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预研
软件工程技术预研

技术预研 (1)10.1 介绍 (1)10.2 技术预研规程 (2)10.2.1目的 (2)10.2.2角色与职责 (2)10.2.3启动准则 (2)10.2.4输入 (2)10.2.5主要步骤 (2)[Step1] 制定计划 (2)[Step2] 开展技术预研 (2)[Step3] 撰写技术预研报告 (2)[后续活动] (3)10.2.6输出 (3)10.2.7结束准则 (3)10.2.8度量 (3)10.3 实施建议 (3)第10章技术预研技术预研(Technical Pre-Research, TPR)是指在立项之后到开发工作完成之前的时间内,对项目将采用的关键技术提前学习和研究,以便尽可能早地发现并解决开发过程中将会遇到的技术障碍。
技术预研过程域是SPP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规范阐述了技术预研的规程,该规程的“目标”、“角色与职责”、“启动准则”、“输入”、“主要步骤”、“输出”、“完成准则”和“度量”均已定义。
本规范适用于国内IT企业的软件研发项目。
建议用户根据自身情况(如商业目标、研发实力等)适当地修改本规范,然后推广使用。
10.1 介绍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技术问题可能会层出不穷。
如果一点技术障碍都没有遇到,要么是开发人员的技术水平实在太高了,要么是项目的技术含量实在太低了,这类情况比较少见。
一般说来,在设计或实现阶段遇到了技术障碍,才去攻克问题,其代价通常比较高。
因为其他人的工作可能会被阻塞,已经投入的不少资源将被闲置。
最糟糕的是,如果此技术障碍无法攻克,不得已要改变技术方案、重新设计系统,那么不仅浪费了人力、财力、时间,处理不好还会使开发队伍陷入混乱状态。
所以开展技术预研工作至少有两大好处:✧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进行需求开发、系统设计和程序设计。
✧防止开发进程被技术障碍打断,导致大量的相关工作被阻塞。
技术预研的流程如图10-1所示。
图10-1 技术预研流程技术预研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文档有:✧《技术预研计划》,模板见[SPP-TEMP-TPR-PLAN]。
技术预研计划模板

i..I. .-II.i.in n. .. a i.. 4 i aa. ai. .•
{
文件状态:
文件标识:
Compa ny-Project-TPR-PLAN-XXX
[v]
草稿
当前版本:
X.Y
[]
正式发布
作者:
[]
正在修改
完成日期:
Year-Mo nth-Day
1.
提示:说明本次技术预研的主要内容与目标(必须是可以验证的)
4~8小时
开发部
Android UI基本组件(ListView等)
10~20小时
开发部
HttpConnection或者HttpCIient
与服务端通过JSON通信
8~16小时
开发部
4.
提示:(
或者在此处用表格制作一份进度表,例如:
任务名称及其描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参加人员
Axure pro原型制作
1月6日19时
2.
提示:说明人员、软硬件设施、经费等要求。
3.
工作成果名称
预计完成时间
分类
Axure pro原型制作
4~10小时
产品部
Project项目计划制作
2~4小时
管理部
熟悉Android开发环境
4〜6小时
开发部
Activity组件(Activity跳转、传
值、回传等)
4〜6小时
开发部
Android五大布局
预研工作总结报告

预研工作总结报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预研工作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
重要的角色。
预研工作是指在新产品、新技术、新项目等出现之前,通过调查研究、数据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预先的研究和评估,以便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预研工作总结报告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它能够对预研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分析,为未来的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首先,预研工作总结报告能够对预研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梳理。
通过对已有
研究成果、市场需求、技术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分析,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当前的研究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其次,预研工作总结报告可以为未来的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通过对已有研究
成果和市场需求的分析,可以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技术路线、产品定位等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为未来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
最后,预研工作总结报告还可以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对已有
研究成果、市场需求、技术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分析,可以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技术支持,为未来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总之,预研工作总结报告在预研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对预
研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梳理,为未来的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还可以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预研工作总结报告的编写和使用,以提高预研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益。
技术预研管理制度C版

