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环水保体系
高速公路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方案

高速公路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方案1.工作方针与目标1.1.方针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三同时”制度,采用国际先进的高速公路环保水保技术和严格的施工期环保水保管理措施,切实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及相关批复中提出的各项环保要求。
1.2.目标环境污染控制有效,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工程绿化完善美观,水保措施落实到位,努力建成一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速公路。
2.环保工作原则2.1.工作原则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管理。
把环保水保工作的好坏作为工程是否创优的重要标准,严格贯彻执行“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
坚持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使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教育培训率100%,贯彻执行率和覆盖率达100%。
2.2.工作重点噪音与振动控制,节约用地及临时用地恢复,水土流失控制,风景名胜区保护,施工废弃物的管理等。
3.保证体系贯彻执行《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04),针对工程及环境特点,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建立完整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保证体系(详见图1),保证环保水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4.管理机构及主要职责4.1.管理机构根据工程对环境的要求,我单位成立环保及水保领导小组,管理机构框图详见图2,小组成员如下:组长:X副组长:X组员:X图2环保水保管理组织机构框图4.2.主要职责4.2.1.领导小组职责⑴贯彻执行有关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当地人民政府、建设单位、工程监理环保规定中的强制性条款;严格执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复该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⑵健全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组织机构,制定环保目标和有关规章制度,对本标段施工环保及水土保持工作负总责。
⑶负责施工期间环保、水保措施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⑷讨论、研究和解决重要环保事宜。
4.2.2.工程管理部环保职责⑴组织学习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贯彻执行领导小组的指示并督促落实。
路基工程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路基工程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1、方针和目标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管理。
严格贯彻执行“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环保原则。
目标:坚持做到“少破环、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使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教育培训率100%,贯彻执行率和覆盖率达100%。
2、保证体系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是维持生态平衡、净化生活空间的重要保证,国家对此颁布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
我公司历来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其重要意义已深入到每位员工心中,同时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已经做到了“层层有人管,处处有人抓,时时有人讲”的良好氛围。
在本工程的建设中,我们将严格执行环境与水土保持管理办法和相关法规及当地政府的各项有关规章制度。
与当地环保部密切配合,切实做好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详见附件“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框图”。
3、保证措施施工过程中通过建立完善的环保、水保措施,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确保水土保持。
总原则:在施工中环保、水保应体现“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发和保护并重”和坚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的三同时原则与工程本体同步实施。
本段路基采取措施如下:(1)加强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的监测,配合当地环境监测部门搞好舆论宣传和监督工作,加强对沿线施工废水的控制,发现新的污染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防止水质恶化。
(2)现场存放油料的地面进行防渗处理,如采用防渗砼地面、铺防油毡等措施。
在使用过程中,要采取防止油料跑、冒、滴、漏的措施,防止土壤受到污染。
(3)车辆进出工地不得超限运输,防止沿途撒漏。
(4)严禁在现场焚烧任何废弃物及有毒废料(废机油、废塑料等)。
生活营地使用清洁能源,保证炉灶烟尘符合标准;对施工机械车辆加强维护,以减少废气排量;对汽油等易挥发物品要密闭存放,并尽量缩短开启时间。
化学用品、外加剂等应库内存放,妥善保管,防止污染环境。
公路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

公路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
1.地形设计与路线选择:在规划和设计公路时,应尽量选择
地势平缓、土壤稳定的区域,并避免穿越山脉和陡坡,以减少
土壤侵蚀和土石流的风险。
2.排水系统设计:合理设计公路的排水系统,包括构建沟渠、设置雨水收集设施、设置合理的排水管道等,以及预留足够的
沟渠宽度和深度,确保雨水能够快速排出,减少积水和洪水的
风险。
3.坡面处理:对公路边坡进行适当的处理,采用防护措施如
植被覆盖、生物工程等,以减少土壤侵蚀和坡面塌方的风险。
4.植被保护:在公路建设和维护过程中,保留和恢复现有的
植被,尽量减少植被破坏和清除,通过种植草坪、乔木和灌木
等植物,形成稳定的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和侵蚀。
5.施工规范:在公路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的环境保护
法规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采取措施减少扬尘、水泥搅拌站及
建筑工地等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合理安排施工期限和工地管理,以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6.水质保护: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合理规划和设计涉及水体
