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草莓花期出现粉虱怎么办

合集下载

温室白粉虱的病害防治方法

温室白粉虱的病害防治方法

温室白粉虱的病害防治方法温室白粉虱的病害防治方法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应该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进行科学的栽培管理,同时应合理使用高效、安全药剂,适时进行化学防治,兼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会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农业防治:首先要培育栽植“无虫苗”育苗时把苗房和生产温室分开,育苗前对苗房彻底清除残虫、杂草、残株,用高浓度药剂熏蒸,通风口增设尼龙纱网防止外来虫源。

其次注意温室内合理轮换蔬菜的种植种类。

生物防治:有条件的温室、大棚,可释放的丽蚜小蜂。

当温室白粉虱成虫平均每株0.5—1头时,每株放丽蚜小峰成蜂3头或黑蛹5头,每隔2—3周放一次,自第2次起可根据当时白粉虱数量适当增加放蜂量达每株5头成蜂或8头黑蛹。

一般每株放蜂总数15头左右,连续放3次即可。

另外,也可放瘿蚊科昆虫和草蛉科昆虫,也可用白粉虱寄生菌轮枝菌进行防治。

物理机械防治:利用温室白粉虱有极强的趋黄习性,在大棚温室内设置1米×0.1米大小的橙黄色板,在板上蒙塑料膜涂上10号机油,每亩设32—34块。

板置于行间,与植物高度相平,隔7—10天重涂1次机油,与丽蚜小蜂结合使用更好。

化学防治:应注意针对温室白粉虱各虫态均可同一时间危害作物的特点有选择的用药,对同一类药剂应轮换使用,以减缓抗药性的发生。

同时,在采取化学防治时应考虑到一些防治指标。

如番茄每片叶上温室白粉虱10头开始防治,黄瓜每片叶上50—60头开始防治。

具体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种:2.5%天王星乳油3000—4000倍,亦可与扑虱灵混用。

2.5天王星具有驱避、击倒、毒杀作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可控制卵、若虫和成虫;2.5%保得乳油,2500—3000倍,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

?。

大棚草莓常见病虫害发生症状及防治方法

大棚草莓常见病虫害发生症状及防治方法

大棚草莓常见病虫害发生症状及防治方法大棚草莓是一种高产、高效、高品质的小果农作物,但其生长过程中常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导致草莓产量下降,甚至完全死亡。

因此,及时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对于保障草莓产量和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大棚草莓常见病虫害发生症状及防治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病害1. 灰霉病灰霉病是大棚草莓生长过程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

病原菌多在潮湿环境下侵染草莓花、果、茎、叶等部位,可导致草莓花芽失去生长能力,果实变形、腐烂。

症状:草莓果实表面出现灰黑色霉斑或软腐,严重时整个果实呈褐色,出现明显的腐烂。

防治方法:定期开窗通风,降低大棚内的湿度。

加强草莓的施肥和浇水,增强铁、锰的供应,增加草莓的免疫力。

清除病害部位,喷洒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隔10-15天进行一次喷洒。

2. 根腐病根腐病常常因为大棚内湿度过高、通风不畅等原因引起,病原菌在根部和基部内侵染萎蔫、从而导致草莓的生长和产量下降。

症状:草莓呈现枯黄、缺乏活力的症状,严重时出现黄叶、萎蔫死亡。

防治方法:提高大棚内的通风条件,控制湿度。

在草莓根部加入腐熟有机肥,改善土壤质地。

施用有效的杀菌剂,如百菌清。

如发现病情较重时,可考虑更换栽培基质。

3. 叶斑病和黑斑病叶斑病和黑斑病都是由真菌引起的草莓病害,叶片和果实受害后,病菌会蔓延到大棚内,造成严重的危害。

症状:叶片表面出现小坑、瘤,或棕色斑点,严重时病疮会扩散,导致叶片变形并衰竭。

防治方法:(1)在大棚栽培前认真消毒,同时加强通风,并做好草莓病害的预防控制;(2)使用农药进行喷施,建议使用50%苯酚醚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3)及时将感染重的草莓叶片或果实处理掉;(4)对于感染严重的大棚,可经常洒布石硫合剂,进行物理治疗。

