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饲料在养殖业中的研究应用及发展前景
酵母生物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进展

酵母生物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进展何志刚1李小玲1,2(1,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53;2,农业部渔业产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长沙),长沙,410153)摘要:文章简单介绍了酵母的概况,重点介绍酵母生物饲料如酵母细胞壁、饲料酵母、酵母水解物、活性干酵母、酵母硒、海洋红酵母等。
对酵母生物饲料在水产养殖动物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并指出酵母生物饲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酵母生物饲料;水产养殖;应用;发展趋势酵母菌,一种传统食品酿造工业的主要生产菌株,如今已成为现代生物饲料最具吸引力的微生物细胞工厂。
这类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其细胞及细胞内容物,如蛋白、氨基酸、多糖、有机酸、核酸、维生素等活性物质,都可参与生物饲料的绿色生产。
目前已知的酵母菌有500多种,以酵母为原料或生物载体,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并结合微生物发酵工程,已形成了一系列与酵母相关的具有特定营养或功能的生物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产品,通称为“酵母生物饲料”。
酵母生物饲料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酵母细胞壁多糖、酵母水解物、活性干酵母、酵母硒、活酵母衍生物、复合酵母、酵母培养物、海洋红酵母、与芽孢杆菌等益生菌复配而成的EM菌或微生态制剂(用于水质或底质改良剂)、饲料酵母、利用酵母发酵而得到的酵母饲料。
1.酵母细胞壁多糖用于饲料中的酵母细胞壁是酵母经细胞自溶部分破壁、破壁酶解、分离洗涤、浓缩、干燥等一系列生产工艺,精制而成的富含β-葡萄糖、甘露聚糖等免疫因子的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产品。
近年研究认为,酵母细胞壁含有的甘露寡糖和β-葡聚糖可对细菌、病毒引起的疾病及环境因素引起的应激反应产生非特性免疫力。
酵母细胞壁多糖是以酿酒酵母为原料,经过细胞破壁、酶解、分离提纯和干燥等工艺精制而成,在水产动物中的作用主要有:提高水产动物非特异性免疫力、提高水产动物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显著提高水产动物抗病能力、能有效降低肝损伤,还具有一定促生长的作用。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微生物发酵饲料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和繁殖,生产或调制出具有绿色、安全以及高效等诸多优点的饲料。
其在促进动物生长、替代抗生素、废弃物再生资源化和减少人畜争粮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文章从概念剖析、发展背景、生产工艺与优化、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等方面对微生物发酵饲料作以综述。
并总结了其作用机理和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了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前景,旨在进一步拓展微生物发酵饲料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
1、微生物发酵饲料微生物发酵饲料是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和菌体繁殖,将饲料中的大分子物质和抗营养因子分解或转化,产生更有利于动物采食和利用的富含高活性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的饲料或原料。
狭义方面微生物发酵饲料是指利用某些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与原料及辅料混合发酵,经干燥或制粒等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含活性益生菌安全、无污染、无药物残留的优质饲料。
微生物发酵技术为饲料工业提供了氨基酸、维生素、酶制剂、有机酸和活菌制剂等大量产品,不仅具有改善饲料营养吸收水平,降解饲料原料中可能存在的某些毒素,还能大幅减少抗生素等药物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的使用。
2、微生物发酵饲料发展背景2.1 饲料资源缺乏近年来,饲料资源的制约逐渐成为世界饲料行业甚至畜牧生产发展的瓶颈。
精饲料资源(如玉米、豆粕、鱼粉等)紧缺并且价格较高,而廉价的粗饲料却因无法充分被动物利用而被大量废弃或烧毁,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目前,我国饲粮约占粮食总产量的35%,预计到2020 和2030年,比重将分别达到45%和50%,但粮食预期年增量约有1%,饲粮缺口在所难免,其中优质蛋白质饲料资源将更加紧张。
因此,尝试利用新型饲料原料来代替日渐紧缺的常规饲料原料将会成为未来饲料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其中粮食深加工所得的一些副产物(麸皮等)、农副产品的废弃物(农作物秸秆、果渣等)以及工业有机废水、废渣等将会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趋势。
EM菌发酵渔饲料在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多种 有益 微 生物 复合 培 养而 成 ,各 种 有益 微 生物 渔 料发 酵时 间适 当延 长 ) 。 在 发酵 渔 饲料 后 用养 殖 中有 多种 功 能 ,概 括起 来 主要 有 : 进 动 物 生 长 、 高 饲 料 的利 用 率 、 强 促 提 增 机 体抗 病性 能 、 除粪便 恶臭 、 善生 态环境 等 。 去 改
后投 喂 , 其效 果更 佳 。下 面 主要介 绍 E M菌 发酵 渔 划 发 酵量 , 用轮 流 发酵 , 证发 酵 渔料 无 间期 的 采 保
料方 法 和技术 。
11材 料 .
