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柳色

合集下载

李白《忆秦娥》原文、注释及译文

李白《忆秦娥》原文、注释及译文

李白《忆秦娥》原文、注释及译文
【原文】
《忆秦娥》
唐·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注释】
咽(yè):声音断续低沉。

秦:长安一带。

古属秦国。

娥:美女。

断:中断。

这里指梦醒。

灞(bà)陵:长安(今陕西西安)东郊汉文帝的陵墓。

附近有灞桥,是古人折柳送别的地方。

乐游原:在今陕西西安南,是当时登高望远的游览胜地。

清秋节: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古人此日有登高等习俗。

咸阳:秦朝都城。

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音尘:音信和踪迹。

西风:秋风。

陵阙(què):皇帝的坟墓和宫殿。

【大意】
一缕呜咽的箫声飘入孤寂的高楼,惊醒了梦中的秦娥。

望着窗外如水的月光,听着悲凉的乐音,她不由得想起今年春天离别时的情形:一年一度的春风吹绿了长安郊外的杨柳;在那令人伤心的灞桥边,她折下柔嫩的柳枝与亲人依依惜别! 如今春去秋来,已是重阳佳节,乐游原上登高赏玩的人们兴高采烈;而她却孤独
地望着咸阳古道,盼着亲人的消息。

可从晨曦(xī)初露到夕阳西下,依旧音讯全无;只有那昔日庄严辉煌的帝王陵墓和宫殿,伴随着萧瑟秋风,默默地掩映在落日的余晖中。

折柳意象的诗句

折柳意象的诗句

折柳意象的诗句1、谁家⽟笛暗飞声,散⽟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不起故园情。

——唐代·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译文】这是从谁家飘出的悠扬笛声呢?它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谁又能不生出怀念故乡的愁情?2、城外春风吹酒旗,⽟⽟挥袂⽟西时。

长安陌上⽟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译文】城外春风吹动酒店旗帜,行人告别已是夕阳西下之时。

长安道上华美树木数不胜数,只有杨柳寄托相思别离。

3、⽟落⽟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巫娥庙⽟低含⽟,宋⽟宅前斜带风。

——唐·杜牧《柳长句·日落水流西复东》4、天下伤⽟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唐·李白《劳劳亭》【译文】天下最伤心的地方,就是这送别的劳劳亭。

春风也会意离别的痛苦,不催这柳条儿发青。

5、巫⽟巫峡长,垂柳复垂杨。

同⽟且同折,故⽟怀故乡。

——梁元帝·萧绎《折杨柳》6、楼前暗绿分携路,⽟丝柳、⽟⽟柔情。

——宋·吴⽟英《风⽟松》【译文】楼前依依惜别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浓密的绿荫。

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份柔情。

7、絮时依酒,梅花乍⽟⽟。

——梁元帝·萧绎《和刘上黄春⽟诗》8、杨柳成歌曲,蒲桃学绣⽟。

——北周·庾信《奉和赵西东路春诗》9、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唐·王之涣《送别》10、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

好风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唐·杨巨源《赋得灞岸柳留辞郑员外》【译文】春风中的排排杨柳树,沿着护城河两岸呈现出一片绿色。

最近攀折柳枝的人太多,应该是要分别的人儿太多。

11、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归不归?——隋·佚名《送别》【译文】杨柳青青,枝叶垂到了地上。

杨花漫漫,在空中纷乱地飞舞。

送别的时候眼里的柳条折尽,柳絮飞绝。

咏柳的诗句有哪些

咏柳的诗句有哪些

咏柳的诗句有哪些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

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咏柳的诗句有哪些,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咏柳的诗句有哪些1、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2、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

——纳兰性德《摸鱼儿·午日雨眺》3、沽酒清阴时系马,招凉短槛几留题。

——许德溥《西桥柳色》4、烟隔断、晴波远岫。

——吴文英《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5、罢垂纶,还酌醑,孤村遥指云遮处。

——李珣《渔歌子·柳垂丝》6、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7、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

