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显示产业链分析报告

光电显示产业链分析报告
光电显示产业链分析报告

一、简述

随着全球步入“后危机”时代,寻找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新一轮战略制高点的最重要手段。发展以光电显示和固体照明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们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抉择。

光电显示和固体照明产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光电子产业核心关键,随着技术、产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千亿美元级产业,在未来将发展成为与汽车产业相当量级的产业。国内外政府、企业、研发机构和资本通过官、产、学、研、资高效联动方式积极推进产业化生产、技术创新、产品应用、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快速发展。根据当前国内外产业、技术、产品和市场趋势,高新区结合《新一轮战略发展规划》适时提出进行有关光电显示和固体照明产业链课题分析,通过文献收集、咨询专家和考察调研等多种方式,首先分析光电显示和固体照明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国内外光电显示和固体照明产业发展趋势;重点提出高新区发展光电显示和固体照明产业发展战略和目标;最后提出高新区发展光电显示和固体照明产业的推进措施。

光电显示部分

二、光电显示产业链分析与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概述

光电显示产业居于信息产业一个十分重要的位臵,是IT 终端产品“人机互动”的界面,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技术含量高,覆盖微电子、光电子、电子材料、专用设备仪器等高技术领域;二是广泛应用

于信息、医疗、航空航天等各种电子终端产品;三是在IT 终端产品的成本比重高,价值量大。其中TFT-LCD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模块占平板电视成本的80%、计算机的20%、手机的5%~10%;四是具有高成长性好。未来5~10年,年均增速在20%以上;五是产业拉动系数可达4~5,经济带动效果显著。因此,发展光电显示产业对提升我省和高新区新一代信息产业的技术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向更高附加值的上游延伸,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光电显示技术的发展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产品种类繁多,应用比较广泛的显示技术达到十多种。目前市场份额最大、最具发展前景的是平板显示。平板显示可以划分为液晶显示(LCD)、等离子显示(PDP)、有机电致发光显示(OLED)和发光二极管显示(LED)等多种类型。

LCD是目前的主导技术,主要应用领域是笔记本电脑、手机和电视等,2005年市场达到500亿美元,2009年仅显示模组销售额超过1000亿美元。

OLED目前已被业内外公认为是继CRT,LCD和PDP后第三代显示技术的代表,具有优异的显示品质,轻薄的外观,绿色节能和全尺寸的优点。

随着LED材料技术和工艺的提升,LED显示屏以突出的优势成为大屏幕平板显示的主流产品,而LED作为背光源取代CCFL(冷阴极萤光灯管)/EEFL(外臵电极荧光灯)是LCD产业发展的趋势,目前市场渗透率已经接近25%,且有加速趋势,成为LCD主要背光源配套技术。

本课题所指的光电显示,主要是指LCD、OLED和LED显示产业。

由于吉林省、长春市和高新区在光电显示产业、企业、项目、研发机构和人才等方面拥有一定资源,因此本报告重点研究分析上述三个产业相关情况,其他显示技术吉林省不具备相应资源和优势,在这里不再作进一步分析和赘述。

(二)产业链分析

LCD和OLED产业链可以划分为相对独立的上游、中游、下游三个部分。

上游是LCD和OLED面板、模块加工装配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零组件,主要包括:玻璃基板、彩膜、偏振片、背光源、驱动IC、液晶、发光材料、特气、特药和靶材等专业原材料、PCB(印刷电路板)、关键生产设备等。主要特征是:(1)涉及的行业众多。包括光学、材料、化学、电子、化工、机械、金属等,几乎涵盖了现代工业的所有领域。(2)厂家的专业性强,专业分工比较细。通常一家企业只能生产一种材料或零组件。

中游是LCD和OLED面板制造及显示模块组装。与上游产业不同,中游产业要求生产企业具备对上游原材料、零组件和设备的整合能力,同时要求掌握极高的生产技术和加工工艺以确保合理的产品成本;另外由于不断增大的面板尺寸和降低成本等原因,要求中游企业持续投资建设更高代生产线,资金需求也非常高。

下游产业主要是各种显示产品的应用领域,包括电视、电脑显示器、电子图书、可视门铃、车(机)载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显示器、手机、工业、广告机、工控机、DVD、数码相机、摄像机、游戏机以及各类;投影类产品,如投影电视和投影仪等。下游企业不仅庞杂,也是产业链中企业数最大的产业群。

LCD、OLED显示产业链

LED产业链大致可分为三部分:上游LED原材料、外延和芯片制造;中游LED封装;下游LED显示应用产业。

上游LED发光材料和器件的原材料包括:砷化镓单晶、氮化铝单晶等衬底材料,大部分是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单晶,生产工艺比较成熟。由于外延工艺的高度发展,器件的主要结构如发光层、限制层、缓冲层、反射层等均已在外延工序中完成,芯片制造主要是做正、负电极和完成分割检测。

中游是指LED器件封装产业。在半导体产业中,LED封装产业与其他半导体器件封装产业不同,它可以根据用于显示、照明、通信等不同场合,封装出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品种繁多的LED发光器件。

下游是指应用LED显示或照明器件后形成的产业。其中主要的应用产业有LED显示屏、LED路灯、LED车灯、LED交通信号灯、液晶背光源、LED景观灯饰、LED特殊照明等。

LED显示产业链

(三)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全球LCD和OLED产业集中在日本、韩国、台湾和中国大陆。欧美基本上放弃了该产业。光电显示产业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典型的规模化高新技术产业。在政府引导下,在金融机构和研发机构强有力支持下,日本、韩国和台湾省的光电显示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和扩张,是官、产、商、学、研密切合作,整合资源,建设规模化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典范。

美国、日本、欧盟在 LED 上游衬底材料、外延片、芯片生产上掌握着核心专利和技术,中国台湾地区通过技术跟踪和规模化发展则成为了全球重要的LED生产基地。LED产业形成了以美国、亚洲、欧洲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并呈现出以日、美、德为龙头,中国台湾、韩国紧随其后,中国大陆、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积极跟进的梯队分布。

——LCD产业发展现状

LCD根据采用基板类型可划分为PM (无源矩阵显示)和AM(有源矩阵显示)两类。AM采用薄膜晶体管(TFT)的有源矩阵显示技术,目前主要采用LTPS TFT(低温多晶硅有源矩阵)和a-Si TFT(非晶硅有源矩阵)两种TFT基板。如下图所示,AMLCD器件主要由TFT基板、彩

膜板、液晶、光源和驱动IC等几

部分组成。

注:AMLCD器件结构简图。左图是

AMLCD剖面图,含详细单元和布局结构。

下面是侧视图,清晰表现出AMLCD由彩膜

板、液晶、TFT板、光源和IC构成。

1、国际LCD产业现状

日本:日本目前在核心技术开发上,特别在基本结构、基本机理的核心专利、核心装备制造、基础材料和零部件等方面仍处于优势地位。日本AMLCD技术力量主要集中在SHARP、东芝、日立、富士通和NEC等跨国企业中。其中,夏普还拥有世界上第一个十代线工厂。

韩国:以SAMSUNG和LG-PHILIPS为代表,在九十年代初涉足AMLCD领域。LG和Philips,三星与日本SONY的合作使LG和三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国际领先的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韩国在核心技术方面已取得巨大进展,在大尺寸生产线工艺制造和产品开发方面及产业规模上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台湾地区:九十年代后期以亚洲金融危机为契机,依靠与大陆密切的经济关系的优势,将LCD定位为台湾新的支柱产业,全面快速进入LCD领域。到2010年9月,台湾已经拥有多条5代、6代、7.5代,8.5代生产线,友达光电还预计投资建立10代生产线。

2、中国大陆LCD产业现状

国内各企业自1990年开始分别从日本、韩国等国家引进生产线,进入到LCD产业。目前,在新一轮产业布局和竞争中上海天马、京东方、华星光电技术、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投入大量资金(约2000亿元)引进了高世代生产线。国内主要LCD企业的现状如下表所示:

总的来说,LCD技术已经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大陆,在中国大陆将形成一个新的LCD制造中心,竞争十分激烈,因此新技术开发已经成为LCD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 AMOLED产业发展现状

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又称为有机发光显示,由于发光材料的不同,有小分子OLED(SM-OLED)和高分子OLED(PLED)之分。OLED 的特性是主动发光,不像LCD需要背光,是全固体器件。其特点是响应速度快、画质清晰、轻薄、宽视角、节能环保等特点,被视为21

