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解决问题

合集下载

100以内加减法解决问题连续两问

100以内加减法解决问题连续两问

知识应用
(二)小白兔采了12个蘑菇,兔妈妈比小 白兔多采了9个,兔妈妈采了多少个蘑菇? 兔妈妈和小白兔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
12+9=21(个) 12+21=33(个)
答:兔妈妈采了21个蘑菇,兔妈妈 和小白兔一共采了33个蘑菇。
你会提问吗?
篮球有15个,足球比篮球多7个。
足球有多少个?篮球和足球一共有多少个?
9+14=23(人)
答:美术小组一共 有23人。
知识应用
(一)做一做(课本第32页)
一班有33人参加学校运动会,二班参 加的人数比一班少4人。二班有多少人参加? 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
33-4=29(人) 33+29=62(人)
答:二班有29人参加,两个班一 共有62人。
小组讨论交流
1、这种连续两问的习题我们能先 解决第一问吗? 2、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35-11=24(本)
答:科普书有24本。
探究新知
我知道了
1、有14名女生。
2、男生比女生少5人。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1、男生有多少人?
2、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 多少人?
怎样解答呢?
1、求男生人数,就是求比14 少5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14-5=9(人)
答:男生有9人。
2、求美术小组一共有多少 人,就要把男生人数和女生 人数合起来。
复习导入பைடு நூலகம்
1、小白兔采了12个 ,兔妈妈
比小白空兔多白采演了9示个,兔妈妈采
了多少个 ?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12+9=21(个)

100以内加减法解决问题

100以内加减法解决问题

100以内加减法解决问题加减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学运算方法,通过对数字的加减操作,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下面将通过一系列例子来说明100以内加减法如何解决问题。

1. 问题一:小明有30个苹果,他每天吃掉8个苹果,问小明吃完这些苹果需要多少天?解答:首先,我们可以使用减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每天小明吃掉的苹果数为8个,那么他需要吃掉的总天数可以表示为30除以8,计算结果为3.75。

由于天数不能是小数,所以小明吃完这些苹果需要至少4天。

2. 问题二:小华有85元钱,他去商店买了一个玩具花了17元,然后他又买了一本书花了23元,问小华还剩下多少钱?解答: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加法运算来解决。

小华开始有85元钱,然后他花掉了17元和23元,所以他还剩下的钱可以表示为85减去17再减去23,计算结果为45元。

所以小华还剩下45元钱。

3. 问题三:小明在游乐园玩了一天,他游玩的项目有4个,每个项目的票价分别是15元、18元、21元和12元,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解答:这个问题也可以通过加法运算来解决。

小明每个项目的票价分别为15元、18元、21元和12元,所以他一共花的钱可以表示为15加18加21加12,计算结果为66元。

所以小明一共花了66元钱。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到100以内加减法在解决问题时的应用。

通过加法可以得到一些数量的总和,通过减法可以计算出差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物品的总数、剩余的数量以及花费的金额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100以内加减法来解决。

总结:100以内加减法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数学运算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计算总和、差值以及花费金额等。