的桥梁、涵洞等建筑物,确保水体的畅通,减少对水质的污染,同时设置合适的水质检测点位,监测公路建设对水体的影响。
7.教育宣传:加强公路工程的环保意识和知识培训,提高工程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加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技能,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公路工程环保水保专项方案

公路工程环保水保专项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公路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公路建设和维护工程通常会带来环境问题,其中包括水保问题。
因此,为了促进公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考虑环保和水保的问题。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公路工程环保水保专项方案,以规范公路建设和维护过程中的环保水保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环保水保专项方案的重要性公路建设与维护过程中的环保水保问题不容忽视。
首先,公路建设会破坏土地、水体和植被的完整性,导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其次,公路建设和维护会带来大量的废水、废渣等污染,对水质和水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公路工程环保水保专项方案的建立对于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公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环保水保专项方案的内容1. 环境影响评价在公路工程规划和设计阶段,应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包括土地利用、水文地质、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评估。
基于评估结果,对公路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采取合理的预防和补救措施。
2. 生态保护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应积极保护周边的生态系统。
例如,在施工现场周边建立生态廊道、种植植被、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等措施,以减少公路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
3. 废水处理在公路建设和维护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应经过合理的处理后排放,以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可以采用沉淀、过滤、生物处理等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进行复用或排放。
4. 垃圾处理公路建设和维护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应经过分类、回收和处理。
可以建立临时垃圾站点,对垃圾进行分类后再进行回收处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5. 土地保护公路建设过程中应积极保护土地资源,避免土地的过度开发和破坏。
合理规划施工现场和工程设施的位置,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和破坏。
6. 设施建设公路建设中应采用环保型的工程设施,例如生态护坡、排水渠等。
在施工和维护过程中,也应采用节能、低碳的材料和设施,减少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护保证体系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保证体系目录一、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原则 (1)二、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方针与目标 (1)2.1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方针 (1)2.2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目标 (1)三、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体系 (1)3.1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组织机构 (1)3.2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2)3.3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责任制 (2)3.5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制度 (9)3.6 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9)3.7 环境污染事故报告及处置程序 (9)四、施工环保措施 (11)4.1 施工扬尘及废弃处理措施 (11)4.2 施工噪音及光污染处理措施 (12)4.3 施工废水排放处理措施 (13)4.4 生活废水及垃圾处理措施 (13)4.5 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 (14)4.6 钻孔泥浆处理措施 (15)五、水土保持保证措施 (15)5.1施工区内水土保持措施 (16)5.2施工便道水土保持措施 (17)5.3弃土场水土保持措施 (18)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保证体系一、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原则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综合质量、强化管理。
严格贯彻执行“有污染有治理,出现破坏及时恢复”的环保原则。
减少对陆域、水域生态破坏,减少水土流失,避免水域环境的污染。
减少污水排放、降低噪声和扬尘、减少废物和降低资源消耗;泥渣、垃圾和施工废物定点弃置;控制原材料、能源来源的环境影响;减少施工对大气的污染。
二、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方针与目标2.1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综合质量、强化管理。
严格贯彻执行“有污染有治理,出现破坏及时恢复”的环保原则。
2.2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目标(1)保护土地资源,节约临时用地,工程竣工复耕复垦率达到地方满意;(2)减少对陆域、水域生态破坏,减少水土流失,避免水域环境的污染;(3)施工污水、扬尘、噪声的排放、固体废弃物的回收等达到国家和地方的规定标准;(4)杜绝发生一般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生态破坏事件和环境违法违规事件;(5)维持施工红线外自然景观、植被、地形地貌原样;三、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体系3.1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组织机构为切实加强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落实国家关于环保、水保的政策和精神,认真履行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职责,建立健全环水保管理组织机构,促进各项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项目部成立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主要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书记、总工、副总工、生产副经理、安全副经理等其他项目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具体实施,对项目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