世纪最具前途的产品之一。

与AMLCD技术类似,高品质OLED显示技术也采用TFT基板即AMOLED。OLED基板与LCD基板的技术要求不同,比目前AMLCD用非晶硅TFT的电流要求更大、工作稳定性要求更高。市场上目前没有满足OLED用成熟的低成本AM基板,因此AM基板是目前限制AMOLED大规模产业化的瓶颈技术之一。

1、国际产业发展现状

由于AMLCD70%的生产设备和加工技术可以在AMOLED中采用,因此,在AMLCD技术方面具有垄断性优势的日本、韩国和台湾AMLCD厂商投入巨资开发有机发光材料、TFT基板、薄膜封装等核心技术推动了该技术的快速发展。

小分子OLED器件开发主要集中在AMLCD生产厂商,目前已经量产的公司有韩国SMD(三星移动显示),LG,日本Sony和台湾奇晶光电,真正达到较大规模生产的只有韩国SMD。

PLED器件的开发进度比OLED要慢4-5年,目前还没有市售的大规模商业化产品。

目前随着AM-OLED市场的打开,各国都在加紧产业化进程,据估计,到2012年全球将有至少20条AM-OLED生产线上马。

2、国内产业发展现状

国内厂商在OLED方面的投资热情比较高,并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国内OLED厂商主要是通过自主创新(如昆山维信诺)或引进收购(如四川虹视)等方式推进OLED显示的产业化。

3、高新区产业发展现状

高新区光电显示类企业或研发单位主要有:吉林省环宇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吉林省奥来德公司、吉林大学、长春应化所先进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长春有机光电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有关情况详见下表:

—— LED显示与背光源产业发展现状

LED显示屏以突出的优势成为大屏幕平板显示的主流产品之一,并在社会经济的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显示屏是LED产业中发展较早且较快成熟的产品,在全世界被广泛使用。2006年到2008年间,

LED显示屏的增长速度维持在18%左右。2011年LED背光源将超越大尺寸TFT LCD面板中的CCFL/EEFL背光,并且在2013年其渗透率将会达到74%。就各应用领域而言,大尺寸LED背光产品的需求将从2009年的1.14亿片增长到2015年的7.7亿片。

1、国际产业发展现状

国际LED显示屏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户外广告和体育场馆,其次是交通和演出,另外还包括展览,租赁和集会场合。主要厂商集中在日本,北美和中国台湾。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50家厂商从事LED显示屏生产,其中规模较大、产品齐全的约有30家,日本日亚化学和美国科瑞是最大的企业。

由于TFT-LCD未来的投资将持续增长,基于LED背光源的所谓LED电视和笔记本电脑逐渐成为主流,国际上LED背光源的生产规模也迅速扩大,其中台湾和韩国在背光模组的生产规模上独占鳌头,市场份额约占40-45%。由于中国大陆的成本优势,全球LED背光模组生产有向国内转移趋势。

2、国内产业发展现状

国内各省发展LED产业的积极性非常高,上海、江苏、山东、福建等省均制定了推进LED产业发展的意见以及相关扶持政策。目前我国LED产业已经形成了四大片区(珠三角、长三角、福建江西地区、北方地区)。由于国产LED显示屏的性价比比较高,市场占有率近100%,国外同类产品基本没有市场。

3、高新区产业发展现状

高新区内从事LED显示的企业只有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希达电子)。希达电子是LED显示行业协会的理事单位及国家

半导体照明产业联盟的成员单位,在LED显示应用方面表现十分突出。公司拥有36项专利并完全掌握了LED显示器产品的核心技术和关键生产工艺,自主创新实现的“逐点一致化校正技术”、“集成三合一技术”、“高精度灰度控制技术”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集成三合一技术”成果被载入《2008科学发展报告》。该报告称其问世“使我国第一次站在LED显示领域最前沿”。2009年,长春光机所和希达电子共同发起的“高清晰高均匀度全色LED大屏幕显示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项目资金996万,为国家科技部在LED显示领域单项支持最多的项目。该项目从LED显示器高精度光色参数数字采集技术、灰度控制技术、亮度色度校正控制技术、高质量图像显示支撑技术4个方向全面突破困扰LED大屏幕显示的核心技术问题,提升整个LED显示产业的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同年,希达电子获吉林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跃升计划2800万的资金支持,成为以技术带动产业发展的典型代表。

另外,区内和LED显示相关的研究机构有1家:长春光机所的激发态实验室。实验室拥有张家骅等25名专职研究人员,45岁以下人员17人,具有研究员职称15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3人。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点1个,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点2个,硕士生导师12人。其主要研究集中的方向是低维半导体发光物理;固体中稀土及过渡族离子的发光物理;新型发光及平板显示器件;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及其应用。

三、光电显示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产业技术、市场发展概述

AMLCD目前已成为平板显示的主流产品,随着AMOLED技术的日益成熟,该类产品从中小尺寸开始逐渐替代AMLCD产品。今年在东京

举办的“第19届DisplaySearch论坛”对平板显示产业的预测:随着北京京东方科技集团、深圳华星光电技术、台湾友达光电、台湾奇美电子、韩国三星电子、韩国LG显示、日本夏普等高世代TFT-LCD生产线的投产,未来五年AMLCD作为平板显示器的主流产品的地位已经确定,预期大尺寸面板将出现10%左右的供应过剩。

因此,各LCD面板大厂商可能会以2012年面板供过剩为契机,大力启动被公认为“新一代平板技术真命天子”的OLED业务。实际上,韩国三星、台湾奇晶光电、台湾友达、昆山维信诺、上海天马公司和四川虹视公司等都已经开始批量生产或组建生产线。

注:TFT-LCD发展历程,G1(第一代)到G4在日本发展起来,G3.5到G8在韩国和台湾发展起来。TFT-LCD的发展目标是超高清和立体电视。目前OLED主要采用G4.5以下的多晶硅TFT技术,近期发展目标是移动终端显示,长期发展目标是超高清和立体电视,以及柔性显示。

近年来,LED已广泛应用于显示屏、交通灯、景观照明以及室内装饰等,并逐步开始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背光源、汽车光源等领域。北京奥运会各场馆大规模应用LED产品,充分显示了LED进入商业应用的换代技术产品正在逐步成熟,产业目前正处于高速成长期。LED是全球下一代照明的升级换代产品,涵盖节能、环保、微电子、基础装备制造等诸多领域,对汽车电子、原材料、消费类电子、光电产业等具有重要拉动作用,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随着LED产品

的大规模应用,消费电子产品和照明产品进入新一轮的升级换代,可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LED显示应用领域

(二)产业技术、产品市场发展前景

最近几年平板显示展会出现一些新技术,给产品带来新颖性,呈现创造市场需求的热闹局面。

1、3D显示技术。在AMLCD、AMOLED和LED显示屏上增加一功能层,使人的双眼有不同视觉角度,产生3D效果。

2、LED光源电视。实际上是光源采用LED的AMLCD。LED光源早就应用到小尺寸AMLCD上,近年来LED在亮度和功耗方面取得长足进步,逐步替代AMLCD传统背光源-高压荧光灯。据市场调研机构DisplaySearch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11年LED背光源将超越大尺寸TFT-LCD面板中的CCFL/EEFL背光,并且在2013年其渗透率将会达到74%。就各应用领域而言,大尺寸LED背光产品的需求将从2009年的1.14亿片增长到2015年的7.7亿片。

3、电子纸。电子纸是一种静态显示技术,能够实现静态显示的技术很多,与传统的液晶屏等相比,电子纸的低功耗特性及更接近传统纸的可视性使其成为专用电子书阅读器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随着电子书阅读器市场的崛起,电子纸行业也开始加速发展。根据韩国市

场调研公司Displaybank的最新调查,用于电子书阅读器的电子纸市

场规模将继续迅速扩大:到2010年将达到400万张;到2014年将达到约3000万张。电子纸的目标是替代传统的书和报纸,当然在标识等方面还有新的市场。目前市场产品仅有单色显示,彩色显示技术模式将决定电子纸技术的发展趋势。

