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过程中油墨常见故障
印刷中常见的油墨故障

网点相互并合 ,使印刷品墨色很深并发粗,层次
减 少 。糊 版 的原 因 除药 水太 谈 、辊筒 压 力过 大 以 及橡 皮 布 绷 得 过松 等 因素 外 ,常见 由油 墨造 成
的有如下 原 因 :
辫 中 包装2 1I 国 0/ 1 2
面 张 力 降低 了 ,除 了版面 水份 过 大 、水 斗药 水 酸 太 强 、树 脂含 量 太 多 ,纸张 表面 的活性 物质 的脱 落 等 因素外 ,常见 油 墨乳化 的原 因有 : ( )油 墨 的酸 值 过 高 ,油 墨和 水 的分 界 面 1 上 的表 面 张力 取 决于 它 们 的极性 差 ,油 墨 的极 性 常 以酸值 衡量 ,油 墨 中游离 脂肪 酸 的含 量越 多 , 酸 值 越高 ,极 性 越强 ,乳化 的可 能 性就 越大 ,一 定 的酸值 能保 证 油 墨 中颜料 的分散 度和 转 移过 程
础 得不 到应 有 的剩 余 墨层 来保 护 ,图纹基 础 直接
受 到酸性 药 水 的侵 入和 磨擦 而造成 花版 。 处理 方 法 :
( )油墨 油 性 小 ,粘 度低 、 附着 力 小 ,常 1
见 于黑 墨 和9 5 淡墨 ,可 适 当添 加 些 0 —— 9 I冲 5 0
处理 方法 :
( )油墨粘度过大 ,造成版面剩余墨层不 2
足 而花 版 ,可 加 放6 号调 墨 油 或康 邦 等 撤 粘 剂 来 改善 。 ( )油 墨 颜 料颗 粒 太 粗 ,腐 蚀 性太 强 ( 3 例 铬 黄 墨 ),调换 油墨 或将 油墨碾 细后 再用 。
康 邦 、凡 士林 、维利 油等 来 改变 油墨 粘度 ,增加
1 .花版
印刷过程中油墨常见故障分析

印刷过程中油墨常见故障分析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印刷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然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我们仍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其中有不少就出现油墨方面。
在这里,笔者就对印刷中油墨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然而再试图给出解决的方法。
1.油墨的胶化问题包装印刷行业早期使用的油性油墨容易发生胶化问题,而在溶剂型(挥发干燥型)及水性油墨中偶尔也会出现此类问题。
主要由油墨体系中的树脂分子量过大,使得油墨黏度太高;油墨中黏度低的树脂连结料含量过多;油墨体系酸值太高;油墨中的颜料或填料带有一定碱性;油墨中干燥剂含量太多或选择添加的次序不当;油墨体系中某类溶剂,尤其是快干溶剂含量过多六种原因造成。
其中前2种属于物理学范畴,有经验的油墨制造商或包装印刷操作人员极易考虑到这两点,并采取措施加以预防,以避免油墨胶化;后4种则是由于油墨制造过程中辅助添加剂应用不当、分散工艺温度过高,溶剂挥发过快等原因造成的。
对于油墨胶化问题,行业人士提出过诸多解决措施,总结起来有:在油墨中加入萘酸金属盐;当油墨太稠或因连结料聚合度过高形成胶化时,加入脂肪族烃、酯、酮等溶剂进行稀释;于反应成皂的胶化油墨,向其中加入松香并溶于亚油,利用高酸值物质来解除油墨胶化;对于水性油墨的胶化问题,则需要添加无机盐来加以控制。
除此之外,在油墨配方中添加少量防胀破胶剂(颜料含量的1.5%~2.5%),可以在油墨生产阶段就做好预防油墨发生胶化。
2.油墨脱墨故障在印刷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指串墨辊、匀墨辊不上墨现象,这就是油墨脱墨,主要是由于油墨的油性不足而造成的。
这在黑墨中最为常见,以炭粉为原料的黑墨油性差,虽然在制造油墨时已加入必要的油性辅料,但脱墨现象时有发生。
对于这种黑墨,用稀调墨油调稀一些即有效果,若产品图像反差大,不能将墨调稀时,可以在墨中滴些油酸来加以解决。
3.油墨出现剥落的故障油墨剥落指的是印刷品上的油墨干燥后,会像干粉一样被擦去,其原因主要有:油墨中的连结料大量渗入纸张,使油墨失去黏性作用,另外,颜料的颗粒太粗;油墨中的连结料太稀或采用了过多的非挥发性、非混溶性溶剂;纸张的吸收性太大,连结料渗入太快。
