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源于推陈出新

领跑源于推陈出新

领跑源于推陈出新

发表时间:2018-05-18T11:13:45.697Z 来源:《素质教育》2018年5月总第272期作者:寻景辉[导读] 总体来说,上海的初中学校布局合理、管理精细、课程多样、与国际接轨快、改革实践有力度。

湖南省浏阳市关口中学410300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怀着对教育更高的期待,我从浏阳河畔来到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上海,来到校长培训的“黄埔军校”——华东师范大学,开启为期12天的“国培计划”湖南省初中未来教育家高研班第三次集中研修学习。这次培训以华东师大为轴心,我们听了五堂讲座,观摩了七所学校,参加了两次班级交流,听了五堂课。

总体来说,上海的初中学校布局合理、管理精细、课程多样、与国际接轨快、改革实践有力度。但让我们感受最深的,还是上海的基础教育不挑生源,回归教育的本源,力争办好每一所新优质学校;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建设,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缩小区域义务教育发展差距……

一、上海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精益管理

上海的基础教育实施“五四”制(小学五年,初中四年),并且实行小班化教学(小学一般在30人以内,初中一般在40人以内),学校布局合理,办学条件均衡。走访的七所学校,虽然管理模式各异,但他们都有共同的管理品味追求——精益管理。他们的精益管理体现在精心的育人态度,精细的育人过程,精致的育人形式和精美的育人结果。精益管理孕育出了高度的教育自觉文化。精益管理运用于学校可以概括为四个字:精、准、细、严。“精”是工作要做精,抓住问题的关键;“准”要找准需求,明确标准,设定清晰的指标,并准确执行;“细”则是做深、做透、做到位;“严”指目标严格,执行严格,管理严格。如果把“精”视为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准”是关键环节的主要控制点,“细”是可操作的控制措施,“严”就是通过系统解决关键环节的主要控制点来实现过程运行的平稳和高效。

走访时,当我们拿教师上班迟到、教师不愿接受学校工作、教师不参加学习培训等问题向他们寻求解决方法时,他们都很惊讶,表示这样的问题在他们那早已不存在。

一流的学校靠文化管理,二流的学校靠制度管理,三流的学校靠人治管理。要做到精益管理,这要求我们每位教职员工务必有担当的精神、精心的态度和精细的工作品格。只要人人把每件事情都当成有教育意义的事来做,都能把身边的小事做到最好,把身边的平凡事做到极致,学校的各项工作就会获得更高的效益。

二、上海基础教育的课堂魅力——追求适合学生的教学

走访学校时,每一所学校都会安排几堂课供我们观摩,有的是用全英语教学,有的用电子书包上课,有的以小组合作探究教学,也有传统的讲授课。这些课给我们的共同感受就是教师专业素质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娴熟,对教材有深度的研究,教学水平高超,师生在课堂上交流轻松愉快,教学效果好。学校不用模式化来限制课堂教学,但有课堂要求和评价标准。在统一的标准下,老师们创造性地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

在参观卢湾中学时,我们听了运用“无边界课程”设计的一堂六年级的地理课《风,从哪里来》,这是地理老师和物理老师合作上的一堂课。大家惊叹的是,尽管是八年级的物理老师给六年级的学生上课,“风的成因”也是八年级的物理知识内容,但由于教师进行了科学的教学设计,所有学生一听就懂,一点就通。第一个物理实验,是为了说明风的成因。老师的原创表现在自己动手设计了一个风的成因演示器。蜡烛点燃,在教室里烛焰不偏不倚,然后将风的成因演示器罩上,烛焰就发生了偏移,说明风已经形成。而这个风的成因演示器就是由两个底都剪掉了的一大一小两个塑料瓶组成,道具虽然简单,但极具匠心。

第二个实验演示的是气压的形成。老师用沙子代表陆地,用水代表海洋,然后用一个灯泡(代表太阳光)加热。通过一个软件和专用的仪器,电脑上清晰地显示,在灯泡(太阳光)照射下,沙子表面温度上升快,水表面温度上升慢,而当放热的时候,就恰好相反。学生一看这个实验,就明白了:在太阳光的作用下,陆地气温上升快,气压低;海洋气温上升慢,气压高。这样空气就会从气压高的地方往气压低的地方流动。

第三个实验,是演示夏季风的形成。夏季陆地气温高,气压低,海洋气温低,气压高,于是风就从海洋流向陆地。授课的地理老师介绍说,本堂课的一个设计理念,就是让学生观察现象,从现象推m结论。卢湾中学的这种“无边界课堂”,所有的教学设计都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去进行思考——如何才能将晦涩的知识,变成直观的可以观察的现象。这个过程虽然艰难,但是一旦开发出来,对于课堂教学的意义非常重大。

