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第二章
思修第二章

一.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 共同生活和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 展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 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 和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
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 和培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 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 进程中形成进程中形成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增强国防观念
(
一)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国防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 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 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 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1、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 神的重要体现。 2、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 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3、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 (二)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 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这个道路 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 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 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 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 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 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 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 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 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 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 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 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 路奋勇前进。
三.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时代精神的内涵
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 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 价值取向、精神面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思修讲义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的基础上,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效国之行。
二、教学内容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2、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3、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关系。
4、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5、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三、教学重点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的统一。
四、教学难点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统一的;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精神的发扬。
五、教学设计1、课程导入一个名叫李立的中国留学生.讲述了他在美国留学时的一段经历。
李立的邻居是一个人靠卖艺为生的吉卜赛人,男主人叫阿普杜拉。
他开朗乐观、为人诚恳很快就和李立成了好朋友。
一个休息日,李立和阿普杜拉一边喝咖啡一边聊.谈到吉卜赛人四海为家的习俗,李立真诚地对阿普杜拉说:”我很钦佩你们吉卜赛人的才华和生存能力,无论世界的哪个角落,几乎都有你们吉卜赛人。
”阿普杜拉也高兴地说:“不错,我们吉卜赛人无论到哪里,都能被那里的人民所接纳。
”但突然,阿普杜拉的声音变得低沉了许多:“但这也正是我们吉卜赛人的悲哀,因为我们没有祖国。
”说到这里,一向乐观粗犷的阿普杜拉,眼里噙满了泪水。
李立被深深地震撼了,他突然感到,与阿普杜拉相比,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因为在自己的身后,有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的祖国。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鼓舞民族志气,凝聚民族精神,增进民族团结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追求真理,勇于创新,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思修题库第二章

35.国家的核心利益是( A )。
A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B国家经济的发展
C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D维护民族团结
36.爱国应当是( D )的行为,要讲原则、守纪律,以合理合法的方式来进行。
19.国家的产生是民族和文明发展成熟的( B )。
A开端 B标志 C代表 D体现
20.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个人报效祖国( A )。
A消除了许多障碍或阻隔,开辟了更多的渠道和更大的空间
B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C成为不可能 D没有影响。
2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C )。
A钱学森 B邓稼先 C梁守磐 D金先仲。
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著名爱国人士( B )的诗句。
A陆游 B林则徐 C范仲淹 D戚继光。
9.“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出自( D )
A孟子 B左传 C出师表 D论语。
A人民 B中央政府 C政党 D国家。
17.当今的国际社会架构仍然是以( D )为国际社会的互动主体。
A大国集团 B发达国家 C发展中国家 D民族国家
18.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历史发展到( B )的必然产物。
A原始社会 B阶级社会 C封建社会 D奴隶社会
A不畏艰险 B英勇无畏 C改革创新 D敢为人先
26.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 B )体现。
A前瞻性 B时代性 C代表性 D经典性
27.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发展模式必须是( C )。
A资源型 B依附性 C创新型 D劳动力型
C全体社会主义的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 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人心所向,是中国 历史发展的主流。
文 成 公 主
文成公主入藏弘佛,佛教从此在雪域高原流传至今。
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自由,但决不容忍外来
(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
价值的力量源泉
邓稼先(1924.6.251986.7.9),生于安徽省怀宁,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 理系,1950年获美国普渡大学 物理学博士学位。我国著名核 物理学家,原子弹的开拓、创 始人之一,1999年中共中央、 中央军委、国务院“二弹一星” 元勋奖获得者 。
不以物喜,不以己
悲。居庙堂之高,则忧
其民;处江湖之远,则
忧其君:是进亦忧,退
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 范仲淹《岳阳楼记》
欧阳修曾这样赞誉 范仲淹:“公少有大節, 於富贵贫賤、毁譽歡戚, 不一動其心,而慨然有 志於天下。常自诵曰 ‘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
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 大利但丁)
伏 清 白 以 死 直
选 自 《 苏 武 牧 羊 》
边 天 。 , 渴 饮 血 , 饥 吞 毡 , 牧 羊 北 海
苏 武 流 胡 节 不 辱 , 雪 地 又 冰
爱国诗人陆游病
危之际,仍Leabharlann 望着沦陷区的收复和国家的 统一,“死去元知万 事空,但悲不见九州 同,”盼望着“王师
继承和发扬爱国 主义精神,要体现在
实际行动中。要树立