二、虫害1. 绿色烟粉虱绿色烟粉虱是常见的草莓害虫之一,在大棚内草莓的栽培中,绿色烟粉虱也常常出现。

症状:草莓叶片的表面出现小斑点或被黄色霉粉覆盖,草莓果实的表面出现油渍状斑点。

温室白粉虱的防治

温室白粉虱的防治

温室白粉虱的防治
温室白粉虱俗称小蛾子,是保护地瓜类、茄果类、豆类等蔬菜的重要害虫。

这类害虫繁殖速度快,群集为害,并分泌大量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发生煤污病。

温室大棚内一年可发生10余代,成虫有趋嫩性。

根据温室白粉虱寄主范围广、繁殖快、传播途径多、抗药性强、世代重叠等特点,在防治上应着重抓好冬、春季防治。

做好检疫必须严格检查,避免调入种子带有虫、卵。

园艺防治清除温室周围杂草,彻底处理残枝落叶,以消灭或减轻虫源;提倡温室第一茬种植白粉虱不喜食的芹菜、蒜黄等较耐低温的蔬菜。

培育“无虫苗”把育苗房和生产温室分开,育苗前彻底熏杀残余虫口,清理杂草和残株,并在通风口密封尼龙纱,控制外来虫源。

避免混栽温室、大棚附近不要栽植黄瓜、番茄、菜豆等白粉虱喜食的蔬菜。

而要种植一些白粉虱不喜食的芹菜、蒜黄或十字花科蔬菜等,以减少外来虫源侵入温室、大棚的机会;更不要将黄瓜、番茄、菜豆混栽于一室,以免为白粉虱创造良好和生活环境而加重危害。

黄板诱杀先制成大小为1*0.2米的“黄板”,上面涂上10号机油,挂于有粉虱的棚内、地头或作物行间;黄板上诱满白粉虱后,用刷子将其刷掉,重新涂油,再行诱杀。

熏烟防治用沈阳农业大学研制的烟剂4号,每亩400克熏烟。

喷药防治初发期可用25%扑虱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0%杀灭菌醋乳油2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2.5%劝夫天王星乳
油3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喷雾。

大棚草莓常见病虫害及防治对策

大棚草莓常见病虫害及防治对策

大棚草莓常见病虫害及防治对策汇报人:•大棚草莓常见病害及防治对策•大棚草莓常见虫害及防治对策•大棚草莓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策•大棚草莓病虫害防治常用药物和使用方法01大棚草莓常见病害及防治对策症状识别草莓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茎和浆果,引起局部病斑或全株萎蔫。

叶片受害时,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紫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轮纹。

叶柄和匍匐茎受害时,产生近椭圆形或长条形病斑,凹陷,当多个病斑愈合时,有时形成大型病斑。

浆果受害时,产生近圆形病斑,稍凹陷,软腐,后期易开裂。

要点一要点二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避免连作,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经常检查苗情,及时拔除病株,清除病叶、病果及匍匐茎;化学防治可选用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0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

草莓炭疽病症状识别防治方法草莓白粉病草莓根腐病症状识别草莓根腐病主要危害根系,引起根系腐烂。

地上部分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黄化、边缘焦枯、心叶暗淡无光泽。

根部受害时,幼根先受害,然后蔓延到主根和侧根,颜色由白色变成褐色以至黑色。

根系腐烂程度因品种和发病时期而异。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浇水,避免土壤过湿或过干;化学防治可选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

症状识别草莓疫霉果腐病主要危害果实。

果实受害时,产生水渍状褐色斑块,迅速扩展到全果,使果实软腐。

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白色菌丝体。

天气干燥时,病果呈干腐状。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浇水,避免土壤过湿或过干;化学防治可选用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

草莓疫霉果腐病02大棚草莓常见虫害及防治对策发生特点防治方法草莓蚜虫草莓红蜘蛛发生特点防治方法草莓蓟马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以成虫和若虫锉吸叶片汁液,导致叶片卷曲、植株生长缓慢,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

植物保护技术-温室白粉虱咋治更给力?

