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涌水量预测
矿井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

矿井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矿井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矿井涌水是煤炭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都有着直接影响。
涌水的情况虽然不可预见,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矿井的控制和管理,从而实现最小化涌水损失的目标。
因此,在了解矿井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之前,我们需要先深入了解涌水的原因和涌水管理的措施。
涌水是由于矿井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煤炭开采过程中的操作失误或施工水平不高等原因,使地下水源趋向矿井工作面,从而溢流矿工面上地面或库房里,引起矿井(采区)水位上升以及地表降水的过程。
因此,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要充分了解矿井的地下水流规律、定量掌握矿井及周围水文地质信息,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涌水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地控制涌水发生和涌水损失。
煤矿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是矿井地下水开采、运输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指标,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点指标之一。
正常涌水量指矿井的日平均涌水量,以及日、月、年等时间段内的涌水情况。
它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稳态变量,能够代表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和矿井地下水导流、入渗、排泄过程的特征。
正常涌水量的大小和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矿井的水文地学结构、煤层自然裂隙条件以及采矿方法、维护质量有关。
不同矿井的正常涌水量有着非常大的差异,为了安全开采和高效经济地利用矿井水资源,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调控计划,并且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对其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最大涌水量指矿井能够承受的最大涌水量,是评估矿井涌水防治设施强度和施工安全的重要参数。
它的大小与矿井地质、矿井开采方式、矿井水文地质特征以及地质构造有关。
一般情况下,最大涌水量的估计需要通过水文地质勘探和试采工作得出,比较消耗资源和精力。
因此,在实际施工中,为了确保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通常采取综合措施来对矿井涌水进行防治。
例如,在生产过程中采取钻孔排水、隔水放爆、密闭施工、提高冲积层厚度等措施来控制涌水量。
同时,给予矿工相关涌水知识的培训,以及完善的应急预案,也都是涌水控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矿坑涌水量预测的影响因素分析

[收稿日期] 2005212210;[修订日期] 2006202220[作者简介] 张本臣(19592),男,黑龙江牡丹江人,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702队工程师.矿坑涌水量预测的影响因素分析张本臣,刘喜信,孙传斌(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702队,黑龙江牡丹江 157021)[摘 要]矿坑水的补给条件、矿体围岩的岩性和产状、矿床的开采方式以及所选计算公式各参数是预测矿坑涌水量时应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涌水量;影响因素分析;矿坑[中图分类号]TD 7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2427(2006)012058204由于涌水量预测的精确程度直接影响矿床的合理开采和安全生产,因此,工作时必须对影响矿坑涌水量预测的因素进行周密的研究和考虑。
预测矿井正常和最大涌水量,为防止矿井突水提供水文地质资料,为确定合理治水方案提供依据。
正确地预测矿坑涌水量,是在详尽查明矿坑充水因素及获得可靠计算参数的基础上,根据矿床开采设计,选择相应的公式进行的。
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1 矿坑水的补给条件对矿坑涌水量预测的影响流入矿坑的水,包括矿坑揭露的矿体及其围岩本身贮存的地下水的静储量,通过不同岩层或岩体和不同途径进入矿坑的地下水的动储量,某些情况还有来自深层的承压水。