供应。 2 养殖 效果
渔 料 ( 加抗 菌素 、 以不 化学 药 品为 宜)10份 , :0 渔料 经 E 发酵 后 ,大部 分在 投 喂后 被 鱼 体 M 红糖 : 1份 , M: 份 ,井 水或 放 置 2 E 1 4小 时 的去 氯 采 食进 入 鱼体 消 化道 ,并 在 其消 化道 内发挥 相 应
1 发 酵 . 4
经 E 菌发 酵 的渔 料 , M 菌 中有 益微 生 物 可 M E 纤 维转 化 成能 被动 物 吸收 的 营养物 质 ,提 高 动物 对 饵料 的消 化吸 收利 用率 。 如 : M菌 中 的杆 菌 、到 3 %一 5 使 0 3 %左 右 , 以用 手 抓 将 粗纤 维 分解 ,使 这 些不 易被 消化 吸 收利 用 的 粗
E 菌液 是一 种新 型 的复 合微 生 态制 剂 , M 呈棕 中 , 盖严 密 封 防止 透气 , 成厌 氧发 酵 环境 。也 可 造 色半 透 明状液 体 ,H值 在 35 45之 间 , p .— . 由光合 细 将 饲料 装人 厚 塑料 袋 中扎 紧袋 口发 酵 。发 酵 温度
菌 、 酸菌 、 乳 酵母 菌 、 线 菌 、 酸杆 菌 等 l 放 醋 0属 8 3 — 0 O 0 4 ℃左 右 , 酵 24天 ( 粕 或菜 粕 含 量 高 的 发 — 豆
益生菌发酵饲料在养猪业中的应用

郑 跃 杰 等 [6]研 究 表 明 .双 歧 杆 菌 与 肠 上 皮 细 胞 系 Lovo细胞 黏 附后 对肠 致 病性 大肠 杆 菌 (EPEC1及 产 毒性 大肠 杆菌 (ETEC)黏 附的竞 争性 抑 制作 用 发 现 双歧 杆 菌 能 完 全 抑 制 EPEC与 ETEC的黏 附 .这 种 作 用 可能 是 由于双 歧 杆 菌 的 占位性 保 护 机 制 .在 空 间上阻 止 了病 原菌 与 Lovo细胞 的进 一步 接近 有 些有益 微 生物可 以产 生酶类 .如双歧 杆 菌 和乳 酸杆 菌产 生 的胞 外糖 苷 酶可 以阻止 细菌 毒素 在上 皮 细胞
第 34卷第 11期 2013年 11月
湖 北 畜 牧 兽 医
Hubei Journal of Animal and Veterinary Sciences
Vo1.34 No.11 Novem ber 2013
益生菌发酵饲料在养猪业中的应用
张 勇刚 .董 改香
(朔州职业技术学 院,山西 朔州 036002)
收 稿 日期 :2013—10—14 作者简介 :张勇刚 (1982一),男 ,山西l临汾人 ,助理兽 医师 ,主要从事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工作 。
第 11期
张勇刚等 :益生菌发酵饲料在养猪业中的应用
49
黏附 和侵 入 3.3 营养 作用
饲料发酵后产生的有机酸可以促进矿物质 的吸 收和利用。另外很多益生菌繁殖时会产生各种酶 .如 蛋 白酶 、淀粉酶和脂肪分解酶 、水解酶 、果胶酶 、葡聚 糖酶 、纤维素酶 、植酸酶等活性消化酶 。促进 了动物 对 饲料 的消化 和利用 [ 另外 .发 酵饲 料 中的有 益菌 还在肠道内代谢产生几种 B族维生素 。 3.4 增 强抗 毒 抗病 能力
发酵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分析

发酵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分析
发酵饲料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饲料中的大分子化合物可以被分解成较小的分子,提高其消化率和吸收率。
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酶和生物活性物质也可以增加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鱼类的生长和免疫力。
发酵饲料可以促进鱼类健康生长。
发酵饲料中的益生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改善鱼肠道菌群平衡,减少鱼类的肠道病变和肠道炎症。
发酵饲料中的有机酸能够调节鱼类酸碱平衡,增强鱼类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发酵饲料可以改善饲料的口感和风味。
发酵饲料中的酶能够分解饲料中的一些反刍因子和抗营养因子,降低饲料的苦味和刺激性。
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芳香物质和味道物质可以改善饲料的口感,提高鱼类对饲料的摄食率和利用率。
第四,发酵饲料可以减少水体污染和环境负荷。
发酵饲料中的微生物可以降解饲料中的一些反刍因子和抗营养物质,减少饲料中的污染物释放到水体中,降低水体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
发酵饲料的高效利用也可以减少饲料的浪费,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环境友好型。
发酵饲料还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由于发酵饲料具有更好的营养价值和口感,可以促进鱼类生长和提高摄食率,减少饲料转化率,提高养殖效益。
发酵饲料的抗病能力可以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
