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工程课程设计-10KV变电所电气设计
供电课程设计--10KV供配电系统设计

供电技术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KV供配电系统设计摘要: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的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因此,所以工厂企业供配电的电路设计要联系到各个方面,负荷计算及无功补偿,变压器的型号、容量和数量的分配;短路的计算、设备的选择、线路的分配和设计等方面进行设计分析,把最好的供配电设计应用到现实生产中来,为经济的发展做出最好的服务。
关键词:配电所电力负荷功率补偿短路电流1 工厂供电概述1.1工厂供电的意义和要求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
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和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能源节约是工厂供电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能源节约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节约能源、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作用。
工厂供电工作要很好地为工业生产服务,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2、可靠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3、优质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4、经济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课程设计之10kV变电所

目录前言 (1)第一章课程设任务书 (2)1.1设计目的 (2)1.2设计内容 (2)1.3设计任务书 (2)第二章设计说明书 (5)2.1车间变电所电压等级确定和主接线方案确定 (5)2.2电力负荷计算 (6)2.3车间变电所变压器台数确定及额定容量的选择 (8)2.4短路电流计算...............、八—刖言10kV变配电所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电气设备及配电网络按一定的接线方式构成,他从电力系统取得电能,通过其变换、分配、输送与保护等功能,将电能安全、可靠、经济的输送到每一个用电设备。
变配电所涉及面很多,需要考虑的问题多,需要分析变配电所担负的任务及用户负荷等情况,利用计算负荷确定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及补偿容量的大小。
同时进行各种变压器的选择,从而确定变配电所的接线方式,再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选择变配电所高低压电气设备及保护的配置。
本车间变配电所的初步设计包括:1、无功功率的补偿2、主变压器的选择3、系统接线方式的选择4、短路电流的计算5、继电保护的选择与整定6、防雷与接地保护等内容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1.1设计目的工厂供电课程设计是按教学计划安排在相关课程结束后进行的教学实践环节,以加强学生所学电气课程理论的运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的工程设计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电气工程设计的步骤及方法,学会编写设计说明书,并按国家标准绘制工程图样。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将电力系统输送来的电能,经过合理输送变配电方式,输送给每一个用电设备上。
以保证电气设备可以获得安全、可靠、高质量的电能,在设计中要遵循国家有关规程和规定。
1.2设计内容(1)确定车间变电所的电压级别;(2)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单台设备支线、用电设备组干线和车间变电所低压母线和进线的计算负荷;(3)计算补偿容量,选择电容器柜个数和电容器个数;(4)确定车间变电所电气主接线;(5)确定变电器的容量和台数;(6)短路电流计算,计算出各短路点最大和最小短路电流值及短路容量;(7)选择低压母线并进行动、热稳定校验;(8)绘制车间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图、车间配电系统图和配电平面图。
课程设计110-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本次设计的变电站的两个电压等级分别为:110kV、10kV,所以选用主变的 接线级别为 YN, d11 接线方式。
(4)容量比的选择 根据原始资料可知, 110kV 侧负荷容量与 10kV侧负荷容量一样大,所以容 量比选择为 100/100。 (5)主变冷却方式的选择 主变压器一般采用冷却方式 有自然风冷却(小容量变压器)、强迫油循 环风冷却(大容量变压器)、强迫油循环水冷却、强迫导向油循环冷却。 在水源充足,为了压缩占地面积的情况下,大容量变压器也有采用强迫油循 环水冷却方式的。强迫油循环水冷却方式散热效率高,节约材料,减少变压器本 身尺寸,其缺点是这样的冷却方式要在一套水冷却系统和有关附件,冷却器的密 封性能要求高,维护工作量大。而本次设计的变电所位于郊区,对占地要求不是 十分严格,所以应采用强迫油循环风冷却方式。 因此选择 2 台 25 兆伏安主变可满足供电要求; 选择主变型号为:SFZ10-25000/110
4 28 25 17 11 780 23
22
17
5 22 27 19 16 690 21
19
16
附图 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图 G 一 汽轮发电机 QFS-50-2 ,10.5KV,50MW, cosΦ=O.8, *=0.195; T — 变压器 SF10 —63000/121±2x2 .5%;YNd11;
XXXX 学校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 目:A1# 110/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姓 名:
院 (系):
