珩磨机进给机构原理分析及改进方案探讨-1
珩磨工基础知识

珩磨工基础知识:让你深入了解珩磨工的工
作原理和技术要点
珩磨工作为一种常见的表面加工技术,其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那么,你对于珩磨工的工作原理和技术要点了解多少呢?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珩磨工的基础知识。
一、珩磨工作原理
珩磨工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珩磨头在工件表面进行滚动、转动和磨削,利用一定的压力和摩擦力将工件表面加工成一定的形状和尺寸。
二、珩磨工作方法
珩磨工的作业过程通常分为三个步骤:准备工作、夹紧和磨削。
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清洗、检查和准备备件等。
夹紧是将工件固定到机床上,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磨削是完成加工过程的主要环节。
三、珩磨工的技术要点
1、珩磨头的选择
珩磨头的选择应根据加工工件的材料、形状和要求来决定,一般应先进行试验,确定合适的珩磨头。
2、夹紧力的控制
夹紧力过大会造成工件变形,夹紧力过小则会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
因此,夹紧力的控制十分关键,应根据工件的要求和加工条件进行调整。
3、磨削参数的选择
磨削参数的选择应根据工件材料、形状、要求以及加工目的来确定。
对于不同的工件和加工要求,应灵活调整磨削参数。
四、珩磨工的应用
珩磨工在机械、汽车、航空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零部件的制造、表面处理、修复、翻新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珩磨工是一种高效、精度高、成本低的表面加工方法,它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通过学习本文所介绍的知识点,相信大家已经对珩磨工的工作原理、方法和技术要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格林珩磨机的珩磨头涨刀机构浅析

格林格林缸缸孔珩磨珩磨机的珩磨头机的珩磨头机的珩磨头涨刀机构涨刀机构涨刀机构浅浅析一、引言汽车发动机缸体的缸孔表面粗糙度要低,缸孔尺寸精度要高,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要好。
为保证缸孔能满足此要求,迫切需要良好可靠的缸孔精加工手段。
近年来,平台网纹珩磨在发动机缸体缸孔精加工中获得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珩磨机无疑成为缸体加工中的关键设备,而珩磨头的涨刀机构是珩磨机的重要部件,为了大家更好的理解珩磨技术及设备,下面就以Z4-600-125型格林珩磨机为例,对缸孔珩磨机的涨刀机构及涨刀液压控制进行简单地分析介绍。
二、概述Z4-600-125型格林珩磨机对缸体的缸孔进行粗、精珩,精珩包括基础珩和平台珩,粗珩是为了消除前工序的加工痕迹,提高孔的形状精度,降低孔的表面粗糙度,为精珩做好准备。
基础珩则进一步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降低表面粗糙度,并在缸孔表面形成均匀的交叉网纹。
平台珩则去掉表面波峰形成平台即可,加工余量较小。
粗、精珩工位各有两个珩磨头,对两个缸孔同时进行珩磨加工。
粗珩的涨刀机构由伺服电机驱动;精珩涨刀机构由液压驱动。
精珩磨头为双涨珩磨结构,即基础珩的珩磨条与平台珩的珩磨条两两相间安装在同一珩磨头上,由两套涨刀机构分别实现涨刀,先进行缸孔的基础珩,基础珩的油石涨出并开始珩磨,然后,平台珩磨的油石再涨出,进行平台珩磨。
由于缸孔的基础珩磨和平台珩磨一次安装定位完成,避免了重复定位误差,确保了珩磨精度。
三、粗珩粗珩的珩的珩的珩磨头涨刀结构磨头涨刀结构伺服电机通过齿轮1、齿轮2、齿轮3带动螺纹套旋转运动,而螺纹杆端部有限位键,使螺纹杆不能旋转,只能沿键槽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涨刀轴上、下移动,即实现涨刀动作(见图1)。
四、基础珩与平台珩涨刀结构图1 1、齿轮1 2、伺服电机 3、珩磨头上下往复运动驱动油缸 4、齿轮3 5、限位键 6、键槽 7、涨刀轴 8、螺纹杆 9、螺纹套 10、齿轮21 10 4 9 8 56 273基础珩油缸控制基础珩轴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基础珩涨刀动作;平台珩图3 13 4 521、平台珩涨刀油缸活塞2、位移传感器3、平台珩涨刀轴4、基础珩涨刀油缸活塞5、 基础珩涨刀轴油缸控制平台珩轴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平台珩的涨刀动作,平台珩轴的移动位置由位移传感器控制(见图3)。
珩磨机床研究报告

珩磨机床研究报告
珩磨机床是一种具有独特功能和特点的精密加工设备,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行业。
