组总效率。
一根钢丝绳最大允许工作张力的计算公式为:P=Pd/n式中:P——一根钢丝绳运行期间的额定最大静应力P≥Pmax是安全的。
由此可知,一根钢丝绳破断的主要原因是超载,同时还与在滑轮、卷筒的穿绕次数有关,每穿绕一次一根钢丝绳就产生由直变曲再由曲变直的过程,穿绕次数越多就易损坏、破断;其次一根钢丝绳的破断与绕过滑轮、卷筒的直径、工作环境、工作类型、保养情况有关。
2预防措施2.1桥式起重机在运行期间的起重能力不得超过额定起重能力。
2.2桥式起重机的一根钢丝绳要根据工作类型及环境选择适合的一根钢丝绳。
桥式起重机使用时注意的安全事项

桥式起重机使用时注意的安全事项桥式起重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重要设备,但在使用时需要严格遵守安全事项,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性。
以下是关于桥式起重机使用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1. 预防事故:事故的预防是最重要的安全措施。
使用桥式起重机前,必须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护,确保所有部件安装牢固,没有裂纹或损坏。
对于使用频繁的起重机,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保养,如检查电气系统、钢丝绳和起重机钩等。
2. 操作资质:只有经过专门培训和持有有效证书的操作人员才能操纵桥式起重机。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起重机的操作原理和手册,了解各种控制按钮和指示器的功能。
在操作之前,应确保操作人员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并穿着合适的工作服和个人防护装备。
3. 载荷限制:起重机的最大载荷限制是根据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指南确定的。
在使用过程中,严禁超过所允许的最大载荷范围。
超过载荷限制可能导致起重机发生严重事故,如坠落或崩溃。
4. 观察周围环境:在使用桥式起重机时,操作人员必须时刻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
确保没有人员或障碍物处于起重机的行进路径上。
检查起重机周围的地面和支撑结构是否足够坚固,以避免起重机在工作过程中倾斜或倒塌。
5. 使用信号指令:在进行复杂操作时,起重机操作人员应借助信号指令与指定的信号人员进行协调。
指令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确保起重机操作的安全性。
操作人员和指令人员之间必须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和配合。
6. 钢丝绳维护:钢丝绳是桥式起重机中至关重要的部件之一。
它承载着重要的载荷,并受到持续的摩擦和压力。
因此,钢丝绳应定期检查和保养,确保无损伤、断丝或磨损。
损坏的钢丝绳必须立即更换,以避免事故发生。
7. 避免侧倾:在起重过程中,起重机必须保持稳定,尽量避免侧倾。
操作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平衡技巧,合理调整起重机的姿态,以确保其稳定性。
在平衡过程中,不得采取任何突然或粗暴的动作,以免引起装载物品或起重机的失衡。
8. 紧急停车装置:桥式起重机上必须安装有效的紧急停车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桥式起重机机械事故及预防
对桥式起重机的几个能引起机械故障的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预防起重机发生机械故障的措施及建议。
桥式起重机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带来高效、方便、快捷的同时,因机械的不安全因素,频频发生事故,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机械本身存在着机械故障及误操作。
研究机械故障,分析原因,制定预防措施是减少桥式起重机机械事故的主要措施,这就要求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在规范操作人员的操作的同时,重视起重机机械故障的隐患,根据起重机状况制定出周密可行的预防措施,确保起重机的安全运行。
通过生产实践,对桥式起重机在运行过程中的机械故障及预防措施作如下分析。
一、钢丝绳
1故障分析
钢丝绳在运行过程中,每根钢丝绳的受力情况非常复杂,因各钢丝在绳中的位置不同,有的在外层,有的在内层。
即使受最简单的拉伸力,每根钢丝绳之间受力分布也不同,此外钢丝绳绕过卷简、滑轮时产生弯曲应力、钢丝与钢丝之间的挤压力等,因此精确计算其受力比较困难,一般采用静力计算法。
钢丝绳中的最大静拉力应满足下式要求:
Pmax≤Pd/n
式中:Pmax——钢丝绳作业时可以承受的最大静应力;
Pd——钢丝绳的破断应力;
n——安全系数。
Pmax=(Qq)/(aη)
式中:Q——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
q——吊钩组重量;
a——滑轮组承载的绳分支总数;
η——滑轮组的总效率。
钢丝绳最大允许工作拉力的计算式为:
P=Pd/n
式中:P——钢丝绳作业时额定的最大静应力
P≥Pmax是安全的。
由此可知,钢丝绳破断的主要原因是超载,同时还与在滑轮、卷筒的穿绕次数有关,每穿绕一次钢丝绳就产生由直变曲再由曲变直的过程,穿绕次数越多就易损坏、破断;其次钢丝绳的破断与绕过滑轮、卷筒的直径、工作环境、工作类型、保养情况有关。
2预防措施
2.1桥式起重机在作业运行过程中起重量不要超过额定起重量。
2.2桥式起重机的钢丝绳要根据工作类型及环境选择适合的钢丝绳。
2.3对钢丝绳要进行定期的润滑(根据工作环境确定润滑周期)。
2.4桥式起重机在作业时不要使钢丝绳受到突然冲击力。
