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心理测验与心理分析

合集下载

房树人绘画测验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房树人绘画测验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房树人绘画测验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摘要】本研究通过对房树人绘画测验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联进行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绘画表现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潜在关系。

首先介绍了房树人绘画测验的原理和应用,然后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和现状。

研究方法包括对大学生进行绘画测验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相关数据和结论。

结果讨论部分探讨了不同绘画表现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因素。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启示,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研究的探索,可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房树人绘画测验, 大学生, 心理健康,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分析,研究方法, 结果讨论, 影响因素分析, 启示, 未来研究,心理健康状况,绘画测试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

心理健康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处于成长发展阶段的大学生群体来说,心理健康更是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房树人绘画测验,并结合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与分析,探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为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使用房树人绘画测验来探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绪状态。

房树人绘画测验是一种常用的心理评估工具,通过参与者绘画不同类型的房屋、树木和人物来分析他们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

本研究旨在通过这一测验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探讨是否存在潜在的心理问题或压力因素,为未来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服务和支持。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绘画测验和心理问卷调查,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情绪状况以及可能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依据。

绘画治疗—自画像心理分析

绘画治疗—自画像心理分析

自画像心理分析—人的内容分析(1)性别:一般先画同性再画异性,先画异性者提示有性别认同的问题(2)人物大小:巨大表明自我膨胀,自制力低;很小,表明没有安全感,退缩,沮丧。

(3)漫画人与抽象人:防御或拒绝态度,隐藏自己,不愿表露真实自我(4)性别判断的表现:如果画出与自己性别相反者表明性别自我认同还没发展好。

(5)主题(6)头——智慧之源。

是产生行动、控制行动自我存在之器官、是幻想及对人及关系的象征。

大头表示对自己的智慧评价高;小头或占的比例小是缺乏感或无力感、自卑、人际或性方面有问题。

(7)五官——漏掉五官是逃避人际关系;没有很好地适应环境;五官模糊是退缩,在人际关系上畏缩和自我防卫;过分强调五官是用攻击性、交往中的唯恐天下不乱,我独尊来弥补自己的匮乏感和软弱。

(8)眼、睫毛——眼为心灵之窗、是与外界接触的最重要的器官。

大眼强调用眼睛来观察世界;也有可能是妄想(9)眉毛——整齐有力的眉:洗练、潇洒;画出眉毛表示能比较好的照顾他人(10)鼻——与自我意识有关,有主见;大鼻子是性感强的表现(11)嘴——嘴是说话和吃的功能。

强调嘴可能有强烈的表达欲或想表达自己但表达不好。

没有嘴是不愿与别人沟通;可能表示情绪低落。

(12)齿——有攻击性,幼稚化表现(13)头发——过浓密表明烦恼多;过稀疏或没有头发,表明体力不好或对身体的不认同(14)耳—对耳的强调是对批评很敏感;没画耳朵是很少倾听别人的意见(15)下巴—下巴强调:支配欲强,追求社会地位,攻击倾向(16)颈部(脖子)——异常颈:不能理智的控制感情、冲动,分裂及冲突多(17)臂——臂较腕粗: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冲动(18)手——最后画手:避免与外界事物或人物的密切接触、隐蔽自我无力;没有手表明缺乏行动力;模糊的手表明在人际关系中缺乏自信;非常大的手表示攻击性;涂黑的手表示焦虑和罪恶感;手握成拳表示攻击性和叛逆性;断手表示焦虑和无力胜任感。

(19)指——花形指:未成熟性,手笨拙;爪子似的,尖尖的手指,表明幼稚性,攻击性倾向。

浅谈绘画心理分析在初中生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浅谈绘画心理分析在初中生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浅谈绘画心理分析在初中生心理治疗中的应用摘要:初中生阶段是个体发展的鼎盛时期,但心理发展水平有限,有很多想法不能实现,易产生挫败感,身心发展不平衡使得他们面临种种心理危机,并出现一些心理行为问题。

心理科学发展迅速,心理学家将绘画分析与心理学联结起来,形成来一门新的艺术治疗技术—绘画分析与心理治疗,两者相互承接、有效整合。

通过这门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将内心世界中看不到、摸不着的主观世界以生动丰富的绘画形式外化成清晰可见的图像,帮助人们释放情绪、改善心理、认识自己、促进沟通、改善人际关系等。