印刷油墨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起着关键作用出版,油墨使用的好坏,对印刷质量的优劣有很大影响。
特别是油墨性能不适合印刷的时候,会引起印刷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印品的质量。
油墨的作用是在纸张表面上呈现颜色,真实还原原稿色彩。
有时为复制原稿、还原颜色爱色丽,操作时必须改变油墨的某些性能以适应印刷原稿的需要,如果在印刷过程中出现了墨色故障,必须认真分析,正确处理。
下面就油墨在印刷过程中所引起的故障及处理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1.印品出现网点变形、花版现象油墨流动性过大时,在印版上容易造成墨层铺展书刊印刷,因此在油墨转印过程中易出现网点增大变形,反映在印品中就不能正确复制原稿。
油墨流动性过小,会造成油墨在印版上的墨层铺展不开,传递不匀,出现印版着墨不足的现象喷墨印刷,使印版花版。
因此油墨流动性是影响印品网点还原正确与否的关键因素,是印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科印报告墨流动性过大,则应减少调墨油的用量,若油墨流动性过小,则应在油墨中适当加入调墨油食品包装,以改变油墨的流动性。
2.印版出现糊版现象糊版也是印刷中常见的现象,在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便会出现糊版现象。
其产生的原因大都与水墨平衡有关,关键因素还是在于油墨。
如上所述,若油墨黏度过小、流动性过大科印精品调研,油墨在印版上容易铺展,造成印版糊版,使印迹几何尺寸扩大。
同时黏度过小、流动性过大的油墨在墨辊间会产生滑动,影响油墨传递的均匀性。
这种油墨易与润版液发生乳化,造成印迹浮脏食品包装,油墨不能正常地转移,并在墨辊、印版和橡皮布上逐渐堆积颜料颗粒。
当堆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糊版。
裁切胶印机印刷产品时,因其为“湿压湿”的印刷过程,为了使下一色组的油墨能很好地压印在上一色组油墨上食品包装,都会在油墨内添加适量的助剂,来改善油墨的印刷性能,使之更能符合印刷要求。
为了加快油墨的干燥,需加入适量干燥剂,若干燥剂加放过多印刷教育,会使油墨变粗,也易乳化,使铺展在印版上的墨层在传递过程中不能从中间断裂,大多数堆积在印版上,造成堆版现象图像处理,在印刷压力的作用下,网点逐渐增大,造成糊版现象。
油墨印刷故障及处理方法!

油墨印刷故障及处理方法!1.印刷品色彩不均匀原因:(1)墨斑:油墨在墨辊上分布不均,导致墨斑现象。
(2)轴向色彩变化:油墨在印版上面的分布不均,导致在不同位置的印刷品颜色不同。
(1)检查墨斑故障:清洗墨辊,确保墨辊表面光滑。
如果墨斑故障严重,可以更换墨辊。
(2)调整印版:使用印刷调色器具调整印版上油墨的分布。
如果问题依然存在,可能需要更换印版。
2.印刷品出现模糊或失真原因:(1)油墨的流动性差,导致印刷品上的文字或图像模糊。
(2)版胶粘度过高。
(1)调整油墨的流动性:可以通过添加稀释剂或墨水调整剂来改善油墨的流动性。
(2)更换版胶:选择合适的版胶,确保版胶粘度适中。
3.墨层不均匀原因:(1)墨辊不平行:墨斑在墨辊上形成,使得油墨分布不均。
(2)制作不均匀的印版。
(1)调整墨辊:确保墨辊平行且干净,并使用调整螺丝来调整墨辊角度。
(2)或者更换印刷机使用新的印刷机。
4.印刷品出现破损或涂层剥离原因:(1)印版老化:印版使用时间过长,导致印版质量下降,容易出现破损或涂层剥离。
(2)使用不合适的油墨。
(1)更换印版:定期更换印版,确保印版质量。
(2)使用合适的油墨:选择与印版相匹配的油墨,确保印刷质量。
总结:油墨印刷故障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清洗墨辊、调整印版和更换印刷机等。
印刷品色彩不均匀可以通过清洗墨辊和调整印版来解决;印刷品模糊或失真可以通过调整油墨流动性和更换版胶来解决;墨层不均匀可以通过调整墨辊和更换印刷机来解决;印刷品破损或涂层剥离可以通过更换印版和使用合适的油墨来解决。
因此,正确的故障分析和处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油墨印刷的质量。
