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铁蛋白试验(长征医院)
贫血患者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贫血患者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乔宏;吴春梅;管洪在;王文正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2000(40)6
【摘要】采用Dot-ELISA法定量测定了68例不同贫血患者的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发现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急性失血性贫血患者sTfR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sTfR显著低于正常人(P<0.001).缺铁性贫血sTfR水平与血清铁蛋白水平呈负相关(P<0.005),溶血性贫血sTfR与网织红细胞计数呈正相关(P<0.005),sTfR可以反映机体贮存铁和骨髓红细胞系造血活动.认为sTfR测定为诊断缺铁性贫血和判断骨髓红细胞生成的一项具有实用价值的新指标.
【总页数】2页(P5-6)
【作者】乔宏;吴春梅;管洪在;王文正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266021;青岛大学医学院,266021;青岛大学医学院,26602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和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水平联合测定的临床意义 [J], 叶絮;谭获
2.慢性病贫血患者测定血清转铁蛋白受体的临床意义 [J], 孙丽华;郑亚路;范小红;邹健
3.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J], 施鹏飞;钱申贤
4.64例慢性病伴贫血患者血清转铁蛋白受体、血清铁蛋白及其复合参数评价 [J], 刘华伟;李建红;程代全
5.贫血和急性白血病及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中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和铁蛋白的测定 [J], 谢林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转铁蛋白试验(长征医院)

便隐血转铁蛋白临床实验应用体会宓庆梅上海市长征医院粪便隐血试验是检测消化道出血的一个重要指标,检测方法选择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判断消化道是否出血和出血的程度。
目前,常规的检测方法有化学法(邻甲联苯胺法)和血红蛋白法(单克隆免疫法)。
化学检测法中,易产生假阳性,并且敏感性偏底,对于消化道内的微量出血不易测出;血红蛋白法中,敏感性强,可以检测出很微量的出血情况,但是,消化道内大量出血反而会导致假阴性的结果。
便隐血检测是美国最常使用的结肠癌和直肠癌普查初筛试验,也是目前唯一通过随机临床试验证实的,可以降低结肠癌和直肠癌所致死亡的检查,实施每年粪便隐血检测可以早期发现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生,可以降低30%的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的死亡率。
本文对化学法、血红蛋白法和转铁蛋白法三种便潜血检测方法抗体法进行了比对试验。
用单克隆胶体金显色技术,以试纸条一步法检测粪便中血红蛋白,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转铁蛋白单克隆抗体法试纸是由底板、吸水板、硝酸纤维素膜、抗转铁蛋白单抗金标垫、玻璃纤维样品吸液层组成,底板中部为硝酸纤维素膜,硝酸纤维素膜上有一条转铁蛋白单抗反应线和一条羊抗鼠多克隆抗体控制线,在底板一端端头为吸水板,另一端端头为玻璃纤维样品吸液层,硝酸纤维素膜两端分别与吸水板和抗转铁蛋白单抗金标垫相互交叠连接,在抗转铁蛋白单抗金标垫上压有玻璃纤维样品吸液层。
当人尿液、粪便中带有转铁蛋白抗原时,样品中转铁蛋白抗原可与抗转铁蛋白单克隆抗体金标探针发生特异结合而被抗转铁蛋白单克隆抗体识别,即发生双抗夹心特异结合,因而可测定尿液、粪便中的转铁蛋白含量。
1.材料和方法1.1试剂:1.1.1邻甲联苯胺试剂:邻甲联苯胺1g,溶于50ml冰醋酸和50ml无水乙醇的混合液中,置于4℃冰箱中,避光保存;3%过氧化氢液。
