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题人物心理情感的变化

合集下载

运用心理描写写一个片段要突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30字左右

运用心理描写写一个片段要突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30字左右

运用心理描写写一个片段要突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
30字左右
1、我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儿,我吓坏了,忐忑不安地离开了。

2、我的怀里像揣着一只小兔,七上八下地跳个不停。

3、我的心里像有一只巨鼓似的咚咚直跳。

4、我生怕xx滑掉,心突突地跳,手心里都出了汗。

5、我那颗忐忑不安的心越跳越快,我不敢往下想了。

6、望着满地的碎瓶胆片,我紧张得张开了嘴巴,呆呆地立在那儿,心里忐忑不安,万一爸爸回来发现了,准会狠狠批评我的。

7、委屈、愤怒、羞辱,一股脑涌上心头,我哭了!可是那些平日的好朋友居然还在说,他们真是可恶至极!
8、他们又吵架了,吵得我心烦意乱的,我独自在楼上,不停地抽泣着。

水浒传人物的心理描写与情感变化观察

水浒传人物的心理描写与情感变化观察

水浒传人物的心理描写与情感变化观察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充满英雄豪杰、正义与冒险的小说。

小说中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心理描写与情感变化,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庞大而真实的人性世界。

本文将通过观察水浒传中人物的心理描写以及情感变化,探讨他们在故事中的内心世界和情绪变化。

一、林冲:心理纠结与情感转变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是英勇善战的好汉,同时也是一个忠诚而善良的人。

在他被召入梁山之前,他是高俅家的儿婿,可是受尽了委屈和冤屈。

因此,林冲内心深处一直存在着对家族和婚姻的矛盾感和纠结情感。

这种内心的冲突使得林冲在梁山上的行动中经常陷入思考和犹豫,担心自己的选择会给家人带来伤害。

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林冲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人生意义。

他在梁山上,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共同抗击了朝廷的压迫。

这种集体荣誉和成就感逐渐填充了他内心的空虚和对家族的内疚感。

林冲的心理纠结逐渐消失,他对梁山上的兄弟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坚定地站在了反抗朝廷的一方。

二、武松:愤怒与复仇的情感转变武松是水浒传中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角色,他是一个力大无穷、勇猛无敌的英雄,同时也是一个心存仇恨并为之狂热的人。

在小说中,武松的情感变化主要体现在他对潘金莲的愤怒与复仇心理上。

武松本来是个善良的人,他对待妻子潘金莲一直很宠爱和体贴。

然而,潘金莲出轨背叛了他,这无疑对武松产生了巨大的打击和心理创伤。

这时,他内心深处的仇恨被点燃了,他立志要为自己受辱的妻子报仇。

随着故事的展开,武松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成功地对付了潘金莲,达到了自己复仇的目的。

然而,在复仇之后,武松的内心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安宁。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并逐渐觉得复仇并没有带给他内心真正的解脱和满足感。

他对自己的仇恨也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对社会不公和贪官污吏的愤怒。

武松情感的变化表明了他对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的深刻认识和转变。

三、宋江:矛盾与内心挣扎的心理描写水浒传中的人物宋江是一个很有特点和内涵的人物,他在小说中展示了一种内心挣扎和矛盾的心理状态。

梳理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情感态度变化

梳理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情感态度变化

梳理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情感态度变化梳理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情感态度变化【专题说明】高考小说阅读中分析和括人物形象是重要考点,分析小说中人物心理、情感态度变化是高考常见题型之一。

对考生来说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这类试题是对人物形的局部考查,通常就某一细节探求人物心理,或者就某一事件理人物心的变化过程。

小说说中人物的感态度,是在特定的情节和细节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梳理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情感态度,是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物的情感态度蕴含在情节发展的各个过程之中,因此作为读懂小说的一个切入点,梳理小说中人物情感度的变化,也就成了一个重要考点。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寻访“画儿韩”邓友梅望着陶然亭的湖水,甘子千着实犯愁——上哪儿去找“画儿韩”呢?画儿韩是搞“四化”用得着的人,自己不在有生之年把他找回来,闭不上眼呀。