里印油墨印刷故障与处理方法

里印油墨印刷故障与处理方法印油墨印刷故障是常见的印刷问题之一,可能会导致印刷品的质量下降以及生产效率的降低。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里印油墨印刷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1.印刷质量降低如果印刷品的质量下降,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导致的:-印刷油墨质量不佳。
这可能是油墨质量不良,或者是油墨已过期。
此时,应更换新的油墨,并确保它们的质量符合要求。
-印版老化或损坏。
如果印版老化或损坏,可以尝试更换新的印版,并确保其质量良好。
-印刷机设置不正确。
如果印刷机的设置不正确,可能会导致印刷质量降低。
此时,应该仔细检查印刷机的设置,确保其与印刷要求相符。
2.印刷品色彩不正常如果印刷品的色彩不正常,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导致的:-油墨颜料质量不良。
如果油墨颜料质量不良,可能会导致印刷品色彩不正常。
此时,应更换质量良好的油墨颜料。
-印刷机颜料供给不正确。
如果印刷机颜料供给不正确,可能会导致印刷品色彩不正常。
此时,应仔细调整印刷机的颜料供给,确保其与印刷要求相符。
-板辊温度过高。
如果板辊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印刷品色彩不正常。
此时,可以尝试降低板辊温度,并确保其处于适宜的范围内。
3.墨层不均匀如果印刷品的墨层不均匀,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导致的:-印刷油墨粘度不适宜。
如果印刷油墨粘度不适宜,可能会导致墨层不均匀。
此时,应根据印刷要求调整油墨的粘度。
-印版清洁度不足。
如果印版清洁度不足,可能会导致墨层不均匀。
此时,应定期清洁印版,并确保其表面清洁。
-墨辊调整不当。
如果墨辊调整不当,可能会导致墨层不均匀。
此时,应仔细调整墨辊,确保其与印刷要求相符。
4.印刷速度过慢如果印刷速度过慢,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导致的:-印版老化或损坏。
如果印版老化或损坏,可能会导致印刷速度过慢。
此时,应更换新的印版,并确保其质量良好。
-印刷机机械故障。
如果印刷机存在机械故障,可能会导致印刷速度过慢。
此时,应立即修理印刷机,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印刷材料问题。
如果印刷材料存在问题,可能会导致印刷速度过慢。
溶剂油墨常见故障及对策

溶剂油墨常见故障及对策
溶剂油墨是一种广泛用于印刷业的油墨类型,它可以通过溶解剂快速干燥,使得印刷速度更快。
然而,如同其他类型的油墨一样,溶剂油墨也有一些常见的故障问题。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故障以及对策:
1.墨水干燥速度过快:当溶剂油墨的干燥速度过快时,容易导致印刷机的喷墨头堵塞或印刷品表面出现不均匀的颜色。
对策:可以通过增加墨水中丙酮或其他稀释剂的比例来延缓墨水的干燥速度。
2.墨水附着不良:有时溶剂油墨在印刷品表面附着不良,导致颜色失真或印刷效果不理想。
对策:可以调整墨水的粘度或添加一些界面活性剂来改善墨水的附着性能。
3.墨色不稳定:在一些情况下,溶剂油墨的颜色可能会有变化,导致印刷品出现色差。
对策:可以通过调整墨水的配方或添加一些稳定剂来改善墨色的稳定性。
4.墨水外观不良:有时候溶剂油墨的外观会出现颜色不均匀、有气泡或者有沉淀物等问题。
对策:可以通过调整墨水的pH值或添加一些消泡剂来改善墨水的外观。
5.墨水使用寿命不长:溶剂油墨的使用寿命通常较短,不如其他类型的油墨经久耐用。
对策:可以采用合适的密封措施,存储在避光、低温、干燥的环境中,以延长墨水的使用寿命。
除了上述常见故障及对策外
-定期检查印刷机的墨盘、墨水管道和喷嘴,确保畅通无堵塞。
-注意墨水的保存和使用方法,避免受潮、污染或过度曝光。
-定期清洁印刷机的墨道系统,避免残留墨水的积聚。
-根据印刷品的要求,调整墨水的颜色、粘度和稳定性,以获得最佳的印刷效果。