高度的民族自尊、自 信、自强精神。 —— 江泽民
《思修》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一、基本概念1、理想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具有超越性、实践性、时代性。
2、信念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追求理想目标的精神动力。
信念具有执着性、多样性。
二、基本问题1、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重要意义?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
(1)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2)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3)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激发起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
2、如何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
(1)对立:二者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
假如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
(2)统一:理想的发展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现实孕育理想;理想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以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如何处理:(1)理想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要符合实际(2)在现实艰苦奋斗.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实现人生理想?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实现理想是长期的、艰巨的和曲折的。
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学习上: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孜孜不倦地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抵制和反对铺张奢华的思想和生活作风;工作上: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思修 第二章 爱国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
————歌德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把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认同,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紧紧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爱祖国灿烂的文化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深入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爱自己的国家每个人都应认识到个人的发展都是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祖国就要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就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名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名言做人最大的事情是爱国。
¡ª孙中山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可容外族之研究,不容外族之探险;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也。
¡ª鲁迅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ª毛泽东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可耻。
¡ª邓小平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越洋对话金晶:最厉害的时候三、四个人来抢金晶语•“当时那是我的自然反应,其实所有爱国的人,在那个时刻都会做出同样的举动。
思修第二章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爱国主义所反映的个人与祖国的关系是()A.依存关系B.隶属关系C.敌对关系D.团结关系答案A2.()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A.爱国情感B.爱国行为C.爱国思想D.爱国主义答案D3.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是( )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答案B4.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从戚继光抗击倭寇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从三元里人民抗英到全民族抗日战争等,这些都表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B.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D.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答案D5.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行动。
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中(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品质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品质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品质D.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品质答案D6.“八荣八耻”中,鲜明反映爱国主义的是()A.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B.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C.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D.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答案D7.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高尚品质的是( )A.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答案B8.被称为国家和民族“胎记”和“精神基因”的是()A.社会环境B.风俗习惯C.文化传统D.自然条件答案C9.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包括: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自己的国家和()A.爱劳动B.爱人民C.爱科学D.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答案D10.在当代,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A.对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B.对未来现代化中国的热爱上C.对古代封建主义中国的热爱上D.对近代半殖民地中国的热爱上答案A11.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A.国家B.政党C.国际组织D.国家联盟答案A12.经济全球化意味着()A.政治一体化B.商品流动全球化C.文化一体化D.价值观一体化答案B13.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需要( )A.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B.完全否定中国的传统和现实C.对本民族进行过度的颂扬和崇拜D.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答案A14.今天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应该()A.全盘西化B.摈弃我国古代传统文化C.拒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D.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答案D15.我国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是()A.改革创新B.求真务实C.自强不息D.爱国主义答案A16.在当今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弘扬( ) A.以趋利避害为核心的时代精神B.以救亡图存为核心的时代精神C.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以明荣辨耻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答案C17.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发展的模式是()A.资源型B.依附型C.创新型D.劳动力型答案C18.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对待祖国的感情,既有一致的地方,也有差异的方面,甚至有对立的方面。
