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48小时
9-新生儿入室告知书(其他记录)

XXX医院
新生儿入室告知书
姓名:姓名科室:科室床号:床号住院号:住院号
恭喜你生了一个健康的宝宝,为了宝宝的健康与安全,请遵守以下母婴同室
注意事项:
1、新生儿入室后由护士核对婴儿母亲的姓名、婴儿的性别、体重、婴儿的手条、腰牌及出生时间1;
2、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内是宝宝的生命过滤期。
宝宝会打嗝、打喷嚏、咳嗽、吐羊水,请将宝宝侧卧左右交替;
3、每次喂水喂奶后请将宝宝竖起来,拍拍背约15分钟,将喂奶过程中吃进胃内的空气拍出来,避免因吐奶造成呛咳、窒息;
4、我们医院是爱婴医院,我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如果孩子睡眠超过3小时,请叫醒孩子喂哺;
5、父母亲是宝宝的第一监护人,请不要让陌生人接触宝宝,请不要让宝宝离开你的视线,任何时间任何人员宝宝都要跟随;
6、请监护人一定要保护好婴儿,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找值班护士;
7、住院期间请减少探视,陪护人员相对固定。
为了宝宝的安全请大家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
告知人签字:监护人签字:
第1页。
月嫂资格证理论试题及答案

1.月嫂工作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产妇护理B 新生儿护理C 参预客户家族琐事D 产妇营养膳食调配2.产妇与新生儿房间冬季适宜温度要求( )A 18-22 度B 16-18 度C 28-30 度D 20-28 度3.产妇与新生儿房间适宜湿度要求( )A 30-40%B 50-65%C 60-70%D 70%以上4.新生儿体温超过多少度时应疑心发热( )A 37 度B 38 度C 37.5 度D 36.5 度5.产妇最初分泌的乳汁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A 含有丰富的免疫因子B 非常珍贵要让宝宝吃下C 不干净,应丢弃D 质稀常成奶、水别离状态6.新生儿手脚发冷,体温在 36 度以下应首先疑心( )A 正常B 保暖缺乏C 发热D 不可能发生7.新生儿最好最营养的食品是( )A 清水B 奶粉C 米粉D 母乳8.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大都在什么时间浮现( )A 出生后 2-4 天B 出生后 3-5 天C 出生后 6 天D 出生后 1 天以内9.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大都在什么时间消退( )A 出生后两周后B 出生后两周内C 出生后 4 周D 不知道10.婴幼儿发热最常见的病理性原因是( )A 胃肠道感染B 呼吸道感染C 泌尿道感染D 幽门螺菌感染11.母亲授乳时最好的体位是( )A 平卧位B 坐位C 右侧卧位D 左侧卧位12.有关预防新生儿红臀的措施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A 勤换尿布B 大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C 包裹不可过松或者过紧D 垫塑料布防止床单尿湿13.关于纯母乳喂养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A 除母乳外不添加任何食物B 母乳喂养不必然时C 产妇哺乳时取侧卧位或者坐位D 哺乳后将新生儿横抱,轻拍背部14.月嫂效劳流程不应包括( )A 面谈签约B 岗前沟通C 入户指导D 互探隐私15.母乳喂养的原那末( )A 定时哺乳B 定量哺乳C 按需哺乳16.以下哪一项不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征( )A 生后 24 小时内浮现黄疸B 血清胆红素大于 12Mg/dlC 黄疸发生于低体重初生儿D 黄疸持续时间超过两周17.足月新生儿的胎龄应在( )A37-42 周 B35-40 周 C 超过 40 周 D 超过 42 周18.剖腹产后考前须知不包括( )A 应当平卧静卧B 不宜过饱 C、杜绝授乳 D 及时排便19.足月安康新生儿不具备的特征( )A 皮肤呈粉红色B 肩膀背部有少量胎毛C 四肢呈屈曲状态,有一定张力D 哭声嘶哑无力20.护理高热患儿,首先应赋予( )降温,同时送医院诊治A 药物B 开水C 物理D 冷水21.产后产妇洗澡适宜的室内温度( )A20 度 B22 度 C 不低于 28 度 D 不低于 20 度22.当新生儿浮现生理性黄疸时,我们要赋予( )的护理A 喂奶喂水次数减少B 喂奶喂水次数增加C 只吃奶不喝水D 多喝水不吃奶23.产妇产后第一天适合吃( )的流质半流质食物。
新生儿体温标准

