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建模技术在城市环境地质评价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三维地质建模及应用实例

三维地质建模及应用实例

三维地质建模及应用实例张宝一;吴湘滨;王丽芳;刘修国;吴信才【摘要】文章介绍了实体模型、场模型和混合模型三类空间数据模型及其相应的三维地质构模方法,列举了三维地质构模在矿产资源评价、城市地质、地下水资源评价方面的3个应用实例.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应用是实体模型与场模型的集成,三维显示与检索采用实体模型,资源量估算和矿化分布预测采用场模型;在城市地质中的工程地质层状地质体建模采用多层DEM构模法,介绍了基于三维地层模型的剖切等应用分析;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含水层组的三维建模采用剖面构模法,以水文地质剖面为建模数据源,辅以钻孔、含水层组底界埋深等值线、地表高程等值线等作为约束条件.【期刊名称】《地质找矿论丛》【年(卷),期】2013(028)003【总页数】8页(P344-351)【关键词】三维地质建模;实体模型;场模型;应用实例【作者】张宝一;吴湘滨;王丽芳;刘修国;吴信才【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长沙410083;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长沙410083;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长沙41008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23;P6280 引言随着“数字矿山”“数字油田”“数字城市”等概念的日趋成熟,二维空间信息表达方式的局限性愈来愈明显,众多地学研究领域都迫切需要从真三维空间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将三维地质建模研究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所谓三维地质建模,是指运用现代空间信息理论和技术,在计算机中建立能反映地质空间内部结构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物理、化学属性的空间分布等地质特征的数学模型,对地质空间及相关的人类工程活动进行真三维再现和分析的科学与技术[1]。

基于理正的城市三维地质建模研究

基于理正的城市三维地质建模研究

基于理正的城市三维地质建模研究摘要:地下地质空间环境复杂,勘探困难,对城市建设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介绍了三维地质建模发展现状和建模软件的特点比较,以青岛市红岛经济区为例,搜集钻孔和勘察报告资料,用理正勘察三维地质软件进行三维地质体的建模,体现其优越性,便于后期的分析应用。

关键词:理正;地质建模;三维地质;三维建模引言三维地质建模从软件开发到应用实践近年来都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包括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探、矿井设计、矿井生产管理、城市地质勘探与城市地下空间管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震预报等众多在国民经济中起支撑作用的行业。

1.三维地质建模发展现状地下地质空间赋存状态和分布特征异常复杂,长期的地质作用使它们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断裂和位移,为了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些地质对象的空间特征和分布规律,我们通常采用野外地质调查、遥感、钻探、物探等地质勘探手段,来获取这些地质对象的信息,并通过对这些地质信息的合理表达来达到这一目的。

传统的地质信息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将三维地质环境中地层、煤层与地质现象投射到某一二维平面上进行表达,如平面图是将地质对象投影到XY平面上,剖面图则是将地质对象投影至XZ、YZ或TZ(T为XY平面上一任意直线的方向)平面上,通过平面图和剖面图来了解地质对象的三维空间形态;其二是采用透视和轴侧投影原理,将三维地质环境中的地层、煤层与地质现象进行透视制图,或投影到两个以上的平面上进行组合表达,以增强三维视觉效果,提高人们的三维理解水平。

这两种方式同样存在空间信息的损失与失真问题,而且制图过程复杂,信息更新困难,更重要的是不具备空间分析、查询、几何量算等功能。

二维地质模型,只能处理平面X、Y轴上的信息,不能处理铅垂方向Z轴上信息。

它在表达上通常是将z轴投影到二维平面上进行处理,因此对于同一(x,y)位置的多个z轴不能表达。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具体运用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具体运用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具体运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是近年来在地质科学领域迅速发展的一种新技术,它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对地质体的形态、结构、物质组成等进行数字化描述,为地质研究提供了更加直观、精确和高效的方法。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三维地质建模技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存在的问题**1. 数据获取困难:地质数据通常来源于各种不同的勘探手段,如地震、钻探、测井等,这些数据在空间和时间上往往存在不连续性,给建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 模型精度问题:由于地质体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三维地质模型的精度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数据质量、建模方法、计算精度等,导致模型精度难以保证。

3. 模型应用范围有限:目前,三维地质建模技术主要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地热等能源领域,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尚不广泛,需要进一步拓展应用范围。

4. 技术成本较高:三维地质建模技术需要依托高端计算机和软件,投资成本较高,且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使用成本也相对较高。

