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中生物酶缓蚀剂作用和其增效研究
循环水中各种缓蚀阻垢剂的用量及配方

循环水中各种缓蚀阻垢剂的用量及配方循环水中的缓蚀阻垢剂是一种用于防止管道和设备内部结垢和腐蚀的
化学物质。
它们在循环水系统中的使用可延长设备和管道的使用寿命,并
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在选择和使用缓蚀阻垢剂时,需要考虑循环水中的
特定问题和水质,并遵循一些基本配方和用量的指导原则。
以下是一些常
见的缓蚀阻垢剂及其用量和配方的示例:
1.无机缓蚀剂:
无机缓蚀剂主要包括多种缓蚀钝化剂,如亚硝酸、亚硝酸钠、亚硝酸
钾等。
它们通过与金属表面反应,形成稳定的钝化膜,从而防止金属的进
一步腐蚀。
在循环水中使用时,通常按照每千吨水添加亚硝酸50-100克
的比例。
2.有机缓蚀剂:
有机缓蚀剂通常是聚合物化合物,如聚合亚磷酸盐、聚合丙烯酸钠等。
它们能够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来防止腐蚀。
有机缓蚀剂的添
加量通常根据系统的水质和金属的类型而定,一般为0.5-10 ppm。
3.缓蚀阻垢剂复合体:
缓蚀阻垢剂复合体是一种将缓蚀剂和阻垢剂混合在一起的化合物。
它
们可以同时起到缓蚀和阻垢的作用,降低水系统的维护成本。
这种复合体
的用量通常根据水质和系统的需求而定,一般为10-50 ppm。
4.配方示例: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缓蚀阻垢剂的配方示例:
-聚合丙烯酸钠:100克
-缓蚀钝化剂(亚硝酸钠):50克
-pH调节剂(氢氧化钠):适量
将以上配方加入水中,并进行搅拌和混合,然后将混合液按照循环水系统的需求定量添加。
循环水缓蚀阻垢剂的研制与应用

循环水缓蚀阻垢剂的研制与应用摘要本项目根据循环水处理的要求,合理配制缓蚀阻垢剂,一方面能够将循环水浓缩倍率、黏附速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水处理效果,实现循环水最佳运行的综合目标,处理好循环水钙硬度加总碱度之和与浓缩倍数、耗水量、排污量和处理效果的关系,延长冷凝器连续运行时间。
另一方面最大限度的挖掘电力公司各电厂的化验设备、技术人员及生产装置的潜力,减少生产投入,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
一、企业概况:山东东岳能源公司电力公司成立于2005年5月,现有8座电厂,共有10台35t/h循环流化床锅炉,6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7台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8台6MW抽凝式机组,6台12MW抽凝式机组,6台24MW抽凝式机组,总装机容量264MW,年发电量11.5亿kwh,共有8座双曲线型冷却塔,每小时循环水量3.5万吨。
二、问题的提出:在火力发电厂中,使用的冷却水主要指用于作为汽轮机凝汽器的冷却介质,冷却水的供水方式大致分为开放式和循环式两种,在肥矿集团电力公司各电厂中,全部采用循环供水方式,是指冷却水经凝汽器后,通过冷却塔降低温度后作为冷却介质,其中有无机物也有有机物,它们都有可能附着在铜管上,无机附着物常称为水垢。
由于附着物的传热性能差,会导致凝结水的温度升高,而使凝汽器的真空度下降,影响汽轮机的出力和经济运行,因此,防止凝汽器铜管冷却水侧附着物的形成是非常必要的为了防止水垢的生成,在电厂运行中需要控制好一些指标。
首先做的就是控制好循环水的排污率,目的是使碳酸盐硬度低于极限碳酸盐硬度。
但是循环水量很大,如果排污率太大,为了补充这些损失,所需的补充水量很大,既造成水浪费,又增加了电厂成本,在当前环保节能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因此必须对水质进行处理,循环水处理不要求严格地除去水中杂质,而以不结CaCO3垢为原则,所以循环水处理常常不是进行水质净化处理,而是向水中投加药物,使水质趋于稳定;常用的水质稳定处理方法有加酸处理和添加磷酸盐阻垢剂处理等。
循环水处理药剂作用机理及其应用

