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古诗教案《江雪》
中班语言教案《古诗江雪》

中班语言优秀教案《古诗江雪》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古诗《江雪》的基本内容和意境。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诵能力,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的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理解古诗《江雪》的基本内容和意境。
难点:让幼儿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并体会古诗的美。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古诗《江雪》的内容和意境,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
2. 幼儿准备:了解简单的古诗知识,有基本的朗诵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古诗《江雪》的主题。
2. 教学内容: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古诗《江雪》,讲解生词和句子的意思,让幼儿理解古诗的意境。
3. 朗诵练习:教师指导幼儿正确朗读古诗,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4. 活动拓展:让幼儿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画面,或者进行相关的绘画活动。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能力,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通过幼儿的朗诵和绘画活动,评价幼儿对古诗内容和意境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延伸: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与古诗《江雪》相关的图片、绘画作品等,让幼儿在日常活动中不断接触和感受古诗的美。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2. 教师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八、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交流、测试等方式,对幼儿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九、教学内容拓展:1. 教师可引导幼儿学习其他关于雪的古诗,如《雪梅》、《雪中悍刀行》等,让幼儿了解不同诗人对雪的描绘和感受。
2. 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关于雪的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自己心中的雪景。
十、课后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每天朗读古诗《江雪》,加强语音语调的掌握。
《古诗江雪》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古诗江雪》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古诗《江雪》的内容,了解诗中的景象和寓意。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诵能力,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古诗《江雪》的意境,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掌握生僻字词的意思和正确发音。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古诗《江雪》文本,相关图片,PPT等。
2. 教学用具:投影仪,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江雪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发表对雪景的感想。
2. 教师朗诵:教师朗诵古诗《江雪》,让幼儿感受诗的韵律和意境。
3. 讲解诗文:教师逐句讲解诗文,解释生僻字词的意思,帮助幼儿理解诗的内容。
5. 朗读练习:幼儿跟读,教师指导发音和语调。
6. 背诵练习:教师引导幼儿背诵,鼓励他们大胆尝试。
7.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让他们画出自己心中的《江雪》。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和参与活动。
2. 朗读与背诵:评估幼儿的朗读和背诵能力,是否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 绘画作品: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观察他们对于古诗意境的理解和表现。
六、教学拓展1. 诗人生平介绍:简要介绍诗人柳宗元的人生背景,让幼儿了解诗人创作的背景和心境。
2. 同类诗词欣赏:选取一些与《江雪》主题相近的诗词,如《咏雪》、《寒食》等,让幼儿欣赏和朗读,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七、教学步骤1. 回顾《江雪》诗文:教师带领幼儿回顾已经学习过的《江雪》诗文,巩固记忆。
2. 朗读与背诵: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江雪》的朗读和背诵,对幼儿的发音和语调进行指导。
3. 同类诗词探讨:教师组织幼儿探讨同类诗词的主题和意境,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4. 绘画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对《江雪》的理解和感受。
《古诗江雪》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古诗江雪》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理解《古诗江雪》的内容和意境。
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发展。
1.2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江雪》的意境和情感。
学会朗读和背诵古诗。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古诗中的画面。
1.3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中的抽象词语和意境。
培养幼儿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古诗《江雪》原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2 教学解析:解释古诗中的字词和意境。
引导幼儿想象古诗中的画面。
2.3 教学方法:朗读和背诵:通过多次朗读和背诵,让幼儿熟悉古诗的语音和节奏。
图片辅助:展示与古诗内容相关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和想象。
情景扮演:让幼儿扮演古诗中的角色,进行情景扮演,增强体验感。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古诗文本和图片。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情景扮演道具。
3.2 环境布置:教室布置成古诗中的江雪场景,如挂上相关图片或布置一些雪景装饰。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布置的江雪场景,引发幼儿对古诗的兴趣。
朗读古诗,让幼儿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4.2 讲解和解析:逐句讲解古诗,解释字词的含义和意境。
引导幼儿想象古诗中的画面,如山、鸟、雪等。
4.3 朗读和背诵:分组或全体幼儿朗读古诗,注意语音和节奏的准确性。
引导幼儿进行背诵,加强记忆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法:观察幼儿在朗读和背诵时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程度。
听取幼儿对古诗意境和画面的描述,评估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5.2 评价标准: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古诗中的画面和意境。
