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代位权的几点理解

合集下载

代位权的名词解释

代位权的名词解释

代位权的名词解释代位权是指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享有的到期债权而对债权人造成损害时,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请求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

这一制度源于法律规定的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但通常适用于民事主体之间。

一、债权人的代位权债权人的代位权是指债权人在债务人怠于行使其权利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可以代替债务人行使其权利。

这种权利不是债权人的固有权利,而是通过法律规定的代位权制度来行使的。

二、代位权行使代位权的行使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首先,债务人怠于行使其权利,即债务人未能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导致债权人的利益受到损害。

其次,债务人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对债权人的损害,即债务人的行为已经造成了债权人的实际损失。

最后,代位权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方式和程序,例如需要通过诉讼程序进行。

三、目的代位权制度的目的在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防止债务人滥用权利或者故意不履行自己的义务,从而保护市场交易的公平和公正。

通过代位权的行使,债权人可以防止债务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转移财产或者逃避债务,从而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范围限制代位权的行使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根据法律规定,代位权只能行使债务人怠于行使的权利,并且不能侵犯债务人的其他合法权益。

此外,代位权的行使不能违反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否则可能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或者违约责任。

五、结果代位权的行使结果可能对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利益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果代位权行使成功,债权人可以获得相应的财产或者权利,从而保障自己的利益。

但是,如果代位权行使失败,可能会导致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甚至可能产生其他的法律责任或者诉讼费用等额外负担。

因此,在行使代位权时需要谨慎考虑各种因素,并遵循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

债权人代位权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债权人代位权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债权人代位权的概念和构成要件代位权的概念:
代位权是指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的权利。

在性质上,代位权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基于债权的保全权能而产生的一项从权利。

代位权的构成要件:
是指债权人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行使代位权,以保全其债权的实现。

相关法律法规对代位权的构成要件作了明确规定,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

相关法律规定“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这是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前提和基础。

代位权是基于债权的保全权能而产生的一项从权利,所以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必须合法,且已发生法律效力。

如果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没有成立,或者虽然成立但没有生效,或者因违反法律规定而无效,或者已经被解除,或者债权人的债权因过诉讼时效成为一种自然债权,债权人均不享有合法且有效的债权。

债权人的债权因意思表示不真实而具有可撤销因素的情况下,应当由债务人主动提出撤销的请求,法院才能审查。

在债务人未提出撤销之诉时债权人的债权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债权人能够向次债务人行使代位权以保全自己债权的实现。

论债权人的代位权与撤销权

论债权人的代位权与撤销权

论债权人的代位权与撤销权1. 引言债权人的代位权与撤销权是民法中重要的法律制度,它们是保护债权人利益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债权人的代位权与撤销权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2. 债权人代位权的概念和特点2.1 债务代位与债务转移2.1.1 债务代位的概念债务代位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原始债务人将其应履行的义务转移给第三方,第三方成为新的债务人。

原始债务人在此过程中被解除了原有合同关系。

2.1.2 债务转移债务转移是指原始合同关系不变,但原始借款人将其应履行义务委托给第三方进行履行。

2.2 债券持有者对抗违约行为2.3 借款合同中约定了不可抗力条款时是否可实施违约责任豁免制度3. 借款合同中撤销条款及其适用条件3.1 撤销条款在法律中的地位3.2 撤销条款的适用条件3.2.1 撤销权的主体条件3.2.2 撤销权的客观条件3.2.3 撤销权的形式条件4. 债权人代位权与撤销权的适用范围和限制4.1 债务代位与债务转移适用范围和限制4.1.1 债务代位适用范围债务代位主要适用于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债务代位条款,且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4.1.2 债务转移适用范围债务转移主要适用于合同中未明确约定债务代位条款,但原始借款人希望将其应履行义务委托给第三方进行履行。

4.2 撤销权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撤销权主要适用于合同中存在重大违约行为或者其他法律规定允许撤销的情形。

5. 借款人违约情形下债权人代位与撤销选择分析5.1 违约情形下选择债务代位或者撤销原则分析在违约情况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债务代位或者撤销的原则是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和追求违约责任的最大化。

5.2 债权人代位和撤销权选择的具体操作步骤在选择债务代位或者撤销时,需要债权人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操作,包括通知原始借款人、通知第三方、办理相关手续等。