4、激光显示。激光显示技术以红、绿、蓝三基色激光作为显示光源,实现的色域空间能够比目前技术增加近3倍,能够最完美地再现自然色彩,在公共信息大屏幕、激光电视、数码影院、家庭影院、车载显示、游戏显示、袖珍投影仪、嵌入式超小型投影仪、手机移动显示以及个性化头盔显示系统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但其发展主要受成本限制。

5、LED大屏幕显示。目前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未来将向高亮度、全彩化、标准化、规范化、产品结构多样

化方向发展。

(三)产业未来主流产品预测分析

近几年平板显示展会预示出平板显示的未来主流产品。

1、超高清晰电视。显示技术的梦想“壁挂式电视”如今已经实现。

注:NHK等公司展品预示技术向墙壁一体化的“墙壁电视”方向发展

2、柔性AMOLED面板。下图是索尼开发出了厚度仅为80μm的4.1英寸超薄OLED面板。现已证实该面板的柔软性较高、至少可弯曲到曲率半径为4mm的状态。薄膜底板的厚度减至20μm,而且除了像素内OTFT(有机薄膜晶体管)外,栅极驱动电路也是基于有机半导体材料制作而成的。从技术组合与加工优势看,OTFT与PLED组合更合理。

注:索尼在显示器技术国际学会“SID 2010 International”上发布。

(四)支撑产业未来主流产品的核心技术分析

1、对于AMLCD而言,生产设备、原材料和工艺成熟度都达到10代线水平。超高清电视(2kx4k像素)技术的发展瓶颈,是TFT基板的功能(载流子迁移率)达不到要求,需要把现有非晶硅TFT功能(0.7平方厘米每伏秒)提高4倍以上,至少超过3.0平方厘米每伏秒。这对非晶硅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大面板厂商在致力开发新的TFT基板技术。

2、对于AMOLED而言,很多技术可以从AMLCD技术借用过来,目前瓶颈问题主要是发光材料的寿命、OLED大尺寸加工工艺、薄膜封装、TFT基板。

(1)OLED材料寿命。目前材料的寿命达到五万小时,完全满足

中小尺寸显示的要求,但是未来向超高清电视目标发展,还需要把寿命提高到十万小时。

(2)OLED大尺寸加工工艺。目前主要有蒸镀法和喷墨打印法来制备RGB图形。小分子OLED一般采用蒸镀法,目前尺寸限制在4.5代以下。聚合物OLED一般采用喷墨打印法,小尺寸精度不高,适合大尺寸。

(3)OLED薄膜封装。OLED需要绝水绝氧封装来提高使用寿命。目前普遍采用玻璃封装,性能价格比较好,但不能充分表现出OLED 轻薄的优势。薄膜封装可以减少一层玻璃,产品灵活性更好,但目前应用产品还不成熟。

(4)TFT基板。高功能TFT基板技术开发目前主要聚焦在三类技术上:低温多晶硅TFT、氧化物半导体TFT、OTFT。低温多晶硅TFT 受加工方法的限制, 目前最大加工尺寸是 4.5代生产线(730x920mm),适合中小尺寸产品。另外,受加工方法的限制,产品的成品率低,成本一般是非晶硅TFT的3-6倍。采用低温多晶硅TFT 基板的OLED产品成本因此居高不下,失去与LCD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氧化物半导体TFT主要是指采用InGaZnO等多组分非晶氧化物的TFT,是近期国际研发的一个热点,载流子迁移率超过5.0cm2/Vs,满足AMOLED和高清AMLCD的需要。目前主要的问题是加工过程中多组分的一致性控制。

OTFT是指采用有机半导体的TFT,是近20年国际上研发的一个热点,载流子迁移率在1-5.0cm2/Vs之间。有机半导体一般表现出高空穴迁移率性质,特别适合与OLED组合。目前主要的问题是器件工作电压漂移控制。

上表是几类TFT的综合指标对比。从性能、成本和工业加工性角度看,

OTFT和氧化物半导体TFT应该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技术。

3、我国LED显示产业在规模发展的同时,产品技术推陈出新,一直保持比较先进的水平。90年代初即具备了成熟的16级灰度12bit 视频控制技术及无线遥控等国际先进水平技术,近年在全彩色LED显示屏、灰度级控制技术、集群无线控制、多级群控技术等方面均有国内先进、达到国际水平的技术和产品出现;LED显示屏控制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也已由国内企业开发生产并得到应用。

固体照明部分

四、固体照明产业链分析与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概述

固体照明以其技术的先进性和产品应用的广泛性,被公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并已从最初的手机、交通信号、景观装饰等特殊照明领域,开始进入居室照明、场馆照明、户外路灯、庭院灯、广告灯等领域。特别是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

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用的路灯等功能性照明和商业性照明,已成为

当代信息社会“增光添彩”不可或缺的关键元器件。未来5-10年全球有可能形成近1000亿美元应用市场。

固体照明亦称半导体照明,是指用固体发光器件作为光源的照明,包括无机发光二极管(LE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LED作为一种新型的照明技术,其应用前景举世瞩目,自从白光LED出现,无论是发光原理还是功能等方面都具有其它传统光源无法匹敌的优势。因此,LED照明将取代传统白炽灯和日光灯,传统居室照明灯具已面临严峻挑战。灯具设计的内容与形式主体是光源,LED 新光源促使照明灯具设计开发的革新,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照明观念,使我们可以从传统的点、线光源局限中解放出来,灯具设计的语言和概念可以自由发挥和重新确立,灯具在视知觉与形态的创意表现上具有了更大的弹性空间,居室照明将向更加节能化、健康化、艺术化和人性化发展。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近几年来国际和国内迅猛发展的新照明技术,和无机LED一样具有绿色、环保等特点外,其简单的制备工艺、低的工作电压,丰富的材料来源、高效能、低能耗、色彩丰富及平面发光、超薄等诸多优异特性,受到全球显示和照明产业界的普遍关注。作为照明光源,以平面发光为特点的OLED具有更容易实现大面积、超薄和任意形状光源的优点,同时具有高效、绿色环保、安全等优势。因此,OLED作为一种新型的固态光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不仅可以作为室内外通用照明和装饰照明等,甚至可以制备富有艺术性的柔性发光墙纸,可单色或彩色发光的窗户,可穿戴的发光警示牌等梦幻般的产品。由于OLED在照明领域的巨大潜力,很多OLED 公司和国际上大的照明产品公司如美国GE、德国Osram、荷兰Philips 和日本松下电工等都已经开展OLED照明器件的研究开发,充分显示

了各国对开发研究OLED照明的重视。

固体照明产业涵盖节能、环保、高技术、微电子、基础装备制造等诸多领域,发展固体照明产业,对信息产业、汽车电子、原材料与装备制造、消费类电子、航空航天、太阳能光伏以及整个光电子产业等领域均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特别是我国已成为世界汽车、消费类电子的制造、出口和消费大国,在巨大的市场需求拉动下,发展固体照明产业将带动我国、吉林省、长春市和高新区的快速发展。

(二)产业链体系分析

LED和OLED照明产业可以划分为相对独立的上游、中游、下游三个行业领域。

1、LED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分别为外延材料与芯片加工、器件制造与模块封装、显示与照明应用。上游产品技术具有高难度、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而中、下游的应用进入壁垒很低。LED产业行业利润集中在上游,如LED外延片与芯片约占行业利润的70%,下游应用领域极其广泛。功能性景观照明、LED全彩显示屏、太阳能LED、信号、指示等仍然是LED的主要应用领域,约占应用市场的60%。随着高亮度LED的不断发展,LED在汽车灯等高端应用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的扩大,未来将占有巨大的市场份额。

LED照明产业链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材料外延技术与装备,芯片制备技术与装备,封装材料、工艺技术与装备,系统集成技术及应用四个主要技术领域。其中材料外延技术包括 GaN、SiC、Ai2O3、Si、AiN、ZnO、MgO 及复合衬底等衬底材料及外延技术等;芯片制备技术包括芯片制备、表面粗糙化、光子晶体、微结构、划片、蚀刻、衬底剥离与键合、钝化等;封装材料、工艺技术包括单芯片封装、多芯片封装、以及散热技术、二次光学设计技术、荧光粉制备技术等;系统集成技术及应用包括灯具的系统结构设计、显色性技术、电源电路与