总之,溶剂油墨在印刷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故障,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问题并采取适当的对策,大部分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
印刷油墨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印刷油墨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印刷油墨在印刷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故障以及解决方法:1.油墨堵塞喷嘴:在喷墨式打印机中,喷嘴可能会被油墨堵塞,导致打印质量下降。
这可能是由于油墨中固体颗粒或颜料聚集在喷头上引起的。
解决方法是将喷嘴泡在清洁剂中,或者使用专门的清洁设备来清洁喷头。
2.油墨干燥不良:油墨在印刷后可能会干燥不均匀或干燥时间过长。
这可能是由于油墨中溶剂含量过高或印刷环境温度和湿度不适宜引起的。
解决方法是调整油墨的成分,减少溶剂含量或添加干燥剂。
另外,可以调整印刷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确保油墨能够快速干燥。
3.油墨颜色偏差:油墨在印刷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颜色偏差,与预期结果不符。
这可能是由于油墨的配方不正确或印刷机的调整不当引起的。
解决方法是检查油墨的成分,确保配方正确。
另外,还可以通过调整印刷机的压力、速度和墨水流量来改善颜色偏差。
4.油墨粘连问题:油墨粘连可能是印刷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导致印刷质量下降。
这可能是由于油墨中添加剂的选择不当、油墨的黏度过高或印刷机的清洁不彻底引起的。
解决方法是选择适当的添加剂,调整油墨的黏度,并确保印刷机的清洁彻底。
5.油墨流动不均匀:油墨在印刷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流动不均匀的问题,导致印刷质量下降。
这可能是由于油墨的粘度过高或油墨的流动性不佳引起的。
解决方法是调整油墨的粘度,并添加适当的流动剂来改善油墨的流动性。
6.油墨晕染:油墨在印刷过程中可能会晕染,导致印刷品上出现模糊的图像或文字。
这可能是由于油墨的扩散性过高或印刷介质的吸收性差引起的。
解决方法是调整油墨的扩散性,并选择适合的印刷介质,以避免晕染现象的发生。
7.油墨脆化:油墨在印刷后可能会变得脆化,容易剥离或破裂。
这可能是由于油墨中溶剂含量过低、树脂含量过高或油墨的流动性不佳引起的。
解决方法是调整油墨的成分,增加溶剂含量或添加流动剂,以改善油墨的流动性,并增强油墨的柔韧性。
以上是印刷油墨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的简要介绍。
常见胶印油墨故障及处理方法

常见胶印油墨故障及处理方法起脏 ..................................................................................................................................... - 1 - 套印不良.............................................................................................................................. - 2 - 晶化 ..................................................................................................................................... - 2 - 粘脏 ..................................................................................................................................... - 3 - 