因此在预测矿坑涌水量时,应当首先考虑充水因素影响的强度和延续时间,然后矿坑充水的补给范围,补给面积和补给边界。
大气降水,往往直接或间接地成为矿床充水因素,影响矿坑涌水量的变化速度、幅度和延续时间。
具体的水文地质条件如补给区的远近、埋藏的深度、降雨强度和延续时间等也是矿床充水的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距补给区近、埋藏浅的矿井的涌水量变化速度快、幅度大;而距补给区远的埋藏深的矿井则相反。
雨季涌水量大,旱季涌水量小,且和大气降水对比有延迟现象(见表1)。
表1 某铅锌矿二层平硐自然涌水量与季节关系Table 1 The relation sh ip between two dr if t natural i nf low of water of so m e Pb ,Zn deposit and season s坑道海拔高度(m )旱季涌水量(m 3 d )雨季涌水量(m 3 d )涌水量增加幅度(倍)最大涌水量出现月份62929189851732197、8、9571411251311803127、8、9地表水体(河流、湖泊、水库、海洋等)对矿床充水的影响取决于矿体与地表水力联系程度、补给距离和地表水体的规模。
城郊煤矿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

涌水 量 时 问
2 0 5 0 3. 2 0 6 0 3. 2 0 7 0 3. 2 0 8 0 3. 2 0 9 o 3. 2 o 1 0 3. 0 2 0 1 o 3. 1 20 1 0 3. 2 20 1 0 4. 20 2 0 4. 2 ) 3 0【 4. 2 4. 0o 4 2o 5 0 4. 2o 6 O 4. /m h / 11 O 8 13 41 14 4 3 13 7 1 l3 78 l2 0 6 12 0 3 12 7 3 12 8 3 12 0 2 12 4 4 12 42 11 3 9 12 7 l
2 1 年 第 9期 01 化见 表 1 。
赵 勇军等 : 郊煤矿 矿 井 涌水量预 测研 究 城
值, 运用 三次 回归 , 行线 性拟 合 , 到矿 井历 年平 均 进 得
表 1 城 郊 煤 矿 历 年 涌 水 量
涌水 量 拟合 曲线 图( 图 1 。 以及 回归 曲线 方程 : 见 )
( . 南煤 化 集 团 焦 煤公 司 , 南 焦作 1河 河
佩
460) 7 6 0
4 4 0 ;. 南 煤 化 集 团 永 煤 公 司 , 南 永 城 5 00 2 河 河
摘
要
矿 井水 害是 我 国很 多煤矿 在 安全 生产 中亟待 解 决 的 问题 。河 南永 夏 矿 区以水 大、 文 水
属 中等类 型 。根 据 钻孔揭 露 , 田地层 自下 而上 可分 井 为: 中奥 陶 统 ( , 、 石 炭 统 ( : C ) 二 叠 系 0) 中 上 C 、 ,
板 采 动裂 隙为 矿井 主要充 水通 道 。
2 矿 井涌水 量预 测 2 1 矿 井 涌水量 多年动 态变化 分析 .
煤矿涌水量预测知识

1、渗透系数值的确定 ①加权平均法 分以下三种情况: b)沿水平各向岩石透水性有变化时,渗透系数值可由下
式求得:
式中: Li——不同方向渗透段的长度,m
1、渗透系数值的确定 ①加权平均法 分以下三种情况: c)对平面非均质情况,即含水层在水平方向上渗透性有
变化时,应作渗透系数分布图,采用下式计算渗透系数:
在自然界中,由于绝对的隔水层是不存在的,因此常用相 对隔水层的概念,即将弱透水或局部透水局部富水的岩层 (这些岩层与该区含水层相比都弱得多),均作为相对隔 水层处理。
1、边界进水类型 供水边界:理论上的供水边界指具有无限补给的定水头边
界轮廓线,如含水层与地表水体(具有强烈水力联系)的 接触线。此外,一些强含水层也可成为弱含水层的定水头 供水边界。
3、引用半径和巷道系统面积的确定
在预测巷道系统和露天采矿场的涌水量时,常把矿井 的形状复杂的巷道系统(或露天采矿场的轮廓)所包围的面 积,看作以r0为半径的圆形大井的面积。R0称为引用半径。 由于矿井四周边界所包围面积的形状均不相同,下表罗列了 几种几何形状及其r0的表达式。
巷道系统面积的确定,是用巷道系统、采区所占的水 平投影面积;用设计巷道所包围地段的面积;用靠排水巷道 最近一条封闭等水位(水压)线所圈定的面积。
② Q-s曲线法 计算方法:
(3)确定涌水量方程 参数a、b,计算预测 涌水量
可以使用图解法、均
衡误差法、最小二乘
图
法确定参数a、b。
解
法
实例:东庄煤矿竖井设计井深118m,预计将揭穿煤系地层 30m、岩溶灰岩86m,勘探阶段在建井地段布置一水文地质 孔,并进行了分层抽水试验。抽水结果表明,煤系地层含水 微弱,计算涌水量时可以忽略,故未来竖井的总涌水量即为 其揭露灰岩含水层的涌水量。
某矿井水资源论证项目涌水量预测分析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3年第6期水文水资源作者简介:翟京召(1974.7—),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某矿井水资源论证项目涌水量预测分析翟京召(河南天龙检测有限公司,河南南阳473000)摘要:某地煤矿项目建成后,矿井水经过矿井水处理站处理后部分会用于生产系统,部分用于电厂和自来水厂,剩余部分矿井经厂区总排口排至附近河流中。
文章对矿井涌水量预测分析,为煤矿水资源论证回用、重复利用水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支撑和依据。