灯具集成技术、可靠性技术等。

LED照明产业链示意图

2、OLED照明产业链的上游包括:原辅材料和生产设备;中游包括:OLED面板制作与组装等;下游包括显示与照明应用。上游的原材料不像无机LED的外延材料那样有非常高的技术难度,我国和吉林省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方面就有很好的基础。上游中的关键生产设备及配套设备的系统化技术以及中下游的器件面板加工技术及灯具应用等方面有很高的技术要求,这方面的技术主要掌握在日本、韩国和欧洲等企业手中,中国大陆由于在这些环节上存在的严重不足一定程

OLED照明产业链示意图

光电显示产业链分析报告

一、简述 随着全球步入“后危机”时代,寻找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新一轮战略制高点的最重要手段。发展以光电显示和固体照明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们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抉择。 光电显示和固体照明产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光电子产业核心关键,随着技术、产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千亿美元级产业,在未来将发展成为与汽车产业相当量级的产业。国内外政府、企业、研发机构和资本通过官、产、学、研、资高效联动方式积极推进产业化生产、技术创新、产品应用、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快速发展。根据当前国内外产业、技术、产品和市场趋势,高新区结合《新一轮战略发展规划》适时提出进行有关光电显示和固体照明产业链课题分析,通过文献收集、咨询专家和考察调研等多种方式,首先分析光电显示和固体照明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国内外光电显示和固体照明产业发展趋势;重点提出高新区发展光电显示和固体照明产业发展战略和目标;最后提出高新区发展光电显示和固体照明产业的推进措施。 光电显示部分 二、光电显示产业链分析与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概述 光电显示产业居于信息产业一个十分重要的位臵,是IT 终端产品“人机互动”的界面,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技术含量高,覆盖微电子、光电子、电子材料、专用设备仪器等高技术领域;二是广泛应用

于信息、医疗、航空航天等各种电子终端产品;三是在IT 终端产品的成本比重高,价值量大。其中TFT-LCD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模块占平板电视成本的80%、计算机的20%、手机的5%~10%;四是具有高成长性好。未来5~10年,年均增速在20%以上;五是产业拉动系数可达4~5,经济带动效果显著。因此,发展光电显示产业对提升我省和高新区新一代信息产业的技术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向更高附加值的上游延伸,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光电显示技术的发展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产品种类繁多,应用比较广泛的显示技术达到十多种。目前市场份额最大、最具发展前景的是平板显示。平板显示可以划分为液晶显示(LCD)、等离子显示(PDP)、有机电致发光显示(OLED)和发光二极管显示(LED)等多种类型。 LCD是目前的主导技术,主要应用领域是笔记本电脑、手机和电视等,2005年市场达到500亿美元,2009年仅显示模组销售额超过1000亿美元。 OLED目前已被业内外公认为是继CRT,LCD和PDP后第三代显示技术的代表,具有优异的显示品质,轻薄的外观,绿色节能和全尺寸的优点。 随着LED材料技术和工艺的提升,LED显示屏以突出的优势成为大屏幕平板显示的主流产品,而LED作为背光源取代CCFL(冷阴极萤光灯管)/EEFL(外臵电极荧光灯)是LCD产业发展的趋势,目前市场渗透率已经接近25%,且有加速趋势,成为LCD主要背光源配套技术。 本课题所指的光电显示,主要是指LCD、OLED和LED显示产业。

中国手机游戏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手机游戏市场分析报告(含预测数据) 2011-2014年 1 / 1

本报告 ?针对市场:国内外手机游戏市场; ?针对类型:单机游戏、网络游戏、社交游戏;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游戏邦、清科研究、海纳; 一、概述 1.1、手机游戏行业现状 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与3G网络的快速进展,移动互联网的相关业务,已逐渐成为国内各厂商关注的焦点,中国手机游戏市场目前仍然以单机版游戏为主,网游版产品所占比重较低。从整体行业来看,中国手机游戏行业处于快速进展期,近两年来,在电信运营商和手机游戏开发商的联合推动下,中国的手机游戏行业,取得了较快的进展。 1 / 1

目前的手机游戏数量众多,然而质量和内容无法满足现有玩家需求,国内手机游戏开发商自主开发能力与国外开发商比较,力量相对薄弱。目前的手机游戏大多来自于国外,日、韩、欧美等地开发的游戏几乎占据了中国手机游戏市场80%的游戏内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手机游戏开发商在我国差不多有上千家,但真正上规模的也只是数十家。目前常见的手机平台有Android,塞班,java,IOS。孰优孰劣没有绝对的界限。 1.2、手机游戏以后进展趋势 1.2.1、手机游戏与其他创意型产业相互融合,呈现“多元娱乐”进展趋势 手机游戏在与其他创意产业融合,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将汲取融合优秀的动漫、影视、网络游戏、文学作品等相关创意产业特色内容资源,弥补本行业内容单一、创意不足的缺势;另一方面,融合进展将使手机游戏产品多样化,在进一步融合网络游戏、网页游戏、SNS等娱乐应用特色的同时,成长为“多元娱乐”产品,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1 / 1

2020-2025年中国光电芯片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2020-2025年中国光电芯片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订购须知 1、此定制服务由华经产业研究院(https://www.360docs.net/doc/032382973.html,)提供。 2、此报告为定制报告,在我们确认收到您的款项后3个工作日提供。 3、下载文档内容为定制报告大纲,最终报告不能通过下载方式获取,付款后请将订单编号及商品名称通过邮箱发送至kf@https://www.360docs.net/doc/032382973.html,,我们会在规定时间内通过邮件发送。 4、最终提供文档格式为PDF版本,价格不含纸介版。

2020-2025年中国光电芯片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 报告 【出版日期】2020年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 【价格】电子版:8000元 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光通信大国,在光纤光缆领域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光器件领域,特别是光通信芯片领域,中国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特别是高端光电芯片。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 第一章2015-2019年光电芯片行业分析 第一节2015-2019年世界光电芯片发展总体状况 一、国际光电芯片行业结构面临发展变局 二、2015-2019年全球光电芯片市场持续扩张 三、2015-2019年国际光电芯片市场发展态势 四、经济全球化下国外光电芯片开发的策略 第二节2015-2019年中国光电芯片行业的发展

一、我国光电芯片行业发展取得的进步 二、2015-2019年中国光电芯片行业发展态势 三、中国光电芯片行业逐步向优势区域集聚 四、我国光电芯片行业的政策导向分析 第三节光电芯片行业的投资机遇 一、我国光电芯片行业面临的政策机遇 二、产业结构调整为发展光电芯片发展提供良机 三、我国光电芯片行业投资潜力 第四节光电芯片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光电芯片行业化发展的主要瓶颈 二、我国光电芯片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三、制约中国光电芯片行业发展的因素 四、我国光电芯片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五节促进我国光电芯片行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我国光电芯片行业发展的对策 二、促进光电芯片行业健康发展的思路 三、发展壮大中国光电芯片行业的策略简析 四、区域光电芯片行业发展壮大的政策建议 第二章2015-2019年中国光电芯片产业运行环境分析第一节2015-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中国GDP分析 二、消费价格指数分析

健康食品产业链分析报告

健康食品产业链分析报告2020年4月

Page 3 目录 驱动因素:健康需求倒逼食品行业重塑升级 (6) 消费人群:老龄化继续催化需求,年轻一代崛起发力 (6) 消费意识:健康意识持续提升,疫情之下加速觉醒 (8) 政策引导+科技进步,助力健康食品发展 (9) 制胜关键:“新产品+新包装+新营销”布局健康赛道 (11) 新产品:差异化打法切入市场,功能化和个性化需求凸显 (11) 新包装:“颜值+实用”双管齐下树立品牌形象 (13) 新营销:跨界营销热度火爆,直播电商正当风口 (16) 细分赛道:健康需求正当时,细分领域迎接机遇 (18) 乳制品:场景拓展催生需求,疫情之下逆势增长 (18) 保健品:消费群体年轻化,细分化需求凸显 (21) 休闲食品:从“过嘴瘾”到“养生流”,健康营养需求凸显 (24) 企业分析 (27) 伊利股份:产品升级+渠道深耕,致力打造健康集团 (27) 妙可蓝多:奶酪转型卓有成效,深耕渠道强化优势 (30) 汤臣倍健:大单品策略持续发力,电商渠道助推发展 (33) 三只松鼠:产品布局多元化,积极发力健康品类 (35) 分析建议 (36)

