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分析报告
田园综合体研究报告

田园综合体研究报告田园综合体是一种新兴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通过整合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资源优化配置。
本报告通过调研分析田园综合体的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总结出其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田园综合体的发展现状和形成原因:1.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田园综合体的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各地纷纷推进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
以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较为集中,同时中西部地区也逐渐兴起。
主要包括农业主题乐园、特色农庄、农村休闲度假村等。
2.形成原因:田园综合体的形成与我国农村逐渐工商业化、城乡一体化政策的推行有关。
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难以满足农民增收的需求,城市人口对乡村休闲度假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田园综合体得到了迅猛发展。
二、田园综合体的发展优势:1.农业转型升级:田园综合体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通过引进科技和创新技术,实现了农业的转型升级。
2.促进乡村旅游:将乡村环境和农村文化资源打造成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乡村风情,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3.增加农民收入:田园综合体中的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业态,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4.缓解城市压力:城市人口流入农村,缓解了城市的人口压力,改善了城市的生态和环境。
三、田园综合体存在的问题:1.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田园综合体项目需要大量土地,但农村土地流转存在问题,影响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2.乡村旅游标准不一:田园综合体项目中的乡村旅游业态标准不统一,导致一些项目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
3.缺乏专业人才支持:田园综合体项目需要人才支持,但目前农村缺乏相关专业人才,难以为项目提供专业化支持。
四、提升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建议:1.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简化手续,规范土地流转合同,鼓励农户积极参与。
2.制定统一的乡村旅游标准,并加强监管力度,提升项目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3.加大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供相关培训和创业支持,增加专业化人才的支持。
中国“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及其经营模式分析()[优质ppt]
![中国“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及其经营模式分析()[优质ppt]](https://img.taocdn.com/s3/m/76ec67a0c8d376eeafaa3133.png)
一、田园综合体概念及结构体系
(二)田园综合体建设原则及结构体系 1、建设原则
3、田园综合体谨记“三不”原则
田园综合体的提出,势必会进一步鼓舞各地“大胆去试”,如德州今年计划培育100个宜居宜业田园综合 体;3月,四川首个茶文化田园综合体正式落子蒲江成佳茶乡,等等。田园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 防止各类开发主体走偏,盲目跟风,要谨记“三不”。
3.1不能把农民丢到一边
田园综合体是一套综合产业体系,需要集中要素资源对乡村进行整体规划、开发和运营。在此过程中 ,应当利用好农民合作社这一载体,通过土地流转,对土地经营进行中长期产业规划,发展现代化、规模 化的农业产业园区,以此作为建设田园综合体的基础。而加入合作社的农民,既可以在其中就业,又可以 通过股权、租金等方式获得收益。如此一来,既培育了新型经营主体,又保护了农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的权利,防止集体资产被外来资本控制。
3.2不能走向房地产化
对乡村来说,唯有保留其原生态,才能达到自然之真。田园综合体应尊重和发扬农耕文明,融合循环 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等创新形式,真正展现农民生活、农村风情和农业特色。因此,它的核心产业 是农业。当然,为了改善乡村旅游硬件,提升服务水平,必要的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但应符合乡 村肌理。也就是说,田园综合体本身仍是乡村,而非大兴土木、改头换面的旅游度假区,更非违法违规的 私人庄园会所。
