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柏拉图法

合集下载

品质工具-柏拉图的制作方法介绍及注意内容

品质工具-柏拉图的制作方法介绍及注意内容

柏拉图(一)概念柏拉图是为了从最关键的到较次要的项目进行排序而采用的简单图示技术,它是通过区分最关键的与最次要的项目,用最少的努力获取最佳的改进效果。

在工厂里,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往往不知从哪里着手,而事实上大部分的问题,只要能找出几个影响较大的要因,并加以处置及控制,即可解决问题的80%以上。

要想取得最佳的效果,应当运用“抓主要矛盾、抓重点、抓关键”的原则,选择影响大的重要质量问题进行质量改进,选择起关键作用的主要原因去解决质量问题,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排列图又称为重点图或ABC法。

排列图的另一个别名叫柏拉图,这是因为排列图是美国品管大师裘兰博士(Joseph.Juran)运用意大利经济学家柏拉图(Pareto)的系统图加以延伸所创造出来的。

在工厂或办公室里,把低效率、缺点、制品不良等损失按其原因或现象别,也可换算成损失金额来表示,以金额顺序大小排列,对占总金额的80%以上的项目加以追究处理,这就是所谓的柏拉图(Pareto)分析。

柏拉图法的使用要以层别法的项目别(现象别)为前提,依经顺位调整过后的统计表才能画制成柏拉图。

(二)柏拉图分析的步骤:(1)将要处置的事,以状况(现象)或原因加以层别。

(2)纵轴虽可以表示件数,但最好以金额表示比较强强烈。

(3)决定搜集资料的期间,自何时至何时,作为柏拉图资料的依据,期间尽可能定期。

(4)各项目依照合计之大小顺位自左至右排列在横轴上。

(5)绘上柱状图。

(6)连接累积曲线。

知识重点:你得先点一下它,就是选中,然后你放鼠标到四周的八点,变成箭头形状就可上下左右拉动,变化其大小及位置。

祝你成功!在WORD的插入的图表上右击,选“设置对象格式”,选“版式”,设置成“浮于.. ,变成箭头形状就可上下左右拉动,变化其大小及位置。

祝你成功!在WORD的插入的图表上右击,选“设置对象格式”,选“版式”,设置成“浮于文字上方”,就可随意拖动了,祝你拖的愉快!右击——设置图片格式——版式——四周型——确定。

质量数据分析方法(如散点图、柏拉图、帕累托图等)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案例

质量数据分析方法(如散点图、柏拉图、帕累托图等)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案例

质量数据分析方法(如散点图、柏拉图、帕累托图等)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案例标题:质量数据分析方法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案例引言: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企业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许多企业开始运用各种质量数据分析方法来监测和改进质量。

本文将介绍散点图、柏拉图和帕累托图等质量数据分析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它们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一、散点图:散点图是一种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表。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和趋势,从而帮助我们找出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

案例一:汽车制造业一家汽车制造企业想要了解发动机排放控制系统的工作质量与排放水平之间的关系。

他们收集了一系列发动机控制系统工作质量数据和对应的排放水平数据,并绘制了散点图。

通过分析散点图,他们发现发动机控制系统工作质量与排放水平呈现出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即发动机控制系统工作质量越高,排放水平越低。

这项发现帮助该企业确定了提高发动机控制系统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而提高了汽车的排放水平。

二、柏拉图:柏拉图是一种通过绘制条形图和折线图相结合的图表,用于识别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帮助我们确定解决问题的优先级。

案例二:工厂生产线一家工厂发现生产线在某个时间段出现了频繁的故障,导致生产效率下降。

他们使用柏拉图分析了一系列故障记录,发现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三个原因:操作失误、设备故障和材料质量问题。

进一步分析发现,操作失误是最主要的原因。

于是,该企业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操作失误的培训措施,并通过持续监测和改进,成功解决了故障频发的问题。

三、帕累托图:帕累托图是一种通过绘制条形图和曲线图相结合的图表,用于识别问题的主要原因并确定解决问题的优先级。

案例三:餐饮业一家餐饮企业想要提高菜品的口味质量。

他们使用帕累托图来识别菜品的主要问题,如味道淡、出品慢和制作不精细。

通过分析发现,制作不精细是导致菜品口味问题的主要原因。

该企业针对制作工艺进行了改进,并加强了员工的培训。

品管七大手法

品管七大手法

品管七大手法品管七大手法:1•检查表——收集、整理资料;2•柏拉图——确定主导因素;3•散布图——展示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4•因果图——寻找引发结果的原因;5•分层法——从不同角度层面发现问题;6•直方图——展示过程的分布情况;7•控制图——识别波动的来源;1.什么是检查表检查表又称调查表,统计分析表等。