1.1.2粪便血红蛋白胶体金试剂盒(简称WH试纸条):万华普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万华牌“消康保”试纸条。
1.1.3转铁蛋白单克隆抗体法试剂盒:万华普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万华牌“消康保”试纸条。
火箭电泳测定转铁蛋白的方法选择

火箭电泳测定转铁蛋白的方法选择
赵红宇;郭小兵
【期刊名称】《中原医刊》
【年(卷),期】1995(022)004
【摘要】转铁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主负责运载消化管吸收的铁及红细胞降解释放的铁。
临床上,它不仅可以用于贫血的诊断和疗效的监测,还是营养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
另外,它还常作为估价肝功、早期诊断酒精中毒及血色病的确定性依据。
多年以来,转铁蛋白的测定主要用单扩法。
但是该法操作繁琐,结果不稳定,灵敏度低,不符合快速简单的要求。
本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需时短。
【总页数】2页(P33-34)
【作者】赵红宇;郭小兵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112
【相关文献】
1.免疫火箭电泳法在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多糖含量测定的应用 [J], 黄贵娟;郗洪莲;
2.联合免疫火箭电泳对高血脂病人APOA-ⅠAPOB-100测定结果的分析 [J], 王
浩斐
3.猪血浆转铁蛋白含量火箭免疫电泳法研究 [J], 张彬;张照
4.联合免疫火箭电泳对高血脂病人APOA-Ⅰ APOB-100测定结果的分析 [J], 王
浩斐
5.火箭电泳法测猪血浆转铁蛋白含量 [J], 张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尿微量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测定在2型糖尿病肾病筛选中的价值

尿微量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测定在2型糖尿病肾病筛选中的价值黄玉萍;顾明君;沈玉美;刘志民【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01(41)8【摘要】选择尿常规检查蛋白阴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500例,糖尿病病程2个月~5年。
采用酶免疫法测定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VAER)、尿微量白蛋白(UAC)、尿转铁蛋白(UTC)。
VAER为20~200μg/min患者120例,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蛋白尿,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或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期。
以VAER为金标准,计算UAC、UTC在不同截断点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根据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点,并比较这两项检查在糖尿病肾病筛选中的价值。
结果:UAC最佳截断点为20mg/L,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92.1%;UTC最佳截断点为1mg/L,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89.5%。
认为随机尿UAC和UT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筛选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UTC比UAC有更高的敏感度,但特异度较前者差。