新生儿体温标准
新生儿体温标准是指新生儿正常的体温范围。
一般来说,新生儿的体温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会有所下降,但是通常会在出生后的48小时内恢复到正常水平。
新生儿的正常体温范围是36.5°C到37.5°C,如果体温低于36.5°C或高于37.5°C,就需要注意了。
低体温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现呼吸困难、低血糖、代谢紊乱等情况,而高体温则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现脱水、惊厥、中暑等情况。
因此,及时监测新生儿的体温是非常重要的。
为保持新生儿的正常体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保持室温适宜、穿着合适的衣服、避免在冷风中暴露等。
同时,如果发现新生儿体温异常,应及时就医,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 1 -。
关于《云南省新生儿疾病筛查实施细则》

关于《云南省新生儿疾病筛查实施细则》引言概述:《云南省新生儿疾病筛查实施细则》是云南省政府为了保障新生儿健康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政策。
该细则的出台,旨在通过对新生儿进行疾病筛查,及早发现和干预潜在疾病,以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该细则的内容。
一、筛查范围1.1 全面筛查:《云南省新生儿疾病筛查实施细则》要求对云南省所有新生儿进行全面筛查,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涵盖各种出生方式和胎龄的婴儿。
1.2 筛查项目:细则明确了需要进行的筛查项目,包括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耳聋、先天性心脏病等,共计十几种常见疾病。
1.3 筛查时间:筛查应在新生儿出生后的48小时内进行,以及早发现潜在疾病。
二、筛查方法2.1 采血筛查:细则规定采用足跟血或者脐血进行筛查,这种方法简便、无创伤,对新生儿影响较小。
2.2 实验室检测:采集的血样将送往指定的实验室进行检测,通过对血样中特定物质的测定,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疾病。
2.3 结果通知:一旦筛查结果异常,细则规定医疗机构应及时通知新生儿的家庭,并提供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指导。
三、筛查机构与人员3.1 筛查机构:细则明确规定,云南省各级医疗机构都应设立新生儿疾病筛查点,确保筛查工作的普及和覆盖面。
3.2 筛查人员:筛查工作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负责,确保筛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筛查记录与管理:筛查结果应进行详细记录,并建立健全的筛查管理系统,以方便对筛查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四、异常结果处理4.1 诊断与治疗:对于筛查结果异常的新生儿,应及时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以减轻疾病对婴儿的影响。
4.2 随访与干预:细则要求医疗机构对筛查结果异常的婴儿进行长期的随访和干预,以确保疾病的早期干预和治疗效果的监测。
4.3 家庭教育与支持:细则强调了对家庭的教育和支持,匡助他们理解筛查结果,提供疾病管理的指导和支持。
五、筛查工作的监督与评估5.1 监督机构与责任:细则明确了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对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监督和管理责任,确保筛查工作的规范和质量。
新生儿黄胆指数标准

新生儿黄胆指数标准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皮肤和黏膜发生黄染的现象,主要由于胆红素在新生儿体内代谢不畅造成。
黄疸的程度可以通过测量黄胆指数来评估。
黄胆指数(或称为胆红素总胆红素/血清胆红素浓度比值)是指血清中胆红素的浓度与总胆红素的比值。
一般来说,新生儿黄胆指数标准是根据新生儿的年龄和出生体重等因素来确定的。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黄胆指数标准:
1.24小时内新生儿:黄胆指数小于等于5
2.24-48小时新生儿:黄胆指数小于等于8
3.48-72小时新生儿:黄胆指数小于等于12
4.72小时后新生儿:黄胆指数小于等于15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参考标准,实际黄疸评估应结合医生的专业判断和具体情况来确定。
不同地区和医疗机构可能存在略微的差异,因此应根据当地的医疗准则进行准确评估和判断。
如果新生儿的黄胆指数超过了参考标准,医生可能会进一步评估黄疸的原因和严重程度,并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例如光疗(光疗可以帮助新生儿排除多余的胆红素)。
因此,在面对新生儿黄疸时,最好咨询医生以获取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1/ 1。
新生儿常见问题学习简报