检查表是QC七大手法中最简单也是使用得最多的手法。

但或许正因为其简单而不受重视,所以检查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少。

不妨看看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各种报表,是不是有很多栏目空缺?是不是有很多栏目的内容用笔进行了修改?是不是有很多栏目内容有待修改?检查表是以简单的数据,用容易理解的方式,制成图形或表格,必要时记上检查记号,并加以统计整理,作为进一步分析或核对检查之用。

2.什么是柏拉图?柏拉图为意大利经济学家所发明,根据收集的项目数据,按其大小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从柏拉图中可看出哪一项有问题,其影响程度如何,从而确定问题的主次,并可针对问题点采取改善措施.柏拉图的发明者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柏拉图(Pareto)的名字而得名。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往往不知从哪里着手,但事实上大部分的问题,只要能找出几个影响较大的原因,并加以处置及控制,就可解决问题的8 0%以上。

柏拉图是根据归集的数据,以不良原因,不良状况发生的现象,有系统地加以项目别(层别)分类,计算出各项目别所产生的数据(如不良率,损失金额)及所占的比例,再依照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柏拉图分析的步骤;(1)将要处置的事,以状况(现象)或原因加以层别。

(2)纵轴虽可以表示件数,但最好以金额表示比较强烈。

(3)决定搜集资料的期间,自何时至何时,作为柏拉图资料的依据,期限间尽可能定期。

(4)各项目依照合半之大小顺位左至右排列在横轴上。

(5)绘上柱状图。

(6)连接累积曲线。

柏拉图法(重点管制法),提供了我们在没法面面俱到的状况下,去抓重要的事情,关键的事情,而这些重要的事情又不是靠直觉判断得来的,而是有数据依据的,并用图形来加强表示。

品质七大手法------柏拉图

品质七大手法------柏拉图

品质七大手法------柏拉图1.柏拉图介绍:柏拉图又称排列图(英文全称Pareto Chart),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Pareto在统计国民所得时发现全国80%的收入归20%的人口所有,所以提出柏拉图法则,同样原理用于物料或客户,项目分类管理时统计,又称为ABC分析,意思将问题分为三类:A类问题,缺陷累积率0%-80%为主要关键问题,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应当找出原因,提出有效的纠正措施加以解决;B类问题,缺陷累积率80%-90%为一般性问题,只要加以关注就可以了,以防转变成为A主要问题;C类问题,缺陷累积率90%-100%为次要问题,可以不加考虑,任其发展,所以说柏拉图是寻找主要问题或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原因所使用的图。

2.柏拉图制作步骤;步骤1 决定调查的事项,收集数据;步骤2 整理数据,将数据进行分类,按数据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其它项目排在最后一项,并求得不良率及累积不良率金盾兴2010年12月份制程不良统计分析报告表一,在2010年12月份制程检查中发现38.5458万不良,现根据不良缺陷进行(层别法)分类,具体数据见下表(单位:万)步骤3 在纸上画出从横轴坐标,然后按不良数量的大小顺序画出条形图,再将不良数量的累积用虚线画出条形图,再用折线连接对角线,其终点为不良累积的100%;步骤4 标出柏拉图的标题及数据;二,对上表中缺陷进行统计(柏拉图)分析;不良数量(万)步骤5 分析以上柏拉图,按ABC法则找出主要造成不良的类别,分析造成的原因,找出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并且消除造成不的主要不良三,造成以上缺陷的不良原因;从以上图表中可以发现,存在不合格的主要缺陷为:KV环产品一项, 占79.13%,为主要缺陷, 掉片,变形产品等二项为一般性问题,但在电刷产品中为主要缺陷A,KV环类产品较小,肉眼较难发,生产和材料要求较高,模腔易存在废屑导致压伤,不对称及变形品存在,并且所有产品需全检B,电刷类产品,掉片表要表现在刷片和刷架铆接不紧,冲头久后磨损过小或短或下模深度不够及都会造成,弯曲,变形表现在调试模具及刷距生产过程变小时产生的不良,四,预防和改善措施;A,加强来料的管理,及时及早地发现原料存在的缺陷B,过程中增加员的自检和QC巡检的次数,减少造成生产不良,并及时对模具进行模腔清洁,减少压伤C,及时对模具进行保养并且对模具进行检查D,调试产品要与正常生产产分开,不能混排列图补充说明:一概述1 定义:排列图是为寻找主要质量问题或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所使用的图。