绘画心理分析作为一门心理投射技术,还可以降低初中生的防御和抵触心理,传递更多非语言信息和鼓励他们更真实地表达自己,便于分析、干预与治疗。

关键词:心理绘画分析、初中生、心理咨询与治疗正文1.绘画心理分析与心理治疗起源与发展心理治疗方法大多数都是以谈话开始的,虽有疗效但也有局限,随着心理学的蓬勃发展,表达行艺术治疗逐渐登上历史舞台。

19世纪末,人们开始关注儿童在绘画中所表达的内心思想和精神情感,相对于语言表达,孩子们似乎更喜欢用绘画的形式表达他们,绘画开始成为新的心理分析形式。

弗洛伊斯·古德纳芙(Florence Goodenough,1926)提出绘画可以作为智力测量手段,称为“画人测验”(Draw—A—Man,DAM),哈里斯(Harris,1963)进一步发展来古德纳芙的研究并提出“绘画是认知成熟的指标”,修订和完善其评分标准。

20世纪40年代,巴克(Buck)提出房树人(House—Tree—Person,HTP)绘画投射测验,他认为这可以诱发儿童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联想。

凯伦·麦克伏(KarenMachover,1949)在《人物画与人格特质方面》这本书中提出人物画和人格特质及心理病理学方面的关系。

20世纪70年代,罗伯特·伯恩斯和哈弗德·卡夫曼(Burns&Kaufman)在绘画测验中引入动力因素,他认为通过动态的画面,可以得到来访者更多互动的信息。

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

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

(三)提问——关于房子
• 1、这间房子是在城里,还是在郊外? • 2、这房间附近,有别的人家吗? • 3、你绘画时,想的是谁的家? • 4、这是你从远处看到的房子呢,还是近处呢? • 5、住在这房子里的主人是怎么样的人? • 6、家庭气氛是温暖,还是冰冷? • 7、看见这房子、使你想起什么?想起谁? • 8、你想住在这样的家里吗? • 9、(特殊的房子时)你怎么会想到画这样的房子? • 10、(不可理解的部分)这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 11、这张画上还想涂些什么? • 12、你是否成功地按自己的设想画?什么部分难画?画得好
➢(一)根据民族习惯、生活背景等来解释
➢(二)就来访者图中的内容进行解释,不乱 猜测
➢(三)多询问来访者
➢(四)必要时辅助其他投射测验的结果
(一)提问——关于树
• 1、这是什么树(常绿树、落叶树)? • 2、这是种在什么地方的树? • 3、是孤零零一棵呢?还是森林中的一棵? • 4、这画上的天气如何? • 5、这棵树的树龄有多少? • 6、这是活树,还是枯树?(何时,如何变成枯树的?) • 7、是棵坚强挺拔的树?还是弱小的树? • 8、(伤痕)这是什么?怎么会有的? • 9、(特殊的树)你怎么会想到这样的树并画成的? • 10、(难以理解的部分)这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 11、还想添点什么? • 12、画得成功吗?什么部分难画?画得不好?
们进一步理清自己的思路,把无形的东西有
型化,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整理ppt
8
六、适 用 范 围
1、既可以用于群体测试,又可用于个体测 验。
2、有关精神健康的普查筛选工具。
3、心理诊断,为心理咨询提供有关人格方 面的信息。
4、利用其艺术疗法的作用,促进精神病人 的康复。

绘画心理学中现在的我未来的我分析孩子们的什么内容

绘画心理学中现在的我未来的我分析孩子们的什么内容

绘画心理学中现在的我未来的我分析孩子们的什
么内容
绘画心理分析的原理:
在潜意识中,心灵仿佛一个活在我们心中的原始人,他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和表达方式。

图画是最有效直达人心的工具,在画面中,画者的任何一个涂鸦、画幅的大小、用笔的轻重、空间配置、颜色、涂抹等都有着特定的代表意义,都在传递着他的个体信息。

大多数治疗技巧是针对成年人相对稳定的结构化人格和自我而形成的,而儿童的人格还处于发展变化的状态之中,自我意识不成熟,认知能力较低,焦虑很容易被激发。

儿童倾向于用直接的行动和游戏来外显他的愉快、焦虑、混乱等,而绘画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

