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小数乘小数(2)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小数(2)(教材例5,P7)练习(人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小数(2)(教材例5,P7)练习(人教版)含答案一、选择。
1.35.8×13.5的积是()位小数。
A.一B.二C.三2.与81.8×2.4积相等的算式是()。
A.0.818×240 B.8.18×2.4C.81.8×0.0243.求“8.4的一半”正确的算式是()。
A.8.4×0.2 B.8.4×0.5C.8.4×2二、先计算,再验算。
2.7×11 3.05×4.65.6×1.3 3.4×0.7三、数学诊所。
(对的打“√”,错的打“×”,并把错误的改正过来)()()四、算一算,大松鼠体重是多少千克?五、生活中的数学。
1.一头小象的身高是1.9米,体重是1.2吨。
长颈鹿的身高是大象的3.4倍,体重是大象的0.65倍。
长颈鹿的身高和体重各是多少?2.一条裤子67.5元,一件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2.4倍,买这样一套衣服需要多少钱?六、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口0.9×0.3= 3.5×0.2= 2.1×0= 6.6×10=0.3×7算=0.27×3=3×9.6=0.8×1.5=7.2×0.6= 2.5×0.4=第3课时小数乘小数(2)一、1.A 2.A 3.B二、29.714.037.28 2.38三、××四、1.4×1.5=2.1(千克)答:大松鼠体重是2.1千克。
五、1.1.9×3.4=6.46(米) 1.2×0.65=0.78(吨)答:长颈鹿的身高是6.46米,体重是0.78吨。
2.67.5×2.4=162(元)162+67.5=229.5(元)答:买这样一套衣服需要229.5元钱。
六、5231611265(答案不唯一)。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小数乘小数》同步练习附答案 (4)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3课时小数乘小数(2)一、巧比大小。
3.15××1.2××0.85××0.9二、竖式计算。
1.5×2.4 = 1.08×2.5 = 1.2×0.35 =0.72×3.1 = 4.6×1.02 = 3.05×1.4 =三、解决问题。
1. 1988年张阿姨的月工资是50.4元,2015年张阿姨的月工资是1988年的50.6倍。
2015年张阿姨的月工资是多少钱?2.京广高铁于2012年底全线贯通。
从广州坐高铁到北京的运行时间最快约需7.98小时。
原来从广州到北京乘火车的运行时间大约是京广高铁的2.6倍。
原来从广州到北京乘火车的运行时间大约是多少小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3分)。
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识技能(67分)一、我会填。
(第5题3分,第6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2分)1.6个3.5是();1.58的2.5倍是()。
2.计算3.52×14时,可以先算出()×()的积,再从积的()边起数出()位,点上小数点,结果是()。
3.4.45×3.5的积有()位小数,将积保留一位小数约是(),保留整数约是()。
4.1个苹果大约重0.25kg,1个菠萝的质量是苹果的6倍,1个菠萝大约重()kg。
5.在里填上“>”“<”或“=”。
6.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3.7×8.5+8.5×6.3=(2)0.25×32×12.5=7.根据134×65=8710直接写出下面各式的结果。
13.4×65=() 1.34×6.5=() 1.34×0.65=()8.(2019·广东广州)清新小区计划铺一块面积为94.85m2的草坪,如果每平方米这种草坪每天大约可吸收0.04kg二氧化碳,这块草坪铺好后每天大约可吸收()kg二氧化碳。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1 小数乘法 练习课时 小数乘小数(二)

能力·闯关岛
2.小童的体重是23.5 kg,爸爸的体重是小童的3.4倍。爸爸的体重是 多少千克?小童比爸爸轻多少千克? 23.5×3.4=79.9(kg) 79.9-23.5=56.4(kg)
能力·闯关岛
3.马的奔跑速度是每小时40.5 km。
(1)鸵鸟每小时奔跑多少千米? 40.5×1.62=65.61(km) (2)猎豹每小时奔跑多少千米? 40.5×2.9=117.45(km)
五、我会做。
a×,○里填“>”; 当a( < )1时,○里填“<”; 当a( = )1时,○里填“=”。
拓展·训练营
3.一匹马的速度约为62千米/时,一只猎豹的速度是马的1.2倍,猎豹 的速度约为( 74.4 )千米/时。
二、我会判。(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一个数的1.01倍一定比原来的数大。 ( × )
2.3.8×0.4=38×0.04。 ( √ )
3.两个小数相乘,它们的积一定小于1。 ( × ) 4.一个数乘0.8,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 × )
第3课时 小数乘小数(二)
基础·开心园
一、我会填。
1.把7.4×0.6转化成74×6,积扩大到原来的( 100 )倍,要得到原来因
数的积,小数点应向( 左 )移动( 两位 )。 2.在○里填上“>”或“<”。
3.15×0.2 3.15
5.6×0.3 5.6
4.5×1.2 4.5
0.85×1 0.85×0.9
基础·开心园
三、我会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4.6×0.8= 3.68
3.2×2.6= 8.32
2.7×1.05= 2.835
验算略
0.25×0.8= 0.2
1.3小数乘小数(2)(教案Word)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1.3 小数乘小数(2)(教案Word)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坚信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今天,我要分享的教学内容是五年级数学上册的《1.3小数乘小数(2)》。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第一节中的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运算规律,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难点是如何理解和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运算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学生的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假设你要买2.5元的饮料,你给了店员5元,你应该找回多少钱?”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积极地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
2. 知识讲解:我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了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通过图示和例题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运算规律。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后,我给出了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当场进行练习。
我及时给予了指导和解答,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互动:我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解题方法。
通过互相交流,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和例题,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为了让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我布置了一些作业题,包括计算题和应用题。