发酵饲料在水产养殖中具有诸多优点和应用前景。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发酵饲料,更好地满足养殖需求,提高水产养殖效益和环境友好型。
生物发酵饲料现状及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生物发酵饲料指的是在人工控制下,把微生物发酵技术当作核心技术生产出的饲料,近年来,生物发酵饲料在水产养殖中应用越来越普遍。
1.生物发酵饲料生物饲料中蕴含着丰富的益生菌,益生菌可以定植于水产动物体内,避免有害菌争抢营养,降低有害菌对水产动物消化系统的侵害。
不仅如此,有益微生物生成的乙酸、丙酸和乳酸等物质可以促进水产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
微生物菌在活动期间可以把部分很难吸收的有机物转变成蛋白饲料,提高饲料当中的营养成分。
在水产养殖当中使用生物发酵饲料,能够便于鱼虾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提升饲料的适口性,大幅提升饲料的利用率,在众多微生物活菌的作用下,可以令水产动物保持体内的生态平衡,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能力,确保鱼虾的健康生长,降低水产养殖期间饲料转化成的有害物质,提升环境保护的效果。
2.生物发酵饲料现状2.1液态生物发酵饲料这是一种新型的饲料,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在那个时期,荷兰大概有20%的猪才应用湿拌料,如今有一半以上的猪使用湿拌料。
后来,法国、瑞典和丹麦等国家也逐渐加入到湿拌料的使用行列中。
在制作液态生物发酵饲料时,通常不会添加菌种,只凭借饲料里面的天然益生菌进行发酵,在此种发酵饲料当中,优势菌种为益生菌,能够有效地改善饲料的消化性能,令动物的生产性能大幅提升,特别是在预防仔猪腹泻和提高猪只日增重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2固态生物发酵饲料首先,发酵豆粕。
在水产养殖方面,发酵豆粕的利用比较广泛,指的是经由人工控制,借助微生物的代谢功能优化豆粕产品的应用效果,微生物发酵能够提取豆粕中的营养元素,而且可以把大豆肽融入其中,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
在具体的应用中,可以应用发酵豆粕代替鱼粉投喂水产品,有助于水产养殖动物的成长,缩短水产养殖动物额生长时间,全面地发挥发酵豆粕的效用。
不仅如此,通过应用发酵豆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水产动物的酶活性,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性能,推动水产动物的生长。
发酵饲料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

2020年第10期(总第279期) 文献综述71发酵饲料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许金新 (山东省东营市农业农村局,山东 东营 257091)中图分类号:S81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733(2020)10-0071-02 本文对发酵饲料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1 发酵饲料的定义及发展历程1.1 定义 微生物发酵饲料是指在人为可控制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和菌体繁殖,将饲料中的大分子物质和抗营养因子分解或转化,产生更有利于动物采食和利用的富含高活性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的饲料或原料。
狭义方面微生物发酵饲料是指利用某些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与原料及辅料混合发酵,经干燥或制粒等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含活性益生菌安全、无污染、无药物残留的优质饲料。
微生物发酵饲料主要分为固态发酵饲料,单细胞蛋白和菌体蛋白饲料,氨基酸、酶制剂以及抗生素、维生素等代谢产物,微生态制剂和益生素四大类。
1.2 发展历程 我国发酵饲料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80年代的糖化饲料、青贮饲料等;第二阶段,90年代将益生菌菌株制成菌剂作为饲料添加剂掺在基础日粮中,如单细胞蛋白(酵母粉)等;第三阶段现阶段的微生物发酵饲料。
2 发酵饲料发展背景2.1 优质粗蛋白质饲料原料的缺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和改善,对畜产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促使了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同时造成了所需的饲料原料,特别是蛋白质饲料原料的缺乏。
通过专家学者们的研究发现,通过微生物发酵的方式可以利用一些廉价的饲料原料转化成优质的蛋白质原料,这是一种有效的缓解蛋白质资源短缺的途径。
