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三数学《立体几何》练习(5)

合集下载

2021-2022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三数学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1-2022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三数学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1-2022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三数学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等差数列中,,则此数列的前项的和等于A. B. C. D.参考答案:D2. 的展开式的常数项是()[参考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内容。

第一个因式取,第二个因式取得:,第一个因式取,第二个因式取得:展开式的常数项是.3. .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使成立的a的最小正值为()A. B. C. D.参考答案:C【分析】结合图象由最值可求A,由f(0)=2sinφ=1,可求φ,结合图象及五点作图法可知,ω2π,可求ω,再求出函数的对称轴方程即可求解.【详解】结合图象可知,A=2,f(x)=2sin(ωx+φ),∵f(0)=2sinφ=1,∴sinφ,∵|φ|,∴φ,f(x)=2sin(ωx),结合图象及五点作图法可知,ω2π,∴ω=2,f(x)=2sin(2x),其对称轴x,k∈Z,∵f(a+x)﹣f(a﹣x)=0成立,∴f(a+x)=f(a﹣x)即f(x)的图象关于x=a对称,结合函数的性质,满足条件的最小值a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由y=A sin(ωx+φ)的图象求解函数解析式,解题的关键是正弦函数性质的灵活应用.4. 已知是圆:上的两个点,是线段上的动点,当的面积最大时,则的最大值是()A.-1B.0 C. D.参考答案:c略5. 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在(0,+∞)上是增函数,又f(﹣3)=0,则不等式xf(x)<0的解集为()A.(﹣3,0)∪(0,3)B.(﹣∞,﹣3)∪(3,+∞)C.(﹣3,0)∪(3,+∞) D.(﹣∞,﹣3)∪(0,3)参考答案:A【考点】奇偶性与单调性的综合.【分析】利用R上的奇函数f(x)在(0,+∞)上是增函数,又f(﹣3)=0,可求得f(3)=0,从而可作出其图象,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得:∵f(﹣3)=﹣f(3)=0,∴f(3)=0,又f(x)在(0,+∞)上是增函数,∴当0<x<3时,f(x)<0,当x>3时,f(x)>0,又f(x)为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3)=0,∴当x<﹣3时,f(x)<0,当﹣3<x<0时,f(x)>0,其图象如下:∴不等式xf(x)<0的解集为:{x|﹣3<x<0或0<x<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奇偶性与单调性的综合,难点在于作图,着重考查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属于中档题.6. 现给出如下命题:①若直线l与平面a内无穷多条直线都垂直,则直线;②空间三点确定一个平面;③先后抛两枚硬币,用事件A表示“第一次抛出现正面向上”,用事件B表示“第二次抛出现反面向上”,则事件A和B相互独立且p(AB)= ;④样本数据-1,-1,0,1,1的标准差是1.则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①④B.①③C.②③④D.③④参考答案:D7. 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A.在区间上单调递减B.在区间上单调递增C.在区间上单调递减D.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参考答案:B8. 已知集合A. B.C.D.参考答案:D9.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在球的表面上,,球心到平面的距离为1,则球的表面积为A. B. C.D.参考答案:答案:B10. 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A.若,,则B.若,,则C.若,,,则D.若,,,则参考答案: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已知则.参考答案:略12.设满足的点的集合为A ,满足的点的集合为B,则所表示图形的面积是.参考答案:答案:13. 下列函数f(x)中,满足“对任意x1,x2∈(0,+∞),当x1<x2时,都有f(x1)<f(x2)”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f(x)=;②f(x)=(x-1)2;③f(x)=e x;④f(x)=1n(x+1).参考答案:③④14. 若存在实数使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参考答案:15.用若干块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一个几何体,若该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搭成该几何体需要的小正方体的块数是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答案:61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为坐标原点,定义两点之间的“直角距离”为,已知B(1,0),点M为直线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为。

江苏省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2022年高三数学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2022年高三数学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2022年高三数学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设的值为A.8 B.7 C.6 D.5 参考答案:B2. 已知集合{x|x2+ax=0}={0,1},则实数a的值为()A.﹣1 B.0 C.1 D.2参考答案:A【考点】集合的表示法.【分析】集合{x|x2+ax=0}={0,1},则x2+ax=0的解为0,1,利用韦达定理,求出a的值.【解答】解:由题意,0+1=﹣a,∴a=﹣1,故选A.3. 的三内角A,B,C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b,c,设向量,,若,则角C的大小为()A. B. C. D.参考答案:B 4. 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且是直角三角形(是坐标原点),则点与点之间距离的最大值是A. B.C. D.参考答案:C略5. 设,i是虚数单位,则z的虚部为()A. 1B. -1C. 3D. -3参考答案:D因为z=z的虚部为-3,选D.6. 已知f(x)=在区间(0,4)内任取一个为x,则不等式log2x﹣(log4x﹣1)f (log3x+1)≤的概率为()A.B.C.D.参考答案:B【考点】CF:几何概型.【分析】先求出不等式log2x﹣(log4x﹣1)f(log3x+1)≤的解集,再以长度为测度,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由题意,log3x+1≥1且log2x﹣(log4x﹣1)≤,或0<log3x+1<1且log2x+2(log4x﹣1)≤,解得1≤x≤2或<x<1,∴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则所求概率为=.故选:B.7. 已知函数的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是点,则函数=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是直线参考答案:【知识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正弦函数的对称性.C5【答案解析】D 解析:∵的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是点,∴f()=sin+λcos=+λ=0,解得λ=﹣,∴g(x)=﹣sinxcosx+sin2x=sin2x+=﹣sin(2x+),令2x+=kπ+可得x=+,k∈Z,∴函数的对称轴为x=+,k∈Z,结合四个选项可知,当k=﹣1时x=﹣符合题意,故选:D【思路点拨】由对称中心可得λ=﹣,代入g(x)由三角函数公式化简可得g(x)=﹣sin (2x+),令2x+=kπ+解x可得对称轴,对照选项可得.8. 已知函数y=Asin(ωx+φ)+B的一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如果A>0,ω>0,|φ|<,则()A.A=4 B.ω=1C.φ=D.B=4参考答案:C【考点】由y=Asin(ωx+φ)的部分图象确定其解析式.【分析】先根据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得A和B,然后利用图象中﹣求得函数的周期,求得ω,最后根据x=时取最大值,求得φ.【解答】解:如图根据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得求得A=2,B=2函数的周期为(﹣)×4=π,即π=,ω=2当x=时取最大值,即sin(2×+φ)=1,2×+φ=2kπ+φ=2kπ﹣∵∴φ=故选C.9. 复数-的虚部是A .2iB .-2iC .2D .-2 参考答案: C10. 已知,是非零向量,且向量,的夹角为,若向量,则A .B .C . D.参考答案:D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若函数f (x )=k ﹣有三个零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参考答案:(﹣2,0)∪(0,2) 【考点】函数零点的判定定理.【分析】根据函数与零点的关系将函数转化为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个数问题,利用数形结合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由f (x )=k ﹣=0得k=,设g (x )=,若函数f (x )=k ﹣有三个零点,等价为y=k ,和g (x )有三个交点,g (x )==x 3﹣3x ,(x≠0),函数的导数g′(x )=3x 2﹣3=3(x 2﹣1),由g′(x )>0得x >1或x <﹣1,此时函数单调递增, 由g′(x )<0得﹣1<x <0或0<x <1,此时函数单调递减,即当x=1时,函数取得极小值,g (1)=﹣2, 当x=﹣1时,函数取得极大值,g (﹣1)=2, 要使y=k ,和g (x )有三个交点, 则0<k <2或﹣2<k <0,即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2,0)∪(0,2), 故答案为:(﹣2,0)∪(0,2)12. (5分)(理).参考答案:π+2【考点】: 定积分.【专题】: 计算题.【分析】: 根据定积分的定义,找出三角函数的原函数然后代入计算即可.解:(x+sinx )=+1﹣(﹣1)=π+2,故答案为π+2.【点评】: 此题考查定积分的性质及其计算,是高中新增的内容,要掌握定积分基本的定义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找出原函数.13. 已知,则参考答案:52814. 能说明“直线与圆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是真命题的一个m 的值为______.参考答案:【分析】根据直线与圆相交,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圆的半径,得到,求得m 的取值范围,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圆的圆心坐标为,半径为,若直线与圆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满足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圆的半径,即,解得,所以命题为真命题的一个的值为0.故答案为: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其中解答中熟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列出不等式求得的取值范围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5. 已知是球的直径上一点,,平面,为垂足,截球所得截面的面积为,则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参考答案:16. 在△中,内角所对的边为,点是其外接圆上的任意一点,若,则的最大值为.参考答案:17. 若点在直线上,过点的直线与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参考答案:4略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

