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治病菌之粪肠球菌研究报告观察
健康婴儿粪便中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与体外安全性评价

健康婴儿粪便中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与体外安全性评价桑微1,李国花1,赵馨1,马雨哲1,钱卫生2,鲁曦1*(1.陕西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21)(2.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室,陕西西安710038)摘要:为筛选出符合安全要求的粪肠球菌,该研究以采集的1月龄健康婴儿粪便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MRS 分离纯化和16S rRNA测序进行菌种鉴定,共鉴定出64株粪肠球菌。
该研究对其中16株菌进行体外安全性评价,分别考察其溶血性、抗生素敏感性和6种毒力基因。
结果发现16株粪肠球菌均未出现β溶血现象;药敏试验发现菌株对四环素(56.25%)、红霉素(43.75%)耐药率较高,青霉素(37.50%)和环丙沙星(31.25%)次之,未发现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受菌株;继上述实验获得的8株相对安全菌株进行毒力基因检测,共检出5种毒力基因:ace、asal、efaA、cylA、gelE,以ace+efaA+gelE+为主要携带模式;综合评价后最终得到4株粪肠球菌候选菌株,编号为:LX29、LX31、LX41、LX50,可为后续的功能性研究和产品开发奠定基础。
关键词:粪肠球菌;抗生素耐药性;毒力基因文章编号:1673-9078(2024)03-83-9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4.3.0273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in Vitro Safety Evaluation of Enterococcusfaecalis in the Stool of Healthy InfantsSANG Wei 1, LI Guohua1, ZHAO Xin1, MA Yuzhe1, QIAN Weisheng2, LU Xi1*(1.Schoo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Xi’an 710021, China)(2.Tangdu Hospital,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38, China)Abstract: To screen for safe strains of Enterococcus faecalis, stoo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healthy 1-month-old infants and strains were cultured in MRS medium. A total of 64 E. faecalis strains were identified via 16S rRNA sequencing.Among them, 16 were selected for in vitro safety evaluation, and their hemolytic property, antibiotic sensitivity, and six virulence genes wer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hemolysis results, the 16 strains of E. faecalis did not exhibit β-hemolysis.Further, the antibiotic sensitivity tests revealed that the strains were highly resistant to tetracycline (56.25%) and erythromycin(43.75%), followed by penicillin (37.50%) and ciprofloxacin (31.25%). No vancomycin- and teicoplanin-resistant strainswere found. Eight relatively safe strains were identified based on the above experiments, and five virulence genes: ace, asal, efaA, cylA, and gelE, were subsequently determined, with ace+efaA+gelE+ as the dominant mode. Finally, four candidate引文格式:桑微,李国花,赵馨,等.健康婴儿粪便中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与体外安全性评价[J] .现代食品科技,2024,40(3):83-90.SANG Wei, LI Guohua, ZHAO Xin, et al.