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客运系统

合集下载

客运模式

客运模式

2甘肃省的客运模式 2.1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复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从事各项生产、生活等活动的纽带。

同时,公共交通作为未来我国大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中的主体,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城市整体发展水平。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收益的根本出发点,把我公共交通系统的总体发展水平,可为公共系统进一步发展提供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依据,对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管理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2农村客运系统农村客运系统是城乡交通运输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城乡交通运输系统亦是对农村客运作用关系最为直接的环境影响系统,它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个子系统,如图1所示图1硬件系统包括交通载运工具(如客货运车辆、轮船等)、交通运输载体(道路、航道等)、交通管理设施、交通服务设施(如高速公路服务区等)。

软件系统包括交通管理、交通政策、交通规章与制度、城市交通系统投资、交通控制、硬件组织和软件组织等内容。

硬件系统要求农村客运线路运力配置规模和结构必须与相关道路的道路状况、客车安全通行条件、设计行车速度、道路容量及线路客流出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交通系统投资交通控制交通运输载体交通管理设施交通在运工具硬软件组织交通服务设施交通管理交通政策交通运输系行特性等在较大程度上相匹配。

软件系统一方面要求城乡交通系统投资(如政府财政预算、政策倾斜、燃油补贴等)对农村客运在财政上进行倾斜,在交通管理(如减免农村客运的税费)和交通控制进行扶持;另一方面还要求农村客运车辆在合适的运力规模和最优化的运力结构下进行运力组织与运营,以完成农村客运服务,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3客运市场的发展近年来,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省运管部门和运输企业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推进城乡运输一体化发展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和值得借鉴的经验。

3.1抢抓机遇,积极探索运邮发展新途径武威市率先响应,积极推进城乡运输一体化发展,与邮政部门沟通协调,签订了合作协议,制定了试点工作方案,在凉州区率先开展了城乡客运一体化和运邮合作试点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概述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是指城市中通过轨道交通系统提供乘客运输服务的一种公共交通方式。

它通过铁路、地铁、有轨电车等轨道系统,将城市中的不同地区连接起来,为乘客提供安全、快捷、方便的出行方式。

以下是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的概述。

首先,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具有高速性和高效性。

由于轨道交通系统通常独立于道路交通,不受交通堵塞的影响,因此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运送大量乘客。

地铁和高铁网络的建设不仅提高了城市内部的交通效率,还缩短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其次,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

轨道交通系统一般具备严格的安全运行规范和设备保护机制,保证了乘客的出行安全。

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轨道交通的发生事故率较低,因此受到了乘客的广泛认可和信赖。

另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也具有经济性和环保性。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成本相对较低,尤其当乘客数量较大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收回投资。

与汽车相比,轨道交通系统的能耗较低,减少了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对城市环境具有积极的影响。

此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还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以满足乘客的需求。

无论是座椅设施的舒适性,还是车厢的空气质量和温度控制,都能够提供给乘客良好的体验。

同时,轨道交通系统也为残疾人士和老年人提供了无障碍出行的方便。

最后,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还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可以促进各个地区之间的人流和物流的便利流动,加快城市各个产业的发展。

此外,轨道交通系统也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改善城市的空间布局,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总之,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通过高速、安全、经济的特点,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

它不仅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也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第十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第十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第一节概述一、城市公共交通的含义和结构1.城市公共交通的定义与服务方式城市公共交通,指在城市及其所辖区域范围内供公众出行乘用的各种客运交通方式的总称,包括公共汽车、电车、出租汽车、轮渡、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等。

它是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主体,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改革开放进程中,城市公共交通是国家在基本建设领域中重点支持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

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服务方式从总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1)定线定站服务车辆(渡轮)按固定线路运行(航行),沿线设有固定的站点。

行车班次(或航行时刻)按调度计划执行。

在线路上车辆的行驶方式可分为全程车、区间车、站站停靠的慢车、跨站停靠的大站快车等。

(2)定线不定站服务点车辆按固定线路运营服务但不设固定站点或仅设临时性站点,乘客可以在沿线任意地点要求上下车,乘用比铰方便。

目前在各个城市发展很快的小型公共汽车多数属于这一类。

(3)不定线不定站服务主要指出租汽车服务,其运行线路与乘客上下车地点均不固定,除电话叫车、营业站点要车外,还可在街道上扬手招车。

2.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输工具(1)公共汽车(2)有轨电车(3)无轨电车(4)地下铁道(5)出租汽车(6)快速有轨电车最早出现于本世纪70年代,由于小汽车泛滥成灾,城市交通阻塞,环境污染严重,加上石油危机冲击,一些工业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城市公共交通的作用,于是从技术上寻求对有轨电车的改造,并使之与火车嫁接,从而出现了具有地铁优点而又比地铁投资少、工程量小、施工期短、运行经济的快速有轨电车。

