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文章写具体
把文章的内容写具体

围绕一个中心提出一连串的“为什么?”、“怎 么样?”、“后来又怎么样?”以及“怎样说?”说什 么?“做什么?想什么?怎么想?有什么样的表现?” 再把这些问题按照“先后顺序”排列起来。
例子:我告诉妈妈我得奖了,妈妈很开心。
提问:1、我什么时候在哪儿告诉妈妈我得奖了?
2、我怎么对妈妈说的? 3、我的神态语气如何? 4、妈妈高兴的表现? 5、妈妈对我说了什么?
把内容写具体:就是把你写的事、物进行详细的 、形象的描写,使人读了文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写的是什么样的物品,写的是什么样的人。
我爱我家的电视机,它是索尼牌的, 有最新式的造型,带有遥控,我和爸爸 、妈妈都很喜欢这台电视机。
观察时要做到多看、多听、多想、多问、多记。 多看——就是在观察一个人,一件事或者一个物品时,都要仔细而有序地看。 多听——就是在生活中仔细听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自然万物发出的声音。 多想——就是在观察时要多动脑筋,想想事物的什么作用、特点等等。 多问——就是在观察时碰到的一些不明白的问题,就要多问老师、学长或者同学们。 多记——每天看到的人物,听到的事物很多,要及时记在本子上。
写事:
1、描写人物的行为 2、描写场面 3、描写环境
1、小练习
老师生气了。 提示 (1)老师为什么生气? (2)老师生气时的神态、动作、和神态? (3)当时周围的环境。 (4)同学们上,我回到家里,一进门我就高兴地对 妈妈喊:“妈,我得奖了!”正在拖地的妈妈抬起 头喜出望外的说:“真的吗?!”话语中透漏出兴 奋与惊喜。妈妈立马放下手里的拖把,走过来, 眉梢飞扬,眼角含笑,脸庞舒展的像盛开的花朵, 迫不及待地说:“好孩子,你真棒,快拿给我看看! 妈妈的声音很甜美,像铜铃摇在我的耳边,也想 小河流水叮咚作响,妈妈的话是对我莫大的的鼓励, 就像温暖的春风吹进了我的心田,使我更加幸福, 更加快乐!
把事情写清楚的标准和方法

把事情写清楚的标准和方法
把事情写清楚的标准和方法如下:
1. 明确目的:在开始写作之前,明确你要传达的信息或讲述的事情。
确定你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传达信息、描述事件、解释概念还是提出观点等。
2. 规划结构:根据目的,规划文章的结构。
可以采用引言、主体段落和结论的结构,或者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关系来组织内容。
3. 收集信息:在写作之前,收集相关的信息和细节。
可以通过观察、阅读、采访或研究来获取所需的信息。
确保你有足够的素材来支持你的叙述。
4. 选择适当的词汇:使用准确、具体的词汇来描述事情。
避免使用模糊、笼统或过于复杂的词汇,以免造成歧义。
5. 使用简单的句子:保持句子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结构。
使用主动语态和现在时态来使叙述更加生动直接。
6. 提供细节:包括足够的细节来使读者能够理解事情的发展过程。
描述人物、地点、时间、动作和情感等方面的细节,可以让读者更好地想象和感受场景。
7. 逻辑连贯:确保文章的逻辑连贯,段落之间过渡自然。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叙述,避免跳跃或突兀的内容。
8. 校对修改:在完成初稿后,仔细检查文章中的语法错误、拼写错误和标点符号问题。
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润色,以确保文章清晰易懂。
作文如何做到内容详细

作文如何做到内容详细写作文时,我们常常希望能够把内容写得详细、丰富,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能够清晰地理解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
但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
那么,如何才能让作文的内容详细起来呢?首先,要学会细致观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对周围的事物进行仔细观察,才能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