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in vitro safety evaluation of Enterococcus faecalis in the stool of healthy infants [J] . M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4, 40(3): 83-90.收稿日期:2023-03-0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0115);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22NY-030)作者简介:桑微(1999-),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益生菌基础与应用,E-mail:通讯作者:鲁曦(1983-),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益生菌资源开发与利用,E-mail:83strains of E. faecalis, namely LX29, LX31, LX41, and LX50, were acquired afte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verall, our findings lay the foundation for subsequent functional research and product development.Key words:Enterococcus faecalis; antibiotic resistance; virulence gene肠球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乳酸菌,具有高pH和高盐耐受性,参与营养物质代谢,能产生细菌素抑制病原体生长,在食品发酵、防腐以及动物饲料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1] ;同时作为定殖于消化道的共生菌,具有调节人体和动物的免疫系统、维持肠道内稳态等功能,已被推荐作为益生菌食品添加剂和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及其它疾病的备选菌种[2] 。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耐药分析

・
4 ・ 3
粪 肠 球 菌 和 屎 肠 球 菌 的耐 药 分 析
张 文 英 邓 淑 文
【 要 】 目 的 了解 肠球 菌 的 临床 分 布及 耐 药 情 况 。方 法 从 临床 标 本 中 分 离 出 1 6 肠 球 茵 , 摘 0株 采 用 Mi ocna tS AN4型微 生 物 自动 分 析 仪 进 行 鉴 定 和 药敏 试 验 。 结 果 16株 肠 球 茵 中 主要 以 c sa uo C r 0
实验室的药敏结果 , 减少 或避 免 预 防 用 药 , 对 于控 制 医 院感 这 染 是 非 常 重 要 的措 施 。
裹 2 肠球菌抗蓖药物的耐药率 ( ) %
要 以 粪肠 球 菌 和屎 肠球 菌 为 主 , 占总 数 的 8 . 。 87
表 1 1 6株肠 球 菌 的分 布 及 分 离 率 0 标 本 粪 肠 球 菌 ( ) 屎 肠 球 菌 ( ) 其 他 肠 球 菌 ( ) 株 株 株
1 材 料 与 方 法
霉素、 四环 素 不 敏 感 , 药 率 在 7 . 以 上 , 临 床 上 经 验 用 耐 19 在 药 意 义 已 不 大 。粪 肠 球 菌 与 屎 肠 球 菌 相 比 , 肠 球 菌 星 的 敏 感 率 分 别 为 9 . 、3 4 、 1 6 9 9 . 7.
2 2 肠球 菌 的 药敏 试 验 结 果 . 3 讨 论
见 表 2 。
肠 球 菌 是 条 体 致 病 菌 , 年 来 是 引 起 医 院 感 染 的 重 要 病 近 原 菌 之 一 。根 据 上 海 地 区细 菌 耐 药 监 测 报 告 , 球 菌 属 在 临 肠 床 分 离 的 革 兰 阳 性 细 菌 中 排 在 第 二 位 [ , 示 我 们 应 重 视 该 1 提 ] 菌 引起 的 院 内感 染 。本 文 显 示 我 院 1 6 肠 球 菌 中 以胆 汁标 0株 本 为 主 3 . , 标 本 为 2 . , 口分 泌物 标 本 为 2 . , 98 尿 92 伤 13
自奶粉中检出粪肠球菌的报告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进行奶粉微生物检验时,发现的疑似目标菌(大肠菌群)的非目标菌(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过程。
提示我们进行奶粉特别是婴儿奶粉中肠球菌监测的重要性。
关键词:粪肠球菌;奶粉Abstra c t:I n this s tudy,the isolation a nd identif ic ation of non-ta rget cell enterococcus f aec alis which was found a s s us picious target cell c oliform bacterium during the mi-croorga nism exa mina tion of milk were introduc ed.The res ult indicated the importa nce of enterococ cus f ae calis monitoring of milk powder,especially infa nt milk.Ke y word:Enterococcus f a ecalis,milk powder粪肠球菌(Ente rococc us fae c alis)属链球菌科肠球菌属的代表种,又叫粪链球菌。
