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育苗过程常见问题解答

合集下载

刺参育苗中常见病害的防治

刺参育苗中常见病害的防治

在刺参育苗过程中由于一些病害的发生,导致减产,甚至育苗失败,给生产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已屡见不鲜。

下面就我们在今年的刺参育苗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处理方法总结如下:l 烂胃此病多发生在大耳状幼体后期,幼体培育密度大时更容易发病。

其死亡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幼体胃壁增厚、粗糙,胃的周边界限变得模糊不清,继而萎缩变小、变形,严重时整个胃壁发生糜烂,最终可导致幼体死亡。

患病幼体摄食能力下降或不摄食,发育迟缓、形态大小不齐,从耳状幼体到樽形幼体变态率低。

发病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饵料品质不佳,如投喂老化、沉淀变质的单胞藻饵料,或饵料营养单一。

另一方面,一些细菌感染幼体也可以导致此病发生。

防治措施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投喂新鲜适口的饵料。

如角毛藻、盐藻或海洋酵母,满足幼体发育和生长的需要;另一方面适当加大换水量,减少水体中细菌数量,配合使用抗菌素3~5 mg/L全池泼洒有良好疗效。

2 烂边该病也多在耳状幼体阶段发生,死亡率可达7O%~80%。

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在显微镜下耳状幼体边缘突起处组织增生,颜色加深变黑,边缘变得模糊不清,逐步溃烂,最后整个幼体解体消失。

存活个体的发育迟缓、变态率低,即使幼体能变态附板1周左右也大多“化板”消失。

发病原因:由于一些细菌感染幼体导致此病发生。

防治措施:主要是用抗菌素抑制。

预防可用青霉素(2~3)×10-6全池泼洒,每日一次。

治疗则用5 mg/L的抗菌素全池泼洒,每日一次,直至痊愈。

3 化板此症也称为“滑板病”、“脱板病”和“解体病”。

多在樽形幼体向五触手幼体变态和幼体附板后的稚参时发生,是刺参育苗后期危害最为严重和普遍发生的一种流行疾病。

该病传染性很强,发病快,数天内死亡率可达100%。

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附着的幼体收缩不伸展,触手收缩活力下降,附着力差,并逐渐失去附着在附着基上的能力而沉落池底。

在光学显微镜下,患病幼体表皮出现褐色…锈‟斑和污物,有的患病稚参体外包被一层透明的薄膜,皮肤逐步溃烂直至解体。

海参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关键控制技术

海参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关键控制技术
由 于刚 经 过 了整 个 冬 季 ,参 池 底部 有 大 量 病 菌 ,海 参
冬眠之后 的体质比较弱 ,难以对抗各种病菌 ,很容易发
病。
要问题 ,并提出有效 的控制技术 ,以期为海参养殖提供
参考 。
1 . 1 . 3海参下礁迟 。主要表现为海参机体发硬 ,活动缓
慢 ,停 留在 参礁 上 。一 方 面 是 由于参 池 在 冬 季 没有 消
1海参养殖常见问题及原因
1 . 1春 季
毒 、改底,池底积累了大量有害物质 ,环境恶化 ,致使
海 参不愿 下礁 觅食 。另 一方 面是参 池水 质浑浊 ,没 有足
1 . 1 . 1春季漂参 。春季漂浮的海参大部分没有死亡 ,也
没有 出现肿 嘴 、化皮 等现 象 ,只是参 体发 软 , 下 沉之 后
殖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最高气温常大于3 5  ̄ C ,致使
池底部的水温偏高 ,海参夏眠时间较长 ,通常从5 月开 始 ,直N1 0 月结束 。 1 . 2 . 2 外海盐度大 ,换水有较大 困难。
1 . 2 - 3雨 季 管 理有 难 度 ,漂参 现 象严 重 。很 多海参 池 塘
温度较低天然饵料比较少 , 海参只好食用池底的有害物
卉 哥 渔业 2 _ 0 1 6年 第3 3 卷第 4期
S h a n d o n g F i s h e r i e s 2 0 1 6 , 3 3 ( 4 )
圆 四 瘟围建国圃题回 魍圆圈魏
王桂青
海参作 为 “ 海产八珍” ,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及 药用价值。近年来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对海参的 需求量也大幅度增加 。本文分析了海参养殖中存在的主 质 ,容易出现 中毒症状 ,轻则肿嘴 ,重则化皮 。此外 ,