三、上海基础教育的办学特色——多样的校本课程

我们这次参观的每一所学校都有各自的办学特色,并且每所学校校长都重点推荐特色课程,通过课程的开发来拓展教育内涵,提升办学水平,呈现办学特色。他们的每位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附属初中和进才实验中学都开设了三类课程,即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型课程;风华初级中学实施差异化课程;卢湾中学实施“无边界课程”;彭浦初中开设了人文与社会、科技与创新、生命健康、艺术特长等四类课程。不仅如此,大多数学校用学生作品来装饰校同,展现了学生的特长,也展示了特色课程的成果。

课程是教育的载体,课程分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其实,课程研发并非高深莫测的事情,也不只是专家或者名校的事,我们人人都可以参与其中,而且身边也不缺少课程资源。如上海的学校将所有的课外活动都课程化,这就启示我们:如果我们将所开展的各项课外活动用课程的形式规范起来,就是一门特色课程。没有课程开发的学校是没有教育深度的学校,不参与课程研发的教师很难成为研究型教师。

12天的学习,收获可谓车载斗量。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_高三作文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坚守传统的“老味道”因传承而长兴,与时俱进的“梦里时光”因创新而充满活力。将餐厅经营拓广至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秘诀就在这变与不变之中。通过传承奠定民族奋发向上的基调,通过创新赋予民族时代内涵,为民族发展助力。 “老味道”餐厅看似未变,实则在变。没有变的是餐厅的格局、菜品的样式,也是食物的味道,更是对过去的传统的回忆,对于品质的精神坚守。正是这些不变,赋予餐厅传统之精粹,奠定餐厅精益求精的经营基调,成为餐厅经久不衰的生命源泉。主体与精神不变,创新赋予“老味道”时代内涵,给主体添加了时代的调味料。科技进步,支付方式革新,菜品的烹饪手段必定会与时俱进,其经营手段也就会顺应市场潮流。这些变,非但不会影响主干,反而会为主干之发展助力。 变之终极境界为不变,不断改变令餐厅与时俱进。“梦里时光”就将“变”经营到了极致。他们变环境变品质变风格。这些变的背后,藏着的是不变的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更是他们对于高品质的追求。 “老味道”与“梦里时光”都在变,但变的都只是表象,不变的是他们追求极致的匠人精神。这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 餐厅经营如此,名族发展亦如此。 故宫文化就是将两者融合的文化继承的典型。基于对历史的深刻理解,设计师将时代元素融入庄严肃穆的文物之中,赋予文物新生命,

在这设计创新的过程中,不变的是文物所传承的历史文化与精神内涵,变的是其展示形式与推广方式。在这变与不变之中,找到平衡之美,是历史文化得以生生不息之方法。 传承是回望历史,创新是展望未来,我们站在当下的中轴上,应当肩负起连接两者的使命。怀着崇敬之心,以批判性思维传承民族精神:秉革新之志,以顺应潮流之原则为民族复兴注入时代的助推剂。

第14课《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教案

第十四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 一、教材分析 本课开篇对中国现代美术予以界定,指1919年“五四运动”起始至今的美术,主要指20世纪的中国美术。其后,课文分别介绍中国现代绘画和中国现代雕塑两大美术门类的概况、代表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1.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 第1自然段:介绍中国现代绘画概况。 第2-4自然段,介绍中国画在20世纪形成两种类型,分别介绍传统型中国画和融合型中国画及其代表画家与代表作品。 第5-6自然段,介绍油画的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第7自然段,介绍“创作版画”的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第8自然段,介绍“中西结合”的新品种新样式的绘画及其代表画家、作品。 第9自然段,简略介绍近年来绘画的新探索。 2.再塑民族精神的中国现代雕塑 第1自然段:指出中国现代雕塑成就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介绍20世纪50年代雕塑成就及代表作品。 第2-3自然段,介绍20世纪80年代至今雕塑快速发展,并列举一些有影响的作品。 二、学情分析 美术欣赏不是简单的看画,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每个欣赏者对作品内涵意义及其价值的认识不同,高中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欣赏水平,但在能力上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艺术欣赏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修养的,需要丰富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而这些对于高一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认知和欣赏难度,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去欣赏作品,读懂、理解特定历史时期美术作品内涵,这样,才能渐渐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近代美术概况,知道中国近代绘画、雕塑的代表性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2、通过作品的比较,了解中国现代美术所具有的时代特征,感受中国现代美术的时代精神。通过欣赏中国现代绘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作文800字