作业题目的答案如下:1. 计算题:0.5 × 0.3 = 0.15;0.4 × 0.2 = 0.08;2. 应用题:小明有3.5元的零花钱,他想买0.5元的铅笔,他能买几支铅笔?答案:小明可以买7支铅笔。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2《小数乘小数 第3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2《小数乘小数第3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数乘小数》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2课时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内容在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知识,对小数有一定的认识。
同时,学生也学习了整数乘法,对乘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但部分学生对小数乘小数的运算规律可能还不太理解,需要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讲解、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运算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小数乘小数的计算,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和实例。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小数乘小数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黑板:准备好黑板,用于板书示例和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小数乘小数的计算,如“一件衣服原价30元,现在打8折,现价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如“0.5乘以0.3等于多少?”通过示例讲解,让学生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运算规律。
五年级数学组校本课程开发 课前三分钟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1.口算。
0.7×5 9×0.8 1.2×60.23×3 14×3 1.4×32.笔算。
12×26= 305×15= 112×30= 199×7=第2课时小数乘小数(1)1.口算。
0.7×5 9×0.8 1.2×61.23×3 14×3 1.4×3口算后提问:从14×3和1.4×3的口算中,你有什么发现?2.列竖式计算。
26×7 1.36×12 30.8×25第3课时小数乘小数(2)1.口算。
2.2×3= 12.5×8 = 25×0.4=0.2×0.3= 3.2×3= 5.6×0.2=0.4×2.5= 3.2×4= 1.25×0.8=第4课时积的近似数1.计算下面各题。
1.5×24 0.37×2.6 4.02×8.32.求下面各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一位小数:3.12;5.549;0.3814。
保留两位小数:4.036;7.7963;8.42378。
第5课时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1.保留一位小数。
5.2×3.4≈ 1.32×6.8≈ 6.03×0.25≈2.简算。
55×101 25×47×4第6课时解决问题(1)1.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整数。
3.8×3< 1.78×3.98<2.5×4.12> 6.1×3.08 >(1)学生独立完成。
(2)师生交流:在方框里填的数是多少?你是怎样思考的?(3)小结:像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先将式子中的因数“放大”或“缩小”成近似的整数,再来思考会简单一些。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五小数乘法和除法第3课时小数乘小数(2)教案苏教版

b. 0.25乘以0.8等于多少?
c. 0.3乘以0.4等于多少?
d. 0.9乘以0.1等于多少?
e. 0.5乘以0.3等于多少?
2. 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a. 一件商品原价为120元,打8折后的价格是多少?
b. 小明买了一支笔,价格为1.5元,他给了老板5元,找回了多少钱?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 五 小数乘法和除法第3课时 小数乘小数(2)教案 苏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课时“小数乘小数(2)”,主要涉及小数乘法的进一步应用。内容包括:
1.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与练习。
2. 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时计算打折后的价格等。
首先,在教学特色创新方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肯定:
1. 实际问题引入:通过引入购物打折的实际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小数乘法的应用。
2. 小组讨论和合作:通过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媒体的使用:合理运用PPT、视频和在线工具等教学媒体,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掌握:学生能够掌握小数乘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理解小数乘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提升:学生能够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思维培养: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4. 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意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教案《小数乘小数2》教案精品1人教数学五上(最新)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倍数为小数的实际问题及验算。
(教材第7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2.使学生从具体情境中领会有时用小数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比较直观。
3.让学生通过验算检查计算的准确性。
重点难点重点:解决倍数为小数的实际问题。
难点:掌握验算方法,检查计算的准确性。
教具学具例5主题图,练习题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小数的一般方法,先请同学说一说,说得不完整的,再请其他同学补充。
2.把下面各数缩小到原来的1/1000。
23.71230427二教学实施创设故事情境,讲述非洲野狗追鸵鸟的故事。
随之出示例5图。
1.理解题意。
(1)结合故事情节,表述题意。
(2)指名说出题中的条件和要解答的问题。
(3)提问:你怎样理解“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这句话?(4)猜一猜:追得上吗?2.分析数量关系。
(1)找准一倍量。
(非洲野狗的速度)(2)说一说,你是怎样确定一倍量的。
(“是”的后面是谁,谁就是一倍量)(3)想一想,怎样求鸵鸟的最高速度。
(用一倍量乘倍数)3.列式计算。
教师板书:56×1.3。
请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一人板演,教师巡视。
集体交流计算结果。
4.学习验算方法。
(1)投影出示教材中的错例或教师巡视时发现的错误。
(2)提问:你用什么方法说明你做对了呢?同学们说出各自的验算方法。
(一是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做一遍;二是用计算器验算)(3)独立验算。
师:现在我们身边没有计算器,怎么办?(用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教师提示验算格式。
集体在练习本上验算,检查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4)反馈。
请计算有错的同学说一说自己错在哪儿了。
集体观察教材中的错例,说说错误出现在哪儿。
(5)探究再发现。
师:其实验算还有其他的方法,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找出另外一种验算方法。
教师板书:23×1.80.37×0.425×1.067×0.860.6×0.3927×0.43每组做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