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桉树人工林发展概况
柳州市桉树人工林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柳州市桉树人工林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摘要】柳州市桉树人工林是该地区重要的资源,但存在着管理不当、资源浪费、市场需求不足等问题。
缺乏科学管理导致了生长速度慢、质量不佳;资源浪费造成了土地浪费和能源浪费;缺乏市场需求导致产品销售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设人工林保护区、加强科学管理、合理利用资源、开拓市场需求是关键。
重视科学管理、合理利用资源、积极开发市场是柳州市桉树人工林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科学管理、合理利用资源、开拓市场需求是未来柳州市桉树人工林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柳州市、桉树、人工林、发展现状、问题、对策、科学管理、资源浪费、市场需求、保护区、重要性、适销对路的市场、利用资源1. 引言1.1 柳州市桉树人工林的意义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是一个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的城市。
柳州市桉树人工林作为城市的重要生态资源,发挥着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
柳州市桉树人工林的种植和发展为当地提供了丰富的木材资源。
桉树木材质地坚硬,耐腐蚀,适合制作家具、建筑材料等。
桉树人工林的发展不仅可以满足当地市场需求,还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优质的木材资源。
柳州市桉树人工林的种植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桉树是一种喜温湿气候的树种,能够有效保持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提高环境质量。
通过发展桉树人工林,可以有效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
柳州市桉树人工林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木材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应当加强桉树人工林的科学管理,保护好这一重要的生态资源。
1.2 柳州市桉树人工林规模柳州市桉树人工林是广西柳州市重要的林业资源之一,覆盖面积较广。
据统计,柳州市目前的桉树人工林面积约为5000公顷,分布在各个县区。
以融水县、柳城县和鹿寨县的桉树人工林面积最大,占比超过60%。
这些人工林不仅为当地提供了丰富的木材资源,还起到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作用。
广西桉树发展情况

广西桉树产业发展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2014年10月20日)广西是我国桉树种植第一大省区,桉树产业是广西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西造纸和木材加工千亿元产业的核心主体,为广西的生态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及维护我国木材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广西桉树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桉树是全球生长最快的阔叶树种之一,与树、松树并称世界三大人工林树种,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在全世界围大力发展。
目前,桉树在世界5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种栽培,面积达到2亿多亩。
我国引种桉树有110多年历史,主要在华南和西南南部的广西、、、和等17个省(区)。
2012年全国桉树人工林总面积约6000多万亩,仅次于巴西和印度。
桉树已成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纸浆材和纤维材树种,成为资源增长最快、经济效益最好,被企业、林农普遍接受的首选树种。
广西是我国最早引种桉树的省(区)之一,但大面积栽培桉树始于1965年。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种植窿缘桉、柠檬桉、野桉、大叶桉,其次为广叶桉、赤桉、细叶桉。
2000年起,随着尾叶桉的成功引进、改良和杂交种无性系的推广, 桉树得以快速发展。
到2013年,全区桉树人工林面积达到3000万亩左右,占全国桉树总面积的近一半,桉树蓄积量1亿多万立方米,占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的六分之一左右,桉树面积、蓄积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目前,全区有桉属树种90多种,但主要种植品种为尾叶桉、尾巨桉等杂交无性系,如广林9、DH924、DH3327、DH3229、DH19-6、U6、韦赤桉3号等。
形成了以种苗生产、培育采伐、加工利用为主体的桉树大产业,成为广西林业的支柱产业,支撑了广西造纸和木材加工千亿元产业。
(一)广西桉树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广西桉树产业发展过程大抵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少量引种、零星种植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该阶段主要以引种试种为主。