图表目录 图1: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持续提升 (6) 图2:人均食品烟酒支出占比达28% (6) 图3:日本老龄人口(65 岁以上)占比(左)及增长率 (6) 图4:日本老龄人口保健品人均摄入量(g)高于平均 (6) 图5:我国65 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左)及增速 (7) 图6:我国60 岁以上人口占比2050 年将达到30% (7) 图7:不同年龄段自评健康得分 (7) 图8:不同年龄段健康困扰问题 (7) 图9:2019 年上半年线上养生类食品核心客群矩阵 (8) 图10:“身体健康”成为最重要的事 (8) 图11:2019 年百度指数搜索增速 (8) 图12:消费者健康类别关注度排名 (9) 图13:饮食健康升级路径 (9) 图14:健康饮食金字塔 (9) 图15:添加健康成分的食品品类增速 (9) 图16:“提高免疫力”搜索指数在疫情期间暴涨 (9) 图17:“提高免疫力”与“提高免疫力的食品”强关联 (9) 图18:科技主导食品行业向营养健康发展 (10) 图19:2017Q3-2019Q2 食品饮料行业融资总额 (11) 图20:2017Q3-2019Q2 食品饮料行业融资项目数 (11) 图21:新锐品牌天猫销售额及复合增速 (12) 图22:消费者对优质产品的关注度 (12) 图23:王饱饱麦片热度火爆 (12) 图24:元气森林健康饮品系列 (13) 图25:消费者对健康个性化定制的需求明显 (13) 图26:不同人群的食品营养需求 (13) 图27:消费者看重新品要素 (14) 图28:消费者对食品包装信息的关注情况 (14) 图29:品牌商在包装上突出健康及营养信息 (14) 图30:消费者注重食品包装的便捷性 (15) 图31: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有情感共鸣的商品 (15) 图32:品牌商在包装上突出健康及营养信息 (15) 图33:消费者倾向购买环保包装产品 (16) 图34:品牌商采用天然环保包装 (16) 图35:社交电商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16) 图36:大白兔X 气味图书馆推出快乐童年香氛系列 (17) 图37:奈雪的茶X 旺旺推出新品和周边产品 (17) 图38:中国在线直播用户规模 (17) 图39:中国直播电商销售规模快速提升 (17) 图40:2019H1 直播电商用户观看直播带货频次 (18) 图41:2019H1 用户观看直播带货引起消费欲望 (18) 图42:消费者对乳制品的需求 (19) 图43:乳制品使用场景扩展 (19) 图44:蒙牛“恬醒”葛根风味酸奶 (19) 图45:消费者对乳制品口味的要求 (20) 图46:疫情期间,乳制品是唯一一个消费量提升的非必需品 (21) 图47:低温牛奶渗透率持续提升 (21) 图48:减脂/低糖乳制品增长领先 (21) 图49:中国保健品市场分人群/功能分析(2016) (22) 图50:中国保健品电商销售规模持续增长 (23) 图51:“零食态”保健品代表产品 (23) 图52:消费者对保健品的功能需求愈加细分化 (23) 图53:中国保健品销售渠道分布情况 (23) 图54:2013-2018 年保健品细分渠道CAGR (23) 图55:休闲零食市场规模快速攀升 (24)

2019年手游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手游行业分析 报告 2019年6月

目录 一、国内手游市场进入红利拐点,厂商的全球化突破 (5) (一)好莱坞电影垄断全球市场:国产业在什么情况下能吞噬全球产业 (6) (二)头部国家单产品投入大幅上升 (8) (三)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 (9) (四)巨头海外市场增速远超国内增速 (11) 二、政策层面:鼓励游戏出海,文化输出 (13) 三、中国手游公司世界排位靠前 (14) (一)中国游戏厂商极具全球竞争力 (14) (二)中国手游出海增速高于各国本土行业增速 (15) (三)中国本土手机、APP全球市占率提升带来发行优势 (16) 四、亚太未来会享受手游高增长红利 (17) (一)亚太市场为中国海外优势票仓 (17) (二)印度市场存在巨大移动的市场红利 (19) 1、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红利 (20) 2、移动支付渗透率红利 (21) (三)东南亚地区移动市场红利 (22) (四)日本手游市场厂商具有较大竞争力 (23) (五)韩国手游市场:从RPG到品类拓展 (26) 五、出海手游厂商发展情况 (27) (一)纯海外业务公司发展情况 (29) 1、亚太王牌发行商:易幻网络 (29)

(二)主打大陆市场厂商已开始强调海外市场重要性 (30) 1、网易出海:强产品力+强推广运营本地化能力 (32) 2、腾讯出海:投资并购+竞技产品出海路线 (33) 3、三七互娱:逐渐熟悉亚太市场 (33) 4、游族网络:以RPG突破欧美市场 (35) 5、完美世界:老牌研发达产IP选择从纯国风到全球化 (36)

手游行业大陆市场增速回到15%一般增长。2018年移动游戏中国市场增速跌至15.4%,让市场对于国内游戏未来增长抱有悲观态度, 估值一路走低。而2019年版号恢复审批预期将带来市场恢复,大概率增速不低于2018年的15%。同时,版号审批的不确定性政策因素倒逼游戏厂商于2018年下半年开始批量出海,海外收入增速开启了高速增长时代。 手游行业具备制霸全球市场能力,且从2018年开始开启了海外高速增长。手游行业是中国文化产业中为数不多的市场规模在全球占据 主导地位的产业。当前中国手游市场情况类似于1920年代美国好莱坞电影行业状态。二者皆为边际成本极低,具有文化属性的行业。我们 根据好莱坞电影发展历史得出发现一个现象:在边际成本极低的产业中,如果一国产业想要垄断全球市场,其基本条件就是本国市场规模就是全球市场最大。只有在这一情况下,才能支撑最高的单产品投入,得到最好的产品质量从而制霸全球反过来摊薄成本。而手游行业是中国文化产业中唯一满足这一条件的产业。对标好莱坞电影行业本土和海外收入贡献来看,我们预计海外市场将有机会带来超过1000亿的增长空间。 中国厂商在海外增速远超本土公司增速。东南亚、印度等地区仍处于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阶段,其手机设备、移动支付渗透率、通信 网速等基础设施相当于中国3~5年前,因此当前手游行业正开启高速增长,而中国企业于当地增速高于当地平均行业增速水平,预期在未来3~5年中将享受行业beta。此外,中国企业在美股、日韩等发达手

中药产业链分析报告

中药产业链分析报告2020 年4月

原料药行业全景图 上游原材料 下游应用 基础化工行业 医药 保健品 饲料 基础化 石油 工材料 合成 原料药行业 发酵、提取 农林牧渔业 动植物 中间体 原料药 食品 化妆品 大宗原料药 解 特色原料药 专利原料药 皮 质 激 素 类 代 表 品 类 造 影 剂 类 维 生 素 类 抗 生 素 类 热 镇 痛 类 沙 坦 类 普 利 类 他 汀 类 肝 素 类 无特定品类,根据 需求定制 3

Contents 01 02 03 04 05行业概况 大宗原料药 特色原料药 专利原料药 未来展望与投资建议

原料药行业处在医药产业链的中上游位置 原料药产业链示意图 ? 原料药行业 原料药英文名称是API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 ),即 药物活性成分,是构成药物药理作用的基础物质,原料药无法 直接被患者使用,必须经过添加辅料等环节进一步加工制成制 剂,病人才能服用。而中间体是原料药工艺步骤中产生的、必 须经过进一步分子变化或精制才能成为原料药的一种物料。广 义的原料药行业包括API 和中间体。 下游应用 上游原材料 医药制剂 基础化工行业 保健品 饲料 石 油 基础化 工材料 ? 上游原材料 合成 原料药行 业 原料药上游原材料有两大来源,一是基础化工行业,另一个是 种植业。前者主要通过化学合成工艺生产原料药,后者通过生 物发酵制成相关中间体,再进行结构修饰。发酵工艺应用较多 的是抗生素类、维生素类等原料药,较化学合成工艺有污染小、 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此外,部分原料药可由动植物中提取, 如青蒿素。 发酵、提取 中间体 原料药 农林牧渔业 动植物 食品 ? 下游应用领域 原料药下游主要应用领域为医药制剂,目前我国仍以化学药为 主,可达万亿规模。其次,原料药在饲料、保健品、食品等领 域也有较多应用。 化妆品 5 资料来源: XXX 市场部

