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说课稿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新版)湘教版 (2)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新版)湘教版 (2)

活动三:比眼力。用你敏锐的眼睛和睿智的思维, 快速找出具有下列特点的省级行政区划。 1.邻国最多的省区: 区: 2.纬度最高的省区: 区: 3.跨纬度最广的省区: 。 ;纬度最低的省 。 ;跨经度最广的省 ;面积最大的省
区: 。 4.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区依次 是 。 师根据学生回答及时评价点拨 拓展延伸 一、选择题 1.下列我国行政区域划分,正确的是( ) 思考完成练习
自主学习 (15 分钟)
成 1~3 题。 1.利用拼图完成 34 个省级行政区的拼图游戏,熟悉 行政区的位置,感知大小。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 上划分为 、 、 三级,国家
还根据实际情况设立 了 。
2.继续熟悉行政单位的位置,尝试多次完成拼图游 戏。 3.观察我国行政区划图,动手找出其中哪些是自治 区,哪些是直辖市,几个特别行政区,并在图 1-7 上 圈出。我国有 省, 和 个省级行政区,其中有 个直辖市, 个
A.①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B.②省是我国西南边疆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C.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行政中心是武汉市 D.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同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两 国相邻 4.(2012 年泰安)粤菜、鲁菜、湘菜都是我国著名的 菜系,其正宗来源地分别是( A.广东省、山东省、湖南省 山东省 C.广东省、河北省、湖南省 湖北省 5.在我国的省级行政区中,临海的有( A.11 个 D.13 个 6.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在( A.黑龙江 D.上海 板书设计 中国的行政区划 1、行政区划分等级 2、省级行政区位置、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反思 学生对行政区位置、简称的记忆有难度应加强以后学习中的应用 B.海南 )省 C.广东 B.12 个 C.10 个 ) D.广东省、山东省、 ) B.四川省、广东省、

《中国的行政区划》说课稿

《中国的行政区划》说课稿

《中国的行政区划》说课稿《中国的行政区划》说课稿《中国的行政区划》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二节内容。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的行政区划》说课稿,欢迎阅读!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对社会、经济活动、交往有重要影响,是中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而且现在百姓们手头宽裕了,出门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熟悉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也就成了必然的要求。

2、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弄清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②在中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其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指读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和填准省级行政区名称,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中国政区图的能力和记忆能力;②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学习地理的兴趣②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3、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分析与处理:掌握好中国的行政区划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大作用,因此,熟悉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是本节课的重点。

本节涉及到的地名众多,而各省级行政区的边界形态又各不相同,它们之间的位置也错综复杂,使学生形成我国政区分布的空间观念,弄清省级行政区的地理分布则成为了本节的难点。

4、教法学法分析:(1)教法分析: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成功的教师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精心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直观,创设出乐学的氛围,尽可能地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相信学生,采用猜谜、寻找点子王、找朋友、重温红色之旅等手段,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要学的新知识有了期待感,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主动探讨、合作交流,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贮存信息应用信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他们真正“动”起来,引导学生积极动手,主动探索,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个性品质,让学生学会自觅知识,自得方法,使他们乐学,也会学。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说课稿-(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说课稿-(新版)湘教版

《中国的行政区划》说课稿华州区城关中学冯富磊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中国行政区划》。

我将从课标解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课标解析本课的课程标准: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知道我国基本的三级行政区划,以便在实际生活和与人交往中(如地址)正确使用。

课标解析:本条标准要求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并熟悉个省区在祖国的位置。

这是课程标准中唯一要求记住名称的“标准”,然而,这条标准要求记住的具体名称有100多个,这么多的名称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全记住,而是要求在中国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记住。

对于本课的学习,熟悉这些名称可分层次分步骤进行。

例如:可先关注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在逐步对应其简称和行政中心;可先熟悉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在逐步扩大;可按地理方位,排列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可通过游戏等活动熟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及其方位。

本课还需让学生知道我国基本的三级行政区划,以便在实际生活和与人交往中正确使用。

二、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本课是对中国辽阔的疆域的进一步学习,中国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对社会、经济、生活、交往有重要的影响,是学生学习中国地理必备的基础知识。

因此本节在整个中国地理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

(二)本课内容结构:本节教材中主要安排了“中国三级行政区划”和认识“34个省级行政区”两部分内容。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地图,通过活动和竞赛,让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记住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2、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知识内容。