关键词:水资源论证;涌水量预测;水文地质;分析中图分类号:TD7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853(2023)06-0040-02Preast Analysis of Water Inflow of a Mine Water Resources Demonstration ProjectZHAI Jingzhao(Henan Tianlong Testing CO.LTD.,Nanyang 473000,China )Abstract:After the completion of a coal mine project,part of the mine water is treated by the mine water treatment station and returned to the production system.Part of it is used for the power plant and water plant,and the rest of the mine is discharged into the nearby river through the main outlet of the plant.The prediction and analysis of mine water inflow provide a reliable support and basis for the demonstration and reuse of coal mine water resources.Key words:water resource demonstration;water inflow prediction;hydrogeology;analysis 1引言某地煤矿项目位于新郑市辛店镇赵家寨村,矿区东西长13.50km ,南北宽3.70km ,面积48.96km 2。
采区涌水量预算(设计)

第四节采区涌水量预算
采区内和邻区无专门水文地质钻孔,水文地质参数难以掌握。
采区涌水量估算,故采用富水系数比拟法。
利用产能在30万t的矿井涌水量,预算了矿井年生产量达到60万t时的矿井涌水量。
公式:Q=Kp×P=Q0×P/P0(K P=Q0/P0)
上式中:
Q——设计矿坑涌水量(m3/d)
Q0——煤矿现采矿井实际排水了量(m3/d)
P0——煤矿实际开采量(万t/a)
P——设计矿井生产能力(万t/a)
9号、11号煤层采区涌水量计算
根据调查资料,开采9号煤层,生产能力达30万t/a时,采区正常涌水量为700 m3/d,最大涌水量900 m3/d。
采用富水系数比拟法估算。
当生产能力达60万t/a,其采区正常涌水量1400 m3/d,最大涌水量为1800 m3/d。
第五节采空区积水估算
参照《煤矿安全手册》中采(老)空区给水量估算公式进行了采(老)空区给水量的估算:
估算公式:Q积=K×M×F/cosα
式中:Q积——相互连通的各积水区总积水量(m3)
M——煤层厚度(m)
F——采空区积水区水平投影面积(m2)
α——煤层倾角
K——充水系数。
煤矿专门水文地质勘查规范

煤矿专门水文地质勘查规范矿井水文地质观测要点包括:钻孔水位观测,矿井涌水量的观测,矿井涌水量的预测方法。
对新开凿的井筒、主要穿层石门及开拓巷道,应当及时进行水文地质观测和编录,并绘制井筒、石门、巷道的实测水文地质剖面图或展开图。
1、钻孔水位观测水位观测用作化解以下生产问题:(1)利用水位观测预报透水事故的发生;(2)介绍断层的导水性;(3)了解突水水源层位;(4)介绍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给养关系。
2、矿井涌水量的观测矿井涌水量的量测,常用的方法存有浮标法、堰测法、容积法和观测水仓水位法。
3、矿井涌水量的预测方法(1)地下水动力学法(小井法);(2)水文地质比拟法;(3)涌水量与水位再降浅曲线法:根据三次扣(或摆)水试验资料去推断涌水量。
知识点:井下水文地质观测1.对崭新修筑的井筒、主要穿着层石门及拓展巷道,应及时展开水文地质观测和编录,并绘制井筒、石门、巷道的量测水文地质剖面图或进行图。
2.当井巷穿过含水层时,应当详细描述其产状、厚度、岩性、构造、裂隙或者岩溶的发育与充填情况,揭露点的位置及标高、出水形式、涌水量和水温等,并采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遇下列地质构造时,应观测的内容包括有:(1)突遇含水层裂隙时,应测量其产状、长度、宽度、数量、形状、细长攻灭情况、填充程度及填充物等,观测地下水活动的痕迹,绘制裂隙玫瑰图,并挑选存有代表性的地段测量岩石的裂隙率为,测量面积大小由其裂隙原产密度情况确认。
(2)遇岩溶时,应当观测其形态、发育情况、分布状况、有无充填物和充填物成分及充水状况等,并绘制岩溶素描图。
(3)突遇脱落结构时,应测量其断距、产状、断层拎宽度,观测断裂带填充物成分、含水程度及导水性等。
(4)遇褶曲时,应当观测其形态、产状及破碎情况等。
(5)突遇失陷柱时,应观测失陷柱内外地层岩性与产状、裂隙与岩溶发育程度及涌水等情况,认定失陷柱发育高度,并基本建设卡片、附于平面图、剖面图和素描图。
(6)遇突水点时,应当详细观测记录突水的时间、地点、确切位置,出水层位、岩性、厚度,出水形式,围岩破坏情况等,并测定涌水量、水温、水质和含砂量等。
大阳煤矿3^#煤层三采区充水条件分析及涌水量预测措施

源. 主要 为其顶 部 的砂岩 裂 隙层压
水, 厚度稳 定 . 结构单 一 , 采 区 内无 明显 的供 排水 边界 . 矿井 在排 水过 程中. 必然 会形 成 以坑道 系统 为 中
影 响 矿 井 生 产 的 充 水 水 源 主
心 的降落 漏斗 . 在 降落漏 斗 的相 当
导水 。
五、 采 区 涌 水 量 预 测 措 施
采煤 引起 的地 表塌 陷 、 裂缝 补 给煤
层上 部 的含水 层 . 可 对井 田基 岩 地
岩、 中细粒 砂岩 等 . 根据 顶板 岩性 .
