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二单元课件第6课《逍遥游》课件(共27张PPT)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5人教版第二单元《逍遥游》 课件(30张PPT)

高中语文必修5人教版第二单元《逍遥游》 课件(30张PPT)

世人亦“有所待”(这些都不是“逍遥
游”)

什么才是“逍遥游”

怎样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无功,无名,无己
老庄思想的积极意义:
人们置身于自然社会中,不能不受到客 观法则的限制,这是必然的痛苦,庄子告 诉我们安时处顺,则穷通自乐;人们在蝇 营狗苟地追求名利时,常会扭曲本性、迷 失自我,庄子告诉我们敝屣富贵、淡泊荣 利,则能悠游自得。如果说儒家思想是粮 店,是我们立身处世之根本,那么道家思 想就是药店,在我们处于精神困境中时, 不妨去向老庄寻一剂良药。
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 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 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 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 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
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
艺术特色
1、《谐》言鹏之物
典籍说明
汤问棘鹏之事
史实印

2、蜩、鸠笑鹏——奚以之九万里 寓言故事
斥鷃笑鹏 ——奚适
想象 夸张
3、鹏——欲自由而不能的人 蜩鸠——无知而自大的人
比喻
作业
• 1、背诵课文二三段 • 2、完成相关练习
•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 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 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 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 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
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6课《逍遥游》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6课《逍遥游》ppt课件

课 堂 互 动
第二单元
第六课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语文 · 必修5
第一课时(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一)整体把握 第一部分 ( 第 1 自然段 ) ,说明世间万物,大到高飞万里的 鹏,小到蜩与学鸠,都有所待,不自由。 第 1 层 ( 开头至“去以六月息者也” ) ,描绘鲲鹏的形象。
第二单元
第六课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语文 · 必修5
第二单元
第六课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语文 · 必修5
第二单元
第六课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语文 · 必修5
第二单元
第六课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语文 · 必修5
第二单元
第六课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语文 · 必修5
情景浑然一体,并富有图画美。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 对终南山及其雪后美景的描绘,在自然而然中流露出一种对国 家和民族生命的思考,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2.诗人对用字所蕴含的深意的挖掘。
一个“浮”字,就把终南山写活了。其实雪是静的,云 是动的,这是让人从云的流动中观赏到雪的动感,真是妙不可 言。
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史记 · 老子韩非列
传》) 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污 浊,“不可与庄语”,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 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 写出了自己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第二单元 第六课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语文 · 必修5

2018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课件:第二单元 第6课逍遥游 (共61张PPT)优秀课件

2018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课件:第二单元  第6课逍遥游 (共61张PPT)优秀课件
14 、自动自发地做事,同时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那么你终究会获得回报,取得最后的成功。 9 、任何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肯下苦功,并有坚持到底的毅力。 7 、如果真的想活得悠闲,那么,为何不学着让自己释放心灵的重负,学着忘却,忘记那些无碍于个人原则的得失;无关大局的磕磕碰进取,勇于面对一切困难,努力克服它,战胜它,这是生存的法则。相反,逃避是懦夫的作为,最终只能带来更多的危机。 14 、人生没有不可逾越的天堑,只要一步步走过去,前方就是幸福的彼岸。 1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20 、想停下来深情地沉湎一番,怎奈行驶的船却没有铁锚;想回过头去重温旧梦,怎奈身后早已没有了归途。因为时间的钟摆一刻也不曾停顿 过,所以生命便赋予我们将在汹涌的大潮之中不停地颠簸。
18 、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3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9 、如果我们消极地生活,那么迟早会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 13 、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 就是成长的路。态度决定高度,高度决定命运。对自己要狠一点,再狠一点,因为,你要的比别人多,就必须付出得比别人多… 10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只有勤奋刻苦,努力拼搏的人才能够弥补自己的不足,超越平庸,取得最后的胜利。 2 、面对人生的烦恼与挫折,最重要的是摆正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一切。再苦再累,也要保持微笑。笑一笑,你的人生会更美好! 7 、只有你的未来,才能挥霍我的现在;只有我的最爱,给我最致命的伤害。 6 、把握现在、就是创造未来。 1 、面对困境,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就像守住一段珍贵的“沉香”。 4 、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 不在生活面前屈服。--奥斯特洛夫斯基 10 、争分夺秒巧复习,勤学苦练创佳绩、攀蟾折桂,舍我其谁。 11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五2.6《逍遥游》 课件 (共44张PPT)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五2.6《逍遥游》 课件 (共44张PPT)