质量七大工具-柏拉图、排列图ParetoDiagram

质量七大工具-柏拉图、排列图ParetoDiagram

质量七大工具-柏拉图、排列图ParetoDiagram排列图(Pareto Diagram,柏拉图、帕累托图)什么是排列图法排列图法,又称主次因素分析法、帕累托(Pareto)图法,它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图表方法。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1848---1923)分析社会经济结构,发现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里,后被称“帕累托法则”。

1907年美国经济学家劳伦兹使用累积分配曲线描绘了柏拉图法则,被称为“劳伦兹曲线”。

1930年美国品管泰斗朱兰博士将劳伦兹曲线应用到品质管理上。

20世纪60年代,日本品管大师石川馨在推行自己发明的QCC品管圈时使用了排列图法,从而成为品管七大手法。

排列图是根据“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原理而制做的。

也就是将影响产品质量的众多影响因素按其对质量影响程度的大小,用直方图形顺序排列,从而找出主要因素。

其结构是由两个纵坐标和一个横坐标,若干个直方形和一条折线构成。

左侧纵坐标表示不合格品出现的频数(出现次数或金额等),右侧纵坐标表示不合格品出现的累计频率(如百分比表示),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按影响大小顺序排列,直方形高度表示相应的因素的影响程度(即出现频率为多少),折线表示累计频率(也称帕累托曲线)。

通常累计百分比将影响因素分为三类:占0%~80%为A类因素,也就是主要因素;80%~90%为B类因素,是次要因素;90%~100%为C类因素,即一般因素。

由于A类因素占存在问题的80%,此类因素解决了,质量问题大部分就得到了解决。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举个例子。

某酒杯制造厂对某日生产中出现的120个次品进行统计,做出排列图,如下图所示:排列图表明:酒杯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是划痕和气泡,一旦这些问题得到纠正,大部分质量问题即可消除。

