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2019年度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计划拟资助项目清单

合集下载

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发布日期:2014-04-09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管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教重〔2010〕2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经费来源为“985工程”等计划及国家引智专项经费,项目分为学校学科国际化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化建设、队伍国际化建设、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和海外合作平台和外事工作信息平台建设5个类别。

第三条国际交流合作处负责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总体实施、管理和协调工作。

第二章建设内容第四条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资助分为5个类别18项具体计划。

第五条针对学校学科国际化建设,设立“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包括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和北京理工大学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校内“111”计划))、“一流学科建设对接计划”、“全英语授课专业建设辅助支撑计划”和“全英语教学课程体系建设辅助支撑计划”。

资助经费用于“111”基地聘请本领域海外一流专家来校工作产生的国际旅费、酬金;基地教师和学生出国费用;我校重点学科教师和学生到海外重点参照院系访问、进修与交流产生的出国费用和对方人员来我校进行交流、讲学、合作研究所产生的国际旅费、授课酬金或生活补贴;全英语授课专业聘请海外教师授课酬金、专业教师参加海外培训出国费用以及专业建设所产生的办公费、印刷费、会议费等业务费。

第六条针对学校人才培养国际化建设,设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辅助支撑计划”、“优秀海外学生交流计划”、“外国来华留学生支持计划”、“毕业生国际化就业计划”。

资助经费用于我校本科生及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出国(境)进行长短期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产生的国际旅费、学费、注册费及在外生活费等,以及学生项目管理人员出国费用;对等项目的海外合作院校来我校学习与交流的学生的国际旅费、学费或生活费,留学生奖学金;为推动毕业生国际化就业产生的海外调研费用、国际资格认证和管理费用、授课酬金、培训费等业务费。

教育部关于批准2019年下半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通知-教外函〔2020〕7号

教育部关于批准2019年下半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通知-教外函〔2020〕7号

教育部关于批准2019年下半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通知
正文:
----------------------------------------------------------------------------------------------------------------------------------------------------
教育部关于批准2019年下半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通知
教外函〔2020〕7号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我部对2019年下半年各地上报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行了评审。

依照专家评议结果,经研究,决定批准上海交通大学与俄罗斯莫斯科航空学院合作举办航空航天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等44个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批准书》另行统一制作下发。

请你厅(委)加强管理,指导中外合作办学者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依法依规办学,切实引进外方优质教育资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取得实效。

附件:1.批准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名单(44个)
2.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表
3.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批准书(另发)
教育部
2020年3月3日
——结束——。

北京理工大学科技项目管理办法

北京理工大学科技项目管理办法

北京理工大学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认真实施《北京理工大学2006-2020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北京理工大学“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我校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我校科技事业的有序、健康、协调发展,保障学校在开展科技活动中的合法权益和学校所承担的科研项目的正常进行,进一步加强学校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管理,有效地组织好学校的科研队伍,明确科研人员与科研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确保科研任务的顺利进行和圆满完成,依据国家、地方有关科研项目管理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科研项目分类:按项目来源分为国家科研计划(纵向)项目、横向合作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学校发展基金资助项目和自拟项目;按项目性质分为基础研究(含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工程承包、型号研制、军品生产等(包括列入学校科研计划的教育教学研究项目)。

学校自拟项目系指经科技处批准的由个人、基层单位出资的项目。

第三条科研项目管理遵循原则:1、认真实施《北京理工大学2006-2020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北京理工大学“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各学院和科研机构应制订相应的科技发展规划,围绕主攻方向和总体目标落实科技任务,向学科的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发挥优势,形成特色,赶超国内外科技先进水平。

学校积极支持各学院合理组织科技队伍承接各级各类重点、重大科研项目。

2、协调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之间的关系,努力提高基础理论研究水平和开发创新能力,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重视成果的产出,保证学校拥有一支精干的、高水平的基础研究队伍和从事应用开发的科技队伍,提高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学校积极营造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支持教师出于个人兴趣而自由开展的研究。

3、充分发挥学校学科齐全、人才与知识密集的优势,积极开展多学科合作研究与开发,鼓励各学科间相互交叉与渗透,培育和发展新兴学科。

北京理工大学通信与网络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通信与网络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通信与网络实验室于季弘教授北京理工大学通信与网络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前身是成立 于1959年的无线电遥控遥测专业,为我国最早的电子工程类专业之一。