在循环冷却水处理中,控制结垢的主要方法是 投加阻垢剂:有机膦酸类和聚合电解质等。 1 阻垢机理 有机膦酸和聚合电解质等阻垢机理比较复杂,目 前大致有以下几种看法: (1)晶格畸变 碳酸钙是结晶体,它的成长是按照严格顺序, 由带正电荷的Ca2+离子与带负电荷的CO32-离子相 撞,才能彼此结合,并按一定方向成长,在水中加
循环水处理药剂作用 机理及其应用
循环水处理药剂作用机理及其应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概述 阻垢分散机理 缓 蚀机理 杀菌天藻机理 配方筛选 系统的投运及监测
第一章 概述
一 循环冷却水系统存在的危害 二 循环冷却水处理的意义
一 循环冷却水系统存在的危害
I
电流
I0
图3—1 缓蚀剂对电极过程阻滞的极化曲线
阳极型缓蚀剂多为无机类的氧化剂,如亚硝酸 盐等,它们主要是使金属钝化,形成γ-Fe2O3的膜, 从而减小腐蚀电流。
2Fe 2OH 2 NO 2 NO Fe2O3 H 2O
2
2
如果加入量不够,不足以使金属全部钝化,则腐 蚀会集中在未钝化完全的部位进行,从而引起点蚀, 因此,阳极型缓蚀剂又称为危险性缓蚀剂,这类缓 蚀剂的用量往往较多。
二 循环冷却水处理的意义
循环水处理药剂作用机理

某些药剂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或过敏反应,如红肿、 瘙痒、疼痛等。
眼睛刺激
直接接触药剂可能导致眼睛红肿、流泪、疼痛等症状 。
药剂对人体健康的间接危害
环境激素
某些药剂可能具有环境激素特性,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内 分泌系统,对生殖、发育等造成影响。
致癌风险
某些药剂被怀疑或确认为致癌物质,长期接触可能增加患癌症的 风险。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循环水处理药剂的应用 将更加普及,同时也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药剂 配方,以满足更高的环保标准。
循环水处理药剂的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循环水处理药剂的作用机理和反 应动力学,深入了解药剂与微生物、腐蚀和结垢等因
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针对新型药剂的研发,需要加强基础研究,探索新的 药剂合成方法、制备工艺和应用技术,以提高药剂的
毒性程度
不同药剂对水生物的急性毒性程度不同,需通过科 学实验测定其半致死浓度(LC50)等参数。
影响因素
药剂的溶解度、稳定性、酸碱度等理化性质 以及环境因素如温度、pH值等均会影响其 对水生物的急性毒性。
药剂对水生物的慢性毒性
慢性毒性
01
指药剂长时间对水生物产生的毒性作用,可能引起水生物生长
缓慢、繁殖力下降等长期影响。
降解
某些药剂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自行降解或被微生物分解,这有助于减少药剂对环境的长期影响。了解药剂的降解机 理和条件对于循环水处理系统的优化至关重要。
03
CATALOGUE
药剂对水生物的影响机理
药剂对水生物的急性毒性
急性毒性
指药剂短时间内对水生物产生的毒性作用, 可能导致水生物立即死亡或产生严重生理反 应。
长期接触药剂可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 产生不良影响,如智力发育迟缓、身 体发育畸形等。
循环水缓蚀_灭藻效果试验报告