堆墨 ..................................................................................................................................... - 3 - 飞墨 ..................................................................................................................................... - 3 - 油墨不落槽.......................................................................................................................... - 4 - 纸张掉毛或掉粉.................................................................................................................. - 4 - 乳化 ..................................................................................................................................... - 4 - 环状白斑.............................................................................................................................. - 5 -起脏一般是指非图文区产生污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刷过程中油墨常见故障在印刷过程中,由某种单一的材料引起的单一故障是很少见的,大多故障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只不过是某种因素是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
由油墨引起的故障在胶印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粘脏及背面蹭脏由于油墨干燥太慢、油墨太软、太稀而且给油墨量太大,造成印好的一张印刷品上的油墨粘脏了上面一张纸的背面。
这种现象大多数发生在印刷品上油墨较大的实地(或暗调)部分。
粘页、粘贴、成块(俗称贴成一块)是粘背的最严重现象,这是指印好的一堆印刷品粘连在一起的情况。
第二面压印粘脏是指第一面印好后立即印到第二面,结果印刷中出现粘脏,出现这种情况主要由以下因素引起:(1)印刷表面粗糙的纸张、需用墨量大。
(2)印刷双面光滑的纸张。
(3)印刷实地或密度较大的网点处,墨量较大。
(4)在吸收性差的纸张上以氧化干燥型油墨印刷时。
(5)油墨干燥剂的用量过多,易在纸堆中氧化生热、导致油墨发粘而使纸张粘在一起。
(6)油墨乳化导致粘脏。
目前解决印刷品背面粘脏,一般采用下面的措施:(1)使用快干油墨,对于卷筒纸胶印机来说采用红外干燥器。
(2)使用预防背面粘脏的喷粉。
(3)采用隔凉架,减少堆纸层高度。
(4)对粗糙的纸张采用加大印压减少墨量的方法印刷。
(5)控制润湿液的PH值及用量,防止油墨乳化。
(6)调节车间温、湿度并对印刷色序重新安排。
(7)图文的实地面积过大,印后加强通风。
(8)调整干燥剂用量。
(9)采用防粘脏剂或加粘衬纸的方法。
[相关链接]近年来全国许多地区印刷企业,印刷出成品后,油墨干燥成膜后短时间内没有回粘或印品粘连现象发生,但在印后加工或成品交付用户一段时间后,又会出现墨膜手感不滑爽,指触有发黏或分切或分装时粘在一块的的严重现象。
该现象的再现,实际是包装印刷制品的油墨连结料软化点过低而引起的。
当然也有油墨在稀释印刷时,误加入了过多慢干溶剂或吸入了水份而出现的表干内湿造成的。
处理方法(1)严格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并有技术参数的油墨品种。
(2)在印刷时应对沾有油污和蜡类等的承印物进行表面处理。
