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浅析

合集下载

浅谈我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问题

浅谈我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问题

( 3 ) 制订 总体 审计策 略和具 体 审计计 划 。总体 审计 策 略
设 定 了审计 的范 围 、 时 间及 方 向, 具 体 审 计 计划 包 括 风 险评
估 程序 、 计 划实 施进 一步 审计程 序 和其 他 审计程 序 。
2 . 审 计 实 施 阶 段 。 审 计 实 施 阶 段 也 称 外 勤 审 计 工 作 阶 段, 是 审 计 人 员 实 际 执 行 各 种 程 序 与 收 集 各 种 审 计 证 据 的 阶 段 。主 要 指 实 施 进 一 步 的 审 计 程 序 , 包 括 控 制 测 试 和 实 质 性 程 序 。在 完 成 所 有 的 实 质 性 测 试 之 后 , 审 计 人 员 终 结 外 勤 审计 。
环境 , 识 别和评 估财 务报 表 的重点错 报 风险 。
3 . 缺 乏 完 善 的 法 律 环 境 。高 风 险 的 审 计 执 业 环 境 下 的
法律 诉讼风 险所 带来 的经 济 风 险是 风 险导 向审计 产 生 的直 接原 因 。法 律风 险越高 , 注册 会计 师对 审计 风 险 的重视 程度 就越 高 。反之 , 如果法 律 风 险过 低 , 注册 会 计师 将 有 可 能忽 视审计 过程所 存在 的审计 风 险 , 甚 至可能会 对风 险 高的 客户 产生偏 好 , 这 也 就 使 风 险 导 向 审 计 失 去 了存 在 的意 义 。 目 前, 我 国法 律条 款 中关 于注册 会计 师法律 责任 的规定 还 比较 少, 缺 乏可 操作性 , 民事赔 偿制度 也极 其不完 善 。

件或 被审计 单 位牵着 鼻 子走 , 不 进行 专 业 判 断 ; 对 一些 重 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异 常事项 不予 关注 , 不执 行 公认 的审 计 程序 , 是 我们 面临

方案-浅析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风险

方案-浅析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风险

浅析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风险'浅析风险导向模式下的审计风险一、联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风险的界定研究众多关于权威机构和学者关于现代审计的定义我们发现,一般认为审计就是一种发现审计对象偏差的过程(相对于审计标准而言),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受审计、审计技术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必然有一些偏差是难以发现的,这就是所谓的审计风险。

在现代中,随着审计对象及其所处的环境的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客观存在的审计风险越来越大,迫使审计理论和实务界不得不研究新的审计思路和模式来应对这种挑战,这就导致了风险导向审计这种审计模式的出现。

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新型的、以风险防范为基础的审计模式。

风险导向审计经历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两个阶段。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主要是以被审计单位的交易活动为基础,从具体业务的角度判断是否存在重要错报,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审计思路,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以被审计单位经营环境及经营风险为基础,首先“自上而下”形成针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预期,而后再根据预期“自下而上”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对风险预期进行验证的过程。

相对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从企业生存环境入手,更强调从宏观的角度去了解和分析审计风险,从而对审计风险的把握更加全面、准确、深刻。

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风险内涵非常广泛,既包括与企业内部环境有关的风险(如行业风险、法律风险以及监管风险等),也包括与企业外部环境有关的风险(如经营风险、风险等),但是就审计活动本身而言,不可能——当然也没有必要对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的所有风险逐一进行识别和评估,只需要对与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有关的风险给予足够的关注即可达到目的。

当然,就被审计单位自身而言,不会任由各种风险随意去蚕食、侵蚀其肌体,它会在尽可能的条件下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来增强免疫力,防范各种风险,这样,有一部分重大错报风险通过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免疫机制被化解了,剩余的重大错报风险(简称剩余风险)才是审计活动中需要关注的重点,也就是说,剩余风险通常是审计人员要关注的审计风险的核心内容,需要通过进一步审计程序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来验证这种风险的存在及其影响。