比如,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如果只是笼统地说“春天来了,大地变得美丽”,这样的表述就太过简单。
我们应该去观察春天里的具体景象:嫩绿的新芽如何从树枝上钻出来,五颜六色的花朵怎样在微风中摇曳,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着什么样的歌,人们在春天里的穿着和活动有什么变化等等。
通过这些细致的观察,我们在写作时就能有更多具体的内容可写。
其次,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描写。
除了用眼睛看,我们还要调动其他感官。
比如,描写一种食物,不能仅仅说它“好吃”,要描述它的颜色、形状,闻到的香气,品尝时的口感,甚至是咀嚼时发出的声音。
再比如,描写一个场景,不仅要写出看到的景色,还要写出听到的声音、闻到的气味、感受到的温度和触摸到的质地。
这样,读者就能通过我们的文字,全方位地感受所描述的对象,使内容更加详细和生动。
合理地运用细节描写也是关键。
细节能够让作文更加真实、感人。
比如,写一个人的时候,不要只是说“他很勤劳”,可以描写他手上的老茧、额头的汗水、沾满泥土的裤脚等细节,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他的勤劳。
又比如,写一件事情,不要只叙述事情的经过,要抓住关键的瞬间,比如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等。
比如“他眉头紧皱,双手紧紧握住拳头,大声说道:‘我绝不放弃!’”这样的细节描写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心情和性格。
丰富的想象力也能为作文增添详细的内容。
当我们描述一个事物或者场景时,可以发挥想象,让它更加丰富和独特。
比如,写夜晚的星空,可以想象星星在互相交流,讲述着宇宙的奥秘;写一座古老的城堡,可以想象城堡里曾经发生过的浪漫故事或者激烈的战斗。
通过想象,我们能够创造出更多有趣的情节和细节,使作文更具吸引力。
怎样把文章写得具体

怎样才能克服写得空洞、笼统的毛病,把作文写得具 体生动呢?
一、多问“怎样”或“什么”
(一) 把一句话写具体 1、把一句简单的话写具体 比如:狗儿跑了 这是一局完整的话,但不具体。如何把它写具体呢?方法是:多问 “怎样”或“什么”! 狗儿为什么要跑?(看见了蝴蝶) 这是一条怎样的狗儿?(小花狗) 它是怎样跑的?(箭一般地追了过去) 它从哪儿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从我身边追到草丛中去了)
一、多问“怎样”或“什么”
以上讲了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是多问“怎样”或“什么”,然后在句 子中加进一些词语。怎样加呢?
第一种,在名词前面家“……的” 在名词前面用问“怎样”的方法,加进适当的修饰成分,可以把话写具 体: 例1、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 怎样的? 名词 例2、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的灰雀吗? 怎样的? 名词 例3、她们也许看到了王老师(憔悴的)脸。 怎样的? 名词
一、多问“怎样”或“什么”
马上练习 观察一个人,把他的动作写下来,要写具体。 ( )
一、多问“怎样”或“什么”
2、把一句复杂的话写具体 ⑴把过程写具体 有时,一个意思比较复杂,要用几个句子才能写清楚。比如写“谁干了 什么”,干的过程是分几步完成的,这时我们就要按时间的先后,用问 “之后,怎样呢?的方法,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 例1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之后,怎样呢? 接着写具体 例2、翠鸟一动不动,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着小鱼游到水面上来。 之后,怎样呢? 之后,又怎样呢? 接着写具体
二、分解法
2、分解“场面” 面对一个庞大的场面,你如果感到无从下手,可以把“大场面”分解 成一个个“小场面”。 比如写《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就可以把整个“大场面”分解成如 下一个个“小场面”来写: 做游戏的场面 打兵兵球的场面 打篮球的场面 唱歌的场面等等。 这样写能得具体,写出条理。
怎样把文章写的具体生动