精品文档,助你起航,欢迎收藏和关注!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作文800字 踞守传统的老味道因传承而长兴,与时俱进的梦里时光因创新而充满活力。将餐厅经营拓广至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秘诀就在这变与不变之中。通过传承奠定民族奋发向上的基调,通过创新赋予民族时代内涵,为民族发展助力。 老味道餐厅看似未变,实则在变。没有变的是餐厅的格局、菜品的样式,也是食物的味道,更是对过去的传统的回忆,对于品质的精神坚守。正是这些不变,赋予餐厅传统之精粹,奠定餐厅精益求精的经营基调,成为餐厅经久不衰的生命源泉。主体与精神不变,创新赋予老味道时代内涵,给主体添加了时代的调味料。科技进步,支付方式革新,菜品的烹饪手段必定会与时俱进,其经营手段也就会顺应市场潮流。这些变,非但不会影响主干,反而会为主干之发展助力。 变之终极境界为不变,不断改变令餐厅与时俱进。梦里时光就将变经营到了极致。他们变环境变品质变风格。这些变的背后,藏着的是不变的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更是他们对于高品质的追求。 老味道与梦里时光都在变,但变的都只是表象,不变的是他们追求极致的匠人精神。这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 餐厅经营如此,名族发展亦如此。 故宫文化就是将两者融合的文化继承的典型。基于对历史的深刻理解,设计师将时代元素融入庄严肃穆的文物之中,赋予文物新生命,在这设计创新的过程中,不变的是文物所传承的历史文化与精神内涵,变的是其展示形式与推广方式。在这变与不变之中,找到平衡之美,是历史文化得以生生不息之方法。 传承是回望历史,创新是展望未来,我们站在当下的中轴上,应当肩负起连接两者的使命。怀着崇敬之心,以批判性思维传承民族精神:秉革新之志,以顺应潮流之原则为民族复兴注入时代的助推剂。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教案

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教案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 解 新中国诞生后,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也步入了新时代,成 就辉煌 掌 握 两个文学艺术创作高峰期里出现的代表性作品,体育事业 蓬勃发展的重要标志(重大赛事中的夺冠人物)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 料获取 信息 有效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历史资源,收集整理自己 所喜爱的文学艺术作品、体育明星等相关资料,形成准确 的历史概念 讨论探 索 文艺作品与社会与人民大众的关系,体育事业与综合国力 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 感 体育事业摆脱“东亚病夫”地位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是新 中国历程的缩影和代表,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值 得大力颂扬和学习 溯源固 本立志 奉献 文艺作品源于社会又反映社会、取之于民又奉献于民,这 是文艺作家获得成功的历史经验,我们也要为将来事业的 成功而不懈努力 教学重点文艺作品在人民生活中所拥有的地位和作用体育事业的成长是中华民族崛起的一面旗帜 教学难点文艺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前奏板-----温故而知新: 1、1986年我国颁布实施法律。 2、20世纪90年代党和政府实施发展战略,明确提出。 3、邓小平说过教育要面向面向面向。 4、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 二、启动版—创境激趣:你有自己喜欢的文化名人和体育明星吗?能否向大家作些简单的介绍?(可以通过这样的联系,利用“追星效应”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真理的内在需求。但要注意从讨论时间、思维理念等方面予以调控。)承上启下,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介绍的事例都很生动感人,说明这些优秀作家、文艺明星和体育健儿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都留下了走向成功的轨迹,谱写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我们怎样进一步从他们的成功体会到新中国的崛起呢?怎样为自己的将来也铺设出锦绣前程呢? 三、核心板—自主探究 1、新中国成立之处,文学艺术创作出现崭新的局面,原因是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方针。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有()、()()、()。 2、文革后,文艺创作又迎来一个春天,其类别有短篇小说()、报告文学(),1982年,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有优秀长篇小说()和()。 3、新中国影视艺术发展迅速,请你举出五部优秀作品()、()、()、()、()、()。 4、新中国诞生后,群众性体育活动普遍开展起来,毛泽东更对学生提出________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国家把_______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建立完整的________制 度,大力开展______运动。 5、新中国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请举出几项重大体育成就,说明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A、在第23届奥运会上,中国射击运动员()获得男子自选手枪比赛冠军。这是中国()金牌。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课题: 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一、教材内容分析: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伴随着时代的脚步,迎来了两个创作的高峰期,出现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文革以后,出现一些反思“文革”的作品,大量的是反映改革开放内容的作品,还有一些弘扬民族道德精神的成功之作。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方兴未艾,体育健儿在国际大赛中屡获金牌。中国从昔日的“东亚病夫”到亚洲体育强国再到“走向世界的体育强国”,代表了中国崛起的新形象,是国家强盛的象征,是民族素质提高的体现,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再度翻开中国体育事业的新篇章。 二、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2011年》没有要求。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优秀文艺作品,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艺园地出现繁荣局面的原因。知道中国体育事业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通过“走向世界体育强国”一目,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体育事业的成长过程,是新中国综合国力成长的一个缩影,今天向世人展示的是中国体育事业的成就,明天向世人展示的将是中华民族综合国力的辉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文学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和传统美德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通过我国在世界体育赛事上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新中国文学艺术的成就,新中国体育事业的成就。 难点:对所涉及的文艺作品的了解与评价。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阅读导言 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教师:同学们,1956年3月,贺敬之陪同当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一起,回延安参加西北5省青年工人造林大会。贺敬之答应大家,表示将用信天游的方式写几句诗,抒发一下感情。很快,这个稿子给了《延河》杂志,就在《延河》杂志发表了,这就是著名的《回延安》: 展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优质教案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课程标准: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要求: 1、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讨论并概述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认识“双百”方针的价值。 3、感受文艺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价值。养育人文精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容“双百”方针的贯彻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 2、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具有必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中心问题讨论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文化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勤于思考、独立思考的意识和素质。 教学过程 导课 阅读引言,提问:从照片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你怎么理解春天?这种文艺界的春天是怎样出现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导入本课学习。 新课讲授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景:学生看书回忆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需要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来建设伟大的国家。引导回顾:从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剥削制度即将被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所以党和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事业。为适应这种探索的需要,中共中央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提出了一些变革措施,为此针对文艺、科学领域,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提出:学生回答——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3、结果文学艺术不同形式和风格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学派自由争论。 硕果累累:《茶馆》《蔡文姬》《青春之歌》 二、曲折的年代 1、原因:政治运动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遭到批判。 2、结果:百花凋零 许多文学艺术作品遭到政治批判 三、艺术的春天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的繁荣。 2.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艺术的发展。 3.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走向体育强国的历程。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新中国文学艺术成就的讲述,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熟悉的文艺作品的内容,加深对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时期文学艺术创作主旋律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说明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和繁荣概况的讲述,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体育运动水平和我国人民体质迅速提高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新中国成立以后,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颂扬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风貌,是这一时期文学艺术创作的主旋律。 2.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在五六十年代和粉碎“四人帮”以后,先后出现了两个高峰,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 3.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体育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是新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和体育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的根本保证。 ●教学重点 新中国的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学生对新中国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主要成就的了解程度和认识水平进行教学。 ●教学方法 1.概述法。先对课本上列出的内容作一简单的概括,使学生在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2.典型例子分析法。通过对典型例子的分析,使学生从内容上理解文艺成就。 3.音像辅助法。通过音像辅助,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本课内容。 4.比较分析法。通过建国前后体育发展状况的比较,提高学生的认识程度。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相关音像制品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示例一]请看投影。 [投影显示] 同学们,投影中显示的照片是1962年周恩来于郭沫若的历史剧《武则天》成功演出百场时,在舞台上和郭沫若及导演、演员合影的留念。在这部历史剧中,郭沫若在史学研究的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6单元 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教案 新人教版