**二、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具体运用**1. 石油天然气勘探: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可以用于油藏描述和预测,提高石油天然气的开采效率。

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可以清晰地看到油藏的形态、构造、储层物性等特征,为油田开发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2. 地质灾害防治: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可以用于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减少灾害损失。

3. 水资源管理:通过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可以了解地下水的分布、流动和储存情况,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 环境监测与评价: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和评价,了解环境污染物的分布和迁移情况,为环保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环境保护。

5. 矿产资源开发:通过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可以了解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为矿产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矿产资源开发效率。

综上所述,三维地质建模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在地质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地质勘探的研究

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地质勘探的研究

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地质勘探的研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地质勘探是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领域之一,它是发现自然矿产的重要行业,地质勘探的过程包括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

然而,作为一项十分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工作,地质勘探也面临着很多难题。

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如何更好,更直观的展现勘探区域内复杂的地质结构和地下信息分析,因此需要采用一种更加高效、高精度的技术。

这时三维可视化技术作为目前最具前景的技术应用于地质勘探中,它可以将勘探过程中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模拟出三维地质模型,为勘探进行前期预测和后期决策提供参考。

一、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原理三维可视化技术是一种计算机技术,它不仅可以对三维模型进行建模,还可以进行渲染和可视化等处理,实现立体视觉体验以及沉浸式互动。

在地质勘探领域,三维可视化技术主要应用于三维地质模型的生成和展示。

在实际应用中,三维可视化技术需要结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开发和优化。

二、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地质勘探领域的应用在地质勘探研究中,三维可视化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和重要意义。

它可以将地质数据转化为高质量的三维场景,使用户可以直观、立体地理解矿产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各种特征,从而更好地分析地质模型,预测矿产资源分布,为勘探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以下是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地质勘探领域具体的应用:1、地质组合可视化。

将地球数据以立体、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地质结构,并且可以结合大地震活动、地壳运动、地热分布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为地质勘探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2、矿床模拟与分析。

根据地质结构和勘探数据,在计算机程序环境下,进行矿床的建立和模拟,以此进行矿床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矿床的成因、规模和含量等情况,从而为勘探提供方向和依据。

3、地图设计和展示。

通过三维可视技术,可以制作有趣、形象和实用的地图,用于展示地球形貌、地形、地图、地理位置等方面的信息,从而更好地展现研究结果和勘探成果。

三维建模技术在地质灾害勘查中的应用

三维建模技术在地质灾害勘查中的应用

153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三维建模技术在地质灾害勘查中的应用杨长金(贵州有色地质工程勘察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5)摘 要:我国是地质灾害高发国家之一,地质灾害发生频繁而且种类多,危害大,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在当前地质灾害勘查研究过程当中,运用的GIS 空间分析手段来评估和预报地质灾害都是二维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勘查效率和质量,本文主要以三维建模技术进行地质灾害勘查研究,探讨分析地质灾害专项勘查工作红三维建模技术应用,与实践流程相结合,总结三维建模技术在地质灾害勘查中的作业经验与质检方法,并分析探讨三维建模技术在地质灾害勘查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作业难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更好的指导地质灾害勘查工作中三维建模技术的应用,提高三维建模技术应用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三维建模;地质灾害;三维激光扫描测量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8-0153-2 收稿日期:2020-09作者简介:杨长金,生于1973年,侗族,贵州天柱人,本科,测绘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测绘技术管理。

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生命安全有着极大的威胁,不仅引发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严重阻碍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

尤其是滑坡、泥石流灾害近年来呈现不断上升趋势,造成的破坏性越来越大,在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同时,还严重的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

为了有效防治这些地质灾害,控制地质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加强地质灾害监测越发凸显出其重要性。

现如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现代测绘手段也获得了巨大提升,在地质灾害监测过程中引用现代化监测手段,能够对地质灾害发生区域随时的开展监测工作,了解和掌握地质灾害发生区域地质灾害发生情况与变化规律,并提供真实全面的监测数据,针对性的对地质灾害做出准确预警,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控制和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带来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

三维地形模型的现实意义

三维地形模型的现实意义

三维地形模型的现实意义摘要:一、三维地形模型的概述1.定义及特点2.应用领域二、三维地形模型的重要性1.提高地质勘察效率2.辅助决策作用3.促进地质研究与发展三、三维地形模型的构建方法1.数据来源2.技术实现四、三维地形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1.工程案例2.环境保护与规划五、三维地形模型的发展趋势与展望1.技术创新2.行业应用拓展正文:一、三维地形模型的概述三维地形模型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将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地物信息以及地下地质结构等信息,真实地模拟出来的一种三维空间模型。