第三条攻关项目的知情范围仅为项目成员及公司领导。
第四条攻关过程中的活动记录(包括但不限于测试数据、调试记录)必须整理、扫描归档;
不需要保存的纸质草稿应及时销毁,不得随意丢弃。
第五条项目资料每日都必须及时上传SVN系统。SVN系统访问权限必须严格管理,项目成
延期≧50%,0分
第三条对于自主提出的创新、预研项目,项目成功完成后,除享有项目奖金外,还享有创
新奖。如项目开发失败,也可以向公司申请创新奖。
第四条对于创新理念或创新技术提出后得到了公司认可,但公司暂不组织研究不批准项目
由研发经理人与公司领导决定,创新概念提出人也可以享受相应的创新奖。
第五条项目负责人应积极组织项目成员进行知识产权分析,并在召开项目总结报告前完成
可不进行申请。
第二条预研项目的提案审核
(1)新技术预研的定义和必备条件:
①创新:市面上目前还没有产品使用过,或者行业技术还不成熟的,需要重点突破
的难点技术和测试方法;
②预研:市面上有产品使用过,而公司还未使用过的技术;
③已经有立项产品应用的新技术或者在3年之内可能应用的新技术;
④预研项目得到的结果必须可以为本公司新产品开发提供指导,符合公司发展方向,预研
第一条目的
(1)促进、保证创新设计,带动公司产品创新;
(2)完成技术难点攻克,确保新产品开发按时完成;
(3)加强技术预研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确保预研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
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深圳市豪恩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第三条本制度的最终解释权限归属公司制度委员会。
第二章职责
第一条职责
分值
评分标准
项目技术预研报告说明(5篇范例)[修改版]
![项目技术预研报告说明(5篇范例)[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b8ea482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78.png)
第一篇:项目技术预研报告说明二的职位:开源社区经理“说说家乡的互联网”主题有奖征文在公司做技术预研工作?分类:碎碎念2012-02-07 23:32 979人阅读评论(0) 收藏举报工作产品文档测试之前做过软件开发和一点技术管理,然后回学校读了研究生。
课题空闲之余去公司做过预研+开发,毕业后干脆在公司做预研工作。
目前对工作比较感兴趣,但也有点找不着主线似的惶恐。
在网上查了一些关于技术预研的的资料,记录一下。
技术预研:技术预先研究,TPR跟踪国内外技术发展,分析技术发展趋势。
跟标准,推提案,参会议,写专利预研项目:有具体的形态和应用背景的产品作为目标技术预研:在产品规划的指引下,难度较大的关键技术的预研将在项目立项之前提前以技术预研项目的方式开展。
待项目正式立项后,关键和难度较大的技术都已经攻克,后续产品开发团队的职责是集中更多资源,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开发高品质产品并推向市场。
预研工作的输出:技术可行性分析报告(技术介绍文档、技术环境搭建文档、功能验证文档、性能测试),有优越性和风险性评估。
着重探索和解决技术实现的可行性,使得能够在需要时为产品开发提供支撑。
1、根据公司技术规划和产品研发确定预研技术方向2、收集和整理有关预研技术的论文、专利、标准,了解预研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3、对预研技术原理、技术方案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对关键技术进行仿真和验证4、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形成专利、标准提案5、编写预研技术可行性报告,为公司产品规划和研发提供决策依据第二篇:项目预研报告预研项目可行性报告1项目研究的意义1.1 国内外现状及趋势1.2 市场需求分析包括市场机会与竞争和价格发展趋势预测等1.3 项目对集团发展的必要性及意义2 项目目标2.1 项目结束时所要达到的主要技术目标如:技术新颖性、性能指标、应用范围,要求与国内外同行业对比;和市场目标如:销售量及利润指标、市场份额、市场地位目标等。
对于较大项目,应指明每一阶段计划达到的阶段性目标,包括进度指标、技术开发指标等。
技术预研计划(模板)

logo
技术预研计划
xxx技术有限公司作者:xxx
时间:2013-06-05 版本号:v1.0
1.技术预研目标
提示:说明本次技术预研的主要内容与目标(必须是可以验证的)。
2.工作条件
提示:说明人员、软硬件设施、经费等要求。
3.应递交的工作成果
4.进度表
提示:(1)用Microsoft Project制作进度表(Gantt Chart),插入此处或作为附件。
(2)或者在此处用表格制作一份进度表,例如:
5.可能存在的困难与风险
提示:指出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风险,说明打算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
附录:本计划审批意见
提示:项目经理或者技术负责人根据《项目计划》以及现实情况(如可以支配的人力资源),审批该《技术预研计划》。
预研工作总结报告

预研工作总结报告
近期,我们团队进行了一项重要的预研工作,旨在为未来的项目提供可靠的数
据支持和技术保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深入研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对这次预研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报告。
首先,我们对项目的背景和需求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和分析。
通过与相关部门和
领导进行沟通,我们明确了项目的目标和重点,确定了研究的方向和范围。
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详细的研究计划和时间表,确保预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
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和文献,我
们对项目所涉及的领域和技术进行了深入了解,掌握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同时,我们还走访了相关企业和机构,进行了实地考察和交流,收集了大量的实用信息和数据。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和测试。
我们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技
术手段,对项目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验证和测试,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实验数据和结论。
这些实验结果为后续的项目实施和技术选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最后,我们对预研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报告,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意见。
我
们对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进行了评估,提出了一些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成功落地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总的来说,这次预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未来的项目提供了重要的技术
支持和数据保障。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和提高我们的预研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和创新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产品预研与技术预研详解产品经理方法论(一)