3、培养阅读并使用中国行政地图的能力和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能在中国行政地图上填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探究,获取新知。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2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2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是对中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划分方法的介绍。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一次重要拓展,也是对国家行政管理体系的一次深入了解。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表和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我国行政区划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行政区划这一块内容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注重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来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行政区划的概念和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划分方法,能够识别和理解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划。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表和案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行政管理体系的尊重和理解,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划分方法。

2.难点:不同级别行政区划的识别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表和案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行政区划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地图、图表和案例。

2.教学工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不同行政区划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地图上的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5分钟)介绍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划分方法,通过展示相关的地图、图表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是对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划分原则进行介绍的一节重要课程。

本节内容通过介绍行政区划的定义、分类和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体系,使学生了解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情况,掌握行政区划的划分原则和命名规则,从而提高学生对我国行政区划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行政区划方面的知识相对较为薄弱,对于行政区划的划分原则和命名规则了解不多。

此外,学生对于行政区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缺乏足够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行政区划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行政区划的定义和分类,掌握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体系,了解行政区划的划分原则和命名规则。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和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行政区划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行政区划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学生对国家法律法规的尊重和遵守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行政区划的定义、分类和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体系。

2.教学难点:行政区划的划分原则和命名规则。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结合板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行政区划的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不同行政区划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我国的行政区划问题。

2.知识讲解:介绍行政区划的定义、分类和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体系,讲解行政区划的划分原则和命名规则。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行政区划案例,让学生了解行政区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1.2 中国的行政区划1-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1.2 中国的行政区划1-湘教版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探究一(10分钟)教师引导:观看完视频,请各小组的成员互相整合刚刚写下来的答案,派一个代表来向大家分享你们小组的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老师只给两个机会,各组要积极抢答啦。

答对的组可加10分。

组长组织组员们快速整合刚刚写下来的答案,派一个代表发言,用平板电脑快速抢到回答机会。

在限定时间内要求学生写出答案,考查学生们的小组配合能力,让学生们懂得合作学习的意义。

教师引导:小组成员讨论第二个问题的答案,积极举手分享,答得有道理的同学可为小组加10分。

组长组织成员们快速讨论第二个问题的答案,积极举手抢答。

给学生开动脑筋的机会,发散学生的思维,运用生活经验来解答。

方法指导: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种常用的方法——联想记忆法。

通过给出动物的图片,让学生猜出这个动物的形状像哪个省份。

学生看到图片,齐声回答这个图片像哪个省份。

把学生们所想到的答案提升到方法介绍的高度,给学生们的思维点亮一盏灯。

小结:给同学们一分钟,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记住其他省份的轮廓。

同学们在一分钟内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记住其他省份的轮廓。

不限制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把所学到的方法用到实处。

练习提升:做学案中老师准备好的题目,把省份的轮廓与省份的全称连起来。

做完后老师会在平板电脑随机抽2个同学来回答,答对者可为本小组加10分。

在学案中把省份的轮廓与省份的全称连起来。

给学生们提供把所学内容巩固提升的平台。

承接:我们知道了34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后,那这些省级行政区分布在我国的哪个位置呢?我们来进入第二个主题的探究。

探究二(20分钟)小组探究2: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方法一:为了让同学们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老师设计了6条旅游路线分给每个学习小组,每组负责一条旅游路线,分别是:第一组:沿陆界线旅游,第二组:沿海岸线旅游,第三组:沿长江旅游,第四组:沿黄河旅游,第五组:沿北回归线旅游,第六组:广东省邻省旅游。

教师:截图推送任务,5分钟内完成。

(名师整理)地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2节《中国的行政区划》优秀教案

(名师整理)地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2节《中国的行政区划》优秀教案

(名师整理)地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2节《中国的行政区划》优秀教案《中国的行政区域》教案本节教材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便于今后在日常生活中真正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

本节有三个主要的知识点:行政区划的划分原则(一个“有利于”,两个“便于”);行政区划的几种类型及三个等级;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名称、简称及其行政中心。

其中的重点为行政区划的三个等级,以及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名称、简称及其行政中心。

关于“中国的行政区划”的教法建议本节内容涉及到很多的地名,对于一个刚接触中国地理知识的学生来说,大多数还是生疏的,需要通过教师的反复训练熟悉掌握。

同时应该避免一个最容易犯的错误,那就是地名与地图上的位置不能紧密联系。

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以下活动:“找邻居”:从班里选出34名同学,分别代表34个省级行政单位,剩下的同学作裁判,教师说出某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或行政中心,也可在地图上指出它的位置,然后代表这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同学举起手来,同时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与这个省级行政单位相邻的同学立刻站出来,并描述“自己”在该省的哪个位置。