6. 借款合同中约定了不可抗力条款时是否可实施违约责任豁免制度6.1 不可抗力条款在合同中的作用和效力6.2 不可抗力条款是否可以豁免违约责任7. 借款合同中撤销条款的效力和适用条件7.1 撤销条款在合同中的作用和效力7.2 撤销条款适用条件是否具备8. 结论本文对债权人的代位权与撤销权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其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代位权债权确定的理解和认识

代位权债权确定的理解和认识

代位权债权确定的理解和认识代位权是指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享有的到期债权,而造成债权人债权无法实现时,债权人可以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

这是一种法律制度,旨在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解决债务人无能力偿还债务的问题。

在理解代位权债权确定时,首先需要明确代位权的性质和特点。

代位权是一种法定权利,由债权人通过法律途径行使,其行使的范围仅限于债务人的债权。

这意味着,如果债务人对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而怠于行使该权利,债权人可以通过行使代位权来获得该权利。

在确定代位权债权时,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首先,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必须是合法的,即债务人确实存在未履行的债务。

其次,债务人必须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即债务人未及时行使权利,导致债权人的债权无法实现。

此外,代位权的行使范围必须以债权人的到期债权为限,不得超过该范围。

最后,债务人的债权不能是专属于其自身的权利,因为代位权是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的代位行使,如果该权利专属于债务人自身,则无法代位行使。

在认识代位权债权确定的重要性时,需要认识到代位权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代位权制度的设立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解决债务人无能力偿还债务的问题。

通过代位权的行使,债权人可以获得债务人的债权,从而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此外,代位权制度的实施也有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交易的顺利进行。

如果债务人无能力偿还债务,就会导致交易的不公平和市场的混乱,而代位权制度的实施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总之,代位权是一种重要的法律制度,旨在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理解代位权债权确定时,需要明确其性质和特点,并了解其意义和作用。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代位权制度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经济的公平交易。

浅析债权人的代位权

浅析债权人的代位权

浅析债权人的代位权
摘要债权人的代位权是债的保全制度的一种,为债权人提供了更周密细致的保护,确立了我国民法上的债权人代位权制度,填补了我国漏洞。

本文扼要了债权人的代位权。

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清偿权人代位权的概念、作用及其法律特征;第二部分分析清偿权人代位权的目的、内容,债的保全是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根本目的,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作为债的保全制度是民事责任制度的继续和补充;第三部分分析清偿权人代位权的构成要件,债权的正当、有效存在是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条件和基础;第四部分重点分析了代位权的效力。

代位权规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解决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债”,但该规定终极能否实现这一立法目的,有赖于对它作正确的解释和适用,需要吸收、鉴戒国外判例学说的先进经验,并借助我们的司法以充实法律生命.。

债权人的代位权名词解释经济法学概论

债权人的代位权名词解释经济法学概论

一、引言在经济法学的研究中,债权人的代位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代位权是指一人(代位权人)依法接替原债权人享有对债务人的债权的权利。

代位权是债权法中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它对于完善和规范债权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债权人的代位权进行详细的名词解释,以期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二、债权人的代位权的含义债权人的代位权是指原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有第三人(代位权人)代替原债权人对债务人主张债权。

三、债权人的代位权的法律依据债权人的代位权主要是根据《担保法》和《合同法》等法律规定而产生的。

其中,《担保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保证人有代位求偿权的,可以在清偿债务后就受偿人对债务人主张代位权。

”《合同法》第238条规定,“债务人主张债务的抵销,债权人的代位权不受抵销的影响。

”这些法律规定为债权人的代位权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债权人的代位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的性质:1. 代位权是一种相对的权利债权人的代位权是相对的权利,它对应着债务人的债务。

如果债务不存在,代位权也就失去了依托,不再存在。

2. 代位权是一种从权债权人的代位权是原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权利的一种手段,是为了实现原债权人的权利目的。

3. 代位权是一种变更权债权人的代位权实质上是有关债权变更的一种权利。

代位权的产生,实际上是原债权债务关系的改变。

五、债权人的代位权的适用范围根据《债权法》的规定,债权人的代位权适用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 保证合同中的代位权在保证合同中,担保人可以取得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从而代位债权人行使对债务人的债权。

2. 偿还后代位权债权人在收回债权后,可以转让给第三人,构成了代位权。

3. 赖以诉讼代位权债权人逝世或者是在无民事行为能力时,其法定继承人和法定监护人可以代替原债权人,行使对债务人的权利。

4. 取得代位权的方式债权人取得代位权的方式主要包括清偿、转让和继承等。

六、债权人的代位权的法律效力债权人的代位权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债权人的代位权是根据法律规定产生的,其行使必须遵循法律程序。