浅谈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及对我国的启示

浅谈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及对我国的启示

4 现 代 风 险导 向 审计 运 用 自上而 下 ” 和 ‘ 自下而 上 “ 相结 计 产 生 的直 接 原 因 但 是 .风险 导 向 审计 的运 用 仍然 需 要 完善 的 合的 审计 思 路 。 传统 风 险 导 向 审计 从 控 制风 险 入手 视 野 过 于狭 法 律环 境 作 保 障 。我 国虽 然 已经 开 始 在 法律 制 度 的完 善 方面 采 取 窄 并主 要依 赖 实质 性测 试 .这 种 自下 而上 方 式有 坐井 观 天之 感 了不 少 措 施 .但 是 ,由 于 我 国对 证 券 市 场 的 规 范 和 约 束 力较 弱 ,
专业 人 才 在 有关 财 经 院校 增 设 注册 会 计 师 专 门化 专 业 .培养 经
1 现代风 险导 向审计 重心前 移 。传统 风险 导向 审计 从分 析企 业
财务 报 表 的固有 风险 和 内部 控制 入手 根据 内部控 制测 试 的结 果决
定 实质 性 测试 的性 质 、 时 间和 范 围 。而 现 代 风险 导 向 审计 则 是 从
则 相互 促 进 .取长 补 短 ,协 调 一 致 开展 工 作 就 会 富有 成效 .有
利 于提 高职 业 判 断水 平 。
够 克 服传 统 测 试 的缺 陷 .针对 风 险 不 同 的客 户 、 客户 不 同 的 风险
领 域 .采 用 个 性化 的审 计 程 序 。
4 完善 、健 全 法律 环 境 。 审计 法律 使现 代风 险 导 向审计 满 足 了战 略管 理思 想 的要 求 。
2 风 险评 估 以分析 性 复核 为 中心 。 传 统 风险 导 向审 计对 于 信 息 的再 加 工 不 够 分 析 性 符合 主 要使 用在 报 表分 析 上 。 现 代风 险 导向 审计 以风 险 评 估 为 中心 . 析 性 复核 程 序 成 为最 重要 的程 序 。 分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区别分析.doc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区别分析.doc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区别分析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区别传统风险导向审计风险模型将会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转化为审计风险,并进一步使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只是制度基础审计的延伸,其使用的方法仍然是制度基础审计的基本方法,只不过通过审计风险模型加入了风险定量分析的内容,并将风险定量评估作为审计风险控制的手段。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前提是假设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之间相互独立。

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都受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且两者之间还相互影响。

固有风险概念内涵与外延不一致,逻辑上不能一贯。

固有风险是指假定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时,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

而我们在评估固有风险时(涉及会计报表层次的)又必须从内部控制(控制环境)入手。

固有风险这种内涵与外延的不一致使得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型的科学性受到了极大的损害(陈志强,1998)。

因此,随着企业与内外部环境联系紧密性的增强,这一假设的可靠性越来越受到质疑。

2003年10月,IAASB发布了一系列新的审计准则,风险模型也修改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这不是简单地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合并为重大错报风险,而是作出了重大的实质性改进。

它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设计和实施审计测试前必须适当地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而不能未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就盲目进行审计测试;也不能像以往那样简单设定重大错报风险为高水平而直接实施更为广泛的实质性测试。

重大错报风险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来源:(1)管理舞弊风险;(2)员工舞弊风险;(3)错误风险。

因此,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分解,得出重建后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管理舞弊风险×(员工舞弊风险+错误风险)×检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如何评估?正如国际审计准则第315号要求的那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及应用研究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及应用研究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及应用研究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是指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方法和理论,主要是在审计过程中强调风险管理,通过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应对措施,提高审计的效率和准确性,强调风险管理与控制过程的关联性,以提高组织的稳健性和持续经营能力。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的核心是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的评估和分类,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具体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监控。

风险管理是指在审计过程中采取的措施,用于确保审计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风险管理包括风险控制、风险缓解、风险转移和风险应对等措施。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计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和风险缓解措施,提高审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2、审计过程中的风险监控。

根据对风险的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避免风险对业务的影响。

3、风险管理与控制过程的关联性。

将审计过程中的风险识别、评估和监控与业务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

4、风险管理与信息技术的集成。

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对风险进行精细化管理和监控,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

5、风险管理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合作。

利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机会,推动审计业务的创新和升级,提高审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总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的应用能够帮助审计机构和企业在审计过程中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加强对风险的识别和监控,为组织的健康稳健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产生背景(一)审计模式的发展阶段从审计发展的历史看,审计模式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 账项导向审计模式。

是指审计人员主要根据对账项、交易的具体检查取得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

在审计发展的早期(19世纪以前),由于企业组织结构简单,业务性质单一,审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查错防弊,因此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比较简单,注册会计师将大部分精力投向会计凭证和账簿的详细检查。