答错的同学会被扣掉一分,看谁扣分扣得最少。

另外,在进行活动的时候还可以将相关内容加进去,例如在活动中教师提示:“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的省区是……”,然后再由学生来说。

或者活动中教师提示:“与俄罗斯相邻的省区是……”。

这样在熟悉新学内容的同时,也了解了我国的国土状况。

对于某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相对位置,这样就可以给学生一个全方面的认识。

当然,单靠这一节的学习是不可能完全掌握各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和位置的,但我们必须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

本节教材按内容来说要适当放慢速度,边学边练。

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以及划分的标准。

2.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3.使学生知道我国三级行政区的划分,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简称、分布及行政中心,从而培养学生图与名统一的地理记忆能力。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湘教版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了解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划分,熟悉认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其分布,并且会在“中国区政图〞上正确填图。

2.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让学生认识我国34个行政区的名称,熟悉它们的各自分布,记住简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的34个行政区,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省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操,热爱自己的国家,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一〕教材编写意图本节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二课。

要了解中国,在明白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之后,还要清楚中国的行政区划这方面的根本国情。

这是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征,进而了解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根底,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最正确教材和出发点。

因此,本节内容能为今后学习中国地理其他各章奠定坚实的根底。

〔二〕本节的重、难点1.教学重点:运用“中国区政图〞让学生了解认识34个行政区的名称、简称。

2.教学难点:准确记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位置3.培养填绘地图确认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关系及空间想象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讲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的疆域非常辽阔,那么我们要怎样来管理这辽阔的疆域呢?同学们还记得你们刚刚入学的时候为了方便对你们的管理,学校将你们分成了四个班,那么我们的国家为了方便对我国辽阔疆域的管理,也将我们国家分成了很多份,大家知道有多少份吗?对,就是同学们刚刚说的34份。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省级34个行政区。

【推入新课】一、34个省级行政区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你们的户口所在地吗?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你的户口所在地吗?板书: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三级县〔自治县,自治州,市〕,如常州市〔地级市〕乡〔镇,民族乡〕二读图1.7中国政区图找出5个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板书: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特别行政区+23个省=34个朗读一遍以提高学生的记忆三、全称,简称,行政中心读图将34个省级行政区读一遍要求〔读一遍全称,一遍简称,一遍行政中心〕使学生初步认识34个省级行政区并了解它的地理位置四、记忆1先读一遍,熟悉各个位置P10页2,读有两个简称的省级行政区找出规律四川省川或蜀成都贵州省贵或黔贵阳云南省云或滇陕西省陕或秦甘肃省甘或陇板书:1、取全称中的第一个字〔这是简称中用的最广的〕讲述: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刚刚的有两个简称的省级行政区的另一个简称如云南省云或滇〔滇国的疆域〕陕西省陕或秦〔古代秦国之地〕还有其他的省如山东省鲁〔鲁国之地〕山西省晋〔晋国之地〕还有我们的湖北省简称鄂〔为古代的鄂州治所〕总结:大家发现这些简称是根据这个省的历史名称来的板书2、历史名称我们再来看看江西省赣南昌〔江西境内有条河叫赣江〕安徽省皖合肥〔安徽省有座著名山叫皖山〕还有湖南省简称湘〔因为境内有条河叫湘江〕总结大家发现这一组简称是根据各个省区境内的山或作水得来的板书山水讲述:好大家下面看着地图册上的我国的行政区图找到陕西省看看他想什么啊很像它那里知名的跪着的兵马佣啊黑龙江省想不想一只天鹅啊内蒙古像一只狐狸安徽省像一只甲鱼板书3、形象记忆讲述:不管大家把它想象成什么,只要你认为好记的都是正确的4、歌谣记忆下面我们来看一首歌谣板书:三北两广两宁山五江四南藏蒙川陕甘青贵福吉安港澳重天上台湾下面我找同学来解释一下他们都代表了哪些省的名称学生答复总结:同学都非常的聪明,今天我们主要讲的就是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我们重点的是要记住它们,不但是全称还有简称和行政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想一想,我国为什么要进行行政区划?
、让同学们课后给自己的好朋友写一封信并邮寄出去。

通过让学生学习信封上的地理知识并动手实践,让学生了解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是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

通过“想一想”环节,让学生知道我国进行行政区划的目的是①有利于国家的管理。

②便于
】通过拼图比赛,让学生熟练地掌握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第四环节:教学结语,情感渗透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