【归纳公式】: 具体生动= 步步追问法 + 想像延伸法 + 局部细写法 。 【运用演示一】 试用上面的方法把下列句子改成具体形象的描写句。 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1、步步追问法: 小到什么程度?怎么个瘦法?穿得怎么个差法? 2、 想像延伸法 : 你记忆中的小女孩形象 3、 局部细写法 : 抓住“小”“瘦”“穿得也很差”来刻画 。 范句: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 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 强调:具体生动=步步追问法 + 想像延伸法 + 局部细写法 。 有同学要问,那么怎样把句子进行局部描写呢? 让我们一起来练习并对比下面的例子 【运用演示二】 我们六(2)班的孩子们迷恋上了舞蹈,他们说那种感觉难以形容。 1、 步步追问: 迷恋到什么程度?感觉又是怎样?为什么难以形容? 2、 想像延伸法 : 自己亲历或所见的最美的舞蹈场面。 3、 局部细写法 : 抓住感觉来刻画。 范句: 我们初三(2)班的孩子们疯狂地迷恋上了舞蹈,他们说那种感觉就像孔雀迷恋自己的羽毛,飞蛾 迷恋灼热的火焰,水仙迷恋清澈的倒影。 比喻、排比——善用修辞可使语言具体、生动。
参考例文: 当我做到第三道应用题时,我想了好久,就是不知道该怎样做。我把题目看了一遍
又一遍,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发苦想了,可不知怎地,脑子里就像打了死结似的,一点 也想不出来。
眼看天色一点点暗了下来,我心里急得火烧火燎的,这么晚回去,妈妈一定又要追 根问底了。唉!
这时,同学王明见我正对着作业体子发愣,就走了过来,轻轻地问:“你哪道题不 会做?”我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就用手指着那道令人讨厌的难题,无可奈何地说: “喏!”他仔细地看了那道题目,默默地想了一会儿,然后又轻轻地问我:“这道题要 我们求什么?”我望着他的脸,摇了摇头。他指着题目最后一行字提醒我说:“你再看 看这句话什么意思?”我看着他手指的地方仔细地想了想,忽然明白过来,情不自禁地 脱口而出“要我们求这个街道每户储蓄多少元。”“对啊!”他的语气也兴奋起来, “那么要求平均数,只要……”“拿总数除以户数。”我不等他说完就抢上去说。他笑 着点点头:“对,对,那你看这道题怎么做呢?”经他这样一启发,我完全明白了,高 兴地拿起笔,刷刷刷地做了起来…… (444字)
四年级把事情写清楚的四种方法

四年级把事情写清楚的四种方法
1.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在叙述一件事情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组织内容,让读者
能够清晰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例如,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者逻辑顺序来写作。
2.把事情写具体:在描述事情时,需要尽可能地具体、生动地描绘出事件的细节,让
读者能够感受到当时的场景和氛围。
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环境等来实现。
3.围绕一个意思写:在写一篇文章时,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所有的内容都应
该围绕这个中心思想来展开。
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意图。
4.写出自己的感受:在描述事情时,可以适当地加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样可以让
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和意义。
同时,也可以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怎样将作文的内容写具体

怎样将作文的内容写具体怎样将作文的内容写具体1、将事件发展过程中重要人物的言行描写具体事情是人做的,因此,要想写好事件的经过,就要抓住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人物行为来写,需要写清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的具体表现。