甘子千跟画儿韩有过节儿,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

那日画儿韩作寿,请甘子千赴宴。

酒过三巡,画儿韩吆喝两学徒捧来一幅画,作了个揖对众人说:“今天惊动各位,可不单为兄弟的寿日,兄弟我六百大洋收了幅假画。

”甘子千一看画,心中大惊,那竟是自己一时兴起,用一张宋纸、半块古墨仿张择端的画而作的《寒食图》。

众人齐说:“造假能这样乱真,也算开眼了。

”画儿韩说:“大家别叫它吓住,还是先挑毛病,好从这里学点道眼。

”他一眼扫在甘子千身上,笑道:“子千眼力不凡,你先挑挑破绽,让大家开开窍!”甘子千脸早已红了,幸亏有酒盖着。

他走到画前,看看左下角,找到一个淡淡的拇指指纹印,确认是自己的作品,但承认笔力终究不如真品,就说:“还是腕子软些;纸是宋纸,墨是宋墨,难怪连韩先生也蒙过去了!”画儿韩爽朗地笑了两声说:“今天我要劝诸位的就是人万不可忘了谨慎二字。

这画看来维妙维肖,其实只要细心审视,破绽还是挺明显的。

《寒食图》画的自然是清明时节,中州的清明该穿夹袄了,画中这小孩居然还戴捂耳风帽!再细看,这小孩在张择端的《瑞雪图》见过。

中考语文复习 考点2 分析人物心理、情感

中考语文复习 考点2   分析人物心理、情感


要结合全文内容,注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探究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
1
通过对文段中的关键词句的解读,领会文章的言外之意。必要时,还可结
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经历,联系自身生活体验等进行思考。还可从
以下方面入手作答:
(1)先分析句子本身;


(2)再结合上下文(即上下语境);
2
(3)最后结合人物性格、年龄、经历等(特别是文中有关人物的动作、
考点2 分析人物心理、情感
返回目录
第三部分(第⑫~段):警察打电话说,苗苗在车站警务室,在邻居的陪同下,奶奶 去警务室见到了苗苗,并得知事情原委——苗苗想给爸妈一个惊喜。 第四部分(第段):火车进站,暗示苗苗一家团聚。
读 细(怎么说的) 3. 用横线“____”勾画出文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在相关句旁做批注。(如 注明:“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字眼) 这个年还咋过?我咋向他爸妈交代?老天爷啊!苗苗奶奶双腿如灌了铅,“扑通” 瘫坐在地上。(反问、比喻)
语言、神态等描写性句子)理解文意。
考点2 分析人物心理、情感
返回目录
考向 2 分析人物情感(2016.8,2015.11,2014.12第二问,2010.12)


考点探源
1
2. (统编八上《背影》“思考探究”)在这篇文章中,“我”对父亲的情感
态度有怎样的变化?
【解题思路】首先确定这是把握人物情感变化的类型,然后在作答中寻找
因找不到孙子而惊恐害怕、万分自责的心理。 ②苗苗奶奶哆嗦着手听完电话,扯着电话线瘫倒在地。 得知孙子下落时如释重负而又后怕的心理。
考点2 分析人物心理、情感
返回目录
3. 小说两处写雪花,各有什么作用?(4分) 第一处,交代了当时的天气状况,加深了奶奶的焦虑和恐慌。第二处,渲染了 轻松、欢快的气氛,衬托出找到苗苗、一家人即将团聚的愉悦心情。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答题点拨与专项训练-散文阅读之人物情感心理变化(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答题点拨与专项训练-散文阅读之人物情感心理变化(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答题点拨与专项训练-散文阅读之人物情感心理变化答题点拨理解人物的情感态度变化“三入手”:一是从情节入手,二是从细节入手,三是从环境描写入手。

梳理人物的心理变化“三注意”:在整体把握情节的前提下细读所给文字,分清是哪类描写(语言/动作/肖像等),理清其中的层次,抓住关键词语。

瞻前顾后,联系上下文,看看这一片段之前或之后发生了什么,哪些情节与这些描写有关系,从而揣摩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分析人物内心活动的复杂性和情感的丰富性。