关于光电产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光电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2012年10月25日 光电产业是一个新兴的高科技行业,其多元化应用技术产品作为智能产业的一个分支,未来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和潜力,调研科在查阅国内外有关文摘和论著,并参考国内其他地区发展光电产业有关情况的基础上,先后实地调研了晶华光电、大凌实业两家本地企业后,经过多次的讨论,几易其稿,形成了以下研究报告供决策参考。发展一个新的产业涉及地区经济发展大局,需要综合配置地方各种资源,以及考虑与周边地区的差异化发展问题,但由于我们知识与能力的局限,报告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很多深层次的问题仍有待专家进行深入的论证。 一、光电技术的内涵特点、应用和发展现状 (一)光电技术的内涵及特点。 光电技术是一门以光电子学为基础,综合利用光学技术、微电子学技术、精密机械及计算机技术解决各种工程应用课题的技术学科。它将电子学中的许多基本概念与技术(如调制与解调、放大与振荡、倍频、和频与差频等)移植到光频段,解决光电信息系统中的工程技术问题。这一先进技术使人类能更有效地扩展自身的视觉能力,使视觉的长波延伸至亚毫米波,短波延伸至紫外、X射线、γ射线,及至高

能粒子,并可以在飞秒级记录超快现象(如核反应、航空器发射)的变化过程。光电技术在现代科技、经济、军事、文化、医学等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此为支撑的光电子产业是当今世界争相发展的支柱产业,是竞争激烈、发展最快的信息技术产业的主力军。 光学技术处理的是空间光信息,它具有多维、并行、快速数据处理等能力。具有以下特点: 1.高精度和远距离。光电测量的精度是各种测量技术中精度最高的一种。光载波最便于远距离传播,尤其适用于遥控和遥测,如电视遥测、光电跟踪和光电制导等。 2.高速度、大容量。以光子作为信息载体,其传输速度是各种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快的,信息载波容量比电子至少要大一千倍。 3.非接触。检测所需的输入能量几乎不影响被测物的能量状态,并且测量仪器和被测对象之间不存在机械摩擦,容易实现动态测量。 4.有较强的信息处理和运算能力。可进行复杂信息的并行处理和多种形式的数学运算。运算速度高,空间互连效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可调制变量多,信号变换灵活。用光电方法还便于信息的控制和存储,易于实现自动化,易于与计算机连接,易于实现智能化等。 5.有广泛的适用范围。能获取和处理多种光学信息和非

2021-2027年中国光电行业分析报告-市场现状研究与前瞻规划分析

【报告类型】产业研究 【出版时间】即时更新(交付时间约3个工作日) 【发布机构】智研瞻产业研究院 【报告格式】PDF版 核心内容提要 市场需求 本报告从以下几个角度对光电行业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研究: 1、市场规模:通过对过去连续五年中国市场光电行业消费规模及同比增速的分析,判断光电行业的市场潜力与成长性,并对未来五年的消费规模增长趋势做出预测。该部分内容呈现形式为“文字叙述+数据图表(柱状折线图)”。 2、产品结构:从多个角度,对光电行业的产品进行分类,给出不同种类、不同档次、不同区域、不同应用领域的光电产品的消费规模及占比,并深入调研各类细分产品的市场容量、需求特征、主要竞争厂商等,有助于客户在整体上把握光电行业的产品结构及各类细分产品的市场需求。该部分内容呈现形式为“文字叙述+数据图表(表格、饼状图)”。 3、市场分布:从用户的地域分布和消费能力等因素,来分析光电行业的市场分布情况,并对消费规模较大的重点区域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具体包括该地区的消费规模及占比、需求特征、需求趋势……该部分内容呈现形式为“文字叙述+数据图表(表格、饼状图)”。 4、用户研究:通过对光电产品的用户群体进行划分,给出不同用户群体对光电产品的消费规模及占比,同时深入调研各类用户群体购买光电产品的购买力、价格敏感度、品牌偏好、采购渠道、采购频率等,分析各类用户群体对光电产品的关注因素以及未满足的需求,并对未来几年各类用户群体对光电产品的消费规模及增长趋势做出预测,从而有助于光电厂商把握各类用户群体对光电产品的需求现状和需求趋势。该部分内容呈现形式为“文字叙述+数据图表(表格、饼状图)”。 5、竞争格局

中国建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谢玲通讯员武仁)高温时节正值人才市场供需淡季,建筑业猎头却频频出手。记者获悉,今年来该行业需求量增幅超两成,企业之间互挖墙脚也成为人才流动的关 键原因。 武汉市人才中心昨日举行的一场中高级人才封闭招聘会上,数家建筑房产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前来揽才,吸引了不少职场人士的关注,薪资待遇、发展空间、管理模式是中高级人才求职时最关注的因素。 武汉市人才中心招聘负责人朱培介绍,今年3月以来建筑类职位需求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两成,项目总经理、财务总监、景观设计等职位需求量增长高达150%以上。年薪10万以上的中高级人才需求旺盛,年薪20万元以上的总监、副总级别人才更是一将难求。 业内人士分析,房地产调控政策造成人员流失成为需求量上升的主要原因,而企业互挖人才也加剧了人才流动。另外,北京、深圳等地已成为该行业一线人才吸纳地,但武汉在薪酬待遇上竞争力不足,不仅无法吸引外流人才,甚至面临人才外流的窘境,不得不提前储备人才。 第一才经网猎头分析,建筑行业规模还在扩大,人才梯队却没有跟上来,而且不少企业缺乏人才培养机制。目前其它行业的人才想进入的机会减小,难度增大,行业外人才向房地产行业流动趋缓,人才主要在行业内调整,也使得“挖人”趋势愈发明显。

(2011-2012年)中国建筑行业 年度研究报告 ?行业外部环境分析 ?行业发展周期分析 ?行业财务数据分析 ?各省市竞争力对比分析 ?细分市场分析 ?产业链上下游分析 ?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重点企业分析 ?行业贷款规模及结构分析 ?行业融资需求及特征分析 ?行业准入标准 ?行业目标授信客户指引 ?行业风险预警及风险评级

家电行业网络营销分析报告doc

家电行业网络营销分析报告一、家电行业企业网络营销开展情况分析 1、市场概况

(资料来源:帕勒咨询) 家电企业的规模分析。2003年,中国家电业获得了历史性的高增长。单就产量而言,中国的电冰箱与洗衣机已经达到全球30%的比重;空调器、微波炉的比重已经达到70%;电风扇等小家用电器所占的比重更高。 据海关总署统计,2003年我国家电业的出口额突破了100亿美元,达到125.76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了42%。其中空调器出口1644万台,同比增长了一倍;微

波炉出口2974万台,同比增长了46%。而实际上,我国很多种家电产品的出口量都达到或接近全球出口比重的50%。 跨国公司的扩张与民营资本的崛起继续改写着中国家电业的版图。市场竞争主体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民营企业与跨国公司的比重将继续增加,而国有企业在转制过程中比重将日趋缩小。 家电企业的地区分析。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家电业的产业整合不断体现出资本的力量。兼并与重组将继续改变产业布局与竞争格局,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更为狭窄。以空调器业为例,2003年中小企业在产销量中的比重下降了5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珠三角、长三角与环渤海三个主要家电产区。 2、家电行业用网状况 家电企业网站的总体状况: 目前在网上可以查看到的家电企业网站共有3131家(截止2004年7月),其中大型家电企业基本都建有自己的网站,在3131个网站中有45%是整机企业,40%是配件企业,8%信息服务商,7%是贸易公司。 家电企业网站的客户定位: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一半的企业是把消费者作为网站的目标客户,有四分之一的企业网站没有准确的定位,也就是说,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经销商都无法在网站上得到准确的服务。

中国网络游戏行业市场分析调研报告

一、中国网络游戏行业概况 我国网游经过10年的发展,已经实现大跨步的发展。今年我国网游对外出口达4亿美元。截止2012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包括PC网络游戏市场、移动网络游戏市场、PC单机游戏市场等)达248.4亿,比2011上半年增长了18.5%。 图1 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增长率 2011年中国网游用户的增长率10%相比2010年有非常大的下滑。并且从2011年开始,中国网游活跃用户增速整体放缓,市场将进入调整期。2013年中国网游用户规模明显放缓,从2012年的59.5%降至54.7%,网游用户规模为3.38亿,增长数量为234万。 图2 中国网游用户数及年增长率 二、细分市场情况 网游市场按服务的终端不同亦可分为:手游、页游、端游、单机游戏。 1、手游市场高速发展 2013年被称为手游元年,在这一年中,中国移动游戏无论是用户,市场占有率还是市场规模方面都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最新资料,