产品预研与技术预研详解产品经理方法论(一)引言概述:产品预研和技术预研是产品经理在产品开发前的重要工作,能够为产品的成功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主要详解了产品预研和技术预研的方法论,帮助产品经理们在进行预研工作时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正文内容:一、产品预研的方法论1.明确产品预研的目标和意义2.确定产品预研的范围和时间安排3.制定产品预研的具体步骤和流程4.收集市场信息和竞争对手情报5.分析用户需求和产品可行性二、技术预研的方法论1.明确技术预研的目标和意义2.确定技术预研的范围和时间安排3.寻找相关技术和解决方案4.评估技术可行性和成本效益5.验证技术预研结果并提出建议三、产品预研和技术预研的协同工作1.建立产品预研和技术预研的沟通机制2.合理利用产品预研和技术预研的结果3.加强团队协同合作,共同完成预研工作4.及时调整预研方向和策略5.不断优化预研方法和流程四、产品经理在产品预研与技术预研中的角色和责任1.明确产品经理在预研中的角色定位2.负责产品和技术需求的定义和整理3.协助团队进行用户调研和竞争分析4.跨部门协调,保障预研工作的顺利进行5.及时总结和记录预研成果,为后续工作提供支持五、总结通过产品预研和技术预研的详细阐述,我们可以看出,产品经理在预研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施预研过程中,产品经理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市场洞察力,同时还需要与技术团队紧密协作,以确保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技术可行性。
预研工作的精细和完整将为产品的成功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注:该文档未包含标题,仅按照引言概述-正文内容的格式进行了编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章技术预研 (1)
10.1 介绍 (1)
10.2 技术预研规程 (2)
10.2.1目的 (2)
10.2.2角色与职责 (2)
10.2.3启动准则 (2)
10.2.4输入 (2)
10.2.5主要步骤 (2)
[Step1] 制定计划 (2)
[Step2] 开展技术预研 (2)
[Step3] 撰写技术预研报告 (2)
[后续活动] (3)
10.2.6输出 (3)
10.2.7结束准则 (3)
10.2.8度量 (3)
10.3 实施建议 (3)
第10章技术预研
技术预研(Technical Pre-Research, TPR)是指在立项之后到开发工作完成之前的时间内,对项目将采用的关键技术提前学习和研究,以便尽可能早地发现并解决开发过程中将会遇到的技术障碍。
技术预研过程域是SPP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规范阐述了技术预研的规程,该规程的“目标”、“角色与职责”、“启动准则”、“输入”、“主要步骤”、“输出”、“完成准则”和“度量”均已定义。
本规范适用于国内IT企业的软件研发项目。
建议用户根据自身情况(如商业目标、研发实力等)适当地修改本规范,然后推广使用。
10.1 介绍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技术问题可能会层出不穷。
如果一点技术障碍都没有遇到,要么是开发人员的技术水平实在太高了,要么是项目的技术含量实在太低了,这类情况比较少见。
一般说来,在设计或实现阶段遇到了技术障碍,才去攻克问题,其代价通常比较高。
因为其他人的工作可能会被阻塞,已经投入的不少资源将被闲置。
最糟糕的是,如果此技术障碍无法攻克,不得已要改变技术方案、重新设计系统,那么不仅浪费了人力、财力、时间,处理不好还会使开发队伍陷入混乱状态。
所以开展技术预研工作至少有两大好处:
✧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进行需求开发、系统设计和程序设计。
✧防止开发进程被技术障碍打断,导致大量的相关工作被阻塞。
技术预研的流程如图10-1所示。
图10-1 技术预研流程
技术预研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文档有:
✧《技术预研计划》,模板见[SPP-TEMP-TPR-PLAN]。
✧《技术预研报告》,模板见[SPP-TEMP-TPR-REPORT]。
10.2 技术预研规程
10.2.1 目的
●提前发现并解决开发过程中将会遇到的技术障碍。
10.2.2 角色与职责
●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识别项目中的技术难题,指定技术预研人员攻克该问题。
10.2.3 启动准则
●项目中的技术难题已经识别。
●技术预研人员已经指定。
10.2.4 输入
●一些用户需求文档和技术方案文档
10.2.5 主要步骤
[Step1] 制定计划
●技术预研人员制定《技术预研计划》,主要内容包括:
✧确定技术预研的内容和目标。
✧确定应递交的工作成果。
✧分配任务,制定进度表。
●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审批该计划,如果该计划被批准,则转向[Step2]。
[Step2] 开展技术预研
●技术预研人员按照计划开展技术预研工作。
[Step3] 撰写技术预研报告
●在预研任务结束时,技术预研人员撰写《技术预研报告》。
[后续活动]
●技术预研人员向相关人员介绍工作成果。
●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对该预研成果进行技术评审。
10.2.6 输出
●《技术预研报告》
10.2.7 结束准则
●指定的预研任务已经完成,《技术预研报告》已经产生。
10.2.8 度量
●技术预研人员统计工作量和工作成果的规模,汇报给项目经理。
10.3 实施建议
●技术预研不同于真正地开发产品,投入人员与时间相对比较少。
一个项目可以有多
次技术预研,由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视具体情况而定。
●对技术预研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有价值的文档进行配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