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素质教育

合集下载

关于中学化学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学化学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学化学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怎样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当前化学教师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要真正做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作为教育者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要具备坚实的科学素质、化学文化素质、化学实验素质、化学技能素质、化学应用素质和化学思维素质。

有了扎实的基础,才能适应化学知识的急剧增长,才能掌握其规律,更好地掌握化学发展的方向。

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相当密切,数学、物理、哲学、生物、英语、心理学、逻辑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在化学中广泛应用。

由于教师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和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劳动者,因此,作为化学教师在教育、指导学生学习之前,自己应具备各领域的基础知识,才能给学生起示范和指导作用。

这就要求化学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完善和更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教师要把教育作为自己所追求的事业去热爱工作,去努力工作,而不能把教育看成职业来应付。

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化学问题,即使不正确,也不要轻易否定,多鼓励,同时要热心查阅资料,力求科学、严谨,给学生一个满意的回答。

还要有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实事求是、平易近人、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提高教师在学生中的威望。

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二、搞好“双基”教学初、高中化学教学大纲都明确要求: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要搞好化学素质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大纲上所强调的“双基”教学,不只是为了升学的需要,还要考虑到部分学生毕业后未能升学,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作为一个现代社会公民所应具备的化学基本知识和初步的化学科学素养。

所以化学“双基”教学必须同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密切联系,要使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应用,必须改变那种以应考、升学为目的,从课本到课本、从理论到理论的脱离实际的倾向。

高中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

高中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未来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质量的竞争。

因此,面向21世纪的中学化学教育,已不仅局限于关心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更应特别关注每一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使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教师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化学教学中,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不应只满足于能教好课,而应该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

一方面,教师应进修一些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包括教学论、课程论、化学教育学、化学学习心理学、教育测量学、智力心理学等;另一方面,教师应结合教学进行教育研究,使自己由知识型转化为学者型,每学期都应写一些科研论文。

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我国古代、近代、现代化学家及劳动人民对化学的贡献,尤其是建国以来我国在化学、化工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让学生牢固掌握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包括:1.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理论,如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和分类,化学用语,化学基础定律,分散系,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

2.元素及化合物,如氢、氧、氯、硫、氮、碳、硅、钠、镁、铝、铁。

3.有机化学,如烃、烃的衍生物,糖类和蛋白质。

4.化学基本计算,如有关分子式的计算,有关溶液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

5.化学实验,如基本仪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重要试剂的性质、保存等。

四、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着重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培养。

1 实验能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可把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具体化为以下几个方面:(1)按一定认知目的安排观察或实验的活动。

(2)让学生独立地完成观察与实验。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人才。

1.更新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前提化学是中学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是每位现代公民必备的科学素质之一。

这就要求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决不能仅为少数学生升学服务,而大搞“题海战术”,走“应试教育”的老路,使学生负担过重,妨碍全面发展。

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不同学生的学习实际水平出发,制定不同目标。

让优等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帮助后进生查找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非智力因素,利用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环境以及化学趣味实验等有利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产生迎头赶上的动力,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德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标志德育教育是学校的首要工作,必须渗透到中学每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之中,化学教师同样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2.1 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化学学科本身充满着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通过质量守恒、分子、原子、离子等使学生建立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通过氧化—还原、化合与分解、溶解与结晶树立对统一的观点;利用元素周期律理解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借助葡萄糖跟氢氧化铜的实验,树立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辨证观点;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转化及烃和烃的衍生物间的衍生关系培养学生联系转化的观点。

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用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2.2 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一部化学发展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

如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古代四大发明,化学方面占两项;“候式制碱法”填补了我国“纯碱”工业的空白;我国首先在世界上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纯晶牛胰岛素”;随着化学工作的迅猛发展,能源、水泥、化纤均居世界前列。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做好素质教育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做好素质教育