下水及 矿坑水 产生 一定 的影 响 将 采 用 下 列 公 式 计 算 其 导 水 裂 隙 带 来 开 采至 其 附近时 . 应采 取有 效 措
范围内. 承压水 位 已降至 隔水 顶板
以下 . 所 以选用 稳定 流承 压转无 压 的地 下水动 力学 预测 比较 适合
六、 结 论
要为 3 #煤层 采空 区积水 由于 3 # 煤层 的采 空 . 在一 些低洼 部 位 常形
成 积水 这 些 积 水 的来 源 有 两 方
采 区勘 查 时 发 现 的 3条 大 小
量不 大
4 .采 空 区积 水 对 采 区 充 水 的
影 响
全高. 取值 为 1 ) 采区内 3 #煤 层一 次采 全 高是
产 生 的 导 水 裂 隙 带 最 大 高 度 为 7 0 . 5 9 ~ 1 0 5 . 8 0 m.导 水 裂 隙 带 最 大 可 沟 通 上部 下 石 盒 子 组 地 层 下 部 的K 8 砂 岩含 水层及 下石 盒子 组地 层 中部砂岩 含水层
事故。
3 . 地 下 水 对 采 区充 水 的 影 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涌水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规律为基础,建立某种 可以表达这种规律的函数关系,并依此来外推未来设计疏 干条件下的煤矿涌涌水量。
① ②
常用的有: 水文地质比拟法 Q-s曲线法
水文地质比拟法 原理:用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相似、开采方法相同的 生产矿井的水文地质资料,来预测新矿井的涌涌水量。 应用条件:
4、影响半径和引用影响半径的确定 1)影响半径的确定 影响半径的确定方法很多,可采用裘布依公式、经验公式、 抽水试验资料来确定,也可采用下述两种方法来确定:
a)直接观测法:利用地下水的天 然露头或观测孔为观测点,直接确 定抽(排)水时各降深的影响半径。
4、影响半径和引用影响半径的确定 1)影响半径的确定
1.
涌水量预测一般有三个步骤:
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目前,常用的数学模型分确定性和非确定性两种,确定性模型包 括解析法、数值法、均衡法等,不确定性模型如经验方程(比拟法) 模型和回归方程(相关分析)模型。
2.