债权人代位权的名词解释

债权人代位权的名词解释

债权人代位权的名词解释引言债权人代位权是一个在法律领域中经常被提及的概念。

它涉及债权关系中的权利转移和义务承担,以保障债权人的权益。

本文将解释债权人代位权的定义、运作方式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一、债权人代位权的定义债权人代位权是指当一名债权人在债务人未能履行合同义务时,其他债权人可以代替该债权人行使其权利,追讨债务人的欠款。

这种权利转移使得原债权人将其债权权利转让给其他债权人,以便维护债权人群体的利益。

二、债权人代位权的运作方式债权人代位权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即权利转移和责任转移。

权利转移:当债权人无法获得债务人履行合同的欠款时,该债权人可以将其债权转让给其他债权人,即代位权转让人。

代位权转让人获得了该债权,因此可以独立地对债务人主张权利,并全面取代原债权人行使权利。

责任转移:债权人代位权不仅仅是权利的转移,还伴随着相应的义务的转移。

代位权转让人不仅可以行使原债权人的权利,还必须承担与该债权相关的义务。

这意味着代位权转让人不仅获得了债权人的权益,还承担了相应的义务,例如向债务人提供通知、履行合同义务等。

三、债权人代位权的现实应用债权人代位权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实际案例:1. 债权转让:当一名债权人无法追讨债务人的欠款时,他可以将该债权转让给其他债权人,以实现债务的回收。

这种情况下,代位权转让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欠款。

2. 债务重组:当一家公司无法偿还其债务时,债权人可能会发起债务重组程序。

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代位权可以使得其他债权人代表整个债权人群体进行谈判和协商,以实现债务的重组和分配。

3. 破产程序:在破产程序中,债权人代位权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工具。

它可以确保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并在破产的过程中对债务人的财产进行合理的分配。

结论债权人代位权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概念,用于保障债权人的权益和维护债权人群体的利益。

它通过权利转移和责任转移的方式,使得其他债权人能够代表原债权人行使其权利和履行相应的义务。

债权人代位权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债权人代位权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债权人代位权的概念和构成要件债权人代位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规定的重要权利之一。

债权人代位权是指债权人(被担保人)为了收回经济利益而行使的权利。

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为目的,债权人被授权以被担保人的名义行使债务人的债权,实行债权的转移。

债权人代位权有助于债权的实现和维护。

债权人代位权的概念债权人代位权是指债权人代表债务人行使债务被担保人拥有的债权,以便收回债务被担保人欠款或其他经济利益,达到维护债务被担保人权利的目的。

根据《民法总则》规定,债权人代位权是指债权人有权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应当履行的义务。

债权人代位权的构成要件债权人代位权的构成要件包括:1.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存在:债权人在担保物权的行使中表现出的特殊权利,是由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的存在所决定的;2.必须有可物化的担保:代位权的构成需要有可物化的担保,如担保物、抵押、质押等。

3.存在转移:债权人代位权的存在体现在债权人有权以自己的名义来担保债务人的债权转移;4.代位权基于担保义务:债权人有权以自己的名义代表担保人行使担保人和债务人之间的担保义务,其基本意义在于维护债权人的利益,保护债权人受欺诈或恶意行为而损害其经济利益的情况发生。

债权人代位权的作用债权人代位权可以保护债权人的权益,降低债权人的风险,提高债权的收回率。

首先,债权人代位权可以减少债务人改变担保物权的手段。

在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下,债权人可以在债务人改变担保物权的行为发生后,以担保人的名义要求债务人恢复担保物权。

其次,债权人代位权可以节约收回债权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债权人可以通过代位行使权利的方式,以减少诉讼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第三,债权人代位权可以提高债权的价值。

债权人代位权的实现可以提高债权的价值,从而促进债权的流转和发展。

结论总之,债权人代位权是一项重要的权利制度,有助于维护债权人的利益,具有保护债权人权益、减少债权收回时间和经济成本、提高债权价值等优点。

由此可见,债权人代位权对于维护债权人的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遇到债务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债权人代位权的几点理解债权人代位权是债的保全的一种形式,是指法律赋予债权人制止债务人财产减少的权利,以保证其债权实现的一种措施。

我国《合同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对债权人代位权做了规定。

笔者通过对实践中存在的关于代位权行使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达到准确理解和适用法律,对正确解决代位权纠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关于提起代位权诉讼的条件问题《合同法司法解释(一)》规定,“提起代位权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债务人的债权已到期;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