成功。我们可 以动员 家长下 载古诗词 ,制成卡片 , 将 游戏引入学习之中,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玩卡片 , 你 抽一 张考我 ,我抽一 张考你 ,玩 中有学 ,学中有玩, 所学 的诗词 在玩耍 中得到巩 固。为进一步激发学 生的 好胜心理 , 还 可在班 级里 电脑制作背诵诗词统计表 , 对学生的学习做量 化管理 ,形成你追我赶 ,不愿落后
自己的想法粘贴到相关的网站上,让更多的人来分享。 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聊天室等方式与网友进行交流。 ( 2 ) 网上搜寻图片 , 有画板做画 , 呈现诗词图画美。
学习完一首诗词 ,可以让喜欢 画画的学生用画画出诗 词的 内容 ,让不擅长画画的学生利用 网上 收索 ,查找 能与之相配 的图片 ,但在画和找 的过程 中,学生 已将 无形的诗词变成了有形的图片,将他们的现象欲激发 出来 ,开启 了学生的想象、联想 的创造之 门,他们展
东 在网络教育环境下,可 以利用其丰富的信息资源 和交流功能 ,改变单 一的表 达方式 ,让学生多角度地
巾 去理解诗词 的内容。 ( 1 )用网上交流功能,用文字表达 自己的感受。
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学生 自然 的会对其内容产生 自己独特的理解 ,可以让他们用文字表达 出来 ,再将

体现主体性发
( 1 ) 重视人性化教育,完成古诗词的积累。网络是一个巨大的 图书馆 ,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许多网站可以查到诗词教学课件, 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在网络上浏览,挑选喜欢的下载。
课件里有文字、图片、声音 、动画 ,能从视觉、听觉 等多方面对 学生进行刺激 ,能极大的调动学生 的参与 热情 ,比较容易达到背诵的程度。 ( 2)采取多种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让学生体验
重视诗教 ,继承 中华诗词作 品,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那么 ,如何将电子 网络作为学习工具 ,与继 承古诗词文化结合起来 , 以发展性教学指导探索新型古诗词教学模式? 尊 重儿童 发展规律 ,利 用网络资源 ,促进 儿童 主动参与古

化学初中综合素质教案

化学初中综合素质教案

化学初中综合素质教案教学内容:化学反应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2. 掌握化学反应中的化学方程式表示;3. 通过实验,观察化学反应的现象,探索反应机理;4.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征;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3. 化学反应实验的设计和观察。

教学难点:1.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2. 实验现象和反应机理的解释。

教学准备:1. 实验所需材料:试管、试管夹、试管架、氯化铁、氢氧化钠溶液;2. 实验所需工具:火柴、玻璃棒、玻璃瓶;3. PPT课件:包括化学反应的定义、特征和实验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5分钟)1. 通过展示不同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现象引起学生兴趣;2. 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化学反应?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化学反应的定义、特征和表现形式;2. 解释化学反应中的化学方程式表示。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进行氯化铁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2.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过程。

四、实验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结果讨论,解释反应现象和反应机理;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解释反应过程的特点。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引导学生思考:平衡反应方程式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反应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培养了实验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浅谈怎样加强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的素质教育

浅谈怎样加强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的素质教育
些闪光的化学方面的发 明与创造 ,说 明我们 中国有史 以来

wo r k e r s wi t h p e r f e c t p e r s o n a l i t y . T h e q u a l i t y — o r i e n t e d e d u c a t i o n
e n t e d Ed u c a t i o n o f Hi 【 g h S c h o o l Ch e mi s t r y/ / Ni e Xi a o h u i
A b s t r a c t Q u a l i t y — o r i e n t e d e d u c a t i o n i n c l u d e s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mo r a l q u a l i t y , s c i e n t i i f c q u a l i t y , p h y s i c a l a n d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q u a l -
i t y , a e s t h e t i c a n d c r e a t i v e q u a l i t y , a n d l a b o r s k i l l s q u b  ̄. a C h e m-
s c h o o l c he mi s t y r e d uc a t i o n.
大发明 , 无不 闪耀着 中华 民族在 化学方面认 知 、 发 明与创 造
关 键 词 中 学化 学 教 育教 学 素质 教 育
A B r i e f Di s c u s s i o n o n Ho w t o S t r e n g t h e n t h e Qu a l i t y - o r i -