为圆形或椭圆形、呈链状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球菌,无芽孢,无鞭毛,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是人类和动物肠道正常菌群的一部分,医院中通常在引起腹腔和盆腔感染所分离的混合菌丝中发现,食品中在生蔬菜及色拉、冷冻食品、肉制品及干燥食品,也有见到,以往认为肠球菌是对人类无害的共栖菌,但近年研究已证实了肠球菌的致病力,在需氧革兰氏阳性球菌中,它是仅次于葡萄球菌的重要院内感染致病菌。
2006年3月对福州市某婴儿奶粉生产厂家送检可疑大肠菌群超标样品进行检测,从样品中分离出肠球菌1株,现将检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检测材料某牌婴儿奶粉1份1.2仪器设备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 HV-50全自动高压灭菌锅(日本HI RAYAMA), CX31显微镜(OL YMP US),电子天平。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耐药特点分析

史旦薹墅堡堑堂!Q盟至8旦蔓!!鲞堑!塑文章编号:1007—4287(2007)08—1121—02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耐药特点分析刘晶,赵金辉,赵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检验中心,北京100026)112l一肠球菌原属链球菌属D组,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的菌株不重复计人。
质控菌株:粪肠球菌发展,现已根据其DNA同源性,将其列为肠球菌属。
(ATCC29212)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肠球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常栖居在人、动物的肠道1.1.2试剂及仪器细菌鉴定及药敏系统均来自和女性生殖道,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近美国德灵公司。
美国德灵公司MicmscanWalkAway年来,肠球菌属在临床标本中的分离率不断增加,这40型微生物鉴定/药敏仪。
与其对多种抗生素呈天然耐药,且易产生获得性耐1.2方法药相关,肠球菌耐药问题变得13益严重,这就要求我1.2.1鉴定及药敏Micmscan快速接种法制备菌们对肠球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抗悬液,使用D.&DERENOK加样器加样于革兰阻性复生素提供依据。
为此,对我院2004—2006年临床分合板PCI2中,35。
c孵育18小时后读板(其中万古霉离的肠球菌进行了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特点。
素孔于孵育24小时后加人工判读)。
1材料与方法1.2.2质量控制以粪肠球菌(ATCC29212)为阴性1.1材料质控菌,质控跟随每次标本鉴定,所得结果均在Mi一1.1.1菌株来源实验菌株:2004年9月一2006年ClX3sCall革兰阳性复合板质控范围内。
12月北京妇产医院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主要包括2结果阴道、宫颈分泌物、尿、血、咽等)中,共收集到50株2.1肠球菌属的分布及分离率在各类临床标本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
同一患者同类标本中分离到中分离出50株肠球菌,分布见表】。
表150株肠球菌的分布殛分布率(%)握奎塞塑耋盟壁堕(鲎2星墅壁萱i然2盒盐f竖2一坌塑至!墨2生殖道分泌物1511632呼吸道分泌物781530尿渡2248血液145t0便33612胎盘母面3036伤口分泌物1012盒盐≥211垫!螋2.2肠球菌药敏结果见表2。
肠道细菌的实验报告

肠道细菌的实验报告引言肠道细菌是人体消化道中存在的微生物,对人体健康和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培养和研究肠道细菌,了解其特性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肠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方法实验材料1. 肠道细菌样本(人体粪便样本)2. 营养琼脂培养基3. 石蜡瓶4. 培养皿5. 无菌试管、噻唑蓝试剂6. 实验室标准设备和仪器实验步骤1. 用无菌试管采集肠道细菌样本,并在无菌条件下将其转移到石蜡瓶中。
2. 在培养皿中加入营养琼脂培养基,石蜡瓶中的肠道细菌样本均匀涂抹在培养皿上。
3. 将培养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以37摄氏度培养24小时。
4. 观察培养皿中的细菌生长情况,并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经过24小时培养,我们观察到培养皿中出现了多种不同形态和颜色的细菌。
其中,主要观察到以下几种常见肠道细菌:1.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呈现圆形、鲜亮的橙红色菌落。