XXXXXXXXX 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0XX 级 X 班
学 号:
指导教师:
成 绩XX 年 XX 月 XX 日
1 / 26
郑州轻工业学院
学校10kv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

目录1课程设计原始数据 (1)1.1设计题目 (1)1.2设计要求 (1)1.3设计依据 (1)2负荷计算 (2)3变电所位置和型式的选择 (4)3.1根据变配电所位置选择一般原则: (3)3.2变电所的型式与方案: (4)4变电所变压器和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5)4.1主变压器的选择 (5)5 短路电流的计算 (8)绘制计算电路 (8)6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10)10K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10)0.4K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11)7变压所进出线与邻近单位联络线的选择 (11)7.110KV高压出线的选择: (11)7.2变电所及邻近单位焦点路线的选择 (12)7.30.4KV低压出线选择 (12)设计总结 (13)参考文献 (15)附图 (16)1课程设计原始数据1.1设计题目我校10KV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1.2设计要求要求根据学校所能取得的电源及学校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学校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的供配电基本要求,分别设计学生宿舍楼、家属楼、教学楼、办公楼、食堂、实训楼配电间。
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类型,选择变电所主结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选择继电保护装置,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绘出设计图样。
1.3设计依据(1)学校总平面图见附图。
(2)供电电源情况由长沙供电局树木岭变电站10KV电源供电,电源进线为电缆线,YJV型10kv,学校原有两个箱式配电室,共有两台变压器,其中箱变1#内设有一台变压器,容量为400KVA,箱变2#内设有一台变压器,容量为630KVA。
(3)环境资料本学校占地1217亩,地势不平,有建筑物和树木,无污染、高温、潮湿、震动、易燃易爆、腐蚀性气体的场所。
最热月平均气温为35℃2负荷计算实训楼:平均一间教室包含:灯30W*8=240W 吊扇80W*6=480W 机械设备1.5KW*8=12KW一栋5间,共7栋,有大小不一,平均估计为6栋。
课题=10KV变电所及其配电系统的设计

10KV变电所及其配电系统的设计摘要变电所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这次设计以10KV降压变电所为主要设计对象,分析变电站的原始资料确定变电所的主接线;通过负荷计算确定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号。
根据短路计算的结果,对变电所的一次设备进行了选择和校验。
同时完成配电装置的布置、防雷保护及接地装置方案的设计。
关键词: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短路电流计算;一次设备;防雷保护目录第1章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原始资料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本所设计电压等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电源负荷地理位置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 设计任务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电气主接线设计 ............................................................ - 5 -2.1 主接线接线方式........................................ - 5 -2.1.1 单母线接线...................................... - 5 -2.1.2 单母线分段接线.................................. - 5 -2.2.3 单母分段带旁路母线.............................. - 5 -2.2.4 桥型接线........................................ - 5 -2.2.5 双母线接线...................................... - 6 -2.2.6 双母线分段接线.................................. - 6 -2.3 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 7 -2.3.1 10kV电气主接线.................................. - 7 -2.3.2 35kV电气主接线.................................. - 8 -2.3.3 110kV电气主接线................................. - 9 -第3章主变压器的选择......................................................... - 11 -3.1负荷计算............................................. - 11 -3.2 主变压器型式的选择................................... - 11 -3.2.1主变台数的选择.................................. - 11 -3.2.2 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 12 -3.2.3 主变相数的选择................................. - 12 -3.2.4绕组数的选择.................................... - 12 -3.2.5 主变调压方式的选择............................. - 13 -3.2.6 