如何在中学化学课堂中贯彻素质教育

如何在中学化学课堂中贯彻素质教育

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探索
1 7
■ 谢 江 波
素质是以人 的先 天禀赋 为基础 , 环境 和教 育 在 的影响下 , 形成并发展起来 的内在 的 、 相对稳定 的生 理、 心理及文化 的整体质量水平 。它包 括思 想素质 、 科学文化素质 、 身体 素质 和劳动 技能 素质 。化 学科 学素质是科学 文化 素质 的构成因素之一 。学生的化 学科学 素质包 括学 生的化学科学的知识水平 、 能力 、 思想水平 和品质 。素质教 育是 以面 向全体 学生 、 全 面提高学生 的基本 素质 为根本 目的 , 以注 重开 发受 教育者 的潜能 , 促进受 教育 者德 、 、 智 体诸 方面 生动 活泼地发展为基本 特征 的教育 。此外 , 中化 学教 初 学是化学启蒙教育 , 了要培 养学生 浓厚 的兴趣 和 除 传授入门的化学基 础知识外 , 重要 的是要 培养 学 更 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和掌握化学知识 的各种 能力 。那 么怎样在 中学化学教学 中贯彻实施素质教 育呢? 培养学 生的 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有些 教师 可能 会认 为 初 中学生 已上 了好 多 年 学, 阅读似乎不成 问题 , 其实不然 。初三学生 只可 以 说能读 书 , 还远远达 不到会 读 书。因为化 学学 科有 它独特 的阅读重 点和方 法 , 有 阅读 的速 度 和效果 还 等问题 , 这些都需要 教师 去悉心 指导 。在 化学 教学 中培养学生 的 自学 能力 , 以具体 化为 以下两 个方 可 面: ①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 教学生掌握科学 的 阅读方法 。②着重对学生进 行学 习方法的训练 。 二、 注重对学生化学科学能力 的培养 化学科学能力是指 学生 在学 习化学 知识 、 应用 化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 的过 程中表现出的心理与个 性特征。对于处在化 学教育 启蒙 阶段 的初 中学生 , 应从 观察能力 、 验能力 、 维能力 、 实 思 自学 能力等 方 面, 培养 和提 高他 们 的化 学科 学能 力。科学 能力 的 形成 过程 是在科学 知识 的教 与学 的过程 中形 成 的, 教师采用 各种不 同的教学方 式和手 段 , 组织 学生学 习各种科学知识 , 训练学生 的科 学能力。 1 实验 能 力 ( . 包括观 察 能 力 ) 。青 少年 好 奇 心 强, 对观看实验很感兴趣 , 若教师预先不引导学生应 注意什 么 , 让学生凭 个人爱 好 自由地选 择观察 某一 现象 , 结果得 出 的结 论 可能 会 五花八 门 , 不 住要 抓 害, 达不到 目的。所 以教师一 定要 先强 调应如 何观 察, 观察哪几点 。观察 与实验 能力 是科 学能力 的基 本要 素 , 是一种全面的综合能力 , 包含相当高的独立 探索能力 和创造性 。在实 际教学 过程 中, 可把 培养 学生 的实验能力具 体化 为以下几 个方 面 : ①按 一定 的认知 目的安排观察或实验 活动 。②让学 生独立地 完成观察与实验 。③使学生学会如何记 录 、 分析 、 观 察和实验所得的资料 及数据 , 出正 确合理 的结 论 导 并进行报告 。④使学生养成严谨 、 真 、 认 求实 的实验 态度。 2 思维能力。思维是智力 的核心。思维能力包 .

