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中秋月
描写秋天的古诗10首

1.《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树昏鸦,⼩桥流⽔⼈家。
古道西风瘦马,⼣阳西下,断肠⼈在天涯。
2.《秋词》唐.刘禹锡 ⼭明⽔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楼清⼊⾻,岂如春⾊嗾⼈狂. 3.《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临发⼜开封。
4.《枫桥夜泊》张继 ⽉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居秋暝》唐王维 空⼭新⾬后,天⽓晚来秋。
明⽉松间照,清泉⽯上流。
⽵喧归浣⼥,莲动下渔⾈。
随意春芳歇,王孙⾃可留。
6.《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
银筝夜久殷勤弄,⼼怯空房不忍归。
7.《⼦夜秋歌》唐李⽩ 长安⼀⽚⽉,万户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关情。
何⽇平胡虏,良⼈罢远征。
8.《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 江城如画⾥,⼭晓望晴空。
⾬⽔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烟寒橘柚,秋⾊⽼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9.《秋登兰⼭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云⾥,隐者⾃怡悦。
相望始登⾼,⼼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0.《秋⼣》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扇扑流萤。
天阶夜⾊凉如⽔,坐看牵⽜织⼥星。
11.《登⾼》唐杜甫 风急天⾼猿啸哀,渚清沙⽩鸟飞回。
⽆边落⽊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2.《中秋⽉》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声转⽟盘。
此⽣此夜不长好,明⽉明年何处看 1、《⼭居秋暝》【唐】王维 空⼭新⾬后,天⽓晚来秋。
明⽉松间照,清泉⽯上流。
⽵喧归浣⼥,莲动下渔⾈。
随意春芳歇,王孙⾃可留。
2、《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
银筝夜久殷勤弄,⼼怯空房不忍归。
3、《⼦夜秋歌》【唐】李⽩ 长安⼀⽚⽉,万户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关情。
关于国庆和中秋的古诗

关于国庆和中秋的古诗中秋节诗句1、曲屏深幌解香罗,花灯微透、《滴滴金·尊前一把横波溜》2、弦管千家沸此宵,花灯十里正迢迢、《元夜有感》3、卿月花灯彻夜明,吟肩随处倚倾城、《邀祝秀才(二首)》4、剩绮余芬还有韵,夜阑频点照花灯、《落花(六首)》5、月下对花灯下字,年来渐觉老上关、《眠昏》6、插花呼酒少年场,烂赏花灯十里香、《灯夕》7、起吹松叶烬,自点臼花灯、杨万里8、风流百巧花灯手,犹是夫差国里人、《姑苏元夕》9、雨粘初藓壁,风谢欲花灯、《清夜》10、高眠茅屋人亦老,相对梅花灯欲昏、《除夜》11、故宫盆景嵌珠宝,元夜花灯下陇畦、《刨冻菜》12、春风九市花灯、尚忆东楼行乐,谈笑故人情、13、桂魄澄辉,禁城内、万盏花灯罗列、《念奴娇·桂魄澄辉》14、讶鼓通宵,花灯竟起,五夜齐开、《失调名》15、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16、永夜闲阶卧桂影、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17、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18、丹桂花开第二番、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19、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20、天应有意故遮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2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22、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23、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24、同是瀛洲册府仙、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2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
苏轼《水调歌头》26、今宵楼上一尊同。
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27、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28、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2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0、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
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31、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
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32、何妨小驻听吾语。
中秋古诗三年级

中秋古诗三年级
1. 《中秋月》
今宵明月圆,光照万里天。
嫦娥广寒宫,是否也思凡?
2. 《中秋夜》
夜色凉如水,嫦娥舞袖飞。
吴刚伐桂树,玉兔捣药归。
3. 《中秋赋》
天上一轮满,人间万姓同。
今宵共牵手,赏月度长空。
4. 《中秋念》
中秋佳节至,倍思故乡人。
相隔千里远,明月寄情深。
5. 《中秋乐》
嫦娥奔月去,玉兔喜人间。
花好月圆夜,欢乐满心田。
6. 《中秋情》
明月照大地,相思情意浓。
祝福随风至,团圆乐融融。
7. 《中秋谣》
月儿圆又圆,月饼香又甜。
家家庆团聚,幸福满心间。
8. 《中秋念》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祝亲人身体好,幸福快乐永安宁。
9. 《中秋愿》
花好月圆人团圆,嫦娥羡慕下凡间。
美好祝福送亲友,但愿幸福万万年。
10. 《中秋梦》
中秋佳节月儿圆,桂花树下荡秋千。
良辰美景共欣赏,但愿长醉不复醒。
中秋节 古诗 五言绝句