视权贵如腐鼠
•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之
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ān chú,子知之乎?夫鹓鶵,发 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lǐ quán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嚇 (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嚇我邪?”
• 后以“涸辙之鲋”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或物。
贫穷但不潦倒
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絜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庄子 曰:“贫也,非 惫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 此所谓非 遭时也。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楠梓豫章也,揽蔓其枝而王长 其间 ,虽羿、蓬蒙不能眄睨也。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 悼栗,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今处 昏上 乱相之间而欲无惫,奚可得邪?此比干之见剖心,徵也夫!”
• 郭沫若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 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 绝无仅有。”(《庄子与鲁遥游
庄子
话说庄子
个人简历
与齐宣王、魏惠王同时,与惠施为友。曾 做过蒙地漆园小吏,管理生产漆的工匠。后来 厌恶政治,脱离仕途,靠编草鞋糊口,过着隐 居生活。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 《庄子·秋水》载: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想去见见这位 好朋友。有人急忙报告惠子,道:“庄子来,是想取代您的相 位哩。”惠子很慌恐,想阻止庄子,派人在国中搜了三日三夜。 哪料庄子从容而来拜见他道:“南方有只鸟,其名为凤凰,您 可听说过?这凤凰展翅而起。从南海飞向北海,非梧桐不栖, 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时,有只猫头鹰正津津有味地吃 着一只腐烂的老鼠,恰好凤凰从头顶飞过。猫头鹰急忙护住腐 鼠,仰头视之道:‘吓!’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逍遥游》课件(共57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逍遥游》课件(共57张ppt)

1、第二段列举了哪些大小之辩?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冥灵春秋五百岁,大椿春秋八千岁; 彭祖——众人 鹏鸟——斥鴳
2、通过说明“小大之辩”来阐明什么道理?
阐明的道理:在五彩缤纷、变幻无穷的世 界里,动物、植物、云气、人类,其物种形状, 其所占时间、空间,大者大,小者小,都区分 了大小、长短、远近、范围等等,有以物喜或 以物悲的情绪,特别有一种五十步笑百步的嘲 讽意味,这都表明是不自由的,是不逍遥的。
——《庄子· 杂篇· 列御寇 》
庄子的思想观之四:
视权贵如腐鼠
《庄子· 秋水》载: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想去见 见这位好朋友。有人急忙报告惠子,道:“庄子来,是想 取代您的相位哩。”惠子很慌恐,想阻止庄子,派人在国 中搜了三日三夜。哪料庄子从容而来拜见他道:“南方有 只鸟,其名为凤凰,您可听说过?这凤凰展翅而起。从南 海飞向北海,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 时,有只猫头鹰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鼠,恰好 凤凰从头顶飞过。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仰头视之道: ‘吓!’ 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
3、蜩与学鸠怎样嘲笑大鹏南飞? 蜩与学鸠嘲笑大鹏: “我决起而飞, 抢榆 枋而止, 时则不至, 而控于地而已矣, 奚以之 九万里而南为?” 4、蜩与学鸠为什么要笑鲲鹏? 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向南去呢?
5、作者对此持什么态度呢?
庄子认为蜩与学鸠笑鲲鹏是没有道理的,它们都有一 个共同点,即都是“有所待”,因而都不逍遥。
走进作者—庄子
庄子,名( 周 ),战国中期宋国人,先秦著名的哲 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 老子 )的哲学思想, 是( 道 )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称“老庄”。 庄子的思想属于 (主观唯心)主义,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 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二单元6《逍遥游》课件(49张PPT)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二单元6《逍遥游》课件(49张PPT)

