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的雨意象专题培训课件
古诗词中的雨意象简析

古诗词中的雨意象简析中国古代诗词的发展过程中,每个朝代的诗词都有其显著的特征。
而开元盛世的唐朝则是古诗词最为璀灿繁华的时期。
诗词作为艺术的升华,以简洁的语言、精悍的文字、丰富的情感,形象地阐述了人类心灵的美学。
它注重意象之美,且种类繁多,花前月下、虫鱼鸟兽,都能用借喻的手法完美呈现。
雨原本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一种天气,它本身是不带有任何主观感受的,但是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雨被创造出丰富的生命意蕴。
诗人们往往用自己独特的文化审美,结合雨和中国传统的心理审美,创造大量喜闻乐见的优美诗篇。
雨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方,都能激发出诗人不同的创作灵感。
目前留存的所有唐诗中,含雨的意象诗占了5600处之多,由此可见,雨是唐代文人墨客创作的主要素材之一。
一、雨兴盛于唐诗的原因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诗词亦是如此。
在经济繁荣、稳定的前提下,文化之美才能以一种百花齐放的姿态惊艳众人,而唐朝经济的空前繁荣,致使不少诗词名家的惊世之作诞生于这个时期。
唐朝后来被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每个阶段都出现过不少诗词名家,极具代表的是初唐时期的:初唐四杰:王勃、罗宾王、卢照邻,杨炯,以及武后期的陈子昂等,盛唐时期的: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中唐时期的:刘禹锡、文婷云。
晚唐时期的:杜牧、李商隐、魏庄等。
唐代诗坛人才众多,发展空前,这些都与当时繁荣的经济息息相关。
如上所述,以雨为题材的唐诗占比较多,在古诗词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唐诗在其中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中国诗坛上,唐代的每一滴雨都在唐诗中熠熠生辉,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
二、雨的情感艺术1、雨意象的愁与苦淅淅沥沥的雨天,大多乌云密布,凉风阵阵,给人一种凄楚哀凉之意。
此番此景此情,最能与古代诗人的愁绪相契合,令诗人在这种环境下妙笔生花,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雨中名诗。
凄凉雨诗的代表,不得不提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借雨喻情,秋雨凄狂,内心更是凄凉,前两句“问君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古诗词雨类诗词意象

初探“雨”的意象组诗:春夜喜雨杜甫【唐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晓孟浩然【唐代】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代】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唐代】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江南春杜牧【唐代】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意象解读:雨,再自然不过的一种自然景象。
和风、雷、电等构成了我们纷繁多变的天气。
然在诗人的眼里它不再是简单的物象,而是一个心与物相契合的意象,对传达诗词的意义具有生动的艺术表现力。
诗人用情感的链条把雨与一些常见的意象结合,构成五彩缤纷的审美意象。
特别是在唐诗宋词中,到处都能听到雨声。
雨中多愁,因而雨中多诗。
雨作为一种轻柔流动的物象,从一种不带任何主观情意的自然现象到被刻意营造成中国文学中传统的抒情意象,其中融注了诗人特有的感受。
一、自然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
诗中以极大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
其中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绘声绘形,是一首入化传神,别具风韵的咏雨诗,为千古所诵的佳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描写春雨适时而降。
刮风下雨,本来是一种极平常的自然现象,它本无感情和知觉。
诗人在这里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雨以思想感情,似乎它很懂得人们盼雨的心情,“知时节”而来。
接着点出是春雨,正因为是“当春”之雨,才显出雨之来得可喜可贵。
于是“好雨”二字脱口而出,极其感奋自然,诗人当时喜兴的情态仿佛就在眼前。
这里诗人对喜雨的赞美,既没有抽象的议论,也没有采用什么比喻,而是真挚感情的自然爆发。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两句是神来之笔,不但写出了雨的形态,而且传达出了雨的神态。
3.雨的四季课件32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3.雨的四 季课件 32张PPT
DONGYU
冬 雨
冬雨化雪
冬雨和南国的雪
平静 降临温暖 带来蜜情
duō
淅淅沥沥( lì) 干涩( ) sè 漾出( ) yànɡ
多音字
( lén)ɡ 彩棱镜( 棱
穆棱lín(ɡ地名)
) (jiàn)ɡ 降临 降 (xián)ɡ 投降
生词释义
高邈:高而远。邈,遥远。 造访:拜访。多用于书面。 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 静谧:安静。谧,安宁、平静。
CHUNYU
春 雨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3.雨的四 季课件 32张PPT
在这一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 什么作用?从文中找出原句赏析。
此段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花、树 以人的情态特征,将初春萌发的叶子比喻成起伏的 波浪,把雨滴成少女的眼泪,将小草比喻成蚯蚓,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娇媚、柔情,表现了雨给 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雨的四季 刘湛秋
YUJI
QIU
YUJI
ZHAN LIU
YUJI
春雨
夏雨
秋雨
冬雨
诗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 晴后雨》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3.概括四季之雨的特点,从文中找出形容每个季 节的雨的关键词
WENZHANGCENGCI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3.雨的四 季课件 32张PPT
第一部分 开门见山,作者直接表明对雨的情 (①) 感——喜爱。
探赏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