循环水缓蚀、灭藻效果试验报告刘书章1,刘晓莉1,宋 焱2,窦在英2(1.青岛市石化高级技工学校,山东青岛 266108;2.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43)摘要:针对循环水系统硬度增大对换热设备的换热效果造成的影响,组织了对水处理剂的效果查定及加入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循环水;缓蚀阻垢剂;杀菌灭藻剂;试验;报告中图分类号:TQ 085.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370(2013)06-22-03 我公司压缩车间循环水系统主要向各换热设备输送冷却水,在循环冷却、加热的过程中,定期添加缓蚀阻垢剂及灭藻剂。
但为了节约用水,循环水基本不排放,导致硬度不断增加,换热设备水相结疤频繁,已经影响到换热效果。
结果显示循环水总硬度4 300mg/L,氯离子含量2 000mg/L,超过循环水标准值近4倍。
经研究,将压缩循环水排污用于石灰电除尘冲洗,每天排污多于100m3,补充水量近200m3。
从分析数据看,循环水指标显著降低,且远远低于指标值,总硬度平均280mg/L,TCl平均148.9mg/L,pH为8,几乎等于自来水的指标。
但循环水排污量增大后,补充水量增加,加药量就要增加。
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循环水排污量及加药量。
1 试验目的通过对JY-195缓蚀阻垢剂及JY-196杀菌灭藻剂进行试验,规范循环水的加药量、频次及排污量,在确保加药效果的条件下,形成一套严格的操作方法,既确保循环水的水质,又尽量降低加药费用。
2 水处理剂介绍及试验方法和要求循环水排污量按20m3/d,凉水塔蒸发及飞溅损耗量约80m3/d,即每天水消耗100m3左右。
透平循环水系统贮水量约500m3。
缓蚀剂投加量按每天补充100m3水计;灭藻剂按500m3贮水量集中投加。
2.1 JY-195缓蚀阻垢剂主要由有机磷酸盐、阻垢分散剂、磺酸盐共聚物、缓蚀剂、溶剂组成。
各组分间有良好的协同效应,阻垢性能好,对阳离子有较强的稳定作用,能有效的抑制腐蚀,抗高温能力强,可与多种杀菌灭藻剂良好配伍。
循环水处理剂作用介绍

循环水处理剂作用介绍循环水处理剂是保证循环水正常使用的前提,循环水如果不经过处理,其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循环水中会滋生细菌、藻类等,为了是循环水能长期有效使用,则需要在水中投放循环水处理剂。
常见的循环水处理剂有:1、缓蚀剂我国的缓蚀剂品种很多,如磷酸盐、铬酸盐、硝酸盐等;其中铬酸盐因其毒性大而被淘汰,磷酸盐则占据着重要地位。
磷酸盐较好解决了冷却水系统产生碳酸钙垢的问题,但是有机多元膦酸不能有效地抑制磷系和磷锌系水处理配方中产生的磷酸钙垢、锌垢和其他垢类。
同时,随着世界各国对污水磷排放的规定,也限制了它的使用。
2、絮凝剂絮凝剂在水处理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用来降低水的浊度、色度等感观指标,去除多种高分子有机物、某些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
低分子无机盐类絮凝剂主要有铝盐和铁盐, 目前工业应用很少。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与传统的铁盐相比,具有凝聚性好、絮凝体形成速度快、密集质量大、沉降速度快等优点,而且比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价格低廉。
3、杀生剂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循环冷却水杀生剂有近80种,分为两类:一为氧化型杀生剂;一为非氧化型杀生剂,包括某些表面活性剂。
氧化型杀生剂主要有氯类、溴类、臭氧类等, 其中以氯类为主。
氯气作为杀生剂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占主导地位,但由于其使用水体PH条件的局限性和国家对排放水余氯的控制,用氯受到限制。
4、阻垢分散剂最早的阻垢分散剂是聚丙烯酸(钠),它对碳酸钙垢有良好的阻垢性能,但对磷酸钙沉积的抑制作用极低。
此类聚羧酸型阻垢剂不仅有凝聚和分散作用,还有使晶体在生长过程中发生晶格歪曲的作用,从而阻碍了金属传热面上垢层的牢固沉积。
后来发现丙烯酸共聚物对二者抑制能力极佳,因而逐渐取代了聚丙烯酸(钠)。
5、其他辅助剂为了更好发挥水处理剂的功效,还需要一系列与水处理剂配套使用的药剂,如清洗剂、消泡剂、除氧剂、含油浮选剂、预膜剂等。
这些辅助剂大多是复配产品,与水处理剂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循环水处理剂的应用,提高了循环水质的回用率,给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循环水缓蚀剂成分