广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光、热资源丰富,与桉树原产地的气候类似,非常适合种植桉树。
柳州市桉树人工林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柳州市桉树人工林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柳州市位于广西南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气候条件,适宜发展林业。
为此,柳州市政府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大力推行桉树人工林的种植,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寻找解决的对策。
问题一:桉树人工林生长速度慢桉树是一种快速生长的树种,但是在柳州市,桉树人工林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
这主要是由于种植的土地质量较低、环境条件不佳等因素造成的。
此外,柳州市近年来频繁受到强降雨、台风等气候灾害的侵袭,也对桉树人工林的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对策一:提高土地质量和改善环境条件为了提高桉树人工林的生长速度,需要对种植的土地进行改良和改善。
可以采取施肥、深翻、石灰化等措施,提高土地的蓄水能力和肥力。
同时,应该注重维护桉树人工林周边的环境,减少外界因素对桉树人工林的影响。
对策二:选用合适的树种品种在选择桉树品种上,应该注意选用适宜当地生态环境和土壤条件的品种,可以通过繁殖和试种等方法筛选合适的品种,提高桉树人工林的生长速度和经济效益。
问题二:桉树人工林病虫害频繁发生桉树人工林容易受到虫害和病害的侵扰,而且病虫害的种类繁多,严重危害着桉树人工林的健康和生长。
对策一:加强病虫害防治管理桉树人工林的病虫害防治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措施。
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机械防治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治理。
加强防治管理可以及时控制病虫害,保证桉树人工林的健康生长。
对策二:改变草地化倾向,提高桉树人工林密度桉树人工林生长缓慢、树干细弱,与地表覆盖率、种植密度和土壤水分等是关系密切的。
因此,在桉树人工林的管理过程中,应该改变草地化倾向,提高树密度和覆盖率,改进生态经营模式,增加桉树人工林的生态环境优势。
结论:桉树人工林因其生长速度快、纤维质优良、色泽深浅可调、耐腐朽等优点,成为了柳州市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可以从改善土地质量、加强病虫害防治、改进生态经营模式等方面入手,优化桉树人工林的发展环境,实现桉树人工林的长远稳定发展。
广西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广 西 桉 树 人 工 林 发 展 概 况
达 数 干至 数万公 顷[ 林 龄 一致 , 种单 一 , 2 1 。 品 造成桉 树林 的组
广 西在桉 树 研究 领 域处 于 国 内领 先地 位 , 不仅 建 立 了 我 国 乃至 亚洲 最大 的桉 树 基 因库 . 培 育 出多 个桉 树 优 良 还 新 品 种和 优 良无性 系 。其 中 广西 林 业 科 学 院培 育 出来 的
远发展按 树人 工林建 设提供借 鉴 。 桉 树 ; 工 林 ; 持 续 发 展 ; 在 问 题 ; 策 ; 西 人 可 存 对 广 中图分类 号 ¥ 2 文献 标识 码 A 77 文章编 号 1 o — 7 9 2 1 ) 6 0 3 — 2 O 7 5 3 (0 0 0 — 2 8 0
“ 十五 ” 以来 , 广西 实施 南方速 生丰 产林 工程 , 树人 工 桉 林 得到 迅速发 展 , 造林 面积逐 年扩 大 。 2 0 到 0 8年底 . 广西 已
营 造桉树人 工林 面积达 8 1万 h z蓄积量 约 30 0m 。 m, 5 随着 桉树 科技 的发 展 、 树人 工林 面 积 和 栽培 区域 的 桉 扩大 和 产量 的提 高 , 桉树 相 关产 业 也迅 猛 发 展 。 2 0 到 0 8年 柳 州地区 人造 板企 业 已发 展 到 7 0多 家 。0 3年 自治 区党 0 20 委 、 府利 用外 资在 全区沿 海建 设北海 、 政 钦州 两大林 浆纸 一
成 和 结 构 简 单 , 逆性 低 。 定性 差 。 2 0 抗 稳 在 0 8年 初 的 雪灾
中 . 西桉 树 受灾 面积 84 广 . 4万 h , 积 受灾 率 l . %, m 面 05 5 直
接 经 济损 失达 2 5亿 元[ 这 与 桉树 人 工林 的 品种 及 单一 结 3 1 。
桉树人工林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分析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 32XIANGCUN KEJI 2017年3月(下)桉树人工林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分析何达伟(钦州市钦南区久隆镇林业站,广西钦州535017)[摘要]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是目前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阻碍。