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齐鸣”文艺方针、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影视艺术的发展状况;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过程,知道中国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 2.列表归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培养归纳梳理历史知识的能力;分析文学艺术作品与现实社会的关系,明确文学作品在社会生活的地位及所起的重要作用。 3.结合中国竞技体育取得的重大成绩,学习运动员为国争光的精神;了解中国体育事业的成长过程,明确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是各项事业取得丰硕成果的可靠保证。 二、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文学艺术作品在人民生活中所拥有的地位和作用。 理由:文学艺术作品,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富有创意的力作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理由:①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我国在体育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 ②了解中国体育事业的成长过程,是中华民族崛起的一面旗帜。以此作为一个突破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三、教学难点 了解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理由:文学作品,反映的是社会方方面面的内容,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带着历史发展的印迹。 四、教学策略 表格归纳法、讨论分析法、小组合作法。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视频资料和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初读课文,简要了解本课的内容;搜集有关我国双百方针以后的文学作品。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游戏:猜一猜 教师播放幻灯片图片:文化名人和体育明星。(易中天、王立群、于丹、纪连海、郭晶晶、刘翔、姚明、张怡宁)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人物的名字吗? 学生回答人物的名字。 教师:图片上这些文化名人和体育明星都是我们所熟悉的,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国的文学艺术等方面蓬勃发展起来的?让我们走进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共同探寻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1.文学的繁荣 师:文学的繁荣源于什么政策的提出? 生:1956年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幻灯片展示表格。 师:新中国诞生以后和改革开放以后,分别有哪些代表性的作品,其发展原因有哪些?请在课本中找出来填写在表格内。(学生完成表格内容的填写)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为什么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会促使大量文学作品诞生?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生1:新中国成立,全国人民都欢欣鼓舞,给了广大文学工作者极大的创作热情。 生2:新旧社会的对比鲜明,给作家们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和思想上的冲击。 生3:双百方针的提出,给了作家们更加广阔的创作环境。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十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1 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历史学科教案 课题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课型课时 1 课程标准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容“双百”方针的贯彻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 2、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具有必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中心问题讨论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文化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勤于思考、独立思考的意识和素质。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教学难点讨论并概述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认识“双百”方针的价值。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参、图片 学生准备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 主案个性化修改导课 阅读引言,提问:从照片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你怎么理解春 天?这种文艺界的春天是怎样出现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 导入本课学习。 新课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景:学生看书回忆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需要调动知 识分子的积极性来建设伟大的国家。引导回顾:从1953年开始,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 改造,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剥削制度 即将被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