涌水量预测一般有三个步骤:
代入参数解算数学模型 将参数代入数学模型求解,并对解算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如发现 解算结果不合理(或用不同方法解算结果相关悬殊,或与类似水文地 质模型的解算结果相差甚远),应作认真检查,或修改水文地质模型 或修改参数进行重新解算,直至合理时结束。
② 伸直法
Q-s曲线法 计算方法: (2)判别曲线类型,选择计算公式
② 差分法
一阶差分误差的大 小,可用曲线拟合 误差c来表示:
C越小,拟合的越 好。
Q-s曲线法 计算方法: (2)判别曲线类型,选择计算公式
② 曲度法
判别式: 当n=1时,为直线; 1<n<2时,为幂函数曲线; 当n=2时,为抛物线; 当n>2时,为对数曲线; 如果n<1,则抽水资料可能有误。
a)当巷道系统所穿过的含水层原始水位近于水平时,可用下式计算: R0=R+r0 式中: R0——巷道系统的引用影响半径,m; r0——巷道系统的引用半径,m。 b) 当巷道靠近地表水体时,可利用弗尔赫格依米尔公式计算引用影响半 径,即: R0=2a+r0 式中: a——巷道边界线至地表水体的距离,m c)对于外形较复杂的巷道系统,当巷道系统位于地表水体附近,或者巷道 分布在透水性很强的含水层、富水断层带附近时,可以用巷道边界线与地 表水体或其它天然水文地质边界之间距离的加权平均值来计算引用影响半 径: 式中:aCP——巷道边界线与地表水体之间的平均距离,m; l——相邻两条剖面线之间的距离,m。
Q-s曲线法 计算方法: (3)确定涌水量方程 参数a、b,计算预测 涌水量
② 可以使用图解法、均 衡误差法、最小二乘 法确定参数a、b。
图 解 法
实例:东庄煤矿竖井设计井深118m,预计将揭穿煤系地层 30m、岩溶灰岩86m,勘探阶段在建井地段布置一水文地质 孔,并进行了分层抽水试验。抽水结果表明,煤系地层含水 微弱,计算涌水量时可以忽略,故未来竖井的总涌水量即为 其揭露灰岩含水层的涌水量。 计算步骤:
b)作图法:在直角坐标上, 将抽水孔与分布在同一直线上的各 观测孔所测得的水位连接起来,并 沿曲线趋势延长,与抽水前的静止 水位线相交,该交点至抽水孔的距 离即为影响半径。 在观测孔较多时,用本方法确 定影响半径较精确。
作图法确定影响半径示意图 1——静止水位 2——动水位
3——观测水位
4、影响半径和引用影响半径的确定 2)引用影响半径的确定
5、给水度、储水系数和导水系数的确定 储水系数、导水系数利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通过图解法就 可以获得,这里只强调一下给水度。 给水度的确定一般有以下3种方法: 1)对于裂隙、岩溶化含水层,可以近似用裂隙率、岩溶率 代替。 2)根据抽(放)水试验资料获得 式中: 稳定流抽水时: V——疏干漏斗体积,可以通过绘制等降深 图求
这里仅讨论边界条件、参数的选用及特定条件下的煤矿涌 水量计算方法。
矿区构造条件复杂,水文网纵横切割,使矿区边界条件形 态不规则,相当复杂,为了获得理想的解析解,需要对此 进行概化。 1、边界进水类型 根据解析法的要求,边界进水类型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隔水边界:指含水层与弱透水层、隔水层或隔水断层间的 界线。 在自然界中,由于绝对的隔水层是不存在的,因此常用相 对隔水层的概念,即将弱透水或局部透水局部富水的岩层 (这些岩层与该区含水层相比都弱得多),均作为相对隔 水层处理。
式中:MCP(HCP)——承压水(或潜水)含水层总 体平均厚度,m Ai——某一计算区的面积,m2 Mi(Hi)——承压水(或潜水)含水层的厚度,m
3、引用半径和巷道系统面积的确定 在预测巷道系统和露天采矿场的涌水量时,常把矿井 的形状复杂的巷道系统(或露天采矿场的轮廓)所包围的面 积,看作以r0为半径的圆形大井的面积。R0称为引用半径。 由于矿井四周边界所包围面积的形状均不相同,下表罗列了 几种几何形状及其r0的表达式。 巷道系统面积的确定,是用巷道系统、采区所占的水 平投影面积;用设计巷道所包围地段的面积;用靠排水巷道 最近一条封闭等水位(水压)线所圈定的面积。
煤矿涌水量预测是建立在定性分析基础上的定量评价。所 以,预测结果是否准确可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定性分 析成果(如充水因素、边界条件等)。
涌水量预测一般有三个步骤:
1. 2. 3.