通过这种简单的数学运算,我们可以更加方便地处理一些实际问题。

因此,掌握和熟练运用100以内加减法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十分重要。

100 以内加减法--解决问题

100 以内加减法--解决问题

多一样多。
师:出示例题 4
师:图中有哪些信息?请圈一圈
生:画圈,回答:图中信息有二(1)班得了 12 面小红旗,二(2)班比二
基础教育精品课
(1)班多得 3 面小红旗。 师: 谁发现了问题是什么呢? 生:我发现了问题是“二(2)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 师: 你们会用什么方法解答呢? 生:我会用加法解答 算式: 12+3=15(面) 口答: 2 班得了 15 面小红旗。 生:我会用减法计算 算式: (15)- 3=12, 口答: 2 班得了 15 面小红旗。 (学生根据学过的想减法算加法的方法求得括号里的数是 15。)
1、课本第 24 页做一做。(必做题)。 2、课本练习四第 1 题。(必做题,做不完余留课后。) 3、小王在计算一个两位数加 34 时,将 34 各位十位上的数换位了,结果 66,你能算出正确的结果吗?(选做题)
3. 在学习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体会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内容
1、 教科书 P23、24 页例题 4 及 24 页做一做。
2、 练习四第一题及附加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笔算下列各题
23-18=
16-9=
25+17=
34+19=
2、小明有 18 张贺卡,弟弟比他少 6 张,弟弟有几张贺卡?
基础教育精品课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100 以内加减法--解决问题(1)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年 6 月
教学目标
1. 能够准确笔算时,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一、解决问题。

1、一艘船可以坐50人,船上已经有30人,还可以坐几人?
2、小红今年12岁,爷爷比小红大60,爷爷今年多少岁?
3、叔叔已经种了35棵树,还有9棵没种。

叔叔一共要种多少棵?
4、小朋友去春游,1号车坐了45人,2号车坐了40人,还有4人没上车。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去春游?
5、小灰兔拔了46个萝卜,小白兔比小灰兔少拔8个。

小白兔拔了多少个萝卜?
6、学校图书馆搬迁,东东搬了23本,红红只搬了8本。

①东东比红红多搬几本书?
②东东和红红一个搬了多少本书?
7、3〔8〕班现在有42名同学。

其中有3名同学刚刚转来,原来有多少名同学?
8、停车场有38辆汽车,开走一些后,还剩30辆。

开走了多少辆?
9、小明借给小芳6本故事书后,还剩38本,小明一共有多少本故事书?
30元45元50元8元〔1〕一架飞机比一辆汽车贵多少钱?
〔2〕最贵的和最廉价的玩具相差多少钱?
〔3〕用40元买一个布娃娃,还差多少钱?
〔4〕你还能提出什么减法问题?并解决。

二年级上册100以内加减问题解决方法

二年级上册100以内加减问题解决方法

二年级上册100以内加减问题解决方法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二年级上册学生在解决100以内加减问题时可以采用的一些方法。

以下是一些简单且易于理解的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加减运算。

加法解决方法以下是二年级学生可以使用的加法解决方法:1. 手指计数法:学生可以使用手指进行计数,每个手指代表一个数字,从而辅助他们进行加法运算。

例如,当计算2 + 3时,学生可以展示两个手指和三个手指,然后数一遍,得出结果5。

手指计数法:学生可以使用手指进行计数,每个手指代表一个数字,从而辅助他们进行加法运算。

例如,当计算2 + 3时,学生可以展示两个手指和三个手指,然后数一遍,得出结果5。

2. 数轴法:学生可以使用数轴进行加法运算。

将数轴画在纸上,从0开始逐渐增加,然后根据题目给出的数字进行跳跃。

例如,对于题目2 + 3,学生可以从数字2出发,在数轴上向右跳跃3个位置,最终得出结果5。

数轴法:学生可以使用数轴进行加法运算。

将数轴画在纸上,从0开始逐渐增加,然后根据题目给出的数字进行跳跃。

例如,对于题目2 + 3,学生可以从数字2出发,在数轴上向右跳跃3个位置,最终得出结果5。

3. 组合法:学生可以使用组合法解决加法问题。

例如,当计算5 + 2时,学生可以将5分为两部分,如3和2,然后进行计算。

首先加上3,然后再加上2,最终得出结果为5 + 3 + 2 = 10。

组合法:学生可以使用组合法解决加法问题。

例如,当计算5 + 2时,学生可以将5分为两部分,如3和2,然后进行计算。

首先加上3,然后再加上2,最终得出结果为5 + 3 + 2 = 10。

减法解决方法以下是二年级学生可以使用的减法解决方法:1. 跳数法:学生可以使用跳数法进行减法运算。

首先从被减数开始,根据题目给出的数字进行逐步跳跃,直到跳完被减数所示的数字。

例如,对于题目6 - 3,学生可以从数字6出发,向左跳跃3个位置,最终得出结果3。

跳数法:学生可以使用跳数法进行减法运算。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
探索新知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人数