它具有以下特点:1.真实性:三维地形模型充分反映了实际地形地貌特征,使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地形情况。

2.直观性: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将复杂的地形数据简化为易于理解的模型,便于观察和分析。

3.个性化: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调整模型参数,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应用需求。

4.应用广泛:三维地形模型广泛应用于地质勘察、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

二、三维地形模型的重要性1.提高地质勘察效率三维地形模型能够将钻孔数据、地形地貌、地下地质结构等信息集成在一个模型中,便于地质工程师快速了解地质条件,从而提高地质勘察效率。

2.辅助决策作用基于三维地形模型的地质分析,可以为政府部门、企业等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例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三维地形模型分析地质条件,有利于合理规划土地资源、避免地质灾害隐患。

3.促进地质研究与发展三维地形模型为地质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手段,可以从多个角度、层次对地质现象进行深入探讨,从而推动地质学科的发展。

三、三维地形模型的构建方法1.数据来源三维地形模型的构建主要依赖于地质勘察数据,包括钻孔数据、地形地貌数据、地下地质结构数据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实地调查、测量、遥感技术等手段获取。

2.技术实现采用VC平台、OpenFlightAPI与Vega、PrimeAPI等技术,实现基于钻孔数据的三维地质模型的自动构建。

数学建模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有哪些

数学建模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有哪些

数学建模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有哪些地质勘探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它旨在揭示地球内部的结构、成分和演化过程,为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预防等提供关键的信息和依据。

而数学建模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在地质勘探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数学建模可以帮助地质学家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地质现象。

例如,在研究地层结构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模拟地层的沉积过程、变形机制和岩石的物理性质变化。

这使得地质学家能够更准确地推断地下岩层的分布和特征,为寻找矿产资源和油气藏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矿产资源勘探中,数学建模用于分析矿床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

通过收集大量的地质数据,如岩石类型、矿物质含量、地质构造等,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潜在的矿点位置和矿产储量。

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勘探的效率,还降低了勘探成本和风险。

数学建模在油气勘探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利用地震波数据,结合数学算法,可以构建地下地质结构的三维模型。

这有助于确定油气储层的位置、形状和大小,评估油气资源的可采性。

同时,通过模拟油气在储层中的流动和分布,还可以优化油气田的开发方案,提高油气采收率。

在地质灾害预测方面,数学建模同样不可或缺。

以山体滑坡为例,通过对地形、地质结构、降雨量等因素进行建模,可以评估不同区域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和危险程度。

这为提前采取防范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

数学建模还能用于分析地下水的流动和分布。

了解地下水资源的情况对于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保护都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地下水流动模型,可以预测地下水的水位变化、水质演变以及与地表水的相互作用,为合理开发和管理地下水资源提供决策支持。

在地质年代测定中,数学建模也发挥着作用。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规律,结合地质样品的分析数据,可以建立精确的地质年代模型,确定岩石和地层的形成时间,从而重建地质历史。

此外,数学建模在地质数据处理和解释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勘探中会产生海量的数据,如何有效地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是一个挑战。

三维地质模型建设及专题评价部分

三维地质模型建设及专题评价部分

三维地质模型建设及专题评价部分摘要:一、三维地质模型建设的意义1.描述三维地质模型的基本概念2.阐述三维地质模型在地质研究中的重要性二、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方法1.数据采集与处理2.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的应用3.三维地质模型的优化与验证三、三维地质模型的专题评价1.工程地质评价2.资源地质评价3.环境地质评价四、三维地质模型在我国的应用案例1.案例一:某地区三维地质模型建设及评价2.案例二:某地区三维地质模型建设及评价正文:三维地质模型建设及专题评价部分一、三维地质模型建设的意义三维地质模型是一种以三维空间数据为基础,描述地质现象、地质过程及地质结构的方法。

它能够将复杂的地质现象直观地展现出来,为地质研究、资源开发和工程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地质模型在我国地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方法1.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采集是三维地质模型建设的基础,主要包括地质勘探、钻孔资料、地形地貌数据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处理,可以得到满足建模要求的数据格式。

2.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的应用目前,市面上有很多专门用于地质建模的软件,如GeoStudio、Terrasolid 等。