植物保护技术-温室白粉虱咋治更给力?

植物保护技术-温室白粉虱咋治更给力?温室白粉虱简称白粉虱,俗称小白蛾子,同翅目,粉虱科,是我国南北各地棚室蔬菜上的重要害虫,一般可使蔬菜减产10%~20%,个别严重发生的棚室甚至绝产。

防治白粉虱,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采用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辅以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

1.农业防治利用晚秋、深冬、早春倒茬的时机,清除棚室内的残枝落叶,揭开塑料薄膜,利用零下低温冷冻3天,冻死棚内的成虫和若虫。

棚室附近避免栽植黄瓜、番茄、茄子、菜豆等粉虱发生严重的蔬菜,提倡种植白粉虱不喜食的十字花科蔬菜,以减少虫源。

棚室第一茬最好种植白粉虱不喜食的芹菜、油菜、韭菜、菠菜、蒜黄等耐低温蔬菜,减少黄瓜、番茄的种植面积。

合理间作,避免黄瓜、番茄、菜豆混栽。

培育“无虫苗”。

把苗床与生产温室分开,育苗前彻底熏杀残虫,清理杂草和残株,并在通风口密封尼龙纱,控制外来虫源。

2.药剂防治白粉虱世代重叠严重,在同一时间同一作物上,往往成虫、若虫、卵和伪蛹同时存在,而目前生产上还没有对所有虫态都有效的药剂,故采用药剂防治时必须连续、多次施药,以提高防治效果。

喷药时间以早晨为好,先喷叶面,后喷叶背,让惊飞起来的白粉虱落到叶片表面触药而死。

常用药剂有:1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对卵和若虫有特效,但对成虫基本无效;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可杀灭成虫、若虫和蛹,但对卵效果不明显;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对成虫、卵、若虫均有效;以及2.5%功夫乳油3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40%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等。

另外,也可用22%敌敌畏烟剂7.5千克/公顷,于傍晚在棚室内密闭熏烟,或者用80%敌敌畏乳油与水以1:1的比例混合后加热熏蒸。

3.生物防治白粉虱的自然天敌数量少,抑制作用不明显,但可以通过人工的办法,繁殖、释放天敌,控制温室白粉虱为害。

①释放丽蚜小蜂。

当白粉虱成虫在0.5头/株以下时,每隔两周放1次,共3次释放丽蚜小蜂成蜂15头/株,能有效控制白粉虱为害。

锦州地区温室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锦州地区温室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病害防治Binghaifangzhi 喷药打死一片,几天又成群出现,这是粉虱防治最让菜农头疼的问题。

由于粉虱寄主广泛、繁殖迅速、世代重叠、传播途径多,且体表蜡质、抗药性强,故而防治难度比较大。

对此本文阐述了粉虱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危害症状,提出用农艺、物理、生物、化学的方法综合防治措施,对温室粉虱进行科学防控,减轻粉虱对温室作物的直接危害,同时也控制了粉虱做为病媒昆虫对多种病毒病的传播。

1发生概况锦州地区温室发生的粉虱主要有白粉虱、烟粉虱、其中烟粉虱有Q 型烟粉虱和B 型烟粉虱,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小白蛾。