庄周梦蝶
•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 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 周也。俄然觉,则遽遽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 梦周与?
译文: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 蝶,飘飘然,十分轻松惬意。 这时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 一会儿醒来,对自己还是庄周 十分惊奇疑惑。认真想一想, 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 还是蝴蝶做梦变成庄周?
• 天之苍苍,其正色也?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 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 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 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 翼也无力。
• 译文: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吗?还是因为天高 地远而看不到它的尽头呢?鹏从高空往下看,也不 过像这样(人在地面上看天)罢了。再说如果水的 积聚不深厚,那么它负载的大船就没有力量。倒一 杯水在堂上低洼的地方,那么就只能用小草做它的 船,放上一只杯子就着地了,是水太浅而船太大的 缘故。风的积聚如果不大,那么它承载巨大的翅膀 就没有力量。
•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 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 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 涂中。”
• 译文: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 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 泥里摇尾巴呢?”
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 学思想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老 子的思想。“道”是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 “道”既是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 至人的认识境界。庄子人生就是体认“道”的 人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齐物论》)精神上冲出渺小的个体,短暂 的生命融入宇宙万物之间,翱翔于“无何有之 乡”(《逍遥游》),穿越时空的局限,进入
•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二单元6《逍遥游》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二单元6《逍遥游》课件

•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 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 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 涂中。”
• 译文: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 下骨头让人们收藏呢,还是甘心活着在烂 泥里摇尾巴呢?”
两个大夫说:“甘心活着在烂泥里摇尾 巴。”
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 巴。”
• 庄子在濮河钓鱼,楚国国王派 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 (他们对庄子)说:“想将国 内的事务劳累您啊!”
•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 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sì) 而藏之庙堂之上。
• 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 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 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 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收藏 在宗庙的堂上。
• 译文:我说:‘好,我正要到南方去游说 吴越的国王,请他们把西江的水引上来 营救你,好吗?’鲋鱼气愤地变了脸色 说:‘我失掉了赖以生活的水,已经没 法生存,我只求你给我一斗半升的水就 能活命,你竟然说这些话。你还不如到 干鱼摊上找我呢?
神龟 •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
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 矣!”
• 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称叫鲲。鲲的 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鸟的 名称叫鹏。鹏的背,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奋 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 理解:描述鲲鹏的形象——形体硕大无比, 变化神秘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 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 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 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濠梁观鱼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
“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 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 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 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 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6课《逍遥游》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6课《逍遥游》ppt课件

③“辩”通“辨”;④“而”通“能”;⑤“辩”通“变”;
⑥“冥”通“溟”;⑧⑨“反”通“返”,“有”通
“又”。)
3.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Leabharlann ②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③其翼若垂天之.云
④鹏之.徙于南冥也
⑤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⑥之.二虫又何知
⑦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接着借《齐谐》之言,渲染鹏之大, “击”“抟”“三千里”“九万里”,夸张奇异,使文章显得 汪洋恣肆。至此笔锋一转,指出鲲鹏看似逍遥自由,实则还未 达到逍遥境界,它还是“有所待”的,“海运”“大风”即是 所待之物。“有所待”就不自由。
这一层描写的重点是大鹏:这只神奇的大鸟岂止是 大,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作万里之游,由北海直飞南海 天池。它积满气力,怒张毛羽,一振而飞上天,翅膀像遮天盖 地的大块云影,作者假借所谓《齐谐》一书的话是来证明他的 描写是可信的。
第二单元 第六课 逍遥游
1 经典晨读 2 高考导航 3 学习目标
4 课前预习 5 课堂互动 6 课后强化作业
经典晨读
终南望馀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作者背景】 祖咏,字和生,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于武 周圣历二年(699)生于地处中原的古都洛阳,在唐玄宗开元十 二年(724)中进士。后来,在一代名相、诗坛名宿张说的引荐 下,曾在兵部任掌管马政的驾部员外郎之职。后来因感到仕途 无望,便隐居汝水岸边,混迹于渔樵之中,过着超然世外的隐 逸生活,其时,与王维交谊颇深。他虽隐居,但仍关心着国家 的安危。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左右,他便带着他那壮志未酬 的失意情怀怅然辞世,年仅47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