海参育苗

海参育苗

海参孵化流程1 亲参选择一般情况下,亲参个体越大成熟越早怀卵量越大卵的成熟度越好,所以尽量选择个体较大的作亲参。

自然海区亲参体重300g以上,体长20cm以上为好;池塘刺参体重应在250g以上。

选择性腺发育好,性腺指数在10﹪以上的亲参。

解剖观察性腺饱满膨胀,呈树枝状分叉,直径2~3mm,末端较粗。

雌性生殖腺呈橘红色,卵粒肉眼可见,刺破后可自由散开;雄性生殖腺呈乳黄色或乳白色,刺破后可流出乳白色精浆。

显微镜下卵黄及细胞质透明,卵粒性状整齐。

根据亲参大小和培育水体的规模,可按1~2头/m³的数量准备。

1.1亲参的运输采捕的亲参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运回育苗场。

分干运和水运两种运输方法。

应根据运输距离、运输时间、温度以及运输路况等条件确定运输方法。

若距离较短,运输时间在3小时以内,可用干运法,即将亲参装入泡沫箱内,单层摆放,将箱盖封紧后运输。

长距离运输多用水运法,比如50×50×80cm的帆布桶内装水1/3~1/2,每个桶内可装亲参60~80头。

尽量选择在早晨,傍晚或夜间运输,防止海参相互挤压和摩擦。

运输容器内温度不宜高于刺参采捕海区的水温,可在运输容器内加冰降温。

1.2 海参暂养亲参蓄养的目的是提供良好适宜的培养条件,使亲参性腺发育成熟,从而获得足够数量的优质卵子和精子。

如果亲参性腺发育已经成熟,采捕时机控制的好,经过采捕和运输的刺激,亲参当晚即可产卵。

然而,一般情况下亲参需要蓄养一段时间后才能产卵。

如果为了升温育苗,提前采捕亲参,亲参蓄养更是育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1.2.1 水温调节亲参采捕季节往往由于气温较自然海区的水温回升块,致使蓄养水温高于亲参采捕海区的水温。

蓄养水温过高,海参将难于适应,反而延误产卵时间,影响卵子质量。

因此,应采取调控措施,使亲参蓄养初始水温与亲参采捕海区的温差尽量缩小,尽量控制在3℃以内,为亲参提供一个对水温的适应过程。

蓄养时间,水温一般不宜超过20℃。

浅谈海参池塘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海参池塘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海参池塘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海参是我国的一种传统食品,其营养丰富、滋补养生的特性备受人们青睐。

为了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海参养殖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产业。

然而,随着海参养殖规模的扩大,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1. 污染问题:由于养殖环境不够清洁,以及投饵不当,会导致养殖池塘卫生状况恶化,容易引起疾病,从而影响养殖效益和质量,另外由于养殖场的废弃物和粪便未经处理,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洋中,会给水质带来严重污染。

2. 种质问题:海参在育种上面存在一定的难度,由于养殖过程中海参品种的基因会发生突变,如果出现不合理的选择繁殖,海参的品质和体型都会出现较大改变,不利于养殖出高效的优质珍稀品种。

3. 疾病问题:由于海参的养殖环境复杂,海洋环境波动性大,极容易出现各种疾病。

常见的疾病如奶芽菌、水生动植物细菌性病害、蠕虫等等。

4. 成本问题:海参养殖食料的成本往往较高。

特别是那些需要海参粉饲料的养殖企业,运营起来的成本很难降低。

二、应对措施1. 改善池塘环境:养殖池塘应该定期清洁,掌握良好的养殖技术,防止不当投饵和饵料的反应,提高海参的生存率和质量,减少疾病的发生。

2. 引进优质品种:为了养殖出更具有经济价值的品质出众的海参,养殖企业应积极引进高质量的品种,采用先进育种技术培育珍稀品种,并掌握科学管理技能,在保证品质的同时提高产能。