本研究报告旨在对珩磨机床的原理、发展现状和应用领域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珩磨机床的原理是利用砂轮在工件表面与砂轮之间发生高速摩擦和剪切,去除工件表面的金属层,从而使工件表面达到一定的粗糙度和平整度要求。
珩磨机床具有高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和良好的加工质量等优点,可用于制造各种零部件、模具和工具等。
目前,珩磨机床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在国内,珩磨机床已成为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模具制造等行业的重要设备。
同时,国内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也在珩磨机床的研发和创新上取得了一定成果。
在国外,珩磨机床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精密加工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珩磨机床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除了传统的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行业,珩磨机床还被应用于电子、光电、医疗器械等高科技领域。
例如,在电子行业中,珩磨机床可用于加工半导体芯片、微型电子零件等。
在医疗器械行业中,珩磨机床可用于制造人工关节、人工心脏等高精度零部件。
总之,珩磨机床作为一种先进的精密加工设备,已在制造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需求的不断增长,珩磨机
床的应用领域也会继续扩大。
因此,对珩磨机床的研究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将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珩磨机床研究报告

珩磨机床研究报告
珩磨机床是一种用于精密加工的专用机床,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模具等行业。
本报告主要对珩磨机床的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领域进行研究与分析。
珩磨机床的结构主要包括工作台、主轴、刀架、电气系统等。
工作台用于支撑工件,主轴带动砂轮进行磨削,刀架用于调整砂轮与工件的相对位置。
电气系统用于控制机床的运行和调整。
珩磨机床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砂轮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在高速旋转的情况下,通过砂轮上的磨料将工件表面削除,从而实现对工件精度的加工。
该工艺具有高效、精密的特点,能够实现工件的高精度加工。
珩磨机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该机床可加工各种形状的工件,具有较高的加工适应性。
其次,珩磨机床加工的工件表面光洁度高,尺寸精度高。
再次,该机床可以实现对工件的自动化加工,提高生产效率。
最后,珩磨机床可以进行一次性的完成多道工序,简化了生产流程。
珩磨机床的应用领域广泛,特别是在汽车行业和航空航天等高精度行业中应用较多。
在汽车行业,珩磨机床可用于汽车发动机、减振器等零部件的加工,能够提高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满足汽车行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
在航空航天领域,珩磨机床可以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涡轮等关键零部件的加工,能够实现对高精度、复杂形状零部件的加工需求。
综上所述,珩磨机床是一种用于精密加工的专用机床,具有高效、精密、自动化等特点。
它在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珩磨机床将会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并广泛应用于更多的领域。
珩磨机的工作原理

珩磨机的工作原理珩磨一般采用珩磨机,机床主轴与珩磨头一般是浮动联接;但为了提高纠正工件几何形状的能力,也可以用刚性联接。
珩孔时,珩磨头外周一般镶有2~10根油石,由机床主轴带动在孔内旋转,并同时作直线往复运动,这是主运动;同时通过珩磨头中的弹簧或液压力控制油石均匀外涨,对被加工的孔壁作径向进给。
珩磨头每分钟往复次数与转数之比应取非整数,使磨料在工件表面形成的加工痕迹成为交叉的网纹而不相重复。
图2 为单条油石在孔内珩磨时的运动轨迹。
油石上下往复一次,工件回转一圈多。
粗珩油石的磨料粒度为120~180,精珩用W28以下的细粒度油石。
油石宽为3~20毫米,长度约为孔长的1/3~3/4。