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一、项目概况水土保持是指在土地利用和开发过程中,通过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护水源的一种综合治理措施。
公路工程是土地利用和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水土保持工作,防止因公路工程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环境破坏。
本项目是一条连接城市与郊区的交通主干道,全长20公里,连接两个重要的经济区域,将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交通便利起到重要作用。
二、水土保持目标本项目的水土保持目标是通过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有效防止因公路工程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环境破坏,保护周边水源和土壤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水土保持措施1. 土地保护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建立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布局公路线路和辅助设施,减少土地的开垦和破坏,最大限度地保护土地资源。
2. 植被保护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要严格控制对周边植被的破坏,对施工区域内的大型植被要进行移植或保护,对临时占用的林地和农田要进行合理补偿,并严格禁止乱砍滥伐。
3. 土地生态恢复在公路工程建设完成后,要对受到破坏的土地进行生态恢复,通过植树造林、草皮植被覆盖和湿地修复等方式,恢复土地生态功能,保障区域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4. 水源保护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要对周边水体进行保护和修复,通过植被增加、河道整治和行洪区划定等方式,减少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保护当地水源的安全和稳定。
5. 土壤保护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要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止土壤的侵蚀和流失,通过覆土覆被、坡面植被覆盖和排水系统建设,减少土壤资源的流失和破坏,保护土壤资源的健康和稳定。
6. 施工管理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和安全规范,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导致水土流失的隐患,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对水土资源造成破坏。
四、水土保持效果通过上述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防止因公路工程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环境破坏,最大限度地保护周边水源和土壤资源,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了本项目水土保持的目标。
公路工程环水保体系(上传版)

前言为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干部的管理行为和广大职工的作业行为;为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意识,加强工程施工安全质量工作管理力度,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实现本工程的安全质量管理目标,争创全线样板工程。
现依据有关规定制定本项目环水保保证体系。
一.环水保管理目标1、资源、能源消耗量:不超定额要求;2、噪音、建筑垃圾等污染物排放量:符合当地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3、保证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水土流失,保护沿线生态环境。
二、环水保领导小组项目部成立环、水保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新蒲新区高新快线道路工程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明确各级管理职责,本着“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指导思想,保证新蒲新区高新快线道路工程在施工期间的安全,控制水土流失,保护沿线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成员组成:组长:雍翔副组长:刘进雷、柴风梧组员:谢全鸿、范觉晓、梁刚、、郭凌云、张亮、何奎、蒙文武、谷杰丁筱宇、贾本勇、三.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体系(一)、环、水保保证体系为实现本道路工程的建设管理目标,加强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本着“预防为主,强化环保意识;诚信守法,营造绿色建筑”的工作方针,建立项目部环、水保保证体系。
四、项目部环水保管理职责(一)、项目经理环水保工作职责1、对该工程项目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负全面管理负责。
2、督促各分包单位组织建立环、水保体系,并确保体系的正常运行。
3、督促各分包单位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有关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实现该项目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的方针、目标。
4、定期对各分包单位的环水保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督办。
(二)、项目副经理环水保工作职责1、全面落实检查项目部环水保计划的实施情况。
2、监督检查各部门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的执行情况,协调和处理有关接口工作。
公路工程施工环水保方案

公路工程施工环水保方案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建设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公路工程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部分,环水保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环境保护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尤其是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环水保工作则成了重中之重。
本方案旨在对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环水保工作进行全面规划和安排,提出有效可行的措施,确保环境污染最小化,为道路建设提供了保障。
二、环境现状分析1. 工程地段环境污染情况(1)地块生境由于被开垦开发,大片林地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水源下降和湖泊变迁现象,严重影响自然生态环境。