这种新型的快速有轨电车可以在地面专用轨道上行驶,因通行无阻使它的运行准点程度极高。

它在工业发达国家已日益受到重视并得到较快的发展,如美国,德国、日本等。

它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现代化公共交通,又称“轻轨交通”。

(7)城市轮渡与索道轮渡与索道是在城市被江、河分割的特定条件下的一种公共交通方式,起着联结两岸过渡交通的作用,使陆上交通不能直接相通的被分割区域得以沟通,在没有现代化桥梁和水底隧道的城市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公共交通名词解释

城市公共交通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一、城市公共交通概述1、城市公共交通:指城市中供公众所乘用的各种交通工具的总称。

2、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按公共交通工具类型划分的各种客运形式。

3、大运量客运系统:城市公共交通中,运送大量乘客的有机总体。

4、快速轨道交通: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轻轨运送方式的快速载运量公共交通之总称。

5、地下铁道,地铁:用于城市的一种速度快、运量大,行车间隔小的电动有轨客运系统,其部分线路设于地下隧道内。

6、单轨运输系统:车厢跨骑或悬挂在架空单轨上,有电子驱动的轨道客运系统。

7、新交通系统系统:新开发的具有高速,准点舒适的污染小的交通方式及其运行服务系统的总体。

8、垂直运送系统:延垂直方向运送乘客的有机整体。

9、应急公共交通系统:在非常时期为应变而组成的临时公共交通系统。

10、城市客渡:在城市区域及临近郊县内,以运送乘客为主,横渡江河,湖泊的水上交通方式。

11、索道缆车客运:在架空钢索为轨道的线路上,以电能为动力由钢索牵引载客工具的运输方式。

12、轨道缆车客运:在坡面铺设的轨道上,以电能为动力由钢索牵引载客工具的运输方式。

13、公共交通信息系统:与公共交通服务有关的信号、数据、显示等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14、公共交通优先:在政策、法规、设施等方面对公共交通的优惠。

15、公共汽车优先通行系统:以各种措施保证公共汽车先于其他车辆通行交通的管理系统。

16、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经营城市公共交通的经济实体。

17、城市公共交通标志:为便于乘客识别车辆、线路、车站等所设置的各种专用标记。

17、服务质量:在公共交通服务中,安全、迅速、舒适、方便、正点等方面的优劣程度。

18、运送能力:运能配备的质和量。

4、集散能力:集结与疏散乘客流的能力。

5、应变能力:有适应和恢复交通的能力。

二、运营调度管理1、运营调度管理.:指公交企业为了满足市民各种不同出行需要,进行的运输组织工作,这个组织工作就是运营调度管理。

2、运营:指公交企业的客运业务与经营管理,也称营运。

第10章城市公共交通-第3节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系统(2)

第10章城市公共交通-第3节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系统(2)

【知识点】车辆运行方式及调度形式的确定(一)车辆运行形式①定线定站的运行方式:最常规的一种运行方式,它的特点是行车的规律性强、线路固定,服务面广,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一种基本运行方式。

②不定线不定站式:这种运行方式是车辆运行时,不定路线、不定站点,完全按照乘客的意愿进行,如出租汽车就是这种运行方式。

③定线不定站式:这种运行方式是车辆运行时,只定行驶路线,不定站点的一种运行方式,如现在比较多的小公共汽车“招手停”等。

(二)车辆调度形式的确定车辆调度形式一般有两种分类方法:1、按车辆工作时间长短,分为正班车、加班车和夜班车。

(1)正班车:主要指车辆在日间营业时间内连续工作相当于两个工作班的一种基本调度形式,又称双班车、大班车。

(2)加班车。

指车辆仅在某种情况下,在某一段或某几段营业时间内上线工作,并且一日内累计工作时间相当于一个工作班的辅助调度形式,又称单班车。

(3)夜班车:指车辆在夜间上线工作的一种辅助调度形式。

在一个工作日内,如车辆夜班时间不足一个工作班时,常与日间加班车相兼组织。

2、按车辆运行及停靠站点,分为全程车、区间车、快车、定班车和跨线车(1)全程车:指车辆从线路起点到终点,必须按规定时间在沿线各固定停车站依次停靠,驶满全程的一种基本调度形式,又称慢车。