排列图的作用1、作为降低不良依据。

2、决定改善的攻击目标。

3、确认改善效果。

4、用于发现现场的重要问题点5、用于整理报表或记录。

品管七大手法之柏拉图

品管七大手法之柏拉图

柏拉图Pareto Diagram一、前言由生产现场所收集到的数据,有效的加以分析、运用,才能成为有价值的数据.而将此数据加以分类、整理并作成图表,充分的掌握问题点及重要原因,则是目前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而最为现场人员广泛使用于数据管理的图表为柏拉图.二、柏拉图的由来意大利经济学家1848-1923在1897年分析社会经济结构时,赫然发现国民所得的大部份均集中于少数人身上,于是将所得的大小与拥有所得的关系加以整理.发现有一定的方程式可以表示,称为柏拉图法则.1907年美国经济学者使用累积分配曲线来描绘柏拉图法则,也就是经济学所谓的劳伦兹Lorenz曲线.美国品管专家朱兰博士将劳伦兹曲线应用于品管上,同时创出Vital Few, Trivial Many 重要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见解,并借用Pareto的名字,将此现象定为柏拉图原理.柏拉图方法,由品管圈QCC的创始人日本石川馨博士介绍到品管圈活动中使用,而成为品管七大手法之一.三、柏拉图的定义1.根据所搜集的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项目、不良发生的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而加以整理、分类,从中寻求占最大比率的原因、状况或位置,按其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2.从柏拉图可看出那一项目有问题,其影响度如何,以判断问题的症结所在,并针对问题点采取改善措施,故又称为ABC图.所谓ABC分析的重点是强调对于一切事务,依其价值的大小而付出不同的努力,以获至效果;亦即柏拉图分析前面2-3项重要项目的控制.78 品管七大手法3.又因图的排列系按大小顺序排列,故又可称为排列图.四、柏拉图的制作步骤1.柏拉图的制作方法步骤1:决定数据的分类项目.分类的方式有:(1)结果的分类包括不良项目别、场所别、时间别、工程别.(2)原因的分类包括材料别厂商、成份等、方式别作业条件、程序、方法、环境等、人员别年龄、熟练度、经验等、设备别机械、工具等等.分类的项目必须合乎问题的症结,一般的分类先从结果分类上着手,以便洞悉问题的所在,然后再进行原因分类,分析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对策.将此分析的结果,依其结果与原因分别绘制柏拉图.步骤2:决定收集数据的期间,并按分类项目,在期间内收集数据.考虑发生问题的状况,从中选择恰当的期限如一天、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为期间来收集数据.第六章柏拉图 79例:电气不良状况记录表期间:82年8月5日-9日步骤3:依分类项目别,做数据整理,并做成统计表.1各项目按出现数据的大小顺序排列,其他项排在最后一项,并求求累积数其他项不可大于前三项,若大于时应再细分.2求各项目数据所占比率及累计数的影响比率.3其他项排在最后,若太大时,须检讨是否有其他重要项目还需细分出来.80 品管七大手法不良率% =各项不良数÷总检查数×100影响比例% =各项不良数÷总不良数×100步骤4:记入图表用纸并依数据大小排列画出柱状图.(1)于图表用纸记入纵轴及横轴.纵轴左侧填不良数、不良率,或损失金额,纵轴右侧刻度表示累计影响度比率;在最上方刻100%,左方则依收集数据大小做适当刻度,横轴填分类项目名称,由左至右按照所占比率大小记入,其他项则记在最右边.(2)横轴与纵轴应成适度比例,横轴不宜长于纵轴.第六章 柏拉图 81步骤5:绘累计曲线.1点上累计不良数或累计不良率. 2用折线连结.不良数 170 153 136119 102 85685134 17 0不良项目 收敛不良几何失真 白平衡 敲闪 无画面 画面倾斜 其他 不良不良数170 153 136119102856851 34 17 0步骤6:绘累计比率.1纵轴右边绘折线终点为100%.2将0~100%间分成10等分,把%的分度记上即累计影响比例. 3标出前三项或四项之累计影响比例是否>80%或接近80%.82 品管七大手法步骤7:记入必要的事项. 1标题目的. 2数据搜集期间.3数据合计总检查、不良数、不良率…等. 4工程别.5相关人员包括记录者,绘图者….2.