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工程课程设计重点
供配电设计课程设计

供配电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供配电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供配电系统设计。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类。
2.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和电力线路的传输特性。
3.掌握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4.熟悉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
5.能够进行供配电系统的初步设计。
6.能够进行电力线路的敷设和设备的选择。
7.能够进行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认识到供配电系统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2.培养学生热爱电力事业,积极向上的职业精神。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交流沟通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类。
2.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和电力线路的传输特性。
3.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4.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
5.第一周: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类。
6.第二周: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和电力线路的传输特性。
7.第三周: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8.第四周: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过程。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熟悉电力线路的敷设和设备的选择。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供配电系统设计》2.参考书:相关电力系统、电力线路的教材和资料3.多媒体资料: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视频、图片等4.实验设备:电力线路敷设设备、电力设备模型等通过以上教学资源,我们将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供配电系统的课程设计

供配电系统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供配电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电力系统的基本构成、电力传输和配电的基本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供配电系统中常见的设备及其功能,如变压器、断路器、保护装置等。
3. 学生能够了解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原则,以及与电力系统稳定性和经济性相关的重要参数。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简单供配电系统的故障原因,并提出解决策略。
2. 学生能够设计基本的供配电系统图,并进行模拟计算,验证系统运行的合理性。
3. 学生通过案例学习和模拟操作,能够掌握供配电系统日常运行与维护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供配电系统的复杂性,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耐心和细致。
2.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发展团队协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3. 学生能够认识到供配电系统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对电力工程职业的兴趣和敬业精神。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工程技术类专业的学生,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不仅掌握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知识,而且能够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工程素养为核心,旨在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电力工程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1. 供配电系统概述- 电力系统的基本构成与功能- 供配电系统的分类与运行特点2. 供配电系统设备- 变压器:原理、分类、运行特性- 断路器:原理、结构、操作过程- 保护装置:功能、分类、配置原则3. 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 系统运行原则与要求- 常见故障类型及处理方法- 系统维护策略与操作流程4. 供配电系统设计基础- 系统设计原则与步骤- 设备选型与参数计算- 系统模拟与优化5. 案例分析与实训操作- 典型供配电系统案例分析- 实训操作:系统图绘制、模拟计算、设备操作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组织和系统安排,以教材为依据,结合实际工程案例,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供配电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供配电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供配电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设计的背景与意义供配电工程作为电气工程专业中的重要学科,是电气工程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供配电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广泛的认知,能够掌握其相关知识和技能对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设计旨在根据现代社会对优秀工程师的需求,结合供配电工程的实际需求,制定课程标准,提高学生对供配电工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优秀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
二、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本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使学生掌握普通配电系统和变电站的设计与施工原理。
2.让学生掌握低压配电系统、中压配电系统和高压配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原理。
3.让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的稳定控制、保护及联锁的原理与应用。
4.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中的电缆线路、保护器及电表的应用与操作原理。
5.帮助学生理解电气故障的原理、处理方法、以及保证供电质量的必要性。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1.普通配电系统和变电站的设计与选址。
2.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与修理。
3.中压配电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与修理。
4.高压配电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与修理。
5.配电房及变电站的电气安装和验收原则及技能。
6.电力系统的稳定控制、保护及联锁的原理与应用。
7.电力系统中的电缆线路、保护器及电表的应用与操纵原理。
8.电气故障的原理、处理方法、以及保证供电质量的必要性。
课程设计对学生要求较高,希望学生能够积极配合各种教学活动,认真完成每项教学任务,结合实际电气工程应用,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成为高素质的电气工程技术人才。
四、课程设计的实施方法1.西安交通大学供配电工程研究与实践基地为教学平台。
2.以实践为主线开展教学,结合现代工程实践与案例分析。
3.配合理论课程,进行实验和现场讲解。