怎样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

怎样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
能 , 两 个 观 念 需 要更 新 : 有
决问题 , 使教的过程与学 的过程 紧密结合起来 , 这是现代教 学论
的根本 观点 。科 学 发 展 的 基 本 过 程是 : 明确 问 题——收 集 资 料——分析资料—— 得出结论。化学是一 门以实验为基础 的 自 然科 学 , 实验 在教 学 中的地 位和作 用无 论 怎样强 调都 不过分 。 化学教学应充分 利用 和发挥 化学实 验 的优 势 , 使教 的过程与 学 的过程 相辅相 成 , 和谐统 一 。例 如 : 一步 : 出问题 , 第 提 创设 情 景, 激发学 习动机 , 引导学 生参 与 ; 第二步 : 观察实验 ( 教师演 示
学生思考 , 把生动的直观 引 向抽 象思维 ; 种教学 方法 , 这 有利 于 调动 学生 学习 的主 动性和 积极 性 , 培养 和发展 他们 的观察 、 实 验、 思维 、 自学 以及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社会 主义建设 和作为一个现代社会公 民所应具备 的化学基本 知
识和初步的化学科学 素养 ; 另外 , 大纲 ” 出的 “ 一步 学习 ” “ 提 进 也不单指“ 升学 ” 还包 括在 实 际工作 需要 时 , 中学化 学知 识 , 以 为基 础 , 对化学知识 的进 一步学习 , 自学或业余进修等 。 如
素质教育 的一 个重 要 内容 是提 高受 教 育者 的文 化科 学 素 质 。 中和高 中化学 教学大 纲都 明确 要求 : 以化 学基 础 知识 初 要 教育学生 , 培养学 生的基本 技能和能力 , 为学生参加社会 主义建 设和进一步学 习打 好基 础 。教 好学 好 化学 基 础 知识 和 基本 技
理论 的脱 离 实 际 的 倾 向 。
课 堂教学是素质教育 的主渠道 , 但不是唯一 的渠道 , 化学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化学素质教育
摘要:化学作为中学教学的基础学科,对于提高中学学生素质、促进中学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讨论了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创造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关键词:中学化学;素质教育;学习兴趣;创新能力
中学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阶段,从培养目标上看,应提倡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从教学对象上看,应将素质教育作为全体中学学生的培养内容。

作为基础学科的化学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化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提出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建议。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中学化学教师应在课堂中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追求化学的未知领域,强化化学求知欲,使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考。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国内外著名化学家所取得的成就、化学研究对于促进人类科学进步起着巨大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启发学生用掌握的化学知识解释耳熟能详的各种现象,帮助学生对化学产生乐趣。

二、深化学生知识结构
应帮助学生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和独立性的教学环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模式,课堂中按照课程体系由简单到复杂的逻辑性,遵循学生掌握知识由浅到深的规律,从学生身边的简单化学原理入手,过渡到新的教学内容之中,对于新的课程内容采用逐步深入的方式,由容易理解的化学原理,拓展到化学与能量发展、化学与环境和社会发展等较为复杂的理论知识上来。

三、发挥学生主体性
素质教育要求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因此,在化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创设一种民主的课堂氛围,相信学生和尊重学生,允许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质疑,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除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外,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用。

化学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发散思维能力。

如:在实验课上进行h2、co2等气体的制取时,应帮助学生进行类比,使学生判断它们的异同,培养类比思维的能力。

同时,在课堂教授中,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又如,可用提问加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如何鉴别硫酸的浓度,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思考。

四、培养创新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进行一题多解,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通过对同一化学原理进行剖析,鼓励学生采用较为简捷的解题思路,通过不同实验方法的比较,帮助学生开动脑筋,加强创新,体会到新方法解决老问题的喜悦。

应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如:化学中分子、原子、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基础知识应扎实掌握并灵活运用于解决新问题,形成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重而道远,化学教师还可以采取开展化学小论文比赛等方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化学小论文通常需要学生加强实践探索、进行知识归纳、化学教具优化、进行调查访问、组织化学晚会、编写化学谜语、创作化学魔术、采用化学原理治理环境污染等,因此,可以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培养学习自主性。

总之,化学教学素质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孜孜不倦地加强探索,采取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文国庆.从中考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j].中国科
教创新导刊,2011(21).
[2]胡凤鸣.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兴趣教学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
导刊,2010(6).
(作者单位山西省曲沃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