江苏省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三数学《立体几何线面平行》练习

江苏省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三数学《立体几何线面平行》练习

江苏省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三数学《立体几何线面平行》练习1.下列命题,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①直线l平行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则l∥α;②若直线a在平面α外,则a∥α;③若直线a∥b,直线b⊂α,则a∥α;④若直线a∥b,b⊂α,那么直线a就平行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2. 对于不重合的两个平面α与β,给定下列条件:①存在平面γ,使得α,β都垂直于γ;②存在平面γ,使得α,β都平行于γ;③存在直线l⊂α,直线m⊂β,使得l∥m;④存在异面直线l、m,使得l∥α,l∥β,m∥α,m∥β.其中,可以判定α与β平行的条件有(写出符合题意的序号).3. (2008·海南,宁夏文,12)已知平面α⊥平面β,α∩β=l,点A∈α,A∉l,直线AB∥l,直线AC⊥l,直线m∥α,m∥β,则下列四种位置关系中,一定成立的是 .①AB∥m ②AC⊥m③AB∥β④AC⊥β4.(2008·湖南理,5)设有直线m、n和平面α、β.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填序号).①若m∥α,n∥α,则m∥n②若m⊂α,n⊂α,m∥β,n∥β,则α∥β③若α⊥β,m⊂α,则m⊥β④若α⊥β,m⊥β,m⊄α,则m∥α5下列关于互不相同的直线m,l,n和平面α,β的四个命题:①若m⊂α,l∩α=A,点A∉m,则l与m不共面;②若m,l是异面直线,l∥α,m∥α,且n⊥l,n⊥m,则n⊥α;③若l∥α,m∥β,α∥β,则l∥m;④若l⊂α,m⊂α,l∩m=A,l∥β,m∥β,则α∥β.其中假命题的序号是 .6 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侧面对角线AB1,BC1上分别有两点E,F,且B1E=C1F.求证:EF∥平面ABCD.7如图所示,平面α∥平面β,点A∈α,C∈α,点B∈β,D∈β,点E,F分别在线段AB,CD上,且AE∶EB=CF∶FD.(1)求证:EF∥β;(2)若E,F分别是AB,CD的中点,AC=4,BD=6,且AC,BD所成的角为60°,求EF的长.8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H分别是BC、CC1、C1D1、A1A的中点.求证:(1)BF∥HD1;(2)EG∥平面BB1D1D;(3)平面BDF∥平面B1D1H.9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ABEF所在平面相交于AB,在AE、BD上各有一点P、Q,且AP=DQ.求证:PQ∥平面BCE.。

江苏省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三数学练习(4)

江苏省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三数学练习(4)