2.5在高温及有腐蚀介质的环境里的钢丝绳须有隔离装置。
三、卷筒及钢丝绳压板
卷筒是桥式起重机重要的受力部件,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筒壁减薄、孔洞及断裂故障。
造成这些故障的原因是卷筒和钢丝绳接触相互挤压和摩擦。
当卷筒减薄到一定的程度时,因承受不住钢丝绳施加的压力而断裂。
为防止卷筒这种机械事故的发生,按照国家标准,卷筒
的筒壁磨损达到原来的20%或出现裂纹时应及时进行更换。
同时要注意操作环境卫生和对卷筒、钢丝绳的润滑。
四、吊钩
吊钩是桥式起重机用的最多的取物装置,它承担着吊运的全部载荷,在使用过程中,吊钩一旦损坏断裂易造成重大事故。
造成吊钩损坏断裂的原因是由于摩擦及超载使得吊钩产生裂纹、变形、损坏断裂。
为防止吊钩出现故障,就要在使用过程中严禁超负荷吊运,在检查过程中要注意吊钩的开口度、危险断面的磨损情况,同时要定期对吊钩进行退火处理,吊钩一旦发现裂纹要按照GB10051-88给予报废,坚决不要对吊钩进行焊补。
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对吊钩的检查要按照
GB10051-88的要求判断吊钩是否能够使用。
五、减速器齿轮
1故障分析
减速器是桥式起重机的重要传动部件,通过齿轮啮合对扭矩进行传递,把电动机的高速运转调到需要的转速,在传递扭矩过程中齿轮会出现轮齿折断、齿面点蚀、齿面胶和、齿面磨损等机械故障,造成齿轮的故障原因分别如下:
a.短时间过载或受到冲击载荷,多次重复弯曲引起的疲劳折断;
b.齿面不光滑,有凸起点产生应力集中,或润滑剂不清洁;
c.由于温度过高引起润滑失效;
d.由于硬的颗粒进入摩擦面引起磨损。
2预防措施
a.桥式起重机不能起载使用,启动、制动要缓慢、平稳,非特定情况下禁止突然打反车;
b.更换润滑剂要及时,并把壳体清洁干净,同时要选择适当型号的润滑剂;
c.要经常检查润滑油是否清洁;发现润滑不清洁要及时更换。
六、制动器
1故障分析
制动器是桥式起重机重要的安全部件,具备阻止悬吊物件下落、实现停车等功能,只有完好的制动器对起重机运行的准确性和安全生产才能有保证,在起重机作业中制动器会出现制动力不足、制动器突然失灵,制动轮温度过高与制动垫片冒烟、制动臂张不开等机械故障。
造成这些机械故障的原因分析如下:
a.制动带或制动轮磨损过大;制动带有小块的局部脱落;主弹簧调得过松;制动带与制动轮间有油垢;活动铰链外有卡滞的地方或有磨损过大的零件;锁紧螺母松动整拉杆松脱;液压推杆松闸器的叶轮旋转不灵活;
b.制动垫片严重或大片脱落,或长行程电磁铁被卡住,主弹簧失效,或制动器的主要部件损坏;
c.制动器与垫片间的间隙调的过大或过小;
d.铰链有卡死的地方或制动力矩调得过大,或液压推杆松闸器油缸中缺油及混有空气,或液压推杆松闸使用的油脂不符合要求,或制动片与制动轮间有污垢。
2预防措施
定期对制动器进行检查、维护,起升机构的制动器必须每班一次,运行机构的制动器要每天一次,主要检查以下内容:
a.铰链处有无卡滞及磨损情况,各紧固处有无松劲;
b.各活动件的动作是否正常;
c.液压系统是否正常;
d.制动轮与制动带间磨损是否正常、是否清洁。
根据检查的情况来确定制动器是否正常,坚决杜绝带病运行,同时对制动器要定期进行润滑和保养。
为了保证起重机的安全运行,制动器必须经常进行调整,从而保证相应机构的工作要求。
七、车轮与轨道
桥式起重机在运行过程中车轮与轨道常见的故障为车轮的啃道及小车的不等高、打滑。
其中造成啃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且啃道的形式是多样的。
啃道轻者影响起重机的寿命,重者会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因此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对于啃道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造成啃道的主要原因是安装时产生不符合要求误差的、不均匀摩擦及大车传动系统中零件磨损过大、键连接间隙过大造成制动不同步。
因此各单位的特种设备主管部门在安装、维修起重机时一定要找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安装、维修,从而保证设备安全及运行寿命;同时特种设备管理人员要加强平时的检查管理,避免起重机发生啃道的机械故障,在检查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地找出啃道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小车车轮的不等高是起重机运行中的极不安全的因素,小车的不等高使小车在运行中一个车轮悬空或轮压太小可能引起小车车体的震动。
造成小车车轮不等高的因素是由多方原因引起的,但是主要原因是安装误差不符合要示求及小车设计本身重量不均匀,因此对小车不等高的故障要全面分析,把小车不等高的问题解决好。
起重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轨道不清洁、启动过猛、小车轨道不平、车轮出现椭圆、主动轮之间的轮压不等的原因使得小车产生打滑
环象,这就要求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在检查过程中一定要认真仔细,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避免产生小车打滑的现象。
八、安全附件
桥式起重机的安全附件完全是从保护设备及操作人员的角度设置的保护装置,安全附件的管理一定要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加强对安全附件的管理及监察力度,使安全附件处于良好状态,保证桥式起重机安全运行。
桥式起重机的机械故障是比较复杂的,预防机械故障需要加强设备管理,同时要按时向当地特种设备管理监察部门提出年审申请,通过特种设备监察部门的检查指导,把设备的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保证设备、人员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