思修题库第二章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一、单项选择1、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团结一切爱国同胞B.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动员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2、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的是()。
A.文化传统B.爱国传统C.思想传统D.历史传统3、爱国主义与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关系()。
A.爱国主义阻碍个人实现人生价值B.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C.爱国主义与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无关D.爱国主义有时会帮助个人实现人生价值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是()。
A.强大国防B.强大外交C.爱国主义D.强大的经济实力5、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上,需要着重树立一些观念,其中不包括()。
A.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B.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C.顺应经济全球化,做世界公民D.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6、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改革创新B.淡泊名利C.务求实效D.爱国主义7、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A.爱好和平B.改革创新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8、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B.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C.时代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D.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9、真正的爱国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放在第一位,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体现在爱国的实际行动中。
A.维护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B.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C.维护集体和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D.维护个人利益10、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古今中外爱国主义的含义是一致的B.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不同C.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具有一致性D.爱国主义对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要求可以不拥护祖国统一11、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为维护国家主权,要坚决抵制经济全球化B.政治一体化和文化一体化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是必要的C.可以用一种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来衡量世界D.经济全球化是机遇,更是挑战12、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三个基本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习题集[日期:2009-04-03]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习题一一、单选题1.在抗击非典的英勇斗争中,广大医护人员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广大科技人员披荆斩棘、奋力功关。
从他们的模范行为和先进事迹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就是由他们所体现的()A.与人为善的精神B.追求真理的精神C.为人民服务的精神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精神2.职业理想是指()。
A.对未来的物质、精神、文化方面消费性生活的向往B.对未来工作部门、工作种类及业绩的向往和追求C.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追求、向往和设想D.对未来道德关系、道德标准和道德人格的向往3.在我国,社会理想是指()。
A.道德理想B.职业理想C.生活理想D.社会主义共同理想4.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A 建立共产主义社会B 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C 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
信念是()A 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B 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C 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桥梁和中介D 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二、多选题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下列选项中,体现了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有()A.强调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B.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C.只强调个人的权利,不考虑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D.集体要关心个人利益,创造条件使每个人的个性和才能得以充分发展E.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求个人作出牺牲2、关于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说法正确的是()A、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的变化而发展变化。
B、古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创建文明统一的中国;C、近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D、现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拯救危亡困境中的中国;E、当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改革创新包括()A、理论创新B、制度创新C、科技创新D、文化创新E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
4、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是()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B、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C、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D、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E、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简答题1、不同时期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什么?2、什么是爱国主义?其最基本要求是什么?四、论述题1、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应如何评价爱国主义传统的价值和意义?五、案例分析题南开创始人是张伯苓。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陷入日益深重的灾难。
满怀爱国主义理想的严范孙、张伯苓立志兴办教育,用爱国精神和科学知识造就新人,拯救国家。
他们从传授“新学”的家学开始,一步一步办起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历尽艰辛,刻苦奋斗,矢志不渝。
南开学校的创建,为国家培育了众多杰出人才,也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问:严范孙、张伯苓先生以毕生精力实践“教育救国”理想的高风亮节,将永远为后世景仰。
你有何感想?习题一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 2、B 3、D 4、D 5、D二、多选题 1、BD 2、ABE 3、ABCDE 4、ABCD三、简答题1、不同时期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什么?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的变化而发展变化。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随着各民族面临的不同历史任务而具有不同的时代内容和时代价值。
古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创建文明统一的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拯救危亡困境中的中国;现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当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什么是爱国主义?其最基本要求是什么?(一)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二)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在很早的时候我们的前人就把祖国大地成为"神州",这是对祖国的热爱。