2 后,所以党和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事业。为适应这种探索的需要,中共中央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提出了一些变革措施,为此针对文艺、科学领域,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提出:学生回答——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3、结果文学艺术不同形式和风格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学派自由 争论。 硕果累累:《茶馆》《蔡文姬》《青春之歌》 二、曲折的年代 1、原因:政治运动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学术问题当 成政治问题遭到批判。 2、结果:百花凋零 许多文学艺术作品遭到政治批判 三、艺术的春天 1、背景:“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极“左”路 线。邓小平指出,艺术要为人民服务。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五讲”“四美”。 2、内容:出现以“文革”为主题“反思文学”“伤痕文学”;“改 革”为主题;社会生活为主题。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3、结果:中国文艺再次繁荣,走向世界 四、“历史的经验教训”。 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组讨论,包括:“双百”方针提出后在执行过程遇到了哪些问题,“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给我们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应该如何处理三个关系?贯彻“双百”方针有什么现实意义?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到来,使“双百”方针又恢复了它的生命力,我们要接受历史的经验教训,正确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使文艺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在这种形势下,科学和文艺工作者步入了又一个春天。教师可结合“三个代表”的理论,使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小结 组织学生讨论,指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的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要正确处理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 “双百”方针具有长久性的指导意义。 板书设计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文学的繁荣 二、艺术的发展

【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了解“文革”时期文化事业遭到严重破坏,认识政治高压不利于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需遵循客观规律;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二为”方向指引下,文化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双百”方针;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的成就。 难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之间的辨证关系。【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用毛泽东的两段话导入。 “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 提问:哪位同学能够跟我们解释一下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讲授新课】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课件1---12) 1、“双百”方针提出的社会历史背景 1)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在建国初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被当成政治问题,伤害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3)1956年党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会议指出: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双百”方针的提出 “双百”方针是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来的。 首先要明确“双百”方针的内涵:“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 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具体地说,“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使学生明确,“双百”方针的针对性。 3、“双百”方针的影响【合作探究】 “双百”方针提出后,科学技术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第一,在学术领域:第一个贯彻“百家争鸣”方针的会议,是生物学领域中的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学生可以通过“历史纵横”了解这次争论产生的过程,老师讲解这一事件的意义:会议打破了几年来我国遗传学派形成的“一家独鸣”的僵硬局面,促进了不同学派之间的团结与合作,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这也是“双百”方针提出后,我国为贯彻落实这个方针,突破苏联模式而召开的一次影响巨大、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

第29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 一、课程标准: 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要求: ①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②讨论并概述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认识“双百”方针的价值。 ③感受文艺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价值。养育人文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了解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背景,知道“双百”方针的具体内涵; 列举反映“双百”方针贯彻下硕果累累的典型事例。 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中国的国情; “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项基本方针,对促进我国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运用:通过讨论在“双百”方针贯彻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学会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从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意识形态等方面来分析“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背景,认识到这个政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中国国情。 通过对春天的信息——“双百”方针提出的过程和基本内涵的了解;对春天的硕果展示与历史的经验教训进行对比分析,对发展我国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 通过对“双百”方针的了解,增强我们中学生勇于探究、敢于创新的信心和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和目的。 难点:“双百”方针贯彻的经验教训。 二、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XX年9月中旬,第1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大连举办,揭晓第2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获奖情况。 百花奖的设立始于1962年,百花奖主要反映了广大观