绘制柏拉图应注意事项:1柏拉图的横轴是按项目别,按大小顺序由高而低排列,其他项排在累计 影 响比 例%不合格项目 不合格数 170 153 136 119 102 85 68 51 34 17 0 收敛 几何 白平衡 敲闪 无画面 画面 其他 不良 失真 不良 倾斜100%90% 80% 70% 60%50%40% 30% 20% 10%不合格数不合格项目 累 计 影 响 比例 %170 153 136119 102 85 68 51 34 17 0 收敛 几何 白平衡 敲闪 无画面 画面 其他 不良 失真 不良 倾斜100% 90%80% 70% 60% 50% 40% 30% 20% 10%工 程:电气检查 总检查数:1450 总不合格数:170 期 间:82年8月5日~9日 检 验 者:王胜利 绘图者:李四最后一位.2柏拉图的柱形图宽度要一致,纵轴与横轴比例为3:2.3纵轴最高点为总不合格数,且所表示的间距应一致.4次数少的项目太多时,可考虑将后几项归纳成其他项;其他项不应大于前几项,若大于时应再分析.有时,改变层别或分类的方法,也可使分类的项目减少.通常,项目别包括其他项在内,以不要超过4-6项为原则.第六章柏拉图 835纵轴与横轴可表示下列内容:a.纵轴:a品质—不合格数、退货数、不合格率.b时间—维修时间、作业时间、运转时间.c金额—销货金额、损失金额、人事费用.d安全—灾害件数、故障件数.e其他—缺席率、提案件数.b.横轴:a现象—不合格项目别、位置别、区域别…等.b时间—月、周、季、年别…等.c设备—机械别、治具别…等.d操作者—人别、年龄别、男女别、国别…等.e其他—厂商、作业方法…等.6每一不合格项目所引起的损失金额不同时,纵轴应以损失金额来表示.7改善前后的比较时:a.改善后,横轴项目别依照出现大小顺序由高而低排列.b.前后比较基准应一致,且刻度应相同.c.各项目别以颜色来区分,则更易于比较.8柏拉图中,连接各项目与纵轴对应点的线,名为“柏拉曲线”,但因各项次之数据分配并非连续分配,所以其连接线为折线而非曲线.9一般而言,前三项不合格项目往往点累计影响比率的70~80%强;如能针对前三项做改善,便可得到70%以上的成效.10柏拉图适用于计数值统计,而计量值则使用直方图.84 品管七大手法例:某电子材料检验后,以不合格数及损失金额分别计算如下:第六章 柏拉图 85不 合格 数 不合格项次70 50 25100% 80 60 40 20累计不合格数%5410 4410 3300 2200100% 80 60 40五、柏拉图的应用1.作为降低不合格的依据:想降低不合格率,先绘柏拉图看看.1全体的不合格有多少2各种不合格占多少3降低那些不合格,可将全体不合格降低70-80%以上真正影响不合格的大原因只2-3项而已,只要对2-3项主要原因把握住,整个不合格原因就减掉大半了.2.决定改善目标,找出问题点:柏拉图分析并不限于“不合规格”的不合格,任何工厂的问题都可应用柏拉图分析,例如:1修理件数、费用、时间.2客诉件数、处理时间及费用.3不合格品数及所损失金额.4效率损失.3.确认改善效果改善前、后的比较:采取改善对策后,为确认其成效,需重绘一次柏拉图,如采取的对策有效,柱形图的高度会降低,且横轴的不合格项目及顺序会变动.1把改善前、后的柏拉图排列在一起,即可评估其改善成效.2确认改善效果时,应注意下列三点:a.柏拉图收集数据的期间及对象要一致.b.对季节性的变动应列入考虑.86 品管七大手法c.对于对策外之要因,也应加以注意,以免疏忽.改善前改善后A B C D E FA B C D E F4.应用于发掘现场的重要问题点.一般数据可分为两大类:依结果的分类—将结果的数据加以分类绘柏拉图,可掌握住少数而重要的结果.诸如:不良项目、工程别…等.依要因的分类—将主要的结果找出后,再依特性要因图中的要因,搜集要因数据,作成柏拉图,即可找寻或掌握住重要的要因.如此,先按结果分类,再从各类中找其要因,进而再对此要因寻求对策的话,则大部份的问题可获解决.5.用于整理报告或记录.若只用数据来写报告或记录,比较不容易了解问题点,若采用柏拉图来整理报告或记录时,则可使看者一目了然.6.可作不同条件的评价.对于同一过程前后不同时间的表现,用柏拉图来加以分析、评价.7.验证或调整特性要因图.对于凭经验或直觉绘制的特性要因图,可用柏拉图来加以验证或调整.8.配合特性要因图使用.把柏拉图上的项目当作质量特性加以要因分析,再用柏拉图整理重新分类,可以找出改善的方案.第六章柏拉图 87六.应用柏拉图应注意的事项1.柏拉图是按所选取的项目来分析;因此,只能针对所做项目加以比较,对于项目以外的分析无能为力.例如:某产品不合格数中A项占85%,减低A项不合格数只能降低该产品的不合格率,并不代表此举最合乎经济效益原则.2.作成的柏拉图若发现各项目分配比例相关不多时,则不符合柏拉图法则,应从其他角度再作项目分类,再重新搜集资料来分析.3.制作柏拉图依据的数据应正确无误,方不致蒙敝事实真相.4. 柏拉图仅是管理改善的手段而非目的;因此,对于数据类别重点已清楚明确的,则无必要再浪费时间作柏拉图分析.5. 作成柏拉图后,如仍然觉得前面1~2项不够具体,无法据此采取对策时,可再做进一步之柏拉图,以便把握具体重点.6. 柏拉图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从柏拉图中获得情报,进而设法采取对策.如果所得到的情报显示第一位的不合格项目并非本身工作岗位所能解决时,可以先避开第一位次,而从第二位次着手.7. 