建立预测煤矿涌水量的水文地质模型 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代入参数解算数学模型
涌水量预测一般有三个步骤:
建立预测煤矿涌水量的水文地质模型 包括概化自然条件下的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如矿区含水层及隔水 层的基本结构特征,以及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等; 根据煤矿开采方案(如开采深度、范围、方式等),确定煤矿的 内边界条件; 分析未来充水因素,预测不同时期开采时的外边界条件。
参数的选用直接影响煤矿涌水量预测的精度。为此,必须 根据公式要求,结合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及未来的开拓方 案,合理地确定各项参数。
1、渗透系数值的确定 渗透系数K由抽水试验获得。在实际应用中,因为含水层 的非均质性和抽水试验人为的误差,往往使求得的K值在 同一含水层的不同地段差异很大,同一抽水孔中用不同方 法和不同深度所获得的K值也不相同。
得,m3; Q——抽水量,m3; Qa——补给量消耗(在抽水开始的瞬间,Qa=0; 水位稳定后,Qa=Q),m3; Qc——储存量消耗(在抽水开始的瞬间,Qc=Q;水 位稳定后,Qc=0),m3。其中ΣQc可根据Q-t和st曲线资料通过作图求得。
Q-s曲线法 计算方法: (2)判别2)判别曲线类型,选择计算公式
② 当Q-s曲线是直线时,可以直接用公式计算。 当Q-s曲线不是直线时,需要判断是何种曲线 类型。这时可以用伸直法、差分法、曲度法进 行判断。
Q-s曲线法 计算方法: (2)判别曲线类型,选择计算公式
①
a)
b)
新、老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要基本相似 老矿井有长期的涌水量观测资料
计算方法:
水文地质比拟法 计算方法 关键在于涌水量与开采面积和水位降深之间的关系是否成直 线,应按实际情况修改公式
①
水文地质比拟法计算公式
Q-s曲线法 原理:根据抽(放)水试验所获得的资料建立起来的 Q-s曲线方程,预测井筒、矿井开采水平或开采地段的涌水 量,反之,也可以根据涌水量预测水位降深。 应用条件:预测地区与试验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基本 相似,同时,要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稳定降深和阶梯流量抽 水试验资料。 计算方法:
1、渗透系数值的确定 ②流场分析法 b)辐射流法 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
b1,b2——分别为辐射状上下游断面上的宽度,m; h1,h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隔水底板上的水头高度,m; L——b1,b2断面之间的距离,m
2、含水层厚度值的确定 通常含水层的厚度是依据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物 探油井和抽水试验的成果分析确定的。 对于岩溶充水矿井,特别是巨厚层岩溶含水层充水的矿井, 确定其厚度时,必须根据岩溶的发育规律及其富水性 变化,划分出强弱含水带,决不能把整个岩溶地层的厚度作 为含水层的厚度。 计算时,分别计算各区含水层的平均厚度,最后加权 平均,求得矿区含水层的总体平均厚度。
1、渗透系数值的确定 一般地,在抽水试验的渗流场中,都可以找到一个裘布依 公式的适用区。 裘布衣公式的适用区:16M≤r≤0.178R
式中:M为含水层厚度,m R为补给半径(影响半径),m r为抽水孔至观测孔的距离,m
在该区域测得的水位降深值代入裘布衣公式,才能求得真 实的K值。
1、渗透系数值的确定 复杂多变的地质体是很难符合上述要求的,因此,在 煤矿涌水量计算时,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利用抽水试验获 得的K值。 ①加权平均法 分以下三种情况: a)当垂直方向渗透性有变化时,如彼此之间有水力联系 的几个透水性不同的砂层、砾石层或坚硬裂隙地层等,采 用以下加权平均法
解析法是根据地下水动力学原理,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对 一定的边界和初始条件下的地下水运动,建立定解公式, 应用这些公式来预测煤矿涌水量。
解析法又称地下水动力学法,它沿用了地下水动力学中的 基本公式,如达西公式、裘布衣公式、泰斯公式等。在实 际应用时应结合矿区的边界条件、开采条件、含水层条件, 选用合适的公式进行涌水量预测。
②
Q-s曲线法 计算方法: (1)分析整理抽水试验资料,一般列出这样的表格:
② 抽水试验资料表
Q-s曲线法 计算方法: (2)判别曲线类型,选择计算公式
② ① 曲线Ⅰ,当含水层均质、等厚且抽水试验水位降深不大,水 井附近地下水运动状态保持层流时,呈直线关系; ② 曲线Ⅱ,在富水性强的承压含水层中进行强烈抽水时,抽 水井附近水流呈紊流状态,而在离抽水进较远的地方则水流仍 保持层流状态;大裂隙中的水呈紊流状态,而小裂隙中的水仍 呈层流状态时,Q-s曲线呈抛物线型; ③ 曲线Ⅲ,在地下水以储存量为主且补给来源差和导水性强 的地区,水位降深小时,涌水量随降深大幅度增加;当水位降 深过一定深度后,涌水量随降深增加的幅度很小,曲线有明显 的下垂现象,曲线呈幂函数型, ④ 曲线Ⅳ,对数曲线型,在富水性弱或分布范围有限,以及 地下水补给贫乏且储量不大的含水层中抽水时; ⑤ 曲线Ⅴ通常表明试验有错误或资料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