最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

导课: 播放《五朵金花》“蝴蝶泉边”视频。 师:多么美好的生活,多么美好的作品,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五朵金花》自当年播放以来,先后输往46个国家公映,创下了当时中国电影在国外发行的最高纪录;1960年第二届亚非电影节上,《五朵金花》获得巨大殊荣。杨丽坤获得最佳女主角银鹰奖,埃及总统纳赛尔点名请杨丽坤必修前往埃及领奖。《五朵金花》只是五六十年代众多优秀文艺作品中的一个代表,在这个时期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文艺阵线出现了春风送暖、碧草青青花初放的景象。而花初放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双百方针的提出。 师:那么,你知道“双百方针”具体是哪一年提出的? 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他说 出示幻灯中毛泽东的话: 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毛泽东 结合材料和教材回答 它的含义是什么?提出的当时又赋予了这个方针怎样特点的地位?下面请同学们看书来解答这几个问题: 师:出示课件中提示的问题 师生:共同完成问题的解答。 师:在这个早春里,杨丽坤在《五朵金花》后,又主演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片”《阿诗玛》。 师:出示幻灯《阿诗玛》剧照。 师: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是播种的季节,是创造的季节,是展示生命魅力的季节。在这个春天里,《五朵金花》《阿诗玛》等一大批优秀作品纷纷涌现。新中国的文艺阵地出现了文学、艺术领域硕果累累的花初开的景象。 师:板书(或出示幻灯中该要点): 2.花初开——文学艺术硕果累累 师:那下面我们在教材中找一下,看看这个时期,还有哪些文学艺术的累累硕果? 生:看书,阅读,总结。 师生:或列表,或一起归纳。 过度: 师:春天的来临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短暂的春日暖阳之后,又过来一股寒流,使刚刚绽放的蓓蕾又遭遇了春寒的袭击,出现东风无力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29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知识梳理】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景: 完成后。 2.提出: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3.提出的正确性:“双百“方针的提出。是为了摆脱苏联模式,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社会主义科学化事业的道路。贯彻之后科学化事业繁荣的事实也说明了“双百”的正确性。 4 地位和意义: (1)“双百”方针是党和国家关领导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 (2)符合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促进艺繁荣、学术民主科技兴旺有重要作用。 (3)在艺界和科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学术化各部门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现象。 二、“双百”方针遭遇曲折 1.原因: (1)毛泽东错误的将“双百”方针作为阶级斗争的手段。批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 (2)受“对立统一”思想支配,将“双百”方针的意义狭隘化。认为艺上的“香花”与“毒草”对立统一,学术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统

一。 2.表现: (1)19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2)表现在:观点的错判和对知识分子的错误批判,“革”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对“双百”的窜改和歪曲,使艺界出现“ ”的局面,而且科学研究几乎停止。 三、学艺术的春天 1.到的原因:后,“双百”方针恢复为中国科学化事业的指导方针。2.主要成就 (1)学上:数量大增,题材更加广泛。各个领域争奇斗艳,流光异彩。 (2)学术和科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理论上摆脱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僵化思想,出现了许多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明建设的新的见解。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日益繁荣。 【思维拓展】 1 “双百”方针的含义、实质和意义 含义:在科学化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是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具体地说,“双百”方针是提倡在学艺术领域和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实质:就是承认社会主义科学化的多层和多样割据,不是一“花”一

必修3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课程标准: 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要求: 1、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讨论并概述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认识“双百”方针的价值; 3、感受文艺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价值,养育人文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容、“双百”方针的贯彻、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 ②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具有必要性;“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基本性、长期性的方针,对发展我国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③通过学习,学会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2)过程与方法: ①中心问题讨论法:“双百”方针提出后,我国的文艺经历了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分析或探究变化的原因; ②历史比较: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和两千年前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较; ③情境再现和影视赏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文化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勤于思考、独立思考的意识和素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和目的。 难点:“双百”方针贯彻的经验教训。(峨嵋文化、峨嵋月考收集整理) ★模块链接: 必修Ⅰ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必修Ⅱ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几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繁荣科学文艺工作的“双百”方针:“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方针的提出过程、内涵;方针的贯彻情况和成果;经验教训。“双百”方针是党的一项基本的、长期性的方针,它是为适合探索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而提出的。“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使科学文艺领域出现繁荣景象,但同时又提供了很多经验教训。由于文学艺术方面的资料较丰富,建议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并采取多种形式,如讨论、辩论、文艺作品赏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双百”方针的理解。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阅读引言,提问:从照片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你怎么理解春天?这种文艺界的春天是怎样出现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导入:春天是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季节,是给人们带来生机与希望的季节。1956年我们的新中国在“双百”方针指导下,文艺、科学领域迎来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 由此导入新课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景:(引导学生看书后归纳)三大改造完成后,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党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需要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来建设伟大的国家。引导回顾:从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剥削制度即将被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所以党和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

精选2019-2020年历史八年级下册20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人教版课后练习第四十七篇