他们通过绘画,能表达出他们用语言无法表达出的内心深处的情感。

1、测试前准备:
A4白纸、铅笔、圆珠笔、各色水彩笔或蜡笔呼吸、放松引导
2、测验的指导语:“请你用你选取的笔在这张白纸上任意画一幅房子、树、人物在内的画,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尽量认真地画,不要采取写生、或临摹的方式,也不要用尺子,在时间方面不限,也允许涂改;画完以后请写上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和职业!”。

绘画心理测验的优势与劣势

绘画心理测验的优势与劣势

/绘画心理测验的优势与劣势文|陈侃绘画心理测验与文字心理测验相比较,文字的心理测验可以有很好的结构,可以设置非常好的反应模式,可以有非常明确的记分方法,它一直是心理测验的主角:但是,它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需要其他的测验形式加以补充。

如良好的结构和设置好的反应模式同时也局限了被试的反应,这就使问卷测验不能了解到设置问题以外的内容。

另外,问卷的长度受到限制,一次测查只能测到有限的范围。

问卷还要考虑到疲劳效应,前后测的影响,题目的暗示性对回答的影响,被试对问题的防御程度等等,如果是用于选拔的测验,测验题目的逐渐泄露更会影响测验的效度。

最后,文字测验还受被试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影响,如果面对不识字的人或理解能力有限的人,测验的实施就会遇到很大的障碍,尤其是对年龄较低的儿童或有一些特殊心理障碍的人更是这样。

与上述心理测验比较,绘画心理测验有以下优势:首先,绘画心理测验不受语言、认知能力和年龄的限制。

与所有投射测验一样,它可以容纳更多的心理信息,不容易引起被试的抵抗,被试所受的限制很少,所受的暗示也少。

最重要的是,在一幅绘画作品中几乎可以同时看到被试所有的内心世界,这就大大减少了测验的次数,同时获得了最多的信息。

通过个体不同时期的绘画还能很直观地看到个体内心世界的变化,对治疗者来讲在测验被试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直观的视觉表现和被试进行情感的沟通,这十分有利于治疗者与病人实现同感,治疗者本身也就能更快地进入被试的世界,这十分有利于治疗的进行。

当然绘画测验还是一项有趣的活动,被试往往很乐意投入其中。

其次,绘画活动本身具有治疗意义。

在心理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要求被试进行绘画,这可以当作是一次绘画测验,但同时,这种绘画活动本身也具有治疗的意义。

通过绘画,潜意识得以表达,个体与潜意识也就得到了沟通,而绘画作品本身又是潜意识存在的客观物化,个体与集体之间得到一种和谐,这些对于个体的自性化都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个体被压抑的情感通过正当的方式得以宣泄,焦虑从而得到缓解,新的有效的防御机制得以运用;另外,通过这种有意识的自我控制活动,病人的感知和运动都得到了协调,这对于多动症的儿童尤其有效。

房树人绘画心理测试分析

房树人绘画心理测试分析

房树人绘画心理测试分析本文介绍了统合型房树人测验分析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观察被试者的表现和作答方式来了解其心理特征。

在总体印象方面,要直率地、生动地描写被试者的表现,如惊喜忙乱、软弱无力、冷漠、幼稚、认真、一丝不苟、无精打采、懒洋洋、慢吞吞、粗枝大叶、不细致、生硬不合作、敷衍了事、有安定感、友好、不安、散漫等。

在形式分析方面,测验时间一般为房子(H)11分钟,树(T)9分钟,人(P)11分钟。

顺序正常为H:屋顶、墙、门、窗;T:树干、冠、根;P:头面部、躯体、手足。

顺序混乱往往说明被试者精神发育迟滞、情绪障碍、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图形综合不能等问题。