不但要告诉别人他做了,说了什么,还应该写出人物在当时情况下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表情怎么样,心理怎么想的。
把人物的表现具体写出来,事情的“经过”部分也就具体而且生动、形象了。
例如董云菲写得《身边的感动》中写的一段情节:当天下午,我们学校因为修水管,所有饮水机都停用了,就连晚上我们女生宿舍浴室的水也都是冰凉冰凉的。
临睡前,我们只好用凉水冲了脚。
但就在这时,看见班主任李老师气喘吁吁地跑到我们女生宿舍,满脸焦急地问:“你们是不是用凉水洗脚了?”我们满不在乎地回答:“对呀?怎么了?”李老师更着急了,“女孩子用凉水洗脚容易得病!快!拿着盆跟我来!”我们“啊?”了一声,很不情愿地拿着盆走下楼。
可一下楼,我们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一楼门口放着几盆热气腾腾的水。
咦,哪里来的热水?“男生宿舍浴室的水可能没受修水管的影响,还有热水,”李老师解释说。
这时,就看见一个个被水淋湿的身影从男生宿舍楼里向我们女生宿舍跑来。
啊,那不是我们班的小梁、小金、小郑…。
吗!他们每人手中端着一盆热水,在雨中奔跑。
他们用自己的身体挡住盆,尽量不让雨水进到热水里。
当他们把一盆盆热水摆在我们的面前时,雨水已经浸透了他们的衣衫,每个人头上还往下滴着水珠,可他们却毫无怨言。
看着他们在雨中为我们跑前跑后的身影,用着他们端来的热水,我们的脚不仅是暖的,心更是温暖的。
里面对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
2、运用描写再现故事发生的情形具体描写出当时的环境场面、故事情节,写出人物的具体行为,选择细枝末节进行生动形象地描写,这样,通过描写再现故事的情形,使读者如历其事,如临其境。
在描写的时候,必须把事情发生的环境写清楚。
因为任何事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
怎样才可以让作文写具体

怎样才可以让作文写具体学生都怕写作文,为什么,因为无事可写?不是,生活中处处有可写的事情,那究竟是为什么?是因为写一件事情,却怎么也写不长。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怎样才可以让作文写具体。
让作文写具体的三个小妙招(一)添枝加叶,让你的句子长起来。
例子:1、老师穿礼服。
改: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
(都德《最后一课》)第一句只有主干,干巴巴的,没有一点味道。
第二句,就把韩麦尔先生不寻常的打扮和不寻常的态度表现了出来。
2、她不打骂我们。
有一次,她的教鞭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敲在石板边上。
改:她从来不打骂我们。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
(魏巍《我的老师》) “从来”表现老师热爱学生始终如一。
“仅仅”,表明不是从很多事情中举出的一个例子。
好像说明老师只是做个样子,并不是真得要打。
(二)扩展情节,让作文内容丰富起来“有一次,我在教室里做作业。
做着,做着,遇到了一道难题。
我做不下去了,这时我的同学就耐心地帮助我。
最后,我把那道题给做了出来。
” (64字)(1)师生点评:太笼统,不具体,缺少过程,没有让人如闻如见之感。
(2)学生尝试多问几个“怎样”:碰到的是一道怎样的难题?——我是怎样对待这道题目的?——难题做不出,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同桌是怎样帮助我的?——他对我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耐心指导我的?——我是怎样开窍的?等等。
(3)通过一系列的自问,可以唤起作者对当时生活情景的回忆,从而在脑海中呈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
让学生把这情节给写下来,然后交流。
参考例文:当我做到第三道应用题时,我想了好久,就是不知道该怎样做。
我把题目看了一遍又一遍,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发苦想了,可不知怎地,脑子里就像打了死结似的,一点也想不出来。
眼看天色一点点暗了下来,我心里急得火烧火燎的,这么晚回去,妈妈一定又要追根问底了。