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 图3 移动游戏用户规模

图4 移动游戏市场占有率 图5 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2013年,中国移动游戏用户规模从8000万上升到3.1亿,增长248.5%,不可谓不多,主要原因还是得力于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网速的提升,致使手游用户快速增长;于此同时,整个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12.4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246.9%;移动游戏市场占有率为13.5%,同比上升8.1个百分点。总体来看自2008年起,移动游戏市场的这三项数据均获得空前高速的增长,2013年表现的尤为突出。 2 、

页游增长明显放缓 2013年中国网页游戏市场实际收入约127.7亿元,同比增长57.4。相比于2010年的198.9%的爆发式增长,2011年到2013年页游市场的收入增长速度正逐步放缓,但稳重有升。 图6网页游戏用户规模 图7 网页游戏市场占有率 图8 网页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2013年中国页游用户数约为3.3亿人,同比增长21.2%,较2012年有所减缓;市场占有率达到15.4%,仅保持同比1.9%的小幅增长。实际销售收入达127.7亿元,同比增长57.4%。 3、端游市场占有率下降,销售收入依然可观 2013年,端游市场实际收入536.6亿元,市场占有率达到64.5%,同比下降10.4%,其中国内自研端游市场手机收入约为476.6亿元人民币,同比

中国建筑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 09年全年,我国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7.68万亿元,同比增长 23.81%。建筑行业自2003年以来始终处于较快增长的状态,年 平均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并由于其特殊的行业性质呈现出经济繁荣时迅猛发展,经济衰退时稳健保底的特点。 ● 建筑业2008年显著跑赢大盘,2009年显著跑输大盘,2010年存在板块轮动机会。 ● 建筑业是周期性与防御性并存的行业,投资策略可参考进可攻,退可守。 ● 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中,尤以固定资产 投资对建筑业影响最为直接和突出。可以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 建筑业发展的生命线。 ● “十二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与重点调整会对建筑业 发展产生影响;但城镇化的高速进行又会促进建筑业增长。 ● 总的来说,依靠中国经济的复苏与庞大财政刺激计划的支持未来 3年建筑业仍将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但由于此类信息已为市场 所反应所以如无新的重大利好消息出现,建筑业上市公司将不会 有惊人的市场表现,但其作为市场稳定剂的作用仍不容忽视。 建筑业指数:1447.8 收盘日期:10月29日 2009年行业基本信息: 行业总产值: 76807.74亿元人民币 行业总收入: 981,800,236,199.47元人民币 行业总利润: 37,182,499,713.3元人民币 目录 一、 建筑业前三年发展回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整个股票市场建筑行业的产值构成情况…………………………………………………………………...错误!未定义 (二)建筑业持续快速增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建筑行业上市公司收入与利润增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建筑业2008年跑赢大盘,2009年大幅跑输大盘,2010年存在板块轮动机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建筑业投资模式:进可攻,退可守——周期性与防御性并存.......................................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用更长远的眼光看待建筑业的发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建筑业整体财务指标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偿债能力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我国家电行业分析报告

引言 (3) 第1章我国家电行业现状 (3) 第2章家电业常用的销售模式 (8) 2.1 区域多家代理制模式 (8) 2.2 区域总代理制模式 (11) 2.3 直供分销模式 (13) 第3章国美、苏宁经营策略分析 (17) 3.1 国美主要经营策略 (17) 3.1.1 立足北京,发展全国性家电连锁网络 (17) 3.1.2 “坚持零售,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 (18) 3.1.3 国美的本地化扩张模式 (19) 3.1.4 与知名家电生产厂家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 3.1.5 国美家电轰炸机进军因特网 (20) 3.1.6 大规模地广告促销 (21) 3.1.7 完美的售后服务体系 (21) 3.1.8 尝试以销定产模式 (22) 3.2 苏宁经营策略 (23) 3.2.1 迅速扩张 (23) 3.2.2 因地制宜 (24) 3.2.3 重在管理 (24) 3.2.4 苏宁的优势体现 (25) 3.2.5 华凌、苏宁联手打天下 (25) 3.2.6 苏宁两头扩张 (26)

3.3 国美、苏宁比较 (27) 第4章国美、苏宁对家电业的影响 (30) 4.1 国美、苏宁等电器集团的规模化发展顺应了家电业销售专卖化的 趋势 (30) 4.2 苏宁国美等家电流通业巨头纷纷与制造业厂商签订“战略合作条 约”,制造业和流通业形成有分化的分工协作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34) 第5章从国美、苏宁看量贩店未来的发展 (38) 5.1 与上游厂商的互动关系 (38)

引言 立春的北京仍然寒冷。在刘家窑,苏宁电器集团在北京新开张的店里只有寥寥几个顾客,尽管天花板上成簇的气球还在洋溢着新春的喜庆,可因为人少,它还是显得冷冷清清,完全没有1月18日开业那天的火爆气氛。者与苏宁在南方的盛况是截然不同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大的差别呢?是因为它的对手国美吗?我们对这件事情很有兴趣,并且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第1章我国家电行业现状 分析国美、苏宁我们就不能不谈谈现在我国家电业的现状。这是国美、苏宁的生存的基础,也是他们出现的原因。 抛开纷繁热闹的面纱,家电业在竞争中经受市场的优胜劣汰,面对3000亿元规模的家电市场,不论是生产商还是销售商都不敢懈怠。在此我们来分析我国家电行业的现状。 毋庸质疑,中国有着巨大的家电产品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家电的需求不断地发生变化。人们对主要耐用家电的认知已从八十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的三大件,发展到追求舒适化、健康化、个性化、信息化。总体来看,家电市场需求的变化不仅表现在数量上,也表现在对产品的质量、功能、价格要求多样化上。家电市场已经

光电专业调研报告

光电专业调研报告 学校:东华大学 日期: 院系:理学院专业:光电子技术班级:光电1002班学号:100150227 姓名:买买提明·玉麦尔2013年07月15日 光电专业调研报告 光电专业概述:光电子技术由光子技术和电子技术结合而成的新技术,涉及光显示、光存储、激光等领域,是未来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光电子技术专业具有省财政支持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光电子应用技术实训基地,光电子技术专业承担了教育厅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师资力量强,业务水平高。专业着力为全省led产业的培养高技术应用性人才。 光电”顾名思义,当然跟光与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依照光电使用的性质不同,将光电产业分为七大领域:光电材料与组件;光电显示器;光学组件与器材;光输入;光储存;光纤通讯;激光及其它光电应用。 但由领域的分类不太容易分辨出产品的归属,如果由产品的性质来归类可能会比较容易了解与记忆,一般来说照产品的不同可略分为五个项目:光信息-包括光驱、影像扫描仪、传真机、激光打印机等。 光电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液晶显示器、光耦合器等。 光学器材-包括相机、镜片、投影机、幻灯片、望远镜等。 光纤通讯-包括光纤、光传输系统的接受器及连接器等。 光电应用-包括光电检测与控制、激光加工与医疗等。 中国光电行业现状: 近20多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激光、光电子科学事业的发展面向应用市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在多项国家级战略性科技计划中,激光、光电子技术受到重视。“863”计划七大领域中有激光技术和光电子技术(包括用于信息领域的激光技术), 1995年又增列了“惯性约束聚变”(高功率激光及激光核聚变)项目。国防预研光电技术作为跨部门项目正式立项。国家“六五”和“七五”攻关计划,激光、光电子技术被列为重大项目。此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86-1998年间资助多项激光、光电子技术领域的研发。经过“八五”攻坚和“九五”拼搏,在激光、光电子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 建立了6个(北京、武汉、上海、石家庄、深圳和长春)光电子成果转 化产业基地; (2)自2000年以来,各地兴建光电子技术产业发展园区。目前国内已有13个光电子产业基地,上海、武汉、深圳、广州、长春、北京等城市的光电子 产业具有相当的规模: (3)已建立11个国家级重点光电子技术实验室和5个国家教育部所属的光电子重点实验室。5个激光光电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nerc),包括cd、激光加工(lp)、光纤通信(ofct)、光电子器件。4个激光光电子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nertc),包括固体激光工程技术、光学仪器工程技术、特种显示工程 技术和平板显示工程技术: (4) 在深化机构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改革过程中,中国已形成了一大批光电子产业企业单位群体,其中有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集团公司等, 这些集团公司均有从事激光光电子技术产业的企业,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有第11、13、23、44、45研究所和生产厂家公司等,以及各地的从事激光光电子技术产业的企业,如武汉烽火集团、武汉长飞公司、深圳飞通光电子技术公司、深圳天

