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第一课时教案.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案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地图、分析地图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地理位置: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知道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 中国地形地貌: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形地貌,知道中国有高山、平原、丘陵、盆地等各种地形。
3. 中国气候特点: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气候特点,知道中国气候复杂多样,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各种气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
难点: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观察法、讨论法等,让学生在观察地图、分析地图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让学生拿出中国地图,观察并说出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
2. 讲解知识点:讲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 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分享学习心得。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通过完成课后练习和绘制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气候类型分布图的绘制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七、教学资源1. 中国地图:为学生提供清晰的中国地图,方便他们观察和学习。
2. 教学PPT:教师制作精美的教学PPT,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3. 课后练习题: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13《我站在祖国地图前》▏语文S版

13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认、会写8个生字,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
(3)学习排比、比喻、拟人等常用的修辞手法,学着把句子写具体。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能背诵第二小节。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书写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
(2)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理解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学习用适切的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优美的语句,背诵第二小节,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8个生字,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
学时重点学习本课生字,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学时难点弄清每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教学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四(2)班来了一位新朋友,它叫白鸽。
它要带领我们去游览祖国山河,那我们就跟着白鸽一起飞向天空去旅游吧。
视频播放《白鸽飞过祖国山河》,学生欣赏。
2、白鸽带我们去的那些美丽景色就在我们祖国的领土上,(出示中国地图)你站在祖国地图前,一定会感慨万千。
刚好有一位纪宇小朋友跟我们一样站在祖国地图前,感慨万千,浮想联翩。
于是他写下了一首诗:(齐读)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板书:我站在祖国地图前3、我们学习这首诗歌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①、会认、会写8个生字,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②、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白鸽带我们游览了那么美的景色,那纪宇小朋友站在祖国地图前会想到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3我站在袓国的地图前教案

13、我站在祖国地图前赤光中心小学:袁丽芳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有一种感情与生俱来,那就是亲情;有一位母亲我们共同拥有,她就是祖国。
1、(出示幻灯)看这是什么?(中国地图)2、简介中国相关知识。
3、站在祖国地图前你想说些什么呢?(生说)4、大家说的很好,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此时站在地图前心中有千言万语,下面我们一起来学诗歌《我站在祖国地图前》二、学习第一小节同学们一起齐读课文第一小节,看看作者站在祖国的地图前看到了什么呢?(可以用笔画出这些句子)生:金黄的沙漠,深褐的高山…..作者看到的颜色真(多),用一个成语叫(五颜六色)这些颜色都代表的不同的地形,金黄的是(沙漠);深褐的是(高山);碧蓝的是(湖泊);翠绿的是(平原);淡绿的是(沼泽)浅蓝的是(海湾)…..所以作者说这些颜色是(形象语言)这六句什么的是什么是什么句?排比(让我们读起来郎朗爽口)祖国的地图就这六种颜色吗?不是,后面作者还用了(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颜色很多地形看着看着不禁的说(祖国妈妈,我告诉…..)祖国的土地有多宽(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从这我们可以感受到祖国土地辽阔(板书:土地辽阔)所以作者说祖国土地是巨大的摇篮1、“巨大摇篮”指什么?2、为什么把祖国比作摇篮?看到祖国有这么多的地形,有这么辽阔的土地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让我们带着这分情感自由大声朗读第一小节三、学习第二小节作者站在祖国地图前,除了看到这些地形,还看见了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小节。
同学们一起朗读第二小节,思考:作者还看到了什么?(生答)现在四人小组说一说,作者看到的哪些景色,然后同学做我们的导游,给我们介绍祖国的美丽景色。
这位同学带我们去游览了祖国的山河,祖国山河怎样(板书:山河壮丽)看到这么壮丽的山河,我们都陶醉了,(个人读)老师叫同学读读,看看你醉了没有。
(齐读)同学们一起齐读这一小节,再醉一回。
四、学习第三小节祖国妈妈的怀抱是宽阔而温暖,我们为有这样的祖国感到自豪骄傲,于是作者有好好端详祖国地图,就像看到妈妈的相片。
四年级语文《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案