【总页数】2页(P12-13)【作者】黄玉萍;顾明君;沈玉美;刘志民【作者单位】武警上海总队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测定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J], 杨洁2.清晨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测定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损害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 陈永雪;梁志洪;陈结贞;田映雪3.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价值探讨 [J], 黄光武4.尿微量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尿NAG和尿α1-MG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朱凯欣;李超强;黄美燕;王海卿;李映芳5.尿三叶因子3联合尿微量白蛋白、α1微球蛋白、转铁蛋白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J], 姚燕珍;李翊卫;鲍舟君;徐岳军;竺王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粪便转铁蛋白(Tf)与血红蛋白(Hb)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可降低消化道出血漏诊率

的过氧化氢分解释放新生态氧,氧化Pyramidon而产生紫兰——紫红色颜色。胶体金法检测Hb,采用胶体金双抗体夹心法。
准备一支12*75mm试管和一片BASO专用滤纸,并在试管中加入0.5ml的蒸馏水。先以竹棒从粪便盒内采取少量的粪便检体,大约一根
火柴头大小,并放入试管中与蒸馏水充分混合均匀,同时间在同一位置另取少量的粪便检体涂于滤纸上。将化学法显色剂A滴加一滴至滤纸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1.对象??收集本院门诊和住院113名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患者(转铁蛋白或血红蛋白其中一项阳性即为阳性)
2.试剂??血红蛋白(Hb):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粪便隐血试剂组(双联法);转铁蛋白(Tf):万华普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转铁蛋白
胶体金诊断试剂。
二、方法
1.血红蛋白试验
血红蛋白(Hb):试剂组中化学隐血试剂系利用较特殊Pyramidon配方当做呈色指示剂,标本所含血红蛋白中的含铁血红素能催化试剂中
微,如发生消化道出血则可以在消化道内大量存在。转铁蛋白在肠道内抗菌能力强,稳定性高于血红蛋白[3]。因此,粪便转铁蛋白检测法
可以克服被检标本中的血红蛋白在胃肠道滞留时间过长而被分解破坏出现的“假阴性”。
在下消化道出血病例中,血红蛋白(Hb)测定阳性率高于转铁蛋白(Tf)测定阳性率,可以看出在下消化道出血病例中转铁蛋白(Tf)不如血
转铁蛋白(TF)法阳性(+) 85 75.2(85/113)
转铁蛋白或血红蛋白法阳性(+) 113 100(113/113)
讨论
上消化道肿瘤病灶的少量出血经消化酶及细菌作用,导致血红蛋白的抗原性降低,由于体液中蛋白成分的影响,阻碍了与单克隆血红
蛋白检测法检测试纸上已包被好的血红蛋白抗体发生抗原一抗体反应,从而出现“假阴性”,导致漏诊[2]。转铁蛋白在健康人粪便中含量甚
转铁蛋白的研究进展_赵建辉

1转铁蛋白的结构与理化性质转铁蛋白是Holmberg和Laurell首次发现的[1]。
不同种类的转铁蛋白有不同的物理、化学和免疫特性,但均有两个三价铁离子结合位点[2,3]。
在不同研究中,按其含铁数目,分普通转铁蛋白或铁饱和转铁蛋白、单铁转铁蛋白、脱铁转铁蛋白。
按其构型,分普通型转铁蛋白和异构型转铁蛋白。
转铁蛋白是单链糖基化蛋白,糖基约占6%,由N端和C端两个具有高度同源性的结构域组成,两个结构域由一短肽连接,N端、C端结构域又由两个大小相同的小亚基构成,小亚基间的间隙是Fe3+结合位点,能可逆地结合Fe3+[4]。
Fe3+与来自两个赖氨酸的氧原子、一个组氨酸的氮原子、一个天门冬氨酸的氧原子和碳酸阴离子中的两个氧原子通过配位键形成一个八面体的几何形状。
除了Fe3+,很多其他二价和三价金属离子也可结合到这个结合位。
转铁蛋白二硫键对其结合金属离子以及受体有一定影响。
已经证实人转铁蛋白是由两个结构相似的分别位于N-端和C-端的球形结构域组成的单一肽链,含有679个氨基酸残基,共有38个Cys,形成19对二硫键,其中,N结构域有8个,C结构域有11个[5]。