田园综合体包括农业、文旅、地产三个产业。农业要做三件事,即打造现代农业生产型 产业园、休闲农业和CSA(社区支持农业);文旅产业要打造符合自然生态的旅游产品和度假 产品的组合,且要考虑功能配搭、规模配搭、空间配搭,此外还要融入丰富的文化生活内容, 以多样的业态规划形成旅游度假目的地;地产及社区建设,无论改建还是新建,都要按照村落 肌理打造,而且要附着管理和服务功能,营造新社区。在城市综合体营建理论中的统一规划、 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分散经营原则,在田园综合体中同样适用。
田园综合体项目考察2018.12.27

2018年12月
02
中国酒村
大梁酒庄 — 项目位置 中国酒村休闲农业旅游项目位于成都邛崃市临邛镇文笔山村,距邛崃城区仅3公里,紧邻国道 318线和中国名酒工业园,距离成都绕城52KM,距离成都主城区58km。
主城区
中国酒村
大梁酒庄 — 项目规划 中国酒村休闲农业旅游项目是一处融“酿酒高粱种植、原酒加工酿造、邛酒文化体验、观光旅 游休闲”于一体的活化的“原酒原乡文化博物馆”,是一个以中国原酒文化为主题的风情旅游 村落。
项目交通导视
相对于本项目本次考察的综合体项目位置较远,公共交通难以到达,全依靠自驾, 而本项目占据区域、交通优势,因此后期开发运营期需将此优势放大化处理,优 先做好交通导视系统。
产业开发运营
运营较好的产业项目产业开发均契合国家大政策方针,得到政府的支持,从而实现 开发商带动,政府引导,农民支持的整体产业开发运营,合理配置,例如大梁酒庄、 农科村、我的田园等项目; 产业前置体验打造,以聚合人气,宣传先导,提升项目知名度; 建筑风格特色应融合为一体,细节打造贴合产业布局;
•
前往道路多为村庄道路,道路相对狭窄;
低成本建设
• • 田园迪斯尼无大型建筑设施投入; 低成本建设的同时兼顾趣味性与互动性;
重复消费可能性低
• • 目前以参观大梁酒庄文化以及稻草人系列为主要游玩点; 特色项目较为单一,二次消费刺激性较低;
创意、创新,专业统一运营
•
• • •
与地产结合度有限
• • 由于是农村耕地,土地性质受限,且为租赁,后期具有 不确定性; 区域内资源条件有限,乡村旅游初步形成,但是度假市
文化旅游、餐饮、住宿、农业有机结合,统一运营;
田园稻草人已申请专利运营; 结合四川文化以及周边环境合理搭配特色设计; 对原有村民的合理安置
田园综合体研究报告

田园综合体研究报告田园综合体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人们对于乡村生活的向往日益增加。
田园综合体作为一种城乡结合型的发展模式,以保留乡村特色和农耕文化为基础,结合现代化的设施和功能,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等多种服务。
本报告将对田园综合体这一新型的发展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意义、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田园综合体的意义田园综合体是由城市化进程和人民对自然、乡村生活的向往驱动下发展起来的。
它将城市的现代化设施和农村的传统生活方式相结合,使人们能够在享受现代化便利的同时,感受到农耕文化的魅力。
田园综合体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 弘扬传统文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的传统文化逐渐丧失,田园综合体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重温农耕文化的机会。
通过传统手工艺品展览、传统农耕活动的体验等方式,可以让年轻一代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乡村智慧。
2.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为农村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它可以通过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等方式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3. 缓解城市压力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和高压力让人们渴望远离都市,寻找一片宁静的乡村环境。
田园综合体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逃离城市喧嚣的场所。
在田园综合体中,人们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清新的空气,舒缓心情,放松身心。
三、田园综合体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的田园综合体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些地方已经开始着手规划和建设田园综合体,如杭州的乌镇、北京的密云等地。
一些旅游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也开始涉足田园综合体的建设。
然而,目前我国的田园综合体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大部分地方对于田园综合体理念的认知还不够深入,缺乏有关政策的支持。
其次,一些田园综合体的规划和建设存在着市场需求分析不准确、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再次,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和专业人才,一些田园综合体的管理和运营水平有待提高。
2019年中国特色小镇发展分析报告

147 号)
财政部
居等特色小镇
关于做 好 2016 年 特 色 小 2016 年
镇推荐工作的通知 (建村 8月
建函 〔2016〕 71 号)
住建部 村镇建
设司
确定 2016 年各省特色小镇推荐数量、 推荐材料和推 荐程序
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 (城) 2016 年