先着手改善第一位次的项目,采取对策将不合格率降低;但过不久问题再出现时,则需考虑将要因重分类,另作柏拉图分析.8. 其他项若大于最大的前面几项,则必须加对其他项再细分;检讨其中是否含有大的原因以不超过前面三项为原则.9. 必要时,可作层别的柏拉图.对有问题的项目,再进行层别作出柏拉图,直到原因别的柏拉图为止.若想将各项目加以细分化,且表示其内容时,可画积层柏拉图或二层柏拉图.重覆层别展开柏拉图时,虽易寻得真正不合格原因所在,但须注意其对整修不合格的贡献率影响度却变小.88 品管七大手法层别区分柏拉图的棒状部份,并用点线加以识别的柏拉图,称为积层柏拉图.在柏拉图的棒状内部再设立棒状图,并画出累计折线,形成双重的柏拉图,称为二重柏拉图. 七.哪些数据可以整理成为柏拉图1. 品质方面1不合格品数、损失金额,可依不合格项目别、发生场所别、发生过程别、机械别、操作者别、原料别、作业方法别…等结果或要因区分出重要的少数,琐细的多数情形. 2消费者的抱怨项目、抱怨件数、修理件数…等. 2.时间方面—效率1操作的效率—过程别、单位作业别…等.A 2B 2C 2D 2E 2A 1B 1C 1D 1E 1A 2B 2C 2E 2D 2A 1B 1C 1D 1E 12故障率、修理时间—机械别、设备别…等. 2. 成本方面1原料、材料别的单价. 2规格别、商品别的单价.3质量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外部失败成本. 3. 营业方面销货金额别、营业所别、商品销售别、业务员别. 4. 交通方面1交通事故肇事率、违规案件类别、车种别、地区别国家别. 2高速公路超速原因别、肇事死亡原因别…….等. 5. 安全方面灾害的件数—场所别、职务别、人体部位别. 6. 选举方面 1票源区域.2调查活动区人数分配.8.治安方面1少年犯罪率、件数、年龄别.2缉捕要犯件数、人数、地区别、分局别、时间别.第六章 柏拉图 899.医学方面1十大病因别、年龄别、糖尿病要因别、职业病患别. 2门诊病患类别、门诊科别…….等.八.范例1. 客户抱怨件数分析2. 生产线报废原因分析3. 交通肇事死亡原因分析 前三项,抱怨原因占%,针对前三项问题,加以层别找出真正原因,则可消除大部份的问题.造成报废的前三项即占了%,如能针对操作方法机械浮动及原料方面,重新分析层别,并采取对策即可解决大部份问题.交通事故的前三项主因分别是酗酒,超速及无照驾驶,对于交通教育与宣导有加强必要,且应严格执行取缔违规驾驶.28 1412 8 5 10 77 件数 100% 70% 08 11 352623 14金额 100% % 8956 458413253 1011370件 数 100% %4. 83年死亡原因调查90 品管七大手法九.实例研讨例1:某公司83年度的行政后勤费用,经统计后如附表,请把它作成柏拉图,以了解哪项支出占第一位,以及那些项目占较大比例,并试着提出改善方案.人数 100000 恶 脑 意 心 糖 其 性 血 外 脏 尿肿 管 事 病 病 他瘤 意 故外 38651 300 200100 % % %% % %第六章 柏拉图 912绘制柏拉图3讨论:由柏拉图可以看出:① 交通费用占第一位,占所有费用的%,几乎是全部费用的一半. ② 第二位为交际费,第三位为电话费. ③ 前三项费用,总计4,267,680元,占全部费用的%. ④ 对应方案:a. 重新评估交通车辆的承载量,重新规划交通路线或停开.b. 交际费用的批准权限重新评估.c. 电话实行长话短说方案及员工培训,必要时对电话进行时间限制.100% 80 60 40 20 500 交 交 电 文化 招 其通 际 话 用品 募 它 培 训92 品管七大手法例2:某公司希望课长的工作重点放在工作指导及改善活动上,于8月份收集数据统计后,发现情况并不好,于是着手进行改善活动;再于年底12月收集数据,请根据这些数据绘成柏拉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8月份课长的工作时间花在那些地方最多占50%以上,工作时间的项目(2)8月份课长花在工作指导及改善活动的时间,各占全部时间的多少(3)12月份课长花在那些地方最多占50%以上工作时间的项目(4)12月份课长花在工作指导与改善活动的时间占其全部时间的多少与8月份相比较,进步了多少第六章柏拉图 93解:8月份统计表12月份统计表94 品管七大手法8月份改善前与12月份改善后的柏拉图100% %480 时间100% % 480时间 小时 A B C D E F G结论:(1)8月份课长的工作时间花在催料,不合格处理对策,以及生产规划等三项为最多,占总时间的%.(2)8月份课长花在工作指导及改善活动方面的时间并不多,仅占总时间的%.(3)经过重新调整工作方式后,在12月份课长的工作时间花在工作指导、改善活动以及生产规划等三项最多,占总时间的%. (4)12月份课长花在工作指导及改善活动方面的时间,占全部时间的%,为8月份的倍,显而易见课长已走入现场实际了解问题,并改善问题.。