?“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这个条件在实践中很难把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应如何理解债权合法?债权合法是不是仅仅指经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通过审理确认的债权?一种观点认为,未经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审理确认的债权,属于效力待定的债权,不能视为债权合法,只有经过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审理,通过司法程序确认的债权,才是合法债权,才能提起代位权诉讼。

另一种观点认为,债权人对债务人债权合法属于实体内容,不是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强制性审查要件,只要债权人起诉时提供了相关证据,证明其对债务人的债权存在,人民法院就应该受理,至于债权合不合法应在代位权诉讼中进行审查和确认。

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主要理由是,按照《民诉法》关于起诉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只对证据作形式上审查,只要当事人提供证明债权存在的证据,符合《民诉法》有关受理案件的规定,人民法院就应该受理。

如果所有债权都需先经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通过审理确认其合法性,无疑会增加代位权诉讼成本,使代位权制度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因此,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只要当事人提供了债权存在相应的证据,符合立案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立案审理,债权是否合法,在诉讼中再予审查确认。

二、关于对“债权合法“实质要件的审查问题代位权诉讼中实际上存在着两个债权,一个是债权人对债务人享有的债权,另一个是债务人对第三人享有的债权。

《合同法司法解释(一)》只规定了债权人对债务人债权合法,没有规定债务人对第三人享有的债权合法。

在实质要件审查中,是否只审查债权人对债务人债权的合法性,不需审查债务人对第三人债权的合法性?一种观点认为,只审查债权对债务人债权的合法性,不必然对债务人与第三人债权的合法性予以审查。

理由是,在代位权诉讼中,次债务人(债务人的债务人)作为被告,不对债务人的债权提出抗辩,不提出异议,法院没必要再主动去审查合法性。

特别是在债务人未参加诉讼的情况下,一是法院很难查清案件事实,二是法院在债务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对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予以确认,实际上是剥夺了债务人的诉讼权利,因此法院不能对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债权合法性进行审查。

另一种观点认为,债权人对债务人享有的债权、债务人对第三人享有的债权,都应当是合法的。

如果只审查债权人对债务人债权的合法性,而不审查债务人对第三人享有的债权合法性,则代位权缺乏必须的构成要件。

只有基于这两个债权的合法性,才能引起代位权之权利和责任。

因此,在代位权诉讼中应对这两个债权一并予以审查。

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理由是,债权人代位权具有对外效力和权能,这就要求债权人对债务人享有合法的债权。

如果债权债务关系不成立、被宣告无效或被撤销等,债权都不存在,则代位权就无从谈起。

另一方面,代位权是债权人代债务人行使债权,这就要求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债权也必须合法有效,如果债务人对第三人的这个债权无效或不能成立,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实体权利都不存在,则代位权没有行使的依据。

因此,在代位权诉讼中,要对两个债权的合法性都进行实质审查。

至于说在债务人未参加代位权诉讼的情况下,法院审查债务人与第三人债权合法性剥夺债务人诉权问题,我们认为,法律既然赋予债权人可代债务人对第三人(次债务人)行使代位权的权利,反之,亦应允许第三人对债务人的抗辩,向债权人主张。

因此,债务人虽未参加诉讼,但第三人可以就其与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向债权人抗辩。

未提出异议的,则该债权成立有效。

提出抗辩的,人民法院要对此予以审查确认。

抗辩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可以通知债务人参加代位权诉讼,查清事实,对债权人、债务人、次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一并予以审理。

三、关于债务人参加诉讼的地位确定问题在代位权诉讼中,债权人作为原告,次债务人作为被告是毫无疑问的,但关键是债务人如果参加诉讼,其诉讼地位如何确定?债务人在代位权诉讼中,是居于原告地位,被告地位,还是第三人?一种观点认为,债务人应居于原告地位,理由是,在债权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中,债务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告,他与次债务人之间存在债权,只不过是由于其他原因,由债权人代为他行使权利,而实体权利仍然归属于债务人,并且债务人与代位权诉讼的结果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

代位权的行使效力对债务人具有约束力。

因此,债务人是代位权诉讼中的共同原告。

第二种观点认为,债务人应居于共同被告地位,理由是,代位权诉讼成立的前提是债权人对债务人享有合法的债权,特别是对未经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审理确认的债权,其合法性需要在代位权诉讼中予以实质性审查。