而桉树是世界公认的成林最为快速的造林品种,也是我国造林比较成功的品种,在满足我国木材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本文针对桉树人工林存在的问题和可持续经营发展的具体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现状;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S792.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17)09-32-2桉树是我国造纸的重要木材来源,也是我国南方最主要的树木种类,其优点极其明显: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及应用广等。
桉树还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遍种植,占到了全球人造林面积的15%。
可以说,桉树人工林对全世界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但是在进行人造林规划时,我国很多地区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影响。
因此,对桉树人工林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找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是极其重要的。
1桉树人工林现状1.1桉树人工林的生态系统不具备足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桉树人工林营造中最需要注重的问题,其影响着桉树人工林对于外界环境变化的抵抗能力。
桉树人工林生态环境差的主要原因就是桉树林的结构比较单一,整个林地的桉树树龄基本相同,无法稳定林地内的生态环境,对于自然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很差,很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生长问题。
从理论上来看,桉树人工林所具有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林地中每一株树都对环境有着基本相同的反应,所以想要使桉树林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以通过整片树林的风险控制来实现。
总之,桉树人工林大面积的危害发生原因就是因为桉树林的结构单一,生态环境不稳定。
1.2人工林种植地的地力出现衰竭人工林的种植年限都比较久,所以地力衰竭成为了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
广西钦廉林场桉树人工林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桉树是当前我国南方林区林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树种[1],桉树人工林在维护国家木材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生态防护作用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2]。
面对可利用林地资源的限制、立地条件的制约等影响,桉树人工林将在营林制度、经营策略和途径方面发生深刻变化和重大调整[3]。
广西钦廉林场位于广西南部,地跨钦州、北海两市,分布在钦南区、浦北县等18个乡镇,林场地貌属桂东南六万大山西南余脉延伸至近海地带的中低丘陵、台地,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
林场经营范围内最高峰是平艮分场通天蜡岭,海拔245.3m ,最低点是那丽分场旧铺工区林地,海拔只有10m 左右。
林场人工种植主要树种有桉树、杉木、马尾松等,林场经营松杉桉商品林地面积约3.2万hm 2[4],其中桉树面积约2.9万hm 2,占乔木林面积的90%。
近年来,林场以现代林业理念为指导,不断丰富优化桉树树种结构,采用“桉树+油茶”、桉树大径材、“桉树+珍贵树种”、桉树低产林改造、“桉树+台湾相思等”、林牛草等模式,在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商品林建设质量水平,2022年全场桉树出材达180m 3·hm -2,万元林面积达200多hm 2,林场桉树综合效益显著。
1桉树林发展现状1.1完善技术规程,确保林木生长旺盛综合林场桉树生长及轮伐期等情况,及时完善技术规程:1)调整桉树追肥年限,由原来一个轮伐期追肥5年增加到6年,且规定每年1—7月为追肥期限,确保在生长旺季得到养分补充;2)开展卫生伐作业,为使林分生长环境更健康,推行桉树3—5年生林分开展卫生伐作业,如那琴分场那标站5林班植苗4年林,每年都发生焦枯病害,2022年通过卫生伐除林分中弱、小、病、断株,优化了林分环境,使得林分通透健康,没有发生焦枯病害,桉树林生长旺盛。
同时,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和综合防治工作,未出现大面积桉树林虫害病疫。
对局部出现的桉树虫害,及时组织做好防治工作;根据林地林木可持续发展、森林认证、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等要求,严格设定除草剂的使用条件,逐步减少除草剂的使用量,在选购除草剂时充分考虑成分不含2,4-D 等禁用化学品的除草剂。
桉树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桉树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桉树产业是指以桉树为主要生产对象的产业,涉及到桉树的种植、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
桉树是一种快速生长的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在我国各地都有着广泛的种植和利用。
随着桉树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生态环境的问题。