所以爱国主义首先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我们祖国之所以可爱,不仅仅因为她拥有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山河壮丽的国土,更重要的是因为她拥有世世代代生存在这片国土上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亿万人民。
各族人民是伟大祖国之本,是伟大祖国的创造者,祖国和人民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热爱祖国最根本的是热爱那些创造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各族人民。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或许会背井离乡,或许会彼此隔绝,但对祖国灿烂文化和历史传统的认同总会把人们的心连在一起,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就应该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深入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
4、爱自己的国家人们在谈论爱国主义时,常常容易把“国家”和“祖国”当作同等概念来理解。
实际上,在阶级社会里,国家和祖国的涵义并不完全重合。
祖国由国土、国民和国家机器等基本要素构成。
国家则指阶级社会中,为了维护社会共同体的秩序、安全、主权和稳定,而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实施阶级统治的强大政治机构。
一个国家的政治前途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荣辱兴衰,因而爱国主义就必然包含着爱国家的政治内容。
四、论述题试述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关系。
1、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2)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爱国主义始终贯穿着民族精神的核心作用。
正是出于对自己故土家园、骨肉同胞和灿烂文化的眷恋与热爱,中华民族才能创造灿烂的中华文明。
2、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1)改革创新居于时代精神的核心地位,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中国共产党永保蓬勃生机的法宝。
改革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
(2)创新的希望在于青年,同学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确立与时代进步潮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努力走在全社会创新的前列。
五、案例分析题答:张伯苓先生以毕生精力实践“教育救国”理想,为国家培育了众多杰出人才,也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满怀爱国主义理想,用爱国精神和科学知识造就新人,拯救国家。
大学生要在培养真诚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基础上确立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
有了对伟大祖国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正在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认识,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就会形成为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志向。
习题二一、单选题1.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基本内容错误的是()。
A.追求真理的精神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C.艰苦奋斗的精神D.实行革命的人文主义2.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
”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是中国革命道德传统中()A 追求真理的精神B 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C 廉洁奉公、诚实守信的精神D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精神3.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
在当代中国,对“爱祖国”的要求集中体现为()A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B积极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C追求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D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去获取利益和财富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A、价值取向B、思维方式C、道德规范D、爱国主义5、职业理想是指()。
A.对未来的物质、精神、文化方面消费性生活的向往B.对未来工作部门、工作种类及业绩的向往和追求C.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追求、向往和设想D.对未来道德关系、道德标准和道德人格的向往二、多选题1.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为人民服务要求的有()A.一心为公,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B.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自己、为亲朋好友或者为小团体牟取私利C.通过损公肥私、坑蒙拐骗等手段取得个人利益,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需要D.在与人相处中,尽量做到替别人着想,使自己的行为能给他人或社会带来有益的结果E.依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在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同时,为社会和他人提供货真价实的产品或服务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是()A、热爱祖国,矢志不渝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D、同仇敌忾,抵御外辱E、爱祖国的大好河山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是()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B、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C、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D、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E、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关于改革创新说法正确的是()A、改革创新居于时代精神的核心地位B、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C、是中国共产党永保蓬勃生机的法宝D、改革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方面的创新E、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三、简答题1、中华民族有哪些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2、说说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统一性。
四、论述题试述当代大学生如何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五、案例分析题去年寒假,清华大学学生李强利用回山西太原老家的机会,8天之内对3个村4个乡和2个县的农村现状进行了调查,以札记的方式写成了3.5万字的调查报告《乡村八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读后“激动得不得了”。
一名大二学生能够利用短短的假期,如此深入地到农村进行实地调查,写出这样客观、深刻地反映当前农村现状的报告,令人振奋,于是寄给了温家宝总理。
4月28日,温总理复信,对李强同学的农村调查给予了很高评价和热情鼓励,并表示,“从事新闻事业,我以为最重要的是有责任心,而责任心之来源在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深的热爱。
”获悉自己的调查报告得到温总理的批示,李强很振奋。
他说,自己生活在城里,对农村缺乏了解,关于农村的概念也比较空洞。
这次调查,很大程度是受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和曹锦清的《黄河边的中国》的影响。
问:调查报告《乡村八记》的写成说明了什么问题?习题二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 2、A 3、B 4、D 5、B二、多选题 1、ADE 2、ABCD 3、ABCDE4、ABCDE三、简答题1、中华民族有哪些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是:(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4)同仇敌忾,抵御外辱2、说说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