3. 预防疾病: 每年要定期做好防疫工作,加强饵料管理和采鲜处理。

另外对于别的水生动植物,建议将海参养殖区域划定出来,避免用药物污染海洋环境。

4. 降低食料成本:为了减少食料成本,养殖企业可采用人造饵料、饲草等替代品来改善饲料结构。

同时,加强与海参粉饲料的技术合作,可改善其质量属性,提高生产效益。

综上所述,对于海参养殖业而言,应该在提供市场产品的同时重视养殖环境的卫生、垂直运营模式的调整,加强科学管理和防疫工作,进行产业兼并及规模经济的发展等措施,促进其长期发展。

海参养殖过程中四个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海参养殖过程中四个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海参养殖过程中四个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一、海参不下礁往往有三种情况:一是礁上饵料丰富,足够海参摄食,而礁上溶氧相对较高,所以海参会先摄食礁上饵料;二是水位过深(1.2米以上),底层溶氧较上层相差较大,海参也会不下礁;三是底质状况差,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如何应对海参出爬后的常见问题,海参出爬阶段的主要管理工作有哪些?1.海参在摄食期间建议降低水位。

保证底层有较高的溶解氧。

而且降低水位会让水温回落的快,海参出爬较早;2.海参出爬前使用“海参底安”改底2~3次。

将池底沉积的有机质分解掉,既减少海参肿嘴、化皮的发病率,还可降低底层耗氧,促进海参生长。

3.发现海参有零星出爬后,使用“抗应激灵”降解底层氨氮等有害物质、提高海参的抗应激能力和抗低氧能力。

因为海参一夏天没摄食,此时海参的体质和免疫力都很低,外泼“抗应激灵”以保证海参较高的出爬率,延长海参的摄食时间,加快海参生长。

4.适当投喂配合饵料。

出爬后海参的摄食量比较大,一些放苗时间较大,苗种规格较大、放苗密度较高的池塘一般到后期海参就会没有足够的饵料,这时要有选择性投喂人工配合饵料。

勤观察,一定要仔细看海参够不够吃的,否则就会影响海参的生长速度。

但投饵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少量多餐,喂多了就易造成底臭,易造成海参慢性中毒。

5.在海参的摄食期间,尽量少换水或不换水, 保持水体稳定,减少进水对海参的刺激,加快海参生长,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6.有增氧机的池塘要多开增氧机,没有的要尽量创造条件安装增氧机。

海参耐低氧能力强,但溶氧越高,海参的生长速度会越快。

保证池塘充足的溶氧(5毫克/升左右),有利于加快海参生长。

二、海参越冬前处理降温来临时请使用”“鱼虾蟹参救星”“四黄应急金水”可有效防范降温带来的诸多问题。

上冻前请使用“科力碘”对水体进行一次消毒,用“海参池底安”对底质再进行一次。

三、海蛰放苗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答:清淤、消毒工作结束后圈内即可蓄水,时间选择在放苗前一个月以上。

海参育苗育种技术

海参育苗育种技术

海参育苗育种技术一、海参育苗技术1. 环境准备:选择合适的育苗场地,保持水质清洁,温度适宜,PH 值稳定,光照充足。

2. 选种:选择优质的海参种苗,具有良好的生长潜力和抗病能力。

3. 海参孵化:将选好的海参种苗放入孵化箱中,控制适宜的温度、盐度和光照条件,促进海参的孵化和幼苗的生长。

4. 饲料投喂:为海参幼苗提供合适的饵料,如浮游生物、微生物等,保证其营养需求。

5. 海参苗期管理:定期清理池底杂物,调整水质参数,防止疾病发生,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6. 海参苗期培育:逐步增加饲料投喂量,控制饲料种类和投喂频率,促进海参的生长发育。

二、海参育种技术1. 选育优良品种:通过选择具有高产、耐病、抗逆性强等特点的海参进行育种,提高养殖效益。

2. 优化繁殖环境:保持海参养殖水质清洁,控制适宜的温度、盐度和光照条件,促进海参的繁殖。

3. 人工授精:通过人工手段将雌性海参的卵子和雄性海参的精子结合,促使受精卵发育成仔海参。

4. 仔海参孵化:将受精卵放入孵化箱中,提供适宜的温度、盐度和光照条件,促进仔海参的孵化和幼体的生长。

5. 护苗管理:定期清理池底杂物,调整水质参数,控制饵料投喂,防止疾病发生,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6. 优化养殖技术:根据不同阶段的海参生长特点,调整饲料种类、投喂量和投喂频率,提高海参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7. 注意疾病防控:加强疾病监测和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避免疫病扩散对养殖业的影响。