在远近感方面,适当的存在提示具有适切的调动感、现实感、冷静性、计划性。

过分远离提示回避现实,或过度批判的,焦虑不安,自卑感。

无远近感则缺乏调整力,只看到问题表面,心理水平未成熟。

使用画面之大小方面,过大的画面显示强调自我存在、活动过度、对环境感知无压力,但内心充满紧张、躁狂、妄想、攻击、好幻想、敌意。

过小的画面则不适应环境、自我抑制、内向、自尊心弱、自我无力感、自卑、焦虑不安、害羞、活动少、精神动力不足、退行。

在位置方面,失去比例、失去比重时有意义。

中心画成人提示内在的不安感,努力维持内心的平衡,控制自我。

左侧画提示感情世界、过去的生活、内在生活、自我意识、女性化。

右侧画提示理智世界、将来的生活、外在生活、客观意识、男性化。

上部提示目标远大,努力追求,在空想中寻求满足,自我存在的不确定感,自我与他人保持距离,难以接近,乐观。

下部提示感到自我现实的确定的目标,失败感,不安感,非协调感,抑郁,具体的事物存在于身边才能安定的想法。

与画纸的一边相连接提示对自己独立的行动感到不安,渴求得到依赖,支持的人。

转换画纸的方向提示对外界的反抗态度,攻击的倾向。

3.漫画人与抽象人:这类人对测验持警惕态度,不善于人际交往,难以确立自我概念,避免暴露内心,对某种性别的人排斥,同时隐蔽自己对性的关注。

【心理分析】将“绘画”应用于心理的“科学性”

【心理分析】将“绘画”应用于心理的“科学性”

/【心理分析】将“绘画”应用于心理的“科学性”文|陈侃主讲人简介陈侃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心理分析师,国际意象体现学会(ISEI)心理治疗师。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华南师大心理分析博士;复旦大学心理讲师。

著有《绘画心理测验与心理分析》,译有罗伯特·伯尼克《探索梦的原野》等书籍。

服务于人格识别和心理治疗的绘画心理测验,已被西方学者纳入了科学的领域。

然而,绘画测验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在绘画投射过程中既包括了人格的投射又包括了表达性的习惯或技巧,同时,对于绘画特征的分析很大程度上要经过分析师的主观判断,因此,如何在测验中排除这些无关因素,让心理的层面显露出来,就成了绘画心理测验的科学化的主要方向。

一、训练对绘画心理诊断的影响绘画心理诊断的目的是分析绘画心理投射的规律,这样,心理特质就是分析中的自变量,而绘画特征就是分析中的因变量。

然而,绘画作为一种技能还存在一个无关变量,那就是训练的作用,绘画训练可以很大程度地改变绘画的外观。

同时,绘画作为一种普遍的艺术形式,几乎每个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或至少是练习。

因此,做出的诊断会不会受到训练因素的影响就是个必须回答的问题。

经过研究,心理学家们对此问题给出了以下的看法。

根据观察,儿童在学习用笔进行写或画的初期,经过相同的训练后,由于受到了训练的约束,绘画表现出一定的共性,但仍然保持着许多个体的绘画特征。

而且,很快,在儿童掌握了绘画技能之后,就可以运笔自如,并开始抛弃训练过程中的种种规矩,主动摆脱那些束缚自由表现的规则。

在一项关于文字书写的研究中发现,在儿童学习写字后的第六年,这种挣脱规矩的活动就已发生,而在第八年时,他们已完全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字体,这时的书写特征与他们独特的个性一样自成一体(Hammer, 1977)。