探赏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雨,是古代诗词中常被用来描绘风景和表达情感的意象之一,它既能展现出自然界的美丽和神奇,也能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在唐宋诗词中,雨的意象被诗人们反复描绘和亲睐,成为了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之一。
本文将围绕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展开探讨,以展现其在文学作品中的丰富表现和意义。
我们不得不提到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马上灯红尘。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首词以清新的雨景为背景,写出了诗人怀乡之情和内心的倾诉。
雨水滋润了草木,清新的空气让人感到舒畅。
诗人在雨中感受到了一种无法言喻的孤独和怅然,表达出对远方乡亲的思念和对人生遭遇的无奈。
雨水有着净化心灵的作用,也能激发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情感。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也有着对雨的描绘:“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雨水让大地变得生机盎然,滋润了萧瑟的黄河大地,画面里呈现出一种凄美的美感。
雨水逐渐变得越发沉重,雨声阵阵落在大地上,令人忍不住沉醉其中。
这首诗道出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也反映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
宋代词人苏轼的《江城子·湖州下雪》中也有对雨的形象描绘:“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词描绘了江城雪景下的孤寂和落寞,雪落的时候,整个世界变得寂静而冷清,这种冷峻的气息也令人感到无比的悲凉和落寞。
雪天中的寂寞是对人生的一种思考,也是对时代的感慨,对生活的感慨。
雪的形象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离别和孤独,抒发了词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代的悲凉。
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也有对雨的描绘:“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这里的“星如雨”描绘了花瓣飘落的情景,以及风云变幻的景象。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世事变幻的感慨,也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代的留恋。
雨的形象成为了描绘时代变迁和表现词人内心情感的一个强烈的意象。
《古诗的意象》-课件

诗歌鉴赏之形象
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 人物形象。 2、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 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1)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 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诗歌中描写的 人物形象。
(2)事物形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 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的 “事物”。
二、意象的作用
1.借助意象(组合)营造氛围、环境或意境。 以送别诗、边塞诗、山水诗为代表。如: “枫叶荻花秋瑟瑟”、“青海长云暗雪山”、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烟 直,长河落日圆”等。 2.奠定情感基调。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 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二、意象的作用
3.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凡诗歌中有描写 的景物都有这一作用。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 婉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 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 冷寂
表达意境常用的四字短语
雄浑壮丽 壮阔苍茫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明丽清新 萧疏凄寂 安谧美好 幽僻冷寂 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 清冷幽静
请概括以下诗句的意境
答案
•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 的景象。(2分)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 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 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 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 落在那儿栖息。(2分)营造出清新明快, 温馨和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解官后对乡 村田园生活的无限喜爱之情。(2分)
咏菊(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05242_古诗词中常见意象PPT课件