19世纪以后,虽然企业规模日益扩大,注册会计师已无法全面详细审计企业的会计账簿,但审计方式只能是抽取凭证进行详细检查,其实质仍然是详细审计。

2 内控导向审计模式。

20世纪40年代后,会计和审计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由于企业规模日益扩大,经济活动和交易事项内容不断丰富、复杂,注册会计师花费的审计工作量迅速增大,需要的审计技术也日益复杂,使得详细审计难以实施。

为了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和审计工作的需要,职业界逐渐改变了详细审计,代之以抽样审计。

为了进一步提高审计效率,改变抽样审计的随意性,注册会计师将审计的视角转向企业的管理制度,特别是会计信息赖以生成的内部控制,从而将内部控制与抽样审计结合起来。

这样,从20世纪50年代起,以内部控制测试为基础的抽样审计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该种审计模式可以被称作制度导向审计。

3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各界对独立审计评价会计报表的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审计期望差距不断扩大,审计成了一种高风险的职业。

由于审计风险受到企业固有风险因素的影响,如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行业所处环境、业务性质、企业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等,又受到内部控制风险因素的影响,如账户余额或各类交易存在错报,内部控制未能防止、发现或纠正的风险,还会受到注册会计师实施实质性程序未能发现账户余额或各类交易存在错报风险的影响,因此,注册会计师仅以内部控制测试为基础实施抽样审计就很难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抽取样本量的大小也很难说服政府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

浅议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浅议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方 面 , 会 对 审 计 需 求 不 断 扩 大 , 来 越 多 的 需 要 依 靠 、 用 审 计工 作 社 越 利 成果 , 以正 确 作 出各 种 决 策 和 判 断 ; 一 方 面 , 会 公 众 对 审 计 作 用 的 另 社
期 望 也 不 断 提 高 。 于 注册 会计 师 的执 业 能力 与 社会 公 众 的 期 望差 距 由
年 1 2月 开 始 实 施 。 其 最 核 心 的 内容 是 为 对 审 计 风 险 模 型进 行 了重 新 的 描 述 。 人 们 对 审 计 风 险 模 型 的研 究 , 疑 推 动 了风 险 导 向 审计 理 论 无 研 究 的发 展 和 实 践 的 改 进 , 而 , 们 对 风 险 的 不 同 理 解 以 及 风 险 模 然 人 型 的多 样 化 . 际上 又 影 响 了 注 册 会 计 师对 风 险 的理 解 和 运 用 . 而 实 从 影响审计质量。
解 经 营 和 评 估 风 险 的 概 念 ,这 些 具 体 操 作 问 题 没 有 得 到 很 好 的 解 决
管 理 以 及 对 其发 展 规律 的把 握 , 是 风 险导 向 审计 的重 要 内 容 。 则
(uly2 0 ) 因 此 . 营 风 险 导 向审 计 中经 营 风 险 与 审 计 风 险 之 间 的 T r .0 5。 e 经 关 系 仍 然 不 够 明 确 (C A,0 3。 其 实 ,马 贤 明 、 朝 辉 也 指 出 , 营 A C 20) 郑 经

缘起
2 O世 纪 6 o年 代 以 来 , 着 市 场 竞 争 的 加 剧 和 破 产企 业 的 增 多 , 随 一
三 、 险 导 向审 计 的 基 本 类 型 风
“ 然事件 ” 后 , 同内涵 的“ 险导 向审计” 念开 始出现 , 安 之 不 风 概 这 其 中 比 较 有 代 表 的 和 比较 有 影 响 的 主 要 有 “ 营 风 险 导 向审 计 ” “ 经 和 管 理 舞 弊 导 向 审 计 ”等 。 就 经 营 风 险 导 向 审 计 模 式 而 言 ,Kne e,0 1、L m n e l ( ehl2 0 )(e o ta,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浅析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浅析
导向审计的新要求 , 对克服传统 风险导 向审计 的缺陷 , 对进 一 步提高审计质量 , 提升审计人员的素质都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重点。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 , 审计人 员所 采用的依然是 制度基础审计的基 础方 法 , 只是在原有方法 的基础 上增加 了风
险定量评估的内容 , 并将风险定量评估视作审计风险控 制的一 种重要手段 , 分析方法仍以实质性测试为主。在这一阶段 , 审计 对于风险的分析和评估 是一种狭 隘的“ 会计观 ”这一观点将审 , 计人员的注意力和相关的分析 、测试重点主要放在会计报表 、
而错报风险主要来源 于整个 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 , 有效 的审
的特征 , 即使是微观层次的错报 , 终归 集到会计 报表中 , 最 也可 能成为报表整体层次的重大错报。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具有系统 的整体观点 。而传统风险 导向审计 自下而上的单一做 法 , 很容 易让 审计师对风险陷入一种微观 的 、 零乱的认识 之中 , 难以从 系统 的整体角度对风险进 行认 识和评估 , 导致审计揭露 重大错 报 的能力和效率都受到影响 。