精选2019-2020年历史八年级下册20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人教版课后练习第四 十七篇 第1题【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逐步进入每个家庭,优秀的艺术作品层出不穷,它们逐渐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艺术形式是( ) A、影视艺术 B、戏剧艺术 C、音乐艺术 D、舞蹈艺术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城市是( ) A、悉尼 B、雅典 C、北京 D、巴黎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2012年伦敦奥运会召开,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骄人成绩。使新中国运动员开始走出国门,赢得世界瞩目的运动项目是( ) A、排球 B、体操 C、乒乓球 D、羽毛球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1956年,中共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哪个领域出现崭新的局面:( ) A、体育事业 B、文学艺术 C、科学技术 D、教育事业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__________”的方针,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 A、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推陈出新,百家争鸣 D、繁荣文学艺术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儒家经典蕴含着丰富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中和、大同等思想资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基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韩非子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以下题词哪一个是毛泽东为文化工作的题词(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为人民服务 C、努力学习,保卫国防 D、向雷锋同志学习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文革”后,我国的文艺作品反映的主要内容有( )

百花齐放精选作文

百花齐放精选作文 即便天气炙热难耐,却仍然四处可见,百花盛开,又怎不叫人心生欢喜,惹人怜爱?现在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百花齐放精选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百花齐放精选作文1 夜深了…… 校园仍然是那般宁静,花园里仍然是那般芬芳。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映照着我淌满泪水的脸上。 “回来吧!小雨,我真的好想你……”我喊破喉咙,除了得到回音,别无所获。小雨是我的好朋友,她清纯,心爱,是一个坚强.乐观的女孩。 我与小雨相识在百花盛开时,不知怎的,伴着芬芳我们不知不觉走到了一起,成为了好朋友。在这之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我们互相帮助,共同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 快乐的时光总是会令人向往,但好景不长……小雨住进了医院,在那些无情的日子小雨似乎更乐观,更开朗。 “娜娜,我长大后要当一名出色的医生,为病人解除痛苦。”她那又明亮的眼睛里闪着希望的光。 “小雨,可你现在……”望着轮椅上的她,我哭了。 “娜娜别担忧。我会好起来的相信我。没有惊涛骇浪,没有坎坷挫折,人生就会变得乏味,我喜欢接受暴风雨的洗礼,就让我在暴风雨中接受考验吧。我坚信:我会好起来的!”那双眼睛里充满了斗志

与热情。 我不能不为她的乐观而骄傲,我相信:小雨会好起来的!美妙的人生在等待她。可是,我错了…… 我已记不清是怎样知道小雨逝世这个消息,只记得那也是一个百花盛开的日子,师生哭成一片。我呆呆地站在那儿,看着她那张宁静,乐观的面孔,我哭了。 “我喜欢接受暴风雨的洗礼……”离开小雨的这些日子,这句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 突然,一阵微风吹来送来一缕淡淡的花香,把我那颗流泪的心唤醒了。抬头望一眼天空,以空中划过一颗流星,那是小雨吗? 百花齐放精选作文2 六月的雨,一直滴滴哒哒飘零而下,落地成花。街角,有熙熙清清的人流;世界,显得格外地静宁和温柔。 夏教师说:“从货币资金开始依次转化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最后又经历退出资金回到货币资金地循环与周转的过程就称为制造业资金运动过程。”微风悄悄地吹过一阵清幽的雨丝,雨丝敲打窗棂垂落在沉默的窗台,窗台浅笑地送走串串雨珠,与退出资金一起坠入红尘,回归初始。循环往复是一场轮回,世界万物皆是如此。 从学校下课出来,持续绵雨里的六月,空气显得格外清新,街道两旁的绿柳频繁在微风中抖擞着雨珠,露出洁白的茎叶与轻灵的风姿,空阶上,一行常青树,在灰暗的天空下低垂着头,生命仿佛花朵一样在仁慈的雨滴中复苏。 告别同窗,撑开褐色碎花油纸伞沉寂在雨中聆听光阴,乜乜斜斜,

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课时总序第25课时知识目标: 1、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的繁荣。 2、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艺术的发展。 3、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走向体育强国的历程。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新中国文学艺术成就的讲述,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熟悉的文艺作品的内容,加深对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时期文学艺术创作主旋律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说明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和繁荣概况的讲述,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体育运动水平和我国人民体质迅速提高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1、新中国成立以后,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颂扬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风貌,是这一时期文学艺术创作的主旋律。 2、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在五六十年代和粉碎“四人帮”以后,先后出现了两个高峰,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 3、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体育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是新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和体育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的根本保证。 教学重点: 新中国的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学生对新中国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主要成就的了解程度和认识水平进行教学。 教学方法: 1、概述法。先对课本上列出的内容作一简单的概括,使学生在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2、典型例子分析法。通过对典型例子的分析,使学生从内容上理解文艺成就。 3、音像辅助法。通过音像辅助,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本课内容。 4、比较分析法。通过建国前后体育发展状况的比较,提高学生的认识程度。 教学过程: 一、启 郭沫若的历史剧《武则天》在史学研究的基础上,一反以往文学作品里否定武则天的写法,而是以崭新的开拓性思维,让武则天以开明君主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从这个剧中,不难看出郭沫若既是杰出的剧作家,又是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功底深厚的史学家。他是从旧中国走进新中国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新中国的文学艺术是怎样繁荣发展的?体育事业有哪些成就?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二、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学生自读课本,思考下列问题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