四年级语文《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认识中国的大江大河、高山大川等地理特征。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思考和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地理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2.认识中国的大江大河、高山大川等地理特征。
三、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思考和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地理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地图等教学辅助工具。
2. 包含中国地理信息的图片和录音资料。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包含中国地理信息的视频或录音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引入本课内容。
2. 学生观察地图上的中国,思考问题:“我们的祖国中国位于地球的哪个洲?中国的地理位置是什么?”引导学生探索认识祖国的地理位置。
Step 2:认识中国地理位置1. 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帮助学生观察和认识中国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注意中国东西南北的位置和接壤国家。
2. 引导学生发现和描述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并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
例如: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Step 3:了解中国行政区划1. 教师出示中国行政区划地图,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行政区划,如中国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等。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重要的行政区划,例如北京、上海、广东等。
Step 4:认识中国的大江大河、高山大川1. 教师带领学生观察中国地图上的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以及珠穆朗玛峰、长江三峡等高山大川。
2. 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地理特征在中国的分布和重要性,增加学生对祖国地理的认识和了解。
Step 5:综合运用地理知识1. 教师设计地理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地理知识进行思考和回答,如:“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为什么会有如此重要的地位?”2. 学生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积极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提高自己的地理运用能力。
站在祖国地图前第一课时

2015年上学期教学案(四年级语文学科)全期累计编号:第节主备教师授课教师使用时间第周星期(2015年月日)第节学习内容 13我站在祖国地图前第 1 课时课型识字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3.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掌握“沙漠、沼泽、海湾、健康”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初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祖国。
教学重点掌握“沙漠、沼泽、海湾、健康”等词语。
教学难点弄清每节诗的内容,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运用ppt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祖国的全称吗?2、能不能指出你家乡的位置,你们站在祖国地图前时,想说些什么呢?3、大家说得很好,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此时站在地图前,心中有千言万语,下面一起来学习纪宇的儿童诗歌《我站在祖国地图前》二、初读课文,学生自学生字词,感知课文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沙漠深褐沼泽湖泊海湾摩天健康五岳三峡泰山宏伟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想办法记字形,再与同桌交流。
3.再读课文,结合语言环境,想想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的意思。
摩天:雨天接触,形容极高。
五岳:指我国无座名山。
蓝图:比喻建设计划。
依偎:亲热地挨着。
宏伟:宏大雄伟。
三峡:西陵峡,瞿塘峡,巫峡的总称。
4.先小组合作,再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5.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借助字、词卡,多种形式认读。
2.交流识记生字的办法,教师相机指导。
形声字区别记忆。
熟字加偏旁记忆。
编口诀记忆。
3.重点指导书写泽:偏旁是三点水。
健:注意笔顺。
康: 注意笔顺。
懂: 提醒右边“董”字写法。
泰: 下面不是“水”字。
四、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配乐朗读,看看全诗共有几节,每一节各讲了什么?第一小节:写祖国地域辽阔。
第二小节:写祖国山河壮丽。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我站在祖国地图前》(第1课时)教案 语文S版

五、配乐朗读,总结全文
1.学生跟着音乐,,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2.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3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地域辽阔
山河壮观 祖国像妈妈
描绘蓝图
作业布置与设计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教学
反思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教学重难点
读通课文,会写生字。
教学准备
字词卡、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收集搜集赞美南沙群岛、五岳、三峡、泰山的诗句。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中国地图,深情表述。(展示课件第三屏)
有一种感情,与生俱来,那就是亲情;有一位母亲,
我们共同拥有,她就是祖国,这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版图。
2.简介中国相关知识,板书课题。(展示课件第四屏)
板书: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思考: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哪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指名交流,指名补充。
三、再读课文,学习字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标出课文中的生字
和新词。
2.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展示课件第五屏)
13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主备人
授课教师
改备记录
上课时间
课时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情感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3.会认“漠、褐、沼、摩、诸、岳、泰、宏”8个生字,会写“漠、湾、健、康、峡、泰、懂、宏”8个字,掌握“沙漠、海湾、健康、三峡、泰山、宏伟”等词语。
我站在祖国的地图前教学设计