油石在孔内往复移动时,两端超越孔外的长度不宜大于油石全长的1/3,否则易产生喇叭口;但超程小于油石长度1/4时,又会使孔呈鼓形。
外圆、平面的珩磨原理和操作要求与内圆珩磨相同。
珩磨余量一般不超过0.2毫米。
珩磨的圆周速度,对钢材加工约为15~30米/分,对铸铁或有色金属加工可提高到50米/分以上;珩磨的往复速度不宜超过15~20米/分。
油石对孔壁的压力一般为0.3~0.5兆帕,粗珩时可达1兆帕左右,精珩可小于0.1兆帕。
由于珩磨时油石与工件是面接触,每颗磨粒对工件表面的垂直压力只有磨削时的1/50~1/100,加上珩磨速度低,故切削区的温度可保持在50~150℃范围内,有利于减小加工表面的残余应力,提高表面质量。
为了冲刷切屑,避免堵塞油石,同时降低切削区温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珩磨时采用的切削液要有一定的工作压力并经过滤。
切削液大都采用煤油,或煤油加锭子油,也有采用极压乳化液的。
在没有专门珩磨机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珩磨刀架安装在立式钻床上来实现珩磨内孔的任务。
珩磨加工原理

珩磨加工原理
珩磨加工(Honning)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精密加工方法,它通过在工件内部进行研磨来达到优异的表面光洁度和精度。
该加工方法适用于内孔加工,例如汽车气缸套、液压缸、轴承、油缸等,可以大幅提升产品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珩磨加工的原理是利用由于摩擦热和挤压力引起的形变作用,使研磨石沿工件轴向磨削,同时使工件的直径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得到优化改善。
此外,珩磨加工也可以去除杂质和氧化层,对工件的表面硬度和寿命也有一定的提升。
珩磨加工的主要工艺参数包括研磨石材质、研磨石粒度、研磨油的种类和浓度、加工压力、转速等等。
其中,研磨石的缓慢旋转和往复运动是珩磨加工过程中主要的动力来源。
总之,珩磨加工方法磨削精度高,表面质量好,适用于各类内孔加工,可以在汽车、航空、机械等制造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
双进给珩磨头灵敏度元分析及结构优化

l 48
Ma c h i n e r y D e s i g n &
Ma n u a c t u r e
第1 1 期 2 0 1 3年 l 1 月
双进给珩磨 头灵敏度元分析及 结构优化
侯 杰 文
( 兰州理工大学 机 电工程学院, 甘肃 兰州 7 3 0 0 5 0 )
结构参数对加工质量影响的规律 。 关键词 : 双进给珩磨头 ; 灵敏度分析 ; 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 : T H1 6 ; T G 5 8 0 . 6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3 9 9 7 ( 2 0 1 3 ) 1 1 - 0 1 4 8 - 0 3
Du a l — — F e e d Ho n i n g He a d Se n s i t i v i t y E l e me n t An a l y s i s a n d St r u c t u r e Op t i mi z a t i o n
HOU J i e — . w e n ( C o l l e g e o f Me c h a n i c a l a n d E l e c t i r c a l E n g i n e e i r n g , L a n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G a n s u L a n z h o u 7 3 0 0 5 0 , C h i n a )
h o n i n gpr o c e s s t o i m p r o v e t h e ma c h i n i n gp r e c i s i o n .An d u s i n g n o n - c o n t ct a pn eu ma t i c me a s u r i n g. e s h o n i n g h e d a r e di z e
珩磨工艺原理简介及盲孔珩磨技巧综述

珩磨工艺原理简介及盲孔加工技巧上海善能机械有限公司熊元一郭建忠侯军丽李贵贤Abstract: Honing process has been widely used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awareness of honing process, the paper mainly explains what the honing process is and what benefits the honing process will bring to us. In particular, the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 honing techniques of blind holes, which will greatly help those who have been encountered with the problems in honing blind holes.一、珩磨工艺简介珩磨工艺是磨削加工的一种特殊形式,又是精加工中的一种高效加工方法。