2.2 长期使用抗生素产生的危害日益凸显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能显著促进动物生长,并对畜禽疾病起到预防作用,对发展规模化养殖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随着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一些危害也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如抗生素在杀死病原微生物的同时也杀死了动物体内的有益微生物,破坏了动物机体内的菌群平衡,降低畜禽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可能感染更多的疾病。
微生物发酵饲料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微生物发酵饲料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杨军;徐凯【摘要】微生物发酵饲料是近几年兴起的新型环保型饲料,具有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强畜禽健康水平、改善养殖环境、保障畜产品安全等重要作用,在养殖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重视.文章综述了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作用机理及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探讨了当前微生物发酵饲料在生产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期刊名称】《饲料博览》【年(卷),期】2017(000)007【总页数】4页(P15-18)【关键词】微生物;发酵饲料;应用【作者】杨军;徐凯【作者单位】湖北凌卓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武汉430072;湖北凌卓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武汉43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4;S816.6近年来畜禽养殖行业发展迅猛,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
畜禽饲料中抗生素的广泛添加,造成了动物体的抗药性,促使一些病原菌也产生了抗药性,严重影响了人类公共健康安全。
随着国家和政府对环保问题的不断重视,饲料添加剂中抗生素的使用逐步受到限制,同时也促使了非抗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发展和应用。
微生物发酵饲料是运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对豆粕、玉米、秸秆、酒、麸皮等底物进行发酵分解而生产的饲料蛋白、酶制剂、益生菌、氨基酸、维生素等新型环保饲料产品,从而弥补常规饲料中缺乏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不足,具有促进消化吸收、提高畜禽健康水平及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已经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1]。
本文综述了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作用机理及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探讨了当前微生物发酵饲料在生产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为生物发酵饲料更好的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1.1 微生物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发酵饲料是由有益微生物发酵而生产的,发酵饲料中含有多种功能益生菌,这些功能益生菌进入动物肠道后,能够广泛定植在动物肠道内,有益菌通过竞争性抑制作用阻止有害微生物繁殖,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充分吸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酵饲料在养殖业中的研究应用及发展前景摘要:随着人们对动物营养学技术的不断认识,微生物发酵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饲料行业中。
发酵饲料可以充分利用杂粮、杂粕和农副产品下脚料、食品工业下脚料来生产浓缩饲料,是饲料原料的充分补充,其具有价格低、适口性好、营养物质利用率高、抗生素使用少等优点,成为养殖业户的新选择。