江苏省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三数学练习(4)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 1.已知集合{1,2},{,},a A B a b ==若}21{=⋂B A ,则AB 为___ __.2.若命题“01)1(,2<+-+∈∃x a x R x 使得”是真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 __ 3. 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O 为底面ABCD 的中心,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内随机取一点P ,则点P 到点O 的距离大于1的概率为 ___ __ .4. 若抛物线22y px =的焦点与双曲线22163x y -=的右焦点重合,则p 的值为___ __.5. 已知1tan 3α=-,cos β=,(0,)αβπ∈,则αβ+=____ __6.已知实数,x y 满足不等式组001x y x y ≥⎧⎪≥⎨⎪+≤⎩,则2222x y x y +--的最小值为___ __7. 按下图甲是某市有关部门根据对当地干部的月收入情况调查后画出的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图甲中从左向右第一组的频数为4000. 在样本中记月收入在[)1000,1500,[1500,2000),[2000,2500),[2500,3000),[3000,3500),[3500,4000]的人数依次为1A 、2A 、……、6A .图乙是统计图甲中月工资收入在一定范围内的人数的算法流程图,则样本的容量n =___ __;图乙输出的S =___ __ .(用数字作答)8.已知直线m 、n ,平面α、β,给出下列命题:①若,m n αβ⊥⊥,且m n ⊥,则αβ⊥ ②若//,//m n αβ,且//m n ,则//αβ ③若,//m n αβ⊥,且m n ⊥,则αβ⊥ ④若,//m n αβ⊥,且//m n ,则//αβ(第12题)其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为 ___ ___.9.若函数,0)(210)1,0)(2(log )(2>≠>+=x f a a x x x f a )内恒有,在区间(则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10. 已知二次函数()f x =241ax x c -++的值域是[1,)+∞,则19a c+的最小值是 11.设函数54)(3++=x x x f 的图象在x=1处的切线为l ,则圆222288150x y x y +--+=上的点到直线l 的最短距离为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 点A 为椭圆E :2222=+by a x (0>>b a )的左顶点, B ,C 在椭圆E 上,若四边形OABC 为 平行四边形,且∠OAB =30°,则椭圆E 的离心率等于 .13.当210≤≤x 时, 21|2|3≤-x ax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14. 已知正项等比数列{}n a 满足7652a aa =+,若存在两项m n a a 、14a =,则14m n+的最小值是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90分.15.(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复数1sin 2 z x i λ=+,2(2) (,,,)z m m x i m x R λ=+∈,且12z z =.(1)若0λ=且0x π<<,求x 的值;(2)设λ=()f x ,已知当x α=时,12λ=,试求cos(4)3πα+的值.16.(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中,,BC AC AD BD ==,E 是AB 的中点. 求证:(1)⊥AB 平面CDE ;(2)平面CDE ⊥平面ABC .(3)若G 为ADC ∆的重心,试在线段AE 上确定一点F,使得GF//平面CDE .17.(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所示,某市政府决定在以政府大楼O 为中心,正北方向和正东方向的马路为边界 的扇形地域内建造一个图书馆.为了充分利用这块土地,并考虑与周边环境协调,设计要 求该图书馆底面矩形的四个顶点都要在边界上,图书馆的正面要朝市政府大楼.设扇形的 半径OM R = ,45MOP ∠=,OB 与OM 之间的夹角为θ. (1)将图书馆底面矩形ABCD 的面积S 表示成θ的函数. (2)求当θ为何值时,矩形ABCD 的面积S 有最大值? 其最大值是多少?(用含R 的式子表示)18. (本小题满分16分) 已知A 、B 分别是直线x y 33=和x y 33-=上的两个动点,线段AB 的长为32,P 是AB 的中点.(1)求动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2)过点)0,1(Q 任意作直线l (与x 轴不垂直),设l 与(1)中轨迹C 交于M N 、两点,与y 轴交于R 点.若MQ RN MQ RM μλ==,,,证明:λμ+为定值.ABCD MOPQ F19.(本小题满分16分) 设数列}{n a 的通项是关于x 的不等式x n x x )12(2-<- 的解集中整数的个数.(1)求n a 并且证明}{n a 是等差数列; (2)设m 、k 、p ∈N *,m +p =2k ,求证:m S 1+pS 1≥k S 2; (3)对于(2)中的命题,对一般的各项均为正数的等差数列还成立吗?如果成立, 请证明你的结论,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0.(本题满分16分)设函数23(),()ln .x f x g x x x-== (1)试判断当0,()()x g x f x >与的大小关系; (2)求证:23*(112)(123)[1(1)]()n n n e n N -+⋅+⋅++>∈;(3)设11(,)A x y 、2212(,)()B x y x x <是函数()y g x =的图象上的两点,且21021()(()())y y g x g x g x x x -''=-其中为的导函数,证明:012(,).x x x ∈第Ⅱ卷(附加题,共40分)21. A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点E ,F 分别在边AB ,CD 上,设ED 与AF 相交于点G ,若B ,C ,F ,E 四点共圆,求证:AG GF DG GE ⋅=⋅.B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已知M=1 -23,-2 11α⎡⎤⎡⎤=⎢⎥⎢⎥⎣⎦⎣⎦,试计算20M αC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极坐标系下,已知圆θθρsin cos :+=O 和直线:l 22)4sin(=-πθρ。

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三数学周练试题(6)

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三数学周练试题(6)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把正确答案填在相应位置. 1.若直线1+=kx y 与直线042=-+y x 垂直,则=k . 2.已知集合{}m P ,1-=,⎭⎬⎫⎩⎨⎧<<-=431x x Q ,若∅≠⋂Q P ,则整数=m . 3.一根绳子长为6米,绳上有5个节点将绳子6等分,现从5个节点中随机选一个将绳子剪断,则所得的两段绳长均不小于2米的概率为 .4.某校共有学生2000名,各年级人数如下表所示: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人数800600600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校抽取120名学生,则应在高三年级抽取的学生人数为 .5.若命题“R x ∈∀,02≥+-a ax x ”为真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6.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出的10=S ,则自然数=a .7.若复数z 满足1=-i z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z 的最大值为 .8.已知向量a 的模为2,向量e 为单位向量,)(e a e -⊥,则向量a 与e 的夹角大小为 .9.在等比数列{}n a 中,已知1235a a a =,78940a a a =,则567a a a = .10.函数65c o s 2c o s 6s i n 2s i n )(ππx x x f -=在⎥⎦⎤⎢⎣⎡-2,2ππ上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11.已知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f (x +4)=f (x ),当x ∈(0,2)时,f (x) =x +2,则f (7)=____12.过圆922=+y x 内一点)2,1(P 作两条相互垂直的弦AC ,BD ,当BD AC =时,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13.若)(x f y =是定义在R 上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且)(x f 是偶函数,当[]1,0∈x 时,12)(-=x x f ,则函数x x f x g 3log )()(-=的零点个数为 .14.设)(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可导函数,且满足0)()('>+x xf x f .则不等式)1(1)1(2-->+x f x x f 的解集为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理步骤.14.(本小题满分14分)在四棱锥ABCD P -中,⊥PA 底面ABCD ,CD AB //,BC AB ⊥,1==BC AB ,2=DC ,点E 在PB 上.(1)求证:平面⊥AEC 平面PAD ;(2)当//PD 平面AEC 时,求PE :EB 的值.15.(本小题满分14分)设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长分别为a ,b ,c ,且.212ac b = (1)求证:43cos ≥B ; (2)若1cos )cos(=+-BC A ,求角B 的大小.17、已知椭圆)0(12222>>=+b a b y a x 的离心率为22,且过点)21,22(P ,记椭圆的左顶点为.A(1)求椭圆的方程;(2)设垂直于y 轴的直线l 交椭圆于B ,C 两点,试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3)过点A 作两条斜率分别为1k ,2k 的直线交椭圆于D ,E 两点,且221=k k ,求证:直线DE 恒过一个定点.18、在数列{}n a 中,11a =,且对任意的*k N ∈,21221,,k k k a a a -+成等比数列,其公比为k q . (1)若k q =2(*k N ∈),求13521...k a a a a -++++;(2)若对任意的*k N ∈,k a 2,12+k a ,22+k a 成等差数列,其公差为k d ,设11k k b q =-. 求证:{}k b 成等差数列,并指出其公差;。

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三数学周练试题(3)

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三数学周练试题(3)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14题)1.函数3sin(2)3y x π=+的振幅为 周期 当x= 有最小值 2.若tan 2α=,则22sin 3sin cos ααα-=3.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4)()f x f x +=,当26x <≤时,()3f x x =-,则(1)f = .4.计算t a n10°t a n20°+3(t a n10°+t a n20°)= 。

5.函数5sin(2)4y x π=+的图像最靠近y 轴的一条对称轴方程是 6.在ABC Rt ∆中,斜边AB 的长为2,则ABC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

7.设函数⎪⎩⎪⎨⎧≥-<=-2),1(log 2,2)(231x x x e x f x 则))2((f f 的值为 . 8.若411sin 3,cos()714ααβ=+=-,若,αβ是锐角,则β=___________.9.已知方程1sin cos -=-m x x 无实数解,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10.已知α为锐角,且1sin cos 2αα=,则111sin 1cos αα+=++__________. 11.如果函数sin 2cos 2y x a x =+的图象关于直线8x π=-对称,那么a 等于 12.函数2sin(2)3y x π=-([0,])x π∈的递增区间是 13. 把函数x x y sin cos 3-=的图像向左平移)0(>m m 个单位,所得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则m 的最小值是14.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①函数2sin(2)3y x π=-有一条对称轴方程是512x π=; ②函数()4sin(2) ()3f x x x R π=+∈,可改写成4cos(2)6y x π=+; ③若x x f 6cos )(sin =,则(cos15)0f ︒=;④正弦函数在第一象限为增函数.二、解答题:(请写出解题过程。