循环水缓蚀剂成分
循环水缓蚀剂是一种可以在循环水系统中使用的防腐剂。
它的主要作用是减少金属管道和设备在水中的腐蚀,从而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
循环水缓蚀剂的成分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
首先,循环水缓蚀剂中最常见的成分是有机缓蚀剂。
这些有机缓蚀剂可以形成一层保护膜,覆盖在金属表面上,防止金属和水之间的直接接触。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金属的腐蚀速度,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常见的有机缓蚀剂有草酸、柠檬酸、苯并噻唑等。
其次,循环水缓蚀剂中还含有一些无机盐类。
这些无机盐类可以与金属表面上的氧化物反应,形成一种稳定的化合物,从而防止金属继续被氧化。
常见的无机盐类有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等。
此外,循环水缓蚀剂中还可能含有一些表面活性剂。
这些表面活性剂可以使缓蚀剂更容易地与水混合,并且能够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一层均匀的保护膜。
常见的表面活性剂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等。
除了以上几种成分之外,循环水缓蚀剂中还可能含有一些其他添加剂。
比如,一些缓蚀剂中会添加一些杀菌剂或者防藻剂,以防止细菌和藻类在循环水系统中繁殖。
此外,还可能添加一些pH调节剂,以保持循环水系统中的酸碱平衡。
总的来说,循环水缓蚀剂的成分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的缓蚀剂成分对于不同的金属和不同的水质都有不同的适用性。
因此,在选择循环水缓蚀剂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并且需要注意缓蚀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以确保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科技成果——生物酶缓蚀阻垢循环水处理技术

科技成果——生物酶缓蚀阻垢循环水处理技术技术开发单位重庆融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对应需求水循环利用技术成果简介该技术采用生物生态法处理工业循环水冷却水,利用生物酶络合增溶原理构建缓蚀阻垢剂,在生物酶(如COD降解性酶类、碳酸酐酶等)作用下消耗循环水中的溶解氧,促进污染物降解和碳酸钙垢增溶,从而清除垢层,减轻氧腐蚀和垢下腐蚀。
该技术可缓解循环冷却水系统内硬垢的形成,减少溶解氧、高盐引起的系统腐蚀,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达到系统节水、节能和磷污染减排的效果。
采用的生物酶技术处理循环水,取代传统化学药剂,具有节水节能、绿色环保的优点。
主要技术指标节水:10-20%;排污:磷消减90%,COD消减30%;节能:节能20%(水泵功率);循环水系统检修时间:减少50%;节省运行人工费用(加药人员、管理员):50%;循环水各项指标符合或优于国标GB50050-2017限值要求。
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业循环水处理。
技术特点相同条件下,该技术较传统方法节水约10%-20%;绿色环保,不含氮磷等水体富营养化成分且水中的菌群能清洁环境水体;无毒无害,能抑制致病菌滋生和呼吸道疾病的传播;此外,该技术可由1种复合生物酶制剂取代传统5-8种化学药剂,由每月投加1-2次取代传统化学药剂的每天投加,操作简单。
应用成本根据现场水质情况不同,生物酶处理药剂配方不同,药剂应用成本也不同,需根据系统水质指标情况确定价格。
典型案例案例1:神华宁煤甲醇厂循环水系统2013年开始使用,至今运行稳定,该系统保有水量12000m3,应用该技术3个月内取得了很好的节电(111kW•h)、节水(10.15万m3)、减少废水处理费3.6万元等效益。
案例2:在银川宁东化工园区的宁煤甲醇厂的系统应用,应用结果显示,该技术有较好的节水效益和经济效益;协同处理污废水,使用中水作为系统补水,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推广应用情况2011年至今,已在全国应用约80套该循环水系统每套系统平均加药量2-10t/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水中生物酶缓蚀剂作用及其增效研究
作 者:段成龙、尚东华、王 婷
指导老师:刘 芳
所在学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获奖等次:一等
作品简介:
现今循环水系统管道腐蚀严重,而传统缓蚀
剂又存在二次污染。
为解决该问题,本课题组探
究了生物酶用于循环水管道缓蚀的可行性。
经试
验验证缓蚀效果优良,是理想的缓蚀剂。
科学性:
(1)生物酶作为蛋白质可自然降解,无二次污染。
(2)以酶活性,酶特征性能等多指标表征增效作用的效果。
(3)采用正交试验得出复配试剂配方。
创新性:
(1)采用生物酶进行缓蚀处理,绿色环保。
(2)利用水体中自然存在的物质提高生物酶的缓蚀效果。
(3)考虑到几种酶复配或生物酶与传统缓蚀的复配。
实用性:
(1)可通过改变缓蚀剂的配方适应不同的企业。
(2)药剂本身不产生污染,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循环水后续处理的成本。
(3)酶的复配剂多为水体中本身存在的物质,廉价易得,且效果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