(8) 2016 年, 国务院颁布了 《 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 见》。 主要内容: 强调要加快特色小镇发展, 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休闲旅 游、 商贸物流、 信息产业、 先进制造、 民俗文化传承、 科技教育等魅力小 镇, 带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就近城镇化。 重要影响: 分 9 个专题 36 条具体 措施介绍新型城镇化建设, 将特色小城镇建设单独为第 4 专题, 凸显特色小 城镇建设的重要地位。
(4) 1997 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主要内容: 在 第五专题 “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 中, 指出要 “ 搞好小城镇规划 建设”。 重要影响: 十五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做出全面部署, 首次将小城镇规划建设列入其中, 对 21 世纪小城镇发展具 有奠基性意义。
(5) 2000 年, 国务院颁布了 《 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 主要内容: 认为发展小城镇, 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从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积极培育经济基础、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和充分运用 市场机制等方面阐述小城镇发展路径。 重要影响: 对后续各省陆续出台相 应的小城镇发展指导性意见提供整体性指引。
告》 。 主要内容: a������ 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 均应设置镇的建制。 b������ 总人口在 20000 人以下的乡, 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 2000 人的, 可以 建镇; 总人口 在 20000 人 以 上 的 乡, 乡 政 府 驻 地 非 农 业 人 口 占 全 乡 人 口 10% 以上的, 也可以建镇。 c������ 少数民族地区、 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 山区 和小型工矿区、 小港口、 风景旅游、 边境口岸等地, 非农业人口虽不足 2000 人, 如确有必要, 也可设置镇的建制。 d������ 凡具备建镇条件的乡, 撤乡 建镇后, 实行镇管村的体制; 暂时不具备设镇条件的集镇, 应在乡人民政 府中配备专人加以管理。 重要影响: 对建制镇的标准重新进行了修订, 修 订体现出对建制镇设置的灵活性与因地制宜, 这也成为目前对建制镇设置 标准最重要的专项政策与指导文件。
中国田园综合体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田园综合体行业市场分析报告1. 市场概况田园综合体市场是指将乡村庄园与商业、休闲、文化、教育等产业有机结合,打造集农产品销售、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市场。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和乡村旅游的需求增加,田园综合体市场逐渐兴起。
该市场具有以下特点:农产品直供、生态环境优美、文化传承、休闲娱乐等。
这些特点满足了城市人民对绿色食品、休闲度假和体验乡村生活的需求。
2. 市场规模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田园综合体市场在过去几年内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预测,未来几年内该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田园综合体市场呈现以下特点:•北方地区发展较快,如华北、东北等地。
这些地区人口密度较大,人们对乡村旅游、农产品消费的需求旺盛。
•南方地区的田园综合体市场也在逐渐崛起,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
这些地区经济发达,人们对休闲度假和健康生活有更高的追求。
3. 市场竞争随着田园综合体市场的兴起,竞争也日益激烈。
在市场竞争中,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重点关注的:3.1 农产品供应链农产品供应链对于田园综合体市场的成功运营至关重要。
优质的农产品供应链可以保证市场上供应的农产品新鲜、健康,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2 休闲娱乐设施田园综合体市场的休闲娱乐设施也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
例如,农场采摘、户外运动、文化体验等可以给消费者提供不同的休闲方式。
3.3 市场定位市场定位是决定田园综合体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市场定位应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和消费者需求来进行,避免与其他竞争对手过于接近。
4. 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田园综合体市场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模式,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