随着发酵技术路线的不断优化,发酵设备的不断完善,发酵饲料的品质也将逐步提升,这也将更好的为养殖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发酵饲料,微生物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人畜共粮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发酵饲料意在充分利用杂粮、杂粕和农副产品下脚料、食品工业下脚料来生产浓缩饲料,这是对饲料原料的充分补充[1]。
发酵饲料是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以微生物、复合酶为生物饲料发酵剂菌种,将植物性、动物性或矿物性物质中的抗营养因子分解或转化为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微生物活性益生菌、复合酶制剂为一体的生物发酵饲料,使其成为更易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营养成分更高且无毒害作用的饲料原料[2][3]。
饲料经过发酵处理后,营养水平及消化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可以降解饲料原料中可能存在的毒素,大大减少抗生素等药物类添加剂的使用量,改善了动物健康水平,进而不同程度的提高动物的生长生产性能。
另外,发酵饲料使畜禽处于有益微生物的控制之下,减少了畜禽发病,提高了肉蛋奶品质,达到了降低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为养殖业的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1 发酵饲料的分类及涵盖发酵饲料现已应用的十分广泛,发酵根据获得产品的不同可分为微生物酶发酵,微生物菌体发酵,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微生物的转化发酵,生物工程细胞的发酵。
根据微生物的种类不同可分为厌氧发酵和好氧发酵。
根据培养基的不同可分为固体发酵饲料和液体发酵饲料(FLF)。
根据设备分为敞口发酵、密闭发酵、浅盘发酵和深层发酵。
目前最常见的发酵饲料主要包括木薯渣的利用、秸秆加工饲料、棉菜茶粽饼粕开发(如棕榈粕、豆粕、棉粕、菜籽粕、油茶资饼、蓖麻饼等)、动物下脚料加工、潲水发酵饲料、菌糠加工饲料、粉渣醋渣酱渣发酵饲料、果渣加工利用、酒糟科学利用、粪便增值与堆肥、青贮饲料技术、生物蛋白与肽、米糠统糠利用等诸多方面。
2 发酵饲料的可用微生物我国微生物资源丰富,用于发酵工业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等。
2010年农业部公告发布的《食品添加剂品种目录》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可直接饲喂动物的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在2008年的基础上,增删了部分菌种和酶制剂品种。
具体如下: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两歧双歧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乳酸肠球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乳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沼泽红假单胞菌;2010新增菌种: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罗伊氏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黑曲霉、米曲霉、迟缓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纤维二糖乳杆菌、发酵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产丙酸丙酯杆菌、发酵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产丙酸丙酯杆菌、布氏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凝结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等。
目前,市场上用于饲料发酵的益生菌种类主要是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和霉菌[4]。
3 发酵饲料的优点3.1提高饲料营养水平,促进动物生长饲料经过发酵后蛋白质被分解为更易被动物体消化吸收的小分子活性肽、寡肽,纤维素、果胶被降解为单糖和寡糖,同时代谢产生的多种消化酶、氨基酸、维生素、抑菌物质、免疫增强因子以及其它一些菌体蛋白,作为营养物质被动物体吸收利用,显著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和饲料利用率,从而提高动物体的各项生产指标。
3.2 维持动物肠道菌群平衡,提高动物免疫力发酵饲料中存在的有益微生物在肠道内迅速繁殖,相对于致病菌来讲在数量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形成了竞争性抑制作用,大大抑制了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同时有益菌的某些代谢产物如乳酸和乙酸使消化道PH值降低[5],在低PH环境下可以有效抑制潜在病原菌的滋长、繁殖,从而维持或恢复肠道内微生物菌群平衡,增强肠道的抗感染能力。