唉!这时,同学王明见我正对着作业体子发愣,就走了过来,轻轻地问:“你哪道题不会做?”我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就用手指着那道令人讨厌的难题,无可奈何地说:“喏!”他仔细地看了那道题目,默默地想了一会儿,然后又轻轻地问我:“这道题要我们求什么?”我望着他的脸,摇了摇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把文章写具体小学生作文一要真实,二要具体,这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基本要求。
所谓真实,就是不说假话,不胡编乱造生活中没有的人和事,要言而有信;所谓具体,就是不说空话,要言之有物,写出的文章有血有肉,有声有色,能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可是,学生们写文章最容易犯虚假、空洞、不具体的毛病。
一篇作文空空洞洞,干干巴巴,甚至连中心都不能充分表达,更谈不上生动、具体、感人了。
造成以上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观察生活不认真,不细致,抓不住事物的特征,对写的东西没有感性认识,这样势必要说空话。
第二,掌握的材料不够,没有东西可写,不得不说假话,编内容。
第三,没有很好地掌握把文章写具体的基本方法,语言贫乏,写的文章自然干巴巴的,枯燥无味。
怎样才能把文章内容写具体呢?1.观察要仔细,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观察是搜集材料、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
有了素材,写文章才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观察必须认真细致,如果走马观花,浮花掠影,作文时就不会写得生动具体;观察还要善于抓事物的重点部份,如果是泛泛的观察,这边看,那边瞧,主次不分,面面俱到,写时就不知道重点是什么非重点又是什么,有时甚至丢西瓜、捡芝麻。
观察事物仅仅认真细致还不够,还要善于捕捉事物的本质的特征。
什么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就是事物自身特有的,其它事物所不具备的特点。
如长颈鹿的脖子长、头小,鲸鱼身躯庞大,胎生哺乳,这都是动物自身的本质特征。
事情各有各的起始缘由、经过、结果;人各有各的模样,各有各的性格,即使是双胞胎也有不同之处。
总之认识一种事物,一个人,给人留下印象最深、最鲜明、最富有感染力的就是它的典型特征。
如果我们通过细致观察,抓信各自本质的特征,就能把人和事物写得生动具体。
2.熟悉生活,积累材料。
盖房子需要砖、瓦、沙、石、小泥等材料,写文章也同样需要材料。
没有材料就写不出文章,材料不充分,文章内容就不具体、不生动。
那么写作材料到哪儿去找?写作材料要到生活中去找。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没有生活就没有创作。
作文训练虽不是"创作",但有一定的统一属性。
比如,城市中的孩子就写不出春播秋收等农业生产的事;而农村孩子写地铁等关于城市生活的事也肯定写不好。
为什么?因为他们缺乏这方面的生活经历,不熟悉这方面的情况。
熟悉生活,是积累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
怎样积累材料呢?采用眼看、耳听、心记、手写等都是积累材料的方法。
也就是把平时所见所闻,所感动的人和事,景和物,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记录下来。
如写日记,写随笔,摘抄,剪报,写读书笔记等都是积累材料的好方法,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作文不愁没有东西可写。
3.学习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小学作文纲要指出,作文教学要从说到写,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教师改变"低年级学生不能作文"这个传统观念。
从学前,一年级就开始进行口头作文训练。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口头语言表达的机会,调动学生想说、敢说、抢说的积极性,向生活学习语言,向书本学习语言,是丰富语言,提高表达能力的最佳渠道。
只要不断努力,反复实践,语言表达能力是会不断提高的。
怎样把文章写具体具体,是记叙文写作的一个基本要求。
而有些同学在写记叙文时却常常会把文章写成“流水帐”,出现泛泛而叙、空洞笼统的毛病。