2. 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呈现小形或中形、呈黄色或乳白色菌落。
3. 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呈现长条形的白色菌落。
4. 腺病毒(Adenovirus):呈现透明的圆形菌落。
讨论与分析肠道细菌是人体肠道内的共生微生物,在人体的消化和免疫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
此次实验观察到的肠道细菌具有多样性,这与人体消化道中存在的多种微生物种类相符。
其中,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是人体肠道中最常见的细菌,其在人体内的生存和繁殖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肠道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
正常肠道菌群的稳定和平衡与人体的免疫功能、营养代谢和防病能力密切相关。
一些研究发现,肠道细菌的失调可能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如肠道炎症、肠道肿瘤和肠易激综合征等。
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成功培养出了肠道细菌样本,并观察到了不同菌种的生长情况。
肠道细菌的多样性和数量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进一步研究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有助于理解人体免疫和消化系统的运作机制,为肠道健康的保护和促进提供科学依据。
肠道感染细菌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实验地点:XX医学院微生物实验室实验人员:李同学、张同学、王同学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肠道感染细菌的生长特性,鉴定主要致病菌,并了解其生物学特性。
一、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标本:疑似肠道感染患者粪便样本2. 培养基:麦康凯琼脂、SS琼脂、血琼脂、营养肉汤3. 试剂:革兰氏染色液、氧化酶试剂、靛基质试剂、甲基红试剂、V-P试剂4. 仪器:恒温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显微镜、无菌操作台等二、实验方法1. 样本采集:采集疑似肠道感染患者的粪便样本,并进行无菌处理。
2. 初步分离:将处理后的样本接种于麦康凯琼脂、SS琼脂、血琼脂平板,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3. 纯化:对初步分离出的疑似致病菌进行纯化,选择单菌落进行培养。
4. 形态学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的形态和排列方式。
5. 革兰氏染色:对纯化后的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细菌的革兰氏分类。
6. 生化试验:进行氧化酶试验、靛基质试验、甲基红试验、V-P试验等,进一步鉴定细菌。
7. 致病性试验:对疑似致病菌进行动物感染试验,观察其致病性。
三、实验结果1. 初步分离:在麦康凯琼脂、SS琼脂、血琼脂平板上均分离出疑似致病菌。
2. 纯化:经过纯化后,得到纯培养的疑似致病菌。
3. 形态学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菌呈杆状,排列呈链状。
4. 革兰氏染色:革兰氏染色结果显示,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
5. 生化试验:- 氧化酶试验:阳性- 靛基质试验:阳性- 甲基红试验:阳性- V-P试验:阴性6. 致病性试验:动物感染试验结果显示,疑似致病菌具有致病性。
四、讨论与分析1.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初步鉴定出疑似致病菌为肠道感染细菌,可能为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等。
2. 革兰氏染色和生化试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细菌的革兰氏分类和生物学特性。
3. 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疑似致病菌具有致病性,可能引起肠道感染。
五、结论本次实验通过对疑似肠道感染细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试验,初步鉴定出疑似致病菌为肠道感染细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粪肠球菌生物学特点

粪肠球菌生物学特点粪肠球菌,是一种常见的肠道菌,也是人类肠道中最主要的细菌。
粪肠球菌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物学特点,以下将从细胞形态、生长条件、代谢途径、致病性和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