本文将对桉树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桉树产业发展现状1. 桉树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对木材的需求不断增加,桉树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我国的桉树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1000万亩,其中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地是桉树的主要产区。
桉树以其快速生长、优质木材、适应性强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农民和企业的青睐,成为了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2. 桉树木材需求量大桉树木材是一种质地坚硬、纹理清晰、色泽美观的木材,广泛用于建筑、家具、造纸等领域。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桉树木材的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大,对桉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 桉树产业链不断完善随着桉树产业的发展,桉树产业链也在不断完善。
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
衍生产品的开发也逐渐成熟,如桉树花精油、桉树木屑等产品也开始逐渐进入市场,为桉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二、桉树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 土地资源利用桉树种植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这就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提出了要求。
过度开发桉树种植面积,会导致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对土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也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等问题。
2. 水资源消耗桉树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而且桉树对水质要求苛刻,对水资源的占用也相当庞大。
一些地区由于桉树的过度种植,导致了水资源的过度消耗,一些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3. 生态环境破坏在桉树的种植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和质量,一些农民使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桉树的木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也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广西桉树人工林发展

广西桉树人工林发展第一篇:广西桉树人工林发展一、桉树简介桉树是指包括杯果木属(Angophora)、伞芳属(Corymbia)和桉树属(Eucalyptus)共3个属的所有树种,共有800多个种与100多个变种。
桉树天然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及华莱士线(Wallace’s Line)以东,大洋洲大陆附近的太平洋岛屿,在北纬7°0′~南纬43°39′之间,但绝大部分分布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和菲律宾棉兰老岛等岛屿,在北纬9°0′~南纬11°0′之间:尾叶桉(Europhylla)分布在东帝汶和印度尼西亚群岛东部的一些岛屿上,在北纬8°0′~南纬10°0′之间。
桉树品种多、生长快,耐贫瘠、抗逆性强,经济价值高。
桉树用途广泛,可作为防护林和道路两旁的绿化行道树,多数是世界著名的荧幕资源和造纸优质木材,其木材工业特性好,坚韧耐腐,是最常用的制造纸浆的主要原料,亦可作为人造板、包装、建筑、矿井支柱、家具用材。
另外桉树叶可提取桉油,树皮可提取鞣质。
【1】二、桉树的发展(一)、桉树的发展现状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桉树利用从坑木林基地改变成为短周期工业用材林,形成了桉树发展的第二个高潮。
全国共计有16个省区市、600多个县,共引种了300多种桉树,进行育苗造林达211种,但属于生产性造林的只有10余种,全国桉树人工林面积至20世纪90年代末已达154.7多万公顷,另有四旁种植18亿株(可折合面积35.4万公顷),在世界各国桉树人工林面积中仅次于印度和巴西居第3位。
中国发展最快最多的是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三省区是中国人工桉树林的主要基地。
广东和海南两省的农垦部门营造了大量的以桉树为主的防护林带,云南昆明和保山附近县市的农村营造了集体片林,四川成都平原营造了四旁和农田网。
20世纪90年代,桉树的发展普及到了县、市、乡的种植,主要是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在粤、桂、琼、闽等省利用世界银行的贷款营造了大面积的桉树速生丰产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目前,严重的病虫害有:青枯病、白蚁、 油桐尺蠖、白裙赭夜蛾等。尚未造成重大损 失。但对桉树病虫害问题不能掉以轻心。
•6 关于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问题
•项东云教授提出桉树人工林实现可持续经营的原则:
•1 坚持分类经营的原则。只能在商品林区内发展桉树。