中国网络游戏行业市场分析调研报告

欢迎阅读【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一、中国网络游戏行业概况 我国网游经过10年的发展,已经实现大跨步的发展。今年我国网游对外出口达4亿美元。截止2012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包括PC网络游戏市场、移动网络游戏市场、PC单机游戏市场等)达248.4亿,比2011上半年增长了18.5%。 图1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增长率 2011年中国网游用户的增长率10%相比2010年有非常大的下滑。并且从2011年开始,中国网游活跃用户增速整体放缓,市场将进入调整期。2013年中国网游用户规模明显放缓,从2012年的59.5%降至54.7%,网游用户规模为3.38 亿,增长数量为234万。 图2中国网游用户数及年增长率 二、细分市场情况 网游市场按服务的终端不同亦可分为:手游、页游、端游、单机游戏。 1、手游市场高速发展 2013年被称为手游元年,在这一年中,中国移动游戏无论是用户,市场占有率还是市场规模方面都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图3移动游戏用户规模 图4移动游戏市场占有率 图5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2013年,中国移动游戏用户规模从8000万上升到3.1亿,增长248.5%,不可谓不多,主要原因还是得力于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网速的提升,致使手游用户快速增长;于此同时,整个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12.4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246.9%;移动游戏市场占有率为13.5%,同比上升8.1个百分点。总体来看自2008年起,移动游戏市场的这三项数据均获得空前高速的增长,2013年表现的尤为突出。 2、页游增长明显放缓 2013年中国网页游戏市场实际收入约127.7亿元,同比增长57.4。相比于2010年的198.9%的爆发式增长,2011年到2013年页游市场的收入增长速度正逐步放缓,但稳重有升。

中国LED光电行业人才状况分析报告

聚焦:中国LED光电行业人才状况分析报告 huke (一) 序 中国LED光电产业的发展,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和市场需求,让每一个从事该领域的企业和个人都兴奋不已。 然而,群雄而起的从业者涌入,这场世纪性行业大战的“LED光电产业战场”,已经让所有的“角斗士”卷起千层浪,硝烟弥漫的市场格局,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更显得扑朔迷离。看泱泱中华,举环球视野,早已有“先驱者”战死沙场。 机遇尚存,战争还未分出胜负。成功在哪里?出路在哪里?谁能在这场优胜劣汰的角逐战争中取胜,谁必将赢得未来硕果累累的市场份额。 目前,LED光电产业还处于战略相持阶段。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本世纪“LED光电产业战场”的角逐中,这个“粮草”就是人力资源。谁能取得人才战争的胜利,谁就奠定了坚实的获胜基础,就有可能打赢一场“论持久战”的行业战争。 (二)再看LED行业发展趋势 LED光电行业的发展,正逐年获得巨大突破。无论来自于世界各国政府的支持力度,还是LED应用产品的普及范围,以及公众的认识程度,都获得了很好的提升。然而,自2011年一些LED企业出现资金断链继而倒闭以后,国内LED光电企业基本进入一种低潮期,投资热潮也相应得到抑制。估且不论这种市场投入预期与实际回报周期间的矛盾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或说这种困境要维持多久,但我们都坚信一点,LED行业的市场前景毫无疑问是不可估量的,是令人振奋的。而且随着LED光电应用技术的突破,国内LED关联产业的发展和应用亦不断扩大,对人才的需求和培育亦愈来愈紧迫。 (三)LED企业的困惑和行业人才的尴尬局面

国内LED 企业的迅速扩张,生产产能急剧膨胀,而由于以照明为主的LED 终端应用市场成熟期还需较长一段时间,所以目前的市场供需矛盾已经彰显并较为突出。而由于进入LED 光电产业的门槛不高,绝大多数的LED 产品生产厂家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和其它产业来支撑LED 项目的长期发展,加上近几年来国际经济形势的低迷,融资相对更为困难,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到企业经营难以维继。 在这样的局面下,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就显得尤其紧迫。自去年以来,我们不难发现LED 行业人才市场开始出现跳槽频繁、人才难以沉淀的状况。究其原因,一方面除了人才本身的能力得不到有效发挥和认可的主观因素以外;另一方面,来自于市场本身的问题应属主要原因。比如说现在受LED 产品市场还不成熟的影响,销售渗透率和份额还很低,大众消费群体的观念还没有普及,因而还处在一个引导式消费的阶段,而与此相反的是,一踊而上的LED 企业太多,导致国内LED 产品生产产能远远大于当前的市场购买量,所以同行业竞争 显得尤其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销售型人才肩负的压力和竞争态势是残酷的, LED 企业困境 产品设计不 新颖 缺少核心 人才 市场竞争激烈 业绩难突破 缺少核心技术和专利 资金紧缺和融资困难 战略规划模糊和营销无策

中国家电行业 营销分析报告

中国冰箱行业营销分析报告 ——中外冰箱比拼新世纪 过去的2000年,中国冰箱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尤其以洋品牌冰箱的卷土重来更为令人瞩目。2000年12月9日,伊莱克斯在发给经销商的文件上赫然写着:“夺取中国家电第一!”而此前的仅一天,12月8日,科龙集团在广州举办的冰箱订货会,在庆祝容声“十年冠”的同时公开宣称:“我们将重视零售终端建设,遏止伊莱克斯的增长势头。”而中国冰箱业的龙头老大:海尔更是凭借自己的雄厚实力,预与竞争者一决高下。新世纪还没开始,中国冰箱市场已经开始暗流涌动——(1) 第一章中国冰箱行业的发展历程 回顾中国冰箱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洋冰箱“三进”中国市场的真实写照。 改革开放以后到80年代中期,进口洋品牌冰箱一统天下,但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一批中国冰箱企业的迅速崛起,进口品牌冰箱风光不在,并逐渐地淡出市场,市场占有率迅速下降。 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冰箱企业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一批企业败下阵来,市场向名优的国产品牌集中;同时,也为洋冰箱提供了在中国第二次发展的机会,国外大的家电厂商觊觎中国市场的心情也更为急切,他们将一些败下阵来的冰箱企业作为再次进军中国市场的跳板,通过控股、收购等手段向中国冰箱生产和销售市场发起了第二轮进攻。当时,美国惠而浦收购了北京“雪花”,通用电器收购了天津“可耐”,韩国三星吞并苏州“香雪海”,西门子兼并了“扬子”,伊莱克斯则收购了长沙“中意”,同时,松下、夏普、美泰克也分别在上海、江苏、安徽等地合资建厂。但到90年代中期洋冰箱又全面萎缩。 经过几年中洋品牌的较量,国产品牌不仅牢牢占据了国内80%以上市场份额,而且还打开了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大门,目前仅海尔一家就占有美国小容积冰箱30%的市场份额,几个主要的国产品牌冰箱正以每年平均递增60%以上的速度向国外市场出口冰箱。因此,有专家指出,中国冰箱企业是未待入世已先出关。 进入2000年,洋冰箱又开始了第三轮冲锋,他们以收购、兼并的中国冰箱为阵地,摆开了“决战”阵势。 中国冰箱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靠国产品牌撑起了一片江山,在技术开发和市场运作等方面都已日臻成熟,被业界人士誉为“最成熟、最有竞争力的行业”。(2) 第二章中国冰箱市场的竞争状况 “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可以说是目前中国冰箱市场形势的写照。这种形势焦点主要体现在洋品牌向国产品牌曾一统天下的市场格局发起有力冲击。 据业内人士分析,当前中国家电行业的竞争特点主要有四个: 1)进入微利时代:据统计,冰箱业的行业平均利润率仅为4%,已几乎没有了降价的空间。 2)产业结构趋同:国内冰箱业经过多次的市场整合和不断的技术进步,已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