二硫键对于蛋白质维持其构象起很重要的作用,这不仅可以稳定二级和三级的肽链内部结构,而且可以介导肽链间四级结构的形成[6]。
转铁蛋白的特异吸收光谱是转铁蛋白结合铁离子后的反映[5],大多数转铁蛋白结合铁后的特异吸收峰在400~500nm之前。
转铁蛋白在生物体内有调节铁离子平衡和能量平衡的双重作用,即转铁蛋白在机体中的铁离子交换的动力学不仅包括物质的量的变化,也包括物质的能量转化。
此外,转铁蛋白特异吸收峰的差异,也可能反映了转铁蛋白分子上结合铁离子部位在结构上的差异。
等电点(PⅠ)是蛋白质最典型的物理特性,大多数转铁蛋白的等电点偏酸性,如人血清转铁蛋白等电点为5.9[7]。
转铁蛋白显酸性是由其蛋白质中氨基酸总的电荷决定的,这与转铁蛋白在结合铁的过程中形成Fe3+-TRF-CO2-红色三元配合物而传递铁离子的生理功能是吻合的[8]。
转铁蛋白

04
化验取材
06
化验类别
03
化验结果意 义
05
化验方法
血清运铁蛋白,TF
ELISA法、RIA法: 成人:2.20~4.0g/L (220~400mg/dl) >60岁: 1.80~3.8g/L (180~380mg/dl)
(1)升高:缺铁时增高(缺铁性贫血)、铁蛋白释放增加(急性病毒性肝炎、肝细胞坏死)。
转铁蛋白
运铁蛋白
01 简介
03 相关疾病
目录
02 参考资料
转铁蛋白又名运铁蛋白 transferrin,TRF,siderophilin)是血浆中主要的含铁蛋白质,负责运载由消化 管吸收的铁和由红细胞降解释放的铁。以TRF-Fe3+的复合物形式进入骨髓中,供成熟红细胞的生成。
简介
01
别名
02
(2)降低:感染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肝癌、肾病、尿毒症、遗传性运铁蛋白缺乏症、流行性出血 热、血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血液
蛋白质测定
血液生化检查、蛋白质测定
参考资料
《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相关疾病Βιβλιοθήκη 发性肝癌感谢观看
转铁蛋白说明书

牛转铁蛋白(饱和铁形态,冻干粉末,细胞培养级别)Transferrin, Bovine Holo Form, PowderIron Rich, Cell Culture Grade产品介绍:转铁蛋白是血浆中主要的铁传递蛋白,为细胞内化和细胞代谢提供所需的铁。
研究发现所有的细胞生长都离不开转铁蛋白。
不但维持正常的细胞代谢依赖于以生物活性形态存在的铁,铁还是一些酶的辅助因子,比如RNA聚合酶,DNA合成酶。
同时也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
转铁蛋白是血浆糖蛋白,从血浆中分离而来,牛转铁蛋白以两种分子形态存在,分子量分别为74KD和78KD。
每个转铁蛋白分子通过C端和N端结构位点可以结合两分子铁离子,所以转铁蛋白以三种形态存在:脱铁(不结合铁离子),饱和铁(结合两分子铁离子)和部分饱和,在生理情况下,转铁蛋白分子仅有1/3 被铁饱和。
使用说明:转铁蛋白对于绝大部分细胞系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生长是必需的,研究表明饱和铁形态的转铁蛋白对于促进细胞生长是最有效的形态。
对于杂交瘤,黏连细胞和悬浮细胞系,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应保持培养基中转铁蛋白浓度在0.5-100μg/ml。
针对不同的细胞系,需要选择最合适的浓度。
J.H.Brock在小鼠淋巴细胞的无血清培养试验中【1】,以碳14标记的胸苷利用度为指标,比较了鼠源、人源和牛源Tf的效果。
结果显示,无论在刀豆蛋白A或者脂多糖的刺激条件下,三种来源的Tf均能显著增加小鼠淋巴细胞对胸苷的利用度,三种Tf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Larisa Tsavaler等在人红白血病体外细胞系K562的无血清培养试验中【2】,比较了人源转铁蛋白和牛源转铁蛋白的效果,结果显示两者在300ug/ml的浓度条件下,均能良好支持细胞生长,无显著差异。
Robert C Penhallow等研究了Hela细胞无血清培养基中Tf的效果【3】,结果显示牛源Tf 与人类细胞表面的Tf受体亲和力较弱,在无血清Hela细胞培养生长试验中,牛源Tf与人源Tf一样能够支持细胞生长,但需要的浓度要较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便隐血转铁蛋白临床实验应用体会
宓庆梅上海市长征医院
粪便隐血试验是检测消化道出血的一个重要指标,检测方法选择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判断消化道是否出血和出血的程度。