(2)土地资源受到破坏,工程用地所需的占地面积较大,土地资源的破坏问题需要严肃对待。
(3)在实际施工中,可能会产生大量污水,若不能妥善处理,可能对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威胁。
2. 工程地段的水资源情况(1)工程地段所在地区水资源丰富,但由于施工活动可能引起水质受污染,需要保护水资源。
(2)工程地段水流波动大,水流量大、泥沙含量高,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水资源的保护。
三、环水保工作目标根据对环境现状的分析,本环水保方案拟定了以下环水保工作的目标:1. 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源头水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2. 严格控制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3. 提高工程建设的节水利用效率,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4. 促进工程地段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改善5. 提高工程施工环水保工作的管理水平,确保施工过程的环境保护措施得到全面实施以上目标是在当前公路工程建设中,加强环境保护及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的,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四、环水保工作措施1. 实施EIA项目评价体系EIA项目评价体系是一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它的目的是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减少环境破坏,保障环境质量。
在道路工程建设前,应进行EIA项目评价,对环境影响进行严格评估,提出科学、合理的环保措施,对环境进行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为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干部的管理行为和广大职工的作业行为;为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意识,加强工程施工安全质量工作管理力度,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实现本工程的安全质量管理目标,争创全线样板工程。
现依据有关规定制定本项目环水保保证体系。
一.环水保管理目标1、资源、能源消耗量:不超定额要求;2、噪音、建筑垃圾等污染物排放量:符合当地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3、保证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水土流失,保护沿线生态环境。
二、环水保领导小组项目部成立环、水保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新蒲新区高新快线道路工程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明确各级管理职责,本着“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指导思想,保证新蒲新区高新快线道路工程在施工期间的安全,控制水土流失,保护沿线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成员组成:组长:雍翔副组长:刘进雷、柴风梧组员:谢全鸿、范觉晓、梁刚、、郭凌云、张亮、何奎、蒙文武、谷杰丁筱宇、贾本勇、三.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体系(一)、环、水保保证体系为实现本道路工程的建设管理目标,加强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本着“预防为主,强化环保意识;诚信守法,营造绿色建筑”的工作方针,建立项目部环、水保保证体系。
四、项目部环水保管理职责(一)、项目经理环水保工作职责1、对该工程项目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负全面管理负责。
2、督促各分包单位组织建立环、水保体系,并确保体系的正常运行。
3、督促各分包单位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有关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实现该项目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的方针、目标。
4、定期对各分包单位的环水保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督办。
(二)、项目副经理环水保工作职责1、全面落实检查项目部环水保计划的实施情况。
2、监督检查各部门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的执行情况,协调和处理有关接口工作。
3、贯彻“预防为主、强化环水保意识,诚信守法,营造绿色建筑”的方针,领导处理环水保缺陷工作。
(三)、项目总工程师环水保工作职责1、督促审核项目部编制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照设计制定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技术措施,确保在该项目中环水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指导分包单位技术主管制定详细的弃土方案,防尘、防毒、防止施工噪音的污染,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污染以及民风、民俗的影响,从技术上对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负责。
(四)、工程技术部环水保工作职责1、审核各分包单位制定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的指导性文件。
2、组织实施有关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及预报监控系统,接受上级环水保机构的监督检查。
3、严格按照设计制定工程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督促各分包单位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
全面达到该项工程建设合同环水保要求,确保工程施工场界内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
(五)、安全质量部环水保工作职责1、严格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施工技术细则规定的强制性条款;严格执行建筑工程环境保护方案的有关要求;督促各分包单位认真贯彻执行项目部环保机构制定的环境保护的有关要求。
2、建立严格的环水保检查制度,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违反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及时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3、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认识,强化员工的环保意识。
4、指导各分包单位做好环境保护有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本路段各单位工程施工前的原始图片、施工过程中采取的环保措施图片、施工结束现场环境恢复后的图片等三阶段资料必须收集完整并分类归档。
(六)物资设备部环水保工作职责做好环保、水保工程物资材料的采购供应,并对物资材料的合格使用、保存和废弃处理作出规定,避免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造成不良影响。