表现出对古诗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活动一:古诗接龙教师先朗读一首与《江雪》意境相近的古诗,由幼儿接龙,继续朗读另一首古诗。
引导幼儿注意古诗的韵律和意境,培养幼儿对古诗的欣赏能力。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古诗《江雪》(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古诗《江雪》(三篇)目录: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古诗《江雪》一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句式练习《来去》二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听画春天三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古诗《江雪》一教学内容:幼儿多元能力发展课程中班语言上册教材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朗诵古诗。
教学难点: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古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
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二、基本部分1、猜拼图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圆形提问:这是什么呢?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象什么?(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图片)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雪》你们想听吗?2、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雪》3、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我们一起来看。
(出示多媒体)(1)你看见了什么?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冬天会怎么样?山上都是雪,小鸟怎样了?(千山鸟飞绝)(2)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万径人踪灭)(3)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谁呢?他穿着什么?带着什么呢?(孤舟蓑笠翁)(4)他在干什么?(独钓寒雪)4、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古诗)(1)小朋友,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2)幼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3遍。
(不同的方法朗诵)(3)老师把这首古诗编成了一幅节奏图:这是几拍子的节奏?幼儿练习打二拍子的节奏。
看节奏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古诗。
(4)我们听着音乐来唱一唱这首古诗。
三、结束部分1、幼儿操作:画出这首古诗中你认识的字宝宝,画出来给后面的老师读一读,你读的对不对,然后朗诵给老师听,你会得到一颗五角星。
2、总结师: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什么?3、作业把学会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雪。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句式练习《来去》二中班语言活动:句式练习《来去》活动目标:1、学习用“?来?去”的句式说话。
中班《江雪》古诗教案

中班《江雪》古诗教案中班《江雪》古诗教案「篇一」教材说明:《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所作。
《江雪》,即江上雪景。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绝:绝迹。
人踪:人的踪迹。
灭:消失,没有了。
千山:虚指所有的山。
万径:虚指所有的路。
这两行的意思是: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小路,都没有人的踪影。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孤:孤零零。
舟:小船。
蓑:蓑衣。
笠:斗笠。
这两行的意思是:(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
这首《江雪》与其另作《渔翁》,都以渔翁“自寓”,反映了柳宗元在长期流放过程中交替出现的两种心境。
他有时不甘屈服,力图有所作为;有时又悲观愤懑,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江雪》中的渔翁,特立独行,凌寒傲雪,独钓于众人不钓之时。
教学目标:1、理解诗词的意思,认识冬日江雪的壮丽及春日的美景,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感受柳宗元孤傲不屈的品质。
2、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感受到诗歌美的意境,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古诗意境的体会设计理念:扩大阅读量,打造人文课堂, 喜爱古诗,热爱中国文学。
设计特色:以情动人,以心会文,触动学生情感的需要,让时空不再成为距离。
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课前提问,营造氛围:感知词语的温度1、谈话:孩子们,今天冷吗?让我们真正的感受一下寒冷吧!2、感受词语的“冷暖”:出示“雪”,让孩子们谈谈感觉到了什么?交流所搜集到的关于冬天的成语。
3、出示课题、引至古诗:出示“江”并谈话: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千年前的唐朝,去欣赏那一场雪景。
[设计意图:通过搜集“冬天”的成语,既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又能了解学情,同时,对感知“词语冷暖”及后面的诗意都奠定了认知基础。
]二、整体感受,理解诗意:勾勒“寒江独钓”的轮廓1、轻读古诗:通过轻读古诗两遍,要求读准字音,初步理解大概意思。
江雪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江雪教学设计(精选12篇)设计说明:古代诗人在字词的使用上十分讲究,力求完美。
教学古诗时,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品味玩索、深挖细抠,使学生在学习古人用词准确、深刻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认识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美。
学习目标:1、理解“千山、绝、万径、踪、灭、蓑笠翁等词意思,在想象诗中意境深远的画面中理解诗意。
2、背诵、默写《江雪》并在语境中运用古诗。
教学重点体会《江雪》的语言美及意境美。
教学过程一、看图说话,新课引入出示:一幅画面,画面中白雪茫茫,只有一人在江面上,坐着小船上垂钓。
请学生组织语言说说画面的情景。
(从训练学生根据画面说完整话开始,同时引出下面的古诗的语言的品味与欣赏的学习)二、反复朗读,品味诗语。
师:有一位诗人是这样描述这幅画面的。
出示古诗全文。
1、学生读诗,直至成诵。
2、学生品味诗语言。
师:画面好空旷,情景好凄凉,背景好寥廓,这么一幅凄清的山水画作者却只用了20个字就表现出来了,赢得了众多人的称赞,你们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如柳宗元的诗具有一种对称美,“千山”对“万径”,“灭”对“绝”,“孤”对“独”,蓑笠翁对寒江雪。
对这首诗展现的画面是一种凄凉美,这首诗,语言具有对称美。
同样的意思,同样是这样的组合,是组合得这么巧妙,这种妙的组合叫人赞叹,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其间蕴含的情意。
)(诗意、诗味、诗情仅仅存在于诗的言语形式中,改变了言语形式,诗意、诗味、诗情也就随之改变甚至完全消失了。
在学生述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首诗之际,诗美的表达方式也潜移默化于学生头脑之中。
)四、了解背景,体会感情1、你们猜一猜,作者写这首诗可能是什么时候。
老师随机介绍读者:柳宗元,山西人(唐代河东)所以人们称他柳河东,20多考中进士,博学多才。
32岁那年参加改革,成为核心人物,名气很大,谁知改革失败,被贬为永州降几级,十年后才被召回,后又被贬到更偏远的柳州,46岁那年在忧闷中病逝。