连接组别的选择................................. - 13 -3.2.7 容量比以及冷却方式的选择....................... - 13 -第4章所用电的设计.............................................................. - 15 -4.1 所用电接线一般原则.................................... - 15 -4.2 所用变容量型式的确定.................................. - 15 -4.3 所用电接线方式确定.................................... - 15 -4.4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 16 -4.4.1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作用........................ - 16 -4.4.2 适用情况以及优点............................... - 16 -4.4.3 BZT的工作过程及要求[2].......................... - 16 -第5章短路电流计算............................................................... - 18 -5.1短路计算的目的....................................... - 18 -5.2 短路计算过程 ........................................ - 18 -5.2.1 110KV短路电流计算.............................. - 18 -5.2.2 35KV侧短路计算................................. - 23 -5.2.3 10KV侧短路计算................................. - 25 -第6章设备选择..................................................................... - 27 -6.1 选择设备的一般原则和基本要求[3]....................... - 27 -6.2 高压断路器的选择...................................... - 28 -6.2.1 断路器选择的具体技术条件[1]...................... - 28 -6.2.2 断路器选择及校验.............................. - 29 -6.3 隔离开关的选择........................................ - 33 -6.3.1 隔离开关选择的具体技术条件..................... - 33 -6.3.2 隔离开关选择计算............................... - 34 -6.4 电流互感器选择........................................ - 38 -6.4.1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技术条件[2]...................... - 38 -6.4.2 电流互感器选择及校验........................... - 39 -6.5 电压互感器选择计算.................................... - 42 -6.5.1 电压互感器选择技术条件[1]........................ - 42 -6.5.2 电压互感器选择................................. - 43 -6.6 各级电压母线的选择.................................... - 44 -6.6.1裸导体选择的具体技术条件........................ - 44 -6.6.2 母线的选择计算................................. - 45 -6.6.3 引接线的选择计算.............................. - 48 -第7章继电保护配置...................................................................... - 52 -7.1 变电所母线保护配置.................................... - 52 -7.2.1 主变压器的主保护............................... - 52 -7.2.2 主变压器的后备保护............................. - 52 -第8章防雷接地..................................................................... - 54 -8.1 避雷器的选择.......................................... - 54 -8.1.1 避雷器的配置原则............................... - 54 -8.1.2 避雷器选择技术条件[5]............................ - 54 -8.1.3 避雷器的选择和校验............................. - 56 -8.2变电所的进线段保护[8].............................. - 58 -8.3 避雷针的配置.......................................... - 59 -8.3.1 避雷针位置的确定............................... - 59 -8.4接地装置的设计 ........................................ - 61 -8.4.1设计原则[1]...................................... - 61 -8.4.2 接地网型式选择及优劣分析............................ - 61 -8.4.3 降低接地网电阻的措施........................... - 62 -8.4.4 接地刀闸的选择与校验........................... - 62 -第9章无功补偿装置的选择 ................................................ - 65 -9.1概述 .................................................. - 65 -9.2 补偿装置的确定........................................ - 65 -9.3 补偿装置容量的选择.................................... - 66 -第10章电气总平面布置及配电装置的选择 ......................... - 67 -10.1 配电装置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 - 67 -10.2 配电装置特点......................................... - 67 -10.3 屋外配电装置类型及应用............................... - 67 -10.4 配电装置的确定....................................... - 68 -10.5 10KV高压开关柜选择.................................. - 68 -10.6 电气总平面布置....................................... - 69 -第11章结束语...................................................................... - 70 -致谢........................................................................................ - 71 -参考文献.................................................................................. - 72 -附录....................................................................................... - 73 -第2章电气主接线设计电气主接线是变电所电气设计的首要核心部分,也是电力构成的重要环节。
10kv变电所设计课程

10kv变电所设计课程一、简介10kV变电所设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变电所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10kV变电所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求。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 掌握10kV变电所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求;2. 熟悉变电所各项设备的选型和布置;3. 能够进行10kV变电所的线路设计和电气参数计算;4. 能够编制变电所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5. 理解10kV变电所的运行管理规范,并能够解决常见问题。
三、课程内容1. 10kV变电所的概述1.1 变电所的定义和作用1.2 10kV变电所的基本组成和功能1.3 变电所的分类及其适用场景2. 变电设备的选型和布置2.1 主变压器的选型和容量计算2.2 开关设备的选型和布置2.3 输电线路的选型和布置2.4 联络开关和电流互感器的选型和布置3. 变电所的线路设计和电气参数计算3.1 变电所供电方案的选择3.2 供电线路的设计和电气参数计算3.3 短路电流的计算和分析4. 变电所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的编制4.1 变电所设计方案的编制要点4.2 变电设备基础设计和施工图纸的绘制4.3 变电设备的布置图和接线图的编制5. 变电所的运行管理规范5.1 变电设备的运行与维护管理5.2 变电所的巡视和检修5.3 变电设备的故障处理和事故应急预案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教师授课,讲解10kV变电所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案例分析:选取实际变电所设计案例,由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实际变电所,了解其工作原理和运行管理,并进行实地操作和实践活动。
4. 实验实践:搭建仿真实验平台,让学生亲自进行变电所设计和运行管理的实验操作,掌握相关技能。
五、评估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 课堂参与和作业: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并按时完成相关作业和实验报告。
10kv变配电课程设计

10kv变配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10kv变配电的基本知识,包括变压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参数;2. 了解10kv配电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3. 掌握电力系统中电压等级的划分,了解10kv电压等级的特点和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10kv变配电设备的工作原理,并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2.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并优化10kv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10kv变配电设备进行合理选型和使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的热爱,增强从事电力行业的职业认同感;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在实际工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工程实践中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掌握10kv变配电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力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对实际操作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明显进步。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参数;- 10kv配电系统的组成、运行方式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电压等级划分,10kv电压等级的特点及用途;- 10kv变配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