以下是 10 首关于中秋节的五言绝句古诗:
1. 《中秋》
今夜月团圆,清光透碧天。
相思何处寄,寂寞又一年。
2. 《中秋月》
天上一轮满,人间万里明。
嫦娥应悔药,碧海青天情。
3. 《中秋夜》
银露洒金盘,嫦娥舞广寒。
相思人不见,寂寞倚阑干。
4. 《中秋月》
皓月当空照,清辉满九州。
嫦娥舒广袖,玉兔伴中秋。
5. 《中秋吟》
嫦娥奔月去,寂寞广寒宫。
悔恨偷灵药,相思泪眼朦。
6. 《中秋夜》
今宵秋月明,万里共清光。
遥想故园菊,东篱应更香。
7. 《中秋月》
玉兔捣灵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娥奔月宫。
吴刚伐桂树,天上广寒中。
8. 《中秋》
天上月常圆,人间共此欢。
嫦娥应寂寞,碧海望空叹。
9. 《中秋月》
明月照高楼,相思两处愁。
谁家今夜笛,吹落桂枝头。
10.《月饼》宋·苏轼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
11.《中秋夜八绝·其二》宋·苏辙
谁遣常时月,偏从此夜明。
暗添珠百倍,潜感兔多生。
12.《中秋对客》明·赵今燕
月从今夜满,秋向此时分。
莫惜金尊数,清光喜共君。
中秋节最佳10首古诗

中秋节最佳10首古诗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自古以来,中国文人雅士们都把它作为一个必要的纪念日节,把它称为“月宴”或“丰收节”。
这个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秋节也是一个人们向往时光、怀念过去的节日,因此,古诗文对于缅怀中秋的气氛也受到了青睐。
在中国,古诗文书写着中华民族古老的血脉,反映出过去辉煌的历史。
其中许多古诗文是中秋佳作,关于中秋的题材也不乏耳熟能详的好句子,令人叹为观止。
下面就为您带来10首最佳中秋古诗,以供大家参考欣赏:一、《中秋》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满城尽带黄金甲,农夫空磨蹈。
二、《中秋月》今宵高楼听秋雨,何处细翠锦帐湿?中秋月正圆临江,望断天涯远楼台。
三、《中秋夜》千里湖光照山红,千树梨花压枝繁。
中秋夜,月照时代芳草碧。
四、《中秋》月儿弯弯照九州,北斗七星参宿列。
细看波光藻花月,乱山万壑望中秋。
五、《中秋夜》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中秋夜,月与蟾蜍同明。
六、《中秋月》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汉宫秋色宫花密,中秋月、夜隔回看。
七、《咏中秋》鸣锣吴桥载渔灯,月沉门台酒添酿。
秋风映溪斜日晚,咏中秋,丁香芳客叹觉。
八、《中秋月》中秋月,台宇高悬,翻江倒海乱流漩。
恨无窗面明月,凝神聚气醉梦园。
九、《中秋夜》月影里秋梦无涯,两岸朔风缓把鞭。
桂枝把酒忆地久,中秋夜,行舟又来汉江滨。
十、《中秋节》立秋诸山沿空林,临江夜月照高楼。
此夜正相思,中秋节,归家乡在明月中。
这10首古诗集萃出古人把中秋作为思念家乡、向往时光的一种情思,把它当做追求着生活和家乡美好气息的一种信仰,也表达了对家乡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以上10首古诗,快速素描出了气氛诗人独到的见解,在中秋节来临的时候,大家可以驻足品味一番,使自己充分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中秋节到来之际,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中秋节宋词10首

中秋节宋词10首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中秋月》【宋】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3.《念奴娇·中秋对月》【宋】文天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4.《满江红·中秋寄远》【宋】辛弃疾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缘底事,乃孤洁?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边,急泛杯无数。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处。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
6.《诉衷情·中秋》【宋】晏殊月光寒,夜长帘幕闲。
屋上松风清,月照一庭霜。
今夜此时,独愁思难忘。
7.《洞仙歌·中秋》【宋】叶梦得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
天外光摇素娥影。
正好夜深时,凉生玉宇,万里云开如洗。
人静也,爱此际、轻寒无寐。
桂花吹满地,清香细细。
风露澄辉无限意,正是十分好月,不照人圆处,只照离人圆。
8.《鹧鸪天·中秋夜观月》【宋】刘克庄玉宇无尘夜未央,碧天如水浸宫商。
高秋爽气无凡韵,明月清光逼上方。
丹桂冷,宝轮长,年年霜露隔银潢。
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在城南二社郎。
9.《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宋】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一年级中秋国庆诗歌朗诵中秋月