1
6
2
12
3
18
探索新知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2
18
探索新知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探索新知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8
人数

1
6
2
12
3
18
典题精讲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每条小鱼用7块卡片拼成,拼3条小鱼,一共用了多少块卡片?
典题精讲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每条龙舟上有9个人,有3条龙舟,一共有多少个人?
典题精讲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每个星期有7天,3个星期一共有多少天?
想知道3个星期共有多少天需要知道什么?
五月有4个星期零3天,五月一共有多少天你知道吗?
易错提醒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同学们再见!
小红买巧克力:6+6=12(元)
小明买饼干:4+4+4=12(元)
小亮买蛋糕:3+3+3+3+3=15(元)
学以致用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爸爸买了3袋苹果,每袋8个,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
袋数
苹果个数
8
3
24
16
2
1
学以致用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3箱一共有多少袋牛奶?
学以致用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学加法和减法(一)
李明喜欢看一本50页故事书,他每天看15页,看了3天,他看完了吗?
学以致用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学以致用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二年级上册数学_解决问题1_100以内的加减法

[1]二年级上册数学_解决问题1_100以内的加减法

解决问题1·100以内的加减法一、两种方法计算:1.猴妈妈一共摘了50颗花生,分给哥哥22颗,分给弟弟18颗,猴妈妈自己还剩下多少颗花生?2.面包房做了54个面包,第一组买了22个,第二组买了8个,还剩多少个?3.三个小组一共收集了94个矿泉水瓶,第一组收集了34个,第二组收集了29个,第三组收集了多少个?4.小军和小丽要做50个灯笼,小军做了21个,小丽做了18个,他们还要做多少个?5.故事书有74页,小丽第一天看了20页,第二天看了23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6.羊圈里原来有58只羊,先走了6只,又走了7只,现在还有多少只?7.学校买来75本图书,分给低年级25本,中年级28本,其余的分给高年级,高年级分得多少本图书?二、年龄问题:1.爸爸今年41岁,儿子今年12岁,20年后父亲比儿子大几岁?2.妈妈今年33岁,女儿今年6岁,15年后妈妈比女儿大几岁?3.小明今年8岁,爸爸今年35岁。

爸爸50岁时,小明多少岁?4.小芳今年13岁,爸爸今年42岁,爸爸51岁时,小芳几岁?5.小东今年6岁,妈妈今年30岁。

小东12岁时,妈妈多少岁?6.小宁今年12岁,妈妈今年38岁,当小芳和妈妈现在一样大时,妈妈有几岁?7.小明今年7岁,爸爸今年31岁,当小明和爸爸现在一样大时,爸爸有几岁?8.爸爸今年35岁,小明今年8岁,15年后,爸爸比小明大多少岁?三、增加减少问题1. 书架上有57本书,借走29本,还剩多少本?又买来20本,现在有多少本?2. 车上有42人,到东门车站下了17人,又上车9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3. 汽车里有41人,中途有13人上车,9人下车,车上现在还有多少人?4. 商店原有饮料48瓶,卖出48瓶后又进了40瓶,商店现有饮料多少瓶?5. 原来有22人看戏,来了13人,又走了9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6. 男生有22人,女生有21人,其中有16人参加比赛,还有多少人没参加?7. 小红有28个气球,小芳有24个气球,送给幼儿园小朋友15个,还剩多少个?8. 男生有22人,女生有21人,其中有16人参加比赛,还有多少人没参加?9.乐乐三天刚好看完一本书,第一天看了16页,第二天看了25页,第三天看了33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四、多少问题1. 小华买一辆玩具汽车用了23元,买一架玩具飞机29元,买一架玩具飞机比买一辆玩具汽车多多少元?2. 一件裤子36元,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多24元,一件上衣多少元?一套衣服多少钱?3. 动物园有25只猴子,狼狗比猴子多25只,狼狗有多少只?狼狗和猴子一共有多少只?4. 二年级有女生25人,男生比女生多12人。