这些软件可以方便地实现地质模型的构建、编辑和可视化。

3.三维地质模型的优化与验证为了确保地质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其进行优化和验证。

这主要包括模型参数的调整、模型表面的优化以及模型与实际地质现象的一致性分析等。

三、三维地质模型的专题评价1.工程地质评价工程地质评价是利用三维地质模型分析地质条件对工程的影响,如地层稳定性、岩体稳定性等。

这可以为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提供指导。

2.资源地质评价资源地质评价主要通过三维地质模型分析地质条件对矿产资源、水资源等地质资源的分布和开发条件的影响。

3.环境地质评价环境地质评价主要关注地质环境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环境的影响,如地质灾害、地下水污染等。

通过三维地质模型,可以预测和评估这些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1N o14四川水利
三维建模技术在城市环境地质评价中的应用*
宋大各胡卸文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成都,610031)
=摘要>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要求尽快进行全面环境地质调查工作,以避免不断的环境地质灾害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而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是近年来逐渐成熟起来一项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应用于城市环境地质调查,建立城市环境三维模型,能够更直观和方便地展示城市环境地质调查的成果,加速其信息化的进程。

=关键词>城市环境地质三维建模GOCAD
1概况
城市是一个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意识形态在内的复杂综合体系,是以聚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集人口、经济、科技、文化等于一体的空间地域大系统。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集复杂的工农业体系和密集人口于一体的、以地表和地下呈立体化、全方位建设为模式的现代都市,都要求庞大的能源、交通和规模巨大、类型配置复杂的工程设施作基础。

然而,大量的城市建筑不断地向外围扩展,以及人口过度集中伴随而来的是土地资源枯竭、水资源紧缺、能源耗竭以及工业化所造成的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

城市自然灾害和不合理的工程活动所诱发的人为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和洪水等,威胁着城市的安全,构成了城市发展的隐患。

因此,城市环境地质评价工作显得非常迫切。

随着计算机图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运算能力的提高,三维地质模型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城市环境地质评价中。

三维地质模型包含大量的城市环境地质信息,不但给城市建设和管理提供数据上的支持,还能给人们提供可视化界面,帮助人们直观地了解环境地质状况,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2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三维地学可视化系统应用于地质建模在国外已经变得非常普遍。

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为代表的西方主要国家,相继推出多种代表性的地学可视化建模软件,尤其以石油和矿山软件居多,应用相当普遍。

比较著名的建模软件有GOC AD、M iero L-ynx、M ier o m i n e、MV s、vu lean、surpae等等。

国内有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煤炭设计院等院所及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江西铜业公司、山西安太堡煤矿、陕西八卦庙金矿等开展该项研究和应用。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软件技术进行生产管理,同时进行二次开发,已出现了很多有价值的开发产品,在理论和技术上达到较先进
#
61
#
*本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2175)资助。

宋大各,胡卸文:三维建模技术在城市环境地质评价中的应用20081No14
的水平。

2007年4月,国土资源部与上海市政府签署了合作开展/上海市三维城市地质调查0项目协议书。

主要内容包括地下三维地质结构调查、地质灾害调查、地表水体和土壤化学元素背景及污染状况调查,表明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已经在城市地质环境调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GOCAD是美国T-Surf公司的地质建模软件产品,技术来源于法国,是国际上公认的主流建模软件,在众多石油公司和服务公司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GOCAD是以工作流程为核心的新一代地质建模软件,达到了半智能化建模的世界最高水平,具有功能强,界面友好,易学易用,并能在几乎所有硬件平台上(Sun,SG I,PC-L i n ux,PC-W i n do w s)运行的特点(尚建嘎等, 2006)。

以下三维建模研究将主要围绕GOC AD 进行。

3三维建模数据库的建立
311三维数据的分类
由于地下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和各种地质信息的多样性,并考虑到环境地质工程评价的需要,必须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对各种信息进行分类、维护和利用。

一个好的数据库对三维地质模型的建模和环境地质工程的评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讲,地质信息的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质勘探资料:包括在专门的地质勘察工作中所得到各种钻孔柱状图、剖面图、平面图以及土样的试验数据;还包括在各种工程施工中揭露出的各种地质信息;
(2)市政资料:市政工程中的管网勘察资料,包括管网的勘察图、剖面图等;
(3)地下水资料:包括地下水含水层的分布情况、水质河流的水流量等信息;
(4)地质灾害资料:区域内发生的各种地质灾害所揭露的地层结构、岩性及各种地质信息。