大部分正班车具有全程车的这个特征。

(2)区间车:指车辆仅在线路客流高区段间行驶,是一种辅助调度形式。

(3)快车:指为适用沿线长乘距乘车需要和加快车辆周转,采取的一种越站快速运行的调度形式。

包括大站车与直达车两种,直达车是大站车的一种特殊形式。

(4)定班车:指为通勤通学而组织的一种专线调度形式。

车辆可按定时间、定路线、定班次和定站点的原则进行运输服务。

(5)跨线车:指为平衡相邻线路之间的客流负荷,减少乘客转乘而组织的一种车辆跨线运行的调度形式。

跨线车不受原来行驶路线的限制,根据当时客流集散点的具体情况确定起讫点。

(三)车辆调度形式的选择基本原则:凡是营运线路上的车辆均应以全程车、正班车作为基本的调度形式,它们应该具备全程、全站、双向的特点,同时根据客流的分布特征辅之以其他的辅助形式。

BRT系统

BRT系统

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简称BRT ,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Rapid Rail Transit,简称RRT)与常规公交(Normal Bus Transit,简称NBT)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大运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系统”。

它是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

自 1974 年巴西库里蒂巴市建成第一条快速公交线以来,快速公交已经迅速风靡全球。

BRT系统在类型、容量和表现形式上的多样性,反映出它在运营方面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大运量公交系统与生俱来的灵活性。

BRT既适用于一个拥有几十万人口的小城市,同时也适用于特大型都市。

库里蒂巴的公交出行比例高达75%,日客运量高达19万人。

世界上许多城市通过仿效库里蒂巴市的经验,开发改良建设了不同类型的快速公交系统。

由于这种客运方式具有投资省、见效快的特点,已经被国外不少城市所接受,尤其是尚未建立轨道交通系统的人口密集的大中型城市,加快发展BRT已成为首选之一。

一、BRT在库里蒂巴的发挥巨大作用的原因库里蒂巴市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综合公共交通系统,将不同公共汽车线路在物理上和运营上统一为一个网络。

物理上的结合,即将不同的公共汽车线路通过换乘站连接在一起,乘客可以在不同的线路间进行方便的换乘。

运营上的结合则是基于单一的收费系统,它允许乘客向各个方向免费换乘,而不论旅程的长短。

库里蒂巴综合公交系统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功,除了BRT系统因其本身固有的特性而具有吸引力之外,以下几个因素也在库里蒂巴系统的发展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 持续实施城市的长远发展目标规划库里蒂巴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周密的城市规划和决策者的英明决策。

城市决策者最初就确立了城市未来发展的理想居住模式,即一个线型城市,然后采用一个集成的、由主干线和支线组合的公交网络来促成城市的发展形态。

多网融合下的都市圈客运系统发展思路

多网融合下的都市圈客运系统发展思路

规划思路多网融合下的都市圈客运系统发展思路周予婷$,戴新鎏2,孙洪涛3,马波涛((1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实习员,北京100038;2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处长、研究员,北京100038;3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研究员,北京100038;4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员,北京100038)摘要:随着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战略的推进,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发展的新格局逐渐形成。

都市圈这一新的空间概念以及人民对美好出行的向往对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同交通方式之间应进一步有效衔接,构建以四网融合轨道交通为主骨架,地面公交为补充,与民航、私家车、慢行交通充分衔接的多网融合都市圈客运系统,从而适应不同层次的旅客出行需求。