细胞形态方面,粪肠球菌是革兰氏阳性菌,其菌体为短杆状或球形,直径约为0.5-1.5微米。
粪肠球菌的细胞表面富含多种抗原物质,包括人类肠道黏膜细胞表面抗原、类肉瘤抗原等。
生长条件方面,粪肠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嗜厌氧细菌,生长条件较为苛刻。
粪肠球菌主要在肠道内繁殖,生长温度为35-37℃,pH值为7.0-7.4。
除肠道内外,还可以在泥土、水体等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代谢途径方面,粪肠球菌具有多种代谢途径,能够利用多种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化合物进行代谢。
粪肠球菌能够产生酸性代谢产物,如乳酸、乙酸等,并参与肠内菌群的代谢和营养物质吸收。
致病性方面,粪肠球菌在正常情况下是人体内共生菌,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在某些情况下,如肠道菌群失调、营养不良等情况下,粪肠球菌会引起一系列的肠道感染疾病,如腹泻、肠胃炎、肠炎等。
同时,粪肠球菌也是多重耐药菌株之一,其耐药性较强,容易引起医院感染等问题。
应用价值方面,粪肠球菌在临床诊断、食品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粪肠球菌可作为正常肠道菌群的指标菌,有助于评估人体肠道健康状况。
同时,也可作为食品安全检测的指标菌,有助于保障公众健康和食品安全。
综上所述,粪肠球菌作为常见的肠道菌,具有重要的生物学特点。
它的细胞形态、生长条件、代谢途径、致病性和应用价值均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应用意义。
在未来的研究和应用中,应加强对其特性和功能的深入挖掘,从而更好地为人类健康和生产生活服务。
粪肠球菌进展

hepatitis C cirrhosis[ J]. Liver Int, 2007 , 27 ( 7 ) : 960 - 968. [ 23] 毕惠娟, 王键. 慢性乙肝患者 ELR + CXC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 2010 , 26 ( 10 ) : 1333 - 1335. 表达[J]. 中国公共卫生, [ 24] Matsubara T, Ono T, Yamanoi A, et al. FractalkineCX3CR1 axis regulates tumor cell cycle and deteriorates prognosis after radical resec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J]. J Surg Oncol, 2007 , 95 ( 3 ) : 241 - 249. [ 25] Rubie C, Frick VO, Wagner M, et al. Chemokine express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versus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6 , 12 ( 41 ) : 6627 - 6633. [ 26] Liu H, Pan Z, Li A, et al. Roles of chemokine receptor 4 ( CXCR4 ) and chemokine ligand 12 ( CXCL12 ) in metasta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J] . Cell Mol Immunol, 2008 , 5 ( 5 ) : 373 - 378. [ 27] Shi GY, Shi DJ, Lü WB, et al. A study of CXCR4 / SDF1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liver cirrhosis[J]. Zhonghua Gan Zang 2007 , 15 ( 4 ) : 276 - 278. Bing Za Zhi, [ 28] Hirano S, Iwashita Y, Sasaki A, et al. Increased mRNA expression of chemokine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J] .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7 , 22 ( 5 ) : 690 - 696. [ 29] Lisak RP, Nedelkoska L, Studzinski D, et al. Cytokines regulate Th2 and monneuronal gene expression: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Th1 , ocyte / macrophage cytokines[ J]. J Neuroimmunol, 2011 , 238 ( 1 - 2 ) : 19 - 33. [ 30] Horiuchi S, Onodera A, Hosokawa H, et al. Genomewide analysis reveals unique regulation of transcription of Th2specific genes by . J Immunol, 2011 , 186 ( 11 ) : 6378 - 6389. GATA3[J] 收稿日期: 2011- 10- 20 ( 宋艳萍编辑 韩仰欢校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仅限学习使用个人资料整理条件致病菌肠球菌)。