目前,常规的检测方法有化学法(邻甲联苯胺法)和血红蛋白法(单克隆免疫法)。
化学检测法中,易产生假阳性,并且敏感性偏底,对于消化道内的微量出血不易测出;血红蛋白法中,敏感性强,可以检测出很微量的出血情况,但是,消化道内大量出血反而会导致假阴性的结果。
便隐血检测是美国最常使用的结肠癌和直肠癌普查初筛试验,也是目前唯一通过随机临床试验证实的,可以降低结肠癌和直肠癌所致死亡的检查,实施每年粪便隐血检测可以早期发现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生,可以降低30%的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的死亡率。
本文对化学法、血红蛋白法和转铁蛋白法三种便潜血检测方法抗体法进行了比对试验。
用单克隆胶体金显色技术,以试纸条一步法检测粪便中血红蛋白,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转铁蛋白单克隆抗体法试纸是由底板、吸水板、硝酸纤维素膜、抗转铁蛋白单抗金标垫、玻璃纤维样品吸液层组成,底板中部为硝酸纤维素膜,硝酸纤维素膜上有一条转铁蛋白单抗反应线和一条羊抗鼠多克隆抗体控制线,在底板一端端头为吸水板,另一端端头为玻璃纤维样品吸液层,硝酸纤维素膜两端分别与吸水板和抗转铁蛋白单抗金标垫相互交叠连接,在抗转铁蛋白单抗金标垫上压有玻璃纤维样品吸液层。
当人尿液、粪便中带有转铁蛋白抗原时,样品中转铁蛋白抗原可与抗转铁蛋白单克隆抗体金标探针发生特异结合而被抗转铁蛋白单克隆抗体识别,即发生双抗夹心特异结合,因而可测定尿液、粪便中的转铁蛋白含量。
1.材料和方法
1.1试剂:
1.1.1邻甲联苯胺试剂:邻甲联苯胺1g,溶于50ml冰醋酸和50ml无水乙醇的混合液中,置于4℃冰箱中,避光保存;3%过氧化氢液。
1.1.2粪便血红蛋白胶体金试剂盒(简称WH试纸条):万华普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万华牌“消康保”试纸条。
1.1.3转铁蛋白单克隆抗体法试剂盒:万华普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万华牌“消康保”试纸条。
1.2标本来源:本院2008年1月至3月的住院患者随机132例粪便,男81例,女51例,年龄为27岁至71岁。
1.3方法:
1.3.1邻甲联苯胺法:取少量粪便涂在干净白瓷板上,滴加0.15L/L邻甲联苯胺冰乙酸溶液2至3滴于粪便上,滴加3 %过氧化氢2至3滴,立即观察结果,在2 min内显蓝色为阳性。
1.3.2 单克隆抗体血红蛋白粪便隐血检验操作方法,及转铁蛋白单克隆抗体粪便隐血检验操作方法见试剂说明书。
2.结果
化学法274例中有 87例阳性,阳性率为31.75 %,87例阳性中,71例阳性与住院患者临床表现相符,16例临床已诊断为中早期直肠癌;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法274例中有66例阳性,阳性率为24.11 %,其中60例阳性结果与住院患者临床表现相符,4例患者虽无临床表现,但临床已诊断为中早期直肠癌,2例未查见有肿瘤发生;转铁蛋白单克隆抗体法274例中有81例阳性,阳性率为29.56%,其中70例阳性结果与住院患者临床表现相符,6例患者虽无临床表现,但临床已诊断为中早期直肠癌,5例未查见有肿瘤发生;在274例中三种方法同时阳性的有181例,阳性率为66.06 %。
3.讨论
粪便潜血试验对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诊断虽不能与胃镜、直肠镜等检查方法比,但由于流取样本方便及无创痛,因此乃是目前消化道出血(如溃疡、恶性肿瘤、肠结核等)的非常重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检查试验,同时,随着试剂盒灵敏度及特异性的不断提高,检测粪便微量潜血的出现已经成为中老年体格检查的重要指标,早期检测出消化道微量出血,可以帮助早期诊断肿瘤的发生,并早期治疗,可以大大降低恶性肿瘤患者的死亡率。
血红蛋白法对上消化道出血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并且不受饮食的影响,但是,血红蛋白易受到消化道内细菌的作用及大肠内容物成分的影响而变性,检测出假阴性结果。
化学法检测潜血的灵敏度偏低,对消化道微量出血的状况更易出现假阴性。
便潜血转铁蛋白在肠道内抗细菌作用强性质稳定,活性持续时间较长,如果能同时结合血红蛋白法及转铁蛋白法对便潜血的检测,可显著提高对人体消化道早期肿瘤的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