(七)、综合财务部环水保工作职责配合项目部各部门做好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宣传教育工作。
根据项目环水保措施的需要,及时提供环水保经费,并对经费的开支使用进行监督管理。
五、环(水)保保证措施(一)、各项管理保障措施1、项目部及各分包单位要认真学习并深入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施工技术细则规定的强制性条款。
2、要认真做好向全体参建干部职工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认识,加强全员的环保意识。
3、根据本工程所处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其环境保护工作的特殊性,结合本工程施工时可能给其环境保护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要有针对性地制定详细的环保措施。
4、无条件的接受国家、地方环保监测部门、业主环保监督的检查、指导和监督。
5、项目部在下达生产任务书的同时,要做出环保工作安排,提出详细的环保工作要求。
6、项目部每月检查一次各分包单位在环保工作的执行情况,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环境保护措施开工前各部门要组织对全体员工进行生态资源环境保护知识学习,增强环保意识,让环保意识全面深入人心,使每位职工真正认识到环保的重要作用。
制订保证环保工程质量的各项有效措施,使施工过程对生态环境的损害程度降到最低。
项目部对沿线环保工作做出以下各项要求,各分包单位在开工前要认真组织职工学习,并按各项要求做好环保工作,项目部每月由生产副经理带队,工程部、安质部、物资部等部门参加,对各分包单位的环保工作进行一次全面大检查,对未执行环保法规及环保有关要求的分包单位将进行通报批评和经济处罚。
1、取、弃土场环境保护弃土场应按设计要求选择低洼、无地表径流、无植被覆盖或植被覆盖较差、远离线路的荒地,严禁侵占河道、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
不准将弃土场设于植被发育良好的地段,严格按设计指定位置弃土。
弃土堆按设计要求对坡脚适当进行挡护,坡面进行绿化,固结防护,堆顶应进行平整覆盖,并做好排水。
工程取、弃土场用完后,将取土范围内地面进行平整,边坡进行整理,疏通排水通道。
线路纵向取土坑应纵向拉通,防止局部积水,再根据具体情况复垦、做好植被恢复或挡护等措施。
废弃土石防护:弃土场的防护是不让废土、弃渣扩散、流失,影响周围环境和景观,采取的措施主要以拦砂坝和植被覆盖为主,并适当做好排水。
按水土保持的要求,废弃物排放之前应修建拦挡、防护工程,控制施工中的水土流失。
路堑开挖的土石方应尽量利用,以减少取土数量。
路堑处的草皮应切割成规则的草皮块堆放一处并加以养护,待路堑完成后,用于边坡防护等。
2、临时工程设置与施工管理不得将临时工程设置在植被覆盖良好的地段。
填筑施工便道时,所需填料必须贯彻“集中取土”的原则。
合理规划施工便道,尽量减少便道数量。
对于含沙量大且混浊的施工生产废水,采用沉砂池处理后再排放,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施工营地生活废水应就近排入不外流的地表水体,不得在施工营地附近形成新的积水,若需排入外流水体,需进行处理后排放。
生活污水必须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禁止直接排放至沟河及山箐中。
施工营地设置集中垃圾收集池,设专人管理,定期将生活垃圾(包括施工废弃物)集中装运至指定垃圾处理场处理。
对不能处理的垃圾拉到设有处理设施的地方处理,严禁就地焚烧。
垃圾处理场定期覆土,待完工后将坑填平至地表,覆盖上植被,恢复到天然状态。
对于塑料、电池等不易降解的垃圾应单独收集、统一处理。
施工营地尽量用电取暖或集中供暖,减少污染物排放,严禁使用燃煤锅炉。
对材料厂、石料场、施工便道、集中施工营地等要充分考虑临时工程与永久工程的结合。
房屋设施的布置要紧凑,便道要统一规划,尽量减少临时工程占地。
所有临时工程必须审批后方能施工。
施工完成后,根据环保设计要求平整并在必要时用合适的土料覆盖营地地表,同时对施工便道两侧的施工遗弃物进行清理,平整便道两侧的地面,尽量恢复地面天然状态。
对特殊地质和不良地质地段,需采取的措施应严格按设计施工,并在工程实践中优化其处理措施。
物料运输时,碴、土等散装货物要拍平压实,不准超载,以减少遗洒,必要时应加盖防尘布。
油和废油的管理:施工机械维修、油料存放地地面应硬化,减少油品的跑、冒、滴、漏,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放,防止油污染地表和水体;所有油罐要有明显的标志,在不使用时要密封;严禁随意倾倒含油废水,应集中处理。
要保证施工机械与运输车辆的性能正常,减少废气排放量3、对大气污染及粉尘污染的防治对施工现场和运输便道等易产生粉尘的地段定时进行洒水降尘,勤洗施工机械车辆,使产生的粉尘危害减至最小程度。
对易松散和易飞扬的各种建筑材料用彩条布、蓬布等严密覆盖,并放于居住区的下风处。
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减少排放废气对大气的污染。
4、噪声污染控制措施土石方阶段噪声控制措施所选施工机械应符合环保标准,操作人员需经过环境教育。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推土机一次推土量、装载机装载量,严禁超负荷运转。
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缩短维修保养周期,确保机械设备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
结构阶段噪声控制措施机械噪声排放控制:在正常使用下,易产生噪声超限的加工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电刨等,采取封闭的原则控制噪声的扩散。
尽量选择低噪声设备,最大限度降低噪声。
在有噪声的封闭作业环境下,要为操作工人配备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
运输车辆噪声排放控制:车辆噪声采取保持技术状态完好和适当减低速度的方法进行控制。
人为噪声的控制措施模板、脚手架支设、拆除、搬运、修理作业、砼剔凿施工过程等,这些施工过程噪声的产生多数为人为因素。
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通过对全体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培养环境观念,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减少环境噪声污染,使作业人员在工作中对噪音影响予以控制。
模板、脚手架支设、拆除、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上下左右有人传递;钢模板、钢管修理时,禁止用大锤敲打;禁止使用电锯锯模板。
5、文物保护措施开工前,积极与当地的文物保护部门联系,了解本路段文物分布大致情况,认真听取文物保护部门的意见,协调好各方关系。
加强对职工的宣传教育,统一思想,使广大干部职工认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开展学习和教育,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
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文物保护有章可循,严禁对发现文物私自占有或非法转卖。
对施分包单位域进行调查,需保留的与产权单位商定加固防护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施工中正常使用及以后的使用维修。
对需保护的建筑物和文物采取措施加强防护,保证其安全。
建筑物和文物附近不进行爆破作业,施工必须爆破时采用控制爆破,制定可靠的防护方案及措施,经管理单位批准并派员到现场监护,保证其安全使用。
对涉及到当地少数民族民风民俗、宗教信仰及生活习惯的文物、设施等建筑物予以保护,确保施工时不发生破坏,避免与当地群众发生纠纷,影响施工。
6、土地使用制度临时便道、临时征地、临时驻地、租用土地或永久征地等要取得当地环保部门的批准,办理相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手续。
施工过程前,在征用土地上建立良好的排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