属半翅目粉虱科,成、若虫刺吸植物汁液,传播病毒病,是温室内种植作物的重要害虫。

为害面积大,所有温室或轻或重都有发生。

寄主范围广,蔬菜中的黄瓜、菜豆、茄子、番茄、辣椒、冬瓜、豆类、莴苣以及白菜、芹菜、大葱等都能受其为害,还能为害花卉、果树、药材、牧草、烟草等。

2形态特征2.1白粉虱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1.5mm ,淡黄色。

翅面覆盖白蜡粉,停息时双翅在体上合成屋脊状如蛾类,翅端半圆状遮住整个腹部,翅脉简单,沿翅外缘有一排小颗粒。

卵长约0.2mm ,从侧面看呈长椭圆形,基部有卵柄,柄长0.02mm ,从叶背的气孔插入植物组织中。

初产淡绿色,覆有蜡粉,而后渐变褐色,孵化前呈黑色。

1龄若虫体长约0.29mm ,长椭圆形,2龄约0.37mm ,3龄约0.51mm ,淡绿色或黄绿色,足和触角退化,紧贴在叶片上营固着生活;4龄若虫又称伪蛹,体长0.7~0.8mm ,椭圆形,初期体扁平,逐渐加厚呈蛋糕状(侧面观),中央略高,黄褐色,体背有长短不齐的蜡丝,体侧有刺。

2.2烟粉虱形态特征烟粉虱成虫比白粉虱成虫略小,停息时双翅呈屋脊状,前翅翅脉分叉。

成虫体长1mm ,白色,翅透明具白色细小粉状物。

蛹长0.55~0.77mm ,宽0.36~0.53mm 。

背刚毛较少,有4对,背蜡孔少。

头部边缘圆形,且较深弯。

胸部气门褶不明显,背中央具疣突2~5个。

蔬菜大棚白粉虱的防治技术

蔬菜大棚白粉虱的防治技术

粉剂 8 0 0 ~ 1 0 0 0倍液 、 1 0 %氯氰菊酯 乳油 2 5 0 0 ~ 3 0 0 0倍液 、
3 %莫 比朗乳 油 1 0 0 0 2 0 0 0倍液 、 4 0 . 7 %乐斯 本 乳油 8 0 0 ~
倍 液与 2 5 % ̄ b 虱灵可湿性粉 剂 1 5 0 0倍 液混用 。保 护地 内 可选用 2 2 %敌敌 畏烟剂 7 . 5 k g / h m2 熏烟 防治 。也 可采用 常 温烟雾机施药防治。 此虫对药 剂易产生抗性 , 生产 防治需注 意轮换交替用药 。
蔬 菜大棚 白粉 虱 的防治技术
郑士 山
温室白粉 虱属 同翅 目粉 虱科 。 南方部分地区发生 , 北方 地区广泛 分布。 为害葫芦科 、 豆科 、 茄科 、 菊科 、 伞形花科 、 十 字花科 、 锦葵科等 1 0 0多种蔬菜和花卉。 以葫芦科 、 豆科 、 茄 科、 菊科作物受害严重。
放 一定量洗衣粉 , 支放在 田间 , 高度 略低于植株 生长点 , 诱 杀成 虫。注意定期 清除表面漂浮的成虫和换水。
在, 目前 尚无兼杀所有虫态 的药剂 。 一种药剂 防治需连续几
和触 角退 化 ,紧贴在 叶片上 营固着生活 。四龄若虫又称伪
蛹, 体长 0 . 7 ~ 0 . 8 m m, 椭圆形 , 初 期体扁 平 , 逐渐 加厚 呈蛋
条件下约 1 个 月完成一代 。成虫 羽化后 l 一3天交配产卵 。 平均每雌产卵 1 4 2 . 5粒 。也可行孤雌 生殖 , 其后代 为雄 性 。 成虫有趋嫩性 , 在寄生植物打顶以前 , 成虫 随植株生长不 断 追逐顶部嫩叶产卵。 因此 , 各 虫态在作 物上 自上而下 的分 布
为: 成 虫、 新产绿 卵 、 变黑 卵 、 初 龄若虫 、 老龄若虫 、 伪蛹、 新