因此,在代位权诉讼中,债务人参加诉讼的,应当给予债务人以被告的地位,允许他对债权人提出抗辩,对案件裁判结果提起上诉,这样有利于人民法院对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合法性进行实质审查和确认。

反之,如果不给予债务人被告身份,不赋予债务人抗辩权,实际上是剥夺了债务人的诉权,违背了民诉法基本原则。

第三种观点认为,债务人应处于第三人的地位。

理由是,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时,起诉的是次债务人,其实体权利直接指向次债务人,而不是债务人。

债务人对债权人不承担实体义务。

债务人只是处于第三人的地位。

笔者同意第三种观点,在代位权诉讼中,债权人和债务人诉讼标的不是共同的,也不是同类的,二者之间并不具有共同的权利,债务人不应与债权人成为共同原告。

另外,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存在债权债务关系,但他们对债权人并没有共同的权利义务,债务人不应是共同被告。

根据《合同法司法解释(一)》第十六条的规定,“债权人可将债务人列为第三人、法院也可以通知债务人作为第三人参加代位权诉讼”。

因此,代位权诉讼中的债务人的诉讼地位是第三人,应当允许债务人提出抗辩的权利,以维护债务人的合法权益。

四、关于连环债务中能否越级行使代位权的的问题在实践中存在连环债务问题,如甲欠乙钱,乙欠丙钱,丙欠丁钱。

如果丙和乙均有怠于行使到期债权的情形,而甲有偿还能力,丁能不能越过丙和乙,直接向甲行使代位权?对代位权的行使有没有限制?一种观点认为,丁可以直接向甲行使代位权。

理由是,代位权制度设立的目的在于保全债务人的责任财产,防止其不当减少而影响债权人债权的实现。

从方便当事人诉讼,更好地保护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减少诉讼成本的角度考虑,应当允许丁直接向甲行使代位权。

另一种观点认为,丁不能直接向甲行使代位权。

理由是,代位权是债权效力的扩张,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依据是债权的存在,丁与丙之间存在债权,丙与乙之间存在债权,按照代位权的相关理论,丁只能代丙向乙行使代位权,而不能越过乙,直接向甲行使代位权。

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代位权突破了债权相对性理论,应当严格予以控制。

在连环债务中,债权债务关系多,涉及到对债权合法性进行审查,允许越级行使代位权,不利于法院查清案件事实,反而增加当事人的诉累。

从法律依据上看,《合同法》和《合同法解释(一)》都没有对越级行使代位权作出规定,只是规定债权人可以对次债务人(即债务人的债务人)行使代位权,因此,越级行使代位权没有法律依据。