QC七大手法-柏拉图

QC七大手法-柏拉图

目录1 –数据与图表2-常用统计分析方法概述3 -检查表(Check Sheets)4-柏拉图(Pareto Diagram)5-因果图(Cause & Effect Diagram)6 -散布图(Stratification)7 -分层法(Scatter Diagram)8 -直方图(Histogram)9 -控制图(Control Chart)柏拉图,排列图,帕累托图(Pareto Diagram)---发现问题的重心抓住一切,就等于失去所有;善用柏拉图,顺利掌握重点。

柏拉图的由来意大利经济学者V.Pareto分析其社会经济结构,发现一个规律“80%的社会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称之为“柏拉法则”;柏拉法则---“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美国经济学者M.O.Lorenz使用累积分配曲线来描绘“柏拉法则”,即经济学上所称之劳伦兹(Lorenz)曲线;美国J.M.Juran将Lorenz曲线应用到品质管理上,同时创出“Vital Few,Trivial Many”(重要的少数,琐细的多数)的名词,并将此现象定为“柏拉图原理”;品管圈创始人石川馨博士将柏拉图运用到品管圈活动中,使之成为品管七大手法之一;柏拉图的定义及使用时机1. 定义根据所搜集的数据,按不同区分标准加以整理、分类(按其大小顺序排列),找出占最大比率之原因、状况或位置及其影响程度的图形;2. 柏拉图使用时机2.1 掌握问题点(抓住关键因素)2.2 找出原因(解决主要问题)2.3 效果确认(改善前、后之比较)柏拉图的应用品质管理:不良品数,损失金额,客诉项目,抱怨次数,返修品数……时间效率:作业的效率,故障率、修理时间……价格成本:材料单价,产品成本……社会治安:犯罪率、件数、年龄别……医疗保健:病因,职业病患,门诊科别……客户服务:客诉件数、处理时间、不良品数……业务销售:销售项目,销售区域……项目:电子件焊接不良分布柏拉图日期:2012.12.10~2013.1.14制图:###柏拉图的构成•确认柏拉图调查目的,决定数据的分类项目;•决定收集数据的期间及方法,并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制作统计表;•画出柱状图,绘制累计曲线;•记入必要的事项;•决定改善目标,找出问题点;1.确立调查目的,决定数据的分类项目(层别法)制作柏拉图时,首先确立柏拉图调查的目的或意图;一般的分类先从结果分类上着手,以便洞悉主要问题之所在;然后再进行原因分类,分析出问题产生之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对策。

品质管理——柏拉图法

品质管理——柏拉图法

品质管理——柏拉图法第一篇:品质管理——柏拉图法品质管理工具之柏拉图(排列图)概述什么是柏拉图(排列图)?根据所搜集之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发生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以寻求占最大比率之原因,状况或位置的一种图形。

柏拉图又叫排列图。

它是将质量改进项目从最重要到最次要顺序排列而采用的一种图表。

柏拉图由一个横坐标、两个纵坐标、几个按高低顺序(“其他”项例外)排列的矩形和一条累计百分比折线组成。

柏拉图(排列图)格式柏拉图的主要用途(1)按重要顺序显示出每个质量改进项目对整个质量问题的作用;(2)识别进行质量改进的机会。

(即识别对质量问题最有影响的因素,并加以确认)作图步骤1)选择要进行质量分析的项目;2)选择用来进行质量分析的度量单位,如出现的次数(频数、件数)、成本、金额或其他;3)选择进行质量分析的数据的时间间隔;4)画横坐标; 5)画纵坐标;6)在每个项目上画长方形,它的高度表示该项目度量单位的量值,显示出每个项目的影响大小;7)由左到右累加每个项目的量值(以%表示),并画出累计频率曲线(帕累托曲线),用来表示各个项目的累计影响;8)利用柏拉图确定对质量改进最为重要的项目(关键的少数项目)。