以下几点是该市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品牌化:田园综合体市场将更加重视品牌建设和推广,打造具有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创新产品:开发创新的农产品和休闲娱乐项目,吸引更多消费者,并提供多样化的消费体验。
•多元化合作:与其他行业合作,如教育、文化、体育等,形成多元化的产业链,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
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整理报告2017年12月29日背景介绍在田园综合体中,一二三产业互融互动,通过各个产业的相互渗透融合,把休闲娱乐、养生度假、文化艺术、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农耕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使传统的功能单一的农业及加工食用的农产品成为现代休闲产品的载体,发挥产业价值的乘数效应。
2017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其中提到:“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这是中央文件首次提出“田园综合体”这个概念。
2017年6月5日,财政部又印发了《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2017年确定河北、山西等18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并且,中央财政会从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中统筹安排,支持试点工作。
政策的大力支持,可以看出,在不久的将来,“农业园区”的田园综合体模式将大放异彩。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连续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此作出明确要求。
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量身定做的用地保障政策,早已提上议事日程。
2017年12月21日,国土资源部召开媒体座谈会,对《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田园综合体”被写入了中央1号文件,其出发点是主张以一种可以让企业参与、带有商业模式的顶层设计、城市元素与乡村结合、多方共建的“开发”方式,创新城乡发展,形成产业变革、带来社会发展,重塑中国乡村的美丽田园、美丽小镇!一、田园综合体的定义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中国“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及其经营模式分析(PPT)

目录/Contents
一、田园综合体概念及结构体系 (一)田园综合体概念及特征 (二)田园综合体建设原则及结构体系
二、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思路及策略 (一)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思路 (二)田园综合体的打造策略 (三)田园综合体的综合产业价值链演化
三、中国特色小镇政策解析 Policy Analysis (一)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明乡村旅游六大发展方向与五大发展路 径 (二)国家及湖北省有关特色小镇政策核心文件
3.3不能搞“千村一面”
传统村落多是积久聚居而成,在产业、生态、文化等方面各有其原生态特色。建设田园综合体应注 重保护和发扬原汁原味的特色,而非移植复制、同质化竞争。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 下,随着城市居民体验农耕生活、欣赏田园风光、品味乡村土产、了解风土人情等乡村旅游需求的多元 化,发展乡村旅游有足够的空间在“特色”上作文章。
3、田园综合体谨记“三不”原则
田园综合体的提出,势必会进一步鼓舞各地“大胆去试”,如德州今年计划培育100个宜居宜业田园综 合体;3月,四川首个茶文化田园综合体正式落子蒲江成佳茶乡,等等。田园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为防止各类开发主体走偏,盲目跟风,要谨记“三不”。
3.1不能把农民丢到一边
田园综合体是一套综合产业体系,需要集中要素资源对乡村进行整体规划、开发和运营。在此过程 中,应当利用好农民合作社这一载体,通过土地流转,对土地经营进行中长期产业规划,发展现代化、 规模化的农业产业园区,以此作为建设田园综合体的基础。而加入合作社的农民,既可以在其中就业, 又可以通过股权、租金等方式获得收益。如此一来,既培育了新型经营主体,又保护了农户和农村集体 经济组织的权利,防止集体资产被外来资本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园综合体是一套综合产业体系,需要集中要素资源对乡村进行整体规划、开发和运营。在此过程中, 应当利用好农民合作社这一载体,通过土地流转,对土地经营进行中长期产业规划,发展现代化、规模化 的农业产业园区,以此作为建设田园综合体的基础。而加入合作社的农民,既可以在其中就业,又可以通 过股权、租金等方式获得收益。如此一来,既培育了新型经营主体,又保护了农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 权利,防止集体资产被外来资本控制。
目录/Contents
五、田园综合体经营及盈利模式和三大难点 (一)田园综合体经营模式 (二)田园综合体盈利模式 (三)田园综合体落地的三大难点
六、中国四大特色小镇案例及发展模式分析 案例(一)-- 无锡阳山田园东方 案例(二)--无锡鹅湖农业生态示范园 案例(三)--台湾清境农场 案例(四)---杭州法云安缦
一、田园综合体概念及结构体系
3、田园综合体谨记“三不”原则