高三数学 数学立体几何多选题试题附解析

高三数学 数学立体几何多选题试题附解析

高三数学 数学立体几何多选题试题附解析一、立体几何多选题1.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2,点E ,F 在平面1111D C B A 内,若||5AE =,AC DF ⊥,则( )A .点E 的轨迹是一个圆B .点F 的轨迹是一个圆C .EF 21-D .AE 与平面1A BD 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大值为153015【答案】ACD 【分析】对于A 、B 、C 、D 四个选项,需要对各个选项一一验证. 选项A :由2211||5AE AA A E =+=1||1A E =,分析得E 的轨迹为圆;选项B :由AC DBF ⊥,而点F 在11B D 上,即F 的轨迹为线段11B D ,; 选项C :由E 的轨迹为圆,F 的轨迹为线段11B D ,可分析得min ||EF d r =-; 选项D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向量法求最值. 【详解】 对于A:2211||5AE AA A E =+=221|25A E +=1||1A E =,即点E 为在面1111D C B A 内,以1A 为圆心、半径为1 的圆上;故A 正确;对于B: 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AC ⊥BD ,又AC DF ⊥,且BD ∩DF=D ,所以AC DBF ⊥,所以点F 在11B D 上,即F 的轨迹为线段11B D ,故B 错误;对于C:在平面1111D C B A 内,1A 到直线11B D 的距离为2,d=当点E ,F 落在11A C 上时,min ||21EF =-;故C 正确; 对于D:建立如图示的坐标系,则()()()()10,0,0,2,0,0,0,0,2,0,2,0A B A D因为点E 为在面1111D C B A 内,以1A 为圆心、半径为1 的圆上,可设()cos ,sin ,2E θθ 所以()()()1cos ,sin ,2,2,0,2,2,2,0,AE A B BD θθ==-=-设平面1A BD 的法向量(),,n x y z =,则有1·220·220n BD x y n A B x z ⎧=-+=⎪⎨=-=⎪⎩不妨令x =1,则()1,1,1n =, 设AE 与平面1A BD 所成角为α,则:22|||sin |cos ,|||||5315n AE n AE n AE πθα⎛⎫++ ⎪⎝⎭====⨯⨯当且仅当4πθ=时,sin α2215301515=, 故D 正确故选:CD 【点睛】多项选择题是2020年高考新题型,需要要对选项一一验证.2.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4AB BC ==,18AA =,点P 在线段11A C 上,M 为AB 的中点,则( ) A .BD ⊥平面PACB .当P 为11AC 的中点时,四棱锥P ABCD -外接球半径为72C .三棱锥A PCD -体积为定值D .过点M 作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外接球截面,所得截面圆的面积的最小值为4π 【答案】ACD 【分析】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判断A 选项的正误;判断出四棱锥P ABCD -为正四棱锥,求出该四棱锥的外接球半径,可判断B 选项的正误;利用等体积法可判断C 选项的正误;计算出截面圆半径的最小值,求出截面圆面积的最小值,可判断D 选项的正误. 【详解】对于A 选项,因为AB BC =,所以,矩形ABCD 为正方形,所以,BD AC ⊥, 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AA ⊥底面ABCD ,BD ⊂平面ABCD ,1BD AA ∴⊥,1AC AA A ⋂=,AC 、1AA ⊂平面PAC ,所以,BD ⊥平面PAC ,A 选项正确;对于B 选项,当点P 为11A C 的中点时,PA ===同理可得PB PC PD ===因为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所以,四棱锥P ABCD -为正四棱锥, 取AC 的中点N ,则PN 平面ABCD ,且四棱锥P ABCD -的外接球球心在直线PN上,设该四棱锥的外接球半径为R ,由几何关系可得222PN R AN R -+=, 即2288R R -+=,解得92R =,B 选项错误; 对于C 选项,2114822ACDSAD CD =⋅=⨯=, 三棱锥P ACD -的高为18AA =,因此,116433A PCD P ACD ACD V V S AA --==⋅=△,C 选项正确;对于D 选项,设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外接球球心为E ,则E 为1BD 的中点,连接EN 、MN ,则1142EN DD ==,122MN AD ==, E 、N 分别为1BD 、BD 的中点,则1//EN DD , 1DD ⊥平面ABCD ,EN ∴⊥平面ABCD ,MN ⊂平面ABCD ,EN MN ∴⊥,2225EM EN MN ∴=+=.过点M 作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外接球截面为平面α,点E 到平面α的距离为d ,直线EM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则sin 25sin 25d EM θθ==≤, 当且仅当2πθ=时,等号成立,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外接球半径为222126AB AD AA R ++'==,所以,截面圆的半径()()222226252r R d '=-≥-=,因此,截面圆面积的最小值为4π,D 选项正确.故选:ACD. 【点睛】方法点睛:求空间多面体的外接球半径的常用方法:①补形法:侧面为直角三角形,或正四面体,或对棱二面角均相等的模型,可以还原到正方体或长方体中去求解;②利用球的性质:几何体中在不同面均对直角的棱必然是球大圆直径,也即球的直径; ③定义法:到各个顶点距离均相等的点为外接球的球心,借助有特殊性底面的外接圆圆心,找其垂线,则球心一定在垂线上,再根据带其他顶点距离也是半径,列关系求解即可.3.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为棱1CC 上的中点,F 为棱1AA 上的点,且满足1:1:2A F FA =,点F ,B ,E ,G ,H 为过三点B ,E ,F 的平面BMN 与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的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F BEB .三棱锥的体积14B BMN V -=C .