表1三维数据的分类
数据来源数据形式数据内容
地质勘探资料
图形栅格数据钻孔柱状图、横断面图、纵断面图
属性信息数据钻孔地层岩性、工程性质市政资料
图形栅格数据管网分面图、剖面图
属性信息数据剖面的地层性质、地下水发育情况
地下水资料
图形栅格数据水资源分布图、地下水含水层分面图
属性信息数据
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含水层的位置、
水质情况
地质灾害资料
图形栅格数据
地质灾害的平面图、勘察剖面图、钻
孔图
属性信息数据
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地质岩性、治
理措施
312三维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由于各种地下空间数据的来源很复杂,各种信息的属性值及描述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数据无法进行直接的比较和应用。

因此,要对原栅格数据按照统一标准进行重新编码分类,把所有数据归一化或标准化来进行应用。

4城市环境三维模型的建立
对于城市环境地质评价信息,许多地质调查和观察的结果均为一系列离散的、空间上分布不均匀的数据,而对许多现象的解释,往往都是基于这些数据做出的。

这就要求大量使用插值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以及对数据或模型的操作,来检验多个工作假说。

GOC AD软件具有强大的三维建模、可视化、地质解译和分析的功能。

它既可以进行表面建模,又可以进行实体建模;既可以设计空间几何对象,也可以表现空间属性分布;并且空间分析功能强大,信息表现方式灵活多样,因此很适合用来做环境地质工程的建模软件。

411构造地形面
工程区域的工程测量是严格按工程精度要求进行的,测量数据可以满足建模精度要求。

测量数据为三维坐标点文件,基本格式为:测点编号, X,Y,Z。

这样的数据文件可以直接读入GOC AD,成为一个点集对象,用于生成地形;当无测量原始数据点文件时,可由地形图提取等高线,以dx f文件导入图1基于po i n t构造的地形面,得到一个曲
# 62 #
20081N o 14四川水利
线对象,按一定精度在这些等高线上提取数据点,生成点集,作为生成地形面的控制点。

由点集生成一个曲线对象,作为地形面的边界,最后由点集和边界曲线离散平滑内插(DSI)
生成地形曲面。

图1 由数据点生成的地形面
412 岩层面、结构面建模
岩层面和结构面的建模是三维地质建模最核心的部分,这些面存在于地质体内部,无法直观观察到。

在三维地质建模中,就是将这些无法完整观察到的面重构出来,包括它们的几何形态、相互间的位置关系等。

我们可以利用各数据点,形成Delaunay 三角网格化的曲面,并利用GOCAD 软件里的DSI
插值算法优化各层初始曲面。

图2 生成的地形面
413 网格模型的建立
GOCAD 提供了网格模型对象(sg ri d )和实体模型对象(solid),解决了由面模型向体模型的转化。

sg ri d 是一组柔性的六面体格子组成的单元集,并且将边界拟合到两个或多个岩层面,同时可以被断层切割。

每一个单元都有自己独立的八节点坐标和属性点,属性点可以携带任意多个属性值,在建模中,给这些属性点赋对应的属性值,sgri d 在三维空间将这些属性值以云图或等值线图的方式显示出来,便于模型的使用者进行分析。

sgri d 需首先建立sg ri d 对象,确定网格密度,然后
将sgri d 拟合到面边界,这样sg ri d 的六面体单元
就填充到面模型的所有空间中。

图3 网络模型的生成
使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将各种地质信息加入到网络模型中(如水位信息,地质灾害信息等),从而给城市环境评价工作带来可视化的界面,方便评价工作的开展。

5 结语
城市地质环境评价的研究已经引起国内外的重视,将三维建模技术与城市环境地质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将极大地推进城市环境地质评价工作的开展,Gocad 技术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不过,在数据库的管理、评价模型的建立等方面,Gocad 还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12曾钱帮1工程地质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技术应用开发:[硕士学位论文]1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
122李明超1复杂工程地质信息三维可视化分析理论与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1天津:天津大学,2003
132柴贺军,黄地龙,黄润秋1掩体结构面计算机三维扩展模型研究1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9,10(2):73~78
142黄地龙,柴贺军,黄润秋1岩体结构可视化软件系统研究1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1,28(4):416~420
152柴贺军1大型地质工程岩体结构三维可视化建模机器工程应用研究:[博士后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大学,2001.
u
#
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