2. 实践操作:- 变压器接线方式及配电系统设计;- 变配电设备的选型与安装;- 故障排查方法及处理流程;- 10kv变配电工程案例分析。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变压器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参数学习;第二周:10kv配电系统组成、运行方式及作用学习;第三周:电压等级划分、10kv电压等级特点及用途学习;第四周:10kv变配电设备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学习;第五周:变压器接线方式及配电系统设计实践;第六周:变配电设备选型与安装实践;第七周:故障排查方法及处理流程实践;第八周:10kv变配电工程案例分析及总结。
10kv变电所设计课程

10kV变电所设计课程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 变电站基础设施的设计:包括变压器、开关柜、电容器组、低压配电柜等设备的布置和接线方式;继电保护、遥信、遥控系统等辅助设备的选型和布局;变电站的建筑设计、通风、排烟等设计。
2. 变电站电气系统的设计:包括负荷计算、导线截面和长度的选取、电缆敷设和接头设计、母线系统的设计、地网设计、电源系统的设计等。
3. 变电站安全环保的设计:包括防雷接地、防雷装置、防火和防爆措施、防盗和防破坏措施、噪声和辐射控制、油污处理等设计。
4.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包括变电站监控与控制、SCADA系统设计,智能化终端单元及其通信采集系统的设计,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等。
5. 变电站工程项目管理:包括变电站建设项目中的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以及项目竣工验收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设计类似的实际案例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同时,还可以进行现场参观、调研、模拟等实践操作,加深对
变电站设计原理和技术要求的理解。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10kV变电所设计课程的相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配电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1.题目能动学院10kV变电所电气设计2.原始资料2.1 课题原始资料工程概况地下室为自行车库,地上五层,集实验室、办公室、研究室等综合性建筑。
框架结构,现浇楼板,共有南北两栋楼。
根据工程的总体规划,学院楼拟用两台变压器,一用一备,两路10kV电源进线引自校内10kV总配电所,变压器设在北楼一层的室内。
现已建一台10/0.38kV变压器,另一台为二期工程,二级负荷的备用电源引自校内10kV总配电所。
在南楼设置总配电间,电源引自北楼变电所。
本工程消防负荷(如排烟风机、消防电源、应急照明、防火卷帘等)、弱电电源、客梯电力等为二级负荷,其余照明、空调、实验用电等均为三级负荷。
二级负荷采用双回路(分别引自两段低压母线)供电,消防负荷采用双回路供电,两路电源末端配电箱自动切换;三级负荷采用单回路供电。
电力负荷:2.2 供电条件(1)供电部门110/10kV变电所位于工程附近1.5km处,10kV母线短路电流为20kA,根据需要可提供给用户1路或2路10kV专线供电。
(2)采用高供高计,要求月平均功率因数不少于0.95。
不同电价负荷,计量分开。
如学校用电统一执行居民电价,公共建筑执行商业照明电价、非工业动力电价,工业企业生产用电统一执行大工业电价、职工生活用电执行居民电价。
(3)供电部门要求用户变电所高压计量柜在进线主开关柜之前,且第一柜为隔离柜。
2.3 其他资料当地最热月的日最高气温平均值为38℃,年最热月地下0.8m处最高温度平均值为25℃。
当地年雷暴日数为35天。
当地地质平坦,海拔高度为100m,土壤为普通粘土。
3.具体任务及技术要求本次课程设计共1.5周时间,具体任务与日程安排如下:第1周周一:熟悉资料及设计任务,负荷计算与无功补偿、变压器选择。
周二:供配电系统一次接线设计,设计绘制变电所高压侧主接线图。
周三:设计绘制变电所低压侧主接线图。
周四:设计绘制变电所低压侧主接线图。
周五:设计绘制变电所电气平面布置图。
第2周周一:短路电流计算,高低压电器及电线电缆选择计算。
周二:编制设计报告正文(设计说明书、计算书)电子版。
周三:整理打印设计报告,交设计成果。
要求根据设计任务及工程实际情况,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独立完成10kV变电所的电气设计(变电所出线部分设计分工合作完成)。
设计深度应达到初步设计要求,制图应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4.实物内容及要求课程设计报告文本内容包括:1.封面;2.任务书;3.目录;4.正文;5.致谢;6.参考文献;7.附录(课程设计有关图纸)。
4.1 设计报告正文内容(1)工程概况与设计依据(2)负荷计算与无功补偿设计(3)供配电系统一次接线设计(4)变电所设计(5)短路计算与高低压电器选择(6)电线电缆选择(7)低压配电线路保护设计设计报告正文编写的一般要求是:必须阐明设计主题,突出阐述设计方案、文字精炼、计算简明,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变电所出线部分内容各有侧重)设计报告正文采用A4纸打印。
4.2 设计图纸(1)变电所高压侧电气主接线图(1张A3)(2)变电所低压侧电气主接线图(2~4张A3)(3)变电所电气平面布置图(1张A3)设计图纸绘制的一般要求是:满足设计要求,遵循制图标准,依据设计规范,比例适当、布局合理,讲究绘图质量。
(变电所出线部分内容各有侧重)设计图纸采用A3图纸CAD出图。
与报告正文一起装订成册。