在 团队带头人安建平教授(《数据采集与处理》第六届编委会委员)的领导下, 经过多年建设,实验室已成长为国内从事空天通信领域研究的主要科研团 队。

实验室坚持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为导向,积极为国家战略 服务,在“智能空天信息网络” “卫星通信” “空间信号处理”等领域开 展了卓有成效的科研工作。

实验室汇聚了以于季弘教授(《数据采集与处理》 第七届编委会委员)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内空天通信领域专家和中青年拔尖 人才,现有国家百千万人才1名,优青1名,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2名,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1名;教授10名,副教授8名、博士生导师12名、硕士生导师22名。

为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实验室承担国家、部委、国际合作科研项目数十项,包括:国 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基础预研等,年均科研经费超过两千万。

相关科研成果被应用于多个国家重大型号中,并牵头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项、省部级科研奖励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0余项。

于季弘,男,北京理工大学准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数据采集与处理》编委。

法国巴黎 南大学博士,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研究方向是无源物联网、空天组网与通信, 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课题在内的7项项目。

近五年在IEEE/ACM ToN 、IEEE TMC 及INFOCOM 等期刊会议发表论文40余篇,在Spring Nature 出版英文专著2 部,获得IEEE GLOBECOM 2020最佳论文奖,入选第四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担任工信部电子信息行指委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空间电子学分会副秘书长、青年科学家俱乐部 空间信息专业委员会委员、物联网专技组委员,是IEEE IoT Journal 等多个国内外期刊编委,是 IEEE ICNC 2019无线自组网与传感网分会主席和IEEE/CIC ICCC 2020物联网分会主席。

再获一等奖,北京理工大学5项成果获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

再获一等奖,北京理工大学5项成果获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

再获一等奖,北京理工大学5项成果获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展开全文1月10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96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

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4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5项,包括一等奖3项,二等奖6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5项。

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2项(含创新团队1项),二等奖160项。

另外,黄旭华、曾庆存两位院士荣获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0名外籍科学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北京理工大学在2020年再次拉开了精彩的序幕,从公布的消息来看,北京理工大学牵头的5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

具体来看,由项昌乐院士负责的“大功率高速机电复合传动技术与装置”获得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由安建平教授负责的“卫星通信阵列测量技术与应用”项目和崔嵬教授负责的“天基空间目标广角凝视探测雷达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由王成教授负责的“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爆炸防控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和席军强教授负责的“车用自动机械变速操控系统”项目获得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9年5项主持成果,1项参与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凸显的也是北理工强大的实力。

作为工科强校,北京理工大学在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有很强的实力。

从多年表现来看,在2018年的国家科技奖中,北京理工大学牵头的6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4项。

北京理工大学与英国瑞丁大学合作举办信息科学硕士学位

北京理工大学与英国瑞丁大学合作举办信息科学硕士学位
每期招生人数
50人
招生起止年份
2012年—2013年(每1期)
招生方式
自主招生(招生标准应当不低于英国瑞丁大学在英国的标准)
开设专业或课程
信息科学
颁发证书
中方:无
外方:Master of Science Informatics, University of Reading(英国瑞丁大学信息科学硕士学位)
审批机关
教育部(教外综函〔2006〕82号)
批准书编号
MOE11GB1A20060137N
批准书有效期
2016年12月31日
项目名称
北京理工大学与英国瑞丁大学合作举办信息科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
办学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邮编100081
中外合作办学者
中方:北京理Leabharlann 大学外方:The University of Reading,UK (英国瑞丁大学)
办学层次和类别
外国硕士学位教育
学制
全日制学生1.5年,非全日制学生3年

北京理工大学行政办公室文件

北京理工大学行政办公室文件

北京理工大学行政办公室文件北理工办发〔2019〕36号北京理工大学行政办公室转发教务部 研究生院 关于公布《2019年“十三五”校级规划教材评审结果》的通知各学院、有关教学单位:为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工作,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关于申报校级“十三五”(2019年)规划教材的通知》,学校于2018年12月组织了2019年“十三五”校级规划教材的申报工作。

经教师本人申报、学院推荐,教务部和研究生院联合组织专家对全部143项申报选题进行了评审。

最终确认77项选题通过评- 1 -审列为2019年“十三五”校级预立项规划教材,4项已出版教材选题通过评审入选2019年“十三五”校级规划教材。

预立项教材应在2020年3月31日前正式出版。

预立项规划教材出版后,请作者将样书提交至教务部(研究生教材由研究生院收转教务部),即可正式入选北京理工大学“十三五”规划教材。

教务部和研究生院将于2019年9月底对所有预立项选题进行中期检查,对不能按期完成的选题,将视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延期或取消立项。