即使是很熟悉、很精彩的人或事,也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也写不具体。
那么如何才能克服这些毛病,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呢?一、要学会多问几个“怎么样”来扩展情节:作文时,对于与文章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情节,要详写;但有些同学却只习惯于概括叙述。
怎么办呢?行文中如果学会多问几个“怎么样”就能够把情节写的具体详细。
例如:有个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到“有一次,我在教室写作业,写着,写着,遇到了一道难题。
我想了很长时间,还是做不出来,这时我的同桌李洁走过来,耐心地帮助我。
最后,我终于把那道难题做出来了。
”就显得很笼统。
如果我们根据文章的思路,多问几个“怎么样”,就可以把这段文章所记叙的情节具体生动地展现出来。
如:“我”遇到了一道怎么样的难题?做不出来时,我是怎样想的?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同桌是怎么帮助“我”的?他对我是怎么说的?“我”是怎样开窍的?等等。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自问,我们就会描绘出这样一幅具体生动的画面:这是一道列方程解应用题,我把题目看了一遍又一遍,就是不知该怎样做。
…非算出来不可‟我心中暗暗地和它叫起劲来,……可不知怎的,脑子就像打了个死结似的,一点也想不出来。
不知何时,我的同桌李洁悄无声息地凑了过来,小声问道:“怎么啦?”我指着那道题,无可奈何地说:“喏,进了迷魂阵了。
”她仔细地看了看那道题,默默地想了一会儿,轻轻地说:“这道题要求什么?”“两次各倒出纯酒精多少升。
”我说。
她好象自言自语地说:“如果设第一次倒出x升纯酒精,加满水后又倒出x升,难点应该是……”“第二次倒出纯酒精多少升。
”我接过她的话说。
“那第二次倒出多少呢?”顺着她的思路,我边思考边说,“第一次已经倒出x升,应该拿总数减去x,除以总数,就是……对,再乘x!”我豁然顿悟,兴奋地脱口而出。
“对呀!”她笑着点头。
经过她这样一启发,我完全明白了,高兴地拿起笔做了起来……看,扩展前的文章干巴巴的,只有骨架,就像一个瘦骨伶仃的人;扩展后就变得血肉丰满,精神焕发了。
二、要学会把一个场面或片段分解开写:把一个场面或片段分解成几个部分,把人物的行动分解成若干动作,就象电影中的慢镜头一样,对每个部分、每个动作都作出描写,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可以使描写变得具体生动。
例如:有个同学描写一次足球赛中的射门动作“小刚带着球,飞速冲向球门,猛地一脚,把球踢入网底。
”同样显得很笼统。
如果把这一进球过程分解为接球——带球——过人——射门——进球。
然后再想想每个动作的具体情景,最后把这一连串的动作连接起来,就会使描写变得生动具体:“小刚在中场用胸部熟练地接住同伴传来的球,习惯性地用大腿轻轻一颠,将球巧妙地挑过对方防守队员的头顶,以灵活的动作晃过后卫的阻击,又避开已经扑到跟前的守门员,一脚抽射——进啦!”三、要学会按一定的顺序、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事物:在作文中对事物的描写要依据一定的顺序,要么从上到下,要么从左到右,要么先主要再次要……还要学会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不同的方面进行描写,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有声有色、有情有景、内容具体充实。
象《水浒传》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段对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描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再如,有位同学写《看菊展》中对菊花的描写“红的、黄的、紫的……这里的菊花不仅颜色各异,而且姿态万千——有的彬彬有礼,有的羞羞答答,有的倒挂枝头,有的昂首怒放。
瞧!那一株象美丽的少女安详自若,那一株又象翩翩少年笑迎秋风……一阵微风吹来,芳香四溢,沁人心脾。
”这段描写就是从视觉到嗅觉,从颜色到形态,把菊花的美丽具体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具体生动的描写来源于对生活细致认真的观察。