直线MN 与平面11A B BA 所成的角为45︒D .11:1:3D G GC = 【答案】ABD 【分析】面面平行性质定理可得出A 正确;等体积法求得B 正确;直线MN 与平面11A B BA 所成的角为1B MN ∠,求其正切值不等于1即可得出C 错误;利用面面平行性质定理和中位线求出11,D G GC 长度即可得出D 正确. 【详解】解:对于A.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平面11//ADA D 平面11BCB C , 又平面11ADA D 平面BMN HF =,平面11BCB C ⋂平面BMN BE =,有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HF BE ,故正确; 对于B.因为1:1:2A F FA =,所以111332B M A B ==, 又E 为棱1CC 上的中点,所以14B N =,所以1111234432B BMN N B BMV V --⎛⎫==⨯⨯⨯⨯= ⎪⎝⎭,故正确; 对于C.由题意及图形可判定直线MN 与平面11A B BA 所成的角为1B MN ∠, 结合B 选项可得1114tan 13B N B MN B M ∠==≠,故错误; 对于D.同A 选项证明方法一样可证的11//GC B M ,因为E 为棱1CC 上的中点,1C 为棱1B N 上的中点,所以1113=22GC B M =所以11G=2D ,所以11:1:3D G GC =,故正确. 故选:ABD 【点睛】求体积的常用方法:(1)直接法:对于规则的几何体,利用相关公式直接计算;(2)等体积法:选择合适的底面来求几何体体积,常用于求三棱锥的体积,即利用三棱锥的任一个面可作为三棱锥的底面进行等体积变换;(3)割补法:首先把不规则的几何体分割成规则的几何体,然后进行体积计算;或者把不规则的几何体补成规则的几何体,不熟悉的几何体补成熟悉的几何体,便于计算.4.已知四面体ABCD 的所有棱长均为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异面直线AC 与BD 所成角为60︒B .点A 到平面BCDC .四面体ABCDD .动点P 在平面BCD 上,且AP 与AC 所成角为60︒,则点P 的轨迹是椭圆 【答案】BC 【分析】在正四面体中通过线面垂直可证得AC ⊥BD ,通过计算可验证BC,通过轨迹法可求得P 的轨迹为双曲线方程即可得D 错误. 【详解】取BD 中点E ,连接,AE CE ,可得BD ⊥面ACE ,则AC ⊥BD ,故A 错误;在四面体ABCD 中,过点A 作AF ⊥面BCD 于点F ,则F 为为底面正三角形BCD 的重心,因为所有棱长均为2,AF ==即点A 到平面BCD 的距离为3,故B 正确;设O 为正四面体的中心则OF 为内切球的半径,OA 我外接球的半径, 因为11433A BCD BCD BCD V S AF S OF -=⋅=⨯⋅△△,所以4AF OF =,即OF AO =所以四面体ABCD 的外接球体积334433V R OA ππ===,故C 正确;建系如图:,A C ⎛⎛⎫⎪ ⎪⎝⎭⎝⎭,设(,,0)P x y ,则262326,,0,,AP x y AC →→⎛⎫⎛⎫=-=- ⎪ ⎪ ⎪ ⎪⎝⎭⎝⎭,因为cos 60AP AC AP AC →→→→⋅=,所以222324812241393972y x y +=++⨯+⨯, 即222388=33y x y +++,平方化简可得:22323400399y x y ----,可知点P 的轨迹为双曲线,故D 错误. 故选:BC .【点睛】方法点睛:立体几何中动点轨迹的求解问题,解决此类问题可采用空间向量法,利用空间向量法表示出已知的角度或距离的等量关系,从而得到轨迹方程.5.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是棱1DD 的中点,F 在侧面11CDD C 上运动,且满足1//B F 平面1A BE .以下命题正确的有( )A .侧面11CDD C 上存在点F ,使得11B F CD ⊥ B .直线1B F 与直线BC 所成角可能为30︒C .平面1A BE 与平面11CDD C 所成锐二面角的正切值为2D .设正方体棱长为1,则过点E ,F ,A 的平面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面积最大为5 【答案】AC 【分析】取11C D 中点M ,1CC 中点N ,连接11,,B M B N MN ,易证得平面1//B MN 平面1A BE ,可得点F 的运动轨迹为线段MN .取MN 的中点F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1B F MN ⊥,即有11B F CD ⊥,A 正确;当点F 与点M 或点N 重合时,直线1B F 与直线BC 所成角最大,可判断B 错误;根据平面1//B MN 平面1A BE ,11B FC ∠即为平面1B MN 与平面11CDD C 所成的锐二面角,计算可知C 正确;【详解】取11C D 中点M ,1CC 中点N ,连接11,,B M B N MN ,则易证得11//B N A E ,1//MN A B ,从而平面1//B MN 平面1A BE ,所以点F 的运动轨迹为线段MN .取MN 的中点F ,因为1B MN △是等腰三角形,所以1B F MN ⊥,又因为1//MN CD ,所以11B F CD ⊥,故A 正确;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当点F 与点M 或点N 重合时,直线1B F 与直线BC 所成角最大,此时11tan C B F ∠=1tan 3023︒<=,所以B 错误; 平面1//B MN 平面1A BE ,取F 为MN 的中点,则1MN C F ⊥,1MN B F ⊥,∴11B FC ∠即为平面1B MN 与平面11CDD C 所成的锐二面角,11111tan B C B FC C F∠==22,所以C 正确;因为当F 为1C E 与MN 的交点时,截面为菱形1AGC E (G 为1BB 的交点),面积为6,故D 错误. 故选:A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面角,二面角,截面面积的求解,空间几何中的轨迹问题,意在考查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综合性较强,属于较难题.6.(多选题)在四面体P ABC -中,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A .若1233AD AC AB =+,则可知3BC BD = B .若Q 为△ABC 的重心,则111333PQ PA PB PC =++C .若0PA BC =,0PC AB =,则0PB AC =D .若四面体P ABC -各棱长都为2,M N ,分别为,PA BC 的中点,则1MN = 【答案】ABC 【分析】作出四面体P ABC -直观图,在每个三角形中利用向量的线性运算可得. 