传 统 风 险 导 向 审计 的 缺 陷
传统风险导向审 计的基本原理 是 : 审计人 员首先确定一个
预 期风险水平值 , 然后通过对 固有风险和控 制风险 的确认和评
估, 按照“ 审计风险 =固有风险 × 控制风险 x 检查风险 ” 的审计
风险模 型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 , 并根据可接受 的检查风险水
3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采用 自上而下的审计思路 , 、 难以突 出
中就包含了 四个识别 、评估和应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准则 。 即《 财务报表审计 的目标和一般原则》 《 、 审计证据》 《 、 了解被 审 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 重大错报风险 》 针对 评估的重大错 和《 报风险实施 的程序》 。新 的审计 风险 准则较 完整地体现 了风 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险 导m 审i P 、需 要 审 汁 人 1 S ,勾 1 在审计之前对企业各个方面进行调查了解, 叶H还需要有更多审计经验的 伙人及高级 市计 人 员的 参与 ,人 员戎 本 会比较高 。另 ・ 方面 . 商品化 的审 计软 件开 发不够 理想 。对 于枣 务昕 自已开 发的审 计软 仆 , 多没有 抽 很 佯模 块 , 无法 将被审 汁单 侮财 务软 件中 而且 的数据 导人 l 作底 稿中 , 人员将 人量宝 市计 贵 的时 间用于机 械 地 填 制程序表 ,留给 风 险评估程序的时间非常育限。 ()我 国珲 论 界对分析 程 序的研究 重 2 砚: 够。很多事务昕做分忻陆复核时也只是 “ 蜻蜒点水” ,随意 l大。审计人员基本 f 生 是 根据审计 程序表 中的审 前数 与 以前 年度审 定 数 作 简单的 比较 ,以及计算几 个综 睦的财 务比率,而行业分析做得很少 ,更谈不上采 用时间序列分析、 回归分析和统计凋查规则。 () 计 人 员综 合知 识水平 偏 低。按照 3审 险导向审计的吼险评估程序, 市计人 员必 须 r解客r的行、状、 监管环境 以及其他 1 l 兄、 外部 因素 ;客户 的经 营 目标 、经营 战略 以及 相 关经 营 风 险 ;客 户 财务 、 的衡 量 和 评 绩
: 豫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浅析
余燕 芳 江苏永诚会计 师事务所有限 公司 江苏南 京 2 0 0 2 1 4
环境 、, 4.况、经营目标、战略和 险都 彳 k ̄ t 将最 终对 会计 报表 产生重 大 影响 。如果注册
会计 师 洙 人考 虑会f- 丧背 后 的尔两 ,  ̄ i - t 就