虽然,在绘画方面没有相同的研究,但是若将书写看作是绘画的特例,那么这个研究仍能说明问题。

另一些艺术心理治疗师更发现,事实上,绘画的训练不但不会影响心理诊断,相反,绘画者所具有的熟练技巧有助于更准确的表达(Waechner,194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画心理测验的优势与劣势
绘画分析的优势
• 不受语言、认知能力和年龄的限制 • 绘画活动本身具有治疗意义 • 绘画测验包含有许多隐含信息
绘画分析的劣势
• 绘画心理研究缺乏本土的研究数据 • 绘画分析者对分析者要求较高 • 绘画心理分析的标准化应用问题
绘画分析的种类
• 自由绘画 普通主题(树木、自画像、房-树-人等) • 主题绘画 特殊主题(童话故事、动物、异性、烦恼、梦等) • 完形绘画(给一定的刺激点,线条、点等,让绘画者补充)
• • • • • • 最明显地反映人的形象,所以画人时,会自发动用心理防御机制。人 反映的是自我现实像,心理上的和躯体上的自我,当然还表现着个体 的理想像,印证着自我的人格内容。 • 人物性别:提示着性取向的问题。 • 头部:智力之源泉,自我存在的关键器官,是幻想和对人关系的象征 。 • 面部:表示对外界现实世界的接触、交往。 • 上肢:个体自我与环境、事物的关系,控制的还是被动的,力量的表 达。 • 躯干:身体自我形象的表达,原始和成熟心理的区别。 • 下肢:与人格的安定性和性的态度有关。 • 附加物品:从象征化的意义上去分析、理解。
• 巴克(buck)和哈默(hammer)分别在20世纪40年代60年 代提出房-树-人绘画投射测验,最先是以人物画为投射 工具,探讨画中表现的个人发展以及绘画投射的作用 • 20世纪70年代,罗伯特·伯恩斯和哈佛德·考夫曼发现在 绘画中缺乏动感,因此指导孩子进行一种家庭动力绘画。 1970年出版了《家庭动力绘画》。更大推广了房树人绘画 投射测验的作用
房-树-人
巴克提出四个理由
• 房子、树、人是所有人都熟悉的事物 • 有研究发现,对所有年龄的人来讲,比较其他主题,房子 、树、人更易被人接受 • 房子、树、人比其他主题更易引发坦白而自由的表述 • 房子、树、人包含了丰富的潜意识象征意义
房树人的指导语
请你用铅笔在这张白纸上任意画一幅关于房子、树、人的画 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但是要求你必须认真地画,不要采取 写生、或临摹的方式,也不要用尺子,在时间方面不限,也 允许涂改; 画完以后请写上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或者给自己的画 取一个名字
绘画心理测验与 心理分析
亦安普心动力小组
绘画分析的发展----• 19世纪末期开始关注儿童绘画分析所表现的内心世界 • 20世纪初,精神分析和心理分析兴起,对神经官能症病人 的自由绘画进行心理分析,1926年佛洛伦斯·古德伊那伏 尝试用画人的方法测试孩子的智力,这是第一次标准化绘 画测试
• 20世纪中期产生两种不同的绘画治疗的对峙,诺伯格主 张绘画治疗的作用是使病人对所处境遇和发生身上的事 情产生知觉重组;格拉玛则认为绘画治疗在于治疗师在 医患关系中所扮演的参与和分享的角色
• • • • • •
房树人的内容分析-树
• 树表现的是个体自己几乎无意识感到的自我形象、姿态,表示其内心的平衡 状态,由此可显示出个体的精神及性的成熟性;当然树还具有的直接含义是 个体与环境的关系,具有生命意义的象征,所以可称为生命树,表现出个体 生命成长的历程。 树的类型:象征生活态度,人格倾向。 树干:生命的活力,有关冲动的表达,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性,人格的完 整性。 树皮:这意味着个体与外界或他人接触的部分。 树干的伤痕:提示心理创伤的体验和不安。 树枝:表示追求环境的满足,与他人的交际,象征着实现目标的力量、能力 ,适应性。 树冠:象征个体性格方面的内容。 根:表示个体与现实关系,对自己支配现实能力的一种认识。 地面线:与安全、现实相关的内容。 其他附加物:从各种象征化的意义上去理解。
如何分析房树人?
画面(给他人和自身的感觉等)
• 整体感觉
各部分的均衡 空间位置象征理论 房子、树木、人物的各部分
• 多方面收集信息
被试者的个人信息 自由联想 对象征物进行文化与原型的分析 分析比较个体不同时期的一系列绘画等
巴克列出四项附属信息
• 细节描绘水平 • 各部分绘画内容间的比例关系 • 绘画的视觉角度 • 线条特征
绘画顺序
图形的大小
笔画的压力
被试者的言语和非 言语行为
常见的附属信息
绘画用时,涂改
线条流畅性
对称性
构图位置
房树人的内容分析-房子
• 房子表示个体出生、成长的家庭,也是指个体对一般家庭、家族关系的想法 、感情、态度。通过对屋顶、窗户、门和地面线等构成部分的分析,可以了 解到个体在家庭中的自我形象,空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家庭亲子关系,安 全感,家庭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 房顶:显示一种幻想空间,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墙壁:表示一种自我的坚强性,抵抗和防御外界攻击的能力,保护自我的能 力。(铁臂铜墙) 门:显示家庭与环境直接的积极的通道,反映出潜意识中的人际交往关系。 窗:这象征人的眼睛,象征着美和与人被动接触的方式,内在的防御状态。 烟囱:性的适应问题,阉割焦虑,同一性。 各种附加物:与环境关系和象征化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