同时,也应注意在尚未成熟、客运需求小的中西部都市圈中把控都市圈客运基础设施的建设节奏。

文章介绍了多网融合下都市圈客运系统的发展背景,以日本东京都市圈为例介绍了成熟都市圈多网融合下的客运系统的结构特点和运营模式,明晰了都市圈客运系统的层次结构,提出了我国都市圈客运系统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多网融合;都市圈;客运系统;轨道交通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746(2021)02-0042-05Development of Metropolitan Area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System with Multi-network IntegrationZHOU Yuting1,DAI Xinliu2,SUN Hongtao3,MA Botao4(1China Railway Economic and Plann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Research Intern,Beijing100038,China;2China Railway Economic and Plann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Division Chief and Researcher,Beijing100038,China;3China Railway Economic and Plann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Associate Researcher,Beijing100038,China;4China Railway Economic and Plann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Researcher,Beijing100038,China)Abstract:With the conduction of major strategies such as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a new pattern of metropolitan area development cen­tering on mega-cities has gradually formed.The new spatial concept of metropolitan area and the people's yearning for better travel have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interconnection of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Different transports should be further effectively connected.A multi-network integrated metropolitan area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system with the four-network integrated rail transit as the main framework,supplemented with bus system,and fully connected with civil aviation,private cars,and non-motorized traffic should be constructed,so as to meet the demand of pas­sengers at different levels.At the same time,attention should also be paid to controlling the pace of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metropolitan areas that are not yet developed and with low traffic demand.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 under multi-network integration.Taking Tokyo as an example,it introduces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operation mode of the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system under the multi-network integration in the mature metropolitan area, clarifies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the metropolitan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system,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method of the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Chinese metropolitan area.Key words:multi-network integration;metropolitan area;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system;rail transit1多网融合下的都市圈客运系统发展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城镇之间人口、商品、资源的流动进一步加强,逐步形成了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以北京、上海、杭州等特大城市、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结构日渐成熟,这些都市圈中人们的出行需求越来越多元,尤其是都市圈内部通学、通勤、就医的短途出行需求快速攀升,在都市圈核心城市就业,周边节点城市居住的“双城生活”现象越来越多,传统的铁路、城轨、公交各自发展的国铁集团科研开发计划课题:"四网融合"背景下的市域(郊)铁路发展研究(J2020Z403)多网融合下的都市圈容运系统发展思路周予婷.戴新鎏.孙洪涛.马波涛格局已经不再能适应今后一体化发展趋势。

旅客运输组织_习题集(含答案)