对于肠球摘要:肠球菌不像大多数的乳酸菌一样,它不被认为是“安全可靠”<GRAS菌的安全评价仍存有争议。
虽然肠球菌被认为是“积极“或在奶酪技术中有用,但它的隔离种群已经作为对人类的条件致病菌出现。
因此,这些细菌对发酵乳制品是否有益处于似是而非的地位,以为它存在有潜在的危险。
本篇综述是概述了肠球菌的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特性,并举例说明这个菌的具有争议的特性。
根据食品安全评价准则,我们提出对于每个潜在的技术应变逐个进行评估,并且建议肠球菌在发酵食品中使用前进行个别研究。
简介1.。
群链球菌,这种分类可以追溯到由兰斯菲尔德建立的计划肠球菌最初列为1984D杂交的研究年,肠球菌给予了新的位置被列为肠球菌属,在经过和DNA-RNADNA-DNA种后证明它与链球菌属有较远的关系。
到目前为止32(Schleifer and Kilpper-Balz, 1984>%胆汁盐。
肠球菌种适宜在%氯化钠,年月号已被提议列入肠球菌属4010><2005266.5℃至的环境下生存分钟。
大多数品种也可以在值在,并可以在°且109.6CpH6030。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都是人类消化℃之间生长。
Flahautet al.,1996>45(Moellering,1992在每克消化系道微生物自然存在的菌种,在胃肠道中因为个体差异其含量差异变化很大<82)。
肠球菌通常从食品、植物、水和土壤中分离,可能由于它统内容物中含有和1010。
在牛奶和奶酪制品中的来源是粪便使得他们的天性在恶劣环境中比较耐受(Giraffa,2002>通常会找到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少量的坚忍肠球菌,偶然也会发现小肠肠球菌和铅黄肠),并且它在水球菌。
不同于其他乳酸菌,肠球菌不能被认为是“一般认为安全”<GRAS。
一般认为对于肠球菌的安全评价中检测是作为粪便污染物的指标的(Godfree et al.,1997>程序是一个模棱两可的状况。
一方面,肠球菌在作为奶酪技术中作为发酵培养物被认为是;另一方面,它们被认为是新兴的人类病原体由积极作用的(Giraffa,2003>。
这篇综述主要是根据现有知识总结了肠球菌的积极和消极的性状,来(Moellering,1992>强调这种菌属的争议性。
食品安全准则着重强调了对抗生素耐药性和毒力的因素,这样使我们建议在发酵食品中使用肠球菌前应对这几项进行研究。
.分类和鉴定2由于肠球菌的表型多样性,这使得肠球菌种的生理测试鉴定一直存在问题(Devriese et。
此外,物种鉴定的常规实验往往需要很长的培养时间。
Park et al.,1999>al.,1993基因的基因型鉴定方法更加的准确,虽然和。
使用23S rDNA(Facklam et al.,2002>16S的例如鹑鸡肠球菌和铅黄肠球菌有它们还不能区分所有肠球菌的物种16S rDNA99.8%<扩增技术基因间隔区的特异的同源性)。
这种方法已经成功的在应用:)PCR1rRNA基因。
基因,,和ace Kariyamaet al.,2000>(Naimiet al.,1997>vanddl(Satake et al.,1997的扩增,)转录调控基因,基因(Liu 2(Duh et al.,2001>(Jacksonet al.,2004>sodA Ef0027基基因和)基因,,atpA ddl cpn60 3(Ozawa et al.,2000>(Goh et al.,2000>et al.,2005>‘技)利用)的细菌基因组重复序列端引物的测序,和因<GTG4(Naser et al.,2005>5PCR。
术(Svec et al.,2005>有许多人试图区分从人分离的菌株和从食物分离的菌株,大部分主要关注的DNA指纹图谱。
这些研究使用了多种分子分型方法,如扩增rDNA 限制性分析<ARDRA)(Ulrich andMuller,1998>,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的DNA宏观限制模式(Deschee-maeker etal.,1997。
Gambarotto et al.,2001。
Vancanneyt et al.,2002>,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PCR检测(Cocconcelli et al.,1995。
Descheemaeker et al.,1997。
Andrighetto et al.,2001。
Cosentino et al.,2004。
Martin et al.,2005>和扩增片段长度多态。
Vancanneytet al.,2002>。
Willems et al.,2000。
(Antonishyn et al.,2000)技术<AFLP性.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已成功地用于表现临床和食品株之间的差异,以及从家禽和住院患者分离的菌株的差异(van den Braak et al.,1998。
Lemckeand Bulte,2000>。
虽然电泳是区分肠球菌属菌株的黄金标准方法,但是它比较昂贵且耗时和比较复杂。