草莓粉虱是病毒病元凶

草莓粉虱是病毒病元凶

草莓粉虱是病毒病元凶(防治)草莓上粉虱主要分两种,烟粉虱和白粉虱,两种粉虱都不止危害草莓这种作物,据报道烟粉虱的寄主植物多达74科500余种,是真的很可恶了!粉虱危害特别多粉虱对草莓的主要危害包括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第一个是直接危害,成虫和若虫聚集在叶背面,刺吸植物汁液,被危害的叶片会慢慢变黄,变黄的叶片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了,植物生长会受到抑制和影响。

∙∙第二个是间接危害,粉虱吃完叶片会排除蜜露,这玩意排到叶片上就成为了霉菌的摇篮,霉菌繁殖了以后就在叶片表面形成一层煤污,同样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影响植物生长。

∙∙∙另外,粉虱和蚜虫都是病毒病的重要传播媒介,病毒病据很多朋友说是非常难治的,所以要想防住白粉虱,一定要防住粉虱这种重要传播媒介!∙∙掌握发生规律很重要烟粉虱和白粉虱很像,所以也没必要做细分。

成虫体长只有1毫米,基本没办法肉眼看清。

通常粉虱会把卵产在叶背面,卵一开始的时候为白到淡绿色,后转为褐色,孵化前为黑色。

粉虱繁殖力极强,世代重叠,每年可发生十余代,各种虫态均可在温室内越冬。

烟粉虱在25℃条件下,从卵发育到成虫需18~30天,在适合的寄主上产卵量超过200粒。

物理、生防为主,用药为辅1、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个好办法,好多天敌昆虫和寄生菌都可以治粉虱,常见得有草蛉、花蝽、捕食性瓢虫、丽蚜小蜂、拟青霉等。

2、物理防治:这是最常用的方法,利用粉虱对黄色的强烈趋性,在温室内设置黏虫黄板进行诱杀。

3、化学防治:虫害发生初期及时喷药,注意叶子背面也要均匀喷雾,其实无论打什么药都要打透才有用。

在使用中需注意轮换药剂,以避免害虫产生抗性。

常用药剂有:尽量选择早上打,据果友分享,虫螨腈,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吡蚜酮,特福力、呋虫胺、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24%螺虫乙酯悬浮剂2000倍液、啶虫脒都是可以用于草莓粉虱的防治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棚草莓花期出现粉虱怎么办
粉虱寄主范围广,尤其嗜食白粉虱不喜取食的十字花科与棉花,调查发现棉花单叶虫头数可达30~60头,最多达100~300头;其危害性更大,传播、扩散更快,尤其B型烟粉虱能传播30多种植物上的70多种病毒,需加以警惕,那如何防治农作物虫害呢?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的一种方法。

首先要注意保护害虫的自然天敌,提高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尽量创造有利于害虫天敌生存的条件,或者采取人工大量饲养繁殖和释放害虫天敌,以增加天敌的数量,抑制虫害的发;利用害虫的致病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其致病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类群。

以菌治虫是一种十分安全的防治手段,对人、畜、农作物和微生物都没有危害,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且防治效果非常好,那么大棚草莓花期出现粉虱怎么办呢?
1、清除前茬作物的残株和杂草;
2、黄板诱杀。

方法同蚜虫防治;
3、生物防治。

保护地栽培在扣棚后,当白粉虱成虫平均在0.2头/株以下时,每5天释放丽蚜小蜂成虫3头/株,共释放3次。


蚜小蜂可在棚室内建立种群,有效控制白粉虱为害;
4、药剂防治。

在白粉虱发生期用12%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或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4000倍液喷洒均有较好效果。

采果前15天应停止用药。

保护地栽培可用敌敌畏烟剂熏烟,用药量及方法同蚜虫防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