一年级中秋国庆诗歌朗诵中秋月在一年级的教室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一张张充满好奇与期待的小脸上。
中秋与国庆即将携手而来,而我们的小朋友们,正准备用他们稚嫩而纯真的声音,朗诵一首关于中秋月的诗歌,来迎接这两个美好的节日。
中秋,那是一个充满诗意与温情的节日。
当夜幕降临,天空中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就像一个大大的银盘,洒下柔和的光芒,照亮了大地,也照亮了人们心中的思念。
对于孩子们来说,中秋意味着香甜的月饼、热闹的团聚和美丽的传说。
在诗歌朗诵的准备过程中,小朋友们充满了热情。
老师轻轻地念着诗句,孩子们跟着一字一句地学,那认真的模样仿佛在完成一项无比重要的任务。
他们努力记住每一个字,用心感受着诗句中的情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古老的诗句在孩子们的口中,虽然还带着些许的生涩,但却充满了童真。
他们或许还不能完全理解诗人的感慨,但那对明月的向往和好奇,却从他们的眼睛里流露出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孩子们一边朗诵,一边想象着自己就是那个小小的诗人,对天上的月亮充满了无尽的幻想。
他们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山间的小溪,欢快地流淌着。
为了更好地表现诗歌的意境,老师还准备了一些道具。
有小小的玉兔头饰,让孩子们仿佛化身为月宫中的玉兔;有白色的纱巾,挥舞起来就像是那轻柔的月光。
孩子们兴奋地戴上头饰,拿着纱巾,排练得更加起劲了。
在排练的间隙,小朋友们也会分享自己对中秋的感受。
有的说最喜欢和家人一起吃月饼,有的说最期待看到天上最圆最亮的月亮,还有的说想要知道嫦娥姐姐在月宫里是不是很孤单。
他们的话语简单而真挚,让人感受到了他们对这个节日的热爱。
终于,到了诗歌朗诵的那一天。
小朋友们穿着整齐的校服,站在舞台上,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当音乐响起,他们的声音如同天籁,传遍了整个校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这首诗中的思念之情。
虽然他们还小,也许还不懂得相思的滋味,但他们却能从诗句中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情感。
中秋的诗句加意思