未获准延期且不能在2020年3月31日前正式出版的选题将取消立项。

对预立项规划教材,学校将根据教材出版印刷数量、教材字数,是否为新编教材等因素,按规定根据实际情况资助出版。

规划教材正式出版后,学校按规定给作者发放酬金。

请已列入规划教材预立项的作者认真组稿,按期高质量完成编写工作。

各学院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条件保障,为我校教材建设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附件:北京理工大学2019年“十三五”校级规划教材选题评审结果北京理工大学行政办公室2019年4月22日- 2 -附 件北京理工大学2019年“十三五”校级规划教材选题评审结果序号主编教材名称编写类别学院名称评审结果1 丁艳目标探测与识别修订宇航学院预立项2 李世鹏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教程新编宇航学院预立项3 刘莉飞行器结构力学新编宇航学院预立项4 孟秀云飞行器制导与控制系统修订宇航学院预立项5 尚海滨行星际飞行轨道理论与应用新编宇航学院预立项6 宋建梅自动控制原理修订宇航学院预立项7 谢侃火箭发动机基础新编宇航学院预立项8 冯跃微系统设计与制造新编机电学院预立项9 宫久路目标检测与识别技术新编机电学院预立项10 韩志跃危险化学品概论及应用修订机电学院预立项11 聂建新含能系统安全性设计与评估新编机电学院预立项- 3 -序号主编教材名称编写类别学院名称评审结果12 任慧含能材料无机化学基础修订机电学院预立项13 申强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导航技术新编机电学院预立项14 隋丽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新编机电学院预立项15 吴成弹药战斗部工程设计新编机电学院预立项16 薛琨燃烧与爆炸基础新编机电学院预立项17 杨军现代爆破技术修订机电学院预立项18 张建国含能材料设计与合成(双语版)新编机电学院预立项19 龚建伟无人驾驶车辆模型预测控制修订机械与车辆学院预立项20 胡耀光生产运作与管理新编机械与车辆学院预立项21 李宏才坦克装甲车辆动力传动台架试验技术新编机械与车辆学院预立项22 南金瑞汽车单片机及车载总线技术修订机械与车辆学院预立项23 魏巍装甲车辆设计(研究型教材)新编机械与车辆学院预立项24 徐春广超声波检测基础新编机械与车辆学院预立项- 4 -序号主编教材名称编写类别学院名称评审结果25 薛庆人因工程学新编机械与车辆学院预立项26 郝群现代光电测试技术新编光电学院预立项27 廖宁放高等色度学修订光电学院预立项28 刘娟物理光学基础教程习题解集新编光电学院预立项29 王霞光电技术基础与实验修订光电学院预立项30 刘志文数字信号处理新编信息与电子学院预立项31 罗森林大数据分析新编信息与电子学院预立项32 王勇电机与控制(第3版)修订信息与电子学院预立项33 王越系统理论与人工系统设计学新编信息与电子学院预立项34 高琪人工智能之模式识别新编自动化学院预立项35 郭树理控制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泛函分析新编自动化学院预立项36 李静机器人智能感知新编自动化学院预立项37 廖晓钟自动控制系统新编自动化学院预立项- 5 -序号主编教材名称编写类别学院名称评审结果38 路平立系统辨识理论新编自动化学院预立项39 汪首坤机电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新编自动化学院预立项40 张婷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实验教程新编自动化学院预立项41 周志强人工智能导论新编自动化学院预立项42 刘美华操作系统原理教程修订计算机学院预立项43 武玉伟深度学习基础与应用新编计算机学院预立项44 闫怀志网络安全系统技术方法与工程应用新编计算机学院预立项45 袁汉宁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修订计算机学院预立项46 赵丰年网页设计教程(第四版)修订计算机学院预立项47 邓文生化工原理实验修订化学与化工学院预立项48 李晖配位化学(双语版)修订化学与化工学院预立项49 李晓芳有机合成单元反应新编化学与化工学院预立项50 李晓芳金属有机化学与催化新编化学与化工学院预立项- 6 -序号主编教材名称编写类别学院名称评审结果51 孙克宁锂二次电池原理、关键材料及应用新编化学与化工学院预立项52 张奇Practical 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s and Technology 新编化学与化工学院预立项53 陈端端生物力学与仿真技术新编生命学院预立项54 董润安细胞工程与组织工程新编生命学院预立项55 马宏生命科学原理与技术修订生命学院预立项56 潘学峰现代分子生物学教程修订生命学院预立项57 屈锋生物分离分析教程新编生命学院预立项58 孙智杰基础微生物学实验实用教程新编生命学院预立项59 赵东旭生物分离工程实验与设计新编生命学院预立项60 胡峻半单李代数与BGG范畴O 新编数学与统计学院预立项61 孙兵常微分方程与解析几何新编数学与统计学院预立项62 田玉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新编数学与统计学院预立项63 吴惠彬线性代数修订数学与统计学院预立项- 7 -序号主编教材名称编写类别学院名称评审结果64 刘瑞斌激光光谱原理及技术新编物理学院预立项65 崔立新服务质量管理理论与技术修订管理与经济学院预立项66 马宝龙数字时代营销管理教学案例分析新编管理与经济学院预立项67 彭红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修订管理与经济学院预立项68 魏一鸣能源经济学修订管理与经济学院预立项69 张纪海国防科技工业管理新编管理与经济学院预立项70 马永霞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新编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预立项71 王战军研究生教育学概论新编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预立项72 吴杨社科科学研究方法与学术写作新编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预立项73 吴娟美国文学教程:从知识到能力新编外国语学院预立项74 吴霜英汉双向笔译全过程实练新编外国语学院预立项75 周晨亮日本近现代文学选读新编外国语学院预立项76 于德华中国家具创新设计新编设计与艺术学院预立项- 8 -序号主编教材名称编写类别学院名称评审结果77 宋珊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指导新编马克思主义学院预立项78 林海飞行力学数值仿真新编宇航学院入选79 王震坡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修订机械与车辆学院入选80 王博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原理与应用新编自动化学院入选Ionic3与CodePush初探——支持跨平台与热更新的APP81 陈杰浩新编计算机学院入选开发技术- 9 -北京理工大学行政办公室 2019年4月22日印发。