4.通过小组讨论、工程实例解析等形式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5.每天进行工程实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五、课程设计的评估方法1.通过平时实验、工程实践、案例分析、教材阅读及课堂测试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供配电课程设计

供配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供配电系统中主要设备的功能、性能及选用原则;3. 学生能了解供配电系统的保护、自动化及节能措施;4. 学生能掌握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供配电系统中的问题;2. 学生能根据需求,选用合适的设备并进行简单的设计;3.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供配电系统的调试和运行方法;4. 学生能通过课程学习,具备一定的电气工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供配电技术产生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索精神;2. 学生能够认识到供配电技术在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会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调能力;4. 学生能够关注供配电领域的最新发展,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供配电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路理论、电机与电气控制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素养。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以此为基础,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供配电系统概述:包括供配电系统的发展历程、基本组成、电压等级及供电方式;教材章节:第一章 供配电系统概述内容:电力系统基本概念、供配电系统组成、电压等级及供电方式。
2. 供配电系统设备:介绍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熔断器等主要设备的功能、性能及选用原则;教材章节:第二章 供配电系统设备内容: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熔断器等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及选用。
3. 供配电系统保护:讲解过电流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等保护装置的原理及配置;教材章节:第三章 供配电系统保护内容:保护装置的分类、工作原理、保护范围及配置方法。
电气供配电课程设计

电气供配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气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理解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等主要设备的功能和作用。
2. 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掌握负荷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电气供配电工程的设计和计算。
3. 帮助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的保护原理,了解常见保护装置的原理和配置方法,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电气CAD软件绘制电气原理图和施工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相关计算软件进行电气供配电工程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气工程领域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 引导学生关注电力工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电气供配电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素养,为我国电力工程领域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成长。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未来在电力工程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气供配电系统基本原理与组成:介绍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等主要设备的原理和功能。
2. 电气负荷计算:讲解负荷特性的概念,介绍常见的负荷计算方法,如需量法、等效负荷法等。
3. 电气设备选择与配置:分析各类电气设备的选择原则,如断路器、接触器、保护装置等,并介绍其配置方法。
4. 电力系统保护:阐述电力系统保护的原理,分析常见保护装置的原理及在电气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工程供配电课程设计

电力工程供配电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力工程供配电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设备,了解供配电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电力工程供配电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供配电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了解电力工程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熟悉电力系统的保护和控制。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判断供配电系统的问题;能够设计简单的供配电系统,并进行调试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电力工程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供配电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电力工程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电力系统的保护和控制。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的定义、电力系统的等级和分类、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
2.供配电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供配电系统的定义、供配电系统的组成、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原理。
3.电力工程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电缆、电线、保护设备等的主要功能和应用。
4.电力系统的保护和控制:电力系统的保护原理、保护设备、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力工程供配电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这些教学资源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力工程供配电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进行评估;作业将根据学生的完成质量、理解程度和创造性进行评估;考试将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考察学生对电力工程供配电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供配电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供配电工程课程设计报告本文所述为关于“供配电工程课程设计报告”的文档。
供配电工程课程是电力工程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作为电力工程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
因此,课程设计报告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工作之一。
一、课程设计的背景供配电工程是电力系统中非常核心和重要的部分,是实现电能输送和分配的关键环节。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供配电工程的知识和技术也不断更新和提升。