3.3发酵脱毒,饲料更安全近年来某些研究表明,某些乳酸菌可抑制霉菌的生长和产毒[6],嗜酸乳杆菌可抑制寄生曲霉的孢子萌发[7]。
另外,多数情况下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降低饲料中毒素的含量,据报道曲霉属,串珠霉属等5个菌株可以有效的降低发酵棉粕中游离棉酚的含量[8]。
可见,发酵饲料比未发酵饲料的有害物质含量更低,对于被日益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来说更具意义。
4 发酵饲料在养殖业中的研究应用4.1发酵饲料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多项研究结果表明用发酵饲料喂育猪,可明显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提高猪的生长速度。
郑世山等[9]饲喂EM发酵配合饲料,可使猪的肠道发病率降低25个百分点,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降低50个百分点,每头猪可节约药费4元。
翟恒孝等[10]研究结果表明,饲用发酵饲料后,试验组猪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5.02%,比使用普通配合饲料组平均每头猪增加收入17.09元;另外也有研究报道指出,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5%乳酸菌液体种发酵后,仔猪平均日增重提高13.9%;料肉比下降了21.7%;腹泻率降低50%以上;仔猪粪便中大肠杆菌数减少,乳酸菌数目大大增加,改善了仔猪肠道微生态平衡[11]。
4.2发酵饲料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王平等[12]研究了在日粮中添加米曲霉发酵玉米秸秆粉代替等量玉米对鸡肠道微生物和消化酶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8%发酵玉米秸秆粉使回肠和盲肠中的乳酸菌和米曲霉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大肠杆菌数显著降低(P<0.05);纤维素酶、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
张书杰等[13]在肉鸡日粮中适当添加玉米秸秆粉发酵饲料,可提高肉仔鸡的育成率,降低肉仔鸡的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朱立国[14]在用发酵饲料对肉鸭的饲养实验中表明,发酵饲料可以提高适口性、降低料肉比、提高了屠宰性能、降低了饲料成本等等。
4.3发酵饲料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杨宝珠[15]的研究结果显示,用EM发酵饲料饲喂肉牛,日增重可以提高30%左右,从而缩短存栏期,提高出栏率。
宋洛文等[16]的实验结果显示,益生菌发酵饲料感官新鲜,气味酸甜香纯正,适口性好,可显著提高奶牛产奶量,节省精料用量17.9%,提高奶牛机体抵抗力,提高繁殖性能,降低发病率及净化环境等。
曹珉等[17]发现,苹果粕发酵后,适口性佳,可提高奶牛的食欲和消化利用率,其兼具精饲料,营养和免疫强化剂、生理功能调节剂及保健促生长添加剂等多重功效,综合性地为奶牛提供丰富而适宜的营养,改善其微生态平衡和生理状况,提高代谢转化效率及生产水准,在经济上、环保上变废为宝,使应用者增奶增效。
4.4发酵饲料对水产养殖生产性能的影响使用乳酸菌发酵饲料养殖鱼虾,除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日食饵量快而多、养殖周期短、卖相好等优点外,发酵饲料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慢、不容易污染水质,并且发酵饲料保持期明显延长。
李京会[18]研究表明在食用发酵饲料后,南美对虾的抗病力增强,日食饵量明显增多,可增加12%~16%;提高生长速度,缩短生长周期,且能显著提高南美对虾卖相指标。
熊钢等[19]用EM发酵后的鱼饲料饲喂鱼,结果显示在改善饲料营养,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及促进鱼生长,增强机体抗病性能及改善养殖生态环境作用方面有显著效果,对节粮养鱼有很大的经济饲用价值,很适于养鱼业推广应用。
5 发展前景饲料生物技术及微生物发酵工程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饲料工业高科技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随着当前饲料行业的蓬勃发展,饲料逐步向低药低残留发展,畜禽、水产品也渐渐迈向绿色产业革命,因此,生物饲料也必然成为大势所趋。
通过发酵技术可以消除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增加饲料的利用效率,缓解我国蛋白原料依赖进口的局面。