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发布日期:2014-04-09第一条为加强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管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教重〔2010〕2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经费来源为“985工程”等计划及国家引智专项经费,项目分为学校学科国际化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化建设、队伍国际化建设、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和海外合作平台和外事工作信息平台建设5个类别。

第三条国际交流合作处负责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总体实施、管理和协调工作。

第二章建设内容第四条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资助分为5个类别18项具体计划。

第五条针对学校学科国际化建设,设立“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包括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和北京理工大学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校内“111”计划))、“一流学科建设对接计划”、“全英语授课专业建设辅助支撑计划”和“全英语教学课程体系建设辅助支撑计划”。

资助经费用于“111”基地聘请本领域海外一流专家来校工作产生的国际旅费、酬金;基地教师和学生出国费用;我校重点学科教师和学生到海外重点参照院系访问、进修与交流产生的出国费用和对方人员来我校进行交流、讲学、合作研究所产生的国际旅费、授课酬金或生活补贴;全英语授课专业聘请海外教师授课酬金、专业教师参加海外培训出国费用以及专业建设所产生的办公费、印刷费、会议费等业务费。

第六条针对学校人才培养国际化建设,设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辅助支撑计划”、“优秀海外学生交流计划”、“外国来华留学生支持计划”、“毕业生国际化就业计划”。

资助经费用于我校本科生及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出国(境)进行长短期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产生的国际旅费、学费、注册费及在外生活费等,以及学生项目管理人员出国费用;对等项目的海外合作院校来我校学习与交流的学生的国际旅费、学费或生活费,留学生奖学金;为推动毕业生国际化就业产生的海外调研费用、国际资格认证和管理费用、授课酬金、培训费等业务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3 北京理工大学2019年度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计划拟资助项目清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申请者 赵瑞 李建威 张旭东 孔令琴 马中静 刘坤 裴明涛 张春霞 张琼 王涛 单位 宇航学院 机械与车辆学 院 机械与车辆学 院 光电学院 自动化学院 自动化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 院 设计与艺术学 院 项 目 名 称 宽频吸波超表面对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的抑制机理研究 计及电池寿命衰减抑制的电动汽车V2G控制策略研究 基于智能轮胎的四轮独立电驱动车辆过驱动耦合解析与力矩 控制分配研究 非接触式连续血压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ADMM的多能耦合系统协同优化问题研究 多无人机协同任务的分布式决策、优化与控制方法研究 基于深度网络的非结构化急性胸痛智能诊断模型研究 面向多态网络文本的本体对齐方法研究 具干扰的无限维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中英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