雁是候鸟,每年春秋两季定时迁徙,因此常用来象征季节的变换和离别的哀愁。在古诗词中,雁也常被用来传递书信,表达思念之情。例如,“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雁
15
2024/1/26
蝉:蝉是夏天的代表性昆虫,其鸣叫声常常让人感到夏日的炎热和烦躁。在古诗词中,蝉鸣常被用来形容夏天的景象或表达诗人的烦躁、苦闷之情。例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通过蝉鸣和鸟鸣的对比,反衬出山林的幽静。
宁静、和谐、自然,常用来表现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示例诗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7
2024/1/26
轻盈、自由、变化无常,常用来象征飘渺无踪的情感或经历。
风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示例诗句
美丽、短暂、易逝,常用来象征美好而短暂的生命或爱情。
5
2024/1/26
02
CHAPTER
自然意象
6
2024/1/26
山
高大、雄伟、稳重,常用来象征坚韧不拔、高洁自守的品格。
示例诗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水
流动、清澈、柔和,常用来象征生命的旅程、情感的波动。
示例诗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田园
02
絮
轻盈飘渺,春愁暗生。如“未若柳絮因风起,恰似杨花逐水流”。
21
2024/1/26
05
CHAPTER
人文意象
22
2024/1/26
楼
台
亭
阁
01
02
03
0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暗风吹雨”影射朝廷内部政治斗争的险 恶——令人防不胜防。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诗人由眼前自然界的风吹雨打,联想到南 宋王朝岌岌可危的处境:如同风雨中飘摇 不定的一叶孤舟,随时都有“樯倾楫摧” 的危险。
谢谢
(三)借雨写政治环境的险恶
唐顺宗永贞元年,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 失败,柳宗元等人因参加“革新”被贬,他 在《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 史》中写道: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以“惊风”、“密雨”来比喻政治打击的残酷。
阮籍在《咏怀诗十三首》中以“激电震光,零 雨降集”来抒发“感往悼来,怀古伤今”的内心惆 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 北人不惯起来听” 李清照《添字采桑子》
(二)借雨写愁绪之长
在江南,春末夏初是梅子黄熟的季节,也是 梅雨频繁之时,称黄梅雨。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 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李清照在《青玉案》中也用了同样的比喻: “如今憔悴,但余双泪,一似黄梅雨。”
然而,在古往今来的乐意象
(一)滋润大地,给人带来无限希望
• “春畦雨过罗纨腻,夏陇风来饼饵香。” 苏轼《南园》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 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清冷湿衣襟。 •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四)借雨写生活环境之艰难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山豗谷凶猛虎嗥,万木尽拔起波涛。州沉岛没无 处逃,顷刻性命如鸿毛。” 李东阳的《风雨叹》
诗人借雨写出了生活环境的艰难,以及广大人民 的悲惨处境。
雨一旦与诗人的愁苦心境相遇,就 变成了一种忧伤惆怅、悲苦失意的符 号,可以代表或涵盖诸如相思之苦,离别 之愁,政治险恶,生活痛苦等种种情感和 社会现象,雨意象也由此变得深沉、厚 重、复杂。
一、雨的愁苦形象
雨作为愁绪的载体,雨意愈是凄 凉,愈能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愁苦。因 此,这些诗词多凄苦悲凉,雨泪同滴,字 里行间流露出几许风雨带来的几许悲 伤,读来令人断肠。
(一)借雨写离愁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 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李煜《浪淘沙》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温庭筠《更漏子》
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 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杜甫《春夜喜雨》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 “雨”的意象是诗人主观情意与 客观物象结合的产物“雨”意象 经过唐代诗人独特的人文体验与 刻意营造,才使主体情感得到了 充分的外化,从而使读者得到了 一种全新的审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