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电力系统对人才的需求,课程设计的开展和更新也变得非常重要。
二、课程目标供配电工程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对供配电工程的深入了解,熟悉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线路、设备、保护、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电网难题的初步能力。
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电力工程的实际运作,并且掌握基本的电气计算方法和电路设计技能。
三、课程内容1. 供配电工程的基础知识:电力系统的概念、供配电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电力系统中的电网设备、电网保护。
2. 供配电线路设计:配电线路设计的原则、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3. 配电设备的选型:如开关设备、变压器、电缆等常用配电设备的选用、设计、维护方法及其安全措施。
4. 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原理、常用的自动化方案及其实现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本课程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包括:1. 专业电气仿真软件:例如PLC仿真软件和电气绘图软件。
通过仿真软件,可以完成电路设计和仿真,实现对课程内容的实际操作和应用。
2. 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建设一个具有较好的实验室环境和丰富的实验设备,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
3. 电力系统实践:实践是学习供配电工程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生将会深入实践中,了解电力工程的实际运行情况,通过参与电力工程实践项目,熟悉不同类型的电力设备和电路。
五、课程评估课程设计评估包括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估和学生的评估两部分。
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估:通过观察和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了解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授课老师的教学水平。
供配电课程设计

供配电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背景和意义供配电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质量。
因此,对于供配电的学习和掌握是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供配电相关知识,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目标1. 学习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结构以及常用设备;2. 掌握供配电系统中各种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和故障排除等技能;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三、课程设计内容1. 供配电系统概述(1)供配电系统概念及分类(2)供配电系统组成结构及特点(3)供配电系统主要设备介绍2. 低压设备安装与调试(1)低压开关柜及元器件介绍(2)低压开关柜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3)低压开关柜调试方法及注意事项3. 中压设备安装与调试(1)中压开关柜及元器件介绍(2)中压开关柜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3)中压开关柜调试方法及注意事项4. 高压设备安装与调试(1)高压开关柜及元器件介绍(2)高压开关柜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3)高压开关柜调试方法及注意事项5. 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1)供配电系统运行管理要点(2)供配电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3)供配电系统维护保养要点四、课程设计实施方案1. 课程设计时间:40学时;2. 课程设计人员:本科生或研究生;3. 课程设计教材:《电力系统供配电技术》;4. 实验设备和工具:低、中、高压开关柜,万用表,电缆接头,手动工具等;5. 实验内容:(1)进行低、中、高压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实验;(2)对不同类型的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实验;6. 课程设计考核:(1)实验操作考核;(2)理论知识考核;(3)课程设计报告。
五、课程设计效果评估1. 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高;2. 学生对供配电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3. 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4. 课程设计报告质量得到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理工学院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供配电工程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某橡胶厂供配电系统电气部分初步设计姓名:专业:班级:学号:起止时间:地占:指导教师:完成时间:供配电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17)一、设计题目某橡胶厂供配电系统电气部分初步设计二、设计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熟悉供配电系统初步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基本内容、设计程序、设计规范等,锻炼工程设计、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工程计算、工具书使用等能力,并了解供电配电系统前沿技术及先进设备。
要求根据用户所能取得的电源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工厂生产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选择配变电所主接线方案、高压配电线路接线方式、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车间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类型。
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出设计图样。
三、设计依据1、负荷情况该厂是道路桥梁工程配套产品的专业生产厂家。
公司占地面积3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
生产车间由机加工车间、组装车间、伸缩装置车间、橡胶制品车间、炼胶车间五个生产车间组成。
主要产品有:板式橡胶支座、盆式橡胶支座、球型支座、桥梁伸缩装置、橡胶止水带等五大系列。
该公司大部分车间为三班制,年最大有功负荷利用小时数为5100h。
车间负荷情况见下表。
按二级负荷设计。
2、供电电源情况按照工厂与当地电业部门签订的供用电协议规定,本厂可从某35/ 10kV地区变电站10kV分段单母线取得工作电源。
该35 / 10kV地区变距离本厂约为6km, 10kV母线短路数据:S k3max R50MVA、S k3min =130MVA。
要求该厂:①过电流保护整定时间不大于 1.0s :②在工厂10kV电源侧进行电能计量;③功率因数应不低于0.92。
3•工厂自然条件年最高气温39 C,年平均气温23 C,年最低气温-5 C ,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33 C,年最热月平均气温26 C,年最热月地下0.8m处平均温度25 C.主导风向为南风,年雷暴日数52。
平均海拔22m,地层以砂粘土为主。
4.电费制度按两部电价制交纳电费,基本电价20元/千伏•安/月,电度电价0.5元/度。
四、设计任务设计内容包括:选择高压配电所位置、配变电所的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的补偿计算,车间变压器台数和容量、型式的确定,变配电所主接线方案的选择,高压配电线路接线方式的选择,高低压配电线路及导线截面选择,短路计算和开关设备的选择,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防雷保护与接地装置设计*等。