篇一:《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学设计《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学设计盐亭县黑坪镇黑坪中心小学何胜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赞美祖国的诗歌。
这首诗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祖国比作妈妈,赞美了祖国土地辽阔、山河壮丽,展望了祖国的美好前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展开想象,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借助图片、音像资料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3、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8个词语。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教学难点: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ppt)教学方法:讨论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法等。
教学时间:第5周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展开想象,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地图)二、初读课文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检查朗读。
3、检查朗读。
沙漠深褐沼泽湖泊平原三、深入学习,品词品句1、再读课文,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2、学习第一小节1)轻声读第一节,说说第一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第一句,总起句)(五颜六色都是形象的语言)2)我们一起来看看“五颜六色”中告诉了我们什么?3)师生对读(教师读色彩,学生读沙漠、高山??)4)找出这一节中排比句,说说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国地形的复杂多样)5)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
3、学习第二小节(1)轻声读,把你认为优美的语句划下来,想象着读一读。
(2)自主读书,边读边画、(3)指导朗读。
出示(南沙群岛的美景图)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说什么?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南沙群岛的句子。
出示(三峡奇景、泰山日出)图片,边出示图片,边让学生描述图中的景物。
出示课件:(生填写)我们的祖国有()的珠穆朗玛峰,有()的南沙群岛,有()的三峡,还有()的泰山以及()。
四年级语文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案及说课稿

四年级语文《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案及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件:课文朗读视频、地图图片、生字词卡片。
2.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地理特征。
(二)新课教学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视频,学生聆听。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记忆。
4.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5.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课文中的“我”指的是谁?作者为什么站在祖国地图前?课文中提到的“五岳”、“四维”分别指的是什么?(三)巩固拓展1.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祖国地图上的地理特征。
2.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补充。
3.教师出示地图图片,学生找出课文中提到的地理名称。
4.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生字词的记忆。
2.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地理特征,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六、作业布置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课后实践:观察家乡的地理特征,用文字或绘画形式记录下来。
七、说课稿《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是一篇描写作者对祖国热爱的课文。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主备人秦建军授课教师改备记录上课时间课时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情感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3.会认“漠、褐、沼、摩、诸、岳、泰、宏”8个生字,会写“漠、湾、健、康、峡、泰、懂、宏”8个字,掌握“沙漠、海湾、健康、三峡、泰山、宏伟”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
读通课文,会写生字。
教学准备字词卡、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收集搜集赞
美南沙群岛、五岳、三峡、泰山的诗句。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中国地图,深情表述。
(展示课件第三屏)
有一种感情,与生俱来,那就是亲情;有一位母亲,
我们共同拥有,她就是祖国,这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版图。
2.简介中国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展示课件第四屏)板书: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思考: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哪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指名交流,指名补充。
三、再读课文,学习字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标出课文中的生字
和新词。
2.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展示课件第五屏)
3.检查自学情况:
在自学中,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语?
这些生字在书写中要注意什么?
4.默读课文,画出描写祖国山川秀美的语句。
四、细读课文,理清脉络
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共有几小节?每一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全文共有四个小节。
第一小节:地图上的颜色分别代表什么;
第二小节:祖国的名山大川;
第三小节:为祖国发展设计的宏伟蓝图;
第四小节:我站在祖国地图前,像依偎着妈妈。
五、配乐朗读,总结全文
1.学生跟着音乐,,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2.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
计
13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地域辽阔
山河壮观祖国像妈妈
描绘蓝图
作业布
置与设计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