【详解】对于A ,1233AD AC AB =+,32AD AC AB ∴=+,22AD AB AC AD ∴-=- , 2BD DC ∴=,3BD BD DC BC ∴=+=即3BD BC ∴=,故A 正确;对于B ,Q 为△ABC 的重心,则0QA QB QC ++=,33PQ QA QB QC PQ ∴+++=()()()3PQ QA PQ QB PQ QC PQ ∴+++++=,3PA PB PC PQ ∴++=即111333PQ PA PB PC ∴=++,故B 正确; 对于C ,若0PA BC =,0PC AB =,则0PA BC PC AB +=,()0PA BC PC AC CB ∴++=,0PA BC PC AC PC CB ∴++=0PA BC PC AC PC BC ∴+-=,()0PA PC BC PC AC ∴-+= 0CA BC PC AC ∴+=,0AC CB PC AC ∴+=()0AC PC CB ∴+=,0AC PB ∴=,故C 正确;对于D ,111()()222MN PN PM PB PC PA PB PC PA ∴=-=+-=+- 1122MN PB PC PA PA PB PC ∴=+-=-- 222222PA PB PC PA PB PC PA PB PA PC PC PB --=++--+==2MN ∴=,故D 错误.故选:ABC 【点睛】用已知向量表示某一向量的三个关键点(1)用已知向量来表示某一向量,一定要结合图形,以图形为指导是解题的关键. (2)要正确理解向量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的几何意义,如首尾相接的若干向量之和,等于由起始向量的始点指向末尾向量的终点的向量. (3)在立体几何中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仍然成立.7.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过对角线1BD 作平面α交棱1AA 于点E ,交棱1CC 于点F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四边形1BFD E 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B .平面α分正方体所得两部分的体积相等 C .平面α与平面1DBB 不可能垂直D .四边形1BFDE 【答案】BD 【分析】由平行平面的性质可判断A 错误;利用正方体的对称性可判断B 正确;当E 、F 为棱中点时,通过线面垂直可得面面垂直,可判断C 错误;当E 与A 重合,F 与1C 重合时,四边形1BFD E的面积最大,,可判断D 正确. 【详解】 如图所示,对于选项A,因为平面1111//ABB A CC D D ,平面1BFD E 平面11ABB A BE =,平面1BFD E平面111CC D D D F =,所以1//BE D F ,同理可证1//D E BF ,所以四边形1BFD E 是平行四边形,故A 错误; 对于选项B,由正方体的对称性可知,平面α分正方体所得两部分的体积相等,故B 正确; 对于选项C,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有1,AC BD AC BB ⊥⊥, 又1BD BB B ⋂=,所以AC ⊥平面1BB D , 当E 、F 分别为棱11,AA CC 的中点时, 有//AC EF ,则EF ⊥平面1BB D , 又因为EF ⊂平面1BFD E ,所以平面1BFD E ⊥平面1BB D ,故C 错误;对于选项D,四边形1BFD E 在平面ABCD 内的投影是正方形ABCD , 当E 与A 重合,F 与1C 重合时,四边形1BFD E 的面积有最大值, 此时1212S D E BE =⋅=⋅=,故D 正确; 故选:BD.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几何性质与应用问题,也考查了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应用问题,属于中档题.8.如图,正四棱锥S -BCDE 底面边长与侧棱长均为a ,正三棱锥A -SBE 底面边长与侧棱长均为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S ⊥CDB .正四棱锥S -BCDE 的外接球半径为22a C .正四棱锥S -BCDE 的内切球半径为212a ⎛⎫- ⎪ ⎪⎝⎭ D .由正四棱锥S -BCDE 与正三棱锥A -SBE 拼成的多面体是一个三棱柱 【答案】ABD 【分析】取BE 中点H ,证明BE ⊥平面SAH 即可证AS CD ⊥;设底面中心为1O ,有1122O B O S a ==,可求得球半径为22a ;用等体积法求内切球半径即可判断;由////SA DE BC 且==SA DE BC 可知多面体是一个三棱柱.【详解】 如图所示:A 选项:取BE 中点H 连接,AH SH ,正三棱锥A SBE -中,,AH BE SH BE ⊥⊥ 又AHSH H =,所以BE ⊥平面SAH ,则BE AS ⊥,又//BE CD 所以AS CD ⊥ ,故A 正确;B 选项:设底面中心为1O ,球心为O 半径为R ,因为正四棱锥S -BCDE 外接球球心在1O S 上,所以OS OB R ==,因为,正四棱锥S -BCDE 底面边长与侧棱长均为a所以1122O B O S ==,由()22211OB O B O S OS =+- 得22222R R ⎫⎫=+-⎪⎪⎪⎪⎝⎭⎝⎭解得22R =,故B 正确; C 选项:设内切球半径为r ,易求得侧面面积为2213sin 23S a π=⋅=,由等体积法得222111432334a a a r a r ⋅=⋅+⋅⋅⋅解得4a r = ,故C 错;D 选项:取SE 中点F ,连结AF ,DF ,BF ,则BFD ∠和BFA ∠分别是D SE B --和A SE B --的二面角的平面角,由)22222221cos 2322BF DF BD BFD BF DF a ⎫⎫+-⎪⎪+-⎝⎭⎝⎭∠===-⋅⎛⎫⎪⎝⎭22222221cos 232a AF BF BA AFD AF BF ⎫⎫+-⎪⎪+-⎝⎭⎝⎭∠===⋅⎫⎪⎝⎭,故BFD ∠与BFA ∠互补,所以ASDE 共面,又因为AS AE ED SD ===,则ASDE 为平行四边形,故////AS ED BC 故正四棱锥S -BCDE 与正三棱锥A -SBE 拼成的多面体是一个三棱柱,所以D 正确 故选:ABD 【点睛】求外接球半径的常用方法:(1)补形法:侧面为直角三角形或正四面体或对棱二面角均相等的模型,可以还原到正方体或长方体中去求解;(2)利用球的性质:几何体在不同面均对直角的棱必然是球的直径;(3)定义法:到各个顶点距离均相等的点为球心,借助有特殊性底面的外接圆圆心,找其垂线,则球心一定在垂线上,再根据带其他顶点距离也是半径,列关系求解即可.。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连云港备战高考《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全集汇编及答案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连云港备战高考《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全集汇编及答案