“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

“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

[摘要]在分析西师版教材中“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给出相关教学建议:根据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类别,梳理数量关系的渗透分布情况;按语义结构类别,对实际问题情境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依据分析结果提出重视用加减法的含义理解基本数量关系、增加基本数量关系的变式问题、自然渗透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

[关键词]100以内的加减法;实际问题;内容分析;教学建议[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23)20-0078-03新课改以来,小学数学新教材打破传统教材中“应用题”编排体系,让实际问题跟随各领域知识的学习进行编排。

新课标中没有明确要求哪个年级应该出现哪些实际问题,新教材对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体系的体现也不明显,使得部分一线教师对简单实际问题要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的理解不够。

笔者从数量关系、问题情境的语义结构两个角度,对西师版教材中“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的例题和习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同时提出教学建议。

一、教材中数量关系知识的渗透情况在课程改革以前,我国传统小学数学教材中有11种简单的应用题,其中的数量关系可归纳为四类:部总关系、相差关系、份总关系、倍数关系。

部总关系、份总关系实际上就是“合”与“分”的关系。

“合”的计算方法有加法和乘法,用加法求总数或求被减数,用乘法求相同加数的和。

“分”的计算方法有减法和除法,用减法求剩余、求减数、求加数,用除法解决“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和“求一个数包含几份另一个数”问题。

相差关系、倍数关系都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一般称为比较关系。

相差关系的计算方法有减法和加法,用减法求“两数相差多少”和“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

倍数关系的计算方法有除法和乘法,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虽然这一整套“传统应用题”的类型名称和数量关系式不要求教给学生(因为学生面对一个实际问题时选择运算方法的主要依据是运算的含义),但是教师应该做到心里有数,因为厘清数量关系在教材的渗透情况,有助于教师把握教学的脉络和处理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解决问题(1)
课型新授时间2015 年4月日
主备人陈夏其
参备

陶涛
教︵导︶学目标1.能计算10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不进位)。

及连加连减。

2.能看图写式子。

3.能解决关于10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的问题。

重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难点计算过程
知识考点计算,口算,看图写数,解决问题
教具
学具
挂图
检测题练习:想想做做第1-5题作业:补充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求原来的)
小猴子摘桃,已经摘了23个,树上还剩5个,问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23+5=28(个)
答:树上原来有28个桃。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要点一.给出问题,教学新课。

1.请同学们读题目,看看题目讲的
是什么?
2.要原来树上的桃,那应该用什么
办法?
学生读题,说出讲的是
什么。

学生提出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3.列式:23+5等于几呢?对了等
于28,请思考,为什么要用加法
呢?
4.请学生发言。

5.老师归纳学生计算方法。

我们说了,要求一共用什么方
法?对了加法。

那求剩下的,用了以后,吃了
以后,拿走以后,花了,用什么
方法?对了减法。

请思考,这个题是问一共呢,还
是问剩下的?
对了,这个题实际上是要求树上
一共有多少个桃。

所以一共要用
什么方法?
二.练习巩固。

1.请大家上黑板试一试。

讲评
2.请大家做第1题。

老师检查
3.请大家做第2题。

老师检查
4.请大家做第3题。

老师检查
5.请大家做第4题。

老师检查
6.请大家做第5题。

老师检查
三.小结。

1.计算非整十数的加减法的方
法。

2.做相应的作业
学生回答说75
学生举手发言。

掌握计算方法,及时练
习巩固方法。

认真读题,弄明白其实
这个题就是想求一共。

试一试
做第1题
做第2题
做第3题
做第4题
做第5题
学生掌握方法
做相应的作业
课后反思︵自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