5.参考文献[1]翁双安主编.供配电工程设计指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翁双安主编.供电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任元会主编.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M].3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6.学生任务分配表1 课程设计任务分配表7.完成期限任务书写于2010年6月18日,完成期限为2010年7月8日8.指导教师翁双安目录1 工程概况与设计依据………………………………………………………….1.1 工程概况…………………………………………………………………1.2 设计依据………………………………………………………………….2 负荷计算及无功补偿设计……………………………………………………..2.1 负荷数据…………………………………………………………………..2.2 负荷计算………………………………………………………………….2.2.1 照明负荷低压配电干线负荷计算……………………………………2.2.2 电力负荷与平时消防负荷低压配电干线负荷计算…………………2.2.3 火灾时消防负荷低压配电干线负荷计算…………………………..2.2.4 变电所负荷计算……………………………………………………..3 供配电系统一次接线设计………………………………………………………3.1 负荷分级及供电电源……………………………………………………..3.2 电压选择与电能质量…………………………………………………….3.3 电力变压器选择………………………………………………………….3.4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3.4.1 变电所高压侧电气主接线设计……………………………………..3.4.2 变电所低压侧电气主接线设计………………………………………4 变电所布置设计………………………………………………………………….4.1 总体布置………………………………………………………………………4.2 配电装置通道与安全净距…………………………………………………..5 短路电流计算与高低压电器选择…………………………………………………5.1 变电所高压侧短路电流计算………………………………………………..5.2 低压电网短路电流计算………………………………………………….....5.2.1 变压器低压侧短路电流计算………………………………………….5.2.2 低压配电线路短路电流计算………………………………………….5.3 高压电器选择………………………………………………………………5.4 高压互感器选择……………………………………………………………5.5 低压断路器的初步选择……………………………………………………5.5.1 配电干线保护断路器过电流脱扣器的初步选择…………………..5.5.2 变电所低压电源进线断路器的初步选择…………………………..6 电线电缆选择……………………………………………………………………6.1 高压进出线电缆选择…………………………………………………….6.2 变电所硬母线选择……………………………………………………….6.3 低压配电干线电缆选择………………………………………………….7 低压配电线路保护设计………………………………………………………….7.1 低压配电线路的保护设置………………………………………………..7.2 低压断路器过电流脱扣器的整定…………………………………………..7.2.1 配电干线保护断路器过电流脱扣器的整定…………………………..7.2.2 变电所低压电源进线断路器的整定…………………………………..1工程概况与设计依据1.1工程概况本工程,地下室为自行车库,地上五层,集实验室、办公室、研究室等综合性建筑。
框架结构,现浇楼板,共有南北两栋楼。
根据工程的总体规划,学院楼拟用两台变压器,一用一备,两路10kV电源进线引自校内10kV总配电所,变压器设在北楼一层的室内。
现已建一台10/0.38kV变压器,另一台为二期工程,二级负荷的备用电源引自校内10kV总配电所。
在南楼设置总配电间,电源引自北楼变电所。
本工程消防负荷(如排烟风机、消防电源、应急照明、防火卷帘等)、弱电电源、客梯电力等为二级负荷,其余照明、空调、实验用电等均为三级负荷。
二级负荷采用双回路(分别引自两段低压母线)供电,消防负荷采用双回路供电,两路电源末端配电箱自动切换;三级负荷采用单回路供电。
1.2 设计依据1)设计任务书2)国家行业现行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供配电设计规范》GB50052-1995《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199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4-19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1993国家和江苏建筑标准设计有关规范等。
3)建筑物电气图2 负荷计算及无功补偿设计2.1负荷数据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用电包括南北两幢楼的用电,有220V单相用电设备(如照明负荷),也有380V三相用电设备(如电力负荷);各类负荷中有平时需要运行的用电设备,也有在发生火灾时才需要运行的消防用电设备。
以上设备均由设于北楼一层的10/0.38kV变电所采用低压三相四线制系统放射式或树干式配电。
表2-1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用电设备负荷数据2.2负荷计算2.2.1 照明负荷低压配电干线负荷计算照明负荷0.38kV配电干线及支干线负荷计算采用需要系数法,见表2-2。
负荷计算时不计备用回路负荷及备用设备功率。
表2-2 照明负荷0.38kV配电干线及支干线负荷计算2.2.2电力负荷与平时消防负荷低压配电干线负荷计算电力负荷和平时消防负荷0.38kV配电干线及支干线负荷计算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见表2-3。
负荷计算时不计备用回路负荷及备用设备功率。
表2-3 电力负荷和平时消防负荷0.38kV配电干线及支干线负荷计算2.2.3 火灾时消防负荷低压配电干线负荷计算火灾时消防负荷0.38kV配电干线及支干线负荷计算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见表2-4。
负荷计算时不计备用回路负荷及备用设备功率。
表2-4 火灾时消防负荷0.38kV配电干线及支干线负荷计算2.2.4 变电所负荷计算先计算变电所总负荷,见表2-5,以便选择变压器台数及容量表2-5 10/0.38kV变电所总负荷计算在确定变压器台数及容量后,还应将所有负荷分配到每台变压器的低压母线上,然后进行负校核计算,以确定每台变压器的负荷率及具体选择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3供配电系统一次接线设计3.1负荷分级及供电电源(一)负荷等级及容量本工程涉及能动学院南北两幢楼的供电,根据相关设计规范规定,本工程负荷等级如下:一级负荷:无。
二级负荷:消防负荷(如排烟风机、消防电源、应急照明、防火卷帘等)、弱电电源、客梯电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