型中的同有 险和控制 r险 许 勾 一 ‘ l 个要 素 , 称 为财 务{表重 久错 报 险 , 『审 统 I { 现 弋 f -险模型: b 4 审计 险=晕大错报 险 x揄 杏 险 。风险导 向审计要 求注 册 会计帅 以重 人错报风险的识别、 评估和 对为审汁工怍 的 i ,以提高 审 计效 j 效果 , 终将 审 线 和 最 ” 险降 r接受的低水、 , J
丽针对风险点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
程序 ;沌重运 用 分析 陛 识 圳 可能仔在 的 重大 错报 险 。住 分折 具 }, 册会 计师 汁 常常 把 战略铃析 、 效 分析 、 务 分忻 及前 绩 景 分浙 等 分析 _县运 到 分析 性 程序 中去 , r 得Ⅲ的f 除评估结果会更加_靠;强倜汁册 J 会计师应始终保持职, f f疑态度 , = 增加 r审 计工作记求的具体要求;在审计过稃 l } 充分 关沣 n能 导致 会计 报 丧 发事 前大 错 { 的情 f } { 兄,排 除疑 问 。
【 关键词】
现 代 风 险 导 向 审 计 ; 传 统 风 险 导 向 审 计 ;重 大错 报 风 险
不 能对会计 报表项 目余额得 出 个 台理 的期 单 。而且 ,当企 、管 理 当局共 同舞 弊时 ,内 l l , 部控 制就会失效。 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相 比,现代眦险 导向审计具有以下持点:审计重心前移 ,扶
四、开展现代风Βιβλιοθήκη 导 向审计 的对策 ( )加强现代 险导向市计信息资源 1
建设 ,降低市 计成 本。汁册 会计 师应 陔广 泛
【 文章 摘要 】 现 代风 险 导 向 审计 的具体 实施 方 法 在 各 个 国 家 以及 各 个 事 务所 都 有 不 同 , 但 本质 是 一 致 的 ; 代 风 险 导 向 审 计 在 现 我 国实 施还 面 临诸 多 困难 , 要 我 们 借 需 鉴国 际经 验 积 极 应 对 。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与传统风 险导 三 、现代风险 导向审计在实际运用 中 向审计 的内涵 的 难 点
Ⅲ f1l j I【 《 卒制模 所 学虑的影响 市汁风 的 表 卜 仃:【 ‘ 玲、控 芾 险 和除 川 l j 矗 №。审 汁 险 型的 … 仅解决 以 制度测试 为基础采用抽佯m 汁的随意 问题 , 而 E有助 f引导审计 人 将 市计资 源投 人到 L 最 容 致 会 汁报丧 …脱 甫 久错 报的 地 方 , 以达 到市计资源 的最 他分 。这种 以审计‘ 险模 为菸础进 仃的审 计即为 f险导 市计 ‘ 【 方法,…r 许理论和实务两 面部存住着 定的缺陷, 所以破称作传统 舱导向审计。 代 风险 导向审 计 , ・ 于战略 观 是 利基 和系统观思想,通过综俞评价经营N险以确 定寅喷忡测试的范围、时 和程序的市计疗 法 。 代审 i 风险模型 是将 传统 审计 险模 现 t -
用” 算机 H络 技 术 , 加快 事务 所的信 息 化 建设 ,建立 上 的数据 晖 , 行业 类别 收 j 按 集、 { 存n 和更新 市计 人 员昕需要 掌握 的会计 } 和审 汁准则 等 存 ,以 及客 行 业 、介 业战略 的信息 。 同时 要引导 注册 会计 师充 分 卡崩社会网络资源, l _ 保 其风险评估所需各 种信息 资源 的 及} 、充 分、可靠 ,以 不断拓 ] l f 腱注册会计师的知识结构 ,降低审计风险, 提 高审 计 质 鞋。 () ! 改进 市 汁技 术 。 在 险评估 程 序和 控制测试程序中,以分忻性复核技术为中 心。分} 复 技术多用于财务数据,由于 斤 财务数据的异常与非财务数据的异常有时是 互 为 的因果 戈 系, 如果单 纯透 过数据 可能 很 难看到 本质 , 易被表 面现 象所蒙 蔽 , 以 容 难 发现 串通造 假的 舞弊 i 为, 此分析 性复 核 了 技 术 也 H范 Ⅲ 扩 大到 非 务数 据 。 { () 强市 汁队付 建设 , 升注 册会计 3加 t 提 l综 台索『。 J 币 『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 1 j ' 力,注册 会Ⅲ 1 、是智 能型职 、,客观上 【 1 要求从业 , ∞必项具备较高的业务素顷。 风 险 导 审 汁的 施 , 1 爱求审 { 人 员有 更高 的 『 分析问题肢解决州题的能力,以事实为依 据, 客观 、公I地 进行 审汁 , 受 士观 因素 、 T 外部 异常 力等 _ 次 , 仃。 要提高 审 计人 员的业筹水中。I 、秀水平的提高直接 关系到 审 i 险及 胁损火发生的可能性 的久小, 1 ’ J J也眨映  ̄t- l , f 险意识的强弱。 人
为 _迪 市 汁环 境 的 变 化 ,从 f本 j r f { 提 高审 计 人 员评 J险 御发 现舞 弊 的能 力 , 扎 c汁 根 据旧 审 ”眦险 潜l 的发 , 介 } j ! j J 结 我卜 情,修汀 J = _ 『 审计 盼准则, 要求注册 会 汁师运 用观 代 险 导 审 汁 。 代 险导 现 向审 汁作 为 种新的 审汁 方法 更 作为 一 利新 审 汁 念 ,灶 全经济 发 的必 然 求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