这种工艺不仅能去除较大的加工余量,而且是一种提高零件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有效加工方法。
珩磨是一种以被加工面作为导向定位面,在一定进给压力下,通过工具(油石)和零件的相对运动去除余量,其切削轨迹为交叉网纹的高效、精密加工工艺。
1.珩磨加工特点:1.1加工精度高:特别是一些中小型的通孔,其圆柱度可达 0.001mm 以内。
一些壁厚不均匀的零件,如连杆,其圆度能达到0.002mm。
对于大孔(孔径在200mm以上),圆度也可达 0.005mm, 如果没有环槽或径向孔等,直线度达到 0.01mm/1m 以内也是有可能的。
珩磨比磨削加工精度高, 磨削时支撑砂轮的轴承位于被珩孔之外, 会产生偏差, 特别是小孔加工, 磨削比珩磨精度更差。
珩磨一般只能提高被加工件的形状精度, 要想提高零件的位置精度, 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
题目:珩磨机主要结构机构原理及数控改进方案探讨作者:郭均政
内容简介:本论文主要介绍了珩磨机主要结构如砂条进给、冲程控制
等机构的液压、机械原理,为了提高珩磨工件的表面质量
质量,经过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根据实际
的加工跟踪情况,提出了改进方案,经过论证后现已实施,
效果良好,缸孔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完全满足了被加
工工件的工艺要求。
珩磨机进给机构原理及数控改进方案探讨
一、发动机缸体珩磨工艺要求
目前在汽车发动机行业的制造工艺中,发动机缸孔的精加工大都采用珩磨加工,这是因为缸孔的表面有严格并特殊的要求,发动机缸孔除了尺寸、几何精度比如圆度,柱度等一般要求外,还对表面质量有特殊的要求,为了能使发动机工作时能得到很好的润滑,表面要能够储存少量的润滑油以便建立良好的油膜,因而发动机表面要求有按一定方向有规律排列的网纹,同时还要有足够的支撑面积。
依维柯发动机缸孔的表面质量要求:表面粗糙度Ra0.3-0.6;网纹角度45°-50°;网纹宽度L=0.03-0.05mm;网纹节距P=1.5mm,表面支撑面积TP值80%-95%。
详细的要求见图1:珩磨工序工艺附图。
从工艺图上我们知道,主轴孔的圆柱度要求为0.005mm,同轴度为0.03mm,为了保证缸孔的尺寸,缸孔要在孔的轴向分别为10mm、50mm、142mm 三个截面进行测量,在圆周方向要测量A、B两个方向,并且在三个截面当中,A向测量必须要保证:三个截面的的平均值与最小值的差要小于0.008mm,最大值与平均值的差小于0.008mm。
在B向的测量值必须保证:三个截面的的平均值与最小值的差要小于0.008mm,最大值与平均值的差小于0.008mm。
要达到以上的表面质量要求,当然选择合适的珩磨砂条是很重要的,但是网纹的角度、宽度、TP值等比较重要的指标光靠砂条是不能满足的,必须要有合适的珩磨冲程,冲程速度,珩磨主轴的回转速度以及砂条的进给精度,这些要素参数对于珩磨质量的保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1:缸体珩磨工艺附图
二、珩磨机的主要结构介绍
我们80年代末期为了生产依维柯发动机缸体从GEHRING公司进口了一台珩磨机,该珩磨机主要由珩磨机构、夹紧机构、步伐式比例输送机构、冷却系统、气动液压系统及电器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其中珩磨机构包括如下几部分:冲程控制机构、进给机构、气动测量系统、回转主轴及珩磨头。
本文在这里将对影响珩磨质量的几个主要机构进行介绍。
1.进给机构
图2及图3(见下图)是其珩磨头的进给机构,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其进给原理:该进给机构是靠机械及液压传动配合电气控制、气动量仪完成砂条进给的,下面我们先分析其机械传动部分。
图2:珩磨头进给机构
该机构设有粗精珩和光珩磨、自动褪刀、手动调刀等功能,如图所示,件8是手动调刀齿轮用以人工调刀及更换珩磨头用,件58是光珩油缸活塞,件28是珩磨进给油缸,件5是退刀油缸活塞。
图3:进给油缸剖面图
在珩磨过程中,由于喷嘴与缸壁的间隙是不断变化的,这个间隙的变化量与气动量仪内的气压损失△P是线性的,这个压力变化值被测量仪的压电传感器转变为电信号来控制珩磨尺寸。
当气动量仪测量没到尺寸时,量仪压力电气传感器给出电信号到进给电磁阀,高压油推动件19内的进给油缸活塞以珩磨冲程为脉冲来回运动,进给油缸活塞通过棘爪拨动进给齿轮3带动内螺纹套49转动,驱动外螺纹套向下移动,带动进给挺杆36,使得珩磨砂条向外膨胀,进给活塞没完成一个行程对应的进给量0.002mm,完成一次进给。
当粗精磨到尺寸后(气动量仪给出信号),这时量仪传感器发出信号给退刀电磁阀换向,高压油推动退刀活塞5退回,砂条自动缩回原位。
同时通过光珩电磁阀来的高压油推动光珩磨油缸活塞58向下移动,带动光珩挺杆54向下移动,从而将光珩砂条涨出进行光珩,光珩是靠时间控制的,到了设定时间,光珩电磁阀换向活塞上移带动挺杆退回,光珩砂条缩回。