朱自清说,在观察生活时要对“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能轻易放过。
”而同学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却往往很粗浅,或者只停留在表面上,在头脑中形成的印象就会很模糊,所以在作文时对事物的描述也就很笼统。
因此,我们要学会观察生活,并且能够抓住要领,找出规律,做到举一反三。
例如,对熟悉的花草树木的观察可依照:根+杆+枝+叶+花+果的顺序对其色、形、味进行描摹;对人物的刻画可依照:外貌+情态+动作+语言等进行描写。
只要我们坚持细致认真地观察生活,克服在观察时“熟视无睹”的毛病,细心体会,时常练笔,就一定能够把文章写得生动具体。
怎样把文章写具体把内容写具体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写作基本功,也是一篇好文章的重要标准。
那么怎样的文章才算具体?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具体呢?这是许多人犯愁的问题。
下面我来谈谈这个问题。
班队活动时,我们进行了一次洗红领巾比赛,同时进行了一次写作练习。
有同学写道:“洗红领巾比赛可真有意思,大家都被吸引住了,最后,杨扬同学得了第一名。
”另一个同学这样写道:“……选手们蹲在洗衣盆前,先把红领巾浸透,再提起来轻轻捏一下甩开,擦上肥皂,就两手对着搓,搓了一会又浸一下接着搓,雪白得肥皂沫变成灰得了,顺着手往下流。
就这样整条红领巾都搓遍了。
然后用清水冲洗两遍,把红领巾捞起来拧干,还用力甩了几下,晾到绳子上。
有的选手动作很麻利;有的却不太熟练,显得手忙脚乱的,还不时紧张地偷偷张望别人洗得怎么样了;还有的不知怎么把肥皂沫弄到了脸上,样子挺好笑的。
通过比较大家一定会说,第二个例子好。
它不仅把洗红领巾的步骤写清楚了,而且把人物的动作、细节也写得比较详细,使人读了仿佛亲眼看到了一样,像这样运用准确得词句把人、物、事的细微处都清楚地描述出来的,就叫做具体。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写具体呢?一、分解动作。
有些动作可以分解成几个小动作,把每个小动作都写具体了,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武松打虎中,老虎的动作被分解成一扑、一掀、一剪,武松的动作被分解成一闪、一闪、又一闪,还有抡、劈、跳、退、揪住、按、踢、打。
如写两个同学在打乒乓球,就可以把他们的动作分开来写,各自的动作又可以分成几个步骤。
这样“打”这个动作就被分解成很多的小动作了。
再如一个同学写的跳远:“我鼓起了勇气,站在起跑线上,眼睛紧紧盯着踏板,深深地吸了口气,定了定神,攥紧拳头,像离弦的箭冲向前方,右脚猛地一蹬踏板,双脚并拢一跃,身子腾空而起,像青蛙跳水一样落在沙坑里。
我回头一看,我及格了!‘哗——’一阵掌声响起来,同学们为我的成功而祝贺。
”二、抓住特征。
写人物的要抓住人物的特征,写事物的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假如写一个小孩,那小孩的特征是活泼还是顽皮,定下来后,就可以抓住“活泼”或“顽皮”展开去写。
用具体的事来反映他的这一特征,这样不就写具体了吗?如有个学生写一个顽皮的孩子:“我的橡皮泥用完了,叫妹妹帮我拿一下。
小妹,帮我把楼下的橡皮泥拿上来。
却传来妹妹的回答:‘啊,什么呀?’‘帮我把楼下的橡皮泥拿来?’‘啊,你说什么呀?我还没听清楚。
’‘帮我——把橡皮泥——拿来——’‘啊。
什么呀?你再说一遍——’我知道妹妹不给我拿了,只好自己去拿了”。
你看这调皮的妹妹多么形象毕真。
三、举些例子。
譬如要怎写一把刀锋利,有的同学就写“他的刀很锋利”,这样写,就不具体锋利到什么程度呢?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举些例子来说明了:只见他拿刀去砍碗口粗的大树,大树应声而下;他又拿刀去斩筷子粗的铁丝,顿时铁丝一分为二。
再看看刀刃,完好无损。
这当中没有写出“锋利”这个词,但是谁看了这些话,谁就知道这刀锋利,文章也就显得具体了。
四、发挥想象。
想象能把空间拓宽,能使静物活现,使情感流露,使特征显现。
如写“小猫储蓄罐”:那双耳朵仿佛在倾听老鼠的动静,小嘴微微张着,好像对我说“要勤俭节约”,当我把零用钱“喂”进它嘴里的时候,它眯着眼睛朝我笑呢!这就把小猫储蓄罐写得活灵活现了,文章也就具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