一:教学内容: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 二: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近代美术概况。 2.知道中国近代绘画、雕塑的代表性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好在哪里。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2、方法与过程: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教学种以生活中的美术现象为引导,引起关注---深入讨论---感悟意义---树立信心。 3、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对美术现象的关注,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去深入感觉人类生活中美术的作用与人类创造美的精神。使学生明确美术鉴赏的学习目的以及重要意义,从而树立学好美术鉴赏课程的兴趣与决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中国现代绘画呈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国画、油画、版画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2)中国现代雕塑迅猛发展,介绍、分析有影响的作品。 教学难点: (1)传统型与融合型的中国画,创作版画,架上雕塑,纪念雕塑等名词。 四:教具准备:本课教学幻灯片及相关画册 五:教材分析 (A)内容结构 本课开篇对中国现代美术予以界定,指1919年“五四运动”起始至今的美术,主要指20世纪的中国美术。其后,课文分别介绍中国现代绘画和中国现代雕塑两大美术门类的概况、代表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1.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

第1自然段:介绍中国现代绘画概况。 第2-4自然段,介绍中国画在20世纪形成两种类型,分别介绍传统型中国画和融合型中国画及其代表画家与代表作品。 第5-6自然段,介绍油画的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第7自然段,介绍“创作版画”的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第8自然段,介绍“中西结合”的新品种新样式的绘画及其代表画家、作品。 第9自然段,简略介绍近年来绘画的新探索。 2.再塑民族精神的中国现代雕塑 第1自然段:指出中国现代雕塑成就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介绍20世纪50年代雕塑成就及代表作品。 第2-3自然段,介绍20世纪80年代至今雕塑快速发展,并列举一些有影响的作品。 (B)作品分析 (C)名词解释 传统型中国画 这是中国当代美术理论研究中出现的一个新概念,用以分析中国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画家的不同追求和不同风格,对于深入探讨中国画革新的途径与经验,有一定的作用,故课本中也引用这一概念。新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现代中国画”词条中,对“传统型的中国画”的解释是:“现代中国画家中,有许多是维护或坚持传统绘画的基本模式,不接受西方绘画影响的。他们之中又分为两支:一支以模仿、传承前人技巧、风范为基本原则;另一支在充分继承传统的同时力图变革出新,但他们的革新主要限于建树自己的独特风格,或给作品注入一定的新内容,而不是动摇和改造传统模式。前一支的贡献在于保存与传授传统技巧;后一支的贡献则在于发展传统,使传统绘画更加完满,以及创造自己的艺术个性。前者以金诚、顾麟士等为代表(引者按:金诚又名绍城,字拱北,民国初年北京著名书画家兼收藏家,1920年创建“中国画学研究会”,主张保存国粹。顾麟士,民国初年著名书画家,长于临摹古画,也是主张保存国粹),后者以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为代表。” 融和型中国画 也是中国当代美术理论研究中出现的一个新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现代中国画”词条中对“融和型中国画”的解释是:“清末民初,尤其是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课堂达标】 1.毛泽东在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总结发言。他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讲学术,这种学术可以,那种学术也可以,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你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就会越多。这发言应该是() A.《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的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提到的 C.《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提到的 D.是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逐步建立时提到的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允许不同的学术思想和文化艺术自由发展,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 A.不能宣传唯心主义错误 B.不能违背科学精神 C.不能违背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 D.不能宣传资产阶级倾向观点 解析:选C。“双百”方针的提出,并不是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前提是不能违背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 3.人们对当时的景象用戏言表示:跑了吭大吭,看个沙家浜;跑着上气不接下气,看个红灯记;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该时期最可能是在() A.反右斗争扩大化中B.“文化大革命”中 C.1958年大跃进中D.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由“沙家浜”、“红灯记”、“越南电影飞机大炮”可看出“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文艺界呈现出“百花凋零”的局面,这是“文革”中的景象。 4.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两者的共同宗旨是() 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提高人民群众文艺水平 D.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双百”方针的宗旨。无论什么方针政策的制定必然是为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知道“双百”方针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我国开始大规模建设社会主义、中共中央号召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多贡献的背景下提出的,而胡锦涛十七大报告的主旨也是强调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必然是两者的共同宗旨。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 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