(3)选用油墨体系中连结料软化点较高的油墨。
(4)在干式印刷中待上一色印刷油墨即将干透时再印后一色油墨。
(5)严格控制印刷车间的温、湿度。
[案例2-9]南方某厂加工一批酒盒,实地面积相对较大,印刷后数十天表面发粘而且背面蹭脏,调查后发现这种现象不止发生在一家印刷厂。
许多印刷厂都有类似情况发生。
[案例分析]这与当地的温、湿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如果温度低而湿度大,印刷后的成品或半成品都要加强通风,可避免上述故障发生。
[案例2-10]某厂用J2205型机、157g/㎡纸印刷对开人物像,当黄、品红两色印完后再印刷天蓝、黑,发现前两色粘结严重,其边沿的色标粘的难以撕开。
[案例分析]:这种现象有两种可能,一是黄、品红墨色较重、面积较大,二是油墨乳化较为严重。
对此不仅要注意润湿液的用量,更重要的是将印下来的半成品待油墨表面成膜后抖风,也就是把半成品抖风后堆在另一纸台上。
二油墨晶化(玻璃化)所谓"油墨晶化"是指两色油墨的印刷间隔控制不当,先印的油墨已经干固才叠印后一色油墨。
由于干固的墨层粘性和被油墨润湿的性能都很低,因而下一色油墨很难附着在上面。
一般地,这种现象发生在单色胶印机的油墨叠印中,为了不发生油墨晶化故障,通常使先印的油墨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保持一定的润湿性,能被后印的油墨润湿而附着。
(2)保持一定的粘性,和后印的油墨产生粘附力要大于后印油墨的内聚力。
(3)控制干燥剂(燥油)的使用量。
如果出现了"油墨晶化"的印刷工艺故障,可用细纱布磨擦印品油墨表面,使墨膜表面粗糙,增加毛细吸附力来提高油墨叠印效果。
对于印刷幅面较大、批量大的"油墨晶化"印品,最好先在油墨表面叠印粘度高的调墨油,利用它的强烈吸附作用,附着在干固的墨层上,然后以它为媒介,使后印油墨很好地附着。
[案例2-11]:某厂用单色对开胶印机印制十万张花卉年历,其图案为一红牡丹,纸张为128g/㎡双铜,油墨为快干亮光。
当黄、品红印完后,套印天蓝时,中途发现许多地方天蓝墨难以附着。
[案例分析]:这是典型的"油墨晶化"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采用的纸张吸墨性差,二是采用了快干亮光油墨,三是投放的白纸数量太多。
所以针对此种情况,特别注意单色胶印机投放白纸量要适当控制,另外适当的变换色序。
处理方法:由于印数较大所以只好先罩一遍油,然后再进行印刷。
切记下次投印时一定要做好计划。
三油墨因素引起的花版(1)油墨粘度过大,使版面产生花版。
油墨粘度过大,除了使印迹转印困难外,还会破坏墨层中间断裂的条件,使版面剩余墨层不足,因图文部分裸露受磨损造成花版。
处理方法:适量加一些撤粘剂,降低油墨粘性,但不要让油墨流动性增加太多。
(2)油墨粘度过小,使印版糊版,粘度小的油墨易乳化,造成浮脏,油墨不能正常地转移,使墨辊、印版和橡皮布上逐渐堆积颜料颗粒。
当颜料颗粒在印版上堆积到一定厚度时,就会引起糊版,有时因版面剩余墨层不足造成花版。
处理方法:适当加进一些0号调墨油。
(3)油墨流动性过大会使网点扩大变形油墨流动性不足使印版产生花版,油墨流动性过大,则墨层易铺展,使印迹几何尺寸扩大,网点不能正确复制,油墨流动性不足往往传布不匀,造成印版着墨不足而花版。
处理方法:根据油墨流动性可选用不同的调墨油。
四堆墨由油墨引起的堆墨故障就是指油墨堆积在墨辊、印版或橡皮布上,油墨转移性差。
堆墨的产生除纸张原因外,便是油墨、印压和版压了。
油墨在橡皮布上堆积,颜料呈分离状态的粉末,网点糊死,看起来颜色不一致,这是由于:(1)油墨分散不良,油墨中采用了相对密度太大的粗颗粒无机颜料。
(2)油墨膜太厚。
(3)油墨冲淡过度,连结料太稀。
(4)印刷压力不实,辊子传墨性能不良。
处理方法:(1)检查印刷压力、墨辊性能以及衬垫。
(2)给墨量要适宜,如果油墨太软,可采用稠一些油墨。
(3)换用新墨。
[相关链接]在实际印刷工作中,白墨、金、银墨是最容易产生堆墨故障的油墨。
[专家提示]引起堆墨故障的因素很多,胶印机操作者一定要搞清楚故障原因,千万不要一提起堆墨故障便认定是油墨引起的。
五印品光泽差、不鲜艳印品光泽差、不鲜艳,除纸张因素外,主要由于油墨稀释过度,树脂析出而失去连结作用,油墨的干性慢或者纸张的吸收性太强,造成油墨渗入纸张而使印刷品不平而暗淡无光。
处理方法:(1)加入新墨或在油墨中加入亮光连结料。
(2)换用高光泽的油墨或用吸收性差的纸张。