——朱敦儒《念奴娇·插天翠柳》8、身间时序好,且登临。

——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9、骄总穿柳去,文艗挟春飞。

——赵溍《临江仙·西湖春泛》10、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

——刘过《沁园春·张路分秋阅》11、柳带摇风汉水滨,平芜两岸争匀。

——牛希济《临江仙·柳带摇风汉水滨》12、萍散漫,絮飘飏,轻盈体态狂。

——曾觌《阮郎归·柳阴庭院占风光》13、垒润栖新燕,笼深锁旧莺。

——张辑《南歌子·柳户朝云湿》14、晓来唯欠骊山雨,洗却枝头绿上尘。

——王建《华清宫前柳》15、画堂鹦鹉语雕笼,金粉小屏犹半掩。

——顾敻《玉楼春·柳映玉楼春日晚》16、意满便同春水满,情深还似酒杯深,楚烟湘月两沈沈。

——薛昭蕴《浣溪沙·握手河桥柳似金》17、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

——张先《江南柳·隋堤远》18、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

——李珣《渔歌子·柳垂丝》19、洗尽凡心,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

——朱敦儒《念奴娇·插天翠柳》20、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

描写柳树的诗句

描写柳树的诗句

描写柳树的诗句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出处】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注】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2.不与行人绾离别,赋成谢女雪飞香。

【出处】清•纪映淮《咏秋柳》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

不与行人绾离别,赋成谢女雪飞香。

【译注】秋柳已绾不住离去的行人了,它也不适合人们用以表达情意了。

可是,曾经柳丝吐出的飞絮,不知撩起多少人的情感。

谢女不就是因以柳絮喻雪而得佳句,遂有咏絮才的美称吗?3.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出处】明代•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译注】我只能等待那个梅花的精灵,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在月淡星稀的时候,我对她说出自己心中的苦闷,让她传达我对你深深的思念。

4.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出处】宋•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译注】渡口上杨柳青青,枝枝叶叶是离情。

5.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

【出处】唐•李煜《赐宫人庆奴》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消魂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

【译注】杨柳依旧像以前那样垂下长长的枝条,还勉强地垂下像青烟一样的柳穗,轻轻地撩拨着人的发丝。

6.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

【出处】宋•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

舞烟眠雨过清明。

妆镜巧眉偷叶样,歌楼妍曲借枝名。

晚秋霜霰莫无情。

《忆秦娥·临高阁》诗词赏析

《忆秦娥·临高阁》诗词赏析

《忆秦娥·临高阁》诗词赏析《忆秦娥》,词牌名。

双调,仄韵格,四十六字。

该词牌名的最早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

此调别名甚多,计有《秦楼月》、《玉交枝》、《碧云深》、《双荷叶》,而《秦楼月》则与《忆秦娥》同取词中首句为之名。

纪念过去的情人。

“秦娥”本指的是古代秦国的女子弄玉。

传说她是秦穆公嬴任好的女儿,爱吹箫,嫁给仙人萧史。

词牌来源:《忆秦娥》词牌最早出自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据称作者是李白,但有人认为这缺乏确凿根据,理由是《李太白全集》并无此词,至今所知盛唐诗人除李白外无一人作此词,在李白有生之年,社会上并无《菩萨蛮》、《忆秦娥》等词牌。

因此一般认为是晚唐五代词人所作,后被误归于李白名下。

《忆秦娥》因李白词有“秦娥梦断秦楼月”而名《忆秦娥》,又名《秦楼月》;因苏轼词有“清光偏照双荷叶”而名《双荷叶》;因无名氏词有“水天摇荡蓬莱阁”而名《蓬莱阁》;因张辑词有“碧云暮合”而名《碧云深》;因宋媛孙道绚词有“花深深”而名《花深深》;因明徐有贞词有“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而名《中秋月》。

贺铸词名《子夜歌》,长筌子词名《华溪仄》。

《忆秦娥·临高阁》,是由宋代杰出女词人、婉约派代表词人李清照所创作的一首词作。

关于此词的所作之时,有以为作于作者南渡之前,有以为作于作者南渡之后;关于此词的所作之意,有以为作者悼亡亡夫之词,有以为作者相思其夫之词,皆是莫衷一是,殆已不可切考。