•2 坚持适地适树适无性系的原则。根据造林地的土壤和
•4 关于桉树人工林对地理景观的影响问 题
• 王豁然研究员在其研究论文--《从景观生 态学角度审视桉树人工林与生物多样性》中指出 ,广西原生植被大约100年前开始消失,森林植 被片断化。广西自然景观的改变主要是由于现代 农业发展、城市化和高速公路修建引起的。桉树 人工林对局部景观的影响是积极的;桉树人工林 在地区尺度上对地理景观没有影响,因为桉树人 工林所占比例很小,目前还不到5%。桉树人工 林可增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广西要想完全恢复 原有的自然景观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广西现有桉树人工林分布
广西现有桉树人工林分布
区域
百分比
桂南地区
桂东南 地区
桂中地区
44.3 35.1
9.7
桂西北 地区
9.4
桂北地区
1.5
(七)广西桉树人工林生产力水平
年 度 成熟林(m3/ha) 增长率(%)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52.3 61.8 75.3
18.2 2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8
•成熟林: 6年生
•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
• 连续干旱、过度开采、非法毁林
• 2 关于桉树人工林是不是“耗肥机”的问题
• 徐大平博士的研究结果表明,桉树具有很强 的土壤养分利用能力,可消耗较少的养分而生产 较大的生物量,与很多农用物和树木相比,其养 分消耗只有1/2-1/10,所以在贫瘠土壤上,桉树 可以不施肥而生长。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桉树对土壤肥力的消耗不比其它树种高。
• 地力衰退的主要原因:全垦整地,全树利用, 不施肥或不能平衡施肥。
• 地力维持的重要措施:改进整地方式,将全垦 整地改为深坑整地。选用优种,凋落物多,容易 腐烂回归土壤。施肥比较普遍,地力及时得到补 充。
•
• 3 关于桉树人工林是不是有毒的问题
• 印度个别学者在实验室高浓缩的条件下,发 现某些种类的桉树同其它植物种类一样,有化感 物质存在。这被认为桉树有化感作用。
表1
单位:万公顷、万m3
年度
1977 1980
面积
4.32 4.8
蓄积量
55.1 42.65
万公顷
增 减%
0.48 11.1
1990 5.76 66.71 0.96
20
1995 2000 2005 7.2 14.88 53.36 290.07 216.49 1001.37 1.44 7.68 38.48 25 106.7 258.6
桉树人工林发展历史状况
(五)现有桉树人工林资源结构
(六)广西现有桉树人工林分布情况
单位 南宁市 玉林市 钦州市 北海市 贺州市 贵港市 崇左市 来宾市 百色市 梧州市 河池市 柳州市 桂林市
面积(万公顷) 8.66 8.37 4.73 4.31 4.01 3.75 3.42 3.17 2.92 2.62 2.08 1.99 0.78
材售价600元/m3,投入:产出=1:6。
•二、社会上对桉树人工林的争论问 题
•(一)争论的起源
•(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观点
•(三)桉树人工林问题在我国的争论
•
桉树是抽水机。桉树是耗肥机。
•
桉树林有毒。
•(四)广西(贺州)桉树发展论坛简介
•1关于桉树人工林是不是“抽水机”的问题
• 徐大平博士近年参加完成了中澳技术合作“ 桉树与水”研究项目。根据他们在广东湛江等地 的研究结果,桉树利用水资源的效率较高,与松 树、相思相比,桉树树冠截流少,树木蒸腾耗水 同其它主要造林树种相当或小于其它树种,林下 植被蒸腾和截流、土壤水分蒸发区别不大。可以 肯定,在南方沿海地区种植桉树人工林不会对地 下水产生影响,也不会减少地表水。桉树在我国 华南地区不是抽水机。
(八)桉树人工林发展快速的主要原因
适应性强:桉树能够在贫瘠土壤和干旱气候条件下生长。 容易繁殖:桉树树种之间容易杂交培育出超过亲本的杂交种。 生长快产量高:桉树树高生长每年可达5米以上,胸径生长可
达到4厘米以上,林分蓄积量可达30 m3/ha。
更新能力强:砍伐后,可以萌芽更新2代。 用途广:生态、绿化、能源、木材、药用等。 效益高。每亩投资600元,造林后6年采伐,采伐出材6 m3 ,木
广西桉树人工林发展概 况
2020年5月30日星期六
•一、 广西桉树人工林现状
•(一)广西桉树引种情况 •(二)广西桉树科技水平
• 建立全国最大的桉树基因库 • 建立全国最大的桉树良种繁育基地 • 培育桉树优良无性100多个 • 发表论文150多篇 • 科研成果21项(其中,国际先进水平2项 ; •1项获国家奖,15项获省部级奖)
• (三)广西桉树人工林现状
• 面积:至2005年,全区桉树人工林面积 53.36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2.25%。 占全区林业用地面积3.65%,占全区森林 面积的4.28%。
• 蓄积:至2005年,全区桉树人工林蓄积 1001.37万立方米。
•(四)广西桉树人工林面积历史状况
广西桉树人工林面积统计表
•5 关于桉树病虫灾害控制问题
• 桉树是外来树种,桉树引入我区并没有 引入它的天敌。因此,有人认为病虫害可能 是桉树人工林的致命杀手。据1990-2005年 的跟踪监测研究,尽管目前发现桉树病虫害 312种(其中,病害30种,虫害282种), 比1990年有较大增长,但尚未形成像马尾松 毛虫那样的优势种。优势种是否能够形成, 或在何时形成目前还难以预测。
• 徐大平博士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南 方沿海地区,降雨量超过1200mm,桉树人工林 林下植被的盖度、丰度超过邻近的灌丛地、农业 用地和荒地,与松树林地基本一致。他们认为, 我国南方地区雨量丰富,桉树能够同绝大多数林 下植物共生,桉树林冠叶面积指数小,具有较好 的透光性,与松树和相思树相比,更适宜林下植 物生长。在自然条件下,桉树能否抑制部分植物 生长还需要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