海参育苗育种技术的提升对于海参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育苗育种技术,可以提高海参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养殖效益,促进海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科学管理和疾病防控措施的实施,也能有效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成功率。

因此,不断探索和推广先进的海参育苗育种技术,对于海参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海参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海参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海参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近年来,沿海地区海参养殖业蓬勃发展,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海参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现。

从2004年水产养殖病害测报中可以看出,海参病害以2月份~4月份最为严重,7月份~9月份趋于平缓,进入12月份以来又有爆发迹象。

海参病害的发生对海参养殖业产生了一定冲击,影响了海参养殖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笔者结合生产实际谈以下几点看法:一、海参养殖中存在的问题1.苗种问题全人工育苗成功解决了海参养殖的苗种数量问题,但随之而来的苗种质量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养殖者。

育苗生产不规范,造成苗种质量下降,直接影响了海参养殖生产的全过程。

2.环境问题首先是选址问题,没有根据海参生物学特性选址,特别是忽视了无水污染、无大量淡水流入、有适宜的生长环境等自然条件。

其次是池塘建造不合理,池形设计不科学,容易产生死角,甚至有的池塘形成了“盘子底”或楔子形池塘,不利于水体交换;池塘深度不够,在夏季高温季节不能有效地减缓日光照射,抑制水温升高,冬季不能防止水温突变对海参的不良影响;配套设施不全,有的海参养殖池进、排水口共用,不利于水体循环。

最后是虾池改造的养参池没有清除池底的污物、杂物,特别是没有清除丝状藻,在沉积物较厚的地方没有翻耕曝晒或反复冲洗以促进有机物分解排出,容易引起水质败坏;新建养参池也没有经过浸泡冲洗和阳光曝晒,以清除土壤中的有害析出物,为有益生物的繁殖创造条件。

3.放苗密度问题有些养殖者为了追求高利润,盲目加大投苗量。

如体长为2cm~3cm的参苗投放密度以8000头/亩~15000头/亩为宜,但有些养殖者投放密度达到5万头/亩~6万头/亩,大大超过池塘承载能力,池塘生态环境恶化,加大了海参生存压力,也是海参在1~2个养殖周期内就发生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4.饵料单一,营养不足问题人工养殖海参密度较大,仅靠天然饵料生物不能满足海参生活、生长的需要。

投喂饲料的品种过于单一,造成海参营养缺乏,体质下降;过度投喂又影响养殖水质,恶化海参生活、生长环境。

春季网箱海参苗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春季网箱海参苗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春季网箱海参苗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近几年来因为网箱养殖海参苗周期短,养殖效益也很可观,所以海参圈里网箱安装的积极性较高。

但这种高利润也伴随着高风险,如果出了问题有可能就是一茬白养,严重的一茬(以500个网箱为例)会损失十几万元。

为了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在这里我们先分析一下春季化冰后,网箱参苗会遇到的一些主要问题及其处理方案。

一、“化皮”1、冻伤及饮淡水引起的“化皮”因为网箱及网吊子上面糊满草、藻类等造成网箱整体上浮,化冰期浮在上面的部分海参因为冻伤及表面淡水层会导致海参苗“化皮”。

处理方案:及时排淡水,打破水分层;人工晃动让漂浮严重的参苗掉到箱底;使用“新威灭”,容易使网箱上的脏东西掉落,起到通透网箱的作用。

图1 网箱上糊满水草与藻类2、应激引起的“化皮”化冰后不论是水温的不稳定、盐度的变化、进水水质的变化,都会给参苗带来强烈的应激,当苗体质较差伴随着各种应激就会导致参苗出现“化皮”现象。