如某人为什要这样做,这样说,这样想?是在什么情态下做的?对点训练一、阅读肖复兴的《祈年殿》,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北京乃至中国所有的皇家坛庙中,天坛的位置居首,是无可争议的。

而祈年殿,又是天坛重中之重。

无论是它的建筑艺术的价值,还是它的信仰伦理的意义,都是绝无仅有的。

②祈年殿,上中下三重,红柱金窗,天蓝色琉璃瓦铺顶,内铺金砖,正中有天然龙形方石。

祈年殿外,汉白玉栏杆,也是分为上中下三层,正中的台阶上有龙纹石刻。

祈年殿建筑的圆形,自然和古人对天圆地方的理解相关,盛成在《北平的天坛》中说:“古罗马的灶神庙,与祈年殿的形式,可称无独有偶了。

北极的土人、美洲的土人、高卢人,他们的居室都是圆形的。

”接着,他畅想,如果这些人都来到祈年殿前,就是世界大同了呢。

这真的是一个关于圆的奇妙的畅想和礼赞。

也可以说是为什么有那么多来自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愿意来天坛看看的一个重要原因。

③想到好多年没有去祈年殿看看了,秋天,艳阳高照,风暖云柔,穿过长廊,准备进祈年殿,顺便可以画张画。

走廊的尽头,朝东有一扇门可以直接进入祈年殿的大院。

一位走在我前面正推着轮椅的中年女人,忽然回过头来,走到我的身边,问我:“请问从这里进入祈年殿,是不是可以沿路把天坛主要的景点都看完?”④我望了望她,和她前面的轮椅,轮椅上坐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身边站着一位中年男人,猜想这三人之间的关系,肯定是一对夫妇带着年迈的母亲逛天坛来了。

六年级语文寒假班第3课 梳理人物心理感情的变化 (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寒假班第3课   梳理人物心理感情的变化  (含答案)

六年级寒假班第3课梳理人物心理感情的变化一、技巧小结。

梳理人物心理情感变化的技巧1.在原文画出表现人物心理、情感的词语。

2.根据人物情感变化给文章分段。

3.在没有直接表现人物心理的段落中,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概括人物心理或情感。

4.选取恰当的词语作答。

二、课堂小练笔。

(一)向日葵(新加坡)尤今(1)到伦敦度假,住在女儿的公寓里。

(2)那天,约好在她下班后共进晚餐,做事有条不紊的女儿体恤地说道:“餐馆坐落在九曲十八弯的窄巷里,不太好找,你们就在餐馆附近的小公园等我吧。

”(3)早上出门时,气候温凉,到了傍晚,气温居然降至6度。

(4)我和先生提早十分钟来到游人寂寥的小公园,到了七点整,一向准时的女儿不见踪影,我们的手机偏又忘了带。

那种刺骨的寒风夺命似的想把人的脸皮整层刮掉,我冷得几乎连血液也凝结了。

看着时间滴滴答答地流走,怒气像蚂蟥一样往我心里钻……(5)直到七点四十分,女儿才气喘吁吁赶到,连声道歉:“爸爸,妈妈对不起,对不起!工作堆积如山,做不完呀!”(6)冻得犹如一片在树梢瑟缩颤抖的枯叶,我的声音,比雪更冷:“工作做不完,不是还有明天吗?你过去守时的好习惯,去哪里了?”说着,径自往前走,不再看她一眼。

(7)到了餐馆,女儿轻车熟路地安排着各种美食。

刺身、鳗鱼饭、软蟹手卷、天妇罗……可口的美食一道接一道地上然而,我觉得心里冒出了很多冻疮,灼灼地痛,半点胃口也没有。

(8)女儿欢欢喜喜地说着办公室里的一些趣事,我没有搭腔,只一筷一筷闷闷地吃,一心只想快点回家盖上厚厚的被子蒙头大睡。

(9)第二天,日上三竿才醒来。

阳光侧着身子从窗隙硬生生地挤了进来,看看钟,哟,九点多了!奇怪的是,厅里竟传来了女儿和她爸爸说话的声音。

我翻身起来,走出厅外,还没开口,女儿便说了:“妈妈,我今天请假。

”我讶异地问:“咦,你的工作不是堆积如山吗?”她笑嘻嘻地说:“工作做不完,不是还有明天吗?”(10)桌上,放了一大束精神抖擞的向日葵,黄艳艳,活鲜鲜的,大蓬大篷的热情源源不绝地释放。