通过以上的进给原理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进给量是不连续的,有冲击现象,这样我们很难对加工情况进行必要的控制,对提高加工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冲程控制
下面我们再来简单分析以下其冲程的速度控制,图4是改进前的冲程控制的液压原理图,冲程速度与主轴回转速度的匹配是保证网纹质量非常关键的因素,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对其进行调整,就可以进行最优化的选择。
图4:改进前的冲程控制液压原理图
图4所示,冲程的速度控制只有一个可手动调节的节流阀V2,并且该阀安装在机床顶部,很不好调节。
在图示位置电磁阀不带电,此时压力油经主换向阀进入珩磨缸的下腔,使得珩磨头向上移动,保持在上端位置,此时珩磨头油缸的活塞杆被抱刹油缸抱住,防止珩磨头下滑,抱刹油缸起保险作用,当要工作时,抱刹被液压油打开,先导阀电磁铁通电,高压油通过主换向阀同时进入珩磨油缸的上下腔,此时由于上腔活塞面积大所以活塞向下运动,当先导阀失电时,高压油进入活塞下腔,活塞向上运动,回油经单向节流阀回油箱。
这样循环往复完成珩磨的冲程运动。
三、改进前的珩磨机存在的缺陷
通过上面的分析和实际的加工情况,改进以前的珩磨质量不是非常理想,概括有如下几点:
1.在冲程控制方面,由于冲程速度不能即时调整,所以网纹角度及粗糙度会受到影响。
2.进给机构由于是靠油缸驱动,所以进给量每一个进给油缸行程的进给量过大(吃刀量),也会造成粗糙度的影响,同时吃刀量过大,由于缸孔是薄壁件,发热会造成缸孔的变形,影响三个截面的尺寸和圆度。
3.改进前的珩磨机的冷却珩磨油温升过高,冷却效果不好会加大缸孔的变形量。
四、珩磨机的改进
1.进给改进
随着近几年数控技术的发展,数控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控制水平,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我们针对该机床原先存在的弊病对以上各机构进行了改
进,对进给机构,我们将图3所示的28组改为直接用伺服电机来驱动进给齿轮3,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数控程序的修正参数对进给量随时进行调整以满足我们的要求,非常方便。
主轴的旋转我们也该为变频电机驱动,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最适合的旋转速度。
2.冲程的改进
对于冲程的速度控制,我们采用了液压比例控制,液压原理见图5:改进后的冲程控制液压原理图。
下面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一个比较详细的介绍:
图5:改进后冲程控制液压原理图
当电磁阀2.4电磁铁、比例阀2.14两边比例电磁铁不通电时,液压油经精滤器2.2单向阀2.6、减压阀2.5(15bar)经液控换向阀,此时由于2.4阀在左位,因而液控换向阀右位工作,所以使得冲程油缸抱刹油缸腔
接回油,抱刹在内部弹簧的作用下将活塞杆抱住,防止珩磨头下冲,同时液压油(此时压力15bar)进入珩磨油缸下腔,推动活塞也产生一个向上的力保持珩磨头在上端。
进入工作循环时,电磁阀2.4电磁铁得电,液压油经2.4阀进入液控换向阀左端,推动液控换向阀换位,液控换向阀左位进入工作状态,此时高压油一路进入抱刹油缸,在液压力的作用下压缩弹簧将抱刹打开,准备工作,另一路高压油进入冲程油缸,如果比例阀此时两边比例电磁铁不给比例信号那么冲程油缸下腔为高压油,珩磨头在上端。
当比例电磁铁工作时,如果比较信号使得比例阀在左位时,高压油同时进入冲程油缸的上下腔,因为冲程油缸是差动缸,所以油缸向下以一定速度运动。
当比较信号使得比例阀在右位时,高压油进入冲程油缸的下腔,推动活塞向上移动,回油经比例阀回油箱,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而我们知道比例阀可以通过给定比例电磁铁信号来控制滑阀开度,从而也就可以控制速度。
并且可以做到闭环控制。
这样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得到我们想要的冲程速度。
3.冷却系统的改进
发动机缸体缸孔的外部分布着不规则的水套供发动机工作时冷却用,由于水套的分布,所以缸孔的壁厚在整个缸孔上是不均匀的,珩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使缸孔变形,这就要求冷却液的温度不能过高,因此我们对珩磨液的供给系统进行了改进,在冷却液箱上加装了制冷压缩机和冷却过滤装置,使得珩磨油的温度恒定控制在25°-28°。
五、改进后的加工情况
通过我们对上述的改进,该机床的功能大大的扩展了,我们通过实际情况
对各加工参数进行了优化,目前我们的缸孔加工完全达到工艺要求,机床的机械能力指数Cmk改进后较改进前有了很大的提高,(见附表1:改进前机械能离指数,附表2:改进后机械能力指数)并且根据我们参加的近两届国际机床展览所获得的信息,改进后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同步,同时我们也认为这样的改进经验可为同行业的旧珩磨机改进所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