【最新】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期末复习知识要点一、选择题1.已知,m l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可以推出αβ⊥的是( )A .,,m l m l βα⊥⊂⊥B .,,m l l m αβα⊥⋂=⊂C .//,,m l m l αβ⊥⊥D .,//,//l m l m αβ⊥【答案】D 【解析】 【分析】A ,有可能出现α,β平行这种情况.B ,会出现平面α,β相交但不垂直的情况.C ,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判断.D ,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判断. 【详解】对于A ,m l ⊥,m β⊂,若l β⊥,则//αβ,故A 错误; 对于B ,会出现平面α,β相交但不垂直的情况,故B 错误;对于C ,因为//m l ,m α⊥,则l α⊥,又因为l βαβ⊥⇒∥,故C 错误; 对于D ,l α⊥,m l m α⇒⊥∥,又由m βαβ⇒⊥∥,故D 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空间中的平行、垂直关系的判定,还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2.在四面体ABCD 中,AB ,BC ,BD 两两垂直,4AB BC BD ===,E 、F 分别为棱BC 、AD 的中点,则直线EF 与平面ACD 所成角的余弦值( )A .13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因为AB ,BC ,BD 两两垂直,以BA 为X 轴,以BD 为Y 轴,以BC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向量EF u u u r 与平面ACD 的法向量n r ,再根据cos ,||||EF nEF n EF n ⋅〈〉=u u u r ru u u r r u u u r r ,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因为在四面体ABCD 中,AB ,BC ,BD 两两垂直,以BA 为X 轴,以BD 为Y 轴,以BC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又因为4AB BC BD ===;()4,0,0,(0,0,0),(0,4,0),(0,0,4)A B D C ,又因为E 、F 分别为棱BC 、AD 的中点所以(0,0,2),(2,2,0)E F故()2,2,2EF =-u u u r ,(4,4,0)AD =-u u u r ,(4,0,4)AC =-u u u r.设平面AC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r,则00n AD n AC ⎧⋅=⎨⋅=⎩u u u v v u u u v v 令1,x = 则1y z ==;所以(1,1,1)n =r1cos,3||||332EF n EF n EF n ⋅〈〉===⨯u u u r ru u u r r u u u r r 设直线EF 与平面ACD 所成角为θ ,则sin θ= cos ,EF n 〈〉u u u r r所以222cos 1sin θθ=-=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面角,通过向量法即可求出,属于中档题目.3.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正方形边长为1),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34B .78C .1516D .2324【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正方体挖去了一个四棱锥A BCDE -,该几何体的体积为1111711132228⎛⎫-⨯⨯+⨯⨯= ⎪⎝⎭ 故选B点睛:思考三视图还原空间几何体首先应深刻理解三视图之间的关系,遵循“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基本原则,其内涵为正视图的高是几何体的高,长是几何体的长;俯视图的长是几何体的长,宽是几何体的宽;侧视图的高是几何体的高,宽是几何体的宽.4.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2π,43BAC AP ∠==,23AB AC ==P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32πB .48πC .64πD .72π【答案】C 【解析】 【分析】先求出ABC V 的外接圆的半径,然后取ABC V 的外接圆的圆心G ,过G 作//GO AP ,且122GO AP ==,由于PA ⊥平面ABC ,故点O 为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球心,OA 为外接球半径,求解即可. 【详解】在ABC V 中,23AB AC ==23BAC π∠=,可得6ACB π∠=,则ABC V 的外接圆的半径2323π2sin 2sin 6AB r ACB ===,取ABC V 的外接圆的圆心G ,过G 作//GO AP ,且122GO AP ==, 因为PA ⊥平面ABC ,所以点O 为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球心, 则222OA OG AG =+,即外接球半径()222234R =+=,则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4π4π1664πR =⨯=.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棱锥的外接球表面积的求法,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属于中档题.5.在正四面体A BCD -中,P 是AB 的中点,Q 是直线BD 上的动点,则直线PQ 与AC 所成角可能为( )A .12πB .4π C .512π D .2π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取BC 的中点M ,连接MQ ,则//AC MQ ,所以QPM ∠为异面直线PQ 与AC 所成角,在利用余弦定理可得242MQ x x =+-,易知PQ MQ =,所以在等腰三角形PMQ 中()2cos 0442QPM x x x∠=≤≤+-,即可求出33cos 123QPM ∠∈⎣⎦,,进而求出结果.【详解】取BC 的中点M ,连接MQ ,则//AC MQ ,所以QPM ∠为异面直线PQ 与AC 所成角,如下图所示:设正四面体A BCD -的棱长为4,()04BQ x x =≤≤,,在BMQ ∆中,22222cos 6042MQ BM BQ BM BQ x x =+-⋅︒=+-, 在正四面体A BCD -中,易知PQ MQ =, 所以在等腰三角形PMQ 中,()2cos 0442QPM x x x∠=≤≤+-所以33cos 123QPM ∠∈⎣⎦,,所以异面直线PQ 与AC 所成角可能为512π.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异面直线成角,余弦定理的应用,考查了空间几何中的动态问题,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属于中档题.6.已知圆锥SC 的高是底面半径的3倍,且圆锥SC 的底面直径、体积分别与圆柱OM 的底面半径、体积相等,则圆锥SC 与圆柱OM 的侧面积之比为( ). A 10 B .3:1C .2:1D 102【答案】A 【解析】 【分析】设圆锥SC 的底面半径为r ,可求得圆锥的母线长,根据圆锥侧面积公式求得侧面积;由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相等可构造方程求得圆柱的高,进而根据圆柱侧面积公式求得圆柱侧面积,从而求得比值. 【详解】设圆锥SC 的底面半径为r ,则高为3r ,∴圆锥SC 的母线长22910l r r r =+=,∴圆锥SC 的侧面积为210rl r ππ=;圆柱OM 的底面半径为2r ,高为h , 又圆锥的体积23133V r r r ππ=⋅=,234r h r ππ∴=,4r h ∴=, ∴圆柱OM 的侧面积为2224rh rh r πππ⋅==,∴圆锥SC 与圆柱OM 的侧面积之比为2210:10:1r r ππ=.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圆锥和圆柱侧面积的求解问题,涉及到圆锥和圆柱体积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7.设A ,B ,C ,D 是同一个球面上四点,ABC ∆是斜边长为6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三棱锥D 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27,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 A .36π B .64πC .100πD .144π【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题意画出图形,求出三棱锥D ABC -的外接球的半径,代入表面积公式求解. 【详解】 解:如图,ABC ∆是斜边BC 长为6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当D 位于直径的端点时,三棱锥D ABC -体积取最大值为27,由AB AC =,AB AC ⊥,6BC =,可得斜边BC 上的高3AE =,32AB AC == 由1132322732DE ⨯⨯=,解得9DE =, 则21AE EF DE==.∴球O 的直径为10DE EF +=, 则球O 的半径为11052⨯=. ∴该球的表面积为245100S ππ=⨯=.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多面体外接球表面积的求法,考查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方法,是中档题.8.若a ,b 是不同的直线,α,β是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四个命题:①若a P α,b β∥,a b ⊥r r,则αβ⊥;②若a P α,b β∥,a b ∥,则αβ∥;③若a α⊥,b β⊥,a b ∥,则αβ∥;④若a P α,b β⊥,a b ⊥r r,则αβ∥.正确的个数为( ) A .0 B .1C .2D .3【答案】B 【解析】 【分析】对每一个选项逐一分析得解. 【详解】命题①中α与β还有可能平行或相交; 命题②中α与β还有可能相交; 命题④中α与β还有可能相交;∵a b P ,a α⊥,∴b α⊥,又b β⊥,∴αβP .故命题③正确. 故选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判断,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和空间想象能力.9.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是直线且m α⊂.“m βP ”是“αβP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得不到,因为可能相交,只要和的交线平行即可得到;,,∴和没有公共点,∴,即能得到;∴“”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 .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点晴】考查线面平行的定义,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面面平行的定义,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以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必要不充分条件的概念,属于基础题;并得不到,根据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只有内的两相交直线都平行于,而,并且,显然能得到,这样即可找出正确选项.10.