描写人物心理与情感变化的技巧

描写人物心理与情感变化的技巧

描写人物心理与情感变化的技巧在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的心理与情感变化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法之一。

通过准确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内心世界,增强作品的可感知性和可信度。

本文将介绍几种描写人物心理与情感变化的技巧。

一、直接描写直接描写是最直接也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

通过直接呈现人物的内心想法、感受和情感变化,便于读者准确地理解人物的心理状态。

例如: "他心情低落,内心充满了失落和无助"。

通过这种方式,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

二、间接描写间接描写是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肢体语言等来间接展示其心理变化。

这种描写方式比直接描写更加隐晦,需读者细致观察并推敲人物内心的变化。

例如: "她轻巧地跳着舞,脚步愈发狂热,她的欢笑声充满了疯狂和解脱"。

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读者可以感受到人物内心情感的起伏。

三、对比描写对比描写通过对比人物在不同情景下的心理表现来突显心理与情感变化。

例如: "他在公开场合总是自信满满,但每当独处时,他的内心却充斥着焦虑和不安"。

通过对比,读者可以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差异和变化。

四、意象描写意象描写是通过描绘与人物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的景物、符号或隐喻等来间接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

例如: "夜空中的孤星,映照着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通过特定的意象,读者能够对人物内心的情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五、内心独白内心独白是一种让人物自我解读自己内心的手法。

通过人物在心灵深处的自述,读者能够直接窥探到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

例如: "我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个困境,我的内心仿佛被漩涡吞噬,无法自拔"。

通过内心独白,读者能够深入体验人物内心世界的起伏。

综上所述,描写人物心理与情感变化的技巧有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对比描写、意象描写和内心独白等。

作家在刻画人物内心时,可以根据情节需要和人物形象进行选择运用。

人物题:人物心理情感的变化

人物题:人物心理情感的变化

人物题:人物心理情感的变化Preview of the class1.人物心理、情感的梳理2.人物形象的概括人物心理、情感的梳理1.阅读《抽打心中的樱桃花》,联系文章主旨,在第8段的横线上填出你总结出的道理。

抽打心中的樱桃花①年少时家中的院子里种了两棵樱桃树。

每年春天,樱桃树上总会挂满红得晶莹透亮的樱桃。

摘一颗放到嘴里,令人唇齿留香、心旷神怡!②有一年的春天,樱桃树开满了花,开得比以往哪一年都要多。

蜂蝶在樱桃花间飞舞,馋嘴的我似乎已经闻到了樱桃那种特有的香甜味,就连在睡梦中,都是满树的樱桃在冲我微笑。

③一天早晨,我还躺在床上,就听到院子里传来“噼里啪啦”的树枝摇晃的声响。

我赶快爬起来,冲到院子里。

竟看到母亲正拿着一根竹竿在樱桃花间抽打,其中的一棵好像已经抽打完了,樱桃花像下雨一样落了一地。

她正准备抽打另一棵樱桃树呢!④我赶忙跑过去一把抱住了母亲。

任凭母亲如何解释,我都紧紧抱住她的双臂不放手。

母亲无奈之下只能住手,她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也好,到了樱桃成熟的时候,你就知道我抽打樱桃花的用意了!”⑤转眼间,樱桃花落了,两棵樱桃树都结满了青青的樱桃。