通观全篇,此词乃是一首借景抒情之作。

上片作者立笔高阁之外,描写作者登楼所见所闻,并将所思之情打入其中;下片作者转笔高阁之内,描写作者登楼所思所感,并将所见之景绘入其中。

上下两片,均不脱出写情绘景,寓情于景,情景交加的诗词三昧,写得极为高妙,体现了作者的才华。

【1】诗词原文:忆秦娥1(宋代·李清照)临高阁,乱山平野2烟光薄3。

烟光薄,栖鸦归后4,暮天闻5角6。

断香残酒7情怀8恶,西风9催衬10梧桐落。

关于箫的唯美的诗句

关于箫的唯美的诗句

关于箫的唯美的诗句有:
1.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2.玉箫吹彻寒蛩寂,霜华秋思添幽寂。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
谁同倚?
3.吹彻云霄箫韵婉,断肠人听断魂声。

4.箫声咽,鸣九天,忆红颜,泪满面。

5.烟雨楼台箫声起,一曲离别泪两行。

6.箫声悠扬思君切,月影花移入梦来。

7.江楼月夜箫声远,思念故人泪满襟。

8.箫声如梦,飘渺烟雨中。

忆君心似江水长,思君夜夜难入眠。

9.玉箫吹出千古音,思念故人泪满巾。

10.江边月夜吹箫声,思君如梦难成眠。

柳树的四言或七言绝句古诗

柳树的四言或七言绝句古诗

柳树的四言或七言绝句古诗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柳树的四言或七言绝句古诗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柳树的四言或七言绝句古诗一、杨巨源《赋得灞岸柳留别郑员外》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好风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二、戴叔伦《赋得长亭柳》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

雨搓金缕细,烟袅翠丝柔。

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

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三、刘禹锡《杨柳枝》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四、周德华《杨柳枝》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情人桥上别,更无消息到今朝。

五、李白《劳劳亭》天下难过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六、罗隐《柳》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七、《渭城曲》王维渭城朝雨邑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八、《咏柳》 [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九、《独柳》唐杜牧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十、《题州北路傍老柳树》唐代诗人白居易皮枯缘受风霜久,条短为经攀折频。

但见半衰当此路,不知初种是何人。

雪花零碎逐年减,烟叶稀疏随分新。

莫道老株芳意少,逢春犹胜不逢春。

十一、《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参曾居此郡八九年)》唐代诗人岑参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

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十二、《近代吴歌独曲》南北朝诗人鲍令晖柳树得春风,一低复一昂。

谁能空相忆,独眠度三阳。

十三、《古意三首》宋代诗人张耒园中杨柳树,飘舞似含羞。

如何风静处,尽放眼中愁。

十四、《柳》宋代诗人赵蕃松菊犹存岁晚期,五株柳树复奚为。

风流不在春风日,要看秋风摇落时。

二.带扬柳两字的七言诗对一. 王之涣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二. 裴说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考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三. 柳氏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

高中语文《柳永词两首》课文精讲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柳永词两首》课文精讲 新人教版必修4

人教版必修四《柳永词两首》课文精讲望海潮(东南形胜)【简介】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北宋仁宗时人,仕宦不得意,致力于词的创作,多与歌伎为伍。

词作艺术成就很高。

《四库提要》说:“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

”柳永在词的发展史上有两大功绩,一是词体上,创作慢词,使小令走向长调;二是写作内容,由文人学士的闲情逸致扩展到下层市民生活,尤其是伎女们的不幸。

此词据说是柳永写给驻节杭州的两浙转运使孙何的,词作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杭州的美好风物,并以得体的言词赞誉了孙何的显赫如意。

東南形勝,江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雲樹繞堤沙。

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yan3)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誇。

【语意结构】上阕概写杭州的形胜繁华。

首三句从时空两个角度着笔。

烟柳三句概写城内风物人烟。

云树三句,概写城外风景形势。

市列三句概写杭州的富庶豪奢。

下阕重点写人民的游乐及孙何的吟赏,并预祝其高升凤池。

重湖三句,突出写西湖美景。

羌管三句,写人民的游乐,透露官吏的政绩。

千骑三句,写孙何的显贵及与民同乐。

异日二句,得体地预祝孙何入朝高升,而又不离杭州“好景”二字。

雨霖铃(寒蝉凄切)(一)柳永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柳永是耀眼的明星之一。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