这首古诗,就是诗人被贬到永州时所作。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古诗江雪》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古诗江雪》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朗读古诗《江雪》。
2.能够理解《江雪》表达的意思,感受古诗的美。
3.能够模仿古诗的语言风格,用简单词语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感受古诗《江雪》的美,理解古诗的意境。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模仿古诗的语言风格,并用简单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准备课件,印有古诗《江雪》的卡片。
四、学习步骤1. 情境营造•老师播放海报美景相关的背景音乐,或者展示相关的美景图片,让学生置身于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中。
2. 学习《江雪》1.老师将古诗《江雪》朗读两遍,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2.老师解释古诗中一些生僻词语,并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表达的意思。
3.学生跟着老师朗读古诗,并且进行齐读、分组读、单人读等多次朗读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感和朗读技巧。
3. 理解古诗1.老师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引出学生对古诗《江雪》中的意境的理解。
2.学生通过互动讨论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想法,理解古诗的含义,感受古诗的美。
4. 模仿古诗1.学生模仿古诗的语言风格,用简单词语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掌握语言表达的基本技巧。
2.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互动小组活动,分享自己的体会,锻炼表述和沟通能力。
五、巩固提高1.按照学生的程度和需要,加强对古诗的背诵和朗读训练。
2.继续进行互动讨论,加深学生对古诗《江雪》的理解和感受。
3.让学生自己上台朗读古诗,提高表达能力和自我展示能力。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家中背诵古诗《江雪》,并且感受、理解古诗的意境,下节课上来和大家分享。
七、教学反思古诗《江雪》以其优美的语言、清新的意境、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经典之作。
对于幼儿园的学生而言,理解和感受古诗、学习古诗的语言风格,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语感和表达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围绕“朗读、理解、模仿、表达”的目标展开,针对幼儿园中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了情境营造、学习古诗、理解古诗和模仿古诗四个方面的培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中班教案《江雪》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江雪》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快乐阅读》第四章《古诗欣赏》中的《江雪》。
详细内容包括古诗的朗读、释义、背景介绍以及相关文化知识的拓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正确朗读《江雪》,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2. 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古诗的积极性。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江雪》,理解古诗的大意。
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古诗挂图、古诗朗读录音。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幅雪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雪景的特点,激发他们对古诗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朗读《江雪》,注意指导正确的发音和节奏。
(2)教师结合挂图,讲解古诗的大意,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古诗中的重点词语,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等,进行讲解,让幼儿体会古诗的意境。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自主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教师挑选几名幼儿进行朗读展示,其他幼儿评价。
5. 实践活动(10分钟)(1)幼儿分组,根据古诗内容进行绘画创作。
(2)各组展示作品,其他幼儿进行评价。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幼儿分享学习心得,并进行相关文化知识的拓展。
六、板书设计1. 古诗《江雪》原文2. 古诗大意3. 重点词语解释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用画笔描绘出《江雪》的情景。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情境导入、新课导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实践活动等环节,让幼儿对古诗《江雪》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对古诗的理解程度,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
同时,教师还可以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学习其他古诗,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古诗教案《江雪》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课件。
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
二、基本部分1、猜拼图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圆形提问:这是什么呢?
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象什么?(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图片)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江雪》你们想听吗?
2、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江雪》
3、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我们一起来看。
(出示多媒体)(1)你看见了什么?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冬天会怎么样?山上都是雪,小鸟怎样了?(千山鸟飞绝)(2)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万径人踪灭)(3)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谁呢?他穿着什么?带着什么呢?(孤舟蓑笠翁)(4)他在干什么?(独钓寒江雪)
4、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古诗)(1)小朋友,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
(2)幼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3遍。
(不同的方法朗诵)(3)老师把这首古诗编成了一幅节奏图:这是几拍子的节奏?幼
儿练习打二拍子的节奏。
看节奏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古诗。
(4)我们听着音乐来唱一唱这首古诗。
三、结束部分1、总结: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2、把学会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