∙婚前债务的法理基础及转化情形/l/zw/571225.html∙关于伦某债权人代位权纠纷/l/zw/571224.html∙借款担保也有时间限制/l/zw/571223.html∙股权转让经过的手续/l/zw/571222.html∙打债务纠纷官司,应提供哪些证据/l/zw/571221.html∙催收款项的15个要点/l/zw/571220.html∙民间借款利息如何保护/l/zw/571219.html∙非诉程序的特点及适用的法定要/l/zw/571218.html∙建筑工程索赔的法律依据/l/zw/571217.html∙广州民间借贷火爆,利率一周涨四成/l/zw/571216.html∙债权人主动降低利息,保证人是否应对变/l/zw/571215.html∙欠薪三年不给 /l/zw/571214.html∙夫妻间打借条是否有效/l/zw/571213.html∙退出同意的适用条件/l/zw/571212.html∙希尔顿酒店集团完成债务重组/l/zw/571211.html∙讨债技巧二十二技 /l/zw/571210.html ∙欠条怎么写 /l/zw/571209.html∙资产重组框架协议书范文2018最新内容/l/zw/571208.html∙企业讨债有何技巧 /l/zw/571207.html ∙正确处理债务重组损益和资产转让损益/l/zw/571206.html∙反间计催款兵法运用技巧/l/zw/571205.html∙房价下跌找开发商讨差价/l/zw/571204.html∙债务重组协议书范文2018最新范本/l/zw/571203.html∙10点窍门帮助追债人利用电话得到最大的收益/l/zw/571202.html∙债务重组收益的分析/l/zw/571201.html∙离婚时债务的清偿 /l/zw/571200.html ∙偷网上虚拟财产犯法吗/l/zw/571199.html∙鄞州五起债务纠纷案件好蹊跷/l/zw/571198.html∙催收欠款的几大要点/l/zw/571197.html∙债务重组怎么缴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l/zw/571196.html∙债务重组将有利于公司改善业绩/l/zw/571195.html∙离婚后还以夫妻名义同居生下子女/l/zw/571194.html∙基于担保法的金融债权风险成因分析/l/zw/571193.html∙共同债务和个人债务的辨别规定/l/zw/571192.html∙诉讼时效一二谈 /l/zw/571191.html∙离婚后哺乳期后的子女归属的确定标准/l/zw/571190.html∙借款利率及利息计算问题/l/zw/571189.html∙债务擅自转让第三人转让协议书范文2018最新被/l/zw/571188.html∙建筑市场的债务链问题/l/zw/571187.html∙债务追讨案例 /l/zw/571186.html∙企业债务重组的方案选择问题/l/zw/571185.html∙高法就两部司法解释【2018最新】征求意见禁离婚逃债/l/zw/571184.html∙债务重组收益的处理分析/l/zw/571183.html∙什么是对账函 /l/zw/571182.html∙债务重组的会计与纳税处理/l/zw/571181.html∙债务转移协议书范文2018最新书怎样写/l/zw/571180.html∙债务纠纷中物保与人保的效力关系是怎样的/l/zw/571179.html∙债务重组概念及方式/l/zw/571178.html∙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前不得/l/zw/571177.html∙借条不合常理举证不能败诉/l/zw/571176.html∙怎么认定夫妻个人债务/l/zw/571175.html∙两人一直分居,对债务不清楚,开庭时怎么办/l/zw/571174.html∙公司重组并购的对策/l/zw/571173.html∙债务重组是消化坏账的新途径/l/zw/571172.html∙涉不良金融债权案件给法院审判工作造成/l/zw/571171.html∙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偿还/l/zw/571170.html∙债务纠纷起诉书 /l/zw/571169.html∙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l/zw/571168.html∙解决企业债务纠纷的主要措施/l/zw/571167.html∙债务重组收益处理方式/l/zw/571166.html∙债务重组的概念及方式/l/zw/571165.html∙外国婚前债务转化立法/l/zw/571164.html∙登记的程序 /l/zw/571163.html∙债权债务转让的形式/l/zw/571162.html∙加倍支付迟延履行债务利息如何执行/l/zw/571161.html∙借款人是否能要求赔偿/l/zw/571160.html∙破产程序中债务纠纷审理的特点/l/zw/571159.html∙或有支出和或有收益的正确处理/l/zw/571158.html∙关于代位追偿权及其相关法律问题的探讨/l/zw/571157.html∙哈尔滨神秘讨债人:债务低于500万决不亲自出马/l/zw/571156.html∙债务重组业务中特殊会计问题的处理/l/zw/571155.html∙公积金贷款人遇意外可减免余债/l/zw/571154.html∙分期债务诉讼时效如何计算/l/zw/571153.html∙关于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的比较研究/l/zw/571152.html∙工程款纠纷成讨薪隐患/l/zw/571151.html∙确认夫妻共同债务的司法进路/l/zw/571150.html∙催款通知书纠纷案件例汇总/l/zw/571149.html∙欠款起诉书怎么写 /l/zw/571148.html ∙债务人以欺骗的手段骗担保人签字贷款/l/zw/571147.html∙关于债务重组协议书范文2018最新/l/zw/571146.html∙讨债举证指南 /l/zw/571145.html∙如何催货款的经典做法/l/zw/571144.html∙债权债务纠纷 /l/zw/571143.html∙债务重组的账务处理/l/zw/571142.html∙夫妻共同债务之概念/l/zw/571141.html∙关于债务重组的基本准则的比较研究/l/zw/571140.html∙民间借款注意防范风险的方法/l/zw/571139.html∙催收欠款的十五个要点/l/zw/571138.html∙企业债务重组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l/zw/571137.html∙北京要债公司 /l/zw/571136.html∙债务重组所得企业所得税处理/l/zw/571135.html∙怎样确定债务重组日/l/zw/571134.html∙关于新旧债务重组准则的比较研究/l/zw/571133.html∙海南航空债务重组流产案例/l/zw/571132.html∙借款纠纷诉讼时效 /l/zw/571131.html ∙物业费催款通知书范本/l/zw/571130.html∙非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工程欠款的对策/l/zw/571129.html∙针对案例分析企业债务重组企业所得税处理/l/zw/571128.html∙全面清理核实,锁定债务数额/l/zw/571127.html∙相关的债务重组收益案例解析/l/zw/571126.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