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M 是AD 的中点,动点P 在底面ABCD 内(不包括边界),若1B P P 平面1A BM ,则1C P 的最小值是( )A .305B .2305 C .275D .475【答案】B 【解析】 【分析】在11A D 上取中点Q ,在BC 上取中点N ,连接11,,,DN NB B Q QD ,根据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平面1//B QDN 平面1A BM ,从而可得P 的轨迹是DN (不含,D N 两点);由垂直关系可知当CP DN ⊥时,1C P 取得最小值;利用面积桥和勾股定理可求得最小值. 【详解】如图,在11A D 上取中点Q ,在BC 上取中点N ,连接11,,,DN NB B Q QD//DN BM Q ,1//DQ A M 且DN DQ D =I ,1BM A M M =I∴平面1//B QDN 平面1A BM ,则动点P 的轨迹是DN (不含,D N 两点)又1CC ⊥平面ABCD ,则当CP DN ⊥时,1C P 取得最小值此时,22512CP ==+ 221223025C P ⎛⎫∴≥+= ⎪⎝⎭本题正确选项:B 【点睛】本题考查立体几何中动点轨迹及最值的求解问题,关键是能够通过面面平行关系得到动点的轨迹,从而找到最值取得的点.11.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α⊥β,α∩β=m ,m ⊥n ,则n ⊥βB .若α⊥β,n ∥α,则n ⊥βC .若m ∥α,m ∥β,则α∥βD .若m ⊥α,m ⊥β,n ⊥α,则n ⊥β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直线、平面平行垂直的关系进行判断. 【详解】由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知:在A 中,若α⊥β,α∩β=m ,m ⊥n ,则n 与β相交、平行或n ⊂β,故A 错误; 在B 中,若α⊥β,n ∥α,则n 与β相交、平行或n ⊂β,故B 错误; 在C 中,若m ∥α,m ∥β,则α与β相交或平行,故C 错误; 在D 中,若m ⊥α,m ⊥β,则α∥β, ∴若n ⊥α,则n ⊥β,故D 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益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12.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底面边长和侧棱长都相等,1160BAA CAA ︒∠=∠=,则异面直线1AB 与1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33B .66C .34D 3 【答案】B 【解析】 【分析】设1AA c =u u u v v ,AB a =u u u v v ,AC b =u u u v v,根据向量线性运算法则可表示出1AB u u u v 和1BC u u u u v ;分别求解出11AB BC ⋅u u u v u u u u v 和1AB u u u v ,1BC u u u u v ,根据向量夹角的求解方法求得11cos ,AB BC <>u u u v u u u u v,即可得所求角的余弦值. 【详解】设棱长为1,1AA c =u u u v v ,AB a =u u u v v ,AC b =u u u v v由题意得:12a b ⋅=v v ,12b c ⋅=v v ,12a c ⋅=v v1AB a c =+u u u v v v Q ,11BC BC BB b a c =+=-+u u u u v u u u v u u u v v v v()()22111111122AB BC a c b a c a b a a c b c a c c ∴⋅=+⋅-+=⋅-+⋅+⋅-⋅+=-++=u u u v u u u u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又1AB ===u u u v1BC ===u u u u v111111cos ,AB BC AB BC AB BC ⋅∴<>===⋅u u u v u u u u vu u u v u u u u v u u u v u u u u v即异面直线1AB 与1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6本题正确选项:B 【点睛】本题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解,关键是能够通过向量的线性运算、数量积运算将问题转化为向量夹角的求解问题.13.已知正方体1111A B C D ABCD -的棱1AA 的中点为E ,AC 与BD 交于点O ,平面α过点E 且与直线1OC 垂直,若1AB =,则平面α截该正方体所得截面图形的面积为( )A .4B .2C .2D .4【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正方体的垂直关系可得BD ⊥平面11ACC A ,进而1BD OC ⊥,可考虑平面BDE 是否为所求的平面,只需证明1OE OC ⊥即可确定平面α. 【详解】如图所示,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为棱1AA 的中点,1AB =,则2113122OC =+=,2113424OE =+=,2119244EC =+=,∴22211OC OE EC +=,1OE OC ∴⊥;又BD ⊥平面11ACC A ,1BD OC ∴⊥,且OE BD O =I ,1OC ∴⊥平面BDE ,且1122BDE S BD OE ∆==g , 即α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考查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熟悉正方体中线面垂直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14.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3πB.πC.3πD.12π【答案】C【解析】【分析】该几何体是一个三棱锥,且同一个顶点处的三条棱两两垂直并且相等,把这个三棱锥放到正方体中,即可求出其外接球的表面积.【详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三棱锥,且同一个顶点处的三条棱两两垂直并且相等,如图所示该几何体是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的三棱锥1A BCD AB BC BD -===,.所以该三棱锥的外接球即为此正方体的外接球,球的直径2r 为正方体体对角线的长.即2r ==.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43r ππ=.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几何体的三视图,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属于基础题.15.已知平面α∩β=l ,m 是α内不同于l 的直线,那么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 .若m ∥β,则m ∥lB .若m ∥l ,则m ∥βC .若m ⊥β,则m ⊥lD .若m ⊥l ,则m ⊥β【答案】D【解析】【分析】A 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判断.B 根据两个平面相交,一个面中平行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判断.C 根据线面垂直的定义判断.D 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判断.【详解】A 选项是正确命题,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知,可以证出线线平行;B 选项是正确命题,因为两个平面相交,一个面中平行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C 选项是正确命题,因为一个线垂直于一个面,则必垂直于这个面中的直线;D 选项是错误命题,因为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中的一条直线,不能推出它垂直于这个平面;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线关系和面面关系,还考查了推理论证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6.已知圆柱的上、下底面的中心分别为1O ,2O ,过直线12O O 的平面截该圆柱所得的截面是面积为8的正方形,则该圆柱的表面积为A .B .12πC .D .10π【答案】B【解析】分析:首先根据正方形的面积求得正方形的边长,从而进一步确定圆柱的底面圆半径与圆柱的高,从而利用相关公式求得圆柱的表面积.详解:根据题意,可得截面是边长为的圆,且高为,所以其表面积为22212S πππ=+=,故选B.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圆柱的表面积的求解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利用题的条件确定圆柱的相关量,即圆柱的底面圆的半径以及圆柱的高,在求圆柱的表面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是两个底面圆与侧面积的和.17.在空间中,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对于直线,,a b c ,若,a c b c ⊥⊥则//a bB .对任意直线a ,在平面α中必存在一条直线b 与之垂直C .若直线a ,b 与平面α所成的角相等,则a ∥bD .若直线a ,b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互余,则a ⊥b【答案】B【解析】【分析】通过空间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判断选项的正误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a 、b 、c为三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γ为三个不重合的平面,直线均不在平面内,给出六个命题:
.
⇒⎭
⎬⎫
;⇒⎭⎬⎫⇒⎭⎬⎫
⇒⎭
⎬⎫
⇒⎭⎬⎫⇒⎭⎬⎫αγγαβαγβγαααβαβαγγ∥∥∥⑥∥∥∥⑤∥∥∥④
∥∥∥③∥∥∥②∥∥∥①a a a c a c c c b a b a b a c b c a ;;
;;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将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2. 在下列条件中,可判断平面α与β平行的是___________
A.α、β都垂直于平面γ
B.α内存在不共线的三点到β的距离相等
C.l 、m 是α内两条直线,且l ∥β,m ∥β
D.l 、m 是两条异面直线,且l ∥α, m ∥α,l ∥β,m ∥β
3. 设平面α∥β,A 、C ∈α,B 、D ∈β,直线AB 与CD 交于S ,若AS =18,BS =9,CD =34,则CS =_____________.
4. 如下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a .
(1)求证:平面AD 1B 1∥平面C 1DB ; (2)求证:A 1C ⊥平面AD 1B 1;
(3)求平面AB 1D 1与平面BC 1D 之间的距离.
A A
D D
B B
C C
1
1
1
1
1
M
N
O
O
5.在四棱锥P —ABCD 中,ABCD 是矩形,P A ⊥平面ABCD ,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 (1)求证:MN ∥平面P AD ;
(2)当MN ⊥平面PCD 时,求二面角P —CD —B 的大小.
A
B
C
D
M
N
E
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