旅客运输组织_习题集(含答案)
158.旅游客运主要有、、、、五种营运方式。
6.在编制旅客列车运行方案图时,应绘制,以确定各次列车车底的需要数。
7.是铁路旅客运输的一项重要业务,不仅为旅客运输行李,而且为社会的小件高附加值物品提供快速便捷的运输服务。
8.是集散旅客、停放车辆,直接为旅客及运输经营者服务的场所。
9.(又称运输契约条款)是国内民航运输法规,由政府制定。
10.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出现在南美国家巴西的库里蒂巴(curitiba),由于该系统具有运营方式简单、建设周期短、可分期分步建设且成本低等待点,目前世界各地许多城市都开始对其进行研究并已得到了应用。
61.公路客运车辆乘务工作有哪些特点?
62.试述公路客车乘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和作业要求。
63.公路运输计划有哪些种类?
64.公路旅客运输计划的编制原则是什么?
65.试述客运调查的内容、步骤以及调查的方法。
66.确定公路客运班次的因素和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67.评价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68.试述高速公路和旅客运输的特点。
78.港口调度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79.如何提高船舶工作指标?
80.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有哪些特性?
81.试述城市客运交通的影响因素。
82.试述公交运营评价的指标。
83.出租汽车有哪几种营运方式?
四、填空题2
84.交通运输系统按运输对象分为____和____两个子系统。
85.交通行为模型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37.航运企业内部生产活动指标体系应具备哪些特点?
38.试述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意义和作用。
39.公交网络有哪些类型,其特点是什么?
40.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如何确定?
41.轨道项目建设排序应遵循哪些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公共交通的定义:城市公共交通,指在城 市及其所辖区域范围内供公众出行乘用的各种 客运交通方式的总称。
从广义上讲,城市公共交通包括了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地铁、轻轨、出租汽车、 轮渡、缆车等多种空间的、地面的、地下的方 式。但是一般情况下,主要指以下几种:
✓ 常规公交——适于客流不大的中短距离 ✓ 地铁——适于客流非常集中的中长距离 ✓ 轻轨——一种在有轨电车基础上革新而成的新
为使非车内时间最小,
网最佳=
2W行V营
3FV步
通常全市 网最 = 佳 2.5~3km/k㎡
城市中心地区: 网最佳 ,一般为3~4km/k㎡
城市边缘地区: 网最佳 ,一般为2~2.5km/k㎡ 网最佳应与城市道路网密度相适应。
.
3、公共交通路线长度
全市公共客运交通路线总长度 L线 = F= L网 •
居民出行时间分布 :夏季昼长,人流和客 流分散,冬季昼短,活动时间较为集中;在 一周中,周末下午和周一早上的负荷较为集 中 ;在一天中,早高峰一般要大于晚高峰的 负荷,早高峰小时的客流量常占全日客流量 的14%—20%,以工作客流为主。线路高峰 小时客流量占全客流量的20%以上。
.
步行范围和乘车活动范围:居民出行到 某一地点,如果步行或乘车所花的时间 相等,则在这段时间内所达到的距离称 为步行范围。在这个范围内,通常是步 行的,因为既省钱又省时。根据调查, 在城市居民各类不同出行交通方式中, 近距离的步行交通约占出行次数的25% -40%。远距离的乘车交通约占出行次 数的60%-75%。
第四章 城市客运系统规划
第一节 概述
城市公共交通的概念及主要方式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特点 城市公共交通基本术语与规划指标
第二节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公共交通线网规划 公共交通场站规划 公共交通系统评价 城市公共交通工具车数的确定
.
第一节 概述
一、城市公共交通的概念及主要方式
兴交通工具,如广州、成都、青岛、鞍山等城 市均规划了轻轨线路。
.
城市公共交通的作用:以运营服务 为中心,为乘客提供安全、迅速、 方便、准点、舒适、经济的运输服 务,最大限度地节省社会时间,满 足城市生产、社会发展和人民劳动 与生活的需要。
.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 要内容,要在调查研究城市交通现状的 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人口 规模、土地利用、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年限和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公共交通 建设的承受能力等方面的资料,合理地 确定城市客运交通结构、预测公共交通 客运量、客运周转量、客流的时间分布 和空间分布、布置公共交通线路网络、 确定公共交通车种及车辆数、安排公共 交通枢纽以及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用地。
.
二、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特点
1.高峰时段公交车辆十分拥挤,载客率一般高于 80%,有的高达120%,平峰时段流动人口出行、 弹性出行增加,公共交通负担仍然很重;
2.公交出行半径增加,尤其是大城市,有相当部分 的出行难以直达,公交换乘成为关键问题;
3.某些区域出行过分集中,常规公交难以胜任; 4.常规公交缺乏交通政策、交通规划的保护,缺乏
.
四、城市公共交通基本术语与规划指标
1、客运周转量
——乘客在流动过程中的数量和距离的乘 积,叫做客运周转量。
对于整个城市而言,全市一日(或年)的 客运周转量可用下式表示:
M 日 = A 日 L 乘 = P 乘 P 出 N 居 L 乘 民 L乘 = L出 2l步
A日 ——日平均乘车总人次 L乘 ——平均乘车距离
.
公共交通路线的条 数:
n= L线 l线
.
4.站距
d佳
V步L乘t上下 30
(公里)
市区最佳站距为0.5~ 0.6km左右。
城市边缘地区及郊区的站距可适当加大
到0.8~1.0km左右。
5.规划公共交通线路网站点覆盖面积
按300m步行半径计,不得小于城市用地 面积的50%,按500m步行半径计,不得小 于90%。
.
居民的交通时间:按当前城市客运交通 工具水平、居民时间和精力消耗情况, 大、中、小城市居民乘车合理的 最长 出行时间见表。
.
.
出行距离与使用交通工具的关系 :居民出行在 步行范围内(即15min或lkm以内)基本上是不乘 车的;在3-4km范围内,骑车比乘公交车更省 时间; 4km以上乘车比例增大。见表。
公交路线的平均长度(l线)常根据城市规模和形
状来考虑,取其城市直径(中、小城市)或半径 (大城市)为平均路线长度;可参照路线上乘客 上下车交替情况确定路线长度,它约为乘客平均 乘距的2~3倍,市区公共汽车、电车主要线路 的单程长度,一般为8-l0km,不超过13km,或 取车辆运送时间30—40min的行程为宜。大城 市的直径线路,包括郊区线路,最长不宜超过 60min的行程,中小城市的郊区线路不宜超过 40min的行程。线路过长会带来如下问题:行车 时间较难保证,准点率下降;沿线客流不容易 均匀,使平均载客量降低。
资金投入,车辆老化严重,准点率难以保证; 5.城市近中期内公共交通突出的矛盾是:公交客运
能力的供应与乘客的出行需求的矛盾,在高峰时 代供应远低于需求;从长远看,矛盾将转化为客 运量供求矛盾以及服务质量较低与人们多层次需 求之间的矛盾。尤其后者更为突出,公交方式迫 切需要改革。
.
三、居民出行特征
居民人均出行次数 :人均出行约2-3次/人 日 。常住人口出行次数中,工人、干部上下 班出行约70%左右,学生上下学出行约占20 %左右,其他出行约占10%左右。
.
6、公共汽车拥有量指标 国家规定车长为7~10m的640型单节 公共汽车为城市公共汽车标准车,规 划公共汽车拥有量指标:大城市为 800~1000人/标准车,中小城市为 1200~1500人/标准车。
P乘——乘车率
P出 ——出行率 N居民——城市居民总数
.
2、公共交通线网密度 (km/k㎡)
网= L网
F L网 ——有公交路线的道路中心线总长度 F ——有公共交通服务的城市用地面积
网 体现了居民使用公共交通的方便程度。
.
居民乘车始终关心的是要使非车内时间花得最少。
即要求:t非车内2t步+t候=最小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