中秋的诗句加意思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中秋的诗句加意思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中秋节的诗加诗意1、《中秋月 10轮霜影转庭梧》北宋晏殊10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北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
3、《阳关曲中秋月》北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中秋节的诗加诗意1、《中秋月 10轮霜影转庭梧》北宋晏殊10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北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
3、《阳关曲中秋月》北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3.中秋节有关古诗词有哪些(加意思)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2、《月下独酌》李白花间1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3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提 示
(2)摘引报刊文章 上海《大公报》副刊上描写中秋月的文章。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提 示
(3)穿插典故 如《列子》中两小儿辩日的故事。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提 示
(4)穿插其他科学知识 如哈佛大学教授博林对人错觉的研究等。
返回 上一页 回目录页
返回 回目录页
写 作 特 点
1.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1)作比较 (2)列数字 (3)举例子 (4)列图表 2.穿插诗文、典故及有关科学知识 (1)引用诗文 (2)摘引报刊文章 (3)穿插典故 (4)科学知识
前一节
回目录页
提 示
1.作比较 第4段,为了说明中秋月究竟亮到何种程度,作 者1支烛光为标准单位,将太阳、煤油灯、洋烛的光 度与月光作比较,说明月亮在天顶时的光度甚小。 又将月亮在天顶与在天边时月光经过的空气层的厚 度作对比,说明月亮距离天顶越远,光度越小。有 了这两点说明后,指出中秋的月亮,除非在热带地 方,否则不会到达天顶,从而说明在我国中秋的月 亮并非最亮。
第六版下册
10 中秋月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整体把握 课文研读 写作特点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出品
作 பைடு நூலகம் 简 介
竺 可 桢 ( 1890-1974 ) , 浙江绍兴人,气象学家、地 理学家、教育家,曾任中国 科学院学部委员。他是我国 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奠基 人,在台风、季风、中国区 域气候、农业气候、物候学、 气候变迁、自然区划等领域, 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代表作 有《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 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后一节 回目录页
写 作 背 景
本文写于1948年, 是作者在浙江大学科 学团体联合会上所作 的一篇学术讲稿。当 时作者担任浙江大学 校长。
前一节 后一节 回目录页
整 体 把 握
浏览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长期以来,人们对中秋月有哪些错误认识? 2.第1段为什么要写古代文人赋诗、仕女赏月的 雅事? 3.第2段结尾说:“下面将要讲到秋分前后月望 时有一种特别可以留恋的地方”,作者为什么说中 秋月“特别可以留恋”?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提 示
(4)列图表 为了说明中秋以后月亮出山比较早,作者列了 1948 年杭州上元节和中秋节的月出时间表,通过图 表对比让读者一目了然。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提 示
(1)引用诗文 这是一篇学术演讲,具有一定专业性。但作者 在阐述科学知识的同时,或引用诗文或摘引报刊文 章,或穿插典故,或穿插其他科学知识,使听众不 觉得枯燥,既增添了情趣,又丰富了知识。 诗文: 吴自牧《梦粱录》中的句子; 韩愈的“一年明月今宵多”; 杜预的“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提 示
⑥ 月照时间与月亮的高度相关,冬至前后月照时 间最长,夏至最短,中秋介乎中间。
返回 回目录页
提 示
⑦ 中秋月并非特别圆大。
返回 回目录页
提 示
⑧ 人眼看月亮,其大小与月亮处在近地点还是在 远地点有关。“今年中秋节月亮在远地点,所以中 秋节的月亮只会看得小,不会看得大。”
返回 回目录页
提 示
前一节
后一节
回目录页
提 示
人们对中秋月的错误认识 主要有:一是中秋节在时间上为三秋恰半;二 是中秋节的月亮分外明亮。三是中秋节的月亮特别 圆大,且照临长久。四是文人笔下中秋月姗姗来迟。
返回 回目录页
提 示
写古代文人赋诗、仕女赏月的雅事 说明中秋节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时,渲染 一种诗意氛围,用以激发听众的兴趣。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提 示
(2)列数字 (3)举例子 第5段,说明月亮的高度时,作者采用了举例子 的方法:“今年中秋月的高度,即离地平线的角度 为 45°57′。而阴历十一月十五日,月亮的高度为 87°45′。” 为了说明云量和湿度影响月光的亮度时,作者 以杭州为例:“根据 1928 年至 1933 年的记录,杭州 云量在阳历9月为69%,12月为65%。1934年至1935 年的记录,杭州绝对湿度,阳历9月为16.8,12月为 8.9。”
返回 回目录页
提 示
中秋月“特别可以留恋” 因为中秋时节,是农民开始收获的时候,“这 时昼渐渐短而夜渐渐长,将近黄昏有了月亮可以帮 助农民延长在田间多做几十分钟的工作”,因此受 到老百姓的欢迎。
返回 回目录页
课 文 研 读
研读阅读课文,梳理要点,填写下表。 传统认识 中秋节三秋恰半 月到中秋分外明 一年明月今宵多 中秋之月大而圆 科学结论 ① ③ ⑤ ⑦ 科学道理 ② ④ ⑥ ⑧
中秋月姗姗来迟
⑨
⑩
前一节
后一节
回目录页
提 示
① 按中国天文学,中秋应在秋分,这和阴历八月 半相距不远。
返回 回目录页
提 示
② 按西洋天文学,中秋应在立冬;按气象学,中 秋应在阳历 10 月15 、16日左右。这两个日期统和阴 历八月半相距甚远。
返回 回目录页
提 示
③ 中秋月并非分外明亮。
返回 回目录页
⑨ 中秋月出山并不迟,中秋以后月亮出来得反而 比其他月份的相同日期早。
返回 回目录页
提 示
⑩ 在温带日月行到春分点时,黄道和平地相交的 角度最小;而日月的赤纬天天在增加,所以日月出 来每天要提早。在春分时候,每天旭日东升要比前 一天早半分钟;到中秋时月亮走近春分点,所以月 亮出来的时间也要天天提早。
提 示
④ 第一,月亮离开天顶愈远,其光亦愈弱。每逢 望月,秋分前后月亮高度适中,夏至前后高度较低, 冬至前后高度最大。故望月最亮应在冬至前后。第 二,云量和湿度也是影响月亮亮度的因素,我国各 地仲冬时候比中秋前后来得明爽,故仲冬时候月亮 最亮。
返回 回目录页
提 示
⑤ 中秋月并非照临最久。
返回 回目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