发酵饲料能有效的抑制消化道中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一些致病性细菌与病原体的繁殖与生长,同时又能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及抗病能力。
随着发酵技术的不段更新和完善,发酵饲料技术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能够更大程度的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动物疾病的发生率也大大减少[20]。
当然,目前发酵饲料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忽视:一是没有形成统一的生产技术标准,发酵饲料的技术和设备落后、卫生条件较差;二是发酵菌种来源繁多,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三是发酵生产成本较高,饲料转化率低等等。
这就需要我们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共同创新研究,通过优化发酵技术路线,改善发酵设备,来提高发酵饲料的品质,更好的为我国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而微生物发酵饲料也必定会成为绿色、稳定、高效的新型动物能源并被广泛使用,造福广大养殖业户。
参考文献1.江永才.《发酵饲料生产现状浅析》[J].畜禽业,2005,(3):34~362. 邹志恒,宋琼莉,韦启鹏,等.《发酵饲料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保健,2009(3):66~68.3.林标声,罗建,戴爱玲,等.《微生物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378~2380.4.潘国家.《益生菌发酵花生壳粉添加喂猪生长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2655.肖连冬,马红霞.《活菌益生高蛋白饲料的生产及应用》[J].饲料工业,2007,(13):52~546.张柏林,张若鸿,吴风亮,等.《乳酸菌抗真菌活性及其抑制真菌毒素的效果》[J].中国乳品工业 2005,33(6): 31~37.7.Gourama H,Bullernman L B. Effects of potassium sorbate and natamycin on growth andpenicillic acid production by Aspergillus ochraceus [J].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1998,51(2):139~1448.余伯良.《发酵饲料生产与应用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509.郑世山,陈龙星,林悌窗,等.《EM技术对肥育猪应用及效果的影响》[J].饲料研究,1997,(5):10~1110.翟恒孝,吕松乔,郭小华,等.《发酵饲料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饲料与畜牧,2008,(8):31~3211.何谦吴同山李岩,等. 《发酵饲料对规模化猪场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 畜牧与兽医,2008,(6): 62~6412.王平,党晓伟,王朋朋,等.《发酵玉米秸秆粉对肉鸡肠道消化酶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0(3):108~11113.张书杰,张桂荣. 《玉米秸秆粉发酵饲料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7,(4):90~9114.朱立国.《肉鸭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工艺研究及应用》[D].西北大学,2007.15.杨宝珠.《EM 发酵饲料的制作及在肉牛饲养中的应用与经济评价》[J].现代化农业,2005,(12):2716.宋洛文,禹学礼,张德勋.《EM在奶牛饲养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畜牧兽医,2000,(21):18~19.17.曹珉,刁其玉;宋慧亭,等.《苹果粕生物活性饲料的研制及饲喂奶牛试验》[J].乳业科学与技术,2002,(2):23~2618.李京会. 《乳酸菌纯菌粉发酵饲料养殖南美白对虾应用实例》[J].科学养鱼,2009,(10):67~68.19.熊刚,张建国,王宇,等.《EM菌发酵鱼饲料在养殖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饲料, 2010,(6):21~2220.L Heres,B Engel,F van Knapen,et al.,Fermented liquid feed reduces susceptibilityof broilers for Salmonella enteritidis[J].Poultry Science,2003,(82):60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