尤其是我从母亲手中保护下来的那一棵,樱桃结得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

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

⑥到了樱桃成熟的季节,那棵经母亲抽打的樱桃树硕果累累,一颗颗樱桃仿佛一盏盏挂在树上的小灯笼。

而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上的果实仍然是一片青绿。

我坚持不吃已经成熟了的樱桃,静候着那片青绿变成点点唇红。

⑦但结果令我失望,已经成熟的樱桃被吃光了,我保护的那棵樱桃树仍是满树青黄,并且树上的樱桃开始干瘪、变黑、脱落,渐渐的树干上的绿色也退去,变得干枯,毫无生机。

母亲告诉一脸失望的我:这棵樱桃树由于在春天花开得太多,又未经抽打,所以结的樱桃也太多。

由于水分、营养供应不上,它累死了!1⑧母亲用牺牲一棵樱桃树的代价告诉了我一个道理:。

⑨人活在世上是不能太贪心的,要学会取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题:人物心理情感的变化
Preview of the class
1.人物心理、情感的梳理
2.人物形象的概括
人物心理、情感的梳理
1.阅读《抽打心中的樱桃花》,联系文章主旨,在第8段的横线上填出你总结出的道理。

抽打心中的樱桃花
①年少时家中的院子里种了两棵樱桃树。

每年春天,樱桃树上总会挂满红得晶莹透亮
的樱桃。

摘一颗放到嘴里,令人唇齿留香、心旷神怡!
②有一年的春天,樱桃树开满了花,开得比以往哪一年都要多。

蜂蝶在樱桃花间飞舞,
馋嘴的我似乎已经闻到了樱桃那种特有的香甜味,就连在睡梦中,都是满树的樱桃在冲我微笑。

③一天早晨,我还躺在床上,就听到院子里传来“噼里啪啦”的树枝摇晃的声响。


赶快爬起来,冲到院子里。

竟看到母亲正拿着一根竹竿在樱桃花间抽打,其中的一棵好像已经抽打完了,樱桃花像下雨一样落了一地。

她正准备抽打另一棵樱桃树呢!
④我赶忙跑过去一把抱住了母亲。

任凭母亲如何解释,我都紧紧抱住她的双臂不放手。

母亲无奈之下只能住手,她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也好,到了樱桃成熟的时候,你就知道我抽打樱桃花的用意了!”
⑤转眼间,樱桃花落了,两棵樱桃树都结满了青青的樱桃。

尤其是我从母亲手中保护
下来的那一棵,樱桃结得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

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

⑥到了樱桃成熟的季节,那棵经母亲抽打的樱桃树硕果累累,一颗颗樱桃仿佛一盏盏
挂在树上的小灯笼。

而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上的果实仍然是一片青绿。

我坚持不吃已经成熟了的樱桃,静候着那片青绿变成点点唇红。

⑦但结果令我失望,已经成熟的樱桃被吃光了,我保护的那棵樱桃树仍是满树青黄,
并且树上的樱桃开始干瘪、变黑、脱落,渐渐的树干上的绿色也退去,变得干枯,毫无生机。

母亲告诉一脸失望的我:这棵樱桃树由于在春天花开得太多,又未经抽打,所以结的樱桃也太多。

由于水分、营养供应不上,它累死了!
⑧母亲用牺牲一棵樱桃树的代价告诉了我一个道理:。

⑨人活在世上是不能太贪心的,要学会取舍。

心中贪念太多,只取不舍的结果,就像
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最终导致你不堪重负、两手空空;而适当的舍弃,看似是一种失去,但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获得更加丰厚的给予和回报!
人物心理、情感的梳理
2.浏览全文,画出表现人物心理和情感的词。

然后将“我”的情感脉络梳理出来,填在括号里。

()()()(失望)给原文分段!
3.第⑤段中,“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请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描写当时情境中“我”和母亲的心理。

(每个不超过40个字)(3分)
【小结】
梳理人物心理/情感的方法:
Step1:在原文画出表现人物心理、情感的词;
Step2:根据人物情感变化给文章分段;
Step3:在没有直接表现人物心理的段落中,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概括人物心理或情感;
Step4:选取恰当的词语作答。

人物形象的概括
请概括文中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

(4分)
【本讲知识点总结】
梳理人物心理/情感的方法:
Step1:在原文画出表现人物心理、情感的词;
Step2:根据人物情感变化给文章分段;
Step3:在没有直接表现人物心理的段落中,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概括人物心理或情感;
Step4:选取恰当的词语作答。

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人物性格、品质特点+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下节预告:
《理解题:标题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