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

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只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

柳永在受了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生活。

由于失意无聊,流连坊曲,在乐工和歌妓们的鼓舞之下,这位精通音律的词人,才创作出大量适合歌唱的新乐府(慢词),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自古以来,表现男女离别之情的诗词曲赋层出不穷,而独有柳永的慢词《雨霖铃》经久不衰,下面具体学习欣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年年柳色
作者:陈忠实
来源:《养生阅刊》2019年第04期
刚刚进入关中的初春季节,风却依旧凛冽。

某天早晨出门,无意间的一瞥,路边的柳树枝条上长出一片鹅黄的嫩叶,毕竟是春天了,这是瞬间发生的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

几乎同时映现于脑际的景致,便是家乡灞河岸边独成一景的柳色,还有回响于心底的李白的词句:“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眼前的灞河和河上的桥,以及河边桥头的柳色,既不是李白们千古吟诵的柳色,也不是我记忆里的柳色。

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我在灞桥南头的中学读书。

站在灞桥上远眺,柳树的绿叶顺河而上而下绵延三五十里,成为一种令人惊诧又浮泛诗意的独特景象,自然可以理解历朝历代的诗家词人,何以会留下无以数计的吟诵灞河柳色的诗章。

而我所亲见的柳树下的风景,是我的同学在河堤上读书,或是于微明中在河堤上跑步做早操。

我在这儿读高中的三年,正是“三年困难”时期,饥饿的感觉是那个时代的人的共同体验。

每到鹅黄的柳叶刚刚冒出,不仅村里和镇上的居民争相捋取,我和同学也爬树攀枝,很小心地捋下嫩叶,在一位当地同学的家里煮熟,用温水浸泡一夜,把柳叶里的苦汁排除,再一勺一勺分给全班每一个同学。

当我攀枝捋柳叶以及嚼食变成黑色的柳叶时,完全缺失了“年年柳色”的诗性浪漫,只有肠胃得到填充的满足。

上世纪80年代,我又回到灞桥古镇。

我发现柳树的叶子发生了异变,一棵又一棵柳树的叶子由深绿变成一种枯焦的黄色,刚刚入秋便落叶了,第二年就再也吐不出那诱人的鹅黄了。

死去的柳树被人齐根锯断,留下一个圆圆的桩子;一棵又一棵合抱粗的柳树的庞大树冠上的叶子,呈现着如病患者的枯黄色,不久也被锯断了。

这些柳树是上世纪40年代筑成这道河堤之后栽下的,30多年的树龄,又得着灞河水的滋润,棵棵都长到合抱粗的树干,成为守护河堤
的天然屏障;庞大的树冠互相参接,构成一道绵延几十里的绿色云雾,壮观而又不失柔美的柳色,年年月月,成为关中地区独有的一道风景。

可在这短短的两三年间,灞河的柳色消失了,没有了柳色的灞桥和灞河,如若李白有靈,该会发出怎样的喟叹。

我听说受害于某种病毒,也有人说是空气中的有害的工业废气。

我似乎凭本能判断偏重于后者,那个时候关于空气污染还是一个陌生的话题。

我现在和朋友漫步着的灞河长堤,依旧是那道老堤,面目却全非了。

这儿已经被改造被装点成公园了,得着灞河水的滋润,正儿八经被命名为“灞河湿地公园”,河堤内外种植着各种花草树木,其中不乏颇为稀罕的品种;河边原来的沙滩,也是奇花异草连片相间,栅栏围护的木板小桥通到水边;水边长着密不透风的野生苇子,有水鸟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凫游。

但我还是偏重这个季节里的灞河柳色。

河堤内侧的滩地上和河水两边的苇丛里,有连片的柳树,还有独撑一方柳色的单株,不像是人为的栽植,而是自然的野生。

我和朋友倚在柳树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