新生儿常见问题学习简报便秘由于新生儿的特殊性,一旦新生儿早期出现便秘,可能与新生儿肠道蠕动功能差有关,但必须要注意排除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①消化道畸形。
正常新生儿生后48小时之内要解胎粪,如果生后48小时未见胎粪排出,必须警惕消化道畸形。
常见的与便秘有关的消化道畸形包括:先天性无肛或肛门闭锁狭窄、先天性肠闭锁、胎粪性肠梗阻或胎粪排泄延迟、肛周脓肿、肛裂、脊髓发育异常、代谢及内分泌疾病、神经肌肉疾病等。
②喂养不当。
新生儿胃肠道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完善,饮食对于排便的影响较大。
正常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一般每日3-4次,奶粉喂养的新生儿一般每日排便1-2次。
有时母乳与奶粉转换,或更换奶粉品牌时,可能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导致出现便秘。
另外如果新生儿喂养不足,奶量及水分摄入不够,亦会导致便秘的发生。
③其他原因。
如代谢及内分泌疾病、神经肌肉疾病、药物引起等。
新生儿便秘,首先是要明确便秘的原因。
①如果是由于外科疾病导致,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②排除外科疾病后的其他原因,处理方式以喂养指导为主,建议母乳喂养,注意喂养方式,喂奶后可以给予轻拍背部及顺时针轻揉腹部等;③配方奶喂养的新生儿且有牛奶蛋白不耐受,可选择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益生菌;④新生儿便秘严重,出现腹胀,影响胃纳,可考虑给予甘油灌肠或口服乳果糖软化大便处理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新生儿呕吐呕吐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
其可能是生理性的现象,也可能是病理状态的改变。
新生儿胃内容量小,胃的位置呈水平位,且肠道调节功能差、消化酶分泌能力弱等,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新生儿出现呕吐。
预防新生儿呕吐的方法:①注意喂养方式,喂奶姿势要正确,让宝宝的头部略微向上倾斜,形成一个角度,奶后拍背;②母亲乳头皲裂如继续母乳喂养,咽下的母血会刺激胃部粘膜导致呕吐,呕吐物为乳汁并伴有血性物质,但新生儿全身状态良好,一般暂停喂养后呕吐会自行消失;③部分便秘的新生儿容易出现吃奶后呕吐,并伴有腹胀,给予通便等处理后可改善;④牛奶蛋白过敏的新生儿除呕吐之外可伴有腹胀、腹泻、湿疹等症状,推荐母乳喂养降低过敏风险;④如果发现大量呕吐,需警惕外科性呕吐可能,应及时就医。
2023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正规范本(通用版)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一、背景和目的出生医学证明是指通过医学手段对新生儿进行身体检查和相关检验,并出具相应证明的活动。
此证明对于新生儿健康管理、社会保障、就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确保证明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我单位出生医学证明的申请、发放和管理工作,涉及到的部门包括医务科、卫生所、人事科等。
三、申请流程1.父母或监护人在新生儿出生后的48小时内,将新生儿带到医务科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申请手续;2.医务科负责对新生儿进行身体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观察四肢活动、皮肤颜色等,记录在医疗档案中;3.医务科将检查结果填写在出生医学证明申请表上,并由新生儿父母或监护人签字确认;4.医务科将申请表转交给卫生所进行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新生儿血型、耳聋筛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等;5.卫生所出具出生医学证明,并将证明和申请表一并交给医务科;6.医务科将出生医学证明和申请表交给人事科进行登记和归档。
四、证明有效期出生医学证明的有效期为出生后30天内有效。
在30天后仍需要证明的情况下,需要重新办理申请手续。
五、证明管理1.由人事科负责对所有出生医学证明进行登记和归档,确保证明的保存完好;2.出生医学证明应以纸质形式保存,不得随意更改和涂改;3.出生医学证明丧失或损坏的,需要重新办理申请手续;4.出生医学证明不得用于非法用途,一经发现,将依法追究责任;5.出生医学证明仅限本人使用,不得代替他人使用。
六、监督检查1.医务科、卫生所和人事科应定期对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复核;2.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不合规行为,应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七、附则1.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2.凡违反本制度的,将依据相应规定进行相应处理;3.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本单位所有。
是本单位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的详细内容,旨在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的申请、发放和管理工作。
希望全体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确保证明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新生儿疾病串联质谱筛查技术专家共识