最近,有两种方法被证明比PFGE更有辨识力,一种是基于管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另有一种是基于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的多位变量分析<MLVA)(Homan et al.,2002, Top etal., 2004, Titze-de-Almeida et al., 2004>。
例如,411株屎肠球菌的种群结构<来自于不同大洲和生态位),通过这种方法分析表明,大多数源自医院的万古霉素抗药性肠球菌被叫做C17复合体都是单一无性系(Willems et al., 2005>。
MLSA是屎肠球菌株的流行病学分析的一种极好的方法,它与MLVA都能很好的替代PFGE。
尽管肠球菌的分子分型方法在很大范围内都有效,并且MLST 的流行病学分析方法都是很有效的方法,但它们仍然难以明确区分食品株系和临床株系。
3. 肠球菌在乳制品中的作用奶酪中肠球菌的使用备受争议。
在南欧国家中肠球菌对于奶酪风味的影响是必要的因素<表1),但在北欧大多数国家中对这持否定的态度。
这些不同的观点可能仅仅是由于文化差异。
一些研究表明,乳品株肠球菌对于传统奶酪成熟具有积极的作用(Franz et al.,1999。
Giraffa, 2003。
FoulquieMoreno et al., 2006>。
肠球菌污染牛奶要么是直接来自于动物粪便,要么是间接的来自污染的水源,挤奶设备或者是散装的储存罐(Giraffa, 2003>。
在地46510,而在完全成熟的奶酪菌落数达到中海式奶酪凝乳中肠球菌的范围从10CFU/g到107CFU/g(Macedo et al., 1995。
Bouton et al., 1998。
到10 Centeno et al., 1999>。
在牛奶制品中经常课分离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Franz et al., 1999。
Gelsomino et al., 2001>。
坚忍肠球菌也经常在奶制品中分离出来(Suzzi et al., 2000。
Andrighetto et al., 2001。
Cosentino et al.,2004>,但往往被低估,它过去可能是一种错误的鉴别。
肠球菌对于奶酪的成熟和香气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切达干酪、羊乳酪、Water-buffalo、Mozarella、Cebreiro、Venaco和Hispanico 都是由于他们蛋白水解和酯水解和他们通过柠檬酸盐的新陈代谢产生的双乙酰产品(Centeno et al.,1999。
Tsakalidou et al., 1993。
Centeno et al., 1999>。
除了他们的工艺性能,许多的肠球菌株<主要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生产的细菌素能够抑制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和霍乱弧菌(Giraffa et al., 1994。
Maisnier-Patin et al.,1996。
Nunez et al., 1997。
Simonetta et al., 1997。
Ennahar et al., 2001。
Laukova and Czikkova, 2001。
Sarantinopoulos et al., 2002b。
Leroy et al., 2003>。
由于他们在奶酪成熟、风味形成和细菌素的生产的作用,表明了这个具有理想的技术和代谢特点的肠球菌可以用做各种奶酪的发酵剂培养物(Villani and Coppola, 1994。
Giraffa, 1995。
Centeno et al., 1999。
Sarantinopoulos et al., 2002a>。
对于肠球菌在奶酪的消极作用可能是由于它们能够生产生物胺。
在生产奶酪和发酵香肠时产生的生物胺中一些肠球菌株被定义为有害的(Gardin et al.,2001。
Connil et al., 2002。
Giraffa, 2002>。
鉴于其共生的状态,肠球菌也被用来作为人或家畜的益生菌(Tannock and Cook,2002>。
益生菌发酵乳商业上称为Gaio,这里面包含有是肠球菌菌株,在丹麦已经商业化(Tamime,2002>。
肠球菌SF68已被用来治疗腹泻,并可以替代抗生素的治疗(Bellomo et al., 1980>。
另一种肠球菌的益生菌的使用是CausidoR培养,它包括嗜热链球菌和粪肠球菌两种菌株。
然而,作为一种益生菌肠球菌或作为奶酪的起始发酵的使用仍存在争议,这是因为它的耐药性和毒力基因对人类仍有风险(Franz et al., 2003>。
2004年,加拿大禁止了益生菌肠球菌的使用。
4.肠球菌和人类的健康4.1肠球菌为条件致病菌虽然肠球菌已经使用了几个世纪,并没有明确地把它作为剧毒的有机体。
他们现在已经成.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为全球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
在美国肠球菌是引起医院血液感(Murray and Weinstock, 1999>染的第三大最常见原因,在欧洲排第四。
肠球菌的感染主要是粪2004>al., (Wisplinghoff et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引起的,其中临床菌株分别高达和。
1998et al., 80%20%(Huyc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