注意事项1)一般来说,关键的少数项目应是本QC小组有能力解决的最突出的一个,否则就失去找主要矛盾的意义,要考虑重新进行项目的分类;2)纵坐标可以用“件数”或“金额”等来表示,原则是以更好地找到“主要项目”为准;3)不太重要的项目很多时,横轴会变得很长,通常都把这些列入“其他”栏内,因此“其他”栏总在最后;4)确定了主要因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后,为了检查“措施效果”,还要重新画出排列图。

应用实例某公司QC小组在2001年对其电子产品的用户反馈单进行了统计,整理后的资料,如下:从图中可看出,该公司产品的“插头焊接缺陷”应作为“质量改进”的主要对象,应对它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与分析。

以上是对品质管理工具之一的柏拉图的介绍,其中柏拉图遵循二八原则,即:1、80%的问题由20%的原因引起;2、80%的索赔发生在20%的生产线上; 3、80%的销售额由20%的产品带来; 4、80%的品质成本由20%的品质问题造成;5、80%的品质问题由20%的人员引起做品质管理的工具除了柏拉图外,还有控制图、因果图等工具,其中企业在做品质管理时离不开SPC品质管理软件(SPC免费下载),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译为统计制程管制,是指“在制程中去收集数据,并将所收集的数据加以统计分析,从分析中发现制程的异常,再通过问题的分析来挖掘异常的原因,并针对该原因采取适当有效的对策,使制程恢复正常状态,再透过制程能力的调查分析与标准化,不断提升制程能力的一种维护与改善的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质管理工具之柏拉图(排列图)
什么是柏拉图(排列图)?
根据所搜集之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发生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以寻求占最大比率之原因,
状况或位置的一种图形。

柏拉图又叫排列图。

它是将质量改进项目从最重要到最次要顺序排列而采用的一
种图表。

柏拉图由一个横坐标、两个纵坐标、几个按高低顺序(“其他”项例外)排列的矩形和一条累
计百分比折线组成。

柏拉图(排列图)格式
柏拉图的主要用途
(1)按重要顺序显示出每个质量改进项目对整个质量问题的作用;
(2)识别进行质量改进的机会。

(即识别对质量问题最有影响的因素,并加以确认)
作图步骤
1) 选择要进行质量分析的项目;
2) 选择用来进行质量分析的度量单位,如出现的次数(频数、件数)、成本、金额或其他;
3) 选择进行质量分析的数据的时间间隔;
4) 画横坐标;
5) 画纵坐标;
6) 在每个项目上画长方形,它的高度表示该项目度量单位的量值,显示出每个项目的影响大小;
7) 由左到右累加每个项目的量值(以%表示),并画出累计频率曲线(帕累托曲线),用来表示各个项目的累计影响;
8) 利用柏拉图确定对质量改进最为重要的项目(关键的少数项目)。

注意事项
1) 一般来说,关键的少数项目应是本QC小组有能力解决的最突出的一个,否则就失去找主要矛盾的意义,要考虑重新进行项目的分类;
2) 纵坐标可以用“件数”或“金额”等来表示,原则是以更好地找到“主要项目”为准;
3) 不太重要的项目很多时,横轴会变得很长,通常都把这些列入“其他”栏内,因此“其他”栏总在最后;
4) 确定了主要因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后,为了检查“措施效果”,还要重新画出排列图。

应用实例
某公司QC小组在2001年对其电子产品的用户反馈单进行了统计,整理后的资料,如下:
从图中可看出,该公司产品的“插头焊接缺陷”应作为“质量改进”的主要对象,应对它作进一步的调查
研究与分析。

以上是对品质管理工具之一的柏拉图的介绍,其中柏拉图遵循二八原则,即:
1、80%的问题由20%的原因引起;
2、80%的索赔发生在20%的生产线上;
3、80%的销售额由20%的产品带来;
4、80%的品质成本由20%的品质问题造成;
5、80%的品质问题由20%的人员引起
做品质管理的工具除了柏拉图外,还有控制图、因果图等工具,其中企业在做品质管理时离不开SPC品质管理软件(SPC免费下载),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译为统计制程管制,是指“在制程中去收集数据,并将所收集的数据加以统计分析,从分析中发现制程的异常,再通过问题的分析来挖掘异常的原因,并针对该原因采取适当有效的对策,使制程恢复正常状态,再透过制程能力的调查分析与标准化,不断提升制程能力的一种维护与改善的手法”。

总的来说SPC是品质分析软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