处理方案:少量多次换水;使用“激活”5ppm,如果没有恢复好就同剂量再使用一次。

图2 海参苗出现大量“化皮”3、气泡病引起的“化皮”化冰前和化冰后的气压变化太大,造成海参苗出现气泡病,漂上水面,严重的出现肿嘴,最后会造成“化皮”。

处理方案:化冰期不要快速化冰(包括大窜水、打氧泵等),化冰后使用“激活”强化体质。

图3 化冰前图4 化冰后二、拖便因为封冰期较长,网箱内积累了大量的烂草及有机质,参苗摄食后症状轻的出现拖便现象,严重的会造成黑嘴、肿嘴。

处理方案:化冰后可以适当投喂“利苗多”+“利多精”,帮助分解烂草、有机质的同时,也会改善肠道提高消化吸收能力,加快参苗的生长。

图5 网箱内大部分粪便发长、发粘三、体质差封冰期时间较长,网箱糊死后网箱水环境越来越差,水体交换少;同时化冰后的温度、盐度等大幅度变化等多种原因都会造成海参体质越来越差(海参表现为不伸展、发黑、发硬等症状)。

处理方案:少量多次使用“底居安”改善底部环境,同时使用“激活”强化体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参育苗过程常见问题解答
一、浮游体期的幼苗常见的烂边一般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
答:1、升温育苗若水温不稳定,温差2℃以上极易发生幼体烂边,解决方法是每天换水量应控制在30%一50%,温差低于0.5℃。

2、投喂方法不对,易造成残饵过多,引起氨氮、PH过高导致烂边,因此这阶段要严格控制投喂量,尽量少量多餐,一天2 3次为宜,同时配合微生态制剂[苗乐肠优],一天一次,可降低氨氨,提高营养。

3、气泡病也会引起幼苗烂边,由于单胞藻经育苗车间升温后迅速繁殖,吸收水体中大量二氧化碳,引起PH突然升高,导致水中溶解氧过高而最终导致气泡病发生,所以在育苗过程中要按时使用微生态制剂[生态益水菌]和[苗乐肠优]及时防治。

二、苗附板后10—15天左右,滑板率较高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1、这个阶段滑板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多数原因是参苗从浮游体到附板这两个阶段转化较快造成的。

前期以单胞藻类和菌类为主要饵料,附板后若过早投喂自配料和海泥易造成幼苗消化不良厌食等症状,一星期左右矛盾达到高峰。

所以,这期间饲料的转换要有一个过渡阶段,一般附板后要先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开口料,不要急于投喂自配料和海泥,也可以配合300目以上的海藻粉投喂,逐步过渡到正常喂料。

2、缺氧,育苗过程中导致缺氧的原因是:
①气头数量不够,正常应每平方213个,气头目数以80目为宜。

②充气量越小越好,因为气泡总是往气压低的地方跑,所以池底有效溶解氧相对较低,上层溶解氧较高。

这就是造成苗全在网片上面而不往下走的原因。

三、育苗的后期及保苗阶段常见的拖便有哪些原因引起的?如何防治?
答1、料的质量不好,有霉变、酸败或发臭。

2、投喂量偏多引起消化不良。

3、饲料中的蛋白、脂肪与纤维的比例过高。

所以生产过程中要严把饲料质量关。

对已出现的拖便现象,根据情况轻重有以下几种防治方法:①早期间用[苗乐肠优]泼洒,一天一次。

②水脏有少量泡沫或油膜时,在上述基础上加[强力EM]苗越小用量越少,苗越大用量越多,一天一次,换水后立即使用,连用3 5天。

四、育苗后期及保苗阶段如何正确确定投喂量,一般怎么做?
答:刺参投喂量的确定,一般根据刺参的体重2.5%一3%为参考量分两次早晚投喂,然而海参在同一阶段不同水温的条件下,参苗的活力都不同,所以它的摄食量也都会有差别。

介于此原因在投喂的时候,可参照下面几个标准:
1、以人工配合饲料为主,配以各种海藻类原粉,一般以投喂饲料以后3小时左右水变清为宜。

2、在每次投喂之前,至少要看到三分之二的刺参有“出爬”现象为宜,因为刺参有吃饱后“回窝”的习惯。

3、对于刚刚附板一个月左右的稚参,一般参照波纹网片槽沟内残饵的多少以及气石打出气泡在水面的多少而决定投料的多少(投喂螺旋藻除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