田园综合体的提出,势必会进一步鼓舞各地“大胆去试”,如德州今年计划培育100个宜居宜业田园综合 体;3月,四川首个茶文化田园综合体正式落子蒲江成佳茶乡,等等。田园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 防止各类开发主体走偏,盲目跟风,要谨记“三不”。
3.1不能把农民丢到一边
一、田园综合体概念及结构体系
(一)田园综合体概念及特征 1、田园综合体概念内涵
田园综合体是以企业和地方合作的方式,在乡村社会进行大范围整体、综 合的规划、开发、运营,形成的是一个新的社区与生活方式,是企业参与、农 业+文旅+地产的综合发展模式。
一、田园综合体概念及结构体系
2、田园综合体的特征
以产业为基础:田园综合体以农业为基础性产业,企业承接农业,以农业产业园区发 展的方法提升农业产业,尤其是现代农业,形成当地社会的基础性产业。 以文化为灵魂:田园综合体要把当地世代形成的风土民情、乡规民约、民俗演艺等发 掘出来,让人们可以体验农耕活动和乡村生活的苦乐与礼仪,还原村子原貌,开发一 个“本来”的村子。 以体验为活力:将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和农家生活变成商品出售,让城市居民身临其 境体验农业、农事,满足愉悦身心的需求,形成新业态。
一、田园综合体概念及结构体系
(二)田园综合体建设原则及结构体系 1、建设原则
田园综合体包括农业、文旅、地产三个产业。农业要做三件事,即打造现代农业生产型 产业园、休闲农业和CSA(社区支持农业);文旅产业要打造符合自然生态的旅游产品和度假 产品的组合,且要考虑功能配搭、规模配搭、空间配搭,此外还要融入丰富的文化生活内容, 以多样的业态规划形成旅游度假目的地;地产及社区建设,无论改建还是新建,都要按照村落 肌理打造,而且要附着管理和服务功能,营造新社区。在城市综合体营建理论中的统一规划、 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分散经营原则,在田园综合体中同样适用。
3.2不能走向房地产化
对乡村来说,唯有保留其原生态,才能达到自然之真。田园综合体应尊重和发扬农耕文明,融合循环 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等创新形式,真正展现农民生活、农村风情和农业特色。因此,它的核心产业 是农业。当然,为了改善乡村旅游硬件,提升服务水平,必要的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但应符合乡 村肌理。也就是说,田园综合体本身仍是乡村,而非大兴土木、改头换面的旅游度假区,更非违法违规的 私人庄园会所。
2、田园综合体结构体系
在新型城镇化构架下,田园综合体实际上是由五个部分构成:景观吸引核、休闲聚集区、农业 生产区、居住发展带、社区配套网。
一、田园综合体概念及结构体系
2、田园综合体结构体系
2.1景观吸引核 吸引人流、提升土地价值的关键是依托观赏型农田、瓜果园,观赏苗木、花卉展示区, 湿地风光区,水际风光区等等,使游人身临其境地感受田园风光,体会农业魅力。 2.2休闲聚集区 为满足客源的多样需求而创造的综合产品体系,可以包括农家风情建筑(如庄园别墅、 小木屋、传统民居等)、乡村风情活动场所(特色商街、主题演艺广场等)、垂钓区等。 休闲聚集区使游人能够进入具有农村特色的生活空间,体验乡村风情活动,享受休闲农业 带来的乐趣。 2.3农业生产区 调整微型气候,增加休闲空间,使游人在参与农事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农业生产全过 程,体验农事生产的乐趣。同时还可以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农业科技 示范等项目。 2.4居住发展带 迈向城镇化结构的重要支撑,通过产业融合与产业聚集,引导人员聚集,形成人口相 对集中的居住生活区,以此构建乡村人口基础。 2.5社区配套网 配套支撑功能区,既服务于农业、休闲产业的金融、技术、物流等需求,又服务于当 地居民的商业、医疗、教育等需求。由此,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公共配套网络。
目录/Contents
一、田园综合体概念及结构体系 (一)田园综合体概念及特征 (二)田园综合体建设原则及结构体系
二、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思路及策略 (一)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思路 (二)田园综合体的打造策略 (三)田园综合体的综合产业价值链演化 三、中国特色小镇政策解析 Policy Analysis (一)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明乡村旅游六大发展方向与五大发展路径 (二)国家及湖北省有关特色小镇政策核心文件 四、宋卫平蓝城农庄小镇“特色小镇+现代农业”的案例 (一)蓝城农庄小镇“特色小镇+现代农业”的案例分析 (二)宋卫平蓝城农庄特色小镇的久聚居而成,在产业、生态、文化等方面各有其原生态特色。建设田园综合体应注重 保护和发扬原汁原味的特色,而非移植复制、同质化竞争。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 随着城市居民体验农耕生活、欣赏田园风光、品味乡村土产、了解风土人情等乡村旅游需求的多元化,发 展乡村旅游有足够的空间在“特色”上作文章。
创新乡村消费:旅游业可作为驱动性的产业选择,带动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程 度地弥合城乡之间的差距。而解决物质水平差距的办法,是创造城市人的乡村消费。
城乡互动:解决文化差异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城乡互动。田园综合体正是一种实现城 市与乡村互动的一种商业模式。关于城乡互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空间上把城市 人和乡村人“搅合”在一起,在行为上让他们互相交织。文化得以弥合,才是人的城 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