摘要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国民经济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供配电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供配电系统中变电所的设计,可以加深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及电力系统设备功能及选择原则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
本设计根据厂内各车间负荷表进行负荷计算,然后选取车间变压器及主变压器型号、计算输电线截面并选择厂内架空线路型号。
确定系统主接线,通过等效图进行短路计算,根据短路计算的结果选择断路器、互感器等高低压电气设备并进行校验。
最后设置继电保护装置并进行整定计算。
本设计主要依据相关设计手册的规定,通过计算分析,合理的选择各种设备。
关键词负荷计算短路计算电气设备选择继电保护AbstractPower in the moder n in dustrial producti on and n ati onal econo mic life is in dispe nsable, therefore, distributio n tech no log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 nt. Through to the substation design in power supply system ,it can deepen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stati on in power system and the role of the power system equipme nt fun cti on and select ion prin ciples.This design given by the factory workshop substation load tables for load calculation,and then follow the computational load of transformer substation main transformer and the workshop are selected models .According to calculation of tran smissi on line cross-sectio nal area selects models of overhead lin es.Draw the wiri ng diagram of the power supply system.And then the short-circuit point set for the calculation of short-circuit current,and select different variable pressure side of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check.The last,set relay protection device and setting calculati on. This desig n is the main basis of the provisi ons of the releva nt desig n manu al, through calculati on and an alysis, reas on able selecti on of all kinds of equipme nt.Keywords load calculation short-circuit calculation electrical equipment choice relay protecti on目录1前言 (1)2.负荷计算、无功补偿计算、变压器选择及初步方案的确定 (2)2.1车间计算负荷确定 (2)2.2车间变电所计算负荷确定 (2)2.3无功功率补偿计算 (3)2.4车间变电所变压器选 (6)2.5全厂负荷计算 (6)3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8)3.1变配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8)3.2高压侧主接线方案 (8)4短路电流计算 (10)4.1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 (10)4.2计算短路电路中各元件的电抗标幺值 (10)4.3计算k-1点(10kV侧)的短路电路总电抗标幺值及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 (12)4.4计算k-2点(0.4kV侧)的短路电路总电抗及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 (13)5电气设备选择与校验 (14)5.1高压侧导线选择 (14)5.2高压侧设备校验 (15)5.3低压导线的选择 (16)5.4低压侧设备校验 (16)6继电保护 (16)7防雷与接地 (18)8课程设计心得 (18)参考资料 (19)1 .前言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
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的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在工厂里,电能虽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但是它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很小(除电化工业外)。
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工厂的电能供应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能源节约是工厂供电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能源节约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节约能源、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作用。
工厂供电工作要很好地为工业生产服务,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 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 可靠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 优质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4. 经济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此外,在供电工作中,应合理地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等关系,既要照顾局部的当前的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能顾全大局,适应发展。
2.负荷计算、无功补偿计算、变压器选择及初步方案的确定 2.1车间计算负荷确定按车间、工厂的需要系数计算:P c二KdR计算结果见表2 —1.2.2车间变电所计算负荷确定按负荷分布情况确定车间变电所的数量。
1 •车间变电所的数量由于工厂属于三级负荷,并且取10kV母线作为电源,综合考虑工厂负荷分布情况及厂区情况,选用5个10kV/0.38kV直降变电所,具体分配如下:车间变电所1#:机加工车间、伸缩装置车间、组装车间、仓库共用;车间变电所2#:食堂、锅炉房、水泵房、综合办公室共用;车间变电所3#:橡胶制品车间;车间变电所4#:炼胶车间;车间变电所5#:生活区。
2、车间变电所的计算负荷车间变电所的计算负荷视具体情况进行计算(1) 只供一个车间,即是2-1计算结果。
(2)供电给多个车间,求和并适当考虑同时系数即可(如车变电所1#):计算结果见表2 — 22.3无功功率补偿计算我国《供电营业规则》规定,除电网有特殊要求的用户外,用户在当地供电企业 规定的电网高峰负荷时的功率因数应达到下列要求:100千伏安及以上高压供电的用户功率因数为0.90以上。
其他电力用户和大、中型电力排灌站、趸购转售电企业,功 率因数为0.85以上。
农业用电,功率因数为 0.80。
用户普遍采用并联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装置。
这里我们用的低压集中补偿。
并联电容器装设在变配电所的低压配电室或低压电 容器室内有功计算负荷: 无功计算负荷: 视在计算负荷: 计算电流:P tK T ZP c ,iQc =.Q 」Sc 二,& I c = Sc / 3U N5 =0.95,K 百=0. 95。
湖北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B C■ ■. ■'15汕::1 il12 ■ 1S4 °24 IKl ■■忑• /Tn TIGIfl *'J|1汕 H10 A[jff 蟹£11并联电容器选择计算(1) 无功补偿容量计算(以车间变电所 2#为例)Q = Q_Q =P 』ta n ,—ta n '在变压器低压侧补偿时,要使变电所高压侧功率因数达到 0.90以上,考虑到变压器的无功功率损耗 Qr 远大于有功功率损耗P T ,低压侧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应高于0.90,根据设计要求:功率因数应不低于 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