(3)适当加些干燥剂。
(4)对已印成的印刷品,可用罩光油处理。
[相关链接]印刷品光泽差的另一表现形式就是"泛白",这个故障大多在挥发干燥型印刷油墨印刷过程中,在高速印刷后溶剂迅速挥发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有透明的白色墨膜层。
该现象有时是暂时的,但大多可能是持久的。
这是由于正在干燥的印刷图文墨膜邻近的冷却(装置)吹风或空气冷却到了露点,即吸收了水(蒸气)份重又返回到图文墨膜上而凝结的缘故。
另外,如油墨体系中的溶剂或颜料含水也会引起印刷图文墨膜的光泽差。
预防的方法是:调整好印刷油墨所用的溶剂,减少挥发快的溶剂用量,控制车间空气中相对温度在65%以下。
六褪色在印刷过程中油墨的颜色褪掉,或印刷品在堆放中(在干燥过程中)油墨的颜色褪掉,其原因是:(1)纸堆中由于油墨的氧化作用而产生热,这个热量会使油墨颜色褪掉。
(2)油墨中使用的干燥剂含钴太多。
(3)颜料不耐热或油墨中颜料含量太少。
(4)配浅色时,白色油墨选用不合适。
处理方法:(1)减少干燥剂的用量,采用快干(或快固)型的油墨。
(2)油墨中采用耐热,耐光的稳定型颜料。
(3)换用白色油墨。
[相关链接]褪色是印刷过程或印品在户外老化阶段出现的故障,墨膜在大气中暴露,由于紫外线的作用,其颜色变化程度随大气的温度、湿度、阳光的光强度以及印刷墨膜的性质及ph值而不同。
因此,在印刷前尽量不要选用易褪色的色淀油墨。
七输墨不畅输墨不畅的主要原因是油墨的流变特性太差,如果油墨的触变性、屈服值太大、粘性太小,丝头太短等这些流变特性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必然使油墨的流动性差,从而导致供墨系统输墨不畅或根本不下墨。
另外,纸张脱粉、掉毛易使输墨不畅。
为了使胶印生产正常进行,得到质量上乘的印刷品,一方面要选择流变特性适合于印刷的油墨,另一方面要结合生产现场的工艺条件使用印刷材料,同时,在油墨中加入适量的辅助剂对油墨的流变特性进行调节。
[相关链接]在正常的印刷过程中,油墨偶尔不随墨斗辊转动。
甚至油墨堆积在印刷机墨辊上,特别是印刷速度加快后,油墨的色调较浅或深浅不一。
此故障过去大都因颜料含量太高,油墨太稠,屈服值太大或油墨的丝头太短导致的。
近几年上述现象的出现,是因油墨体系里的连结料、颜料酸值太高,或添加单一溶剂过度而造成的。
印刷开始没有问题,往往当油墨释后油墨由稀到稠,甚至絮凝状(豆腐块状)而被迫停机换墨。
处理方法:(1)加入碱性溶剂进行稀释。
(2)加入湿润助剂。
(3)勤掏墨斗。
八油墨粉化(剥落)印刷品上的油墨干燥后可以像干粉一样被擦去,其原因是:(1)油墨中的连结料大量渗入纸张,使油墨失去粘性作用,另外颜料的颗粒太粗。
(2)油墨中的连结料太稀或采用了过多的非挥发性,非混溶性溶剂。
(3)纸张的吸收性太快,连结料渗入太快。
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1)油墨中加入粘结性调墨油(即粘性较高的调墨油)。
(2)适当加大干燥剂用量。
(3)润湿液的PH值控制在5~6之间,减少润湿液用量。
(4)对已经粉化的印刷品一般采用透明胶或罩光油罩印一次,以使其更好的粘结。
[相关链接]现在这类故障很少发生,这主要是由于油墨制造技术日益提高,市场竞争意识加强,但是在调配一些专色油墨时有发生,如果发生了这种故障,最好的处理方法仍是用罩光油罩印。
[案例2-13]某厂用100g/㎡胶版纸印刷《小学生手工劳动》封面,底色墨为大面积浅湖蓝,主要用天蓝和白墨调配,结果印刷产品出现了粉化故障,后经罩油处理,情况较好。
九.滋墨在印刷过程中,印刷品的实地部分油墨不均匀或油墨从印刷图文边沿外溢的现象,叫滋墨现象。
这里所说的油墨不均匀主要指密度(指深浅)的不均匀。
产生滋墨现象的原因有:(1) 纸张对油墨的吸收不均匀,尤其是非涂料纸。
这种吸收性与纸张的匀度有密切的关系。
匀度差的纸张,其纤维分布就不均匀,对油墨的吸收性也不均匀,容易发生滋墨现象。
对于涂料纸来说,直接吸收油墨的部分是涂料层,如果原纸的质量过差,就会造成涂料中的胶粘剂向原纸层渗透时的不均匀现象,自然也会造成涂料层吸墨的不均匀性。
(2) 油墨的黏度。
如果用黏度过低的油墨印刷,油墨膜层在墨辊挤压的出口处容易产生厚薄不均的现象,尤其对吸收性较差的纸张,滋墨现象更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