新生儿疾病串联质谱筛查技术专家共识
新生儿疾病串联质谱筛查技术专家共识是指在新生儿筛查领域,专家们就串联质谱筛查技术的应用和操作达成一致的意见。
以下是详细的专家共识内容:
1. 疾病范围:新生儿疾病串联质谱筛查技术可以用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多种遗传代谢性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等。
2. 筛查时机:新生儿疾病串联质谱筛查技术应在新生儿出生后的48小时内进行,以尽早发现潜在的疾病。
3. 样本采集:专家一致认为,新生儿疾病串联质谱筛查技术的样本应采集自新生儿的脚跟或脚趾,采用特定的滴血卡进行。
4. 检测项目:专家共识认为,新生儿疾病串联质谱筛查技术应包括一系列的代谢产物和酶活性的检测项目,以覆盖多种可能的遗传代谢性疾病。
5. 数据解读:专家一致认为,新生儿疾病串联质谱筛查技术的数据解读应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筛查阳性结果的确认:专家共识认为,对于筛查出阳性结果的新生儿,应进一步进行确认性检测,包括但不限于遗传学检测、生化检测和临床症状观察等,以确诊疾病。
7. 随访和治疗:专家一致认为,对于确诊的新生儿疾病,应进行长期的随访和治疗,以保证其健康成长。
总之,新生儿疾病串联质谱筛查技术专家共识是基于专家们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对于新生儿疾病筛查中串联质谱技术的应用和操作达成的一致意见,旨在提高新生儿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兒的48小時
對於寶寶出生後的48小時裏會發生哪些事?你都需要做什麼?你的心中是否已經有數了?
重要的一刻終於來臨了:你面對面地見到了朝思暮想的寶寶。
你可能閱讀了大量的讀物,已經知道了分娩之後要接受哪些治療和檢查。
但是你知道嗎,寶寶在出生後的48小時裏也忙碌得很,他也要接受一系列檢查?各家醫院的具體做法可能不盡相同,不過有一些例行檢查是每家醫院都要做的。
在產房裏
寶寶出生之後,他的第一聲啼哭很重要,這說明他的肺已經開始工作了。
產科醫生會用器械吸寶寶的嘴巴和鼻腔,以清除殘留在裏面的黏液和羊水,從而確保鼻孔完全打開暢通地呼吸。
接著,護士用毯子把寶寶抱起來放在你身上,讓你們親近一會兒,如果你是剖腹產,護士會把寶寶抱起來給你看。
然後,寶寶被交給你丈夫。
如果嬰兒早產或是出現呼吸困難,就會立刻被送入新生兒特護病房,接受檢查。
如果嬰兒體重超過8斤則要驗血,因為過重的新生兒在出生後的幾小時內有可能出現低血糖。
·剪臍帶。
臍帶通常在嬰兒出生後幾分鐘內就會被剪掉。
醫生用鉗子鉗住臍帶,如果父親被允許進產房,那麼這一光榮的使命就交給父親來完成。
醫生有可能從臍帶裏抽取血樣以供稍後檢驗。
如果你願意把臍帶血捐獻給血庫,操作過程也就在此時進行。
·檢查,檢查。
嬰兒出生後第1分鐘以及5分鐘之後需要分別接受一
次阿普伽新生兒評分,即對新生兒的膚色、心率、反射應激性、肌張力及呼吸力等5項進行評分,以此來檢查新生兒是否適應了生活環境從子宮到外部世界的轉變。
然後,護士會給寶寶稱體重、量身長,並且檢查有無疾病症狀。
·保護性措施。
所有的新生兒都要注射維生素K,它是用來幫助血液凝結的,以免寶寶出血過多,因為新生兒的肝臟——分泌維生素K的器官——還未發育成熟。
此外,為了防止受感染,護士還會在新生兒的眼睛裏抹上含有抗生素的藥膏或藥水。
接下來,護士會給寶寶墊上尿片,包裹起來。
如果你願意的話,這時候就可以給寶寶餵奶了,否則你就抱著寶寶,因為他剛一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對周圍的環境都很警覺,而你正好趁此機會和他加深感情。
在產後恢復病房裏
大約30分鐘後,護士會把寶寶放在溫暖的嬰兒推車裏送入嬰兒室。
如果醫院允許母嬰同室,他/就會和你一起被送入產後恢復病房,在那裏繼續接受檢查。
·必要的統計。
護士會用聽診器檢查嬰兒的心臟和肺部,給他測體溫,並檢查他是否有異常症狀,如脊柱裂等。
護士還會再次測量寶寶的身長、體重和頭圍,然後給他洗個溫水澡。
·第一次體格檢查。
在寶寶出生後24小時之內,兒科醫生會對他進行檢查。
醫生會把對寶寶的各種測量結果與你懷孕頭幾周內測得的數據進行比較,驗證它們是否吻合。
接下來,醫生會聽寶寶的胸腔,檢測心雜音;聽聽寶寶的肚子,檢查腸功能是否正常;看看寶寶的腦袋上
有沒有鼓包(大多數情況下,鼓包是沒有傷害的)。
醫生還要檢查寶寶的眼睛和生殖器。
醫生還會檢諸如顎裂、鎖骨骨折(這種情況在分娩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通常能夠自行恢復)、胎記、髖部脫臼等情況。
然後,在征得你的同意之後,護士會給寶寶打第一次防疫針,也就是乙肝疫苗。
經過這一系列檢查之後,寶寶總算可以休息了。
各家醫院檢查的專案會有所不同,所以在分娩之前最好先問清楚要進行哪些特殊專案的檢查。
如果家族有某些病史,如新陳代謝功能紊亂等,你可以事先和醫生溝通,在寶寶出生之後進行有針對性的特殊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